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8 ,大小:53KB ,
资源ID:842325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84232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terrorscript15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 6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中国近代最早以半工半读形式有计划地培养生产和技术骨干的学校是( )。(A)福建船政学堂(B)江南制造局操炮学堂(C)北洋大学(D)劳工教育运动2 湖南时务学堂创办于( )。(A)1890 年(B) 1897 年(C) 1895 年(D)1898 年3 中国近代第一所国人自办的正规女子学校是 ( )。(A)严氏女塾(B)福州女塾(C)经正女学(D)爱国女校4 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 )首次专文论述师范教育问题。(A)康有为(B)梁启超(C)张之洞(D)严复5 严

2、复的文化教育观可以概括为( )。(A)体用一致(B)西体中用(C)中西融合(D)中体西用6 中国近代由中央政府颁布并首次得到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是( )。(A)壬寅学制(B)壬戌学制(C)癸卯学制(D)壬子癸丑学制7 晚清学部成立于( ) 。(A)1905 年(B) 1898 年(C) 1860 年(D)1907 年8 中国近代最早的教育专业刊物是( )。(A)中华教育界(B) 教育杂志(C) 新教育(D)教育世界9 ( )科举考试被废除。(A)1898 年(B) 1905 年(C) 1903 年(D)1901 年10 京师同文馆建立于( )。(A)1860 年(B) 1862 年(C) 18

3、40 年(D)1898 年11 ( )标志着中国新教育的开端。(A)福建船政学堂(B)京师同文馆(C)京师大学堂(D)英华书院12 京师同文馆最早开设是( )。(A)英文馆(B)日文馆(C)法文馆(D)俄文馆13 中国近代“ 幼童留美” 的成行,主要得力于 ( )的倡导。(A)曾国藩(B)严复(C)李鸿章(D)容闳14 我国女子教育在学制上取得合法地位始于( )。(A)1907 年学部颁布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女子师范学堂章程 (B) 1904 年“癸卯学制”的颁布(C) 1902 年“壬寅学制”的制定(D)1912 年“ 壬子癸丑学制” 的颁布15 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德、智、体、美四育并重

4、的教育思想家是( )。(A)梁启超(B)蔡元培(C)王国维(D)严复16 壬子癸丑学制的主系可划分为( )。(A)三段五级(B)三段四级(C)四段六级(D)四段四级17 “取消对毕业生奖励科举出身的教育政策” 的是 ( )。(A)壬寅学制(B)壬子癸丑学制(C)癸卯学制(D)壬戌学制18 我国最早设立的电报学堂是( )。(A)福州电报学堂(B)上海电报学堂(C)直隶电报学堂(D)天津电报学堂19 中国近代第一个以中央政府名义制定的全国性学制系统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壬子癸丑学制20 1898 年 6 月 23 日,光绪帝下令废除( ),改试时务策论,规定以后

5、一切考试取士均以讲求实学、实政为主。(A)八股取士(B)科举制度(C)忠君尊孔(D)八旗学校21 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政府通令国民学校废止文言文教材,代之以现代语体文是在( )。(A)清末新政时期(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C)北洋政府时期(D)国民政府时期22 1900 年八国联军人侵北京,次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辛丑条约,向中国勒索战争赔款四亿五千万两白银。出于在华长远利益考虑,后来部分国家退回了部分赔款。1911 年成立的清华学堂其经费主要来源于 ( )。(A)英国退回的部分赔款(B)美国退回的部分赔款(C)法国退回的部分赔款(D)德国退回的部分赔款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2

6、3 在 1898 年百日维新的教育改革中,清政府明确了废除科举制度的具体步骤和时间表。24 “壬寅学制 ”是中国近代以欧美学制为主要参照的第一个以中央政府名义制定并颁布施行的全国性学制系统。三、简答题25 简介中国近代早期教会学校的主要特点。26 简述师同文馆的创立和发展历程,并评价其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27 概述洋务派所办新式学堂的主要特点。28 简述早期改良派的教育主张。29 什么是“中体西用 ”?必答题30 试对“中体西用 ”思想进行评述。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 6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7、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时期出现的新式学堂。福建船政学堂从一开始就十分明确地将设厂造船和培养人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马尾船政学堂是中国第一所近代海军学校,初建时称为“求是堂艺局”,1867 年马尾造船厂建成后搬迁至马尾遂改名为船政学堂。1868 年沈葆祯为了培养技术工人,又在前学堂内增设一所技工学校艺圃,艺圃的艺徒半天上课半天学习,学习期限 3 年,毕业后择其优者随前学堂学生赴法国各大船厂实习,其余分配于船政各厂。因此,本题选 A。【知识模块】 中国教育史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湖南时务学堂的理解情况。湖南时务学堂是清末戊戌变法运动期间维新派在湖南长沙创办的新式学

