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 49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的是(A)布鲁纳(B)布鲁姆(C)斯宾塞(D)凯洛夫2 提出“教育即为未来人的完满生活作准备” 的是(A)乌申斯基(B)斯宾塞(C)杜威(D)洛克3 关于教育的功能,正确的是(A)在古代社会,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是经济功能(B)在任何社会、任何时期,教育的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都存在(C)教育的个体功能来自教育的社会功能(D)教育的隐性功能是非预期的结果,因此都是没有价值的4 关于终身教育理念,错误的是(A)终身教育是
2、近代教育的特征之一(B)终身教育最早由资本主义国家提出(C)终身教育的提出与成人教育有关(D)通俗地说,终身教育就是“活到老,学到老”5 关于劳动力市场理论,不正确的是(A)不认同人力资本理论的某些观点(B)劳动力市场由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两部分构成(C)个人的工资与教育水平无关(D)教育是决定一个人在哪一个劳动力市场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6 儿童的大脑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出生后第 5 个月到第 11 个月之间,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7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认为,人的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环境影响(B)教育作用(C)内在因素(D)实践活动
3、8 “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个人能够继续他们的教育,或者说,学习的目的和报酬,是继续不断的生长能力。” 这所反映的教育目的论是(A)教育准备生活说(B)教育适应生活说(C)教育超越生活说(D)教育改造生活说9 整个教育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是(A)国民教育制度(B)义务教育制度(C)学校教育制度(D)成人文化教育机构10 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高等教育实行三级办学体制,这三级是指(A)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市(B)中央、中心城市、市(C)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D)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市11 关于经验主义课程论和存在主义课程论的共同之处,不正确的
4、是(A)都认为课程要根据儿童的需要来确定(B)都主张课程的内容要与儿童的生活相联系(C)都反对固定不变的课程(D)都反对人文学科12 关于课程目标、培养目标、教学目标三者之间的关系,不正确的是(A)课程目标是教学目标的基础(B)课程目标是培养目标的基础(C)培养目标是课程目标的基础(D)培养目标是教学目标的基础13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所倡导的教学方法是(A)发现法(B)情境教学法(C)意义学习(D)程序教学法14 教师采用演示法进行教学,这体现了教学的(A)直观性原则(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C)形象性原则(D)可接受原则15 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使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教学方法是(A)参观
5、法(B)实验法(C)演示法(D)讨论法16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B)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之间的矛盾(C)教育者与德育内容之间的矛盾(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17 采取合理的惩罚这种教育手段的德育模式是(A)道德认知发展模式(B)体谅模式(C)社会学习模式(D)集体教育模式18 教育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说明教师劳动具有(A)创造性(B)复杂性(C)示范性(D)灵活性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19 在全球化的今天,培养“世界公民” 已成为教育的终极目标。20 智育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21 终身教
6、育就是专业教育。22 教学方法就是教的方法。三、简答题23 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及根据。24 简述集体教育模式的主要观点。25 简述教师的作用。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 49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基本常识的掌握程度。1956 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了教育目标分类学,他把教育目标分为知识、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因此,正确答案为 B。【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
7、的是“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基本常识的掌握程度。“教育即为未来人的完满生活作准备”是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教育思想的核心观点。杜威的观点与斯宾塞的观点恰恰相反,杜威明确反对斯宾塞的教育是为未来生活作准备的观点,认为教育就是生活本身。乌申斯基是苏联教育家,他的主要教育思想是教育的民族性原则。洛克的主要教育思想是绅士教育和“白板说”。因此,正确答案为 B。【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结构与功能”,旨在通过实例,考查考生对教育功能的掌握程度。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把教育功能划分为多种类型。根据教育作用的对象,可以把教育功能分为个体
8、功能和社会功能;根据教育作用的方向,可以把教育功能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根据教育作用的呈现形式,可以将教育功能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教育在不同社会表现出的社会功能重点不同,在古代社会,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是政治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是通过培养人而实现的,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因此,教育的个体功能来自教育的社会功能。虽然,教育的隐性功能是非预期的结果,但这种非预期的结果既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因此,正确答案为 B。【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发展”,旨在考查考生对现代教育特征中的终身教育理念的了解程度。终身教育产生于现代社会,它是现代
