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5 ,大小:46.50KB ,
资源ID:842348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84234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代教育)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medalangle36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代教育)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代教育)模拟试卷 17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对“职业教育” 这一概念进行阐述的是 ( )。(A)蔡元培(B)黄炎培(C)陆费逵(D)陈独秀2 19191913 年公布的中华民国新学制用干支纪年法可称为( )。其中规定初等教育分为初等小学校和高等小学校两级共 7 年;中学校年限为 4 年,不分级。(A)壬戌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子癸卯学制3 1912 年,( ) 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奠定了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A)吴稚晖(B)章炳麟(C)梁启超

2、(D)蔡元培4 壬子学制颁布的时间是( )。(A)1912 年(B) 1915 年(C) 1919 年(D)1922 年5 “五育并举 ”的教育方针是 ( )主张。(A)章炳麟(B)吴稚晖(C)蒋观云(D)蔡元培6 各种学堂一律改称学校,监督、堂长一律改称校长,这是在( )普通教育暂行办法中作出的规定。(A)1912 年(B) 1909 年(C) 1906 年(D)1905 年7 1920 年,( ) 首次招收女大学生,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意义重大。(A)爱国女校(B)北京大学(C)燕京大学(D)南洋公学8 1919 年 10 月,( ) 全国教育会联合会通过了“ 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

3、的国民教育宗旨。(A)第五次(B)第四次(C)第三次(D)第二次9 1 923 年 8 月,由晏阳初、陶行知、朱其慧等人发起成立了( ),将平民教育运动推向高潮。(A)中国教育会(B)中华职业教育社(C)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D)北京工读互助团10 1919 年 5 月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 )来华讲学,实用主义教育思想随之成为全国有影响的教育思潮。(A)推士(B)麦柯尔(C)孟禄(D)杜威11 受美国( ) 的影响,中国引进了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两种影响较大的教学方法。(A)职业教育思潮(B)平民主义教育思潮(C)工读主义教育思潮(D)实用主义教育思潮12 革命军是清来资产阶级革命

4、派的一篇战斗檄文,其作者是( )。(A)陈天华(B)邹容(C)章炳麟(D)严复13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首任教育总长是( )。(A)蔡元培(B)吴稚晖(C)范源濂(D)傅增湘14 1917 年,以( ) 为首组织了“ 中华职业教育社”,将职业教育思潮推向高峰。(A)蔡元培(B)吴稚晖(C)黄炎培(D)傅增湘15 1922 年颁布的( ) ,由于采用了美国式的分段方法,所以又称“六三三学制” 。(A)癸丑学制(B)壬戌学制(C)癸卯学制(D)壬子学制16 ( )是 20 世纪 20 年代中国教育界为维护教育主权而开展的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是在国家主义教育思潮和民族主义运动的影响下形成的。(

5、A)平民教育(B)收回教育权运(C)勤工俭学(D)工读主义教育17 下列教育思潮中,不属于五四时期资产阶级教育思潮的是( )。(A)复古主义教育思潮(B)平民主义教育思潮(C)工读主义教育思潮(D)实用主义教育思潮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18 1922 年学制又称六三三学制,是一部主要参考日本的学制。19 民国初期教育部在蔡元培的领导下,虽然机构简单,但建树颇多。20 教育独立思想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教育主张,这在当时没有多少积极意义可言。三、简答题21 简述“壬戌学制 ”相对于 “壬子癸丑学制”的显著特点。22 简述我国近代教育宗旨的演变过程。23 1922 年学制对中等教育做了哪

6、些调整?24 简述新文化运动时期教会教育的扩张。必答题25 蔡元培教育思想和实践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有哪些贡献?对当今教育有何启迪?26 试评 1922 年学制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27 新文化运动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28 试述 20 世纪二十年代的教育思潮与教育改革运动。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代教育)模拟试卷 17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2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3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4 【正确答案】 A【知

7、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5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6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7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8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9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10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11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12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13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14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15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16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17 【正确

8、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18 【正确答案】 错误。1922 年学制即“壬戌学制” ,由于该学制采用的是美国式的六三三分段法,即小学 6 年,初中和高中各 3 年,故又称为“六三三学制” ,它是一部主要参考美国的学制。【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19 【正确答案】 正确。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蔡元培担任教育部长,在他的领导主持下,教育部制定了资产阶级教育方针、颁布壬子学制和课程标准,突出近代学科和资本主义文化在教育中的地位,对近代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20 【正确答案】 错误。虽然教育活动必须接受社会的物质