8、校,由谭嗣同等发起,得到湖南巡抚陈宝箴、按察使黄遵宪、学政江标的赞助,于 1897 年 10 月在长沙创办。因此,本题选 B。【知识模块】 中国教育史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属于基础知识的识记范围,考查内容为女学的发展。经正女学又名经氏女学,是中国创办最早的女学之一。1898 年 5 月由上海电报局长、具有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倾向的民族资本家经元善创办。因此,本题选 C。【知识模块】 中国教育史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梁启超的教育思想。1896 年,梁启超于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论师范,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首次专丈论述师范教育问题。他认为,中国急需普遍设立中、

9、西学兼习的新式学堂,根本的解决办法是设立师范学校,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师。因此,本题选 B。【知识模块】 中国教育史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严复教育思想的综合掌握情况。在确立中国未来文化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上,严复以强调“体用一致”而独树一帜。因此,本题选 A。【知识模块】 中国教育史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有关学制的基础知识,要求考生清晰地识记。1904年 1 月 13 日,清政府公布了由张百熙、荣庆、张之洞主持重新拟定的一系列学制系统文件。因公布时在阴历癸卯年,又称“癸卯学制”。这是中国近代由中央政府颁布并首次得到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较“壬

10、寅学制”更为系统详备。因此,本题选 C。【知识模块】 中国教育史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晚清的教育改革情况。1905 年 12 月,清廷批准成立学部,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中央教育行政机关,并将原来的国子监并入其中。学部的最高长官为尚书,其次为左、右侍郎等,并聘请咨议官作为学部的顾问人员。因此,本题选 A。【知识模块】 中国教育史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基本教育史实。1900 年,罗振玉应湖广总督兼参预政务大臣张之洞之邀,出任湖北农务局总监兼农务学堂监督。张之洞非常重视教育,早前就有著名的劝学篇。清政府立意“变法”后,张之洞与两江总督刘坤一联衔上奏三折,即有名的

11、“江楚会奏三疏”,其第一疏就是论育才兴学,所言以教育制度改革为主。与之相呼应,罗振玉闲暇之时,组织其学生王国维、樊炳清等人翻译国外教育规制学说,并于次年初创办了近代中国最早的教育专业期刊教育世界。因此,本题选 D。【知识模块】 中国教育史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既属于考查晚清时期的教育改革内容,也属于科举制的发展演变内容。1905 年 9 月 2 日(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四日)上谕:“著即自丙午年(1906 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亦即停止。”这宣告了自隋朝实行了1300 年之久的科举考试制度正式终结。因此,本题选 B。【知识模块】 中国教育史10 【正确答案】 B

12、【试题解析】 本题的考查内容为“京师同文馆”,出题点为其成立的时间。同治元年(1862)七月二十九日,恭亲王奕诉、李鸿章、曾国藩奏准在北京设立同文馆,附属于总理衙门。对于京师同文馆,考试中可能会以多个角度进行出题,所以考生应该从多方面掌握这一知识点。因此,本题选 B。【知识模块】 中国教育史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的考查内容是“京师同文馆的历史地位”。1862 年,清政府在总理衙门设立了京师同文馆。此后,清政府又决定设立算学馆,学习天文、算学。同文馆的设立是我国创办新式学校的开端。同文馆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公立专科学校,后来它并入了京师大学堂,是京师大学堂最早的组成部分。因此,本题

13、选 C。【知识模块】 中国教育史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京师同文馆的发展情况。同治元年(1862)七月二十九日,恭亲王奕诉、李鸿章、曾国藩奏准在北京设立同文馆,附属于总理衙门。设管理大臣、专管大臣、提调、帮提调及总教习、副教习等职。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任监察官,实际操纵馆务。先后在馆任职的外籍教习有包尔腾、傅兰雅、欧礼斐、马士等。中国教习有李善兰、徐寿等。美国传教士丁韪良自 1869 年起任总教习,历二十五年之久。该馆为培养翻译人员的“洋务学堂”,最初只设英文、法文、俄文三班,后陆续增加德文、日文及天文、算学等班。因此,本题选 A。【知识模块】 中国教育史13 【正确答案

