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 年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关注知识与权力、意识形态关系的教育学流派是( )(A)实用主义教育学(B)批判教育学(C)实验教育学(D)文化教育学2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社会本位论(B)个人本位论(C)国家本位论(D)人的全面发展理论3 以下道德教育模式中,将“学会选择” 作为核心理论的是 ( )(A)价值澄清模式(B)认知发展模式(C)体谅模式(D)社会学习模式4 某语文老师在古诗单元教学结束时,给学生布置了写七律诗的作业。根据布卢姆20 世纪 60 年代提出的教育目
2、标分类学框架,该作业在认识目标的分类中属于( )(A)分析(B)理解(C)评价(D)综合5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主要差异在于( )(A)评价目的不同(B)评价方法不同(C)评价内容不同(D)评价主体不同6 我国 1958 年确立的教育方针强调( )(A)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全面实施素质教育(C)坚持立德树人(D)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7 我国中学曾经分别开设“动物学” 和“植物学”两个科目,后来合并为 “生物学”一个科目。从课程组织的类型来看,合并后的“生物学” 属于( )(A)融合课程(B)综合课程(C)分科课程(D)核心课程8 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的拥护者,在教学模式上更
3、倾向于选择( )(A)程序教学模式(B)掌握教学模式(C)探究教学模式(D)范例教学模式9 2003 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由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三个层次构成,这属于( )(A)课程管理的改革(B)课程结构的改革(C)课程内容的改革(D)课程组织的改革10 在师生关系上倾向于“学生中心说” 的教育学家是 ( )(A)帕克(B)布拉梅尔德(C)赫钦斯(D)梅伊曼11 形式教育论认为,教育应发展人的能力,这个“能力” 是指( )(A)实践能力(B)创新能力(C)理性思维能力(D)解决实际问题能力12 科尔伯格主张用“ 道德两难法 ”来促进学生的( )(A)
4、道德认知发展(B)道德情感发展(C)道德意志发展(D)道德品格发展13 系统阐述了“ 学习化社会 ”的研究报告是( )(A)科尔曼报告(B) 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C)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D)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14 “物理不外于吾心 ”“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持这种观点的教育家是( )(A)孟轲(B)荀况(C)朱熹(D)王守仁15 “虚心涵泳 ”是朱熹的读书法。此处的 “涵泳”是指读书时应 ( )(A)细心玩味(B)融会贯通(C)敬守此意(D)收敛此心16 大学是儒家学者论述大学的一篇文章,它提出大学的终极目标是( )(A)“明
5、明德 ”(B) “止于至善”(C) “化民成俗”(D)“明人伦 ”17 颜元特别强调学校应该培养( )(A)“实才实德之士 ”(B) “读书明理之人”(C) “博学笃行之士”(D)“明体达用之才 ”18 明代在城乡广泛设立了一种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机构,它在招生择师、学习内容和教学活动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制度,这种教育机构是( )(A)书馆(B)精舍(C)社学(D)私塾19 清朝地方官学实施严格的“六等黜陟法” ,其基本特点是对生员进行 ( )(A)思想控制(B)动态管理(C)分类教学(D)身份限制20 张之洞是中国近代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人物,以下有关他的表述,正确的是( )(A)他最早提出了“
6、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的主张(B)他系统阐述了“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C)他组织草拟了京师大学堂章程(D)他主持制定了“ 癸卯学制”21 在中国近现代学制发展过程中,取消大学预科始于( )(A)壬寅学制(B)壬子癸丑学制(C) 1922 年“新学制”(D)戊辰学制22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实行“战时须作平时看” 的教育政策,在中等教育阶段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设置国立中学(B)实施毕业会考(C)中学西迁(D)实行军训制度23 陈鹤琴“活教育 ”教学的四个步骤是实验观察、阅读思考、创作发表和( )(A)行动实践(B)批评研讨(C)更新改进(D)指导提高24 下列关于古代东方国家巴比伦、埃及
7、、印度教育特点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教育内容以军事体育为主(B)教师社会地位低下(C)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和阶级性(D)教育发展具有较强的连续性25 古希腊罗马时代,以培养演说家或雄辩家为目标的学校是( )(A)文法学校(B)弦琴学校(C)体操学校(D)修辞学校26 西欧中世纪主要采用家庭教育形式的是( )(A)基督教教育(B)骑士教育(C)行会教育(D)城市教育27 宗教改革对欧洲教育发展影响的具体表现是( )(A)教育管理的国家化(B)教育内容的古典化(C)教学语言的统一化(D)教学目的的单一化28 夸美纽斯提出直观理性教育,其依据是( )(A)泛智论(B)感觉论(C)天赋论(D)
