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古代教育史)模拟试卷 7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与爱弥儿民主主义与教育合称西方教育史的三大里程碑的是( )(A)林哈德与葛笃德(B) 荷马史诗(C) 理想国(D)大教学论2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四种美德是( )(A)智慧、勇敢、博学、公正(B)勇敢、节制、正义、公平(C)智慧、勇敢、节制、正义(D)博学、多才、仁爱、礼让3 柏拉图认为教育应当培养的最高目标是( )(A)哲学家(B)政治家(C)公民(D)哲学王4 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是七艺中的后四艺,将这四艺列入课程确定下来的是( )(A)柏拉图(B)苏格
2、拉底(C)亚里士多德(D)昆体良5 法律篇对理想国做出了许多改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这种改变?( )(A)设了一名专管教育的长官(B)新课程中哲学被取消了(C)反对强迫教育(D)提倡兴建学校6 认为人出生以前已经获得了知识,只是在灵魂依附肉体时所有知识都被遗忘了,这是( )(A)洛克的“ 白板说”(B)柏拉图的“回忆说” (C)苏格拉底的“产婆术”(D)昆体良的“ 雄辩术”7 古希腊“百科全书式 ”的学者指的是 (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毕达哥拉斯8 下面哪一项不是灵魂论的教育意义?( )(A)人的身上有动物性,教育不能违背人的本性(B)人是有理性的,教育应当使人遵从
3、理性的引导(C)发展人的理性,引导人的欲望,关键靠的是智育(D)灵魂论为教育应包括智育、德育、体育三个部分提供了人性论的依据9 在教育作用方面,强调天性、习惯和理性的共同作用,引出后世关于遗传、环境和教育的三者关系论争的人物是( )(A)亚里士多德(B)卢梭(C)裴斯泰洛齐(D)柏拉图10 “美德即知识 ”是哪位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提出来的?( )(A)亚里士多德(B)苏格拉底(C)柏拉图(D)毕达哥拉斯11 首次倡导文雅教育的人是( )(A)亚里士多德(B)卢梭(C)苏格拉底(D)昆体良12 教育史上第一个对教育进行年龄分期的是( ),他的这种年龄分期的依据是( )。(A)柏拉图、人的发展的自然
4、规律(B)亚里士多德、教育适应人的自然发展(C)柏拉图、灵魂论(D)亚里士多德、灵魂论13 有关雅典和斯巴达的比较,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斯巴达的教育目的以培养战士为主,而雅典注重公民的培养(B)雅典的地理环境使之适合发展农业,教育发展受限(C)斯巴达的教育方法较之雅典。更为民主、温和(D)雅典的教育体制体现出明显的专制性14 智者最早出现在( ),其出现标志着这个国家的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A)古埃及(B)古印度(C)古希腊(D)古罗马15 智者的另一名称是( )(A)演说家(B)诡辩家(C)辩论家(D)学者16 以下几所学校,哪一所与其他三所处于不同的时期?( )(A)柏拉
5、图的“ 学园“(B)堂区学校(C)亚里士多德的“吕昂克”(D)伊索克拉底的修辞学校17 以下三位著名古希腊教育家,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A)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苏格拉底(B)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C)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D)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柏拉图18 苏格拉底方法是由哪四个步骤组成的?( )(A)引导、反问、归纳、定义(B)讥讽、助产术、演绎、定义(C)发问、解答、练习、归纳(D)讥讽、助产术、归纳、定义19 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认为,人的灵魂由哪三个部分组成?( )(A)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理性的灵魂(B)知觉的灵魂、感觉的灵魂、理性的灵魂(C)感性的
6、灵魂、理性的灵魂、动物的灵魂(D)植物的灵魂、营养的灵魂、人的灵魂20 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是( )(A)“知识即道德 ”(B) “产婆术”(C) “学习即回忆”(D)“用音乐陶冶心灵 ”21 下列哪项不是智者派教育思想的特点?( )(A)相对主义(B)感觉主义(C)理想主义(D)怀疑主义22 在“七艺”的发展过程中,做出贡献的教育家是( )(A)苏格拉底、柏拉图(B)智者、柏拉图(C)柏拉图、亚里士多德(D)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23 亚里士多德和谐发展教育思想的核心是( )(A)知识教育(B)体育(C)道德教育(D)音乐教育二、简答题24 试比较雅典与斯巴达教育的异同,并简要介绍你从中