14、】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早期的留美教育。中国留美幼童是指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1872 年到 1875 年间,由容闳倡议,在曾国藩、李鸿章的支持下,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 120 名学生赴美国留学。因此,本题选 D。【知识模块】 中国教育史1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女子教育的发展情况。1907 年,学部颁布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女子师范学堂章程,虽离全面开放女子学校教育相差甚远,但这是我国女子教育在学制上取得合法地位的开始。因此,本题选 A。【知识模块】 中国教育史1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有关“德、智、体、美四育并重”的教育思想。“使人为完全

15、之人物而已”是王国维提出的教育宗旨。他说:“人的能力分成身体和精神两种。”教育的目的是发展这两种能力,与之相应,教育的宗旨分体育和心育两方面。心育中又有智育、德育、美育三类,以配符于真、善、美的境界。只有包含着这些内容的教育才是完全的教育,只有完全的教育才能育出完全的人物。所以,在中国教育史上,王国维第一次提出了德、智、体、美四育并重的教育宗旨。因此,本题选C。【知识模块】 中国教育史1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壬子癸丑学制”的主要内容。“壬子癸丑学制”的整个学程为 18 年,分三段四级,三个系统。第一段是初等教育,分为两级:初等小学 4 年,高等小学 3 年,共 7 年。第

16、二段是中等教育,只设一级,共 4 年。第三段是高等教育,也是一级,但分预科和本科。预科三年,本科除法科和医科中的药学门为 3 年外,其他文、理、商、农、医、工等科均为 4 年,共 67 年。此外,下设蒙养园。上设大学院,不计在年限内。因此,本题选 B。【知识模块】 中国教育史1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壬子癸丑学制的进步性。“壬子癸丑学制”与“癸卯学制”相比,有其明显的进步性,主要特点有:第一,缩短了学制年限,较之癸卯学制,共缩短 34 年,有利于增加劳动人民受教育的机会。第二,取消了毕业生奖励科举出身的制度,消除了科举制度的阴魂。第三,女子教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初等小学已经可

17、以男女同校同学,普通中学、甲级实业学校、师范学校、高等师范学校都设立了女校。第四,从课程改革与教学方法来看,取消了忠君、尊孔的课程,增加了自然科学课程和劳动生活技能,反对体罚。要求教育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因此,本题选 B。【知识模块】 中国教育史1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近代教育的有关内容。19 世纪中叶,欧美各国电信业已相当发达,然而中国尚且无电报通信,更不用说电报学堂了。直到 1874 年日本出兵侵占福建省台湾府恒春半岛南端时,被派驻台湾巡察的钦差大臣沈葆桢上奏皇帝,提出“在台湾之险甲诸海疆,欲消息常通,断不可无电线”,拟于闽台敷设电线的计划。为配合沈葆桢的计划,

18、船政大臣丁日昌于 1876 年 4 月初在福建船政局增设电气学塾,即电报学堂。因此,本题选 A。【知识模块】 中国教育史1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壬寅学制”的历史地位。1902 年 8 月 5 日奏呈颁布,统称钦定学堂章程。因该年为壬寅年,又称“壬寅学制”。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中央政府名义制定的全国性学制系统,具体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性质、培养目标、入学条件、在学年限、课程设置和相互衔接关系。因此,本题选 A。【知识模块】 中国教育史2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百日维新”中清政府的改革措施。1898 年 6 月 23 日光绪帝下令废除八股取士之制,改试时务

19、策论,规定以后一切考试取士均以讲求实学、实政为主,另设经济特科,并设法律、财政、外交、物理等科,以此来选拔新政人才。因此。本题选 A。【知识模块】 中国教育史2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教育。随着新文化运动中文学革命的开展,文学作品逐渐使用白话文,其中出现不少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学校教育提供了理想的国语教材和课外读物。因此,本题选 C。【知识模块】 中国教育史2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为了实施庚款留美计划,中国政府专门拟定了遣派留美学生办法大纲,规定在华盛顿设立“游美学生监督处”作为管理留美学生的机构,在北京设立“游美学务处”负责留美学生的考选派遣事宜,

