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近代教育史)模拟试卷 8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17 世纪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洛克提出了( )(A)自然教育(B)绅士教育(C)要素教育(D)科学教育2 18 世纪末,英国的“ 星期日学校 ”是由( )倡导的。(A)洛克(B)罗伯特.欧文(C)罗伯特.雷克斯(D)凯沙图华兹3 18 世纪末,英国传教士兰卡斯特和贝尔创制了( )(A)导师制(B)葛雷制(C)导生制(D)道尔顿制4 英国的“公学 ”事实上是一种 ( )学校(A)私立学校(B)公立学校(C)平民学校(D)贵族学校5 英国近代的慈善教育主要是指(
2、 )(A)中等教育(B)初等教育(C)高等教育(D)职业教育6 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洛克撰写了( )(A)爱弥尔(B) 教育论(C) 教育漫话(D)人的教育7 英国近代国民教育制度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法案的正式颁布。(A)巴尔福法案(B)福斯特法案(C)巴特勒法案(D)哈多报告8 英国近代教育制度的一个明显特点是( )(A)单轨学制(B)双轨学制(C)学校三轨制(D)多元制9 标志着英国“ 新大学运动 ”开始的是( )的成立。(A)伦敦大学(B)剑桥大学(C)牛津大学(D)耶鲁大学10 以下几位哪一位不是英国的教育家?( )(A)爱尔维修(B)斯宾塞(C)赫胥黎(D)培根11 提出“知识价值论
3、 ”,认为学科是否重要与生活、生产和个人的发展相关的教育家是( )(A)培根(B)洛克(C)斯宾塞(D)第斯多惠12 英国的四位教育家培根、洛克、斯宾塞、赫胥黎在教育主张上有一个共同点是( )(A)主张教育万能(B)强调教育的贵族性(C)强调教育应当遵循儿童心理(D)提倡科学教育13 19 世纪初,拿破仑在教育上实行了典型的( )体制。(A)地方分权制(B)中央集权制(C)中央、地方共权制(D)自治制14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撰写了著名教育哲理小说( )(A)林哈德与葛笃德(B) 爱弥儿(C) 教育诗篇(D)巨人传 15 提出“自然教育 ”思想的代表人物是 ( )(A)狄德罗(B)爱尔维修(C
4、)卢梭(D)夸美纽斯16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前的教育权主要掌握在( )手中。(A)国教(B)天主教(C)议会(D)封建贵族17 法国大革命期间,资产阶级提出了很多教育改革的基本主张,以下不属于这一内容的是( )(A)主张大力发展职业教育(B)主张建立国家教育制度(C)主张实行普及义务教育(D)提倡教育内容的世俗化、科学化18 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拿破仑设立的掌管全国教育行政的最高权力部门是( )(A)帝国大学(B)柏林大学(C)文部省(D)法兰西教育部19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规蝴发展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的法案是( )(A)费里法案(B) 拿破仑法(C) 基佐法案(D)富尔法案20 法国的教育家
5、( ) 提出了“ 教育万能论”。(A)狄德罗(B)涂尔干(C)拉夏洛泰(D)爱尔维修21 法国社会学家和教育家( )对教育与社会的作用进行了全面论述。(A)拉夏洛泰(B)狄德罗(C)康德(D)涂尔干22 以下几位哪一个不是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 )(A)爱尔维修(B)伊拉斯谟(C)卢梭(D)狄德罗23 法国启蒙思想家( )在论国民教育一书中系统阐述了国家办学的思想。(A)拉夏洛泰(B)涂尔干(C)爱尔维修(D)卢梭24 近代西方国家中最早进行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是,( )(A)美国(B)英国(C)德国(D)法国25 泛爱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人物是( )(A)巴西多(B)康德(C)洪堡德(D)
6、赫尔巴特26 19 世纪初,对德国各级学校进行整顿和改革的是( )(A)黑格尔(B)洪堡(C)费希特(D)赫尔巴特27 德国近代着重讲授自然科学和实用知识的学校是( )(A)文科中学(B)实科中学(C)文实学校(D)文法学校28 巴西多的( ) 一书,被誉为 18 世纪的世界图解、教育史上第二本有插图的教科书。(A)泛爱读本(B) 初级读本(C) 大教学论(D)爱弥尔29 1810 年德国文教总管洪堡所创立的( )对欧美高等教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A)文教部(B)帝国大学(C)慕尼黑大学(D)柏林大学30 被称为“德国教师的教师” 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B)第斯多惠(C)福禄贝尔(
7、D)洪堡 31 18 世纪德国中学的主要形式是( )(A)实科中学(B)文实中学(C)学园(D)文科中学 32 以下几位教育家中不属于德国教育家的是( )(A)康德(B)费希特(C)乌申斯基(D)第斯多惠33 美国独立前,移植的主要是( )(A)法国教育(B)英国教育(C)德国教育(D)荷兰教育34 被称为“美国公立学校之父” 的是( )(A)贺拉斯曼(B)帕克(C)杜威(D)克伯屈35 美国的教育领导体制,是典型的( )(A)中央集权制(B)地方分权制(C)中央地方共权制(D)民族区域自治制36 北美殖民地时期,北、中、南三个地区中教育最落后的一个是( )(A)南部(B)中部(C)北部(D)