9、社会教育的特征之一。因此,正确答案为 A。【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与社会关系主要理论的理解与掌握情况。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有教育独立论、教育万能论、劳动力市场理论、筛选假设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劳动力市场理论认为人力资本理论关于教育水平与个人收入成正相关的观点不全面,主张劳动力市场是由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两个不同部分组成的,不同背景的人将进入不同的劳动力市场从而享受不同的待遇,而教育是决定一个人在哪一个劳动力市场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正确答案为 C。【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6 【正
10、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制约”,旨在考查考生对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制约的理解程度。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发展的顺序性、发展的阶段性、发展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比如身体的发展遵循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肢的顺序。心理的发展总是由机械识记到意义识记,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等;阶段性是指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差异性是指同一年龄阶段的人,在发展上存在许多个别差异,例如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在体重、身高、智力、想象力、记忆力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不平衡性是指发
11、展的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以及在不同方面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儿童的大脑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出生后第 5 个月到第 11 个月之间,这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的表现。因此,正确答案为 C。【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旨在考查考生对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的把握程度。关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有单因素论与多因素论、内发论与外铄论、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认为,离开人能动的实践活动,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所赋予的一切发展条件,都不可能成为人发展的现实,主体自身的实践活动是人的发展的根本动
12、力。因此,正确答案为 D。【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目的”,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目的的不同理论观点的理解与掌握情况。教育准备生活说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为未来的圆满生活做准备;教育适应生活说认为学校教育应该将现有的生活情境作为其主要内容,教儿童适应眼前的生活环境,即培养能完全适应眼前社会生活的人;教育超越生活说认为教育应超越当前的现实社会,基于现实社会的发展趋势或可能,致力于满足未来社会的发展要求;教育改造生活说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改造社会,推动社会的变化。着眼于个人继续不断的生长能力的学习目的正是教育适应社会说的核心观点。因此,正确答案为 B。【
13、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校教育制度”,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制度概念的把握程度。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包括教育的施教机构系统和教育的管理系统两个方面。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校教育制度是教育制度的核心。因此,正确答案为 D。【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校教育制度”,旨在考查考生对 1985 年中共中央颁发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有关高
14、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内容的掌握程度。1985 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为了调动各级政府办学的积极性,实行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三级办学的体制。中央部门和地方办的高等学校,要优先满足主办部门和地方培养人才的需要,同时要发挥潜力,接受委托,为其他部门和单位培养学生,积极倡导部门、地方之间联合办学。”因此,正确答案为 C。【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课程与课程理论”,旨在考查考生对课程理论流派的掌握程度。经验主义课程论认为应以儿童活动为中心来组织课程,课程要考虑儿童的需要和兴趣,课程必须与儿童的生活相联系,反对把教材当做某些固定的
15、和现成的东西。存在主义课程论也主张课程最终要由学生的需要来决定,知识和有效的学习必须具有个人意义,必须与人的真正目的和生活相联系,反对固定不变的课程。在对待人文学科的态度上,存在主义课程论是持肯定态度的,认为人文学科应该成为课程的重点,经验主义课程论主张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的课程,并不看重人文学科。因此,正确答案为 D。【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课程编制”,旨在综合考查考生对课程目标、培养目标、教学目标三者关系的把握程度。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培养目标是不同类型、层次的学校或专业所培养的人才的具体质量规格;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
16、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变化的结果。从三者之间的关系来看,培养目标是课程目标的基础,也是教学目标的基础,课程目标是教学目标的基础。因此,正确答案为 B。【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学理论及主要流派”,旨在考查考生对不同的教学理论流派所主张的教学方法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关于教学理论,主要有行为主义教学理论、认知主义教学理论和人本主义教学理论。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倡导意义学习;发现法是认知主义教学理论倡导的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法是行为主义教学理论倡导的教学方法。因此,正确答案为 C。【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4 【正确
