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9 ,大小:53.50KB ,
资源ID:839694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83969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11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dealItalian20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11及答案与解析.doc

1、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 11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行为人的主观罪过,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B)我国刑法理论将过失分为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两种(C)在犯罪故意中,行为人如果认识到犯罪结果必然发生,而意志因素上放任犯罪结果发生的,这种心理状态是间接故意(D)可以将行为人的罪过分为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两个方面2 童某为杀害葛某,将炸药包放在葛某睡的床下,并在夜晚引爆炸药包,致使葛某被炸死,同时家中 3 人被炸伤,葛某及邻居家房屋被炸毁。对童某应作何处理( )。(A)以故意杀人罪与爆炸罪数罪并罚(B)从一重罪处罚,系手段行为和目的行为的

2、牵连(C)从一重罪处罚,系想象竞合犯(D)属于连续犯3 甲某因盗窃被判处有期徒刑 1 年,缓刑 2 年执行。缓刑考验期满不久,司法机关查获甲某在缓刑考验期内又曾盗窃价值约 6000 余元的财物。对甲某应当如何处罚( )。(A)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将新罪和前罪都从重处罚后再进行数罪并罚(B)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将新罪判处的刑罚和前罪已经判处的刑罚实行数罪并罚(C)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盗窃罪从重处罚(D)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累犯从重处罚4 在我国,特赦由( ) 决定。(A)最高人民法院(B)最高人民检察院(C)公安部(D)全国人大常委会5 东市铁路货物装卸工高某在铁路货车上卸棉花包,货未卸

3、完,因吊车发生故障而停止作业,高某等 4 人坐在棉花包上边打扑克边抽烟,高某因越打越激动,烟头未掐灭就随手扔到一个棉花包上。此后。吊车修复,高某等离开了打扑克的地方又开始工作。烟头引燃了棉花包,最后酿成火灾。造成经济损失约 5 万元。高某的行为构成( )。(A)重大责任事故罪(B)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C)放火罪(D)失火罪6 甲欠乙 10 万元,迟迟不归,甲于是找到兄弟三人冲到乙家中将其捆绑,嘴里塞上棉布,塞入汽车后备厢,准备载到市郊一朋友处以要挟乙家人还款。但是由于路程较长,乙被捆绑过紧,嘴中又有棉布导致呼吸不畅,在半途中,乙窒息死亡。甲与兄弟不知所措,只能将尸体继续载到附近的水库,将尸体抛

4、入水库之中。则甲的行为构成什么罪( ) 。(A)绑架罪(B)故意杀人罪(C)非法拘禁罪(D)过失致人死亡罪7 货车装载着笔记本电脑高速穿过某村庄时,由于爆胎导致车辆翻滚,保险门被撞破,车上的电脑散落在道路。村民甲见状大喊:“快来捡,这些东西能够卖得好价钱。”不一会来了几个村民把地上的电脑全部抢走了。车上司机和工作人员由于车祸受伤,不能阻止。甲的行为构成( )。(A)抢夺罪(B)抢劫罪(C)聚众哄抢罪(D)侵占罪8 关于聚众斗殴罪的主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聚众斗殴罪的主体包括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者(B)聚众斗殴罪的主体还包括所有的普通参加者(C)聚众斗殴罪的主体只包括首要分子(D)

5、聚众斗殴罪的主体包括首要分子,其他积极参加者和所有的普通参加者9 董某系某银行的副行长,其朋友孙某系房地产开发公司董事长,孙某开发某小区向该银行贷款了 1 亿元,仍有 1000 万资金缺口。孙某已无法申请新的贷款,遂找到董某望其能够“ 借” 银行 1000 万元几个月,并承诺全额归还,小区建成后送董某一套大户型房子。董某遂先后三次以转账方式将银行 1000 万存款准备金“借” 给孙某。董某的行为( ) 。(A)董某不是国家工作人员,不构成挪用公款罪(B)董某转账的资金是客户存款,不属于国家财产,不构成挪用公款罪(C)董某转账行为并没有白已营利或者使用,不构成挪用公款罪(D)董某构成挪用公款罪,

