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0 ,大小:37KB ,
资源ID:839402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83940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考研类试卷]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中国文化基础知识)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postpastor18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考研类试卷]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中国文化基础知识)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

1、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中国文化基础知识)模拟试卷5 及答案与解析填空题1 “战国七雄 ”指的是_ 。2 隋唐时期形成了四大佛教宗派,其中包括_。3 在秦汉俳优的基础上,唐代出现了_,由参军、苍鹘两个角色做一些滑稽对话和动作,以引人发笑,有时也讽刺朝政和社会现象。4 明代医学的伟大成就是李时珍编定药典巨著_。5 现存完好的三大皇家园林是北京三海(中南海、北海)、颐和园和承德避暑山庄,以_为最大。6 第一个完整系统的书院学规是由朱熹制定的_。7 传说海上有蓬莱、瀛洲、方丈三座神山,山形如壶,又称“三壶山” ,为仙人所居之地,有长生不老之药,以黄金白银为宫阙。据说齐人_在秦始皇时期,曾帅

2、童男童女千人,东渡求药。8 两河流域的_人发明了楔形文字。判断题9 自然与人文间的互补性很强,结果中国文化面貌丰富多彩。(A)正确(B)错误10 “后母戊鼎 ”代表着商代青铜器制作的最高水平。(A)正确(B)错误11 隋朝开创了科举制度,制订了“开皇律” 。(A)正确(B)错误12 汉代以后,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杂糅阴阳五行、道、法诸家学说,建立起了“天人感应”的思想体系,成为封建统治秩序的理论支柱。(A)正确(B)错误13 道教修身养性的名山包括五岳,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A)正确(B)错误14 晚晴的严复在其译著中颇显“桐城派” 散文风格。(A)正确(B)错误

3、15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西方文化一直坚持“天人合一” 的价值观念。(A)正确(B)错误选择题16 一千零一夜是中古时期_的故事集。 ( )(A)西班牙(B)马来亚(C)阿拉伯17 君主论的作者马基雅弗利被称为“_之父” 。 ( )(A)物理学(B)社会学(C)政治学18 影响现代世界的三个犹太人不包括。 ( )(A)爱因斯坦(B)索尔 .贝娄(C)弗洛伊德名词解释19 三坟五典20 陆上丝绸之路21 世界文化的四大体系22 欧洲中世纪的两件大事23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简答题24 为什么中国文化能始终保持它的完整性和统一性?简要谈谈你的看法。25 孔子的代表思想是什么?26 中国绘画艺术与西

4、洋画的不同。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中国文化基础知识)模拟试卷5 答案与解析填空题1 【正确答案】 齐、楚、韩、魏、赵、燕、秦【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基础知识2 【正确答案】 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密宗【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基础知识3 【正确答案】 “ 参军戏 ”【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基础知识4 【正确答案】 本草纲目【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基础知识5 【正确答案】 避暑山庄【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基础知识6 【正确答案】 白鹿洞学规【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基础知识7 【正确答案】 徐福【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基础知识8 【正确答案】 苏美尔【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基础知识判断题9 【正确答案】

5、 A【试题解析】 地域性差异在长期融合过程中形成多元一体格局。【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基础知识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殷墟出土的“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基础知识11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基础知识12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基础知识13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基础知识14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基础知识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人类中心。【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基础知识选择题16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基础知识17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基础知识18 【

6、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基础知识名词解释19 【正确答案】 三坟五典:据说是上古时代的书籍。汉代学者孔安国在尚书序中说:“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帝喾)、唐(尧)、虞(舜)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 ”唐代学者孔颖达进一步解释说,“三坟”指的是三皇的事,其道理是至高至大的,“坟” 就是 “大”的意思;“ 五典”讲的是五帝的事,其道理是百代常用的,“典” 就是“常”的意思。可是,孔颖达也同时指出一个事实,东汉时的经学大师郑玄已经怀疑“三坟五典” 的真实性。最早记录古书目录的汉书和后汉书都没有提到这些书,此后人们也没有见过这些书。因此,所谓“三坟五典 ”

7、实际是子虚乌有,它极有可能是春秋战国时代,人们为了附会三皇五帝的事迹而捏造出来的古书名。但“坟典” 一词却成为中国古籍的代称。【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基础知识20 【正确答案】 公元前 138 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中西贯通的“丝绸之路”,使汉人与西域各国都互相了解到对方的存在和文化。公元前 119 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带着大批丝绸和其他物品,出玉门关,抵达乌孙国(在今伊犁河和伊塞克湖一带),此后,汉使来往不断。到东汉永平十六年,即公元 73 年,班超再度出使西域,其副使甘英还远至波斯湾。与此同时,西域的使臣与商人,也远来中土,带来了他们的物产,换回了中国的丝绸及其他货物,“丝

8、绸之路” 就这样开通了。及至唐代,它仍然是沟通中西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丝绸之路 ”东起汉唐帝国的都城长安,向西经河西走廊至敦煌后,分为南北二线:北线经现在的吐鲁番、库车、喀什,南线经现在的若羌、和田、莎车,在今马里(古木鹿城) 汇合,经里海南沿、巴格达,抵达地中海东岸,转至罗马各地,全长七千余公里。这条丝绸之路的开通,在古代东西方之间架起了文化交往的桥梁,中国的丝绸、刺绣、陶瓷和其他绚丽多彩的工艺产品被运往中亚及至欧洲,而异域的核桃、蚕豆、胡萝卜、葡萄酒和多姿多彩的音乐、舞蹈、绘画也在汉唐社会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印度佛教通过这条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大大改变了中国原有哲学、文学和

