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学基础综合(金融)模拟试卷 8 及答案与解析一、简答题1 请用经济学用语说明,当你的月薪达到 7000 元时,在面对进一步提高工资时的矛盾心态以及最后关于是否接受更多工作的决定。2 假定布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小麦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本国是劳动丰裕的国家。现在,在布的生产方面取得了技术突破,使其相对价格低于世界相对价格,贸易的方向会发生什么变化? 如果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能维持多长时间?3 今年我国住宅价格随市场需求增加而不断上涨,在进入房地产开发市场不存在任何准入限制,而且所有建筑用地都通过招标拍卖获取的条件卜,通过某种于段控制房地产开发商的利润,(如救露开发成本,限制向开发商贷款,征收高额税
2、赋等),是否能有效限制房价上涨。请简述说明你的理由,如果不能,你认为最有效的手段是什么?4 当今世界上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普遍地存在着大量的失业工人。据统计,2011 年 10 月份,美国失业率为 9,欧盟为失业率也近 10。试用政治经济学的有关原理,阐明这一现象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伴侣。5 试用 ASAD 模型说明在不利的总供给冲击下,传统的总需求管理政策为什么无效?那么政府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才能应对不利的总供给冲击?二、计算题6 双头垄断企业的成本函数分别为:c 120q 1,c 2 2q22,市场需求曲线为p4002q,其中 qq 1q 2。 (1)求出古诺均衡情况下的产量、价格和利润,
3、求出各自的反应函数和等利润曲线,请图示均衡点。 (2)求出斯塔克伯格均衡情况下的产量、价格和利润,并图标。 (3)说明导致上述两种均衡结果差异的原因。7 公司 A 和 B 欲借款 200 万元,期限 5 年,它们面临的利率如下表所示:A 公司希望借入浮动利率贷款, B 公司希望借入固定利率借款。请为银行设计一个互换协议,使银行可以每年赚 01,同时对 AB 双方同样有吸引力。三、论述题8 下表为我国 2005 年至 2009 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表。请根据表格内容分析这段时期内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分析原因并提出政策建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SAFE)9 在有关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路径选择上,占主导
4、的思想还是内需驱动经济增长。谈谈你对此的看法。经济学基础综合(金融)模拟试卷 8 答案与解析一、简答题1 【正确答案】 (1)劳动供给的实质是消费者对其拥有的既定时间资源的分配:在每天固定的 24 小时中,一部分时间作为闲暇来享受,直接增加消费者的效用;其余时间用来劳动,带来收入从而增加消费者的效用。因此,劳动供给问题其实足消费者在闲暇和劳动收入(劳动收入所购买的其他所有消费品)这两个“商品” 之间进行选择的问题。 (2)消费者对闲暇的需求也像正常商品的需求一样,具有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替代效应是指,如果工资上涨,闲暇商品的“价格” 就变得昂贵(机会成本上升),于是消费者减少对闲暇的消费,增加
5、劳动的供给。收入效应是指,工资上涨之后,消费的收入提高,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者会增加对“闲暇” 的消费,从而造成劳动供给的减少。 因此,随着工资(即闲暇的价格)的上涨,消费者对闲暇的消费究竟是下降还是上升要取决于这两种效应的相对大小。如果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则闲暇的需求量随着工资上涨而下降;反之,则闲暇的需求量会随着工资上涨而上升?(3)当工资较低时,提高上资对消费费者收入的影响比较大,即劳动收入的增加对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比较大,此时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消费者的劳动给量随着工资的提高而增加。在这个阶段,劳动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但是,工资上涨对劳动给的吸引力是有限的,当工资提高到一定程度(如下
6、图中的 w1)时,消费者的收入已经足够多了,因为边际效用递减原理,再增加收入对消费者带来的边际效用是非常少的,少到小于闲暇带来的效用。此时增加工资,消费者劳动供给量非但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此时劳动供给曲线向左上方倾斜。于是劳动供给曲线从工资 w1 处起开始向后弯曲。 (4)在月薪为 7000 元条件下,如果临界点月薪大于 7000 元,进一步提高工资将增加劳动;如果临界点月薪小雨7000 元,进一步提高工资将减少劳动。2 【正确答案】 (1)俄林赫克歇尔定理表明为了获得比较利益,每个国家都应该出口充裕要素密集的商品。布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小麦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本国是劳动丰裕的国家,因此,本国应
