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8 ,大小:53.50KB ,
资源ID:842637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84263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30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medalangle36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30及答案与解析.doc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 30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提出一切知识都以感觉为开端主张的是( )。(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梅伊曼(D)拉伊2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和生物起源说的共同缺陷是否认了( )。(A)教育的生产性(B)教育的阶级性(C)教育的社会性(D)教育的科学性3 教育质的规定性是指教育的( )。(A)一般性(B)特殊性(C)目的性(D)方向性4 学记“ 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所强调的是 ( )。(A)教育对政治制度的作用(B)教育对生产力的作用(C)教育对文化的作用(D)教育对经济基础

2、的作用5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 )。(A)制约作用(B)决定作用(C)主导作用(D)辅助作用6 一些事例显示,对“ 兽孩 ”进行的补救教育都不很成功。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 ( )。(A)顺序性(B)可逆性(C)模仿期(D)关键期7 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的是( )。(A)美育(B)体育(C)智育(D)德育8 我国颁布且实行的第一个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壬子癸丑学制9 义务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国家与社会有义务确保全体适龄儿童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家长有义务送适龄子女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和( )。(A)学校有义务为适龄儿童提供公平

3、的教育(B)适龄儿童有义务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C)公共机构有对适龄儿童开放并进行教育的义务(D)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不得雇用学龄儿童10 按照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观点,课程可以分为五个层面,除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之外,还有( )。(A)生活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B)运作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C)隐性的课程和运作的课程(D)隐性的课程和生活的课程11 特朗普制的教学组织形式属于( )。(A)班级授课制(B)个别教学(C)集体教学(D)综合化教学12 德育内容的性质和范围受制于( )。(A)学生的年龄特征(B)教师的思想品质(C)政治经济制度(D)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实际13 良好师生关系建立

4、的首要途径是( )。(A)家访(B)校外活动(C)课外活动(D)课堂教学14 赫尔巴特所代表的传统教育思想的核心一般被概括为: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和( )。(A)教师中心(B)学校中心(C)学生中心(D)活动中心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15 所有的教育现象都会成为教育研究的对象。16 班级上课制是现代课堂教学中的唯一有效的组织形式。三、简答题17 简述教育的概念。18 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及基本特征。19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课程论?20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有哪些?21 什么是学生学业成就评价?22 什么是德育的在集体中教育原则?贯彻在集体中教育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23 什么是德育

5、的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24 简述教师教学的特点。必答题25 案例分析至少用一个教育学原理(心理学亦可)进行分析。问题的分析可从某一个方面切入,不必面面俱到,能阐述清楚即可。视点犀利,欢迎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但是必须有理论依据。抓住要点,条理清晰,文字简练。至少用一个教育学原理(心理学亦可)进行分析。问题的分析可从某一个方面切入,不必面面俱到,能阐述清楚即可。视点犀利,欢迎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但是必须有理论依据。抓住要点,条理清晰,文字简练。大学少年班的争论少年班1978 年 3 月,在老一辈科学家李政道、杨振宁和丁肇中等的大力倡导下,在方毅等领导同志的支

6、持推动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少年大学生集中培养基地少年班,截至目前,已招收 29 期共 1134 名少年大学生。中科大少年班成立之后,国内十几所重点大学相继办起“少年班” ,但不久纷纷停办。最近,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首批学员回母校聚会,立即有媒体跟踪采访,披露了这个班上昔日大名鼎鼎的“神童” 宁铂如今出家为僧、干政“自我封闭”、谢彦波“ 有心理问题”的不幸命运。中科少年班再次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于是“少年班是培养人才还是摧残人才? 到底还要不要办下去” 的讨论在校内外激烈地展开。源自“问题学生 ”。中科大少年班小学之争源于它的“问题学生” :近几年,经常有指责少年班学生“生活自理能

7、力差、心理问题严重、人际交往困难”的文件见诸报端和网站,不时引发人们对少年班办学的争论。一位全国政协委员曾提交了一份请求停办少年班的提案,很快有人站出来反对。今年 3 月,19 岁的少年班 2001 级学生马丽丽(化名)窃取同学的国外大学邀请信事件公布后,立即被炒得沸沸扬扬,不久,有人以马丽丽事件为由头否定少年班教育模式,一位网友的话代表了这部分人的观点:“反对把小孩子送去读大学,他们身心还未成熟就去接受高深的大学教育,很容易犯错误。少年班该停办了。”7 月份,有媒体发表文章,对宁铂、干政、谢彦波的现状进行了详细描述。27 年前这三人是红透大江南北的“神童” ,是全国亿万家庭教育孩子学习的榜样

