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5 ,大小:43.50KB ,
资源ID:842353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84235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代教育)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eveningprove23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代教育)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代教育)模拟试卷 5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在“百日维新 ”中,作为全国最高学府且为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的是( )(A)京师同文馆(B)京师大学堂(C)上海江南制造总局(D)福建船政学堂2 京师大学堂规定大学的办学宗旨是( )(A)中学为主(B)西学为主(C)中体西用(D)西体中用3 “人人谈时务,家家言西学” 的社会风气的形成源于 ( )(A)鸦片战争(B)百日维新(C)辛亥革命(D)义和团运动4 在中国建立的最早的教会学校是( )(A)蒙养学堂(B)培雅书院(C)马礼逊学堂(D)度思书院5 洋务学

2、堂的主要类型不包括( )(A)外国语学堂(B)军事学堂(C)科技学堂(D)文艺学堂6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新式学堂是( )(A)广州同文馆(B)京师同文馆(C)上海广方言馆(D)湖北自强学堂7 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建立的军事学堂是( )(A)广东实学馆(B)天津水师学堂(C)上海江南制造总局(D)福建船政学堂8 最早的留学是去( )(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9 主张留美教育的倡议者是( )(A)曾国藩(B)李鸿章(C)容闳(D)丁汝昌10 幼童留美夭折的主要原因是( )(A)不适应(B)封建教育的根深蒂固(C)认为西方教育的浅薄(D)双方协调不一致11 不属于新式学堂的特点的是( )(

3、A)无完备的教学计划(B)无完备的学制(C)重视西艺西文(D)摆脱封建教育的束缚12 “中体西用 ”思想的集中体现在 ( )(A)大同书(B) 海国图志(C) 原强(D)劝学篇13 “中体西用 ”思想的根本局限是 ( )(A)只学习西方的科技(B)只学习西方的政治(C)封建制度的存在(D)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14 “中体西用 ”思想在教育上的积极意义是 ( )(A)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B)自强求富(C)中学更加巩固(D)打破封建教育僵化的体制15 不属于张之洞活动的是( )(A)“中体西用 ”(B) 劝学篇(C)废科举(D)制定新学制16 中国近代教育的标志是( )(A)洋务教育

4、的兴起(B)新式学堂的创办(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17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帝国主义培植代理人,“以华制华” 的主要通过( )(A)初等教育(B)中等教育(C)高等教育(D)职业教育18 维新派创办的高等学堂是( )(A)京师同文官(B)京师大学堂(C)上海江南制造总局(D)福建船政学堂19 康有为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学制体系是在( )(A)大同书(B) 海国图志(C) 原强(D)劝学篇20 不属于康有为活动的是( )(A)变八股、废科举(B)兴办学校(C)建立资产阶级制度(D)重视教育21 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提出普及教育的教育家是( )(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D)蔡元培2

5、2 不属于梁启超活动的是( )(A)重视儿童教育(B)重视师范教育(C)主张女子有受教育权(D)有关高等教育的举措23 在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提出近代教育的三大教学目标的教育家是( )(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D)蔡元培24 严复反对张之洞的“ 中体西用 ”,主张( )(A)体用一致(B)体用分开(C)体用相混(D)不讲体用25 在中国近代史上颁布的第一个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26 在中国近代史上颁布并得以实行的第一个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27 壬子癸

6、丑学制与壬戌学制有一些区别,但不太明显。28 洋务运动掀起的洋务教育对中国近代教育作用不大。三、简答题29 简述劝学篇的主要思想。30 简述大同书的教育思想。必答题31 从我国近代对科举的改革历程人手,分析清末废科举的政策。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代教育)模拟试卷 5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百日维新”中重要的教育改革措施就是建立京师大学堂。【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京师大学堂章程中采用的原则就是“中体西用”。【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

7、析】 百日维新打开了这一局面。【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马礼逊学堂是在中国建立的最早的教会学校。【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考查洋务学堂的类型,主要包括外国语学堂、军事学堂、科技学堂。【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1862 年的京师同文馆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新式学堂。【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福建船政学堂是近代最早建立的军事学堂。【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1872 年幼童留美是最早的留学教育。【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9 【正确答案

8、】 C【试题解析】 容闳最早倡议,后得到曾国藩等人的大力协助。【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主要由于封建教育的根深蒂固,反对外国的教育。【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如上题,封建教育仍很顽固。【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1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张之洞的代表作,集中体现这一思想。【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正如严复的批评,认为张之洞没有分开中学体用、西学体用。【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封建教育仍很顽固,但开始有转机,有点活力。【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1

9、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张之洞不曾提出废科举,只是希望改造科举制度,维护封建统治。【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1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洋务教育打开中国近代教育的大门,兴办新式学堂。【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帝国主义主要通过高等教育,采用留学的形式,培养自己所需人才。【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1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1898 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1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大同书提出一个完整的理想学制。【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2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选项 A 应是废八股、变科举。【

10、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2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梁启超最早提出普及教育。【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2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他曾提到过儿童、师范、女子教育,高等教育不曾专门论述过。【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2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严复的“鼓民力”“开民智”“兴民德”的三育论。【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2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合之则两亡,分之则两立“。【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2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壬寅学制是我国近代颁布的第一个学制,并未实施。【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2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