7、得到的启示。25 简述智者的教育活动及其在教育史上的贡献。26 简述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教育观。27 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应当包括体育、智育、德育,其理论依据是什么?28 简单总结一下古希腊在教育上的主要成果。29 亚里士多德是根据什么提出了年龄的分期?30 简要解释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 。31 简述希腊化时期教育的变化表现在哪几方面。必答题32 请评述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33 评析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古代教育史)模拟试卷 7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外国古代教育史
8、2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外国古代教育史3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外国古代教育史4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外国古代教育史5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外国古代教育史6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外国古代教育史7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外国古代教育史8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外国古代教育史9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外国古代教育史10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外国古代教育史11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外国古代教育史12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外国古代教育史13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外国古代教育史14 【正确答案
9、】 C【知识模块】 外国古代教育史15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外国古代教育史16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外国古代教育史17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外国古代教育史18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外国古代教育史19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外国古代教育史20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外国古代教育史2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外国古代教育史22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外国古代教育史23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外国古代教育史二、简答题24 【正确答案】 雅典和斯巴达都是古希腊的著名城邦,二者的教育体制有相同之处,也有各自的特色。(1)二者
10、的共同点表现在:政治上都是奴隶制城邦,教育为奴隶主阶级服务,具有等级性,培养的目标无论是战士还是公民,都是为国家政体服务的;因时代要求,两者的教育都重视体育,斯巴达是为了征服和奴役土著居民,举国皆兵;雅典为了强大自己也重视体育教育,对公民进行系统的军事训练;二者的教育体制都有年龄分期,且比较完善。斯巴达:教育是国家事业。婴儿出生经长老检验,无残疾、体质强健的可由母亲代国家抚养;7 岁以后送到国家教育场所接收系统教育指导;30 岁成为公民,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可以担任官职,战时则战斗,60 岁解除兵役。 雅典的教育体制是:婴儿出生后由父亲决定是否养育。7 岁以前在家里接受教育,十分重视游戏和玩具的
11、教育作用。7 岁以后的男孩子开始接受学校教育。712 岁的男孩子进入的学校有文法学校和琴弦学校,13 岁以后可以到角力学校进行体育训练,16 岁以后可以到体育馆接受更为系统的体育训练。18 岁接受军事训练,但是国家不统一要求,由青年自己决定。在军事训练中,可以学到一定的航海知识和政治法律知识。20 岁,通过一定的仪式,成为正式公民。(2)虽然二者存在以上这些共同的地方,但是由于经济、政治条件的影响,二者的教育体制也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具体体现在:地理环境不同,造成经济、政治的差异。斯巴达处于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南部平原,北部是高山,南部是岩石海岸,与外界交通不便,然而境内土壤肥沃,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