20、从 1909 年起实施。游美学务处在直接选派留美生的同时,又着手筹建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堂。清华学堂于1911 年 4 月 29 日正式开学,中华民国成立后改称清华学校。清华学校学生经过 8年的高强度学习,到美国后一般可进入大学三年级学习,大部分能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后回国。清华学堂对提高中国留芙学生的层次和系统引入西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题选 B。【知识模块】 中国教育史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23 【正确答案】 这一表述是错误的。在百日维新中,光绪皇帝曾下诏宣布从下一科开始,一切科举考试都不再使用“八股文”,改试策论,并催立经济特科,以选拔维新人才。但是,对于废除科举制度的

21、具体步骤和时间表,在百日维新的教育改革中并未明确,而是等到清术新政,即在 1904 年,张百熙、荣庆、张之洞拟定的奏请递减科举注重学堂折奏呈并获得照准时,才予以明确的。所以说,上述题干的表述是错误的。【知识模块】 中国教育史24 【正确答案】 这一表述是错误的。“壬寅学制 ”于 1902 年 8 月 5 日奏呈颁布,统称 钦定学堂章程。因该年为壬寅年,所以又称“ 壬寅学制 ”。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中央政府名义制定的个国性学制系统,具体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性质、培养目标、入学条件、在学年限、课程设置和相互衔接关系。但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中央政府名义制定并颁布施行的全国性学制系统小是“ 壬寅学制 ”

22、,而应当是“癸卯学制”。尽管“ 壬寅学制”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中央政府名义制定的学制,但它因为种种原因并未得以正式颁行。另外,清末学制主要以日本学制为蓝本,其间虽然有学习欧美之处,但并不以之为主。【知识模块】 中国教育史三、简答题25 【正确答案】 外国资本主义列强最初在华举办的教会学校有以下主要特点:第一,举办地主要集中在香港和五个通商口岸;第二,学校规模一般较小,甚至只有两三个学生;第三,招收对象主要是贫苦民众的子弟;第四,学校等级普遍较低,多在中等教育程度以下,大抵相当于小学程度的教育;第五,重视女子教育;第六,办学目的是在中国人中培养一批传教助手,扩宽和加速宗教的影响;第七,教学内容除宗

23、教和某些儒家思想外,重视自然科学的传授。【知识模块】 中国教育史26 【正确答案】 (1)创立和发展历程:京师同文馆最初是作为外语学校设立的,是近代中国被动开放的产物。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不久,1861 年 1 月清廷应主持对外交涉事务的奕訢等人奏请,批准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下设立外语学馆;1862年 6 月 11 日,学馆终于在总理衙门内正式上课,定名为同文馆,其学生都是从满族亲贵中选取的十三四岁的少年,学习年限为 8 年。同文馆初创时只有英文馆,学生 10 人,其后相继增设了法文馆、俄文馆、德文馆、日文馆以及算学和天文馆,从而发展成为一所综合性学校,学生也从最初的 10 人增加到 1887

24、年的 120 人。1898 年,在维新变法高潮中,京帅大学堂成立,同文馆的科技教育部分归于京师大学堂。1902 年 1 月,京师同文馆完全并入京师大学堂。(2)历史地位:第一,它是洋务学堂的开端,也是中国近代新教育的开端。京师同文馆的设立,表明近代以来向西方学习开始由观念变为现实,它是改变旧的封建传统教育的首次尝试,在实践上把 2 000 多年的封建教育制度打开了一个缺口。第二,京师同文馆地处的帝都北京乃全国政治和文化的中心,又为洋务中枢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直接统领,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它的一些重要举措以及由此引起的争执往往能反映出各派关于教育改革的观点。以上两点决定了京师同文馆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

25、象征意义。同文馆既有封建性又有殖民性,是清政府和外国资本主义在教育上相互结合的产物。它不仅具有了新的办学形式,而且在由外国语学校演进为综合性学校以后,增设了一系列自然科学课程,科学教育正式列入中国教育制度之中,教育向前迈进了重要的一步。【知识模块】 中国教育史27 【正确答案】 洋务学堂与封建官学、书院、私塾等中国传统学校有显著的差异,因此人们常称其为新式学堂。所谓“新” ,主要表现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洋务学堂的培养目标是造就各项洋务事业需要的专门人才,广泛分布于外交、律例、水陆军事、科技出版和教育等诸多领域。它是专门训练各种人才的专科性学校。大多数洋务学堂带有

