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6 ,大小:48KB ,
资源ID:842350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84235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代教育)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medalangle36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代教育)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代教育)模拟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适应了大工业生产,既有一技之长又能适应工种变换的劳动力培养需求,“其用意在适应个性,指导研究,打破学年制度”的教学法是(A)设计教学法(B)道尔顿制(C)文纳特卡制(D)葛雷制2 把课程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儿童将来生活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如阅读、拼字、习作、写作、计算等,这类课程属于学科课程,安排在上午进行,要求每个儿童在个别化教学中学得十分纯熟;第二部分是创造的社会活动使儿童个人的能力和社交意识得到发展,如音乐、美术、文学欣赏和各种创造表演等,这一部分属

2、于活动课程,安排在下午进行的教学法是(A)设计教学法(B)道尔顿制(C)文纳特卡制(D)葛雷制3 具有强烈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色彩,于 20 世纪初在我国兴起,其内涵为:教育为国家的工具,教育为国家任务。其主旨在于以国家为中心,反对社会革命,通过加强国家的观念来实现国家的统一与独立。这个教育思潮是(A)国家主义教育思潮(B)职业教育思潮(C)科学教育思潮(D)工读主义教育思潮4 科学教育思潮在“ 五四”后,在西方学者和科学成果的推动下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发展。其中,以俞子夷、廖世承、陈鹤琴等人为代表,以南京高师和北京高师为基地,形成南北两个研究工作重心的是(A)科学教育化(B)教育科学化(C)科玄结

3、合(D)科学社会化5 意在“兴苦学之风,广辟留欧学界” ,输入“民气民智先进之国”的文明,创造“ 新社会、新国民” 的运动是(A)平民教育思潮(B)工读主义教育思潮(C)实用主义教育思潮(D)勤工俭学运动6 “职业教育以一技之长可谋生活为主” ,使中等资质的学生尽其所长,以期地无弃利,国民富裕。这是中国对“职业教育” 概念的最早阐述。这个人物是(A)黄炎培(B)陆费逵(C)晏阳初(D)梁漱溟7 关于向教会收回教育权的说法错误的是(A)余家菊在少年中国月刊上发表教会教育问题 一文,指出“ 于中华民族之前途有至大危险的,当首推教会教育”(B) 外人捐资设立学校请求认可办法的颁布和执行是收回教育权运

4、动最大的实际成果(C)收回教育权的口号率先由余家菊提出(D)收回教育权运动在“四一二” 运动中达到高潮8 被称为“六三三学制 ”的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9 关于“新学制 ”的说法错误的是(A)缩短了中学年限,改 6 年为 4 年(B)在中学阶段实行选课制和分科制,力求使学生有较大发展余地,适应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需要(C)六三三学制中的各教育阶段,基本上依据我国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划分,这在中国近代学制发展史上是第一次(D)幼儿园纳入初等教育阶段,使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得以衔接,确立了幼儿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10 在我国学制历史上,仿照美国学制的是(A

5、)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11 根据当时西方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的关系理论,列出一份教育期区分表,将受教育者划分为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成人期四个年龄阶段的人物是(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严复12 1902 年,严复发表了一篇文章,在文章中他批判了中体西用的观点,并鲜明地表达了体用一致的观点。这篇文章是(A)论教育与国家的关系(B) 与外交报主人论教育书(C) 天演论(D)救亡决论13 “教育独立 ”作为一种思潮,萌发于五四之前,发展兴盛于 20 世纪 20 年代。下列关于教育独立的基本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A)教育经费独立(B)教育行政

6、独立(C)教育学术和内容独立(D)教育与政党独立14 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教育观念的变革,这种变革不包括(A)教育的社会化(B)教育的平民化(C)教育的实用化(D)教育的科学化15 中国学者最早具有科学教育观的是(A)严复(B)任鸿隽(C)赵元任(D)胡明复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16 教会学校促进了我国教育的近代化进程。17 康有为在大同书中设计了前后衔接完整的教育体系。18 1922 年学制总体框架沿用至今。三、简答题19 简述张之洞劝学篇的主要内容。20 简述严复的德智体兼备的真国民教育观。21 简述 20 世纪 20 年代中国学校教学改革与实验。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

