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 146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我国公民甲在国外旅游时与乙国人丙发生口角,甲一时冲动,将丙打成重伤。甲回国后,被公安机关逮捕。对甲的行为适用我国刑法的依据是( )(A)属地管辖权(B)属人管辖权(C)保护管辖权(D)普遍管辖权2 甲想杀乙,跟踪了乙多日,想选好时间、地点后再动手。但甲的跟踪行为被乙发现,乙雇用了两名保镖保护自己。甲见无机可寻,就放弃了杀人的念头。甲的行为符合( )(A)基本的犯罪构成(B)修正的犯罪构成(C)标准的犯罪构成(D)派生的犯罪构成3 盗窃枪支、弹药罪中的枪支、弹药,属于( )(A)犯罪客体(B)组成犯罪之物(C)犯罪对象(
2、D)犯罪所用之物4 下列犯罪,属于纯正不作为犯的是( )(A)故意杀人罪(B)放火罪(C)抢劫罪(D)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5 甲(15 周岁,男) 与乙(13 周岁,女) 是同学,两人谈恋爱,偶尔发生性行为,但并未导致乙怀孕或者发生其他不良后果。乙的父亲知道后,非常生气,要求追究甲的刑事责任。甲的行为( )(A)成立强奸罪(B)成立强制猥亵、侮辱罪(C)不构成犯罪(D)成立侮辱罪6 甲有外遇,想杀掉妻子乙后与情人结婚。甲为了逃避刑事处罚,故意大量饮酒致醉,在意识不清的状况下,将乙杀死。甲的行为( )(A)不构成犯罪(B)成立故意杀人罪(C)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D)成立故意伤害(致死)罪7 意外
3、事件与疏忽大意的过失区别的关键在于( )(A)行为人是否预见到危害结果的发生(B)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否应当预见(C)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不同(D)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否积极追求8 甲到非法场所嫖娼,遭到警察检查,非常害怕,以为自己犯了嫖娼罪,甲的这一认识属于( )(A)法律认识错误(B)对象认识错误(C)客体认识错误(D)手段认识错误9 下列选择中,应当免除处罚的情形是( )(A)犯罪后自首,且犯罪较轻的(B)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C)已满 75 周岁的人过失犯罪(D)没有造成损害的犯罪中止10 甲明知乙贪污,仍通过虚构债权债务等方式,协助乙将贪污所得转换为“合法”所得。甲的行为
4、构成( )(A)贪污罪(B)洗钱罪(C)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D)非法经营罪11 甲在某银行办理信用卡一张,明知自己没有还款能力仍大量透支,超过规定期限未归还欠款。发卡银行三次催收,但是催收过后三个月,甲仍未归还。甲的行为成立( )(A)信用卡诈骗罪(B)妨害信用卡管理罪(C)贷款诈骗罪(D)合同诈骗罪12 下列行为中,应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的是( )(A)强奸致人死亡的(B)刑讯逼供致人死亡的(C)抢劫致人死亡的(D)拐卖妇女,造成被拐卖妇女死亡的13 甲承诺给予 12 岁的乙 2000 元钱,使乙同意与之发生性关系。甲的行为( )(A)不构成犯罪(B)构成强奸罪(C)构成猥亵儿童罪(D)构
5、成嫖宿幼女罪14 甲乙与其他人一起赌博,赌桌上,甲输给了乙 1 000 元钱。结束后,甲越想越不服气,觉得乙一定在赌博的时候作了手脚。于是甲找到乙,对乙拳打脚踢,要求乙交出所赢的 1 000 元,乙被打成重伤,被迫将 1000 元钱还给了甲。甲的行为( )(A)不构成犯罪(B)构成抢劫罪(C)构成故意伤害罪(D)构成抢夺罪15 某地发生泥石流自然灾害,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赶赴现场向灾民发放救灾物资。甲为了自己多得到救灾物资,威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并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向其他灾民发放救灾物资,严重影响救灾工作的开展。甲的行为构成( )(A)寻衅滋事罪(B)抢劫罪(C)妨害公务罪(D)敲诈勒索罪二、多
6、项选择题16 甲深夜潜入乙家盗窃,发现乙家挂着落款为齐白石的画。甲大喜,将画取下带走,想卖个好价钱。其实该画为赝品,价值仅几百元。甲的行为属于盗窃罪( )(A)既遂(B)能犯未遂(C)不能犯未遂(D)实行终了的未遂17 下列选项中,可以认定危害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的有( )(A)甲乙是驴友,在一个特别偏僻的地方旅行时发生争执,甲将乙打伤后逃走,乙走了很长时间才找到医院救治,最后因救治不及时而死亡(B)甲想绑架乙作人质勒索赎金,但是乙在甲开车时自己打开车门试图逃跑,因为车速过快乙在跳车时摔死(C)甲乙斗殴,甲将乙打死,乙的母亲因为痛失亲子而自杀(D)甲乙都想杀丙,甲乙在互相不知道的情况