9、支持并传播一定的政治和社会价值体系,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独立,但是不能完全独立并不等于不能相对独立。在军阀政府对教育横加干涉或任意摧残的情况下,在国外宗教势力染指中国教育的背景下,蔡元培等人提倡教育独立,实则可以视为在教育面临深重危机下的一次愤然抗争。【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三、简答题21 【正确答案】 (1)根据学龄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划分教育阶段,这在中国近代学制发展史上是第一次。(2)缩短了小学的年限,改 7 年为 6 年,小学分为两级,比较有利于初等教育的普及。(3)将稚幼园纳入初等教育阶段,使之与小学教育相衔接,确立了幼儿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4)“新学制”以加强中等教育为核心,

10、对中等教育阶段做了比较大的改革。(5)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力度,兼顾了升学与就业。(6)在师范教育方面,种类比以往增多,程度也相应提高,而且设置灵活,有利于学生就业。(7)缩短了高等教育年限,取消了大学预科,使大学不再承担普通教育的任务,有利于大学进行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此外,注重天才教育和特种教育,也是新学制的突出特点。【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22 【正确答案】 1898 年,张之洞在劝学篇中,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概括了办学的指导思想,可以说是清末教育宗旨的雏形。1904 年,奏定学堂章程规定:“至于立学宗旨,勿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

11、学论其知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各适实用,以仰付国家造就通才,慎防流弊之意。”这是中国近代最早规定的教育宗旨。1906年,为形势所需,学部制定了“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的五项教育宗旨。1912 年,南京时政府制定了“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趟德”的“ 四育并举”教育方针。1913 年 2 月,袁世凯政府公布颁定教育要旨,正式确定“爱国、尚武、崇实、法孔孟、重自治、戒贪争、戒燥进”的七项教育宗旨,完全推翻了民国元年的教育方针。【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23 【正确答案】 (1)修业年限从四年改为六年,有利于提高中等教育的水平;(2)将中等教育分

12、成初、高两级,并且规定初级中学可以单独设立,这样就增加了学制的灵活性;(3)在中学阶段实行选课制,在高中阶段实行分科制,加强对青年学生的职业教育训练,适应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需要,兼顾到了升学和就业的双重任务,也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4)允许各地根据实际情况有一定的伸缩余地,有利于发挥地方办学积极性。【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24 【正确答案】 19 世纪末,基督教传教事业受到义和团运动的强烈冲击,遂于20 世纪初将重心向学校教育转移。同时,由于受不平等条约之拘束,加上庚子之乱,教会教育自然发展,丝毫没有受到任何阻止。到 20 年代,在华外国教会已建立起了一个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并包括各种专

13、门教育的相互衔接的庞大的教会教育系统。新文化运动时期,教会教育 的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数的剧增。 1920 年,全国基督教学校学生数为 245049 人,比 1912 年翻了一番,天主教学校学生数也有 113690 人。到 1926 年,全国基督教各级学校学生数达 30 万名,天主教各级学校学生数达 50 万名。(2)学校系统的完善。到 1926 年,全国已有基督教小学 5000 余所,中学 200 所,大学 16 所;天主教小学和神学 9000 所,中学 200 余所,大学 3 所。(3)教会大学发展迅猛。1921 年,全国公立大学仅北京大学、山西大学、北洋大学 3 所,私立大

14、学也只有 5 所,而教会大学却有 16 所之多。(4)教会学校不受中国政府干预。教会学校都是由相应的差会特意设置,不向中国政府立案注册,其招生升学、课程教材、毕业考试等自成体系,堪称中国教育领域中的“独立王国 ”,是对中国教育主权的严重侵犯。(5)干预学生思想信仰自由。教会以发展教徒为鹄的,念念不忘对学生进行宗教教义灌输,强迫学生参加各种宗教活动,对学生思想和信仰自由进行粗暴干涉。【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必答题25 【正确答案】 (1)“五育”并举的方针,五育指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 并举的教育就是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是符合当时历史发

15、展要求的,是对封建教育及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宗旨的否定,在教育思想史上也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从人才培养看,也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规律。(2)兼容并包的高等教育思想。改革北大的举措包括:整顿校风,改变学生观念;整顿教师队伍;广招人才;改革管理体制,提倡教授治校以及改革教学体制。经过蔡元培的整顿改变了北大以前沉闷、腐败的风气,开始形成了一定的制度和自由研究学术的风气,使北大走上了现代大学轨道,开始了新的发展阶段,并以此影响到整个中国高等教育。(3)主张文、理科的 “学”、“术”分设,又相互沟通的观念,至今仍有重要价值。(4)论教育独立,蔡元培提出教育应当完全交给教育家,保有独立资格,毫不受各政党与教