26、部门办学的性质,是洋务机构的组成部分或附属单位,直接针对本部门和机构的需要培养人才。在教学内容上,洋务学堂以学习“西文”“西艺”为主,课程包括外语、数学、格致、化学等一般性课程以及和各自专业相关的科学技术课程,注意学以致用。在教学方法上,洋务学堂能按照知识的接受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重视理解,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偏重死记硬背的传统学风。洋务学堂注意教学中的例证与实践结合,很多学校安排有实践性课程,有的还建立了实习制度,不像传统学校完全把学生禁锢在书斋之中。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洋务学堂普遍制定分年课程计划,确定了学制年限,采用班级授课制,突破了传统的进度不一的个别教学形式。【知识模块】

27、 中国教育史28 【正确答案】 早期改良派是 19 世纪 70 年代后逐渐形成的一个思想群体,在他们的礼会观念和治国方略中,带有明显的资产阶级意识。他们都认识到,改革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基础在教育。他们在义化教育上的主张大致可归结为如下几个方面:(1)全面学习西学。早期改良派将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推进了一步,认为西学的内容非常丰富,要求扩大向西方学习的规模和领域,深化学习的层次。马建忠在1884 年指出,洋务运动热衷讲求的“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末者也” 。郑观应之后在盛世危言.西学中,将西学分为天学、地学、人学三部分,内容包括了西方的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和社会科学的诸多学科。在一定程

28、度上,早期改良派对中学和两学关系的思考已经突破了民族的范围和封闭自固的观念。(2)改革科举制度。随着新式学堂的产生和发展,科举制度的弊端越来越明显,阻碍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发展。第一,中国教育近代化主要是学习西学,而科举考试重经史,严重阻碍了西学的传播和课程化。第二,近代教育强调培养多种类型、多种层次的人才,而科举考试以选取单一的政治人才为目的。早期改良派虽猛烈抨击科举制度,但并未彻底否定,在他们设计近代学制时还考虑到与科举制度接轨。(3)建立近代学制。在早期改良派中,较早勾画出中国近代学制轮廓的是郑观应。郑观应认为中国传统教育不可能培养出适应近代工商业发展的人才。他通过比较,认为中国传统教育不

29、屑讲求商贾农工之学,而西方教育是“无事不学,无人不学” ,可谓一语道破近代教育多样化、职业化、普及化的特征。在此认识基础上,郑观应提出仿照西方学制,并结合中国按行政区划设学的传统,分别在京师、省府、州县建立大学、中学、小学的三级学制系统,采取班级授课的形式,学习年限各为三年,以考试的结果为升学的标准。还建议将各省、府、县的书院改为学堂,成为国内最早倡导改书院为学堂的人。学制中的“小学” 已略相当于中等教育的起始程度,初等教育主要在家塾、公塾中进行,未纳入正式学制系统,学生通过考试才能进入“小学”。这种学制设想虽然还显得粗糙,且明显有和科举挂钩的痕迹,但它反映了早期改良派要求系统地改革封建教育体

30、制的思想,也远远超出了洋务派教育实践的水平,克服了洋务学堂孤立、分散和应急性的缺点。(4)倡导女子教育。中国封建社会的学校只对男性开放,与女子无缘。在近代西方男女平权观念的影响下,早期改良派最早关注起女性的社会地位。到甲午战争前夕,他们普遍发出了重视女子教育的呼声,认为占人门半数的妇女不读书,不能服务于社会,是“ 无故自弃其半于无用 ”,同时还出现了如郑观应的 盛世危言.女教等集中讨论女子教育问题、倡导女子教育的专篇文章。【知识模块】 中国教育史29 【正确答案】 “ 中体西用 ”是洋务派关于中、西文化关系的核心命题,也是洋务教育的指导思想。由于洋务运动实际上是一场对近代西方文明成果的移植过程