7、该专业化生产小麦,出口小麦,并进口布。专业化生产与国际贸易会改善本国的福利水平。(2)本国在布的生产方而取得了技术突破,使其相对价格低于世界相对价格。因此,会有大量资本涌入生产布的部门,从而改善贸易方向。即本国出口布,进口小麦。(3)这个过程是不能持久的。由于本国是劳动丰裕的国家,资本稀缺。所以,布的产量增加,使得资本更加稀缺,同时劳动严重过剩,失业率高涨。资本在布的生产中所得收益会下降,从而撤出生产布的部门,进行小麦生产。根据俄林赫克谢尔模型,比较优势产生于要素禀赋的差异。生产布的技术突破并没有改变本国的比较优势。因此,本国依然会出口小麦,进口布。贸易方向不会发生永久性改变。3 【正确答案】
8、 (1)在进入房地产开发市场小存在任何准入限制,而且所有建筑用地都通过拍卖方式获得的情况下,通过某种手段控制房地产开发商的利润,在短期内仍然无法有效抑制房价上涨。 房地产市场不存在准入限制导致土地需求和价格上涨,从而增加开发成本和房产价格。因为短划内,土地的供给总量是固定的,因而如下图所示,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垂涎。如果不对房地产开发商进行限制,这就有可能增加对土地的需求,如图所示,土地的需求曲线会从 D 右移到 D,从而使土地的价格从 P。 0 提高到 P1。土地价格上涨会导致房地产开发商的开发成本的提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房价的提高。 图 房地产市场不存在准入限制导致土地需求和价格上涨
9、“ 披露开发成本,限制向纛发商贷款,征收高额税赋” 等单方而限制厂商利润的做法无法有效增加住宅,从而无法从根本上抑制房价。房价归根到底是由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在需求不断增加,但是供给无法迅速增加的情况下,房价是无法迅速回落的。 国家通过披露房地产开发成本,可以加强国家规划、国土、房地产管理部门之间的公开透明化运作,同时可有效制止房地产开发企业哄抬房价、偷税漏税、违规强制拆迁等行为,中介服务机构也不能任意抬高或压低被拆迁房屋评估价格、行贿等,这样会有效促进十地的有效利用,提高房产应质量,可以在一定程度限制房价的上涨,防止开发商牟取暴利,但是仍然无法有效地大幅度增加住宅的供给。 国家通过
10、限制向开发商贷款则可以改善房地产供应结构,如通过规定对项目资本金(所有者权益)比例达到一定比例或未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的项目,商业银行不得发放任何形式的贷款;对经国土资源部门、建设主管部门查实具有囤积土地、囤积房源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商业银行不得对其发放贷款:这样可以避免大量投机性房地产开发商进入市场哄抬房价。但是限制贷款有可能减少住宅等的供给,从而达不到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目的。 对房产开发商征收高额税赋这可能会增加房产开发商的成本,房产开发商可能会将税赋向购买者转嫁,从而会提高房产的价格。(2)为了防止房价上涨过快,根本措施是有效地调节房地
11、产的供给和需求,抑制房地产投机性需求过快增长,建市政府土导的廉租房以及小户型房的供给,转移或缓解住房需求,同时有效增加住宅开发数量和质量。 目前我国房价过快上涨是由于投机性住房需求过快增长所引起的,因此,政府应该利用税收、贷款利率等手段来限制第二套住房需求,抑制投机性住房需求的过快增长。 为了确保广人居民的住宅需求,政府可以建立廉租房制度,加快廉租房建设,提高廉租房供给来转移部分低收入者的住宅需求。 政府可以对小户型住宅开发给予一定的优惠,对居民廉价房开发给予税收等方面的优惠,增加这方面的土地供给,从而降低外发成本,有效增加住房的供给,从而可以有效解决房价增长过快的问题。 4 【正确答案】 (
12、1)发达国家的失业人口时多时少,但始终存在着失业现象。近年来,发达国家的失业人口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景气而增多。只有运用马克思丰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才能正确解释这一问题。 (2)相对过剩人门是指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商品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们的需求,形成多余的过剩人口,具体表现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人失业。(3)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随着资本积累的进展,资本有机构成在不断提高,这必然造成两种对立的趋势: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社会上劳动力对资本供应绝对增加。两种趋势的存在与发展,造成了劳动力商品的供过于求,形成相对过剩人口。(4)相对过剩人口同时又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前提条件。它为资