7、代教育)模拟试卷 2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道尔顿制是相对于班级授课制的一种个别教学制度,产生于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柏克赫斯特女士于 1920 年在马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所进行的实验。他适应了大工业生产既有一,技之长又能适应工种变换的劳动力培养需求。其原则有三:一是自由去除凡是阻碍学生自由学习和教师对学生的不合理规定,使学生自我计划、自我约束,借助自由的手段养成学生自我支配的能力;二是合作学校成为实际社会组织,打破班级界限,在团体生活中,学生既为团体服务,又保持个人独立性;三是时间预算破除班级授课制,在规定

8、时间内,学生自订计划,自行学习。道尔顿制的实质是让每一个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方法更多地负责,它看到了整齐划一的缺陷,因此“其用意在适应个性,指导研究,打破学年制度”注重因材施教和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对改变机械、被动的学和呆板、划一的教,有重要的意义。1922 年,道尔顿制被介绍到中国,同年 10 月舒新城率先在上海吴淞中国工学中学部试行。1925 年,柏克赫斯特访问中国,将道尔顿制的宣传和试行推向高潮。因此,答案为 B。【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文纳特卡制是比道尔顿教学法更为激进的一种个别教学方法(也叫适应个性教学法),由美国教育实验家华虚朋创造

9、。文纳特卡制设定了四个目标:(1)给儿童以优美快乐的生活;(2)充分发展儿童的个性;(3)个人的社会化;(4)养成儿童普遍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依据这四个目标,文纳特卡制把课程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儿童将来生活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如阅读、拼字、习作、写作、计算等。这类课程属于学科课程,安排在上午进行,要求每个儿童在个别化教学中学得十分纯熟;第二部分是创造的社会活动使儿童个人的能力和社交意识得到发展。如音乐、美术、文学欣赏和各种创造表演等,这一部分属于活动课程,安排在下午进行。就儿童个人来说,可以发展个人的才能;对团体来说,可以培养社会意识、团队和协作精神。因此,答案为 C。【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

10、育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国家主义教育思潮是一种具有强烈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色彩的社会思潮,于 20 世纪初在中国兴起。其内涵为:一是以教育为国家的工具,教育的目的对内在于保持国家安宁和谋求国家进步,对外在于抵抗侵略、延存国脉;二是教育为国家的任务,教育的设施应完全由国家负责经营、办理,国家对教育不能采取放任态度。其主旨在于以国家为中心,反对社会革命,通过加强国家观念的教育来实现国家的统一与独立。清末教育宗旨中的“尚公、尚武”,民初蔡元培所提教育宗旨中的“军国民教育”,均反映了国家主义教育精神。因此,答案为 A。【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五四后科学教育运

11、动在西方学者和科学成果的推动下得到较为广泛的开展,主要表现为科学教育化和教育科学化。清末至民国,虽经历教育改革,但学校课程仍显不足,教育方法仍以讲读为主,忽视实验教学,科学教育水平低下。1921 年孟禄来华调查中国教育,他认为中国教学“中学最坏”,科学教育缺点有二:一是科学方法运用不良,机械地接受科学知识,忽视实验;二是课程未尽科学,对科学的概念不甚明了。另一方面,提倡以科学的方法研究教育,包括儿童心理和教育心理的研究、各种心理和教育统计与测量及量表的编制应用,即教育的科学化趋势。以俞子夷、廖世承、陈鹤琴等人为代表,以南京高师和北京高师为基地,形成南北两个研究工作重心。因此,答案为 B。【知识

12、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辛亥革命前,随着大批青年自费出国留学,自费留学生中形成“俭学”之风。同时,在法国的李石曾通过“兼工与学”使来自农村的华工得到教育。受此启发,1912 年吴稚晖、蔡元培、李石曾等在北京发起组织“留法俭学会”,吴玉章发起组织“四川俭学会”,上海也组织了留英、留法俭学会。意在“兴苦学之风,广辟留欧学界”,输入“民气民智先进之国”的文明,创造“新社会、新国民”。在其倡导下,19121913 年赴法留学者达 80 多人。因此,答案为 D。【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职业教育思潮是由清末民初的实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发

13、展演变而来的。民国初年,蔡元培将实利主义列入资产阶级教育方针。几乎同时,陆费逵指出中国教育在三个方面亟须注意改进,即国民教育,职业教育、人才教育,又以职业教育、人才教育为急。认为“职业教育则以一技之长可谋生活为主”,使中等资质的学生尽其所长,以期地无弃利,国民富裕。这是中国对“职业教育”概念的最早阐述。涉及授人一技之长和促进实业发展这两点职业教育思潮的基本内涵。因此,答案为 B。【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922 年 3 月蔡元培在新教育杂志第 4 卷第 3 期上发表教育独立议,激励主张教育脱离政党与宗教而独立。率先举起反基督教教育的大旗。他说:“各学校中均不

