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实验的变量与设计)模拟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一、简答题1 实验设计的内容和评价标准是什么?2 与观察法相比,实验法有哪些特点?3 自变量的类型有哪些?4 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有哪些?5 内部效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6 外部效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7 试将心理实验中需要考虑的各种变量加以归纳和解释。8 心理科学研究中有一些基本方法,如观察法、问卷法、实验法等。你认为实验法、问卷法的本质区别在哪里?并说明实验法由此而采用了哪些手段?二、论述题9 请设计一个单因素多水平组间设计。10 举例说明并解释实验者效应,如何在实验研究中避免由于该效应而可能产生的错误结论?三、多项选择题11
2、 在“识字量对不同年龄儿童阅读理解成绩的影响” 一文中,自变量是指( )。(A)识字量(B)年龄(C)阅读理解(D)成绩12 能够在实验中引起因变量分数误差变异的是( )。(A)自变量(B)个体差异(C)额外变量(D)控制变量13 需要采用恒定法控制的额外变量有( )。(A)实验室物理环境(B)实验过程控制(C)被试的主观态度(D)仪器的性能指标14 一个 22 的多因素设计可以得到( ) 。(A)一个主效应(B)两个主效应(C)三个主效应(D)六个主效应15 适合于小样本实验的方法是( )。(A)ABA 设计(B)匹配(C)多基线设计(D)随机化16 时间序列设计的特征有( )。(A)只有一
3、组被试(B)包括对被试进行前测(C)可以较好地控制“成熟”因素对内部效度的影响(D)能够控制与实处理同时发生的偶发时间的影响17 拉丁方设计的主要作用是( )。(A)平衡试验中可能产生的各种误差(B)降低实验误差(C)收集更多的实验数据(D)合理分配实验材料或者实验处理18 平衡技术是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之一。常用的平衡技术有( )。(A)匹配法(B)拉丁方设计(C)双盲法(D)ABBA 法19 采用最小变化法测定绝对感觉阈限时,容易产生的误差有( )。(A)习惯误差(B)疲劳误差(C)练习误差(D)空间误差20 下列用于被试间设计的方法是( )。(A)ABA 设计(B)拉丁方设计(C)匹配(D
4、)ABBA 殳计21 内部效度的影响因素有( )。(A)统计回归(B)主试一被试的相互作用(C)零结果(D)测量工具的局限性22 外部效度的影响因素有( )。(A)实验环境的人为性(B)无预备实验(C)测量工具的局限性(D)样本缺乏代表性23 暂时的被试变量是指非持续性的被试机能状态,例如( )。(A)疲劳(B)兴奋水平(C)诱因(D)抑制24 反应变量应具备的特点有( )。(A)特异性(B)客观性(C)数量化(D)量程恰当25 额外变量是使实验结果发生混淆的主要根源。对额外变量的控制,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A)恒定法(B)平衡法(C)抵消法(D)随机化26 实验中规定操乍定义可以是(
5、)。(A)使研究者的思考具体而清晰(B)增进科等科学研究者之间沟通的正确性(C)减少一门学科所用概念或变量的数目(D)使问题变简单了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实验的变量与设计)模拟试卷 2 答案与解析一、简答题1 【正确答案】 (1)设计内容。实验设计是在进行科学实验前所做的具体计划。它主要是控制实验条件和安排实验程序的计划。它的目的在于找出实验条件和实验结果之间的关系,作出正确的结论来检验解决问题的假设。心理实验设计的内容包括:明确研究目的,选择研究对象;选择研究方法与设计方式;确定研究变量与观测指标;选择研究工具与材料;制定研究程序与选择研究环境;考虑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方法。每一个实验设计
6、都必须回答的三个基本问题是:实验采用多少自变量;各自变量内又采用多少处理水平;在各自变量和各处理水平中用相同的被试者,还是用不同的被试者?实验设计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对额外变量的控制情况将实验设计划分为真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和非实验设计;根据被试的选择方法将实验设计划分为大样本设计和小样本设计;根据自变量多少可以分为单因素和多因素设计;根据实验处理分配可以将实验设计分为组间设计、组内设计和混合设计。(2)实验设计的评价标准:使研究变量的效果最大化。心理实验中,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观察到实验处理带来的因变量的变化,但影响因变量的有研究变量和额外变量。研究者的目的是研究自变量所引起