8、,国家和人民希望他们成为科学家,甚至中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而今,他们出家的出家,避世的避世,离大家的期望距离甚远。人们在扼腕叹息的同时,又进行了一场“少年班办还是不办” 的争论。甚至连宁铂的同班同学也分成两派,一派认为“ 以自己的感受而言,中国不能没有少年班”,一派则认为“ 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绝不会去少年班。”少年班成才率高据了解,科大少年班几乎每年都有 13 个“问题学生” 被退学,有的自控力差、贪玩、学业跟不上,有的品行不端,还有的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也有个别学生因为生活不能自理被休学。分管少年班工作多年的中科大副校长程艺说,这些现象在普通的大学班级同样存在,不是少年班的特有产物。不能

9、因为少年班名气大就不允许它出问题,也不能仅仅因为出了少数“问题学生” 就怀疑它存在的必要性。从总体看,少年班学生在中科大优秀学生中占很大比例。据学校跟踪调查,少年班毕业生成才率非常高,85以上考取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生,三分之一获得博士学位,比例远高于本校普通本科生。其中数百名杰出人才活跃在国内外知名学府、科研机构和经济领域,一般在 30 岁左右就做出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发明原子陷阱分析法的卢征大、微软全球副总裁张亚勤、发现了世界上最小的纳米碳管的秦禄昌、世界上第一位认知学博士张家杰等国际知名的杰出人才都曾在中科大少年班度过美好的大学时光,少年班管理委员会主任陈卿以他掌握的数据得出这样的

10、结论:“ 从培养科技人才的角度看,可以毫不惭愧地说,少年班成立至今,中国没有哪一所学校的哪个系有这样的成绩。”26 论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27 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特别是年轻一代发展中起主导作用?28 论述现代教育制度改革的特点。29 评述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国外的主要课程改革。30 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 30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3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

11、理4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5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6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7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8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9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0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1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2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3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4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15 【正确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教育研究是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

12、象的,目的在于揭示教育现象背后的规律,但并非所有的教育现象都会成为教育研究的对象。这种现象必须是那种具有潜在探索研究价值的教育现象才行,有些教育现象是偶然的、个别发生的现象,不具有研究价值。现象作为一种可被观察到的“事实” ,它本身并不会自动成为研究的对象,只有当研究者对他们所观察到的现象产生疑问时,这种现象才会进入我们的研究视野,才能真正成为教育研究的对象。因此,所有的教育现象都会成为教育研究的对象的说法是不准确的。【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6 【正确答案】 错误。班级上课制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此外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还有分组教学、特朗普制、小队教学、合作学习小组等组织形式。【知识模块】

13、 教育学原理三、简答题17 【正确答案】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可分为狭义和广义的两种。(1)广义的教育指的是,凡是有目的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是教育。它包括着人们在家庭中、学校里、亲友间、社会上所受到的各种有目的的影响。(2)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全日制的学校教育,而且包括半日制的、业余的学校教育、函授教育、刊授教育、广播学校和电视学校的教育等。(3)总的来说,教育就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

14、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4)教育学中所研究的教育,主要是狭义的教育。【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8 【正确答案】 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3)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教育质量标准。(4)坚持教育目的的社会主义方向,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我国教育

15、目的的基本特征:(1)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2)具有鲜明的政治方向。(3)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9 【正确答案】 马克思主义课程论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课程论。它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基础,以实现社会主义教育目的为依据,以促成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德、智、体、美、劳五育为基本内容的新课程论。它主张教学内容要按照学科自身的体系分科设课,既要遵循学科的内在逻辑体系,又要适应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发展水平,既能促成他们知识技能的增长、智力和体力的发展,又能促进他们科学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形成。【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0 【正确答案

16、】 从教学的主要方面教师教的方面分析,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和评价构成了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上课前,教师必须备好课,编制出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写好课题计划与课时计划。还要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考虑教法。上课要注意下述要求:明确教学目的;保证教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组织好教学活动;布置好课外作业。课后辅导: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作的测量、分析和评定。它以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学生、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教学设备、场所和时间等因素的有机结合的过程和结果为