13、本家剥削在职工人、在经济高涨时吸收更多劳动力提供了可能。5 【正确答案】 (1)当本国遭受不利的给冲击时(如右图价格高涨),假定经济体的初始位置为 E 点,如下图(a)所示。E 点不仅是总给曲线 AS 与总需求曲线 AD 的交点,而且恰好处于潜在产出水平 Y*上。如果此时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带动国内油价也大幅提高,这意味着企业生产同一单位产出的的成本大幅度上升,因此国内总供给曲线将向上平移至 AS。相应地,经济体将从 E 点运动至 E点,结果经济体的产出水平从 y*降到了 y,价格水平从 P*上升为 P,经济体出现了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共存的局面,即“ 滞胀”。 理论上,E不是一个稳定的均衡点,
14、因为此时,经济体的产出水平低于潜在产出水平,失业率上升,工资水平下降。随着劳动力市场的缓慢调整,新的总供给曲线 AS不断向右平移,最后恢复到 AS。相应地,经济体沿着总需求曲线 AD 从 E点最终返回到初始状态 E 点。在这个过程中,产出水平不断恢复性地增长,价格水平不断下降。然而,现实中,面对经济体遭受衰退和通胀共存的局,宏观经济管理当局可能无法忍受经济体自身那样缓慢的调整过程,于是可能采取扩张型的宏观经济政策,如扩张型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如图(b)所示,将总需求曲线 AD 向猫平移到 AD,那么此时经济体将从 E 点运动到 E点,产出水平从 Y增加到 Y*,但是价格水平却从 P点继续上升
15、为 P“,传统的需求管理失效。因此,在治理不利的供给冲击时,宏观经济管理当局需要权衡在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这两者之间进行权衡。 (2)为了有效应对不利的总供给冲击,政府在实张性的需求管理政策的同时,也需要出台供给管理政策进行配合,例如减免特定税收等方式鼓励企业创新,提升生产技术水平。二、计算题6 【正确答案】 (1)寡头 1 的利润方程为: 1pq 1c 1(q1)4002(q 1q 1)q120q 1 等利润曲线为: 1380q 12q 1q22q 2 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 (4002q2)4q 120 昕以寡头 1 的反应函数为: 寡头 2 的利润方程为:2pq 2c 2(q2)4002(
16、q 1q 2)q22q22 等利润曲线为: 400q 22q 1q240q 22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4002q 14q 24q 2 所以寡头 2 的反应函数为:求解上述联立方程组,可以得到 q180,q 230,p180。寡头 1、寡头 2 的利润分别为 118080208012800, 21803030 23600,均衡点的图形表示如下图所示 (2)当寡头 1 作为领导者,寡头 2 把寡头 1 的产量视为既定,其反应函数为: 。 寡头 1 的利润最大化问题的数学形式如下: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是:2803q 10 求解上述方程,可以得到 q1280/3,把 q1280/3 代入寡头 2 的反
17、应函数可以得到:q280/3。把 q12803 代入需求函数,可以得到 p4002(280 3803)160。 寡头 1、寡头 2 的利润分别为: 116080/32(80/3) 225600/9 2160280/320280/339200/37 【正确答案】 公司 A 在固定利率上有比较优势但要浮动利率。公司 B 在浮动利率上有比较优势但要固定利率。这就使双方有了互换的基础。双方的同定利率借款利差为 14,浮动利率借款利差为 05,总的互换收益为140509每年。由于银行要从中赚取 01,因此互换要使双方各得益 04。这意味着互换应使 A 的借款利率为 LIBOR03,B 的借款利率为 13
18、。因此互换安排应为:三、论述题8 【正确答案】 最近一些年来,我国国际收支都呈现双顺差特征,在 2008 年国际务融危机以前,得益于出口的快速增长,经常项目顺差增长很快,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由于出口受国外经济衰退的影响而大幅降低,但资本项目顺差增长较多。原因主要在于:(1)以产品内分工为特征的当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改革开放政策激幅度降低了参与国际分工交易成本后,企业和劳动者通过学习和创新发挥出中国资源比较优势和规模优势的结果。一方面,我国出口贸易不断增加,从而导致顺差增加;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使得外商直接投资持续增长,进而也导致国际收支顺差增加。(2)我国的“双顺差”与所实行的
19、汇率制度有关。通常,通过参与国际分工谋求经济开放成长,需要有一个大体均衡的实际汇率水平,从而能够把国内资源的比较优势转换为国际竞争优势。对此曾经实行进口替代战略和汇率高估策略的背景下,汇率贬值是有效参与国际分工的必要前提,也是推动双顺差的必要条件。改善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主张:(1)总思路:调整国际收支失衡需要综合采用财政、外资、外贸、汇率等政策措施,其中汇率作为价格调节变量其有关键意义。(2)出口退税的调整,改变对出口以来的经济增长模式。(3)改革汇率决定机制,形成一个更富弹性的汇率形成机制,恢复并发挥汇率调节国际收支的功能。(4)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国内资本“ 走出去”进行投资或消费。(5)改