7、的因变量的变化。因此,研究者便需要选择合适的自变量和因变量,通过合理的被试分组、实验材料的选择和分配以及实验处理的实施等,使研究变量的效果达到最大化。对额外变量进行有效的控制。额外变量是影响实验结果可靠性的主要因素。一个好的实验设计就需要对额外变量进行有效的控制,排除与研究目的无关的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误差变异最小化。对额外变量进行有效的控制,排除系统因素和随机因素引起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使研究变量的效果最大化。充分体现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和内在联系。【知识模块】 心理实验的变量与设计2 【正确答案】 科学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条件下运用感官或借助于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想象或社
8、会现象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自然观察只能等待所要观察的事物出现时才能进行,或只能对已有的事物进行观察;而实验方法则是在研究者主动控制条件下对事物进行观察,它能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出因果性的说明。实验方法有如下的一些特点或优点:(1)实验者总是带着特定的目的去进行实验。这样,他至少知道他将要观察行为的哪些方面,什么时候去观察他们。也就是说,实验者规定了他将要研究的事物。(2)实验者设置的实验条件为他的观察创造了最好的条件,他可以在做好去测量和记录的充分准备时开始实验。(3)实验者设定了明确的实验条件,别人就可以重复实验,对他的结果做独立的检验。(4)实验者可以控制一切条件,使之恒定,只改变某一条件,看
9、实验结果是否就是这个条件引起的。【知识模块】 心理实验的变量与设计3 【正确答案】 变量是指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可变的事物的属性。自变量是指在实验中实验者所操纵的、对被试者的反应产生影响的变量。自变量分为四种:(1)刺激特点的自变量。刺激的不同特性会引起被试不同的反应(例如灯光与声音引起的反应不同)。(2)环境特点的自变量。进行实验时环境的各种特点(如温度、噪音)。(3)被试特点的自变量。一个人的各种特点(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等)。(4)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别变量。因分组而引起的差别,通常是由主试给予不同的指示语而造成的。【知识模块】 心理实验的变量与设计4 【正确答案】 自变量以外的一切可以影
10、响实验结果的变量都可成为额外变量或控制变量。控制变量的类型:(1)自变量以外的一切被试变量。(2)自变量以外的一切环境变量。(3)具体的实验技术所引起的系统误差。(4)实验过程中的人工效应:主试效应:由于主试的期望、性别、形象等因素所产生的系统误差。被试效应:由于被试因素所引起的系统误差,如“安慰剂效应” 、“霍桑效应”等。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1)指导语标准化;(2)单盲或双盲试验;(3)对被试进行分组;(4)加大样本的容量,有利于消除被试的个体差异对结果的影响;(5)消除法:就是把额外变量从实验中排除出去;(6)恒定法:使额外变量在实验的过程中保持不变;(7)使无关变量的作用相互抵消:这种
11、方法的主要作用就是控制序列效应,如拉丁方设计;(8)使无关变量的作用平衡;(9)统计控制法。对于那些在实验中无法加以控制或排出的因素来说,可以采用协方差分析或偏相关,将影响因素分析出来,以达到对额外变量的控制。【知识模块】 心理实验的变量与设计5 【正确答案】 研究的内部效度是指在研究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存在一定关系的明确程度。如果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关系并不会由于其他变量的存在而受到影响,从而变得模糊不清或复杂化,那么这项研究就具有内部效度。要是研究有内部效度,就必须控制各种外部变量,消除它们对研究结论的影响。这些外部变量通常有成熟因素、历史因素、被试选择上的差异、被试缺失产生的效应、前测效应
12、、实验程序不一致或处理扩散产生的效应、统计回归效应、多种研究条件与因素间的交互作用等。实验中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有:(1)历史。指在实验过程中,与实验变量同时发生,并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的特定事件,当出现这种情况时,研究者往往无法判断实验结果是由处理引起的,还是由特定事件引出的。(2)成熟或自然发展的影响。指在实验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延续,被试身心发生变化,如变得较为成熟,变得疲倦,对实验失去兴趣或饥渴等。(3)选择。在实验过程中,由于没有采用随机化的方法来选择被试和分配被试,因而造成在实验处理前被试的组与组之间在很多方面并不相等。(4)测验。在许多研究中,研究者为了取得实验前被试的初始状态,常对被试
13、实施前测验,而这种前测验可能会积极或消极地影响实验处理实施后所进行的测验。(5)被试的亡失。在实验过程中,由于许多原因使得实验组或控制组中有较多的被试中途退出实验或者被试中途死亡。由此,研究者便无法对实验结果做出正确的解释,从而影响到实验的内部效度。(6)统计回归。指在实验处理前选择了在某一特征方面具有极端分数的被试,实验处理后的测验分数有回归到平均数的趋向。(7)仪器的使用。指在实验过程中使用仪器不当或仪器失灵,测验材料出现问题或主试身心发生变化(更严格或疲劳等因素)。(8)被试选择和成熟的交互作用及其他。在实验设计中,如果研究者对变量缺乏精确的控制,那么上述因素之间就会产生交互作用。这一交
