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9 ,大小:54.50KB ,
资源ID:839796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83979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44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inwarn12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44及答案与解析.doc

1、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 4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我国的一辆国际列车行驶到甲国境内时,甲国公民 A 与乙国公民 B 发生争吵,A 将 B 打成重伤。则 A 的犯罪行为( )。(A)不能适用我国刑法(B)可能适用我国刑法(C)应当适用我国刑法(D)只能适用甲国或乙国刑法2 缅甸籍毒贩甲在湄公河“金三角” 流域多次从事贩卖毒品、绑架杀人、抢劫和敲诈勒索等犯罪活动,并于 2012 年 5 月在泰国境内制造“湄公河惨案” ,杀害了十余名中国船员,后在老挝被捕,则可以行使刑事管辖权的国家有( )。(A)中国(B)缅甸、中国(C)缅甸、中国、泰国(D)缅甸、中国、泰国、老挝3 下列

2、关于我国刑法第 13 条“但书” 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 )。(A)给出了犯罪的一般定义,从性质上明确了犯罪具有危害性和违法性(B)设置了定量要求,表明认定犯罪不仅需要正确“定性” ,还需要合理确定危害的“程度”或“量”(C) “但书” 是区分“ 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宏观标准(D)设定“但书 ”的基本理念在于:通过对犯罪的实质特征提出定量的要求,赋予司法机关酌情排除犯罪的权力,避免过分拘泥于法律形式而作出刻板教条的判决4 刑法第 13 条的“ 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可以理解为( )。(A)是犯罪但不以犯罪论(B)免除处罚(C)应承担刑事责任(D)不构成犯罪5 犯罪的

3、本质特征是( ) 。(A)犯罪是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B)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C)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D)犯罪是触犯法律的行为,具有违法性6 (2012 年真题) 警察甲因公民吴某举报自己受贿而怀恨在心,遂用他人手机向某军官发了一条短信,捏造吴某与其妻子同居。该军官信任自己的妻子,未予理睬。甲的行为( ) 。(A)构成诽谤罪(B)构成诬告陷害罪(C)构成报复陷害罪(D)不构成犯罪7 (2014 年真题) 依照我国刑法第 13 条的“ 但书” 规定,“不认为是犯罪”的条件是( )。(A)情节轻微的(B)危害不大的(C)情节轻微危害不

4、大的(D)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8 (2016 年真题) 下列行为可以构成犯罪的是( ) 。(A)参加传销组织(B)多次敲诈勒索他人财物(C)雇用童工清理客房(D)拐卖 15 周岁的男孩9 下列选项属于刑法中的犯罪行为的有( )。(A)甲被持枪的歹徒威胁,歹徒要求甲打伤乙,否则歹徒就把甲打死,甲别无选择将乙打伤(B)甲女对欲实施强奸行为的乙男实行防卫,将乙男打死(C)甲性格孤僻怪异,常常设想各种杀人的手段,并记录在日记中(D)甲诱使自家养的恶犬将邻居咬成重伤10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人,不能构成盗窃罪。这是犯罪哪一个特征的体现?( )(A)社会危害性(B)刑事

5、违法性(C)应受刑罚处罚性(D)罪刑法定11 将人误认为兽加以杀伤的,属于( )。(A)目标的认识错误(B)手段的认识错误(C)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D)行为误差12 刘某与张某之妻有染,张某得知后非常气愤,决定要教训刘某。某晚,刘某穿小路回家,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张某放出自己训练的狼狗扑向刘某,张某则躲在角落里不动声响。结果刘某被咬成重伤。张某的行为( )。(A)属于作为犯,构成故意伤害罪(B)属于纯正不作为犯,构成故意伤害罪(C)属于不纯正不作为犯,构成故意伤害罪(D)不构成犯罪13 甲 15 岁,一日在商场看见怀孕的妇女乙正在收银台付账,于是上前一把抢过乙手中的 800 元钱,转身向门口跑去。