8、性善论29 1718 世纪,英国初等学校的教育对象主要是( )(A)贫民子弟(B)贵族子弟(C)新兴资产阶级子弟(D)中产阶级子弟30 将游戏理解为儿童创造性的自我教育活动,主张为儿童建设公共游戏场所的教育家是( )(A)第斯多惠(B)乌申斯基(C)蒙台梭利(D)福禄培尔31 依据赫尔巴特的教学形式阶段理论,学生的兴趣表现为注意,思维状态处于专心,通过教师讲解或提示的方式,获得清晰的表象,该教学阶段是( )(A)明了(B)联合(C)系统(D)方法32 20 世纪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时期,明确提出以自由与合作为基本原则,实施合同式的学习的个别教学制度是( )(A)葛雷制(B)昆西制(C)道尔顿制
9、(D)文纳特卡制33 20 世纪 60 年代,确立法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民主”“自治”和“ 多学科”原则,规定大学是享有教学、行政和财政自主权的国家机构的教育法案是( )(A)富尔法案(B) 哈比改革(C) 阿斯蒂埃法案(D)郎之万一瓦隆教育改革方案34 学生根据已知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是( )(A)直觉思维(B)聚合思维(C)抽象思维(D)发散思维35 学生学习时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材料中的主要观点、次要观点以及各观点之间的关系。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精细加工策略(B)计划策略(C)调节策略(D)组织策略36 在有指导的发现学习中,教师提示和指导学生思维以促进学生的理解。这
10、种教学属于( )(A)程序化教学(B)支架式教学(C)合作式学习(D)讨论式教学37 学习需在别人的帮助下,在真实和现实的情境中发生。这种建构主义主张属于( )(A)个人建构主义(B)认知建构主义(C)心理建构主义(D)社会建构主义38 “对做好一份工作的奖励,就是这份工作已经圆满完成。” 这句话蕴藏着( )(A)负强化(B)替代强化(C)内在强化(D)外在强化39 在问卷调查中,相对于封闭式题目而言,开放式题目的优点是( )(A)问卷回收率较高(B)对调查对象文化水平要求较低(C)利于数据处理(D)有利于研究复杂问题40 研究者试图了解某地区初中教师的教育理想和信念,最适合选用的研究方法是(
11、 )(A)观察法+访谈法(B)问卷法+ 访谈法(C)问卷法+ 实验法(D)实验法+观察法41 研究者想快速了解近年来国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问题的研究动向,最便捷的办法是查阅( )(A)教育辞书(B)教育年鉴(C)原始性文献(D)综述性文献42 在教育实验中,研究者试图控制师生的“实验情绪” 对实验结果的消极影响,应采取的措施是( )(A)双盲控制(B)纳入处理(C)重复验证(D)随机取样43 研究者要检验三种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应采用的检验类型是( )(A)t 检验(B) Z 检验(C) F 检验(D) 2 检验44 有关大脑神经递质如何影响学生记忆的研究属于(
12、 )(A)比较研究(B)基础研究(C)应用研究(D)预测研究45 为了研究不同教学模式对学生代数成绩的影响,三位教师分别采用三种不同教学模式执教三个班的代数课。这一实验研究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是( )(A)教师和学生(B)教师和学生代数成绩(C)教学模式与学生发展(D)教学模式与学生代数成绩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46 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就必须废除对学生的惩罚。47 杜威的“教育即生活 ”的含义是指教育必须在日常生活中进行。48 精细加工策略即记忆术。三、简答题49 简述教育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50 简述学科德育的内涵、特点及其实施方式。51 简述改造主义教育思潮
13、的基本观点。52 下图是根据耶克斯-多得森定律绘制的在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情况下学习动机水平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图,请简述三条曲线所表达的内容。53 列举教育测量的 4 种类型,并各举一例说明。必答题53 20 世纪中期以来,学校教育受到来自多个方面的批评、质疑和挑战,或明或暗地主张“学校消亡 ”的观点不时出现。例如:(1)1971 年,伊凡伊里奇发表非学校化社会,引起巨大反响。伊里奇以为,学习原本是个人的一种自主的活动,是自律、自助、自我实现的过程。它本身就是一种价值,不必非得与别的东西交换才有价值。他批评学校“把学习从一种活动变成了一种商品” ,把知识证书 (文凭) 变成了一种财富形式,这不但从
14、根本上剥夺了人独立自主的学习动机和能力,而且通过文凭、学历对人的社会地位进行分层,导致更深刻的社会两极化,给整个社会都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学校的废除已不可避免” 。(2)从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开始,越来越多的美国家长不再让孩子进入学校上学,而是“在家上学 (home schooling)”,主要由父母直接教育孩子。进入 21 世纪,全美已经有数以百万计的儿童“在家上学” 。家长不送子女去学校接受教育的理由很复杂,包括:家长认为学校不能提供他们认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如宗教信仰),家长不赞成学校和教师的教育理念,家长认为教师的教育方式不适合自己孩子的特点,等等。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