17、评价对象,是对教学活动的整体功能所作的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和进行课程评价。【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1 【正确答案】 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是指以国家的教育目标为依据,运用恰当的、有效的科学工具和途径,系统地收集学生在各个学科教学和自学的影响下认知行为上的变化信息和证据,并对学生认知和能力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2 【正确答案】 (1)在集体中教育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以便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2)贯彻在集体中教育原则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关心、热爱集体,为建设良好的集体而努力。通过集体教育

18、学生个人,通过学生个人转变影响集体。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集体的教育力量结合起来教育。【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3 【正确答案】 (1)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2)贯彻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严格要求学生。【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4 【正确答案】 (1)强烈的示范性。(2)独特的创造性。(3)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必答题25 【正确答案】 我认为大学少年班应该继续办下去:这是基于我对超常教育的认识得

19、出的结论。(一)何谓超常教育超常教育即超常人才教育(台湾、香港称资优教育,欧美称天才教育,日本称英才教育),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欧洲悄然兴起的对天资优异的学生所进行的教育。它既不是超乎寻常的教育,也不是使常态儿童成为超常儿童的教育,而是针对超常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而进行的旨在使他们得到良好发展的教育。“超常儿童” 指在心理特征的某一方面表现特别出众的儿童,他们的表现不完全是天生的,而是先天因素和后天教育培养互相作用的结果。超常教育尽管看起来只针对比例相对少的儿童,但由于他们的发展潜力比较大,有希望使他们成为杰出的优秀人才。质教育应是超常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超常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我国以往总是把

20、超常教育定位于对智力超常儿童的教育,实际上超常人才教育不仅要面对智力超常儿童这一潜人才“富矿” ,还要从特殊人才的成才规律去面对更大的人才宝藏。研究表明,智力偏上的人如果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即适合于个体发展的教育,大多能成为优秀人才,所以超常教育的对象应该是:不论躯体健全与否,只要智力在中等偏上的早慧生(天资早显学生)与潜慧生(天资迟显生)均可接受这种特殊教育。(二)为什么要进行超常教育(1)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智力发展超常的人在儿童中的比例是 13。如果按1的比例计算,中国超常儿童有 290 万。如果把音乐、美术、体育、绘画等特殊才能考虑进去,超常儿童的比例要占到 15。中国的教学班是为大多数孩

21、子设的,超常孩子会不适应。超常儿童的独特性要求有适应他们的教育。这些具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应该享有基本的受教育的权益,我们也应该给超常儿童提供适合其发展特点和需要的教育形式和机会。(2)从国家、社会的角度来说,基础教育与卫生、医疗等一样是公共事业,有提供公共产品、普遍服务社会的义务。教育部门开办盲聋哑学校,体现了对每个公民个体的尊重,公民也有权利享受这种服务。在某方面有超常素质的人,同样有权利享受适合于他们的教育服务。这也是一种教育公平。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有需求有供给,符合市场经济的原则。而且提供这类公共产品可以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赢,并且于国于民皆为有利。超常教育是培养能在国内外各个

22、领域中竞争的卓越人才或英才,即具有高创造力的各种高级管理人才及各学科带头人等,而不是一般人才,所以它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高素质教育。这是超常教育的意义和培养目标之所在。教育结果的平等、过程的平等的前提是教育机会的平等,因此我们应该创造不同规格、类型和层次的教育让人选择。现代教育观应是面向全体,承认差异、尊重个性、允许选择、因人施教、人尽其才的教育,才更有利于人的发展。(3)从超常儿童自身角度来说,开展超常教育可以帮助有潜力的孩子找到自己的潜力发展自己。普通教育强调齐头并进,使用相同教材,是“大锅饭“,无法启发有潜力的孩子。超常教育强调发展,立足点在各自发展,多样性的课程、个别化教学、丰富的环境