12、发达。这种经济基础导致斯巴达在政治上是保守的军事贵族寡头统治。雅典三面环海,有优良的港湾和丰富的矿藏,工商业发达,是地中海和黑海地区的贸易中心,这一点较斯巴达要优越许多。在此基础上雅典建立起奴隶主民主政体。这一点直接决定了斯巴达的教育有较强的专制性,而雅典的教育体制民主色彩比较浓厚。不同的政治体制,决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内容和方法。由于斯巴达的政治是军事贵族专制,对内要奴役土著居民,对外要防御外敌,因而其教育目标是培养英勇果敢的保家卫国的战士;相应地其内容只重视军事体育,不重视文化科学知识学习;教育方法是野蛮训练和鞭笞。雅典在政治上是奴隶主民主政体,教育的民主色彩较重:目标是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国
13、家公民。身心和谐发展包括:身体健美,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公正等美德。教育内容上德、智、体比较兼顾,设置了文法、修辞、体操、音乐等各种类型的学校,方法上也比较重视启发诱导。(3)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斯巴达的教育建立在农业经济基础上,受专制政体的影响,教育带有强烈的专制色彩,崇尚武力,教育是以为国家服务为核心的;而雅典的教育建立在发达的工商业经济的基础上,在民主政体下,教育注重对国民身心的培养,带有较浓的民主色彩。而事实上,雅典的教育要比斯巴达的更发达,产生了大量著名的教育家,为后世留下许多教育经典。这就启发我们,教育作为意识形态领域,其发展并不是与其他社会因素相孤立的,它受到生产力水平、政治
14、制度的制约和影响,教育的进步、人的和谐发展需要有民主的体制来支撑。【知识模块】 外国古代教育史25 【正确答案】 (1)所谓“ 智者”,又称诡辩家,在荷马时代,是指某种精神方面的能力和技巧,以及拥有这些能力和技巧的人。后来,各行各业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艺的人,具有治国能力的人,同样被称为智者。后期,用来专指以收费授徒为职业的巡回教师。(2)智者云游各地进行讲学,积极参加各城邦政治和文化生活,他们虽没有统一的哲学见解,但却形成了共同的思想特征:相对主义、个人主义、感觉主义和怀疑主义。智者的教育活动及其在教育史上的贡献:智者不仅在希腊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为西方最早的职业教师,他们对希腊教育实践和教
15、育理想的发展同样做出了贡献。第一,云游讲学,推动文化传播,促进社会流动;第二,传播文法、修辞、哲学的内容,扩大了教育内容,西方教育史上沿用长达七年之久的“七艺” 中的前三艺(文法、修辞、辩证法)就是由智者首先确定下来的;第三,智者重视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把道德与政治的知识作为主要教育内容,不仅丰富了教育内容,还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教育政治家或者统治者的教育。智者不仅直接促进了希腊教育实践的发展,而且还推动了希腊教育思想的进一步丰富。作为职业教师,他们明确地意识到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并开始自觉地把教育现象与政治现象、道德现象等社会现象相区分。他们把教育过程当作一个运用禀赋、进行练习的过程。另一方面,他
16、们也明确地意识到,教育与政治、道德具有密切的相互联系,教育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再一方面,智者反对道德天赋论,强调道德是人人都可拥有的,道德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联系获得的。古典时期是希腊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以智者的出现为标志,希腊(尤其是雅典)的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知识模块】 外国古代教育史26 【正确答案】 柏拉图是西方教育史上伟大的教育家,他所生活的时代是雅典迅速走向衰落的时期,见到了社会的混乱、多变、无序、争斗、罪恶,从而萌生了探求一个稳定、和谐、正义、不变、完善的理想社会的宏愿,并且希望通过教育,实现这一理想,他的这些想法集中体现在其著作理想国的教育观中,主要内容包括:
17、(1)高度肯定教育的作用。在理想国中,爱智慧、掌握真理的哲学家居于统治地位,有勇敢美德的军人居于辅佐地位,第三类人则是具有节制美德的手工业者和农民。哲学家是生来含有黄金的人,军人生来含有白银,手工业者和农民则生来只含有铜和铁。一个人属于哪一类,不是决定于他的血统和财产,而是决定于其天赋,及在教育和实践中表现出来的才德。(2)理想国的教育特点。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哲学家兼政治家哲学王,这种教育贯穿于人的整个一生,学习与实际锻炼始终结合。认为女子应当和男子受同样的教育,从事同样的职业。重视早期教育,认为从小养成的习惯会成为第二天性。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使“灵魂转向”,实际就是看问题的立脚点和世界观的