9、艺术的风貌;中国的“ 四大发明 ”也通过它传往阿拉伯和欧洲,使整个人类文明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基础知识21 【正确答案】 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阿拉伯文化体系和欧洲文化体系。【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基础知识22 【正确答案】 一件事发生在 1054 年的东、西教会大分裂时期,出现东正教和罗马公教(即天主教) 。第二件事在 1096 年至 1291 年间发生,即由罗马教皇发起的十字军东征。【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基础知识23 【正确答案】 新兴资产阶级于 14 世纪初到 17 世纪中叶,以恢复古希腊罗马文化为旗帜,在思想文化领域里进行的一次规模巨大、影响空前的反封建、反教

10、会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基础知识简答题24 【正确答案】 中国文化的完整性即中国文化的连续性,是指中国文化在历史上没有发生过中断现象,是一环扣一环向前发展的。在人类历史上,多次出现过因为异族入侵而导致文化中断、灭绝的悲剧,如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的入侵而雅利安化,埃及文化因亚历山大大帝的入侵而希腊化、凯撒大帝的占领而罗马化、阿拉伯人的移入而伊斯兰化,希腊、罗马文化因日耳曼民族的入侵而中绝并沉睡千年,但是在中国,此类情形从未发生。唯有中国文化,历经数千年,持续至今而未曾中辍,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延续力和完整性。中国文化的统一性,是指中国文化在发展中以远古时代的华夏文化为核心,同时吸收

11、了国内各民族文化的精华,在中国历史上的任何时刻都未曾分裂和瓦解过。中国文化并非单纯的汉民族文化或黄河流域的文化,而是在汉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有机地吸收中国境内各民族及不同地域的文化,如楚文化、吴文化、巴蜀文化、西域文化等,形成具有丰富内涵的中华文化。中华各民族的文化,例如历史上的匈奴、鲜卑、羯、氐、羌、契丹、辽、金等民族的文化,都融汇于中国文化的血脉之中。没有这种融合,也就没有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文化的同化力和融合力,是在历史中形成的,因此它不是简单的偶然的文化现象,而是一种文化生命力的表现。具有如此强大的文化生命力和统一性的民族,在世界历史上都是少见的。【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基础知识25 【

12、正确答案】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后人贬称其为“孔老二” 。孔子一生中除中年一度做过鲁国的司寇和周游列国外,主要是授徒讲学,号称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 。他的一些见解和谈话,由弟子们记录和整理成论语,是其思想的集中反映。仁:中心思想。仁为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之首。“ 仁者爱人”,即人与人之间要彼此相爱。“ 仁 ”的意义几乎包括了一切美德。 “爱人”就要“ 推己及人”,一方面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把自己想要的好处也给别人;另一方面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想得的东西、不想做的事情,绝不要强加于他人。一个具备了“ 仁” 的人,必须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

13、忠”,必须“ 言忠信,行笃敬”。如果能做到这些,那么“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这样,一个人就具备了理想的人格。在这里,孔子表现出对人的平等相待和尊重以及对完善的道德人格的追求,是“ 人本主义思想 ”的明确体现。正名:政治思想。即按照一定的是非标准恢复纲纪,否则“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立信:主张政府要获得人民的信任。“ 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主张用道德教化的办法来治理国家,而不主张使用强权暴力。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核心主张。另外还主张“ 学而不厌,

14、诲人不倦”,“发奋忘食,乐以忘忧” ,提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认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要人们 “毋意(臆测)、毋必 (武断) 、毋固(固执)、毋我(自以为是)”,等等。天命:“天命”指天或上帝的命令,“天”是宇宙和人类社会的最高主宰,“天” 有时可以作为有意志的能赏罚的人格之神而存在,也有自然意义,即不断运行的自然界;“命”是支配社会生命的盲目的异己力量。孔子尊天,但怀疑鬼神。他认为祭神,所以神存在,对鬼神的最好办法是“敬而远之” 。中庸:最高的道德。“ 中”是“执两用中”“中立不倚” 。度量以取中,无过无不及。“庸”指“不易”。中庸与“ 和” 有关系,指容

15、忍种种特殊成分,建立和谐秩序,和谐而不极端。(和而不同)思想的局限性:主张恢复周礼,看不起劳动人民,鄙视妇女等。【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基础知识26 【正确答案】 从艺术特征上讲,它跟西洋画有根本的不同,西洋画注重“形似” ,以写生为主;中国画注重“神似” ,以写意为主。画人物,着力表现他的精神和个性;画山水、花鸟、树木,则着力表现它们的形态特点和意趣,因此,中国画在构图时特别讲究“立意 ”,即确立画家所表现的那个意境,而这种意境也正是画家所追求的情趣所在。在色彩的运用上,西洋画大多是依据一定的光源,表现客观事物的色彩变化,明暗的对比比较强烈,感性的描绘比较突出;中国画运用色彩,主要是为了表现事物的特性,并不依照自然的光源,同时也是为了加强作品的情调和气氛,追求一定的装饰效果,因此有时采用非常鲜明的对比色,形成所谓的工笔重彩。西洋画在画法上,很注意描写对象的比例,高低远近给人以真实的感觉,中国画却只注意线条的运用,以线条的疏密、繁简、曲直、刚柔来体现画中丰富的韵律节奏,从而造成一种空灵的艺术效果。【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