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 ,大小:41.50KB ,
资源ID:838209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83820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考研类试卷]2016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翻译硕士(MTI)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lawfemale39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考研类试卷]2016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翻译硕士(MTI)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1、2016 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翻译硕士(MTI)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1 四大名著2 四库全书3 王与马共天下4 杯酒释兵权5 辛亥革命6 三大战役7 伊丽莎白二世8 大宪章9 PM2510 巴黎恐怖袭击事件11 美国独立宣言12 超级病菌13 三体14 丹霞地貌15 富春山居图16 黄土高原17 伊斯兰国18 钦定版圣经19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20 交响乐二、阅读理解21 将下面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并对其思想观点进行评价。每一评价部分的文字应不少于 300 字。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

2、名卿。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士。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馀光者,盖亦有年矣。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穷厄之人,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于庸夫愚妇之不意,以惊骇而夸耀之也。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桓圭衮裳,不足为公贵;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予公也。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选自相州昼锦堂记翻译(10 分):评价(20 分):22 将下面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并对其思想观点进行评价。每一评价部分的文字应不少于 300 字。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

3、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选自师说翻译(10 分):评价(20 分):三、现代汉语写作23 北宋文学家苏轼曾在给友人的书信中表达过这样的观点:“文字之衰,未有如今目者也。其源实出于王氏。王氏之文,未必不善也,而患在于好使人同己。自孔子不能使人同,颜渊之仁,子路之勇,不能以相移。而王氏欲以其学同天下!地之美者,同于生物,不同于所生。惟荒瘠斥卤之地,弥望皆黄茅白苇,此则王氏之同也。”(注:王氏指王安石 )请根据此则材料提炼观点,自拟题目,写一篇 800 字左右的议论文。201

4、6 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翻译硕士(MTI)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1 【正确答案】 四大名著【试题解析】 指的是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即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和曹雪芹的红楼梦。2 【正确答案】 四库全书【试题解析】 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编辑于清乾隆年问,由纪昀等主纂。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四库全书收录了当时在全国各地征收的流通图书、清内廷收藏的图书以及永乐大典中辑出来的珍本善本。全书编成之后,写成七部,分藏于全国各地。3 【正确答案】 王与马共天下【试题解析】 是对东晋政权结构的概括。西晋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后,以王导为首的琅琊

5、王氏,拥戴司马睿建立东晋,奠定了琅琊王氏家族的根基。其后,王氏家族的势力可比肩司马氏皇族,当时百姓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王与马共天下”不仅体现出琅琊王氏在东晋时期煊赫的政治地位,更反映出东晋的门阀政治格局。4 【正确答案】 杯酒释兵权【试题解析】 指宋太祖赵匡胤解除将领兵权的事件。赵匡胤称帝后,鉴于唐末五代藩镇割据战乱不已的教训,决定削夺高级将领兵权。961 年,赵匡胤在酒宴上暗示高级将领应该交出兵权。不久,将领们纷纷退居田园,赵匡胤将军权收归朝廷。“杯酒释兵权”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王朝统治。5 【正确答案】 辛亥革命【试题解析】 是指孙中山领导的、推翻清朝统治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

6、11 年10 月 10 日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相继响应,形成了全国规模的革命运动,最终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1911 年是农历辛亥年,所以这次革命被称为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它是在民族资产阶级已经形成为一个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逐步成熟,成为革命领导力量的历史条件下爆发的。6 【正确答案】 三大战役【试题解析】 指我国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进行的三次战略决战,即 1948 年 9 月 12 日发起,11 月 2 日胜利结束的辽沈战役;1948 年 11 月 6 日发起,1949 年 1 月 10 日胜利结

7、束的淮海战役;1948 年 11 月 29日发起,1949 年 1 月 31 日胜利结束的平津战役。人民解放军通过三大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华北大部以及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奠定了全国解放的胜利基础。7 【正确答案】 伊丽莎白二世【试题解析】 现任英国女王、英联邦首脑、国会最高首领。伊丽莎白二世 1952年 2 月 6 日继承王位,成为温莎王朝的第五代君主,1953 年 6 月 2 日加冕女王,是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其全称为“托上帝洪恩,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以及其他领土和属地的女王、英联邦元首、基督教的保护者伊丽莎白二世”。8 【正确答案】 大宪章【试题解析】 亦称自由大宪章,英国封建专

