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教育史)模拟试卷 27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有关印度佛教教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其培养目标是统治者(B)印度佛教教育不收女学员(C)寺院在印度不仅仅是教育机构,还是学术机构(D)古代印度不接纳外国的学者2 法律篇对理想国做出了许多改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这种改变?( )(A)设了一名专管教育的长官(B)新课程中哲学被取消了(C)反对强迫教育(D)提倡兴建学校3 古罗马培养雄辩家的学校主要是( )(A)文法学校(B)初等学校(C)卢达斯(D)修辞学校4 以下几种学校,不属于中世纪基督教教会办学形式的
2、是( )(A)堂区学校(B)主教学校(C)星期日学校(D)修道院5 西欧中世纪大学最显著的特点是( )(A)开放(B)等级(C)自治(D)普及6 塞尔柱帝国时期的高等教育机构是( )(A)波伦亚大学(B)萨莱诺大学(C)巴黎大学(D)尼采米亚大学7 耶稣会教育中的精英学科是指( )(A)逻辑学(B)哲学和神学(C)天文学(D)神学和文学8 法国的教育家( ) 提出了“ 教育万能论”。(A)狄德罗(B)涂尔干(C)拉夏洛泰(D)爱尔维修9 倡议并创建莫斯科大学的是( )(A)彼得大帝(B)罗蒙诺索夫(C)叶卡捷琳娜(D)乌申斯基10 有关英国近代教育状况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英国慈善
3、学校毕业的学生,不能升入文法学校和公学(B)学园是一种实科性质的中学(C) 20 世纪初,英国通过拨款形式开了国家干预教育的先河(D)英国通过初等教育法开始普及义务教育11 夸美纽斯提出了许多教学原则,但不包括( )(A)直观性(B)激发学生求知欲(C)量力性(D)发展性12 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实际上是针对( )提出的。(A)德育(B)智育(C)体育(D)美育13 福禄培尔认为,婴儿期为吸收期,应当以发展( )为主。(A)智力(B)体能(C)感官(D)品德14 蒙台梭利方法的最基本原则是( )(A)自主(B)自由(C)纪律(D)平衡15 蒙台梭利认为,实施新教育的第一步是( )(A)允许儿童
4、自由活动(B)生命力的冲动(C)儿童的纪律(D)儿童的感观教育16 1919 年,法国的“ 统一学校运动 ”主要的主张是 ( )(A)大力发展职业教育(B)普及义务教育(C)打击双轨,实现单轨(D)大力发展中等教育1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确定全国实施义务教育的法案是( )(A)教育基本法(B) 学校教育法(C) 教育敕语(D)学校令18 20 世纪 7080 年代,法国教育改革的重点是( )(A)初等教育(B)中等教育(C)高等教育(D)职业教育19 以下几位,哪一个不是改造主义的代表人物?( )(A)科南特(B)康茨(C)拉格(D)布拉梅尔德二、简答题20 简述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教育观。
5、21 简述康德的教育思想。22 试总结英国近现代教育的主要特点。23 什么是改造主义教育?必答题24 阐述夸美纽斯、卢梭、福禄培尔关于自然教育的思想,并比较其异同。三、名词解释25 耶稣会学校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教育史)模拟试卷 27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2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3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四个选项都与基督教有关,但是星期日学校不属于严格的基督教办学形式,它是工业革命后,英国人为解决童工的教育问题而
6、创设的,学习内容涉及基督教圣经,但后期也有很大世俗性。【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5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6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7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8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9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10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11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12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13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14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15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16 【正确答案】 C【试
7、题解析】 “统一学校运动”提出民主教育、择优录取,其实质就是打击双轨制,实现单轨教育。【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17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18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19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二、简答题20 【正确答案】 柏拉图是西方教育史上伟大的教育家,他所生活的时代是雅典迅速走向衰落的时期,目睹了社会的混乱、多变、无序、争斗、罪恶,从而萌生了探求一个稳定、和谐、正义、不变、完善的理想社会的宏愿,并且希望通过教育实现这一理想,他的这些想法集中体现在其著作理想国的教育观中,主要内容包括:(1)高度肯定教育的作用。在理想国中,爱智慧、掌握真
8、理的哲学家居于统治地位,有勇敢美德的军人居于辅佐地位,第三类人则是具有节制美德的手工业者和农民。哲学家是生来含有黄金的人,军人生来含有白银,手工业者和农民则生来只含有铜和铁。一个人属于哪一类,不是决定于他的血统和财产,而是决定于其天赋,及在教育和实践中表现出来的才德。(2)理想国的教育特点。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哲学家兼政治家哲学王,这种教育贯穿于人的整个一生,学习与实际锻炼始终结合。认为女子应当和男子受同样的教育,从事同样的职业。重视早期教育,认为从小养成的习惯会成为第二天性。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使“灵魂转向”,实际就是看问题的立脚点和世界观的转变。教育要培养人从可见世界上升到可知世界,转离变化
9、着的感性世界,看到真理、本质理念,认识最高的理念善。柏拉图是“寓学习于游戏 ”的最早提倡者,他要求不强迫孩子们学习,主张采用做游戏的方法教育孩子,但游戏必须是合法的。柏拉图发展了苏格拉底关于节制的思想,认为节制是一种好秩序或对快乐与欲望的控制,人应当用理性来指导欲望。(3)对理想国 中教育观的评价。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体现出许多优点:它体现了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教育与政治结合,高度评价教育在人的塑造中的作用,将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四门课程(后来成为“四艺”) 列入教学科目,第一次提出以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手段之一,强调身心协调发展、男女教育平等,注意早期教育,主张课程与实践相结合