20、变多年以来我国的“ 招商引资”政策,缓解我国资本项目的长年顺差。9 【正确答案】 在有关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路径选择上,虽然目前占主导地位的想法是内需驱动。然而,无论从历史的经验来看,还是从理论逻辑米看,这样的想法都是有问题的。事实也给出厂很好的回答,不做外贸内需的结果带来的只能是经济增长的减速。从历史上看,一个国家是富有还是贫困,关键取决于 GDP 和人口的竞赛,凡是 GDP 增长快于人口增长的国家,人均收入就有可能显提高,从而变成富有的国家,凡是 GDP 增长慢于人口增长的国家,就会跌入 “马尔萨斯陷阱”而成为贫困的国家。经济增长是如此重要,以致成为需要专门加以研究的学问,于是便有了现代经济
21、学。从制度上来讲,经济增长的必要前提是人权和产权,没有人权和产权制度的保障,就不会有明确的财产归属,掠夺就会替代财富创造而成为人们致富的手段,其结果尽管社会会有富人,但整个社会必将是贫困的。从方法上来讲,M 亚当?斯密的发现至今仍然有效,按照他对英国工业革命的观察,工业化时代推动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囚素是:分工、投资和贸易。从逻辑上讲,在这三个因素中最为重要的显然是贸易。就像亚当?斯密所强调的,分工取决于市场的范围,市场规模越大,分工就越是会走向深化,当国内市场规模有限的时候,为了促使分工走向深化,就必须通过对外贸易来开拓市场的“新边疆” 。除了分工,投资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然而,随着投资
22、的增加,就会产生以下两个问题:第一,假如生产函数是报酬递减的,那么就需要通过贸易米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包括斯密和马克思在内的古典经济学家都把贸易看做是起反作用的因素;第二,假如山于技术进步而使得生产函数从报酬递减的变为递增的,即牛产函数发生了从规模报酬递减到规模报酬递增的转变,那么市场的规模也就必须随之扩张,于是出口贸易再次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所存。简单回顾一下自 1405 年以来的世界经济,我们就很容易发现,凡是坚持贸易立国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成为当时最为富裕的国家。比如 15 世纪垄断了地中海贸易的意大利北方、1617 世纪控制了大西洋贸易的西班牙和葡萄牙、1718 世纪
23、控制了东印度群岛香料贸易的荷兰、以及 18 世纪工业革命发生后把工业制成品(纺织品)卖到全世界的英国,先后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富有的国家。与此相反,自1443 年禁海闭关的中国却每况愈下,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是放弃对外贸易、回归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到了 1950 年,中国居然会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人均收入低于公元 1000 年的国家。当然,中国也不是没有富裕过,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三个时期的经济表现最好:一是有北方丝绸之路的汉唐时期;二是有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南宋;三是 1979 年改革开放、积极发展对外贸易的中国。由上可见,无论是理论还是历史都清楚无误地告诉我们,贸易是决定经济
24、增长和国家兴衰的关键性原因。如果这是抗拒的客观规律,那么放弃外贸搞内需必定会导致经济增长的衰退和国家的衰落。事实已经告诉我们,刺激内需来推动经济的做法不仅对对于中国这祥人均收入较低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是不可行的,即使对于收入水平很高的发达工业化国家也是行不通的。美国在 1871 年至 1971 年的工业化100 年中采取了贸易立国的政策,其中有 90 多年是贸易顺差,然而开始走依靠内需来推动经济增长的道路后,仅仅是在 20 年以后,就由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变为最大的债务国,并在今天走到了财政悬崖。同理,欧元区国家也是因为依靠内需来推动经济增长而导致了今日的欧债危机,从而使得那些依靠借外债度日的南欧国
25、家必须依靠通过厨楼而获得巨大财富的德国给予资助,否则整个欧元区随时有可能走向崩溃。现阶段的中国是个内需高度缺乏国家,根本不可能通过依靠内需来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首先,从经济结构上来看,中国是个典型的二元经济国家,一半人口在农村,而农民是半自给自足的,这就是为什么在二元经济结构的国家里通常都存在内需不足的严重问题;其次,从经济发展的阶段来看;中国还未进入俄罗斯所讲的群众大规模消费阶段,即使是那些需要依靠市场交易来生活的城市居民,也由于收到收入水平有限的制约而缺乏消费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便深陷经济起飞、产能释放和内部支付能力的消费严重不足的矛盾之中。面对这样的矛盾,我们可以有两种不同的选择,当然也会因此而产生截然不同的后果:一是积极开展对外贸易,通过对外出口平衡不断释放的产能,中国将因此而逐渐发展成为高收入国家;二是走扩大内需来推动经济增长的道路,那么不断释放的产能就会成为所谓的“过剩产能” ,这些被错误地定义为过剩的产能(因为对于可贸易商品来说,并不存在过剩的问题,只有不可贸易的商品才存在生产过剩的问题)在无法通过出口贸易加以平衡的情况下,只有被无情地压缩或者淘汰,由此带来的后果必定是生产和投资的下降,从而导致经济走上衰退之路。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