14、得有宣传教义的课程,不得举行祈祷式,以传教为业的人,不必参与教育事业。”1923 年 9 月,余家菊在少年中国月刊上发表教会教育问题一文。指出“于中华民族之前途有至大的危险的,当首推教会教育。教会在中国取得了传教权与教育权,实为中国历史上之千古痛心事。”并率先提出了“收回教育权”的口号,要求对教会学校“施行学校注册法”。1925 年,收回教育权在“五卅运动”中达到高潮,全国各地的学生们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教会学校的学生纷纷退学,以实际行动投入到反对教会教育中斗争中去。1925 年 11 月 16 日,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布外人捐资设立学校请求认可办法,内有六条规定,这个文件的颁布和执行可以说

15、是收回教育权运动最大的实际性成果。因此,答案为 D。【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改革旧学制的先声可以追溯到 1915 年,这一年,直隶省教育会发起了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并召开了第一届年会,湖南省教育会上提出了改革学制系统案,“当时会议因此案事体重大,未曾开议,特分函各省征集意见,后虽未见实行,但新学制之改革,实为此案为嚆矢”。此后,第五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向教育部首次提出了“改革女学制案”,浙江省又提出改革师范教育案,并议决第六届大会应“革新学制作为提案之一”。1920 年,舒新城、夏丐尊等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打破年级分组,施行“选课制”与“能力分组制”。1922

16、年 9 月,教育部在北京专门召开了学制会议,会议对全国教育联合会所提出的学制系统改革案稍作修改,同年10 月济南召开的教育会联合会第八届年会征询意见,最终,于 11 月 1 日以大总统令公布了学制系统改革案。这就是 1922 年的“新学制”,或称“壬戌学制”,由于采用的是美国式的六三三分段法,又称“六三三学制”。因此,答案为 D。【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922 年新学制,很有特点:第一,根据学龄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划分教育阶段。“六三三学制”中各教育阶段,基本上依据我国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划分的,这在中国近代学制发展史上是第一次。第二,初等教育阶段趋于合理

17、,更加务实。它缩短了小学年限,改 7 年为 6 年,小学分为两级,初级小学 4 年为义务教育阶段,高级小学 2 年,有利于初等教育的普及。幼稚园也纳入初等教育阶段,使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得以衔接,确立了幼儿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第三,中等教育阶段是改制的核心,是新学制中的精粹。(1)延长了中学年限,改 4 年为 6 年,提高了中学教育的程度,克服了旧学制中中学只有 4 年而造成基础知识浅的缺点,改善了中学与大学的衔接关系。(2)中学分成初、高中两级,不仅增加了地方办学的伸缩余地,而且也增加了学生选择的余地。(3)在中学开始施行选课制和分科制,力求使学生有较大发展余地,适应不同学生发展水平学生

18、的需要。(4)新学制增强了职业教育,兼顾了升学与就业。(5)在师范教育方面,种类得以增多,程度相应提高,而且设置灵活。(6)在高等教育阶段,缩短了高等教育的年限,取消了大学预科,使大学不再担任普通教育的任务,有利于大学进行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此外,还有附则两条,一是注重天才教育;二是注意特种教育。因此,答案为 A。【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922 年的“新学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美国的“六三三学制”,但它“并不是盲从美制”。从它产生的整个过程来看,是经过教育界长期酝酿讨论,并经许多省市认真执行,最终集思广益的结果。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它是“应时而生的

19、制度”,是“颇有独到之处的”。因此,答案为 D。【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梁启超的教育思想。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来确定学制的不同阶段和年限,是近代西方教育心理研究的成果。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最早系统介绍和倡导这一理论的人物,并列出了一份教育期区分表,将受教育者分化为 5 岁以下(幼儿期家庭教育与幼稚园期)、6-13 岁(儿童期小学校期)、 14-21 岁(少年期中学校期) 和 22-25 岁 (成人期大学校期) ,并分别介绍了各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在身体、知、情、意、自我意识等方面发展的情况和基本特征。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最早系统介绍和倡导这一理论的

20、人物。因此,答案为B。【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严复的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的思想出处。严复的体用一致的思想表现在对中体西用的观点的反对的基础上。严复的体用一致的思想也经历了全盘西化的主张到建构一种融会中西、兼备体用的新文化体系的设想的发展过程。与外交报主人论教育书一文,堪称是严复批判中体西用及类似流行语的典型之作,并在该著作中鲜明地表达了体用一致的观点。因此,答案为 B。【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教育独立”作为一种思潮,萌发于五四之前,发展兴盛于 20 世纪20 年代。由于军阀混战,经济凋敝,教育经费预算仅为