11、析】 第一个得以实施的是癸卯学制。【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27 【正确答案】 (1)这种说法是错误的。(2)1912 年 9 月中华民国中央教育部正式公布民国学制结构图,次年又陆续公布各级各类学校的法令规程,民初学制成型,史称“壬子癸丑学制” 。学制主系列为三段四级:初等教育分为初等小学 4 年,为义务教育性质,高等小学 3 年,法定入学年龄为 6 周岁,不分设男校女校。中等教育 4 年,得专设女子学校,高等教育虽不分级,实际上是含预科(3 年)、本科(34 年) 、大学院三级,主系列之外有师范系列,分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学校两级,分别与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12、相当,并专设女师和女高师。实业教育系列,分设乙种、甲种实业学校和专门学校,分别与高小、中学和大学相当。民初学制仍保持以普通教育为主干,兼顾师范、实业教育。“壬戌学制 ”,因其采用美国式中小学 “六三三”分段法,又称 “六三三学制”。受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影响。规定 6 岁入学、小学 6 年、初中和高中各 3 年、大学 46 年的分段及各阶段的教育,基本上依据了我国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阶段及特点,显得更合理。小学由 7 年缩短为 6 年,又分为初小 4 年、高小 2 年,可由各地酌设,初小为义务教育阶段,更加务实,并有利于初等教育普及。中等教育是学制的精华:中学由 4 年延长为 6 年,克服了旧制 4

13、年造成中学基础知识薄弱的缺点,中学水平提高并改善了与大学的衔接关系,也便于兼顾其他方面需要 I 中学分为初中、高中两级,增加了地方办学伸缩余地,也增加了学生选择余地;中学实行分科选科制,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加强职业教育,充分兼顾升学和就业。师范教育种类增加,程度提高,设置灵活。取消大学预科,缩短高等教育年限,既保障了中等教育的年限,也有利于大学专门化教育和提高研究水平。(3)从二者的内容、年限、指导思想和中国化程度都有根本的区别,体现一种历史的进步。【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28 【正确答案】 (1)这种说法是错误的。(2)自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和受农民革命运动冲击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形成了

14、两派顽固派与洋务派。从 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出于“自强” 目的,中国进行了近代第一次社会和政治改革,即洋务运动,其基本内容是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从“ 自强 ”到“求富”,洋务教育从此起步。洋务教育以学习西方为追求,包括举办学堂、派遣留学生和教育观念的部分转变等方面,中国近代教育由此开端。洋务学堂大概分为三类:是方言学堂,也就是外国语学堂,主要有1862 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1863 年设上海方言馆,1864 年广州同文馆等,以学习外国语为主,主要培养翻译人员。军事学堂,主要有 1866 年福州福政局附设船政学堂,训练水师人才,1881 年天津的北洋水师学堂等,这些学

15、校培养能使用洋枪、洋炮的士兵和军官。技术学堂,1865 年上海江南制造总局附设机械学堂,1866 年福州福政学堂训练制造及驾驶轮船的人等,培养会使用、维修洋机器的人员和一些通讯人员。(3)洋务学堂的兴办、幼童留美,从学习器物到学习制度,中国展开了全面向西方学习的高潮,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步。因此,抹杀洋务教育的历史作用是错误的。【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三、简答题29 【正确答案】 劝学篇系统阐述“中体西用”思想,迎合保守势力扼杀维新变法的需要,经朝廷倡导,广为传播。劝学篇分内外两篇,分别论述中学和西学:“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 ,主旨则为 “中体西用”。中学也称“旧学”,“

16、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尤重纲常名教。中学必须无条件坚守。西学也称“ 新学 ”,“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尤重西政、西艺。学习西政着眼于当前急用,学习西艺着眼于长远。中学与西学的关系一般而言是“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但体现在教育中,中学为主导,西学为工具:从大处说,以中学保存国家、民族、文化之传统,从小处说,以中学固人根底、端人识趣,然后以西政、西艺补中学之阙。因此“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二者都不可或缺。在“ 中体西用” 原则下, 劝学篇还进一步论述了留学教育、学校课程、学制设想、科举改革、教师培养等方面问题,实际上提出了清末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知识模块

17、】 中国近代教育30 【正确答案】 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描绘在“大同” 社会儿童公育背景下的完整教育体系:妇女怀孕后进入人本院接受胎教;婴儿断乳后送入育婴院抚养,3 岁后进入慈幼院,“ 育儿体,乐儿魂,开儿知识 ”;6 岁入小学院,“养体为主而开智次之”,但始终 “以育德为先 ”;11 岁入中学院,为人生关键期,学问、德性之成否于此而定;16 岁进入大学院,以专业教育为主,至 20 岁毕业。这是中国传统大同思想与近代空想社会主义的杂糅,表达了维新人士对普及学校教育的追求。【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必答题31 【正确答案】 (1)科举制从改革到废除共分为三个步骤:改革科举内容。如维新变法时下令废八

18、股,改策论。递减科举中额。清政府采取每年递减名额的方法来逐步取消科举。科举制的完全废止。1905 年下诏各省全部取消科举考试。(2)科举制的废除在中国教育的发展史上是一件大事,它标志着长期封建时代的旧教育在形式上宣告结束,一个新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教育制度在逐步形成。由此,全国兴起办新学的热潮,至 1909 年,各级各类新式学堂已达 5000 多所,在校学生超过 16 万人。(3)应该看到科举制的废除对新学堂的建立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中国近代教育迅速发展,现代意义上的教育系统开始形成。但科举制的废除对受教育机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不再像以前那样人人都可以受到教育,教育得到普及,出现了一大批人不能进入新式学堂接受教育,使受教育机会受到限制的状况。【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