8、制时期的重要宪法性文件,全文共六十三条。1215 年由英国国王约翰与贵族签订,是英国封建贵族用于限制国王权力的宪法性文件,被视为是英国宪法的基础,创造了“法治”这一理念。9 【正确答案】 PM25【试题解析】 即细颗粒物,又称细粒、细颗粒,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PM25 颗粒物直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被称为大气污染的元凶。10 【正确答案】 巴黎恐怖袭击事件【试题解析】 2015 年 11 月 13 日晚,法国巴黎发生多起袭击事件,造成众多人员伤亡,该事件被称作“欧洲 911”。极端组织“

9、伊斯兰国”宣称对 13 日晚间在巴黎发生的系列恐怖袭击事件负责。11 【正确答案】 美国独立宣言【试题解析】 美国的重要历史文件,全名为美利坚合众国十三州共同宣言,由托马斯.杰斐逊起草。1776 年 7 月 4 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告北美 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确定了“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的原则,马克思称之为“第一个人权宣言”。12 【正确答案】 超级病菌【试题解析】 新型的具有很强抗药性的病菌,泛指临床上出现的多种耐药菌,几乎对所有抗生素有很强的抵抗性。如一种带有 NDM-1 基因的大肠杆菌,在 NDM-1 基因的作用下几乎可以

10、抵抗所有的抗生素。13 【正确答案】 三体【试题解析】 指在生物的染色体组中,某一对染色体多出一条同源染色体,这种个体称为三体。多出的染色体可以是常染色体亦可为性染色体。此外,三体还可指诗经的三种体裁:风、雅、颂。14 【正确答案】 丹霞地貌【试题解析】 是指发育在水平或缓倾斜的巨厚红色砂砾岩上的方山、奇峰、丹崖、岩洞和巧石等特殊地貌组合。其特征是山体险峻、岩壁陡峭、石峰挺拔、洞穴点缀、景色秀美,具有旅游开发价值。因广东省丹霞山最为典型,而得名丹霞地貌。15 【正确答案】 富春山居图【试题解析】 元代山水画家黄公望的代表作品。此画描绘了富春江两岸的初秋景色,画中山峦回旋辗转,林木簇簇丛丛,溪涧

11、曲折深远,村舍、渔舟点缀其中。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16 【正确答案】 黄土高原【试题解析】 中国四大高原之一,世界著名大面积黄土覆盖层高原,位于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大致分布在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地区,平均海拔为 1 0002 000 米。由于黄土质地疏松,这个地区的植被稀少,且多暴雨,在强烈的流水侵蚀作用下,地表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形成沟壑交错的塬、墚、峁、川。17 【正确答案】 伊斯兰国【试题解析】 前称“伊拉克和大叙利亚伊斯兰国”(缩写为 ISIS),也称“达伊沙”(DAESH),是一个自称

12、建国的活跃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极端恐怖组织。2014 年,该组织的领袖巴格达迪自称为哈里发,将政权更名为“伊斯兰国”,并宣称对整个穆斯林世界(包括历史上阿拉伯帝国曾统治的地区)拥有权威地位。18 【正确答案】 钦定版圣经【试题解析】 又称为英王钦定版、詹姆士王译本或英王詹姆士王译本,是圣经的诸多英文版本之一,于 1611 年出版。该部圣经使用约 8 000 个常用的英文单词,因此十分容易理解。钦定版圣经不仅影响了随后的英文版圣经,对英语文学的影响也很大,被认为是现代英语的基石。19 【正确答案】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试题解析】 即位于英国伦敦郊区的皇家格林尼治天文台所报的标准时间。1884年 10

13、 月,国际天文学家代表会决定,以经过格林尼治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作为计算地理经度的起点,也是世界标准“时区”的起点。本初子午线向东为东经,向西为西经,各为 180 度;每 15 度为 1 个时区,相差 1 小时,将全球按经线等分为 24个时区。1884 年 10 月 13 日,格林尼治时间正式被采用为国际标准时间。20 【正确答案】 交响乐【试题解析】 指由多种乐器组合的大型管弦乐队(即交响乐队)的演出形式和为此种演出形式写作的乐曲。交响乐通常包括四个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乐章。交响乐内容概括深刻、篇幅较长、规模宏大,以管弦乐队为表现手段,由指挥统一行动,常用来表现重大题材。二、阅读理解21 【正