21、 12,且经常被侵占挪用,导致教育事业难以为继。为维持教育的正常进行,教育界发起了向北洋政府争取教育经费独立的斗争,进而形成了内容广泛的教育独立思潮,并成立了“全国教育独立运用会”。教育独立的基本要求有:(1)教育经费独立;(2)教育行政独立;(3)教育学术和内容独立;(4)教育脱离宗教而独立。因此,答案为 D。【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1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教育变革。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的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中国教育观念的变革。这些变革包括:(1)教育的个性化;(2)教育的平民化;(3)教育的实用化;(4) 教育的科学化。由此可见,选项中的“教育的社会化

22、”不符合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教育变革。因此,答案为 A。【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科学教育思潮,科学教育思潮在新文化运动期间形成并盛行一时。中国教育与近代科学联姻,始于洋务派的“西艺”教育。中国学者最早具有科学教育观的当数严复。1914 年 6 月,任鸿隽与赵元任、胡明复等留美学者在美国发起组织“中国科学社”,倡导科学教育,主张将科学内容与方法渗入各项社会事业。次年刊发科学杂志,向国内宣传其主张。因此,答案为 A。【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16 【正确答案】 错误。教会学校在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中的作用具有复杂性。一

23、方面,它是列强文化教育侵略的结果,对中国教育的近代化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它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教会学校与教育近代化关系的掌握情况。在这里,我们需要对教会学校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作用进行辩证的分析和审视。【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17 【正确答案】 正确。康有为在大同书中设计了前后衔接完整的教育体系。从母亲受胎怀孕进入人本院接受胎教时起,到出生后进育婴院,直到进入小学院、中学院和大学院。其中,人本院是孕妇学校,康有为集成了中国古代的胎教思想,主张对人的教育应在其“ 未成形质之前 ”。要求人本院必须有优良的环境条件,居室要宽敞清洁、通风祛湿,外景也应与孕妇身体

24、适宜。且院内应有品种丰富、内容健康的书画、音乐,随时供孕妇阅读欣赏。在婴儿断乳后,应将其送往育婴院抚养,3 岁以后送往慈幼院,进行幼儿教育。幼儿教育的目标是养儿体、乐儿魂、开儿知识。6-11 岁入小学院,小学教育应遵循以德育为先,养体为主而开智次之的原则。11-15 岁入中学院。中学阶段的人生关键是人生学问之通否,德性之成否,皆视此年龄。因此,应在重德育时兼重智、体。16 岁以后进入大学院学习至 20 岁。大学的主要任务是于育德强体之后,专以开智为主。大学教育应注重实验,校址的选择应结合专业的实际。同时,在大同书中还涉及了男女平等的教育思想。因此,康有为在大同书中设计了前后衔接完整的教育体系的

25、观点是正确的。【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维新派的著名代表人物康有为的教育思想。康有为的教育思想的精华在于他设计了前后衔接完整的教育体系,并强调了不同教育阶段的不同的教育任务。因此,在回答本题的时候除需要判断正误外,还需要具体陈述各教育阶段的核心主张。【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18 【正确答案】 正确。1922 年学制采用了美国的“六三三制” ,是中国近代学制改革由日本转向美国寻求借鉴的标志。虽有模仿和抄袭的痕迹,但从学制的制定过程来看,确实也经过长期酝酿和广泛讨论,在一定程度上汇总了教育界的智慧和经验,考虑到了我国民族工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也考虑到了学龄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年龄分期问题。学制比

26、较彻底地摆脱了封建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重视基础的、民众的教育。学制比较简明,又有充分的灵活性。因此,这个学制后来除了在某些方面有所改动外,它的总体框架一直延续至今。1922 年学制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新教育制度的确立,也标志着中国近代以来的学制体系建设的基本完成。因此,命题提法正确。【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 1922 年学制的意义的掌握情况。1922 年学校系统改革案颁布,“1922 年学制”又称“壬戌学制”。为了有别于“壬子癸丑学制”,也称“新学制”。该学制采用的是美国式的六三三分段标准,故称“六三三制”。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学制。【知识模块】 中