15、题:54 从教育功能的角度,评析伊里奇的观点。55 结合学校在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方面的作用,评析“在家上学” 的现象。55 1918 年,蔡元培在新教育与旧教育之歧点一文中指出:“夫新教育所以异于旧教育者,有一要点焉,即教育者非以吾人教育儿童,而吾人受教于儿童之谓也。吾国之旧教育以养成科名仕宦之材为目的,是教育者预定一目的,而强受教者以就之;新教育则否,在深知儿童身心发达之程序,而择种种适当之方法以助之。”请回答:56 蔡元培所说的“ 教育者非以吾人教育儿童,而吾人受教于儿童之谓也” ,反映了什么样的教育观念?57 试从学校制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说明蔡元培所说的“新教育” 在20 世
16、纪 20 年代前后中国教育变革中的表现。选答题57 请在、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若两题都答,只按第道题的成绩计分。58 阅读以下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通常,迁移可被界定为先前的学习结果影响新情境中的学习或表现的过程。当今的认知心理学家将学生习得的知识区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大类,因此迁移发生的情况可能会有:(1)陈述性知识向陈述性知识的迁移;(2)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迁移;(3)程序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迁移;(4)程序性知识向陈述性知识的迁移。尽管预期迁移发生的种类如此广泛,但迁移不会自然发生。吉克和霍利约克(Gick &Holyoak,1983) 曾用实验证明了这一点。在实验中他
17、们使用了如下材料:第一则材料:涉及医生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的材料。一位恶性肿瘤患者已无法采用手术治疗方案,但如不摧毁肿瘤,便无法挽救其生命。有一种射线,如以足够高的强度照射肿瘤,可将其摧毁,但当以这样的强度照射肿瘤时,也将摧毁肿瘤周围的健康组织;采用低强度的射线虽对健康组织不构成伤害,但对肿瘤也不产生任何作用。要使用射线摧毁肿瘤同时又不伤及健康组织,若您是医生,将采用何种办法?(正确的方案是,可从不同的方向同时向肿瘤发出射线,从而使到达肿瘤部位的射线有足够摧毁它的剂量,又不伤及周围的健康组织。)第二则材料:涉及具有同类结构的军事材料。守方在通往自己据点的所有道路上都埋设了地雷,一旦道路受到过重的负
18、荷,便会自行引爆,而较轻的负荷则不会引爆。如要歼敌,攻方该如何进攻?第三则材料:涉及具有同类结构的火灾救援材料。即如何使用来自不同方向的水源扑救大火。鉴于在无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很少有人能正确解决这类问题,吉克等人让大学生阅读其中的第一则或前两则材料。对读完第一则材料的学生要求他们写出故事的梗概。对读完前两则材料的学生要求写出它们在各方面的相似之处,实验人员再根据他们写出的内容作出好、中、差的评判。然后让参与实验的所有大学生阅读第三则材料并提出解决方案。实验结果表明:只读第一则材料的学生,回答问题的正确率仅为 21,读了前两则材料且评判为“ 好” 的学生正确率为 90,评判为 “中”的学生正确率为
19、 40,评判为“差”的学生正确率为 30。请回答:(1)本实验中,实验者通过其干预措施试图让学生形成哪种认知结构?由此产生了上述 4 种迁移类型中的哪种迁移?(2)实验者采用了类比的方法来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请阐述类比教学的要义。59 阅读以下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课堂奖励(如口头表扬、奖励小红花、奖励学习用品、奖励小食品等)是小学课堂常用的教学管理方式之一。它可以即时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但不适当的课堂奖励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学生学习过度依赖外部动机、忽视或弱化内部动机、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等。针对这些问题,某小学教导主任张丹打算以“如何规避小学课堂奖励的负
20、效应” 为题申报市级教育规划课题。他计划在本校选择一年级一班作为研究对象,对该班的课堂教学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录像。然后反复观看录像,用以下观察记录表进行整理分析,以把握该校课堂奖励现状及其负效应的具体表现,并通过与该班任课教师和学生的深度访谈,概括提出若干规避策略。请回答:(1)该研究的课题名称在表述方式上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正?(2)该研究在样本设计上存在什么问题? 如何改正? (3)根据观察内容是否有预设项目与要求,指出该研究属于哪种类型的观察研究。(4)该研究采用的是哪种观察记录方法?(5)如果张主任想进一步就这一问题开展行动研究,应如何设计?(说明研究主体和研究对象,并按照“凯米斯程序
21、”为他具体设计研究程序。 )2017 年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批判教育学喜欢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和阶级分析的立场研究教育,关注意识形态。实用主义教育学以杜威为代表,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持续不断地改造。实验教育学以梅伊曼和拉伊为代表,核心是以定量的方法进行研究。文化教育学以思辨为主,主张陶冶与唤醒。答案选 B 项。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请注意,A 和 B 项是价值取向,不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柏拉图、凯兴斯泰纳等,其