23、,让有潜力的幼苗发挥潜能。课程和教学方法使教育历程充实、活泼,这些也都是教育改革中所追寻的。资优教育的原理、原则和策略的运用,可使普通教育变得更活化、素质化,更能帮助所有学生发展起来。所以超常教育的发展对普通教育改革也有一种刺激甚至是引导作用,二者相辅相成。(4)从统计数据来看,有人曾对近世 1000 多年间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与他们做出的重大科学创造发明绘制了科技人才成功曲线,发现大多数人在 30 岁左右即开始做出重大发明创造。人才学研究表明,科学创造的最佳年龄区是 2545 岁,峰值年龄是 37 岁。国外心理学家把智力分为知觉能力、记忆能力、比较判断能力、反应能力,将这几种能力与人的年龄阶段进

24、行比较发现,49 岁以前智力占优势,1829岁占明显优势。这样,如果按我国现在的教育制度按部就班地进行教育,学生到硕士毕业已有二十五六岁,博士毕业已经三十岁左右,再经过几年工作实践积累,就错过了发明创造的最好时机。超常教育本着早出人才、快“出人才的原则,使年轻人在 25 岁左右就达到博士毕业,正好进人创新的最佳年龄。(三)结论超常儿童虽然有超常之处,其他的常态儿童与他们相比或许显得平庸,甚至还有那些智力上有障碍的儿童。但是所有的孩子都是孩子,每个孩子都是平等的。对于所有的孩子都应该努力寻找适合他们的教育方式。无论孩子是否超常,最终是否能够成功,主要还取决于他成长道路上受到的教育,只有找到适合孩

25、子的学习方法,才能使孩子真正受益。超常教育也不是没有缺陷,如案例中就提到“生活自理能力差、心理问题严重、人际交往困难” 等现象。但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这些少年形成了一种与同龄人不同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超常教育班的同学即不属于自己同龄人的圈子,也不属于与自己同时毕业的大同学的圈子,而是一个独立的群落。由于家长及老师的特别关爱,这个群落的生活自理能力要弱于其他人。他们接受学校影响多一些,社会经验比较少,甚至不如与大龄同学一起长大的同龄同学。这些情况都是值得注意的。总之,少年班并不是“ 神童流水线 ”,创办它的目的在于更早地培养出素质全面、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案例中的中科大少年班成立仅短短二十多年,成绩有

26、目共睹,它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改进。目前对各类少年班的成败得失进行认真总结,有利于把大学少年班和我国的超常教育事业做得更好。【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6 【正确答案】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总是利用它的政治力量来颁布教育的方针、政策,制定教育的目的和制度,规定教育的内容,派遣和任免教育行政人员和教师,控制教育的经费,按照他们的思想政治要求去教育受教育者,通过这些手段,把教育权掌握在自己手里。(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谁有无受学校教育的权利,谁有无受什么样的学校教育权利,都由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3)政治经济制度度的性质决定教育目的的性

27、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教育要培养什么人,使受教育者具有什么样的思想品德和政治方向,以及为实现教育目的进行什么样的政治、哲学和道德的教育内容,是由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在历史上出现古代形态的教育、现代形态的教育无不证明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7 【正确答案】 在影响人发展的后天因素中,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而比起环境的自发影响来说,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这是因为:(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教育不管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家庭的或是学校的、社会的,都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

28、动,它是以教育人为主要目的的活动。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能排除和控制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给人以更多的正面教育,使人按照一定的思想政治方向发展,更有利于思想品德韵培养,使年轻一代健康地成长。(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按照一定的目的,选择适当的内容,利用集中的时间,有计划地、系统地向学生进行各种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并进行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而环境中其他方面的影响,往往是自发的、偶然的、片段的,是不能与学校教育相比拟的。(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培训过的教师来进行工作的,教师受社会的委托来教育学生,

29、他有责任来教育好学生,他对学生的思想、学业、身体等是全面关心的,他又明确教育的目的,熟悉教育的内容,懂得教育这个转化活动的规律和方法,自觉地促进学生按照一定的方向去发展。而其他环境缺少这样的专职教育人员,在这方面一般不如学校的条件好,教育效率也不如学校高。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在年轻一代的成长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年轻一代正是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他们知识的获得和思想品德的提高,除依靠所受的教育外,更多地依靠工作的实践、自学和自我修养。因而,教育对年轻一代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比对成年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更大一些,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