8、都一样37 美国教育由州一级管理的教育分权制度首先是在( )确立的。(A)宾夕法尼(B)华盛顿(C)马萨诸塞(D)马里兰38 使美国各州义务教育得到普及,形成现代教育体制的是( )(A)公立学校运动(B) 毛雷尔拨地法(C)美国的独立(D)学术大学的创建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39 19 世纪,英国的学校教育制度属于单轨制。三、简答题40 请简述近代英国初等教育发展的状况。41 简述洛克提出的教学方法。42 请简述斯宾塞的知识价值论。43 巴西多的泛爱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4 请简要介绍洪堡对德国教育的改革及其影响。45 简述康德的教育思想。必答题46 阐述近代法国教育
9、的特点。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近代教育史)模拟试卷 8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2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3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4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5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6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7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8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9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10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11 【正确答案
10、】 C【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12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13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14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15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16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17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18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19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20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21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22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23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24 【正确答案】
11、 C【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25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26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27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28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29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30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31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32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33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34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35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36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37 【正确答案】
12、C【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38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39 【正确答案】 题中的说法是不正确的。19 世纪,英国教育一直具有明显的双轨性质。近代英国的教育形式主要有慈善学校、文法学校和公学、学园、星期日学校和“导生制学校 ”,其中慈善学校主要是初等教育,是教会等社会团体为贫困人民解决基本教育问题的方法;文法学校和公学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是英国富家子弟升人大学的预备学校,属于中等教育性质;公学则强调学校由公众团体集资兴办,培养一般公职人员,教学设备、条件和教学质量均高于文法学校;学园是由非国教派创办的一种新的学校形式,当时主要靠学生交费维持
13、,传授一些实用的知识,后来发展成为一种实科性质的中学日期日学校和“导生制” 学校则都是非正式学校,为解决童工和社会人群的教育问题而设置的简单学校。从这些教育形式我们可以分析出:英国的初等教育一直属于宗教和慈善事业。“初等教育法 ”颁布后,义务教育得到普及,但劳动人民所受的宗教教育和粗浅的文化教育是不足以升学的,这是英国教育中的一轨。而另外一边,文法中学和公学等学校都是为贵族子弟设立,作为中等教育及其预备学校是为升人大学做准备,直到19 世纪以后其他形式的中学、大学以及师范教育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而陆续发展起来。然而,直至 20 世纪初,就读于现代中学和一般职业技术学校的英国平民子弟还是难以升学
14、,而贵族子弟依旧经过家庭教育或预备学校升入公学和文法学校,为将来升入大学做准备。由此可见,19 世纪英国的教育一直具有双轨性质。【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三、简答题40 【正确答案】 英国是一个古老的封建国家,在其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受教育仍是贵族、高级僧侣及其上层社会家庭的子弟的特权。16 世纪宗教改革之前,穷苦儿童主要是在天主教堂附设的读经班或唱诗班里学到一些初步的阅读与唱歌的知识。宗教改革期间,天主教和新教各派为了争取群众,都对初等教育给予了较多的重视。宗教改革之后,新教成为英国国教,天主教的僧院学校均告停闭,由国教各郊区负责的简陋的教区学校逐渐发展起来。这种学校接纳穷人子弟入学,教学多用英
15、语,仍以圣经为主要学习内容,是英国初等教育学校的最初形式。英国的初等教育主要是慈善性质,开始创办的是“基督教知识促进会” 和“国外福音宣传会”,之后又有 “乞儿学校 ”“劳动学校”“贫民学校” 等许多慈善学校。1780 年,报馆经理雷克斯首创“ 星期日学校 ”(亦称“主日学校”),以利用礼拜日对童工进行指导和教育;这一时期还有一种由老年妇女在家中开办的“妇女学校” 。所有这些由教会、民间慈善团体或私人开办的初等学校,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都很差,贫苦儿童离校后大多不能进入中等学校继续学习。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的英国初等教育,仍然主要是一种慈善事业。导生制学校和幼儿学校就是此时在英国出现的两种
16、属于慈善事业的初等学校。1870 年英国政府颁布了“初等教育法 ”,重申国家对教育的补助和监督,在各学区设立国民学校,承认教会学校为国家教育机关之一种,但要求学校中的世俗科目与宗教分离。1880年英国政府规定初等教育为强迫教育。到 1891 年,开始实现初等教育免费的规定。至此,英国教育制度基本形成并为国家所控制。其年限一般为 6 年。【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41 【正确答案】 洛克是英国著名的实科教育和绅士教育的倡导者,他在其代表作教育漫话中阐述了他的教育主张。首先,他认为教学应启发儿童求学的欲望,激起读书的兴趣。教学要从儿童的年龄特点出发,使读书变得饶有趣味,寓学习于兴趣之中,他们就会把“
17、学习当成另外一种游戏或娱乐去追求”。其次,应鼓励和培养儿童的好奇心。洛克认为如果儿童的好奇心不断得到鼓励和培养,他们的推理能力和判断能力就会得到发展,理智就会逐步完善。再次,要集中和保持学生注意力。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教师首先应尽量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用处,当儿童真正了解了知识的用处就会集中注意去学习。其次教师的态度应当温和、慈爱。最后,洛克根据人的认识是从简到繁的特点,强调教学也应从易到难,出简及繁,循序渐进。洛克极为重视思想和方法的训练,认为良好的方法可以清除前进道路中的障碍,有助于掌握知识,领会事理。方法有多种,但主要的有二,即从一般到特殊的方法和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他强调应该使学生在这
18、两种方法上都得到训练。洛克针对当时教育只重视死记硬背,忽视发展智力的严重弊端,提出在教学过程中提高人的能力较之获得知识更为重要,这一思想在当时有着较大的积极意义,在教育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42 【正确答案】 斯宾塞是 19 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家。他所生活的 19 世纪的英国大、中学的教育内容已经不能反映当时科学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对此,斯宾塞提出,教育的目的是为“完满生活做准备” ,呼吁教育应从古典主义的传统束缚中解放出来,适应生活、生产的需要,应当教授有价值的知识。斯宾塞认为,最重的问题不在于某些知识有无价值,而在于它的比较价值。这个比较的尺度就是他