6、乙反应过来后,迅速追赶,快要抓住甲时,甲回身使劲向乙的腹部猛击一拳,致使乙流产。对甲的行为应如何认定?( )(A)甲为相对刑事责任年龄人,不能以犯罪论处(B)抢夺罪(C)故意伤害罪(D)抢劫罪二、多项选择题14 我国刑法第 3 条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属于罪刑法定原则基本要求的是( )。(A)禁止采用习惯法(B)禁止溯及既往(C)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类推解释(D)禁止绝对的确定刑15 下列哪种情形体现出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A)对累犯从重处罚(B)对自首、立功的犯罪分子从宽处罚(C)对中止犯处罚宽大于未遂犯、预备犯(D)对不满 18 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16 张某系美国公民,因为多

7、次组织从哥伦比亚向美国贩卖毒品,被美国有关当局通缉。张某于 2000 年 5 月到中国旅游。美国方面通过国际刑警组织通报中国警方,请求中国警方将张某逮捕。经查张某从未向中国贩卖过毒品,也未在中国贩卖过毒品。我国依法可以对张某采取下列措施( )。(A)对张某实行逮捕(B)立即驱逐出境(C)由我国司法机关审判(D)应美国请求实行引渡17 以下行为适用我国刑法的是( )。(A)中国公民谭某去美国留学,在美国盗窃他人财物,数额较大,按照我国刑法应当处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B)福建省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周某因探亲去日本,在日本诈骗他人财物,数额较大,按照我国刑法应当处 3

8、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C)我国解放军某部队军人张某因公务出国至菲律宾,因财物被盗,为生活所迫抢夺他人财物,数额较大,按照我国刑法应当处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D)美国公民琼斯将代为保管的我国公民赵某的财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按照我国刑法应当处 2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18 下列关于中国刑法适用范围的说法哪些是不正确的?( )(A)中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实施的犯罪行为,按照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为 3 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也可以适用中国刑法追究刑事责任(B)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

9、而按我国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为 3 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我国刑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C)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我国刑法。这体现了我国刑法的保护原则(D)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本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本法追究,但是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应当免除或者减轻处罚19 现行刑法对下列哪些情形有溯及力?( )(A)1997 年 9 月 30 日以前(现行刑法生效前)发生的犯罪,现行刑法与行为时刑法对该犯罪行为的规定是完全相同的(B)犯罪行为由现行刑法生

10、效前继续到生效后,现行刑法与行为时刑法都认为是犯罪,但现行刑法处罚较重的(C)犯罪行为由现行刑法生效前连续到现行刑法生效后,而现行刑法与行为时刑法都认为是犯罪,但新法处罚较重的(D)行为发生在 1997 年 1 月 6 日,法院在 1997 年 5 月 3 日判决有罪,处有期徒刑 10 年。该案件在 1997 年 12 月 6 日提起再审20 甲某(男,1984 年 10 月 1 日出生)与乙某(女,1986 年 9 月 5 日出生)系同学,二人从 2000 年 5 月起开始恋爱。2000 年 7 月至 8 月间,甲某与乙某先后在乙某家多次发生两性关系。甲某的行为( )。(A)责令家长严加管教

11、(B)构成强奸罪(C)构成奸淫幼女罪(D)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21 影响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的因素有( )。(A)行为侵犯的客体(B)行为手段和方式(C)行为人的个人情况(D)行为人的心理态度22 (2015 年真题) 下列犯罪中,属于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告诉才处理的有( )。(A)重婚罪(B)侮辱罪(C)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D)遗弃罪23 刑法规定对于犯罪中止没有造成损害结果的,应当免除处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其所体现的犯罪的基本特征有( )。(A)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B)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C)犯罪是应受刑罚惩

12、罚的行为,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D)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犯罪24 下列哪些情形可认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 )(A)甲(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与幼女乙恋爱中偶尔发生性行为(B)学生甲偶尔强拿硬要低年级学生少量财物(C)甲盗窃财物数额不够较大,使用暴力威胁情节特别轻微(D)法院认定甲的犯罪行为情节轻微,决定免予刑事处罚25 犯罪须具备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惩罚性三个特征,下列有关这三个特征的具体理解与运用正确的有( )。(A)某村民甲恨村长乙,甲听别人说把所恨之人捏成泥人用钢针扎它,可致所恨之人死亡,于是,甲想用此法扎死村长,这是故意杀人罪(B)凡是