22、观点包括:教育目的应从社会需要出发;人的发展只为服从社会的需要;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使个人成为国家的合格公民;人的本性是社会性,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卢梭、裴斯泰洛齐等,其观点包括:教育目的应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重视人的价值、个性发展和需要;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人们充分地实现自然潜能;人的本性是自然性;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答案选 D 项。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价值澄清模式重在让学生选择价值观。认知发展模式主要指科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体谅模式的核心是教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社会学习模式以班杜拉为代表,主张儿童通过替代强化而获得道德行为。答案选 A 项。4
2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学生写一首七律诗,是调用了所有七律诗的知识完成的,所以是综合。答案选 D 项。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形成性评价最终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终结性评价是为了甄别学生。答案选 A 项。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958 年我国曾提出过“两个必须”的教育方针,即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与劳动生产相结合。答案选 A 项。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两个科目合并为新的科目就叫作融合课程。核心课程是比融合课程综合程度更高的课程,以问题为核心,将几门学科结合起来,由一个教师或教师小组连续教学。综合课程是上位概念,包括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
24、课程、核心课程。分科课程是相对综合课程来说的。答案选 A 项。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A、B、D 项均属于知识中心课程理论。答案选 C 项。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课程管理改革一般指的是改变传统课程管理权限过于集中的弊端,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课程内容改革一般指的是改变传统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只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现代技术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课程组织的改革一般指的是综合运用多种课程组织方式,如直线式与螺旋式等。答案选 B 项。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帕克是进步教育的代
25、表人物之一,其昆西教学法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强调儿童应处于学校教育的中心。布拉梅尔德是改造主义教育思潮的代表人物,认为教育应该以改造社会为目标。赫钦斯是永恒主义教育思潮的代表人物,认为教育的性质永恒不变。梅伊曼是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主张用定量的方法进行研究。答案选 A 项。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形式教育论主张发展人的理性。答案选 C 项。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在众多德育模式当中,以科尔伯格为代表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主张发展道德认知(道德判断) ;以彼得麦克菲尔为代表的体谅模式主张发展道德情感。答案选 A 项。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
26、明天主张的是终身教育,终身教育的实现方式之一是学习化社会。答案选 C 项。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王守仁是主观唯心主义者。答案选 D 项。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涵泳”是反复玩味、认真咀嚼的意思。答案选 A 项。1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大学中的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是大学的起点,“止于至善”是终极目标。“化民成俗”是学记中提到的教育作用。“明人伦”是孟子提出的教育目的。答案选 B 项。1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实学”是颜元思想的核心,“实才实德之士”是其教育目标。“明体达用”是苏湖教法的培养目标