16、会的影响。从蔡元培开始,并通过他的努力,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26 【正确答案】 (1)背景主要是:一是由于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要求教育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而临时政府的学制已不能适应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在批判传统封建教育的同时,要求实现教育上的民主和平等,要求发展个性、尊重人格,而美国的学制改革及当时正在中国发生重大影响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这一社会需求。1922 年 9 月,教育部顺应形势,召开全国学制会议,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这就是 1922 年的“新学制” ,或称“壬戌学制 ”。由于

17、该学制采用的是美国式的六三三分段法,又称“六三三学制”。(2)“七项标准”。该学制最为引人注目的地方是以七项标准作为指导原则。 “七项标准”即:适应社会进化需要;发扬平民教育精神;谋个性之发展;注意国民经济实力;注意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多留各地伸缩余地,以适应地方情形与需要。(3)“六三三学制”采取“六三三”的分段学校系统,即初级小学四年 (从 6 岁开始),高级小学二年,初级中学三年、高级中学三年,大学四至六年。它有如下特点:根据学龄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基本上是依据我国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来划分的,这在我国近代史上是第一次;初等阶段教育趋于合理,更加务实; 中等教育是改制的核心;新学制增

18、加了职业教育; 师范教育方面种类增多,程度提高;高等教育阶段缩短年限,取消大学预科。(4)四项附则,即:为使青年个性易于发展,采用选科制;为适应特殊之智能,对于天才者之教育应特别注重,其修业年限得变通之;对于精神上或身体上有缺陷者,应施以特殊教育;对于年长失学者,应施相当之补习教育。(5)新学制在以下方面体现了进步性: 缩短了小学年限,有利于初等教育的普及;延长了中学年限,有利于提高中等教育水平,中学分两段提高了办学的灵活性,也有利于中学普及;取消大学预科,有利于大学集中力量进行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在中学实行选科制和学分制,兼顾学生升学和就业。“ 六三三”制的基本结构,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故被

19、一直延续下来。但是有些方面脱离中国实际,照搬了美国的模式,实施起来有很大困难,故后来又作了些调整。【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27 【正确答案】 新文化运动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在思想观念层面上自觉接受西方教育、跟上西方教育,主要表现在:(1)教育的个性化。强调在教育上“ 使个人享自由平等之机会而不为政府、社会、家庭所抑制” ;要求在教育中尊重个人,从尊重儿童开始,教师必须懂得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从而选择适当的方法。(2)教育的平民化。教育关注点的下移和重民是当时普遍可见的现象。提出必须坚持教育的“ 庶民” 方向,打破以往社会有贵贱上下、劳心与劳力、治人与被治种种差别的阶级教育。(3)教育的实用化。

20、一方面认识到教育对个人生活能力的培养、对社会生产发展的适应的重要意义,从观念上解决了改革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教育的问题;另一方面认识到学校内部须进行全面改革,沟通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强调学生主动、创造地学习和实际能力的培养,要求课程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均须适应生产和生活发展的需要,以求普通学校教育摆脱传统的束缚。(4)教育的科学化。民主主义者开始用科学的精神分析中国教育现状,指出要让科学内容和方法渗入到社会各项事业,渗入到教育,改变人民的态度和观念。【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28 【正确答案】 (1)平民教育运动由于政治立场,思想倾向等的不同,平民教育运动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部分。一部分以陈独秀

21、。李大钊、邓中夏等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为代表。他们认为平民教育必须符合劳动人民谋求自身解放的根本利益,应该与破除阶级统治的革命斗争同时进行。要真正解决平民教育问题,必须先解决经济和政治制度问题,只有在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条件下,工农劳苦大众才能获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为此,1919 年邓中夏发起组织了“ 平民教育讲演团 ”及负责筹备了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这些都是平民教育运动的实践。另一部分以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代表。他们在杜威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把平民教育视为救国和改良社会的主要手段,希望通过平民教育来实现平民(民主)政治。为此,北高师师生于 1919 年组织了平民教