6、而且是既遂10 下列情形中,构成徇私枉法罪的是( )。(A)某看守所警察甲利用值班之机,徇私情故意放跑因受贿罪被关押的犯罪嫌疑人刘某(B)某法院法官乙在行政案件审判中故意曲解法律,偏袒原告,作出违背事实与法律的判决,情节严重(C)警察丙在对陈某的抢夺行为进行侦查的过程中,因接受陈某家属的好处而隐匿陈某犯罪的证据(D)警察丁为使其仇人王某受刑事追究,捏造王某犯罪的事实,向人民检察院举报,致使王某被无辜羁押 10 天11 我国刑法第 3 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根据我国现在刑法学界的通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本

7、条规定分号以前的内容,体现了罪刑法定原则(B)本条规定分号以后的内容,体现了罪刑法定原则(C)整条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D)整条规定都没有体现罪刑法定原则二、多项选择题12 甲、乙共谋入室盗窃,约定甲进入室内寻找财物,乙在外放风。但在甲刚好翻墙入室,尚未着手盗窃财物之时,乙即因心生恐惧而逃跑,后甲窃得财物价值 1 万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甲、乙是共同犯罪(B)甲是犯罪既遂(C)乙是犯罪未遂(D)乙是犯罪中止13 数罪并罚时,如果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 )。(A)种类相同的,合并执行(B)仍须执行(C)种类不同的,分别执行(D)不须执行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洗钱罪

8、的上游犯罪有 7 类(B)被告人没有正当理由,协助涉嫌毒品犯罪的犯罪嫌疑人转换或者转移财物,收取明显高于市场的“ 手续费 ”,没有证据证明被告人确实不知道协助的是涉嫌毒品犯罹的犯罪嫌疑人,那么可以认定被告人主观上存在“明知”(C)洗钱罪的成立不以上游犯罪的确定判决为前提(D)被告人通过虚构交易的方式,协助将犯罪所得及其收益转换为 “合法”财物,这属于洗钱罪中规定的“ 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15 被告人吕某在担任扬州市新世纪黑豚特种养殖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期间,利用广告对本公司的产品及服务作虚假宣传,并造成养殖户重大经济损失。则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A)吕某可以构成

9、虚假广告罪(B)吕某可以构成诈骗罪(C)吕某的虚假宣传行为属于正常的业务经营范围(D)如果吕某构成虚假广告罪,那么需要本案情节严重16 关于诈骗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洗衣店经理甲发现丙家的走廊上晒着西服,便欺骗本店临时工乙说: “丙要洗西服,但没有时间送来,你到丙家去将走廊上的西服取来。”乙信以为真,取来西服交给甲,甲将西服据为己有。甲成立诈骗罪(B)洗衣店经理甲发现丙家的走廊上晒着西服,便敲开丙家的门欺骗小保姆乙说:“我是洗衣店经理,你家主人让我给他洗西服。” 乙信以为真,取来西服给甲,甲据为己有。甲成立诈骗罪(C)如果甲仅用虚假的方式从银行贷款 6000 元,那么甲构成诈骗罪(

10、D)如果甲以价值极小的物品冒充高价、高档物品而向他人 “廉价”兜售的,甲构成诈骗罪17 孙某系某间谍组织成员,受指使获取某国家秘密,通过各种手段潜入国家机关内部后,盗取该国家机密文件,马上便被安防人员发现,孙某在慌忙逃亡途中不慎掉落文件。方某无意中拾得该文件,看到开头国家秘密字样仍据为已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孙某的行为同时构成多个罪名,根据想象竞合犯处罚原则应当构成间谍罪(B)由于孙某没有最后获得该文件,因此仅成立犯罪未遂(C)方某将该文件据为己有之时,便成立非法持有国家机密文件罪(D)只有方某拒不说明来源与用途时,才构成非法持有国家机密文件罪18 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中“有能力

11、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 理解正确的是( )。(A)被执行人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通谋,利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权妨害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B)协助执行义务人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后,拒不协助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C)被执行人故意转让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D)被执行人无偿转让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19 关于贪污贿赂罪的犯罪主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与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是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犯罪主体(B)只有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才是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犯罪主体(C)只有司法机关是私分罚没财物罪的犯罪主体(D)受人民团