13、犯罪都具有刑事违法性(C)张三刚刚失恋,心情郁闷,正在借拉二胡消愁,李四过来要钱,张三说没有,李四拿出了刀,张三借力拿刀刺伤李四,后去自首。因张三具有社会危害性,其行为属犯罪(D)没有社会危害性,就没有犯罪三、简答题26 简述犯罪的三大特征之间的关系。四、辨析题27 请对“罪刑法定则法无溯及既往的效力” 进行辨析。28 请对“没有被法院实际判处刑罚的,。就不认为是犯罪” 进行辨析。29 请对“应受刑罚惩罚是指对犯罪行为都需要予以刑事处罚” 进行辨析。五、案例分析题30 李某于 1997 年 12 月 8 日因犯贪污罪被依法逮捕。经审讯共贪污 4 次,总款额6 万,其中有 2 次发生在 1997

14、 年 10 月 1 日以前。另外,张某交代 1997 年 8 月曾奸污一幼女,经查证属实。问:对李某所犯的两罪,如何适用法律?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 44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刑法第 6 条第 2 款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其中不包括国际列车,如果是在国际列车上犯罪,按照双边协议协商解决。因此,国际列车上发生的案件也可能适用我国刑法,B 正确。【知识模块】 刑法学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刑法空间效力。甲在湄公河“金三角”流域多次从事贩卖毒品、绑架杀人、抢劫和敲诈勒索等犯罪活动,依照国际惯例

15、,对这些犯罪活动均可选择适用犯罪地国、犯罪人和被害人国家的法律。因此,中国可以依据保护管辖原则行使管辖权,泰国可以行使属地管辖权,缅甸可以行使属人管辖权,老挝可以行使普遍管辖权(因涉及毒品犯罪),即缅甸、中国、泰国、老挝都具有管辖权。D 选项正确。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样一来,就存在管辖权的冲突,由于属地管辖具有绝对的优先性,因此,泰国具有优先管辖权。如果联想到真实的“湄公河惨案”,则情况会有所不同,因为在真实案件中,惨案发生在中国籍船舶上,因此中国还可以行使属地管辖权,这样实际上主要存在我国与外国(泰国)属地管辖权的冲突,此时需要考虑其他的因素,由于我国还存在保护管辖的问题,因此此案最终由我国司

16、法机关行使审判权。我国最终具有管辖权是依据属地管辖权和保护管辖权,保护管辖权在两个属地管辖权冲突时起到了作为选择因素的作用,但此时不能否认我国属地管辖权的存在,因此那种认为“属地原则会和外国的管辖权发生冲突,因此适用保护原则”的推理过程是错误的。就本题所给信息判断,仅仅标明了此案发生在泰国境内、针对我国船员,并没有给出我国可以行使属地管辖权的信息(在中国籍船舶上),因此我国行使管辖权的依据只能是保护管辖原则。故在遇到这类题目时,注意不要受真实案例情景的影响,即不能拿真实案例的细节去分析给定的题目,而要严格按照题目所给信息作出判断。【知识模块】 刑法学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刑法第 1

17、3 条包含丰富的内容,“但书”以前部分给出了犯罪的一般定义,从性质上明确了犯罪具有危害性和违法性,故 A 项不是“但书”的意义。B、C、D 三项表述都是刑法第 13 条“但书”的意义。【知识模块】 刑法学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即不构成犯罪,“但书”是区分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宏观标准,D 正确。【知识模块】 刑法学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首先,排除选项 D,因为它还谈不上属于犯罪的特征,当然更谈不上是本质特征。选项 A、B、C 都是犯罪的特征,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反映了犯罪与社会的关系,说明了国家将一定行为规定为犯罪

18、并加以刑罚惩罚的理由,揭示了犯罪的社会政治内容,是犯罪其他两个特征的基础。【知识模块】 刑法学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诽谤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损害他人人格与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甲虽捏造事实,但并未散布该捏造的事实,不构成诽谤罪。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甲并未向有关国家机关告发,以使吴某受到刑事追究,故不构成诬告陷害罪。报复陷害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行为。甲发短信的行为并没有利用其职权,故不属于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因此不构成报复陷害罪。甲的行为情节显著轻微