27、,经义斋学习明体之学,治事斋学习达用之学。答案选 A 项。1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只有社学和私塾针对儿童,社学是国家建立的,私塾属于私立。答案选 C 项。1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考生需要了解“六等黜陟法”的含义,并知道它实现了对学生成绩的动态管理。答案选 B 项。2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只有 A、D 项是张之洞所为,但张之洞不是最早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的人,而是把“中体西用”思想理论化的人,即 A 项表述有误。严复系统阐述了“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梁启超起草了京师大学堂章程。答案选D 项。2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1922 年,中华民国
28、政府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史称“1922 年学制”,又称“壬戌学制”。为了区别于“壬子癸丑学制”,也称“新学制”。该学制是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最为成熟的学制。壬戌学制将整个学制系统分为三段: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缩短了小学年限,设三年制初中,取消了大学预科,设三年制高中,提高了师范教育的水平,职业教育单成系统,课程的设置无男女校之别。答案选 C 项。2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中小学都有毕业会考和军训制度,西迁的是高校。A 项最合适,建议考生采用排除法。答案选 A 项。2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属于识记性知识。此外,考生要掌握陈鹤琴活教育的知识框架,其教育实践
29、有活教育杂志和鼓楼幼稚园;其思想体系包括目的观、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观。教学四步骤属于教学观的内容。答案选 B 项。2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东方文明古国教育的共同特点。答案选 C 项。2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文法学校和弦琴学校是古希腊时期雅典城邦的学校名称。答案选 D项。2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只有骑士教育有家庭教育的特点。基督教教育是宗教教育;城市学校是为新兴市民子弟所创办的学校的统称,分为行会学校和商会学校,都不是家庭教育。答案选 B 项。2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在基督教教育中教育权归教会所有,而宗教改革削弱了教会的权力。路德派
30、就明确提出国家应重视教育,由国家掌握教育权。答案选 A 项。2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直观就是注重人的感官经验,因此直观理性与感觉论相联系。泛智思想主要包括两条内容:教育内容的泛智化和教育对象的普及化。答案选 B 项。2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718 世纪英国的初等教育多为教会兴办,具有慈善性质,主要针对贫民子弟。答案选 A 项。3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福禄培尔强调游戏,蒙台梭利强调工作,二者都重视儿童教育。第斯多惠被称为“德国师范教育之父”,乌申斯基被称为“俄国教师的教师”,二者重视的是师范教育。答案选 D 项。3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赫尔巴特的
31、形式阶段论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对应不同的兴趣、心理和任务。答案选 A 项。3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道尔顿制的原则就是自由与合作。答案选 c 项。3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富尔法案中提出了高等教育三原则。哈比改革是 20 世纪70 年代的法国法案,其主要内容包括:加强法国的职业教育;在教育管理体制上,规定学校成立各种组织,参与学校的行政管理、教育教学工作;在教育内容上,强调内容的现代化,增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教学方法上,实行三分制教学法,把教学内容分为工具课程、启蒙课程和体育课程。阿斯蒂埃法案是 1919 年的关于职业教育的法案,它使法国的职业教育
32、第一次获得了有组织的形式,成为一种由国家管理的事业,被誉为“职业技术的宪章”。郎之万一瓦隆教育改革方案是20 世纪 50 年代颁布的法案,以现代化和民主化为目标,但是最终没有实施。答案选 A 项。3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聚合思维的特征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参考答案范围,直至找到最适当的唯一正确的答案;发散思维的特征表现为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而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答案选 B 项。3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这里体现的是用“主要观点、次要观点”等来组织知识。答案选 D 项。3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