17、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学原则”,旨在综合考查考生对不同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理解和把握情况。演示法是教师向学生展示直观教具、实物,或让学生观察教师的示范实验,或让学生观看幻灯、录像等,从而使学生获得关于事物现象的感性认识的方法。演示法的运用体现了教学的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及过程的清晰表象;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可接受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是学生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
18、度,需要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没有形象性原则这一说法。因此,正确答案为 A。【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旨在考查考生对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本题指的是演示法。演示法主要是指展示实物和使用教具;参观法是指组织学生到校外的一定场所进行直接观察、访问而获得知识或验证知识。参观法和演示法比较容易混淆。实验法是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和过程的发生和变化,探求事物的规律;讨论法是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因此,正确答案为 C。【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6 【正确答案】 D【
19、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德育过程”,旨在考查考生对德育过程的规律的理解与把握程度。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过程。因此,正确答案为 D。【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德育模式”,旨在考查考生对不同的德育模式的理解与把握程度。道德教育模式是一种考虑教育机构中关心、判断和行动过程的方式,每种模式都包括关于人们如何发展道德的理论观点以及促进道德发展的一些原则和方法。德育模式主要有认知道德发展模式、体谅模式、价值澄清模式、社会学习模式和集体教育模式。在使用的德育手段方
20、面,集体教育主张采用合理的惩罚;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主张通过道德判断测定儿童道德发展的水平;体谅模式注重道德教育的感染力和榜样的作用;社会学习模式注重观察学习。因此,正确答案为 D。【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师”,旨在考查考生对教师劳动的特点的掌握情况。教育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说明教师劳动具有复杂性。教育是一门科学,说的是教师的工作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不是无章可循的随意性的工作。教育是一门艺术,说的是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他们彼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个性差异。他们生活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经受着不同的影响,遗传素质不同,家庭环境
21、不同,接受教育的基础不同,这一切都决定了教师在进行教育劳动时不能采取千篇一律的方式,而必须善于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因此,教师一方面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选项 A,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只能说明教育是一门艺术的一面,不能回答教育是一门科学的一面。因此,正确答案为 B。【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19 【正确答案】 错误。教育是有国别的,教育总是要为本国培养各种人才的。我们只能说教育要培养人的世界意识、世界视野、世界水平和世界胸怀,但不能说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培养“世界公民”。【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综合考查考生对
22、教育的整体把握程度。全球化确实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全球化要求人们要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国际视野等。但一个国家的教育目的归根结底要受到国家的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的制约,教育目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教育培养人首先要体现国家的意志和国家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再培养人的国际视野。【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0 【正确答案】 错误。智育是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基本的技能技巧和发展智力的教育。学生的心理是一个整体,智力活动是非智力活动的基础,非智力活动对智力活动具有积极的作用。智育不仅要发展学生的感觉、记忆、思维等智力因素,还要发展兴趣、动机、需要、情感等非智力因素。【试题解
23、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全面发展教育的理解与掌握程度,重点考查学生对智育的理解,以及学生对教学过程中应当处理好的几种关系的掌握程度。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包含智力活动和非智力活动的有机的统一活动过程。它们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智力活动是一种认识活动,非智力活动是一种情意活动,教师只有把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效果。【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1 【正确答案】 错误。终身教育源于 20 世纪 50、60 年代的西欧。法国 1956 年议会立法文件中首次使用了“终身教育 ”的概念。把终身教育理论推进为一种国际教育思潮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人物是法国的保
24、罗.朗格朗,著作是终身教育引论。1972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学生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强调了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概念。终身教育思想进一步被推广。1975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汉堡教育研究所主任戴夫将终身教育的基本特征概括为 20 个方面,其中包括终身教育有两个领域,即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这二者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互相作用的。因此,认为终身教育就是专业教育的想法是错误的。【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终身教育的特征。1975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汉堡教育研究所主任戴夫将终身教育的基本特征概括为 20 个方面:(1)终身教育是以“生活”“终身”“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的。(2)