12、体委托管理国有财产的人员是贪污罪的犯罪主体三、简答题20 简述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的异同。四、辨析题21 请对“想象的数罪 ”与“观念的竞合”进行辨析。五、法条分析题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3 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请分析22 本法条的思想基础是什么?23 本法条的具体内容包括那些?六、案例分析题24 甲欲杀乙,便用刀砍杀乙,致乙轻伤。乙哀求甲不要杀他。甲动了恻隐之心,便未再砍乙。乙自行到医院去包扎。医院的护士把福尔马林药水当成破伤风针给乙注射,致乙死亡。问:对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25 张某是某法院审判员,

13、其妻子王某为某县食品加工厂(集体企业)质检员。2012年 3 月,该县银行干部 A 因涉嫌犯罪被依法逮捕, A 妻李某找到同厂好友王某,请求王某让张某帮忙,想办法将 A 放出来,并表示将给予重谢。王某回家后对丈夫张某讲了此事,被张某拒绝。王某很生气,骂张某死脑筋。送上门来的钱都不要。张某仍然不答应,说:“ 我不是不想要钱。而是不能要,弄不好自己要坐牢的。” 王某听后大哭大闹,并声称要与张某离婚,张某听后说:“那听你的,看她愿意拿多少钱。”王某上班后告知李某,李某回家后,拿出家中密藏的未被检察院查出的现金 5 万元,又向邻居借了 5 万元,于当晚送到了张家,张某、王某收下了 10 万元现金。被告

14、人张某拿到钱后,想方设法把 A 的案子争取到自己手里,由自己办理,并在提审被告人 A 时,支走同去的书记员,告诉 A 如何在法庭上回答问题,由于李某借钱的事被其同厂一个职工知晓,而该职工与王某不睦,于是该职工写检举信给张某所在法院的领导,法院领导找张某谈话,张某如实交代了受贿事实。2013年 6 月退赃时,被告人张某和王某退出赃款 2 万元。问题:请分析王某、张某构成何罪?两人是否是共同犯罪?26 甲通过朋友在某农药厂购得装过毒物的编织袋 100 余条。朋友对甲说明了编织袋有毒,一定要洗净后再用。甲将编织袋拿到自家附近的河内冲洗。水文站职工发现河水变黄,便问甲所洗编织袋是否有毒。甲不承认。水文

15、站职工告诉甲该河水是附近居民饮用水源,不能清洗有毒物。甲仍置之不理。后水文站职工去向县环保局报告时,甲始拿着编织袋离开。经有关部门检验,甲洗编织袋污染过的水中含有大量有毒物质,超过饮用水标准 40 余倍。好在有关单位及时采取措施,未造成人、畜伤亡的结果,只是对附近居民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影响。问:甲的行为该如何定性?为什么?26 某村村委会办公室财物被盗,村委会主任甲怀疑是村民陈某所为,即带领村治保主任等人将陈莱带到村委会办公楼“审讯” 。陈某拒不承认偷窃行为,甲即命人将陈某关押在办公楼的地下室陈某感到冤屈,第二天早晨在办公楼地下室愤而自杀身亡。甲在被采取强制措施后,主动向公安机关交代

16、,他在担任村委会主任期间还有以下违法行为,后经查证属实:村里因 1000 亩土地被国家征用,获得国家土地征用补偿款 500 万元。甲在负责发放这笔款时,谎称为了催要这笔款项,曾花费 5 万元用于“疏通关系 ”,连用假发票在土地征用补偿款中报销了 5 万元“招待费”归自己所有。阅读分析上述案例后,请回答以下问题:27 甲的行为各构成何罪?并简要说明理由。28 对甲应如何处罚? 并简要说明法律根据。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 11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犯罪人主观罪过的理解。所谓罪过,是指犯罪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危害后果所持的故意或者

17、过失的心理态度。在认识因素上,直接故意认识到犯罪结果发生的必然性或可能性,而间接故意认识到的是可能性;在意志因素上,直接故意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是希望并追求的态度,而间接故意是放任的态度。故选项 AD 的表述正确,不当选;选项 C 表述不正确,当选;我国刑法理论将过失分为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两种,故选项 B 表述正确,不当选。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知识模块】 刑法学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想象竞合犯问题。想象竞合犯,是指行为人实施了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数个罪名的情况。本案中童某实施了一个行为而触犯了不同的罪名,理论上认为,属于想象竞合犯。关于想象竞合犯的处断原则