33、析】 支架式教学指的是将教师的提示作为支架,当学生理解知识后,教师的提示就撤去,即取消支架。程序化教学指以课本或教学机器的形式向学生呈现程序化的教材,以使学生按规定的程序自学教材内容,其原则有:小步子原则、自定步调原则、及时强化原则、积极反应原则。合作式学习指同一个小组的学生通过合作共事,共同完成小组的学习目标,其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能力,而且要发展学生在合作中的人际交往能力。答案选 B 项。3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个人建构主义关注的是学习者个体是如何建构某种认知方面的素质的,其基本观点是:学习是一个意义建构过程。社会建构主义关注学习和知识建构背后的社会文化机制,其基本观点
34、是:学习是一个文化参与的过程,学习者通过借助一定的文化支持参与某个学习共同体的实践活动来内化有关的知识,掌握有关的工具,最关心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学习。答案选 D 项。3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这句话的意思是:圆满完成工作就是最好的奖励。这是典型的内在强化,无须任何外在的奖励物。3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A、B、C 项均属于封闭式题目的优点。因此我们要看到封闭式题目与开放式题目各有优缺点,在进行实际设计时要将二者综合使用。答案选 D 项。4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问卷法适合了解一个地区的老师的普遍情况。访谈法适合深度了解老师们的思想。答案选 B 项。41 【正确答案
35、】 B【试题解析】 综述性文献的基本内容包括已有研究的历史发展和现状。主要包括该领域研究的缘起;研究的历史发展进程,如各个阶段的主要内容、方法、已获得的发现及尚未解决的问题;研究现状,如当前的研究思路、重点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等。答案选 D 项。4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双盲法能够控制霍桑效应(心理效应)。答案选 A 项。4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Z 检验适用于小样本(n30);t 检验适用于大样本; F 检验又叫方差齐性检验。从两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要对这两个样本进行比较的时候,首先要判断两总体方差是否相同,即方差齐性。若两总体方差相等,则直接用 t 检验;若不等,可采用
36、t检验或变量变换或秩和检验等方法。其中要判断两总体方差是否相等,就可以用 F 检验。简单地说,就是检验两个样本的方差是否有显著性差异,这是选择何种 t 检验( 等方差双样本检验、异方差双样本检验)的前提条件。 2 检验可用于检验总体的次数分配是否属于正态分布及进行成对资料的符号检验、两组或两组以上资料的中位数检验等。答案选 C 项。4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根据研究的目的、功能和作用的不同可以将研究划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基础研究不一定有当前的实际用处,其基本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应用研究旨在应用或验证理论,评价理论在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它的目的是解决当下的实际问题。答案选
37、 B 项。4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教学模式的变化会引起学生成绩的变化。所以模式是自变量,成绩是因变量。答案选 D 项。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46 【正确答案】 错误。(1)惩罚有合理与不当之分。这种观点混淆了合理惩罚和不当惩罚之间的区别。对良好师生关系有破坏性影响的,不是教师对学生的合理惩罚,而是对学生的不当惩罚。(2)惩罚作为学校德育的方法和手段,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否定性评价,目的是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改正缺点和错误。(3)合理的惩罚包含着“ 教育爱”,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合理的惩罚必须对事不对人,做到公平公正,满足“ 正当程序 ”要求。合理的惩罚不会破坏良好师生关系
38、的建立。47 【正确答案】 错误。(1)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强调教育是生活的过程,学校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教育并非在学校生活中进行,而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2)杜威的“教育即生活”主张学校生活基于日常生活,是对日常生活的简化、净化和均衡,其目的在于通过教育创造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更为美好的生活。(3)学校生活应该与儿童生活和社会生活相契合。48 【正确答案】 错误。(1)精细加工策略是指一种将新的学习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性的加工策略。它既包括对有意义学习材料的精加工,也包括对不熟悉或无意义材料的精加工。(2)记忆术是指通过对不熟悉或无意义材料安排一定的联系