14、互效应如果与实验处理产生的效应相混淆,那么就会使研究者无法确定实验结果的来源,而误认为实验结果就是来自于实验处理,从而忽视了上述的交互效应对实验结果的作用。在上述因素中,被试选择与成熟之间的交互作用最常见。(9)霍桑效应、实验者效应、安慰剂效应和期望效应:实验者效应,由实验者的期望、态度、情绪等因素造成的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称之为实验者效应。安慰剂效应,临床某些研究中发现,医生开给病人的就算不是真正的药剂,比如糖衣片之类,也会有一些疗效。这称为安慰剂效应。这种疗效是因为病人对医生比较信任,吃了所谓的“ 药剂”后心理上得到某种安慰,产生了比较积极的情绪和态度,由此导致机体免疫和抗痛能力的提高。霍桑效
15、应:被试因为参加某项研究工作,感到受到重视或关心,从而激发自身的热情和积极性,造成工作效率提高。这种现象称为霍桑效应。【知识模块】 心理实验的变量与设计6 【正确答案】 研究的外部效度是指研究结果能够一般化和普遍适用到样本来自的总体和其他总体中的程度,即研究结果和变量条件、时间和背景的代表性和普遍适用性。任何一项实验研究都想将其结果推广,希望能用自己的研究结果对同类现象做出解释、预测和控制。外部效度可以细分为总体效度和生态效度两类。要提高研究的外部效度,应注意在研究中消除和控制如下因素:被试的代表性差;操作定义不明确;研究对被试的反作用;事前测量与实验处理的相互影响;多重处理的干扰;实验者效应
16、;研究与实际情景相差较大;被试选择与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另外,外部效度的影响因素还有以下一些:(1)测验的反作用效果。在采用前测验和后测验的实验设计时,前测验的作用有可能会增加或降低被试对实验处理的敏感作用。由于被试在前测验时已经察觉本身正处在实验情境中,所以对后来进行的测验就比较注意,致使他们本来的特征被有意或无意地掩盖下来。这种情况下,用这类有前测验的实验设计所得到的结果,就不能直接推论到无前测验的实验中去,否则,将会导致错吴。(2)选择偏差与实验变量的交互作用。由于某种原因或抽样出现错误,研究者所选择的被试样本都具有某种特正,而且这种特征与实验处理发生作用对实验结果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17、这种在选择中有偏向的样本并不能代表总体,故这种结果的可推广性也就因此而受到限制。(3)实验安排的反作用效果。在有些实验研究过程中,如果被试在实施处理前了解实验的安排或因参加实验而受到暗示,那么被试可能会产生霍桑效应和安慰剂效应,从而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这样的实验结果自然也就不能推广到非实验情境中去。(4)重复实验处理们干扰。同一组被试在短期内接受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实验处理时,前一实验处理往往会对后一实验处理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使被试产生练习效应或疲劳效应,因此用这种实验设计得到的结果就不能适用于非重复实验处理的情景。【知识模块】 心理实验的变量与设计7 【正确答案】 (1)自变量。变量是指在数
18、量上或质量上可变的事物的属性。自变量是指在实验中实验者所操纵的、对被试者的反应产生影响的变量。自变量分为 4种:刺激特点的自变量:刺激的不同特性会引起被试不同的反应(例灯光与声音引起的反应不同)。环境特点的自变量:进行实验时环境的各种特点(如温度、噪音)被试特点的自变量:一个人的各种特点(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等)。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别变量:因分组而引起的差别,通常是由主试给予不同的指示语而造成的。(2)因变量。因变量即被试的反应变量,它是自变量造成的结果,是主试观察或测量的行为变量。评定因变量好坏的标准:因变量的可靠性即信度。因变量的有效性即效度。因变量的敏感性:不敏感的因变量有两类典型的
19、例子,一类是高限效应(天花板效应)。当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容易,所有不同水平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好的结果,并没有什么差别时,我们就说实验中出现了高限效应。另一类不敏感的因变量例子是低限效应(地板效应)。当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困难时,所有不同水平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差的结果,并且没有什么差别时,我们就说实验中出现了低限效应。(3)额外变量或控制变量。自变量以外的一切可以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都可成为额外变量或控制变量。控制变量的类型:自变量以外的一切被试变量。自变量以外的一切环境变量。具体的实验技术所引起的系统误差。实验过程中的人工效应:主试效应由于主试的期望、性别、形象等因素所产生的系统误差;被试效应