7、下,分别向丙的水杯中投放未达致死量的毒药,丙在甲乙投放的毒药的共同作用下死亡18 刑事责任的解决方式有( )(A)定罪判刑方式(B)非罪化处理(C)消灭处理方式(D)转移处理方式19 下列行为中,应以非法经营罪(不考虑数额或情节)定罪处罚的是( )(A)甲非法从事出版物的复制、发行(B)乙在非典期间违反价格规定,哄抬物价,牟取暴利(C)丙未经批准,擅自开设网吧(D)丁未经国家批准,擅自销售彩票20 下列选项中,构成盗窃罪的是( )(A)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B)盗窃枪支的(C)复制他人电信号码,造成电信资费损失数额较大的(D)盗窃增值税专用发票的21 关于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8、)(A)犯罪目的是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犯罪动机是犯罪构成的选择要件(B)间接故意和过失犯罪不存在犯罪目的,也不存在犯罪动机(C)同一犯罪目的可以有不同的犯罪动机(D)同一犯罪动机可以有不同的犯罪目的22 甲深夜回家时,发现路边行走的女子乙身材窈窕,遂起歹意。甲在背后偷袭乙,将乙打昏,并将乙强奸。甲欲离开时才发现乙是自己的妻子。甲的行为属于强奸罪( )(A)既遂(B)能犯未遂(C)不能犯未遂(D)实行终了的未遂23 甲在保密局工作,境外机构为了非法获取国家机密,承诺只要甲提供某份国家秘密文件,就给予甲不菲的好处费。甲为了私人利益,将该份国家秘密文件非法提供给了境外机构。后案发,甲被法院判处有期徒
9、刑 6 年。刑满释放后,甲重新找了份工作。10 年后,又有境外机构找到甲,希望其帮助获取国家秘密。甲为了好处费,联系之前的同事,通过非法途径获得了该份国家秘密文件,并提供给了该境外机构。甲的行为( )(A)构成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B)构成间谍罪(C)构成一般累犯(D)构成特别累犯三、简答题24 简述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区别。25 简述危险驾驶罪的行为方式。26 简述吸收犯的概念和特征。四、法条分析题27 我国刑法第 267 条规定:“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
10、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请分析:(1)“携带凶器抢夺”,应如何理解?(2)抢夺致人死亡的,应当如何处理?28 我国刑法第 233 条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请分析:(1)如何理解 “过失”?过于自信过失致人死亡与间接故意杀人的区别是什么?(2)如何理解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五、论述题29 试论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30 试论刑法的基本原则。法律硕士
11、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 146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中,犯罪人是中国人,犯罪地为国外(不适用属地原则),被害人为外国人(不适用保护原则),中国行使管辖权是依据属人原则。故意伤害罪不是国际犯罪,不适用普遍管辖权。B 项正确。【知识模块】 刑法学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甲跟踪乙,是为了制造杀乙的条件,但还未着手杀人行为,由于乙雇用了保镖,甲无机可乘,只能放弃,甲放弃是由于甲意志以外的原因。甲成立故意杀人罪的预备犯,是修正的犯罪构成,B 项正确。修正的犯罪构成,指以基本的犯罪构成为基础并对之进行补充、扩展所形成的犯罪构成,犯罪的未完成形态以及
12、共同犯罪形态都属于修正的犯罪构成。减轻的犯罪构成与加重的犯罪构成属于派生的犯罪构成,本题不是派生的犯罪构成。D 项错误。【知识模块】 刑法学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犯罪对象是指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所侵犯或直接指向的具体人、物或信息。枪支、弹药是盗窃枪支、弹药罪所直接指向的物,是犯罪对象。C 项正确。【知识模块】 刑法学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纯正不作为犯是指行为人的行为构成了法定的犯罪行为本身就是不作为的犯罪。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行为只能是不作为,所以是纯正的不作为犯,D 项正确。故意杀人罪、放火罪、抢劫罪都可以以作为的方式构成,是不纯正不作为犯。【知识模块】 刑法学5
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司法解释规定,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人偶尔与幼女发生性行为,情节轻微,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不认为是犯罪。C 项正确。【知识模块】 刑法学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构成犯罪必须具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且罪过必须与犯罪行为具有同时性。但是行为人主动使自己陷于无责任状态而为犯罪行为的,则不要求罪过心理与犯罪行为同时。本题中,甲在实施杀人行为之时在事实上丧失了辨认和控制能力,没有犯罪心理,但是甲是主动、故意将自己陷入无责任能力状态,在自陷无责任能力状态之前具有罪过心理,这种情况认定行为人有罪过。因此甲成立故意杀人罪。【知识模块】 刑法学7 【正确答案】