39、以帮助记忆的方法。(3)记忆术仅属于精细加工策略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其全部。三、简答题49 【正确答案】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智力的发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并非同步发展。智力能否得到发展,并不完全取决于个体掌握知识的多少,还取决于个体以何种方式去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3)教学过程应同时兼顾“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把知识传递型教学与自主探究型教学结合起来。50 【正确答案】 (1)学科德育是指在专门的德育课程(如中小学的思想品德课等)之外的普通文化科目中进行的德育。(2)学科德育属于间接德育的范畴,具有间接性、随机性的特点。(3)依据“教学的教育性原
40、则”,所有普通文化科目的教学都可以渗透德育。渗透的方式至少有两种:一是通过教学内容进行渗透(如历史课教人爱国,地理课教人爱惜物力,文学课教人立志尚德,科学课教人严谨求实,艺术课熏陶情感);二是通过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行渗透(如教师采用合作教学法引导学生互助)。51 【正确答案】 (1)教育以改造社会为目标。(2)教育注重培养社会成员的“ 社会一致”和“社会合作”精神。(3)教育内容以社会问题为中心。(4)教学方法重视劝说、启发和讨论。(5)教师的职责在于劝说学生参与社会改造活动。52 【正确答案】 (1)A 曲线表示对相对困难的学习任务,当动机水平偏低时,学习效率最佳。(2)B 曲线表示对中等难度
41、的学习任务,当动机水平中等时,学习效率最佳。(3)C 曲线表示对相对容易的学习任务,当动机水平偏高时,学习效率最佳。53 【正确答案】 (1)定名测量。例如用“1” 代表男生, “0”代表女生。(2)定序测量。例如用“ 优、良、中、差”评定学生成绩。(3)定距测量。例如对学生进行的学业成绩测验。(4)比率测量。例如对学生身高、体重的测量。必答题54 【正确答案】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既具有正向功能,也具有负向功能。伊里奇主张“ 废除学校”,是对学校教育负向功能的分析和批判。其意义在于,指出了制度化学校教育的固有弊端。学校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形式,其正向功能难以取代。
42、关键不在于“ 废除学校” ,而在于进行改革和创新,例如完善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以减少学校教育的负向功能。55 【正确答案】 学校在促进人的发展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为加速个体发展,促进个体社会化、实现个体个性化等。学校教育长期面临着面向群体与关注个体之间的矛盾。“ 在家上学”现象所反映的是家长对于更有针对性和适切性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的追求。“在家上学”在追求个性的同时,也会丧失学校教育的某些优势。56 【正确答案】 反映了教育应从儿童出发、以儿童为师、以儿童为本位的儿童教育观。强调教育应尊重儿童的人格、个性、需要和身心发展特点。57 【正确答案】 在学校制度方面:
43、1922 年颁布的 “六三三”学制有关中小学各学段的划分,以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为依据;在中学阶段开始实行分科和选科制等,以适应不同个性特点和发展水平的学生的需要。在教学内容方面:强调教学内容应满足儿童的生活需要,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在中小学校开发和实施金工、木工、编织等活动课程;陈鹤琴鼓楼幼稚园的课程实验,让儿童直接接触自然与社会,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经验和知识。在教学方法方面:中小学校开展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实验,强调儿童主动、自动地学习;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 ,强调在活动中学习。选答题58 【正确答案】 (1)研究者试图让学生形成图式认知结构。这种图式认知结构抽取出一类事件中共同的要素
44、及其关系。图式认知结构属于陈述性知识,因此,本实验证明了先前的陈述性知识的学习有助于人们在随后的类似情境中采取有效行动,即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迁移。(2)类比教学是借助学生原有熟悉的知识来帮助他们学习和理解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手段。在进行类比教学时,首先,必须确定学生拥有必要的前提知识;其次,即使提供了具有相似性的材料,学生仍可能难以发现其结构上的相似性。所以,在类比教学中,有时还必须明确地帮助学生去发现两种情境结构的相似性,即在其初始状态、目标、资源、限制、解决手段、结果等方面的相似性。59 【正确答案】 (1)在课题名称表述方式上存在的问题是“使用疑问句” ,可改为“小学课堂奖励负效应的规避策略研究” 或“小学课堂奖励负效应及其规避策略研究”等。(2)在样本设计上存在的问题是“ 样本代表性不高”,可在该学校每个年级各随机选择 12 个班级进行研究。(3)结构性观察(结构式观察) 。(4)事件记录法(活动记录法) 。(5)研究主体:张主任。研究对象:张主任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研究程序:计划:制订课堂奖励实施计划(包含课堂奖励负效应的规避策略);行动:在教学中按计划实施课堂奖励;观察:采取课堂实录、教育随笔、教学感悟、教育叙事等方法收集研究资料;评价: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总结成果,聚焦新问题。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