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 118(无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关于法条竞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不构成 刑法第 143 条所规定的犯罪,但是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依照刑法第 140 条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规定定罪处罚(B)法条竞合的数罪名之间不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C)渎职罪与食品监管渎职罪,二者之间存在普通法和特别法的竞合关系(D)发生法条竞合时,一般是特别法优于普通法,例外是重法优于轻法2 孙某经营一家印刷厂,除了合法经营一般的书籍印刷外,还大量伪造我国的货币,各地都有孙某布设的假币销售网点,假币从出厂到出售都由孙某掌控。对孙某的行为应
2、如何定性( ) 。(A)伪造货币罪(B)运输假币罪(C)出售假币罪(D)伪造货币罪、运输假币罪和出售假币罪数罪并罚3 甲被某国有资本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聘用,负责查验出场单、验货放行。甲与无业人员乙串通,趁甲一个人值班时,由乙开车从货场拉出价值 10 万元的货物,并销赃平分。在本案中( ) 。(A)甲构成贪污罪,乙构成盗窃罪(B)甲构成职务侵占罪,乙构成盗窃罪(C)甲、乙共同构成职务侵占罪(D)甲、乙共同构成贪污罪4 关于伪证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伪证罪只可能发生在刑事诉讼中(B)伪证罪的犯罪主体包括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C)伪证罪的主观方面不需要具有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
3、证(D)伪证罪的最高刑是 7 年有期徒刑二、多项选择题5 关于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下列说法止确的有( )。(A)根据条件说,凡是引起危害结果的条件,都与危害结果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B)根据原因说,只有引起危害结果的原因,才与危害结果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引起危害结果的条件,与危害结果不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C)在刑法的因果关系问题上,无论是原因说、相当因果关系说,还是现在的客观归责理论,都是以条件说为基础的(D)现在,在刑法理论上,人们基本上都承认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和自然界的因果关系并不完全相同6 小林因与大树素来不和,一天小林从农田回家的路上经过大树家门口,大树便解开吴晓家绑在树上的狼狗,让其
4、去咬小林,小林情急之下,用随身带的镰刀将狗砍死。下列选项中对小林行为的定性错误的是( )。(A)正当防卫(B)紧急避险(C)构成毁坏财物(D)意外事件7 甲、乙共谋侵害丙,进而共同对丙实施伤害行为,导致丙身受一处重伤,但不能查明该重伤是由谁的行为引起的。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由于证据不足,甲、乙均无罪(B)由于证据不足,甲、乙成立故意伤害(轻伤)罪的共犯,但都不对丙的重伤负责(C)由于证据不足,认定甲、乙成立过失致人重伤罪较为合适(D)甲、乙成立故意伤害(重伤)罪的共犯8 在下列情形中,应该以数罪并罚处理的选项有( )。(A)张某在我国境内收购国家禁止进口的物品,又以暴力抗拒缉
5、私(B)王某参加恐怖组织,又实施了杀人行为(C)李某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又以暴力抗拒技术监督局工作人员的检查(D)司法工作人员赵某受贿因而对一起民事案件枉法裁判9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对以不作为方式实施的不法侵害不能实行正当防卫(B)紧急避险行为必须损害另一合法利益,所以未损害另一合法利益的行为不可能成立紧急避险(C)甲欲杀乙,故意将下了毒的饮料让丙给乙送去。结果乙喝完下毒的饮料中毒身亡,甲与丙构成共同犯罪(D)甲某指使乙某作伪证,甲某属于教唆犯10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下列情节中属于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有( )。(A)未遂犯(B)坦白(C)教唆未遂的教唆犯(D)重大立功11 以
6、下哪些行为可以构成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A)甲将知晓的国家秘密通过互联网公布,情节严重(B)乙明知所掌握的没有标明密级的事项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仍然非法提供给境外(C)丙将没有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一般情报非法提供给境外组织(D)丁为境外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之外的情报行为12 对下列案件处理正确的有( )。(A)行为人交通肇事后为了掩盖罪责而将被害人带离现场弃于荒野,致使被害人因无法及时获得救助而死亡,应以故意杀人罪与交通肇事罪实施数罪并罚(B)参加恐怖组织同时又实施其他犯罪的,应数罪并罚(C)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将枪支出借给其
7、他具有公务用枪配备资格的人员,导致枪支丢失的,仍应以非法出借枪支罪立案追诉(D)盗窃、抢夺枪支后非法持有的,应以盗窃、抢夺枪支罪与非法持有枪支罪数罪并罚13 张某是一名房地产公园的员工,但张某对自己以前的大学同学谎称自己是某银行职员,银行交给自己的办卡工作指标无法完成,于是大学同学帮助张某轻易地得到了 5 张他人的信用卡及身份资料,然后张某开始疯狂透支取现。关于张某的行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构成信用卡诈骗罪(B)构成诈骗罪(C)构成侵占罪(D)属于刑法规定的恶意透支14 甲与乙是生意场上的朋友,甲曾向乙借 100 万用于资金链缺口的填补,其后乙反复催要,甲均以各种借口推托。某日,