14、 B【试题解析】 意外事件与疏忽大意的过失的行为人都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没有预见,A 项不选。二者区别的关键是行为人是否应当预见到危害结果的发生:意外事件中行为人不可能预见到危害结果的发生,疏忽大意的过失中行为人应当预见、并且能够预见危害结果的发生。B 项当选。意外事件和疏忽大意的过失中的行为人都不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心理态度是相同的,CD 项不选。【知识模块】 刑法学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刑法没有规定嫖娼罪,即甲的行为并没有被规定为犯罪,甲误以为是犯罪,是假想犯罪,属于法律上的认识错误,A 项正确。【知识模块】 刑法学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
15、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A 项错误。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B 项错误。已满 75 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 项错误。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D 项正确。【知识模块】 刑法学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明知是贪污贿赂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还采用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的方法,从而使其“合法化”的行为构成洗钱罪。本题中,甲明知乙的财产是贪污所得,还通过虚构债权债务的方式,将乙的贪污所得转换为“合法”财产,甲的行为构成洗钱罪,B
16、 项正确。洗钱行为实际上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一种形式,但是由于刑法已经将洗钱行为单独规定为一种犯罪,所以不再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C 项错误。甲没有与乙合谋贪污,不成立贪污罪共犯,A 项错误。甲是以虚构债权债务的方式协助乙转换财产,不构成非法经营罪,D 项错误。【知识模块】 刑法学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信用卡诈骗罪的行为方式之一是恶意透支。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 3个月仍不归还。甲的行为是恶意透支,构成信用卡诈骗罪。A 项正确。【知识模块】 刑法学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17、】 ACD 项中致人死亡的,都是结果加重犯,升格法定刑处罚。根据刑法第 247 条的规定,刑讯逼供致人死亡的,以故意杀人罪从重处罚,B 项正确。【知识模块】 刑法学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以金钱财物等方式引诱幼女与自己发生性关系的,以强奸罪论处,B 项正确。 刑法修正案(九)已经删除嫖宿幼女罪,D 项是混淆视听的选项。【知识模块】 刑法学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抢劫罪必须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本题中,甲只是抢回自己所输赌资,没有劫取乙的财物的目的,即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不构成抢劫罪,B 项错误。甲将乙打成重伤,构成故意伤害罪,C 项正确。【知识模块】 刑法学15 【正确答案
18、】 C【试题解析】 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阻碍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或者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本题中,甲以威胁的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严重影响救灾工作的开展,构成妨害公务罪,C 项正确。【知识模块】 刑法学二、多项选择题16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根据犯罪实行行为能否实际达到既遂状态为标准,犯罪未遂可以分为能犯未遂和不能犯未遂。能犯未遂是指有可能达到既遂的未遂。不能犯未遂是指因事实认识错误,不可能达到既
19、遂的未遂,又分为工具不能犯未遂和对象不能犯未遂。本题中,甲盗窃的画价值仅几百元,不能达到盗窃罪“数额较大”的标准,不能成立盗窃罪既遂,所以是不能犯未遂,是对象不能犯未遂,C 项正确,AB 项错误。甲的盗窃行为已经实行终了,是实行终了的未遂,D 项正确。【知识模块】 刑法学17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确认行为与结果存在因果关系,是让行为人对该结果负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认定因果关系不受行为人主观上认识因素的影响。本题中,A 项甲如果不打伤乙后逃走,乙就不会死亡;B 项甲如果没有绑架乙,乙不会跳车摔死;C 项甲如果不将乙打死,乙的母亲不会自杀;D 项甲乙如果都没有向丙的水杯中投放