30、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在现代社会中,很难设想一个没有受过系统的学校教育的人能够参加工作和做好工作。但是,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实现,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活动。教育者应根据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利于身心发展的活动。同时,还应争取学生家庭和街道、社区等社会力量的配合,协同一致地教育学生,才能使教育的力量更大,教育的效果更好。【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8 【正确答案】 (1)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许多国家在实施义务教育时,实际上持有这样的共识:初等教育是所有年轻人应当接受并完成能够满足“ 基本学习需要 ”的教育。今天,大多数国家已逐渐把义务教育延长至

31、中学阶段。(2)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综合化中等教育含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前者一般属于义务教育,后者通常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中等教育经历了增加入学机会、结构和内容方面的深刻变革,走向综合化的发展道路。(3)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教育大众化表现在:规模的扩大;结构与形式的多样化。(4)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在成人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终身教育,到 20 世纪 60 年代发展成为一种国际性的教育思潮。终身教育是指人的整个一生都需要接受一定的教育和培训,它在时间上贯穿人的整个一生,在空间上打通了学校与社会、家庭分隔。目前,终身教育在实践的进展主要体现在:政府通过立法或行政手段,确立终身教育的地位,着力

32、建设学习型社会。在发达国家主要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在发展中国家以扫除青壮年文盲和义务教育为主。终身教育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对于学校特别是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9 【正确答案】 (一) 美国的课程改革(1)20 世纪 60 年代的改革。主旨是提高课程的学术水准,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发展学生智力。具体要求为:强调新三艺(数学、自然科学和英语 );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教学的中心,要求专家参与课程设计、教科书编写和教学大纲的拟定工作;学校课程的编制应采用螺旋式结构;提倡使用发现法。(2)80 年代以来的改革。主要集中于统一核心课程,设立全国性和州一级的课程标准。1983

33、年国家处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中提出五项新基础课(数学、英语、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计算机科学)。1994 年2000 年目标:美国教育法中提出在原有五门基础课之上再加上外国语和艺术。(二)英国的课程改革(1)1988 年 教育改革法的主要内容:实施全国统一课程,确定在 516 岁的义务教育阶段开设核心课程、基础课程和附加课程三类课程,核心课程包括数学、英语和科学;建立与课程相联系的考试制度,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要参加四次(7、11 、14、16 岁) 成绩评定,成绩评定包括全国统一考试和学校教师评定、教师评定,又包括测验、平时档案和成绩记录。(2)90 年代的改革。主要强调基础知识教育,

34、减少国家课程内容,增加多样性和灵活性的选择,简化评价方式等。(3)面向 21 世纪的教育改革。布莱尔政府设立了课程与资格局进行新一轮课改,主要改革趋势在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国家对课程的宏观调控;重视价值观教育和学生精神、道德的发展;加强社会公民的教育和培养;以基础学历为核心,致力于教育质量的提高;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交流技术能力。(三)日本的课程改革1998 年 12 月文部省颁布了学习指导纲要开始课改,其遵循的四点宗旨是:培养具有丰富人性和社会性,能够自立于国际社会的有生存意识的日本人;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谋求在轻松愉快的教育活动中使学生扎实地掌握基础的、基本的知识,加强个性发

35、展;发挥各学校的创意,推进特色教育、特色学校的教育。【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30 【正确答案】 教学方法指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我国中小学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练习法、参观法、自学辅导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它可分为讲述、讲读、讲解、讲演等几种。运用此法要求:讲授的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注意启发,讲究语言艺术。谈话法又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

36、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话可分为复习谈话和自发谈话两种,运用的基本要求: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要善问;要善于启发诱导;要做好归纳、小结。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辩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讨论可分为全班讨论、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运用此法要求: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做好讨论小结。实验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发生和变化的过程、探索事物的规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它分为感知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两种。运用此法要求:做好实验前的准备;使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要求与做法;注意实验中的指导;做好实验小结。实习作

37、业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方法。它和练习、实验一样,但实践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更强。运用此法要求:做好实习作业的准备;做好实习作业的动员;做好实习作业过程中的指导;作好实习作业的总结。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反复完成一定操作以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其种类很多,如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实际操作练习、模仿练习、独立性练习、创造性练习等。运用此法要求:提高练习的自觉性;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严格要求。参观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到社会场所,如工厂、农村、展览馆等,使学生通过对实际事物或现象的观察而获得新知识的方法。它可分参观、并行性参观和总结参观。运用此法要求:做好参观的准备工作;引导学生收集资料,做必要的记录;组织学生讨论,及时小结。【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