19、危害不大,不应认定为犯罪,D 选项正确。【知识模块】 刑法学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刑法第 13 条“但书”的理解。由于该条关于犯罪的定义既包含了定性要求,也包含了定量要求,即不仅从性质上规定犯罪具有危害性和违法性,而且还设置了定量的要求,即“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知识模块】 刑法学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犯罪主体是传销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而不包括一般的参加者。因此,参加传销组织并不构成犯罪。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管理人实施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强行索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多次敲诈勒索的行为

20、。所以,多次敲诈勒索他人财物可以构成敲诈勒索罪。雇用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罪是指雇用未满 16 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超强度体力劳动,或者从事高空、井下作业,或者在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等危险环境下从事劳动,情节严重的行为。雇用童工清理客房不构成犯罪。拐卖妇女、儿童罪的犯罪对象是年满 14 周岁的女性或者未满 14 周岁的儿童,拐卖已满 14 周岁的男子的行为,不构成本罪。【知识模块】 刑法学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犯罪行为是指在人的意志或者意识支配下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身体动静。犯罪行为具有三个基本特征:(1)在客观上是人的具体行为,排除“思想犯”;(2)在主观上是在行为人的意识或者意志

21、支配之下;(3)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A 选项中甲的行为不是在其意志支配之下的,因而不是犯罪行为。B 选项中甲女属于正当防卫,正当防卫不具有社会危害性,因此甲女的行为不是犯罪行为。C 选项中甲属于“思想犯”,其行为不是犯罪行为。只有 D 选项符合犯罪行为的特征,为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刑法学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刑事违法性是主客观的统一,即只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在罪过心理支配下实施的侵犯合法权益的行为,才能具有刑事违法性。如果一个行为没有违反刑法的规定,不符合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即使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也不构成犯罪。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人不能

22、构成盗窃罪,是因为其不符合盗窃罪的主体要件,故 B 为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刑法学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考查要点是认识错误。本案中将人误认为是兽,是对事物的性质认识错误,即行为人对目标的错误认识。所以,本题选 A 项。【知识模块】 刑法学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作为犯、纯正的不作为犯和不纯正的不作为犯概念的理解。刑法理论一般将犯罪行为分为作为和不作为。作为是指行为人以积极的身体活动实施某种被刑法所禁止的行为。作为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利用物质性工具、利用动物、利用自然现象、利用他人的行为实施的行为等。不作为是指行为人消极地不履行法律义务而危害社会的行为。不

23、作为犯罪又分为两类:一是纯正的不作为犯,即该犯罪只能以不作为的方式实施;二是不纯正的不作为犯,即既可以以作为的方式,也可以以不作为的方式实施的犯罪。按照这一理论,本题中,张某是利用动物实施故意伤害行为,所以 A 选项正确。【知识模块】 刑法学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根据 2006 年 1 月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人盗窃、诈骗、抢夺他人财物,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当场使用暴力,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或者故意杀人的,应当分别以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应当注意区分:已满 16 周岁

24、不满 18 周岁的人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应当依照刑法第 269 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情节轻微的,可不以抢劫罪定罪处罚。【知识模块】 刑法学二、多项选择题14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法定化和明确化是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根据法定化和明确化的要求,禁止采用:(1)习惯法;(2) 不利于行为人的类推解释;(3)行为后的重法( 对被告不利的法律);(4)不明确的罪状;(5) 不确定的刑罚。故 A、C 为正确选项。从理论上说,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法不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因此刑法以没有溯及力为原则,但罪刑法定原则并不完全禁止刑法

25、在特定情形下具有溯及力,详细原因见本章辨析题解析,因此 B 选项不能选。【知识模块】 刑法学15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刑罚的轻重与客观的犯罪行为及其危害结果相适应,即按照犯罪行为对社会造成的实际危害程度决定刑罚轻重;(2)刑罚的轻重与犯罪人主观恶性的深浅、再次犯罪危险性的大小相适应。本题中 A、B、C、D 均体现了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均为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刑法学16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普遍管辖原则。普遍管辖原则是指对于国际犯罪国家在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管辖权。国际犯罪比较常见的有海盗(在公海上的抢