20、毒药,丙不会死亡,因此 ABCD 都存在因果关系。但是存在因果关系,不意味着对结果当然承担刑事责任。行为人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要视主观认识情况而定。【知识模块】 刑法学18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刑事责任的解决方式有定罪判刑方式、定罪免刑方式、消灭处理方式、转移处理方式,因此选 ACD。【知识模块】 刑法学19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根据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非法从事出版物的出版、印刷、复制、发行业务,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情节特别严重,构成犯罪的,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A 项正确。违反国家在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情期间有关市场经营、价格管理等规定,哄抬物
21、价、牟取暴利,严重扰乱市场秩序,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以非法经营罪定罪,B 项正确。对于违反国家规定,擅自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或者擅自从事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性活动,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以非法经营罪追究刑事责任,C 项正确。未经国家批准,擅自发行、销售彩票,构成犯罪的,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D 项正确。【知识模块】 刑法学20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刑法规定,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成立盗窃罪,A 项正确。司法解释规定,盗窃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成立盗窃罪,D 项正确。盗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号码或者明知是盗接、
22、复制的电信设施设备而使用的,成立盗窃罪,C 项正确。盗窃枪支的,成立盗窃枪支罪,而不是成立盗窃罪,B 项错误。【知识模块】 刑法学21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犯罪动机是犯罪构成的选择要件,在有些犯罪中犯罪目的是必备要件,在有些犯罪中,犯罪目的不是必备要件,A 项错误。间接故意和过失犯罪不存在犯罪目的,但是存在犯罪动机,B 项错误。CD 项正确,同一个犯罪目的可以有不同的犯罪动机,比如甲的目的是杀死乙,丙的目的也是杀死乙,但是甲的动机是报仇,丙的动机是骗取保险金。同一犯罪动机可以有不同的犯罪目的,比如甲乙都是为了向丙报仇,报仇是犯罪动机,甲想杀了丙,乙想打伤丙,二人的犯罪目的不同。【
23、知识模块】 刑法学22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本题中,甲强奸的对象是自己的妻子,是不能犯未遂,是对象不能犯未遂,C 项正确,AB 项错误。甲的强奸行为已经实行终了,是实行终了的未遂,D 项正确。【知识模块】 刑法学23 【正确答案】 A,D【试题解析】 甲为境外机构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行为,构成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属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10 年后,甲又犯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前罪后罪都是危害国家安全罪,构成特别累犯,AD 项正确。【知识模块】 刑法学三、简答题24 【正确答案】 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区别是:(1)危害的来源不
24、同。紧急避险的危害来源既可以是人的不法侵害,也可以是自然灾害、动物侵袭等,正当防卫的危害来源只能是人的不法侵害。(2)行为所损害的对象不同。紧急避险损害的对象是第三者的合法权益,正当防卫损害的对象只能是不法侵害者。(3)行为的限制条件不同。紧急避险只能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实行,正当防卫无此限制。(4)对损害程度的要求不同。紧急避险损害的合法权益必须小于所保护的合法权益,正当防卫所造成的损害可以大于不法侵害者可能造成的损害。(5)主体的限定不同。正当防卫是每一个公民的权利,紧急避险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知识模块】 刑法学25 【正确答案】 危险驾驶罪的行为方式是:(1)追逐
25、竞驶,情节恶劣;(2)醉酒驾驶机动车;(3)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4)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知识模块】 刑法学26 【正确答案】 吸收犯是指一个犯罪行为因为是另一个犯罪行为的必经阶段、组成部分、当然结果,而被另一个犯罪行为吸收的情况。吸收犯的特征是:(1)有数危害行为;(2) 犯数罪( 具备数个构成);(3) 犯不同种数罪;(4)其中的一行为吸收其他行为;(5) 属于实际的数罪、处断的一罪。【知识模块】 刑法学四、法条分析题27 【正确答案】 (1)“携带凶器抢夺”,是指行为人随身携带枪支、爆炸物、管制刀