18、转变。教育要培养人从可见世界上升到可知世界,转离变化着的感性世界,看到真理、本质理念,认识最高的理念善。柏拉图是“ 寓学习于游戏 ”的最早提倡者,他要求不强迫孩子们学习,主张采用做游戏的方法教育孩子,但游戏必须是合法的。柏拉图发展了苏格拉底关于节制的思想,认为节制是一种好秩序或对快乐与欲望的控制,人应当用理性来指导欲望。(3)对理想国 中教育观的评价。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体现出许多优点:它体现了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教育与政治结合,高度评价教育在人的塑造中的作用,将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理论四门课程(后来成为四艺)列入教学科目,第一次提出以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手段之一,强调身心协调发
19、展、男女教育平等,注意早期教育,主张课程与实践相结合,反对强迫学习,以理性指导欲望作为道德教育的中心任务,这些就是理想国中教育观的积极因素,对后来西方教育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长期影响。但总的说来,其思想也有很明显的局限:过于强调一致性,用一个刻板的模子塑造人,忽视个性发展;且拒绝改变,认为变革会给国家带来危害,这些观念的负面作用也不小。【知识模块】 外国古代教育史27 【正确答案】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对西方的教育和教育思想有着深远影响,其中重要的一个贡献就是从灵魂论的组成成分出发,论证了教育应当包含体育、智育和德育三个方面。(1)灵魂论。亚里士多德将人的灵魂区分为两个部分:理性的
20、部分和非理性的部分。非理性部分又包括两种成分。所以人的灵魂由三个部分构成,即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和理性的灵魂。这三个部分相应于植物的灵魂、动物的灵魂和人的生命。当营养的灵魂单独存在时,是属于植物的,如果它还有感觉,则属于动物的灵魂。如果它既是营养的,也是感觉的,同时又是理性的,就是人的灵魂。在灵魂的三部分中,植物的灵魂与理性不相干,动物的灵魂即感觉,使灵魂的三部分在理性的领导下和谐共存,人就成为人。(2)灵魂论的教育意义。灵魂论在教育上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说明人也是动物,人的身上也有动物性的东西,它们与生俱来,不承认它是违反人的本性的,也是做不到的;其次,人又不同于动物,人具有理性,高于动
21、物。能否用理性领导欲望,使欲望服从理性,是人与动物区分的标志。任凭欲望肆虐,不听从理性的指导,人就降低成为动物。用理性引导、限制、指导欲望,人就上升为人。发展人的理性,使人超越于动物的水平,上升为真正的人,这就是教育,特别是德育的任务。通过对灵魂的三个组成部分的阐述,亚里士多德为教育必须包括体育、德育、智育提供了人性论上的依据。他本人也在这方面做出示范,按照人的自然发展顺序,把人分为三个阶段,并把体育、智育和德育渗透于其中。【知识模块】 外国古代教育史28 【正确答案】 古希腊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教育上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包括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两个方面。(1)古希腊的教育实践。斯巴达的教育。
22、教育目的是培养英勇果敢的保家卫国的战士;教师内容只重视军事体育,不重视文化科学知识学习;教育方法是野蛮训练和鞭笞。教育是国家事业。婴儿出生经长老检验,无残疾、体质强健的可由母亲代国家抚养;7 岁以后送到国家教育场所接收系统教育指导;30 岁成为公民,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可以担任官职,战时则战斗,60 岁解除兵役。雅典的教育。目标是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国家公民。教育体制是:婴儿出生后由父亲决定是否养育。7 岁以前在家里接受教育,十分重视游戏和玩具的教育作用。7 岁以后的男孩子开始接受学校教育。712 岁的男孩子进的学校有文法学校和琴弦学校。13 岁以后可以到角力学校进行体育训练。16 岁以后可以到体
23、育馆接受更为系统的体育训练。18 岁接受军事训练,但是国家不统一要求,由青年自己决定。在军事训练中,可以学到一定的航海知识和政治法律知识。20 岁,通过一定的仪式,成为正式公民。(2)古代希腊的教育理论。苏格拉底的教育观。苏格拉底提出了真理的普遍性和道德标准的绝对性的主张,他在认识论上的贡献在于恢复了知识的普遍品格。他指出教育的目的就是发展人的智慧,使人的道德完善。他对教育的另一贡献他倡导问答法。这种方法被称为西方启发式教学的渊源。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柏拉图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系统教育理论的人,他重视教育的政治意义和作用,提倡智、德、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强调早期教育和公共的学前教育,重视女