22、育社;朱其慧、陶行知、晏阳初于 1923 年组织成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2)工读主义教育运动基本内涵有:以工兼学、勤工俭学、工人求学、学生做工、工学结合、工学并进,培养朴素工作和艰苦求学的精砷以求消除体脑差别。由于提倡者和参加者思想立场的差异,在“ 工读” 旗号下形成了关予工读目的意义的不同主张。北高师学生 1919 年发起组织工学会,倡导工学主义。少年中国学会成员王光沂发起组织北京工读互助团(无政府主义者),将工读视为实现新组织、新生活、新社会的有效手段。本着互助合作的精神,实行半工半读,将工读互助团办成。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一方面提出了工人和农民的工读问题

23、,同时也支持青年学生的工读互助实验,尤其号召知识青年到工农中去,初步提出了知识分子与工农结合的思想。纯粹的工读主义者,他们把工读单纯看作是解决青年失学问题的好方法。(3)职业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是由清末民初的实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发展演变而来。在对职业教育概念的最早阐述上,涉及授人一技之长和促进实业发展这两点职业教育思潮的基本内涵。早期主张实用主义教育的人士大多转而提倡职业教育,思潮逐步形成。1917 年黄炎培发起组织中国近代第一个研究倡导实验和推选职业教育的专门机构中华职业教育社,进一步从理论上探讨、在实践中推选职业教育,思潮达到高潮。(4)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形成原因:杜威的思想适应了中国

24、国内希望社会改良的要求和教育救国、教育改革的主张。其中,“ 社会的改良全赖学校 ”的观点和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儿童中心正符合了教育救国和改革传统教育的需要。加上胡适、陶行知等以及一些教育界人士的极力宣传,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一时成为全国范围内很有影响的教育思潮。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思潮意味着中国教育界教育观念的很大转变,不仅对教育理论,同时对教育实践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5)勤工俭学运动1912 年吴稚晖、蔡元培等在北京发起“留法俭学会” 并设预备学校。1915 年蔡元培等人在法国创立“ 勤工俭学会 ”,明确提出“勤于工作,俭以求学,以进劳动者之知识为宗旨” 。在华工教育中创造了半工半读的教育形式

25、,产生最初的工读主义教育思想。1919 年至 1920 年底,留法勤工俭学达刘高潮。早期共产主义者是此阶段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主要发起组织和参加者。至此,勤工俭学运动的内容与性质都发生了变化,从通过勤工与俭学以维持学业,提高到以俭学与勤工相结合,探索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出路的认识高度。(6)科学教育思湖以任鸿隽为代表的中国科学社和科学杂志,认为科学教育的基本内涵是物质上之知识的传授以及应用科学方法于教育研究和对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训练。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通过文化反思倡导科学启蒙,主张以理性态度看待中国传统教育,建设未来教育。以胡适为代表的实证主义,将科学的方法理解成“ 大胆的假设,小心

26、的求证”,以之为解决一切学术和社会问题的有效方法,是一种较为具体的科学教育主张。(7)国家主义教育思潮于 20 世纪 20 年代初在中国兴起,其内涵为:以教育为国家的工具; 教育是国家的任务。其主旨在于以国家为中心,反对社会革命,通过加强国家观念的教育来实现国家的统一与独立。1923 年,曾琦、李磺在法成立“国家主义青年团” ,余家菊和李磺合著国家主义的教育,标志着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的重振。(8)学校教学改革与实验受实用主义教育和科学教育等教育思想的影响,20 世纪 20 年代初,当时在西方国家流行的以反传统为旗号、以儿童活动为中心的各种教学法相继传人中国,并都有热衷者尝试作引进课堂的实验。(9

27、)收回教育权运动1922 年,蔡元培在教育独立议一文中极力主张教育脱离政党与宗教而独立,率先举起反基督教教育的大旗。1923 年,余家菊发表教会教育问题一文,率先提出了“收回教育权 ”的口号,要求对教会学校 “施行学校注册法”。在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界和学生界引起强烈反响。1924 年 6 月,“广州学生收回教育权运动委员会”宣告成立。 7 月,中华教育改进社在南京开会,讨论外人在华设学和收回教育权问题。10 月,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在开封召开年会,通过教育实行与宗教分离和请取缔外人在中国设立学校。1924 年,收回教育权运动达到高潮,全国各地学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教会学生纷纷退学,一些知名学者也振臂呐喊,声援学生运动。政府迫于压力,也采取了一些实际行动,1925 年 5 月,浙江省发出通令,禁止全省所有学校宣传宗教。11 月 16 日,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布外人捐资设立学校请求认可办法,这个文件的颁布与执行是收回教育权运动最大的实际性成果。【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