26、劫)、劫持民用航空器、毒品犯罪和恐怖犯罪。按照刑法第 9 条的规定并遵照国际法的要求,在我国领土上一旦发现了此类犯罪分子,应立即加以逮捕,要么引渡要么起诉。A、C、D 为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刑法学17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刑法第 7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 3 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第 8 条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 3 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27、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由此 A、B 、C 为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刑法学18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刑法的适用范围。刑法第 7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 3 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一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适用第 1 款,有一个除外规定,即“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既然是“可以”不予追究,也可以依我国刑法予以追究;而第 2 款规定了中华人民共

28、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我国刑法,没有除外的规定。A 项表述正确,不应选。刑法第 8 条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 3 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都适用我国刑法。B 项错误。C 项体现的是普遍管辖原则,而不是保护原则。保护原则是指在国外的犯罪行为,只要侵犯了本国国家利益或者本国公民的利益,就适用本国刑法。C 项错误。刑法第 10 条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本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然经

29、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本法追究,但是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D 项表述为“应当 ”,D 项错误。故 B、C、D 为应选项。【知识模块】 刑法学19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根据刑法第 12 条溯及力的规定,现行刑法对 A 项没有溯及力。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对跨越修订刑法施行日期的继续犯罪、连续犯罪以及其他同种数罪应如何具体适用刑法问题的批复的规定,现行刑法对 B、C 项所述内容具有溯及力。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刑法时间效力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 条,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适用行为时的法律。因此,现行刑法对 D 项所述内容没有溯及力。【知识模块】

30、刑法学20 【正确答案】 A,D【试题解析】 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少男与幼女恋爱过程中偶尔发生性关系,没有严重情节或后果的,不认为是犯罪,但应责令家长严加管教,故 A、D 正确。【知识模块】 刑法学21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考查要点是社会危害性。影响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的因素或变量很多,一般认为,这些因素或变量主要有:(1)行为侵犯的客体。(2)行为的手段、方法以及时间、地点。(3)行为造成的危害结果。(4)行为人的个人情况,如行为人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是否具有法律规定的特殊身份或特定职责,是初犯还是累犯等。(5)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一般说来,故意犯

31、罪的危害程度大于过失犯罪的危害程度,经过预谋的犯罪的危害程度大于激情犯罪的危害程度;符合法律规定的特定目的的行为可能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从而构成犯罪,不具有这一目的的行为则不构成犯罪;动机特别卑劣的犯罪的危害程度大于情有可原的犯罪。所以,本题应当选 A、B、C、D 项。 【知识模块】 刑法学22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有:侮辱罪、诽谤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侵占罪。需要注意的是:因侮辱、诽谤他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国家利益,或者因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引起被害人死亡或者虐待家庭成员造成重伤、死亡的,不属于告诉才处理的范围,应当依法追究犯罪人的

32、刑事责任。【知识模块】 刑法学23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犯罪中止也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因此刑法上认定其构成犯罪。但是,如果没有造成损害结果的,应当免除处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因此,犯罪中止完全满足犯罪的三个特征,当然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只不过是没有被法院实际判处刑罚。又因为刑法上已经将其认定为构成犯罪,故不属于刑法第 13 条“但书”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D 选项错误。【知识模块】 刑法学24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刑法第 13 条“但书”的适用。A 、B 、C 均属于情节显著轻微危

33、害不大,因而不认为是犯罪的情形。D 是认为有罪但是免予刑事处罚,构成犯罪是免予刑事处罚的前提,而并非不认为是犯罪。故 A、B 、C 为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刑法学25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犯罪行为在客观上必须是人的具体行为,“思想犯”不构成犯罪,故A 错误;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之一,凡是犯罪均具备刑事违法性, B正确;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不仅指行为对社会造成的客观危害,而且包括行为人的主观恶性,是行为的客观危害和行为人主观恶性的统一,正当防卫虽然可能给他人造成客观损害,但由于行为人主观上没有犯罪的主观恶性,其行为不存在社会危害性,C 错误;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没有