24、子教育,这都是非常宝贵的教育思想。他的代表作理想国成为西方教育思想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亚里士多德提出教育要适应自然的思想,强调把体育、德育和智育结合起来,使人得到多方面的和谐发展。他根据人的自然发展顺序,把人从出生到 21 岁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并提出了不同阶段不同的教育任务。这对后来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知识模块】 外国古代教育史29 【正确答案】 亚里士多德依据教育适应人的自然天性发展的思想,根据人的自然发展顺序,提出了教育的年龄分期。(1)教育适应人的天性发展的思想。亚里士多德认为,就像每一种物质都有潜藏着发展的可能性一样,人也具有自然赋予的发展
25、能力的胚芽,要使这种胚芽得到发展,全靠教育。他还认为由于自然已将三种灵魂密切联系,我们在教育上便应遵循自然,把体育、德育、智育结合起来,使人得到全面的发展。依照人的发展的自然顺序,躯体发展在先,灵魂发展在后,因此,体育应先于德育。在西方教育史上,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教育适应人的自然天性的思想。这种思想后来在 17、18 世纪得到了进一步发展。(2)亚里士多德的教育年龄分期。他根据人的自然发展顺序,把人从出生到 21 岁划分成三个阶段:从出生到 7 岁; 从 7 岁到青春发育期; 从青春发育期到21 岁。在每一阶段亚里士多德都提出了儿童教育的不同内容。在第一阶段,儿童要在家里受教育,主要是体育。他
26、指出儿童要由母乳哺育,要逐步锻炼儿童的体格。要指导儿童做游戏,对儿童讲故事,故事的内容要精选。在第二阶段,应把儿童送入国家办的学校,学习内容有体育、音乐、绘画、读、写、算。他认为体育应在德育之前,教学方法上强调习惯与活动的作用。在第三阶段,教育以智育为主,主要任务是发展青年的理性灵魂。学科范围更加广泛,还包括有文法、文学、诗歌、修辞、伦理学与政治学。21 岁以上的青年可能还要研究物理学、生物学、哲学等。【知识模块】 外国古代教育史30 【正确答案】 “ 精神助产术 ”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和讲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通过不断提出追问,从辩论中弄清问题的独特方法,也称“苏格拉底法
27、 ”“产婆术“或问答法。(1)“精神助产术”的含义。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称为苏格拉底方法。讥讽是就对方的发言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自陷矛盾,无词以对,终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术是帮助对方自己得出答案;归纳即从各种具体事务中找到事物的共性、本质,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寻求“一般”。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人一般的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2)“精神助产术”的意义。“精神助产术 ”是苏格拉底探讨伦理哲学的研究方法,也是他的教学方法。“苏格拉底法”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学生的对话来获得对事物的认识。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该方法不是将现成的结论影响
28、灌输或强加给对方,而是通过探讨和提问的方式,诱导对方认识并承认自己的错误,自然而然地得到正确的结论。但这种方法也有其局限,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受教育者必须有追求真理的愿望和热情;受教育者必须就所讨论的问题积累了一定的知识;谈话的对象是已经有了一定知识基础和推理能力的成年人,这种方法不能机械地搬用于幼年儿童。【知识模块】 外国古代教育史31 【正确答案】 希腊特别是雅典的学校教育制度广泛传播到西亚、埃及等广大地区。文化和教育中心的转移,从雅典转移到了亚历山大利亚。希腊的初等学校发生蜕变,局限于教授读、写、算等知识性的科目,注重和谐发展和多方面教育的传统遭破坏。中等教育衰微,体育馆被文法学校取代
29、。高等教育明显发展,出现许多新学校。【知识模块】 外国古代教育史必答题32 【正确答案】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在西方哲学史上开辟了从自然哲学向伦理哲学转变的新阶段。他自幼出生于雅典一个手工业者家庭,母亲是一个产婆,家庭条件较艰苦。而苏格拉底自己相貌丑陋,不修边幅,很不招人喜欢。然而,苏格拉底却对哲学和科学有浓厚的兴趣,由于当时无固定的学校,他向所有有学问的人学习,阅读所有能得到的诗人与哲学家的作品,成了一个有全面教养的人。他的一生以探讨伦理哲学和从事公众教育为乐,从不收取学费,教育对象有教无类,吸引了许多学生,因而得到很多有学问的人的欣赏和尊重,影响了不少人,是西方思想史上有
30、长远影响的第一位教育家,很可惜却因被人诬告而被当局判死刑。苏格拉底在教育上的观点与其生活的环境息息相关。首先对于教育的意义,苏格拉底认为,人天生是有区别的,但不管这种区别有多大,教育可以使人得到改进。不论是天资聪颖的人还是天生比较愚钝的人,都必须勤学苦练,否则好的禀赋会散失。他认为,只有人不能预测结果的事才是由神掌握的,只要是人可以预测结果的事(建筑、农艺、治国等) 都是由人的智力掌控的,是可以学习的。因而,他不论人的身份、地位,对于向他请教的人一律赐教,对于见到的不合理的事他也上前说教,企图以教育来改变身边的每个人。也正因为教育有这么重要的意义,苏格拉底认为应当把教育当成一件国家大事,教育的