18、,实践操作中对其采取“从一重罪处罚”的原则,即在犯罪人同时触犯的数个罪名中选择最重的一罪处罚。故选项 C 正确。【知识模块】 刑法学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缓刑的执行问题。根据我国刑法第 77 条的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 69 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本案中甲某被发现在缓刑期间再犯新罪的,应当撤销缓刑,将新罪判处的刑罚和前罪已判处的刑罚实行数罪并罚。【知识模块】 刑法学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决定特赦

19、的机关。按照我国宪法规定,我国的特赦决定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因此选项 D 正确。【知识模块】 刑法学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失火罪的具体适用。根据我国刑法第 115 条第 2 款的规定,失火罪属于过失犯罪,本案中高某由于过失造成火灾,主观罪过属于过失。【知识模块】 刑法学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非法拘禁罪的加重情节。根据我国刑法第 238 条的规定,行为人实施了非法拘禁的行为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情形,应定为非法拘禁罪的结果加重犯处理。【知识模块】 刑法学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抢夺罪与侵占罪此罪与彼罪的区别。抢夺罪是指当场直接夺取他人紧

20、密占有的财物。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施暴力、胁迫等强制方法当场劫取财物。侵占罪是指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行为。聚众哄抢罪是指聚集众人起哄并分取他人财物的行为。【知识模块】 刑法学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聚众斗殴罪的主体范围。根据我国刑法第 292 条的规定,聚众斗殴罪的主体是聚众斗殴的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者。【知识模块】 刑法学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挪用公款罪的既遂。根据我国刑法第 384 条的规定,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

21、大、超过3 个月未还的情形。【知识模块】 刑法学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徇私枉法罪的具体适用。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在刑事诉讼中,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其受到追诉,对明知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使其不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且是在先有徇私或徇情的基础上的行为,而不是单独的裁判行为。因此 B 选项不选。据此,对有确凿事实证明其实施犯罪的人,采取隐匿证据手段,故意包庇使其不受侦查的行为是徇私枉法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之一。选项 A 的客观事实触犯的是“私放在押人员罪”。选项 D 触犯的是 “诬告陷害罪”。【知识模块】 刑法学11

22、【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罪刑法定原则的理解。刑法理论界的通说认为,我国刑法第 3 条的后半句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前半句并不是对罪刑法定原则的规定。根据以上分析,选项 B 的表述正确当选;其他 ACD 选项表述不正确。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知识模块】 刑法学二、多项选择题12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犯罪预备行为的理解。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ABCD 四项均是制造犯罪条件的行为,故属于犯罪预备行为。【知识模块】 刑法学13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附加刑的适用情形。根据我国刑法第 69 条第 2 款规定

23、:“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其中附加刑种类相同的,合并执行,种类不同的,分别执行。”因此,附加刑必须执行。【知识模块】 刑法学14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洗钱罪的具体认定。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第 16 条。同时参见 2009 年 11 月 4 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洗钱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 1 条和第 2 条的规定。本题中选项ABCD 表述的几种情形均属于洗钱罪的具体犯罪表现,故均当选。【知识模块】 刑法学15 【正确答案】 A,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虚假广告罪的具体运用。我国刑法第 222 条规定:“广告主、广告

24、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 75 条:“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二)给单个消费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或者给多个消费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累计在二十万元以上的;(三)假借预防、控制突发事件的名义,利用广告作虚假宣传,致使多人上当受骗,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四)虽未达到上述数额

25、标准,但两年内因利用广告作虚假宣传,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利用广告作虚假宣传的;(五)造成人身伤残的;(六)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知识模块】 刑法学16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诈骗罪的认定。同时也考查了对诈骗罪与盗窃罪、金融诈骗罪和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界限。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诈骗罪是指行为人实施了欺骗行为使对方产生了错误认识,基于错误认识处分了财产,第一人取得了财产的行为。【知识模块】 刑法学17 【正确答案】 A,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间谍罪的认定。根据间谍罪、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为境外窃取国家秘密罪的相关法律规定,以及想象竞合犯理论可知孙某构成问谍罪,而且孙某