8、乙将甲骗到自己的车上,开到自己的别墅内将其控制,并让朋友给甲的家人打电话索要债务赎人。甲在发现自己被控制后很恼火,对乙威胁说如果再不将其放回家,就将乙行贿当地市税务局局长,偷逃大量税款的事情向公安机关举报。乙没想到甲掌握到了自己的把柄,害怕事情暴露,遂将甲杀死。则乙的行为构成( )。(A)乙的行为构成绑架罪(B)乙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C)乙的行为构成非法拘禁罪(D)乙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15 甲误认为遭到乙的紧急的不法侵害,而对乙实行防卫行为,致乙死亡。事后证实乙的行为不具有不法侵害的性质。甲的行为( )。(A)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B)可能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C)可能属于意外事件(D)可能属
9、于防卫过当16 下列行为构成诈骗罪的有( )。(A)故意制造交通事故,造成是被害人过错所致的假象,借机骗取被害人赔偿款,数最较大的(B)银行出纳员自制高额利率订单,对外虚构单位内部有高额利率存款的事实,吸收亲朋好友的现金并占为己有,数额较大(C)以原始股为诱饵低买高卖骗取股民钱财的,数额较大(D)以获取回扣,以虚假身份证件办理入网手续并使用移动电话造成电信资费损失,数额较大17 徐某以前因为贩卖毒品而入狱,出狱后赋闲在家 6 年后,又开始从事制造毒品的活动。吸毒者刘某因无钱购买毒品,得知徐某在自己家中制造毒品后,深夜潜入盗得毒品若干。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徐某构成制造毒品罪(B)对徐某
10、应当从重处罚(C)刘某构成盗窃罪(D)认定盗窃犯罪数额,可以参考当地毒品非法交易的价格18 甲的女儿 2003 年参加高考,没有达到某大学录取线。甲委托该高校所在市的教委副主任乙向该大学主管招生的副校长丙打招呼,甲还交付给乙 2 万元现金,其中1 万元用于酬谢乙,另 1 万元请乙转交给丙。乙向丙打了招呼,并将 1 万元转交给丙。丙收下 1 万元,并答应尽量帮忙,但仍然没有录取甲的女儿。一个月后,丙的妻子丁知道此事后,对丙说:“你没有帮人家办事,不能收这 1 万元,还是退给人家吧。”丙同意后,丁将 1 万元退给甲。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乙的行为成立不当得利与介绍贿赂罪(B)
11、丙没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牟取利益,所以不成立受贿罪(C)丙在未能为他人牟取利益之后退还了财物,所以不成立受贿罪(D)丁将 1 万元贿赂退给甲而不移交司法机关,构成帮助毁灭证据罪19 关于刑法第 415 条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罪的犯罪主体是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负有追究责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B) 刑法第 415 条规定了办理偷越国(边)境人员出入证件罪(C)办理偷越国(边)境人员出入证件罪是指负责办理护照、签证以及其他出入境证件的工作人员明知是企图偷越国(边)境的人员,予以办理出入境证件的行为(D)刑法第 415 条规定了放行偷越国(边)境人员罪三、简答题20 简
12、述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与体现。21 简述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概念及构成特征。四、辨析题22 请将“无犯罪即无刑罚” 进行辨析。23 请辨析“假释就是附条件的提前释放” 。五、案例分析题23 王某因犯数罪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 20 年,服刑 13 年后被假释。在假释考验期的第 6 年,王某盗窃一辆汽车而未被发现。假释考验期满后的第 4 年,王某因抢劫而被逮捕,交代了自己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盗窃汽车的行为。问:24 对王某是否需要撤销假释?为什么?25 对王某假释考验期限内的盗窃行为应如何处理?26 对王某假释考验期满后的抢劫罪应如何处理?27 对王某最后的刑罚应当如何确定?28 刘某为牟利出版
13、淫秽杂志,每期都会拍摄许多淫秽图片,而且还会拍摄淫秽视频。附在每期杂志后。每次拍摄现场,他都会邀请朋友甚至陌生人在旁免费观看各种淫秽表演,有时几十人,人数最多时达百位观众。为了能够出版,刘某找到自己在出版社的朋友孙某帮忙获得书号,并承诺给之高额报酬。孙某经过关系获得了书号,并将它卖给了刘某,刘某的杂志得以出版,并在市场中流通贩卖。造成了恶劣影响。如何分析本案?29 2010 年 12 月至 2011 年 6 月期间,被告人朱某、曾某收购病、死、残猪私自屠宰后将猪肉销售给被告人胡某等人。朱某等人于 2011 年 9 月开始至案发期间,持续每天向胡某等人出售病、死、残猪猪肉。被告人黎某系广东省东莞
14、市中堂镇人民政府经济贸易办公室副主任、中堂镇食品药品监督站站长,兼任中堂镇食品安全委员会副主任及办公室主任,负责对中堂镇全镇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2010 年至2011 年期间,被告人黎某在组织执法人员查处江南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无证照腊肉、腊肠加工窝点的过程中,收受被告人刘某等人贿款共 55000 元。被告人黎某受贿后,滥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职权,多次在组织执法人员检查前打电话通知胡某等人,让其把加工场内的病、死、残猪猪肉等生产原料和腊肉、腊肠藏好,逃避查处。被告人王某、陈某分别系广东省东莞市中堂中心屠场稽查队队长、队员,负责中堂镇内私宰猪肉的稽查工作。王某、陈某共同收受被告人刘某等人贿赂款后,滥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职权,多次在带队稽查过程中,明知刘某等人非法销售死猪猪肉、排骨而不履行查处职责,王某还在多次参与联合执法行动前打电话给刘某通风报信,让刘某等人逃避查处。请详细论述上述行为人所涉罪名的犯罪构成要件?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