19、提出的知识价值论:他认为,学科是否重要是与生活、生产和个人的发展相关系的,为此,他把人类生活的几种主要活动加以分类。它们可以自然地排列成为:直接有助于自我保全的活动;从获得生活必需品而间接有助于自我保全的活动;目的在抚养和教育子女的活动;与维持正常的社会和政治关系有关的活动;在生活中的闲暇时间可用于满足爱好和各种感情的活动。根据生活准备说和知识价值论,他提出学校应该开设以下五种类型的课程:第一类是生理学和解剖学。它是直接保全自己的知识,是合理的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第二类是逻辑学、力学、数学、光学等,是间接保全自己的知识,是使文明生活成为可能的一切过程能够正确进行的基础。第三类是生理学、心理学
20、和教育学,是履行父母责任必需的知识。第四类是历史,有利于调节人们的行为,维持正常社会关系。第五类是文学、艺术等。【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43 【正确答案】 18 世纪 70 年代,德国出现了以泛爱主义为宗旨,创办“泛爱学校”的教育活动。“ 泛爱学校”是在夸美纽斯和法国启蒙学者的教育观影响下出现的新式学校。“泛爱学校 ”的创始人是巴西多,他发表 关于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对社会公共福利的影响告慈善家及富人书,按照卢梭的教育观点,提出了培养博爱、节制、勤劳的美德,注重实用性和儿童兴趣,寓教育教学于游戏之中等极富新意的办校设想,呼吁人们捐资助学,结果引来了包括奥地利国王、俄国女皇在内的一批达官显贵的支
21、持。泛爱学校采用“ 适应自然 ”的教学方式,还儿童以本来面目。教学中注重直观,学生常在游戏、表演、诵读、交谈、心算等活动中学习。学习的内容也十分广泛,本族语和实科知识占有重要地位,还有外语、体育、音乐、舞蹈和农业劳动、手工劳动,等等。巴西多还为泛爱学校编出包括多种基础科学知识的初级读本,该书附有 100帧插图,被誉为 18 世纪的世界图解、教育史上第二本有插图的教科书。【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44 【正确答案】 19 世纪是德国社会和教育进行变革和发展的时期,其中在教育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洪堡,当时他任普鲁士内务部文教总管,根据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制订了包括学制、课程、教法、考试、学校管理和师
22、资在内的一系列的改革方案。在初等教育上,他认为初等教育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理性,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宗教感情,为进一步的学习做准备。在中等教育上,编制了教学计划,以拉丁文、希腊文、德文和数学为主课,重视历史、地理和自然科学的教学。在高等教育上,洪堡提出了学术自由原则、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原则。还创办了柏林大学,这是 19 世纪对德国教育最有影响的事,对后来欧美高等教育发展也产生重大影响。洪堡认为,国家不能使大学仅仅为它的眼前利益服务,把大学看成高等古典语文学校或古典专科学校,而应从长远利益考虑,使大学在学术研究上不断提高,从而为国家发展创造更广阔的前景。从这一指导思想出发,创建了柏林大学,
23、旨在使它成为德国科学和艺术的中心。为了实现这一理想,柏林大学采用了新的办学思路:柏林大学具有充分的自治权,教授和学生有研究和学习的自由;聘请既有学术造诣又有高超教学技能的教授;重视学术研究和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45 【正确答案】 康德不仅是哲学家,也是 18 世纪重要的教育家,其思想主要集中于论教育一书。(1)人与教育。在人与教育的关系上,康德与启蒙主义者特别是卢梭一样,高度推崇人性、人的尊严,充分肯定人的价值。但不同的是,卢梭认为人性本善,是后天造成了人的恶;而康德认为人性既有善也有恶。因此,卢梭认为教育就是让人“返回自然“恢复本性;康德认为教育必须去恶扬善,要求给予
24、儿童更多的指导和管束,与卢梭的消极教育思想迥然不同。在认识论上,康德认为人既有能力获得感性经验,又有先验的理性。这种认识论导致康德很注重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主体 l 生,认为教育不应只是灌输和管束,应给学生自由,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发挥一切能力。(2)“道德人”的培育。康德认为,人与动物之所以有区别,归根结底是因为有道德,因而要使人变为“道德人”,道德教育自然是非常重要。在这方面,康德认为德育应当顺应自然,让儿童自由成长,同时又要让他们自觉地接受理性的引导,所以应当有一定的强制性。 (3)广义的体育。 康德在其论教育中,把全部教育分为体育、管束、训育和道德陶冶四个部分,道德教育之外的部分又称为广义