25、终身教育是一个终身的过程。(3)终身教育既包括正规教育,又包括非正规教育。(4)终身教育不限于成人教育,它包括并统一所有阶段的教育,而且全面地看待教育。(5)家庭在终身教育过程的初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家庭学习贯穿于一个人的一生。(6)当地社会在终身教育体系中也起着重要作用,这种作用是从儿童与它接触时开始的。(7)中小学、大学和训练中心之类的教育机构固然是重要的,但这不过是终身教育机构的一种。它们不再享有教育的垄断权,也不再能够脱离其他社会教育机构而存在。(8)终身教育从纵的方面寻求教育的连续性和一贯性。(9)终身教育在横的方面寻求教育的统合。(10)终身教育与拔尖主义的教育相反,具有普遍性,它
26、主张教育的民主化。(11)终身教育的特征是,在学习的内容、手段、技术和时间方面,既有机动性,又有多样性。(12)终身教育是对教育进行生动有力的探讨,它促使人们能够适应新的开发,自行变更学习内容和学习技术。(13)终身教育为受教育者提供各种可选择的教育方式和方法。(14)终身教育有两个领域,即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15)通过终身教育来实现个人或社会的适应机能和革新机能。(16)终身教育实行补正的技能,克服现行教育的缺点。(17) 终身教育的最终目标是维持和改善生活的质量。(18)实施终身教育有三个主要的前提条件:提供适当机会、增进学习动机和提高学习能力。(19)终身教育是把所有的教育组织化的原理
27、。(20)在付诸实施方面,终身教育提供一切教育的全部体系。【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2 【正确答案】 错误。教学方法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师生双方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办法,既包括教师的教的方法,又包括学生的学的方法,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具体而言,教学方法有:教学方法要具有合目的性、具有双向性、具有可操作性。因此,本题所表述的命题是错误的。【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学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对教学方法产生错误的理解,如将教学方法理解为教的方法,将学生的学习成绩理解为教师的责任。在此需要注意的是,教学方法不仅仅是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的方法。【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三、简
28、答题23 【正确答案】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这是因为:首先,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其次,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再次,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和基础性;最后,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遗传素质、环境、学校教育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其中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之所以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因为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29、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4 【正确答案】 集体教育模式是由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首先提出来的。该模式的理论基础是集体主义教育理论,而集体教育是该教育理论的核心。他认为,教育工作最基本的对象是集体。教育的任务在于培养集体主义者,而教育工作最主要的方法是集体教育。所以,马卡连柯将集体理论概括为“在集体中、通过集体、为了集体”的教育体系。该理论的代表人物还有苏霍姆林斯基。集体教育模式的具体观点有:(1)马卡连柯提出了平行影响的原则和前景教育原则。他认为教师应该以集体作为教育的对象,让个人在集体中获得发展。(2)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在培养班集体的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老师要时时为集体制定奋斗的目标,让集
30、体有不断前进的动力,激励集体成员为了目标而前进。(3)马卡连柯和苏霍姆林斯基都非常重视劳动教育。(4)纪律教育在集体主义教育中也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没有纪律就没法进行劳动教育。(5)该模式提出了对儿童的教育要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相结合。这也是集体教育的重要原则之一。集体教育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全面总结了苏联多年的教育实践而形成的,因而具有很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集体教育模式。考生在回答集体教育模式的主要观点时还需要回答集体教育模式的代表人物、产生背景以及对集体教育模式的评价。【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5 【正确答案】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教师的作用体现为社会作用和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两个方面。教师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为:(1)教师肩负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在学生发展中起引导作用;(2)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3)教师尤其是高校教师直接参与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1)教师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2)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3)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要教育影响源。【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师的地位与作用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对此问题要从教师的社会作用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两个方面来回答。【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