20、由于被试因素所引起的系统误差。“安慰剂效应” 、“霍桑效应”等。【知识模块】 心理实验的变量与设计8 【正确答案】 问卷法是通过书面形式,以严格设计的心理测试项目或问题向研究对象收集资料和数据的一种方法。问卷法是心里研究中使用最为普遍的方法之一。问卷法有两大特点:一是标准化程度较高,整个研究过程严格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要求进行,从而保证了研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避免了盲目性和主观性;二是能在短时间内收集到大量的资料并得出结论。调查研究只能确定相关关系,不能确定因果关系是因为相关性只是表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方向,如果两个变量的变化方向没有什么联系,说明两者没有相关;如果两个变量的变化方向相反,则呈负相
21、关。如果两个变量呈现一致的变化方向,则呈正相关。我们的调查研究很多时候只需要发现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以此来确定变量之间的关系。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办法称为实验法。在实验法中,研究者可以积极地利用仪器设备,干预被试者的心理活动,人为地创设出一些条件使被试者做出某些行为,并且这些行为是可以重复出现的。与其他方法相比,实验法的显著特点是:(1)要操纵或控制变量,人为地创设一定的情景;(2)基本目的在于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实验法采用的手段主要是严格的实验设计,严格控制了无关变量。实验法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于自变量来说:(1)给自变量下具体明确的操作性定义;(2)正确划分自变量
22、水平;(3)防止自变量与其他的无关变量发生混淆;(4)正式实验前要进行预试。对于因变量来说,必须满足以下标准:有效性、客观性及敏感性。对于额外变量来说:(1)指导语标准化;(2)单盲或双盲试验;(3)对被试进行分组;(4)加大样本的容量,有利于消除被试的个体差异对结果的影响;(5)消除法:就是把额外变量从实验中排除出去;(6)恒定法:使额外变量在实验的过程中保持不变;(7)使无关变量的作用相互抵消:这种方法的主要作用就是控制序列效应,如拉丁方设计;(8)使无关变量的作用平衡;(9)统计控制法:对于那些在实验中无法加以控制或排出的因素来说,可以采用协方差分析或偏相关,将影响因素分析出来,以达到对
23、额外变量的控制。【知识模块】 心理实验的变量与设计二、论述题9 【正确答案】 举例:从某一高校中随机抽取 36 名学生,考察这些学生对红、黄、绿三种颜色的灯光的反应时是否存在差异。【知识模块】 心理实验的变量与设计10 【正确答案】 在心理实验中,除了主试者给出指示语及被试者按指示语完成任务的相互作用外,他们之间还可能存在着某种干扰实验、使实验结果发生混淆的相互作用。例如,主试者在实验中可能以某种方式(如表情、手势、语气等)有意无意地影响被试者,使他们的反应附和实验者的期望。这种现象称为实验者效应。实验者效应往往会以一种颇为微妙的方式在起作用。例如,当主试者了解到他的少数几位被试者有某种反应倾
24、向时,他随后观察到的被试者的资料往往也有某种反立倾向。在这里,除了主试者无意识地以某种方式影响被试者的反应外,还可能故意地对被试者暗示、提醒或鼓动,或不耐烦地没有等待被试者的真实反应出现就进行记录,或仅仅记录自己所期望的行为反应,这种现象甚至在用动物做实验时也可能出现。在罗森塔尔的一个研究中,他让选修实验心理学课的学生做白鼠走迷津实验,一组主试者用来做实验的白鼠的笼子上贴有“走迷津伶俐” 的标签,另一组主试者用来做实验的白鼠的笼子上贴有“走迷津呆笨” 的标签。其实这些白鼠是随机地被分到这些笼子里的。结果,标记为“走迷津伶俐。” 的白鼠比标记为 “走迷津呆笨”的白鼠学习得快些。实验者的期望莫名其
25、妙地影响了白鼠的行为,动物的行为居然附和于错误的标签。由此可见,实验者效应会影响实验结果,最佳的方法就是采用双盲实验。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排除法。例如,如果顾虑主试者与被试者的彼此接触会影响实验结果,而采用自动呈现刺激及自动记录实验结果的方法,所得的结果便不能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同类行为做出推论和解释。【知识模块】 心理实验的变量与设计三、多项选择题11 【正确答案】 A,B【知识模块】 心理实验的变量与设计12 【正确答案】 B,C ,D【知识模块】 心理实验的变量与设计13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心理实验的变量与设计14 【正确答案】 B,D【知识模块】 心理实验的变量与
26、设计15 【正确答案】 A,C【知识模块】 心理实验的变量与设计16 【正确答案】 A,B,C【知识模块】 心理实验的变量与设计17 【正确答案】 B,D【知识模块】 心理实验的变量与设计18 【正确答案】 B,D【知识模块】 心理实验的变量与设计19 【正确答案】 A,B,C【知识模块】 心理实验的变量与设计20 【正确答案】 B,D【知识模块】 心理实验的变量与设计21 【正确答案】 A,B【知识模块】 心理实验的变量与设计22 【正确答案】 A,C,D【知识模块】 心理实验的变量与设计23 【正确答案】 A,B,C,D 【知识模块】 心理实验的变量与设计24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心理实验的变量与设计25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心理实验的变量与设计26 【正确答案】 A,B,C【知识模块】 心理实验的变量与设计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