31、目的应当是培养治国人才。当时,雅典对选举统治者采取的是抽签的办法,苏格拉底是一个爱国者,深爱自己的母邦雅典,为雅典的安全英勇战斗,严守雅典的法律,但他对用抽签的办法挑选国家官员的传统一再批评,认为把管理国家的大事交给偶然中签的随便什么人,而不问其才德,这是不负责任的极端民主。他提出治国者必须有才有德,深明事理,具有各种实际知识,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这种人才。那么,培养这种人最关键的是什么呢?苏格拉底认为应当是道德。在苏格拉底之前的哲学家主要研究自然哲学,到苏格拉底中年,雅典从繁荣走向衰败,社会问题成堆。自然哲学已经解决不了现实问题,苏格拉底认为哲学应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伦理、政治等人类自身问题,
32、为此他提出了研究道德的哲学。针对智者所说的真理因人而异,没有普遍的真理,苏格拉底提出异议,要求在真理、道德上探求普遍有效的“一般”,研究伦理概念的一般定义。因而,苏格拉底第一次提出了伦理学的理论问题,是哲学思维的一次飞跃,这一见解影响了柏拉图对共性、理性的探求。经过对伦理问题的长期探索和总结,苏格拉底得出了一些重要的、有影响的道德教育思想。首先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人学会做人,可见他把德育放到高于体育和智育的位置。其次,提出了“智慧即德行” 的著名论点,苏格拉底认为道德不是天生的,正确的行为基于正确的判断,所以教人道德就是教人智慧,教人辨别是非也就是教人道德。智慧即德行的论断有重要的教
33、育实践意义,既然正确的认识可以指导行为,也就是说德行是可教的,后世的教育家便把发展道德意识、道德判断作为德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但知识即道德的观点并不完善。此外,苏格拉底还提出“自制是德行的基础 ”“守法就是正义”“身教重于言传”等重要的道德教育观点,并且以身作则,他自己就是高尚道德的典范。从上面的教育目的出发,苏格拉底对教育内容也作了详细的说明。他认为治国者必须有广博而实用的知识,因而除教授政治、伦理雄辩术以外,第一次将几何、天文、算术列为必须学习的科目。同时,苏格拉底还很注重体育锻炼,认为健康的身体不是天生的,锻炼可以使人身体强壮。可见,苏格拉底已经明确认识到德育、智育、体育的三者同样重要。苏
34、格拉底的思想特点除了反映在上述这些教育思想种以外,也表现在他与众不同的教学方法上。他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称为苏格拉底方法。讥讽是就对方的发言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自陷矛盾,无词以对,终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术即帮助对方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归纳即从各种具体事务中找到事物的共性、本质,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寻求“一般” 。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的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该方法不是将现成的结论影响灌输或强加给对方,而是通过探讨和提问的方式,诱导对方认识并承认自己的错误,自然而然地得到正确的结论。然而,这种方法也存在一
35、定的局限,第一,受教育者必须有追求真理的愿望和热情;第二,受教育者必须就所讨论的问题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第三,谈话的对象是已经有了一定知识基础和推理能力的成年人,这种方法不能机械地搬用于幼年儿童。总之,苏格拉底在西方教育史上是一位不可忽略的伟大人物。他把教育放在国家大事的位置上,强调教育与政事的结合;苏格拉底对伦理学的研究是前所未有的,开拓了自然哲学向伦理哲学转变的新纪元,从而为道德教育奠定了更加丰厚的理论基础;苏格拉底不仅总结自己经验提出有异于前人的较为系统的教育理论,而且也在实践中摸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方法,助产术以其独特的优点影响了后世很久,至今教学领域还很提倡类似这样的启发教学方法。因
36、此,苏格拉底在教育史上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虽然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有其难免的弊端,但仍是一份有价值的精神遗产。【知识模块】 外国古代教育史33 【正确答案】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对西方的教育和教育思想有着深远影响。他自幼父母双亡,在亲戚的帮助下,到过许多著名学园求学,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他还解剖过动物和人的胚胎,其教育著作已经失传,我们只能从其哲学、政治学、伦理学著作中窥见其教育思想的胚胎。在哲学上,他承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认为事物是质料和形式的统一。在认识论上,他认为认识的对象是物质世界,物质世界是经验和感觉的源泉,而经验和感觉则是理性思维和概念的源泉。概念由感觉产生,是知