25、的体育。关于体育,康德主要论述了婴儿的抚育,强调了有益的体育运动对发展儿童的体力和感官有重要作用,这也就是身体方面的训育;此外,判断力、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等“心理功能 ”的培养也属于 “训育”的内容。婴儿的教育应由家长负责,公民的教育则由国家公共教育负责。【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必答题46 【正确答案】 近代法国的教育根据其政治背景,可以具体分为三个时期,即资产阶级革命前、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和法兰西帝国成立后。(1)资产阶级革命以前法国教育的特色主要是教会控制,有浓厚的宗教性。法国是在 9 世纪中叶,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法、意、德)以后形成的封建制国家,教育也是以基督教会的教育体系为主。文艺
26、复兴时期,法国出现了一批资本主义的手工业工场,资产阶级得到一定成长,但封建制度在政治、经济和教育上严重制约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宗教改革以后,法国的天主教实力受到重大打击,许多教派争相办学,促进了法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但旧教势力仍大,教育权主要掌握在天主教手中。初等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识字、教义问答和祈祷,近代科学和教育的发展相当缓慢。18 世纪中后期出现的启蒙运动对法国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启蒙思想家反对天主教的蒙昧主义,倡导理性,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倡导民主与自由,奠定了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和教育改革的思想基础。(2)资产阶级革命期间,教育发生了较大的改变。1789 年法国爆发的资产阶级大革命是
27、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革命,它不仅决定了法国历史发展的方向,也对法国和欧洲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法国大革命中先后上台的立宪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在教育改革方面分别提出一系列有代表性的教育方案,尽管这些方案内容各异,但反映了法国资产阶级对教育改革的基本主张。其基本内容是:主张建立国家教育制度;主张人人有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国家应当给予保护,实行普及义务教育;在教育内容和教师问题上,主张实现世俗化和科学化;法案还在男女平等教育、成人教育等方面提出了要求。由于各派掌权的时间短暂,各种教育方案难以实施,但对法国教育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3)拿破仑上台后法国中央集权的教育体制正式形成。1799 年,拿
28、破仑上台,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对教育进行改革,建立了中央集权教育领导体制。在教育改革方面,拿破仑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是要求教育为国家服务,为国家提供受过训练的忠诚的行政官员,使教育与帝国的社会秩序和专制性质一致。为此,拿破仑首先采取了与天主教会“和解” 的政策,以利用教会的力量来巩固自己的政权。颁布了许多重要的教育法令,如关于公共教育的基本法关于创办帝国大学的法令关于帝国大学条例的政令。通过以上教育改革,拿破仑逐渐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教育体制。其特点是:第一,教育管理权力高度集中。拿破仑在巴黎设立了帝国大学,所谓帝国大学不是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而是掌管全国教育行政的最高权力部门,帝国大学的
29、总监是负责全国教育的最高首脑,由皇帝亲自任命;第二,全国的教育实行学区化管理。全国教育分为 27 个大学区,每学区设一总长,负责管理大学区的各级学校;第三,开办任何学校教育机构必须得到国家的批准;第四,一切公立学校的教师都是国家的官吏。1 830 年,法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后,发展初等教育成为重要任务,教育部长基佐颁布“基佐法案 ”,大力发展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规定每乡设一小学,教师任教需资格证书。19 世纪 70 年代,法国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国民教育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普及初等教育成为教育发展的重点,1881 年和 1882 年,法国教育部长费里两次颁布有关义务教育的法令,史称“费里教育法” 。法令规定,儿童 613 岁为义务教育阶段,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实行免费;重申教师执教须获国家颁发的证书;要求教学不褥饰有宗教标志,不得开设宗教课,但允许假日在校外接受家长所希望的宗教教育。总之,费里法案体现了法国教育义务、免费和世俗的三原则,为法国国民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知识模块】 近代教育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