34、社会危害性就不构成犯罪, D 正确。故 B、 D 为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刑法学三、简答题26 【正确答案】 三特征之间的关系: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是犯罪缺一不可的基本特征。其中,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反映了犯罪与社会的关系,说明了国家将一定行为规定为犯罪并以刑罚惩罚的理由,揭示了犯罪的社会政治内容。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特征,揭示了犯罪与刑法的关系,反映了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表明了犯罪的法定性。应受刑罚惩罚性反映了犯罪与刑罚的关系,揭示了犯罪的法律后果。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决定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而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则反过来说明和体现严重

35、的社会危害性。一个行为如果没有社会危害性,就不应被刑法规定为犯罪而受到刑罚惩罚。即使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如果不被刑法明文规定为犯罪并规定相应的刑罚,也不应当以犯罪论处。【知识模块】 刑法学四、辨析题27 【正确答案】 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就罪刑法定与法效力溯及既往的关系而言,从理论上说罪刑法定就要求法不能溯及既往,因为如果新法对其生效以前的行为有效力,则违背了罪刑法定原则。但不能说罪刑法定则法就一律无溯及既往的效力,即不能说罪刑法定原则就禁止法效力溯及既往,因为轻法溯及既往与罪刑法定原则在目的上具有相通性,因此二者具有可容性。但是重法效力溯及既往与罪刑法定原则相违背。另一方面,正是罪

36、刑法定原则,要求刑法以没有溯及力为原则,以有溯及力为例外。【知识模块】 刑法学28 【正确答案】 (1)这种说法是错误的。(2)刑法理论认为犯罪具有三个特征,即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当受刑罚惩罚性。其中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而刑事违法性和应当受刑罚惩罚性是犯罪本质特征的体现形式。(3)应当受刑罚惩罚性是指行为在应然意义上应当受到刑罚的惩罚,与行为人实际上是否受到刑罚惩罚无关。即使被法院判处免除刑罚,行为人的行为仍然是犯罪行为。(4)刑事责任的实现方式既有定罪判刑型,也有定罪免刑型。被人民法院宣告有罪但是免除刑罚处罚的,同样是承担刑事责任的具体方式,说明其行为仍然是犯罪行为

37、。【知识模块】 刑法学29 【正确答案】 (1)这种说法是错误的。(2)行为应不应当受刑罚惩罚与需不需要进行刑罚惩罚是两个范畴的问题。应不应当受刑罚惩罚解决的是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问题,只有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才能构成犯罪,不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则不能认定为犯罪。而需不需要进行刑罚惩罚则是在行为构成犯罪、应当受刑罚惩罚的前提下,对具体案件的具体行为人是否实际给予刑罚惩罚的问题。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如情节轻微,行为人是未成年人,犯罪后有自首、立功表现,认为不需要给予刑罚惩罚的,则可以免予处罚。免予处罚并不是对行为构成犯罪应当受刑罚惩罚的否定,而是以行为构成犯罪应当受刑罚惩罚为前提的,否则也就谈不上免予

38、处罚。(3)应受刑罚惩罚并不意味着对犯罪行为都需要予以刑罚处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可以免予处罚。【知识模块】 刑法学五、案例分析题30 【正确答案】 根据我国刑法第 12 条规定的从旧兼从轻原则,对于李某所犯奸淫幼女行为因新旧刑法规定没有变化,因此应适用修订前的法律。对于李某所犯的贪污罪,其贪污行为具有连续性,是连续犯。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对跨越修订刑法施行日期的继续犯罪、连续犯罪以及其他同种数罪应如何具体适用刑法问题的批复的规定,对于开始于 1997 年 9 月 30 日以前,连续到 1997 年 10 月 1日以后的连续犯罪,应当适用修订后刑法一并进行追诉。应该特别注意的是,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但行为继续或者连续到新法生效且新法认为该行为是犯罪的,则对新法生效之后的该部分行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知识模块】 刑法学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