26、已经既遂。非法持有国家机密文件罪需要持有人拒小说明来源与用途方构成犯罪。【知识模块】 刑法学18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拒不执行判决罪中“情节严重”的理解。根据 2002 年 8月 29 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313 条的解释的规定,情节严重的情形有: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担保人或者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或者转让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协助执行义务人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拒不协助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27、。被执行人、担保人、协助执行义务人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通谋,利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权妨害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其他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形。所以选项 ABD 属于拒不执行判决罪中表述的“情节严重”的情形,当选。【知识模块】 刑法学19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贪污贿赂罪中具体罪名的犯罪主体。根据我国刑法第382 条的规定,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同时根据我国刑法第 388 条之一第 2 款规定,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近亲

28、属以及其他与其关系密切的人利用该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原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实施前款行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定罪处罚。根据我国刑法第 396 条的规定,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违反国家规定,将应当上缴国家的罚没财物,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给个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故此选项 ABD 中表述的情形均符合贪污贿赂罪的犯罪主体要求。【知识模块】 刑法学三、简答题20 【正确答案】 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比较容

29、易混淆。两者均认识到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都不希望危害结果发生。但二者的区别也是明显的。首先,在认识因素方而,两者认识的程度不同。间接故意是明知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即行为人对其行为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有比较清楚、现实的认识;而过于自信的过失是预见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即行为人对其行为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虽然有一定的认识,但是这种认识一般比较模糊,特别是对这种危害结果的现实性,行为人往往认识不足。其次,在意志因素方面,两者也有着重要区别。间接故意是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行为人虽然不希望危害结果发生,但也并不反对危害结果发生,即危害结果的发生并不完全违背行为人的本意。最后,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

30、发生,既没有采取任何防范措施,也不会依靠任何条件去防止该危害结果的发生,而是对此听之任之,采取无所谓的态度。过于自信的过失是不仅不希望危害结果发生,而且希望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即结果的发生违背行为人的意志。在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的情况下,行为人之所以实施其行为,是因为考虑到凭借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可以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比如熟练的技术、丰富的经验、他人的行为以及自然力方面等有利的因素,并且行为人往往会基于自己的认识,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知识模块】 刑法学四、辨析题21 【正确答案】 “ 想象的数罪 ”与“观念的竞合”,是指行为人实施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数个罪名的情况。也

31、叫想象竞合犯。如甲开一枪,既打死了乙,又打伤了丙。由于想象竞合犯只有一行为,从重视行为在确认罪数方面的地位看,以“一行为” 而犯数罪,不是实际的数罪,而是观念上的数罪或者想象的数罪,所以想象竞合犯又称观念竟合犯或想象数罪。想象竞合犯,作为一种在司法实践中时常发生的犯罪形态,具有如下几个特征:行为人只实施了一个犯罪行为。所谓一个行为,是指基于一个犯罪意图所实施的行为。此为成立想象竞合犯的前提条件,也是想象竞合犯区别于惯犯、牵连犯等犯罪形态的基本特征。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了数个罪名。所谓一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是指由于行为本身具有多重属性或侵犯了多个不同的直接客体,在客观上造成多个危害结果,在形式上

32、或外观上同时符合刑法规定的数个犯罪构成,触犯数个罪名。所谓“数个罪名”只能是刑法规定的小同种罪名。必须基于一个犯罪意图所支配的数个不同的罪过而实施犯罪行为。此处的一个犯罪意图包括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意图,也包括单一的或概括的犯罪意图。例如,甲盗割正在使用中的电话线,导致通讯中断。甲只有一个盗割电话线的行为,却同时触犯了盗窃罪和破坏公用通信设备罪,属于一行为触犯数罪,是想象竞合犯。想象竞合犯的处断原则:想象竞合犯是实际上的一罪,对其采取“从一重罪处罚” 的原则。也就是在犯罪人同时触犯的数个罪名中,选择最重的一罪处罚。如上例中,甲同时触犯盗窃罪和破坏公用通信设备罪,如果按破坏公用通信设备罪处理较重