14、确答案】 翻译:做官做到将相,富贵之后回到故乡,这是大家都认为非常荣耀的事,也是古今都公认的。只有大丞相魏国公却不是这样。魏国公是相州人,祖辈世代有美德,是当时有名的高官。魏国公年少的时候,就已经中了科举高第,做了大官。天下的读书人,闻风下拜,希望瞻仰丰采,也有多年了。所谓出将人相,富贵荣耀,都是魏国公平素就应有的。不像那穷困的人,靠着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乎平庸男子和愚蠢妇人的意料之外,为了让他们惊慌害怕而夸耀自己。如此说来,那些高大的旗帜、气派的仪仗不足以显示魏国公的荣耀;华美的圭璧礼服,不足以表现魏国公的显赫;只有恩德遍及于百姓,功勋施及国家,这些事迹镌刻在钟鼎石碑之上,颂扬在声乐文章中,光

15、耀后世,永世不朽,才是魏国公的心志。读书人也是在这点上对魏国公寄予厚望。哪里只是为了荣耀于一时,荣耀于一乡呢?评价:本文记载了韩琦以“ 衣锦昼行,夸耀乡里 ”为戒的好品德,对此描写情真意切,饱含了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思考,令人回味。选段末尾一句“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 采用反问的句式,通过反问的语气,使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更加突出,充分表现了作者对魏国公的衷心赞叹。相州昼锦堂记是欧阳修为魏国公韩琦所建的昼锦堂写的一篇记。文章主旨是赞誉韩琦身居显位,不炫耀富贵,反引为鉴戒,志在留清名于后世,显真人格于人间,同时贬斥了那些追求名利富贵,以衣锦还乡为荣的庸俗之辈。文章首先从人情之所荣,从古今之所同人笔,极写

16、衣锦还乡的意气之盛,欲扬先抑,为下文预作铺垫。接着夸赞韩琦的所作所为,韩琦位极人臣,名重一时,却鄙弃那种炫耀富贵的庸俗作风。其轻富贵的品格节操,其远大的志向,非一般夸荣显富者可比。“而士亦以此望予公也” 一句也指出了欧阳修除对韩琦的由衷赞美敬佩之情外更深层次的蕴意:勉励和警醒自己所崇敬的朋友永远谦虚谨慎,保持为国为民的远大志向。【试题解析】 翻译:【注释】(1)魏国公:韩琦,河南相州人,北宋著名大臣。(2)令德:美好的德行。(3)馀光:本指落日馀辉,此处借指人们远远地瞻望韩琦的丰采。(4)高牙大纛:指旗杆上装饰象牙的大将牙旗,亦代指高位者的仪仗。(5)桓圭:古代公爵所执的礼器,用于朝聘、祭祀、

17、丧葬等场合。(6)衮裳:古代帝王及诸侯大夫的礼服和礼帽。评价:【分析】要对此段进行评价,则需了解作者写作此文的背景。这篇文章是宋代欧阳修所写的相州昼锦堂记。写作此文时,韩琦任丞相,欧阳修在翰林院供职。古人曾说,富贵归故乡,犹当昼而锦。魏国公韩琦是以武康节度使回老家任职,是富贵而归故乡。因此,他修建了“昼锦堂”。但他志向远大,轻富贵,不以昼锦为荣,并刻诗言志。欧阳修对此十分推崇。并且,他们都曾主张革新,有共同的抱负和政治见解。因此,欧阳修因“乐公(指韩琦)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写了这篇文章。选段主要写了魏国公韩琦非凡的志向和功绩,赞扬了他“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的远大理想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

18、的丰功伟业。22 【正确答案】 翻译: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疑难问题却不跟老师请教,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终究得不到解决。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向他学习;在我之后出生的人,他懂得的道理如果也比我早,我也应该向他学习,把他当作老师。我学习的是道理,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评价:选段为师说的第一段,韩愈开篇即明确地指出了教师的任务,即: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即首先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其次是文化知识教育,最终

19、是解答学生的疑惑。在现代教育中,教学的任务仍没有脱离这三方面,只是由于时代不同其具体内容不同。韩愈所处的唐朝中后期,儒学的师道观已经逐渐淡化,世人不以相师为荣,反以求师为耻,特别是知识分子更是耻于学师。为了扭转这种轻师道的风气,韩愈挺身而出,敢于为师,著师说一文。从选段看,韩愈认为从古以来师对于任何人总是不可少的,因为人不能“生而知之” ,谁也不能没有 “惑”茫然不解的东西。因此,他认为师并不是什么特殊人物,而是一种“传道受业解惑” 的人。他还认为人人都可以为师,没有社会地位(贵贱)或年龄(长少) 的限制,只问他有没有“道”,有就可以为师,所谓“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这些思想把师的神秘性