37、识的高级阶段。认识事物的一般,从感觉上升到理性思维,认识共相、概念,这是科学的任务。这些观点都为其教育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它的教育思想总的看来包含以下四个方面:(1)灵魂论。首先,亚里士多德根据其灵魂论提出教育应当包含体育、智育和德育。亚里士多德将人的灵魂区分为两个部分:理性的部分和非理性的部分。非理性部分又包括两种成分。所以人的灵魂由三个部分构成,即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和理性的灵魂。这三个部分相应于植物的灵魂、动物的灵魂和人的生命。当营养的灵魂单独存在时,是属于植物的,如果它还有感觉,则属于动物的灵魂。如果它既是营养的,也是感觉的,同时又是理性的,就是人的灵魂。在灵魂的三部分中,植物的灵魂
38、与理性不相干,动物的灵魂即感觉,使灵魂的三部分在理性的领导下和谐共存,人就成为人。灵魂论在教育上有重要意义:第一,它说明人也是动物,人的身上也有动物性的东西,它们与生俱来,不承认它是违反人的本性的,也是做不到的;第二,人又不同于动物,人具有理性,高于动物。能否用理性领导欲望,使欲望服从理性,是人与动物区分的标志。任凭欲望肆虐,不听从理性的指导,人就降低成为动物。用理性引导、限制、指导欲望,人就上升为人。发展人的理性,使人超越于动物的水平,上升为真正的人,这就是教育,特别是德育的任务。灵魂的三个组成部分的理论为教育必须包括体育、德育、智育提供了人性论上的依据,这一论断很重要,虽然含有唯心主义的成
39、分,但是认为教育包含德、智、体,这在当时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的,其影响一直延伸到现在。(2)教育的作用。在分析教育的内容的同时,亚里士多德还论证了教育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人形成为人的三个因素:天性、习惯和理性。他认为重视人的天性、在良好的环境和正当的行为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通过教育发展人的理性,使天性和习惯受理性的领导,人就能成为有良好德行的人。在这三因素中教育显然有其特殊的作用。但是,在高度评价教育作用的同时,他并不认为教育在人的形成中的力量是万能的。教育不能使那些天性卑劣又在不良环境中形成坏习惯的人服从理性的领导,对这种人需进行法制。只有当法制、良好的环境影响、正确的家庭影响和教育形成合力时
40、,人才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亚里士多德的这一理论,是后世关于遗传、环境和教育的理论的雏形,也是卢梭划分自然教育、事物教育和人的教育的范本。不同的是卢梭认为后两者应服从前者,亚里士多德坚持天性、习惯服从于理性的指导。可见,亚里士多德关于教育作用的观点,为教育思想的发展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线索,不愧为教育先驱,他的这些论证在当今社会,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在学校、家长教育儿童方面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白板说。除了用灵魂论解释教育的内容,用天性、习惯、理性分析教育的关系以外,亚里士多德还以“ 白板”“蜡块”为喻,生动分析了教育过程的作用机制。他在其唯物主义认识论中,用蜡块与金戒指比喻感觉和感觉对象的关系
41、,感觉只是采纳被感觉的东西的形式而不取其质料,“正如蜡块只把金戒指的印记印在自己身上,而不取黄金本身”。人的灵魂也就像一块什么也没有的白板或白纸,它能接收对象的知识。也就是说人接受教育,就如在白板上画画,人能吸收外界提供的知识。这种观点的提出确认知识是从外面经过感觉进入意识的,与柏拉图知识即回忆的理论相对,这是古希腊在认识论上的一个成就,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一个重要代表;但这个比喻的合理性有限,因为人的灵魂与蜡块不能等同,感觉印象进入灵魂时,经思维加工引起了灵魂的改变,而蜡块印了戒指后其性质没有变,这一点亚里士多德的考虑有所欠缺;其次,人与外界关系不是纯粹的被动关系,认为外界给什么人就学什么,过
42、于绝对。(4)教育对象。 亚里士多德对教育对象做出了规定,和柏拉图一样,他认为,教育是国家的事,人人都应受一样的教育,认为教育应有法律规定,这样才能确保每个人受教育的权利。以上这些就是亚里士多德主要的教育观点,其思想较前人更加系统,并且提出许多重要的议题,在世界教育史上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同时,他也没有把理论停留在纸上,而是结合到自己的实践中:根据人的自然发展,将人的教育进行分期,对实际教育工作提出了宝贵意见:提倡胎教和婴幼儿教育,主张优生优育,控制人口过度增长。游戏对儿童有益,但要选择健康的游戏;提出初等教育分四科:阅读、书写、体育、音乐和绘画。不同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认为身体的训练应在智育之前,强调儿童的体育应柔和,避免孩子变残忍,并要求把音乐列入必修的课程当中;在高等教育方面,提倡教学与科研结合,研究与实验结合,讲授与自由讨论结合,重视孩子的兴趣和家庭的教育作用,积累了完善的教育经验。【知识模块】 外国古代教育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