31、,因此必然引出一些问题:要不要移植新学(西学)? 移植西学能否解决中国的问题? 如果要,是否全盘移植或是部分移植?如何解决西学与中国固有文明的关系? 在回答这些问题时,守旧派对西学采取顽固拒绝的态度,认为提倡西学就是舍本逐末;洋务派应付守旧派的攻讦,提出了“中体西用” 的思想,认为在突出 “中学”的主导地位的前提下,以“西学 ”为辅,这一思想也是两个派别思想斗争的结果。张之洞于 1898 年著成劝学篇,提出“ 中体西用 ”的理论体系,并按此思想路线进行湖北的教育改革。【知识模块】 中国教育史必答题30 【正确答案】 (1)形成和发展。“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是洋务派关于中、西文化关系的核心命

32、题,也是洋务教育的指导思想。洋务运动的过程实质上是一场对近代西方文明成果的移植过程,因此必然地引出这样一些问题:要不要移植“西学”?移植“西学”能否解决中国面临的困难 ?如果必要,是全盘移植还是部分移植?如何解决“西学”与中国固有文明之间的关系 ?在同答以上问题时,守旧派对“两学” 采取了顽固拒绝的态度,认为提倡学习“西学” 就是舍本逐末;洋务派应付守旧派攻讦和处理中、西学关系的典型方案就是“中体西用” ,认为在突出 “中学”的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应该肯定“西学 ”的辅助作用和器用价值。从 19 世纪 60 年代初开始,就有人用“主辅”“本末”“体用”这些巾围传统文化巾固有的概念范畴来表达“ 中

33、学 ”与“西学”两者应该何为主导、何为从属的观点。如1861 年,冯桂芬在采两学议中提出:如果以中国的伦常名教为原本,再辅之以各国富强之术,不是更好吗?到 19 世纪 90 年代,发表类似观点的人越来越多,而表达方式越来越明确,并逐渐定型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这一流行语。如1892 年郑观应就在西学篇中说:“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此外,沈寿康、孙家鼐等人也对此有过相关论述。但直到 1898 年春张之洞撰成劝学篇,围绕“ 旧学为体,新学为用 ”的主旨,进行集中阐述,才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2)张之洞 劝学篇的主要观点。张之洞的劝学篇是对洋务运动的理论总结,并

34、试图为之后的中国改革提供理论模式。劝学篇从学术、教育入手提出和论证其纲领,符合张之洞一贯重视教育、注重人才培养的思想方式。劝学篇共 24 篇 4 万余字,分内篇和外篇。内篇专从“中学” 发题,外篇则专就“西学”而论。他把“中学”的内容概括为经、史、子、集,其中,他尤其强调 “明纲”,认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中国所以成为中国的根本所在;指出教育首先要传授经史之学,这是一切学问的基础,要放在率先的地位,然后学习“两学”中有用的东西,以补 “中学”的不足。在他看来, “西学”包括西史、西艺和西政:西史即西方各国的历史;西政是指西方有关文教制度、工商财政、军事建制和法律行政等管理层面的文化;

35、而西艺则指近代西方科技。并提出,在办理教育和个人学习时,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分出西政与西艺的轻重缓急:西艺难学,适合于年少者,着眼于长远;西政相对易学,适合于年长者,着眼于当前急需。(3)历史作用和局限。第一,洋务运动时期,封建传统教育处在中国教育的主体地位,封建旧文化充斥整个社会,“西学” 动辄受到守旧派的指斥。洋务派提出 “中体西用”,在不危及 “中体”的前提下侧重强调采纳“西学 ”,这既是洋务派的文化教育观,也是洋务派应对守旧派的策略。第二,在“中体西用” 形式下,“西学”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在 19 世纪 60-90 年代,“中体西用” 理论为“西学”教育的合理性进行了有效的论证,促进了资本主义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在此原则下实施的留学教育和举办的新式学堂也给僵化的封建教育体制打开了缺口,改变了单一的传统教育结构。第三,在维新思想兴起之际,张之洞出台劝学篇,起到了维护封建专制等级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作用,阻抑了维新思想更广泛的传播,实不利于近代刚刚开始的思想启蒙运动。第四,从学理上看,“中体西用” 作为一种文化整合方案和教育宗旨,它是粗糙的,是在没有克服中、西学之间固有的内在矛盾的情况下的直接嫁接,必然会引起二者之间的排异性反应。【知识模块】 中国教育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