20、、权威性大大地减轻了,把师和弟子的关系合理化了,平等化了,把师法或家法的保守的壁垒打破了。这些思想是具有解放精神、具有深刻的人民性的思想。【试题解析】 翻译:【注释】(1)学者:求学的人。(2)所以:用来的。(3)受:通“授 ”,传授。(4)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识和道理。(5)其为惑也: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6)闻道:语本论语.里仁:“子曰: 朝闻道,夕死可矣。”闻,听见,引申为懂得。(7)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管他的生年是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庸,岂,哪。知,了解,知道。年:年龄。(8)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知识、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意思

21、是谁懂得道理,谁就是自己的老师。评价:【分析】选段出自唐代韩愈师说,是一篇著名的论说文。这篇文章论述了向老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是针对当时社会上门第观念影响下“耻学于师”的陋习而写。选段为文章的第一段,论述了师道的重要性。三、现代汉语写作23 【正确答案】 文化在包容中前进纵看世界历史的发展,文化间的碰撞与交融,掀起了一次次的文化浪潮,使思想文化走向繁荣,也使得各种人文文化得以传承与发扬。因此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一个国家的文明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发展,而文化只有在包容中才能前进。包容是一种能力,准确地讲,是一种智慧。大秦之地最著名的声音莫过于黄土高原之上那一嗓子高亢振奋的秦腔那是西北的汉子,西北的狼

22、。默默江南,柔情似水,搭配那婉转轻吟的黄梅戏真是恰到好处,既在山水间增添了跳动的音符,又让人感到舒畅愉快。秦腔的豪放与黄梅戏的轻吟似乎形成了很大的对立,但二者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包容,使中国的戏曲文化得以发扬,技艺得以发展,足以成为中国元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因为中国戏曲文化在包容中不断前进,才有了“生旦净末丑”响彻世界。中国文化在唐朝时达到了鼎盛,其根本原因在于当时文化的开放与包容。唐朝对外来文化、艺术毫无恐惧感,反而采取“包容开放” 政策,采纳、吸收有益的外来文化,对之进行改造,使之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与此同时,向外大力宣传和输出唐文化,对亚非乃至世界各国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丝绸之路上络

23、绎不绝的使团、商队,玄奘西行,鉴真东渡正是这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往来,是这文化的开放与包容,将中华文明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模仿阿拉伯,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则仿效拜占庭帝国。现在我们站在新时代回望历史,看到这些国家都曾铸就了辉煌,使文化达到了顶峰,成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被人们称颂、铭记。可见,唯有包容能使得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稳步前进。再看看我国历史上的清朝,大兴文字狱、八股取士,残害了多少有文化、有思想的中华青年。单单的科举便使多少有志青年变得呆板、麻木,甚至可以说思想被局限于一个不见天日的洞里,成了“井底之蛙” 。后来,又实行 “闭关

24、锁国”政策,使中国文化在世界中落伍,在潮流发展中脱轨,使当时显赫、威武,屹立在东方神土上的大国,最后成了被他国压迫、剥削、奴役的软弱之国。造成这种后果最大的一个原因是没有接纳新的、良好的文化,而只是一味地去排斥。这更启示我们要有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的胸襟气度,有和谐共生的精神境界。只有懂得包容,才能使文化发展更加先进,不至于被现代世界所摒弃。文化的冲突不必然是一种文化消灭另一种文化。相反,两种文化可能在包容中得到更好地发展和完善。文化在包容中前进,这才是尊重、自由、民主、平等、尊严、自信!【试题解析】 【构思谋篇】材料中的观点出自苏轼的答张文潜书,选段的大意是:今日文风衰退的原因在于王安石的主张

25、。王安石的文章固然精妙,但最大的缺点就是“好使人同己”,让大家都要跟他一样。孔子还不能使所有人相同,其弟子颜渊以仁著称,弟子子路以勇著称。而王安石竟想要统一天下之学。这就好比是一片肥沃的土地,可以生长各样的植物。相同之处是它们扎根的土地,不同之处在于这些草木各自不同。但只有一种土地上可长出统一的植物,那就是盐碱地,其上生长的都是黄茅白苇。选段主要是表达了苏轼对于王安石的文化主张的批判,即对文化单一、思想禁锢的批判。由此可知,苏轼主张思想包容,反对“使人同己”。可从包容、个性等角度出发立意。【范文赏析】本文论据充实典型,从不同的角度选择材料,安排井然有序。以特点截然不同的“秦腔”与“黄梅戏”相互呼应,说明了包容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随后,又从历史的视角,列举盛唐、欧洲历史的发展说明了文化是在包容中不断前进。最后,再以清朝文化单一、思想禁锢的历史,从反面对文章的论点提供支持。本文行文脉络清晰分明,论证严谨有序。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