10、,反对强迫学习,以理性指导欲望作为道德教育的中心任务,这些就是理想国中教育观的积极因素,对后来西方教育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长期影响。但总地说来,其思想也有很明显的局限:过于强调一致性,用一个刻板的模子塑造人,忽视个性发展;且拒绝改变,认为变革会给国家带来危害,这些观念的负面作用也不小。【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21 【正确答案】 康德不仅是哲学家,也是 18 世纪重要的教育家,其思想主要集中于论教育一书。(1)人与教育。在人与教育的关系上,康德与启蒙主义者特别是卢梭一样,高度推崇人性、人的尊严,充分肯定人的价值。但不同的是,卢梭认为人性本善,是后天造成了人的恶;而康德认为人性既有善也有恶。因此,卢梭
11、认为教育就是让人“返回自然” 恢复本性;康德认为教育必须去恶扬善,要求给予儿童更多的指导和管束,与卢梭的消极教育思想迥然不同。在认识论上,康德认为人既有能力获得感性经验,又有先验的理性。这种认识论导致康德很注重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认为教育不应只是灌输和管束,应给学生自由,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发挥一切能力。(2)“道德人”的培育。康德认为,人与动物之所以有区别,归根结底是因为有道德,因而要使人变为“道德人”,道德教育自然是非常重要。在这方面,康德认为德育应当顺应自然,让儿童自由成长,同时又要让他们自觉地接受理性的引导,所以应当有一定的强制性。(3)广义的体育。康德在其论教育中,把全部教育分为
12、体育、管束、训育和道德陶冶四个部分,道德教育之外的部分又称为广义的体育。关于体育,康德主要论述了婴儿的抚育,强调了有益的体育运动对发展儿童的体力和感官有重要作用,这也就是身体方面的训育;此外,判断力、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等“心理功能 ”的培养也属于 “训育”的内容。婴儿的教育应由家长负责,公民的教育则由国家公共教育负责。【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22 【正确答案】 英国是西方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其近现代教育也呈现出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行政管理体制。19 世纪以前,英国政府对教育的干预很少,国民教育的权力集中在教会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到 19 世纪初,资产阶
13、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不断要求国家加强对教育的管理,国家开始干预教育。到了 20 世纪初,英国形成了教育行政体制上中央和地方合作管理教育的特点。(2)初等教育。19 世纪上半叶,英国初等教育主要由宗教团体和慈善机构办理,教育质量低劣,学校和人学人数严重不足。1870 年英国政府颁布了初等教育法,实施强迫初等教育,标志着国民教育制度正式形成,到了 1900 年,双轨制初等学校基本上普及了初等教育。1918 年,费舍教育法的颁布使国民教育意味着 14 岁以前的初等义务教育。英国的初等教育得到了普及和发展,但双轨制问题实质上并未触及。1944 年巴特勒教育法提出对所有学生提供免费享受中等教育的原则,使
14、中等教育成为连接初等教育和继续教育或高等教育的中间环节,消除了战前双轨制的初等教育体制。(3)中等教育。19 世纪,英国中等教育机构主要是捐办文法学校和公学,只有贵族和资产阶级子女才有可能接受这一层次的教育。到 19 世纪末,古典教育仍占重要的地位。20 世纪初,哈多报告主张通过一次性考试,把中等教育分为两部分,即传统的文法学校和各种形式的现代中学。斯宾斯报告进而把哈多报告中的双轨的教育方案扩展为三轨,即文法中学、现代中学和技术中学,同时还设立多科性中学的设想。此后,三类中学一直处于并立的局面,而综合中学也在缓慢发展。(4)高等教育。19 世纪初,产业革命带来的科技大发展强烈呼唤大学的改革,高
15、等教育也相应发生了变化,主要体现在新大学运动和大学推广活动上。其加强了大学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促使社会中下层阶级和女子有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罗宾斯高等教育报告出台,建议应为所有在能力和成绩方面合格的,并愿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高等教育课程,推动了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20 世纪 60 年代末,英国创办了“ 开放大学 ”,以成年人为教育对象,以现代化教学手段和灵活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为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活力。【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23 【正确答案】 20 世纪 30 年代改造主义教育从实用主义和进步教育中分化出来,到 20 世纪 50 年代形成独立的教育思想。初期代表人
16、物有康茨和拉格,后有布拉梅尔德,并且布拉梅尔德在 20 世纪 50 年代发表了一系列著作。改造主义教育的理论主要分为五个方面:教育应该以“ 改造社会”为目标。教育要重视培养“ 社会一致 ”的精神。强调行为科学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教学上应该以社会问题为中心。教师应进行民主的、劝说的教育。【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必答题24 【正确答案】 夸美纽斯 教育适应自然原则。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福禄培尔 教育要遵循儿童的天性。相同点:自然在教育中的重要性。这三位教育家都认识到了自然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并且都指出教育要遵循自然。不同点:对自然的理解不同。夸美纽斯理解的自然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指儿童的天性,
17、另一方面指自然界的规律,带有宗教的含义。卢梭的自然观是一种自然神论,指的是一种非人格化的最高存在。福禄培尔的自然含义较明确,指的是自然规律和儿童的天性。【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三、名词解释25 【正确答案】 随着宗教改革运动的进行,罗马天主教会一方面镇压各地的反抗,一方面又忙着通过改革自身来适应变化了的世界。于是,它们建立了耶稣会学校,创始人是西班牙神学家罗耀拉。耶稣会学校的特点就是用人文主义精神来改革学校和教学。学校一般分为初级和高级两部,初级学校相当于文科中学,高级学校相当于文科大学。在有些学校中,高级部之上设有神学部。出于培养精英以控制未来的统治阶层的考虑,耶稣会集中全力于中等和高等教育而不重视初等教育。耶稣会学校的目的是重建教皇和天主教会对欧洲的统治,这一企图是逆历史潮流的。【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