33、,就按破坏公用通信设备罪定罪处罚,而不实行数罪并罚。【知识模块】 刑法学五、法条分析题【知识模块】 刑法学22 【正确答案】 本法条的思想基础是民主主义和人权主义,最为核心的理念是保障人权,限制公权力。【知识模块】 刑法学23 【正确答案】 本法条的基本内容包括成文的罪行法定(排斥习惯法 )。习惯法虽能体现民意,但因小成文、缺乏明确表达,不能成为定罪的依据。事前的罪行法定(禁止溯及既往 )。只有行为当时有刑法规定该行为是犯罪,才能认定构成犯罪。也即,禁止不利于被告人的事后法。但是,如果新法有利于被告人,则可以溯及既往适用新法,也即,允许有利于被告人的事后法。严格的罪行法定(禁止类推解释 )。由

34、于类推解释超越了刑法条文的最大文义,超出了公民的预测可能性,而创设了既有法条之外的新的法律,所以不能按其解释的结论对行为定罪。但法律允许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确定的罪行法定(禁止不确定刑 )。法律禁止绝对的不定期刑。法定刑必须有特定的刑种和刑度,如果刑法分则条文宣布禁止某种行为,但没有对该行为规定刑罚后果,也不能认为该行为犯罪。【知识模块】 刑法学六、案例分析题24 【正确答案】 甲的行为是构成故意杀人罪的犯罪中止。理由是:甲有杀人的犯罪故意,已经着手故意杀人罪的实行行为,在尚未实行终了的情况下,由于被害人的哀求而自动放弃了犯罪,这符合犯罪中止的时空性、有效性、彻底性的条件。由于当时并无发生

35、乙死亡的结果的可能性,故甲仅需停止犯罪实行行为即可构成犯罪中止,并不需要有效地防止死亡结果的发生。乙死亡的结果是护士的失职所致,甲对此不能预见,因而不负刑事责任。甲的行为造成了乙轻伤的后果,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应当以故意杀人罪减轻处罚。【知识模块】 刑法学25 【正确答案】 本案中王某与张某的行为都构成了受贿罪,属于共同犯罪。因为:首先,从主观上看,当被告人王某要被告人张某利用自己职务上的便利将 A 放出来,并收受 A 妻李某的贿赂时,张某开始不同意,后经王某的劝说、逼迫,张某终于同意。到此,共同受贿的犯罪故意已经形成。其次,从客观上看,被告人王某和张某共同收受了李某所送的现金,被告人张某实施

36、了利用其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获取非法利益的行为,表明两人已形成相互联系的共同受贿犯罪行为。被告人王某虽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但伙同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被告人张某利用其职务上的便利受贿,因此属于受贿罪的共犯,并应以受贿罪对其定罪判刑。【知识模块】 刑法学26 【正确答案】 本题考查投毒罪的具体适用。甲的行为构成投毒罪。主要理由是:甲将有毒的编织袋在作为附近居民饮水源的河中冲洗,致使河水所含有毒物质超过饮用水标准 40 余倍,严重威胁广大居民的安全。甲明知编织袋有毒,也知道河水为附近居民的饮水源,仍将编织袋在河中冲洗,且不听水文站职工劝阻,至少可以说其对可能发生的危害公共安全的结果持放任的态度。

37、尽管甲的行为最终未引起人畜中毒的严重后果,但已使河水有毒物质严重超标,具有足以引起人畜中毒严重后果的危险,故不影响其行为构成投毒罪。【知识模块】 刑法学【知识模块】 刑法学27 【正确答案】 甲命人关押陈某的行为,与他人共同构成非法拘禁罪。因为甲的行为非法剥夺了他人的人身自由,且造成了严重后果。甲虚报冒领 5 万元土地征用补偿款的行为,构成贪污罪。甲虽然是村委会主任,但负责土地征用补偿款的发放工作不属于村民自治管理范围内的事务,而属于协助人民政府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其是“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符合贪污罪的主体条件。甲利用该职务上的便利,骗取土地补偿金,符合贪污罪的构成要件。【知识模块】 刑法学28 【正确答案】 甲在非法拘禁的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是主犯。对甲构成贪污罪可以从轻处罚。因为甲在被采取强制措施后,主动交代了司法机关没有掌握的该罪行,构成自首,按照法律规定可以从轻处罚。对甲应当数罪并罚。因为甲的行为分别构成非法拘禁罪和贪污罪,应当数罪并罚。【知识模块】 刑法学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