27、国近代教育三、简答题19 【正确答案】 在劝学篇中,张之洞充分阐述了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的思想。劝学篇分内篇和外篇。内篇 9 篇,外篇 15 篇。内、外篇各有主旨:“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而通篇主旨归于“ 中学为本,西学为用”,是对洋务运动的理论总结,并试图为此后的中国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模式。内篇专从“中学”发题,外篇专从 “西学”发题,但所论常兼及中、西学的关系。何为 “中学”?中学也称旧学,“ 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 。对“中学的各方面都要通其大概” ,但张之洞最注重的是纲常名教。因为纲常是维护封建王权和家庭伦理的基本准则。何为西学?西学也称新学。“

28、 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 ”在西政、西艺、西史三类西学中,张之洞又着重对西政、西艺加以解释和强调。对中西学的关系,张之洞强调中学为主,西学为用。中学是保国、保种、保教的前提。中学是立国的主体,是一切学问的基础,必须放在学习的首位,在通“中学” 的基础上,才能学“西学”。中体西用在向西方学习的初期,有其进步意义,其影响也较为深远,对清末教育改革影响深重。但作为一种文化整合方案和教育宗旨,又是粗糙的,是在没有克服中、西学之间固有的内在矛盾下的直接嫁接,必然要被新的形式所替代。【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劝学篇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对中体西用思想的历史作用的认识情况。中体西用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

29、但在其产生的时代下,对中国的国家发展和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和中国教育的近代化。【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20 【正确答案】 严复是中国近代从德智体三要素出发构建教育目标模式的第一人。严复的德、智、体三育沦首次在原强中提出,其源于近代英国实证主义哲学家斯宾塞的教育著作教育论。原强提到斯宾塞的明民论和劝学篇,并说:“明民论 者,言教人之术也。 劝学篇者,勉人治群学之书也。其教人也,以浚智慧,练体力、厉德性三者为之纲。”由斯宾塞基于社会生物进化论观点得出的竞争可以促进人德智体的发展的理论出发,严复得出了一国的政治经济状况、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取决于国民德智体三方面的发展水平

30、。认为中国积弱积贫的根源在于民力已荼,民智已卑,民德已薄。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鼓民力就是倡导体育,包括禁止鸦片和女子缠足等陋习,使国民有强健的身体。他认为,体育和智育是相辅相成的。开民智就是全面发展人民的智慧,提高人民的文化教育水平。其核心内容是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取士和训诂词章之学,讲求西学。新民德就是改变传统德育内容,用西方的民主自由平等取代封建伦理道德,培养人民钟爱国家的观念意识。他提出的德智体三育兼备的教育目标体系,从其结构要素,各育的内容方面看,都基本确立了中国教育目标体系的近代化模式。【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严复的培养德智体兼备的真国民的思想。严复是中国

31、近代从德智体三要素出发构建教育目标模式的第一人。其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中国现实问题。因此,在其教育目标体系中,智育处于基础地位。因此,他的教育思想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乃至中国教育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理论构想为中国近代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提供了理论先导。在回答这个问题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除要回答其思想的构成外,还要将其思想的来源以及理论地位加以说明。【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21 【正确答案】 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教学法的研究与改革也在各地开展起来。以启发式教学代替注入式教学成为教学改革所倡导的方向。这一时期,当时西方国家正在流行的以儿童为中心的各种教学法相继传人中国,并引进课堂试验。其中以设计教学法、道尔

32、顿制对中国 20 世纪 20 年代的中小学教学实践影响最大。设汁教学法重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调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注重教学与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这一切迎合了国内教育界改革教学的强烈愿望,因而深受重视。1919 年,南京高师附小首先正式就设计教学法开始研究和试验,反响极大。1921年,全国教育联合会决议推行小学设计教学法,1922-1923 年,设计教学法试验在全国进入高潮。但由于没计教学法本身所存在的理论偏差,试验于 1924 年后渐趋沉寂。道尔顿制作为一种个别教学制度于 1922 年介绍到中国。同年舒新城等在上海吴淞中国公学中学部试行道尔顿制。1925 年,帕克赫斯特访问中国,将道尔顿制的宣传和试行推向高潮。之后,由于理论本身的缺陷和师资、设备等方面的困难,有关道尔顿制的试验渐少。【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 20 世纪 20 年代教育思潮和教育改革运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这一时期的教育思潮和教育改革运动包括:平民教育思潮、工渎主义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科学教育思潮、国家主义教育思潮、勤工俭学运动、学校教学改革与试验等。在短短的十余年的时间里,各种教育思潮、教育运动和教育实验层出不穷,大人促进了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