26、具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进行抢夺或者为了实施犯罪而携带其他器械进行抢夺的行为。行为人随身携带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以外的其他器械抢夺,但有证据证明该器械确实不是为了实施犯罪准备的,不以抢劫罪定罪;行为人将随身携带凶器有意加以显示、能为被害人察觉到的,直接适用抢劫罪定罪处罚。(2)抢夺致人死亡的,属于本条规定的“ 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应按抢夺罪定罪处罚,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知识模块】 刑法学28 【正确答案】 (1)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和间接故意的区分在于前者对被害人死亡结果发生的认识程度较低,后者对被害人死亡结果发生的
27、认识程度较高。前者对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的主观态度是否定的,后者对被害人死亡结果发生的主观态度是放任的。(2)“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是指如果刑法规定的过失犯罪以过失致人死亡作为某种犯罪的构成要件的,过失致人死亡不再单独定罪,而只以某种特定的过失犯罪定罪处罚。【知识模块】 刑法学五、论述题29 【正确答案】 所谓一般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并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 5 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1)犯罪发生时,犯罪人已满 18 周岁,这是构成累犯的主体条件。依据刑法第 65 条的“除外” 规定,即 “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
28、犯罪的除外” ,构成累犯者应当是前罪和后罪发生时犯罪人均已满 18 周岁,如果犯罪人前罪发生时不满 18 周岁,后罪发生时已满 18 周岁的,也不宜认定为累犯。(2)前罪与后罪都是故意犯罪。这是构成累犯的主观条件。如果行为人实施的前罪与后罪均为过失犯罪,或者前罪与后罪之一是过失犯罪,都不能构成累犯。(3)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后罪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这是构成累犯的刑度条件。也就是说,构成累犯的前罪被判处的刑罚和后罪应当被判处的刑罚均须为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如果前罪所被判处的刑罚和后罪应当被判处的刑罚均低于有期徒刑,或者其中之一低于有期徒刑,均不构成累犯。(4)后罪发生在前罪的刑罚
29、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 5 年之内。这是构成累犯的时间条件。所谓刑罚执行完毕,是指主刑执行完毕,不包括附加刑在内。主刑执行完毕后 5 年内又犯罪,即使附加刑未执行完毕,仍构成累犯。所谓赦免,是指特赦减免。、后罪发生在前罪的刑罚执行期间,则不构成累犯,而应适用数罪并罚;若后罪发生在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 5 年以后,也不构成累犯。【知识模块】 刑法学30 【正确答案】 刑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刑法明文规定的、在全部刑事立法和司法活动中应当遵循的准则。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有三个,即罪刑法定原则、刑法适用平等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罪刑法定原则基本内容是:(1)法定化,即犯罪和刑罚必须事先由法律明文规定
30、。这里的法律,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法令,通常是行为当时有效的法律;对于已废止的法律,根据“从旧兼从轻” 原则,犯罪行为发生之后生效的法律,对其生效前发生的犯罪行为,只有在其处罚轻于犯罪行为发生时生效的法律的场合才能适用于该行为。(2)明确化,即对于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犯罪所产生的法律后果,都必须作出具体的规定,并用文字表述清楚。根据法定化和明确化的要求,禁止采用习惯法、类推解释、行为后的重法(对被告不利的法律)、不明确的罪状、不确定的刑罚等。(3)合理化,即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合理确定犯罪的范围和惩罚的程度,防止滥施刑罚,禁止采用过分的、残酷的刑罚。刑法适用平等原则意味着对所有的人,不论其社会地位高低、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财产状况如何,在定罪量刑以及行刑的标准上都平等地依照刑法规定处理,不允许有任何歧视或者优待。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也称罪刑等价主义或者罪刑相均衡原则。刑法规定的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有两方面内容:(1)刑罚的轻重与客观的犯罪行为及其危害结果相适应,就是按照犯罪行为对社会造成的实际危害程度决定刑罚轻重。(2)刑罚的轻重与犯罪人主观恶性的深浅、再次犯罪危险性的大小相适应。【知识模块】 刑法学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