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实验研究)模拟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教育实验必须揭示变量间的( )关系,主动变革研究对象,使研究对象接受不同的实验处理。(A)递进(B)因果(C)条件(D)并列2 教育实验研究过为一种特殊的实验活动,具有的特点是( )。(A)以人和人所从事的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B)主要在教育和教学的自然环境状态下进行(C)强调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D)以上都是3 下列不属于教育实验研究缺点的是( )。(A)应用范围有限(B)实验结果缺乏生态效应(C)不能重复验证(D)受法律和伦理道德的限制4 教育实验研究
2、发展的基本线索之一是借鉴和模仿自然科学实验,其发展顺序是( )。(A)物理学生物学实验生物学、实验心理学 实验教育学(B)生物学物理学实验生物学、实验心理学实验教育学(C)物理学生物学一实验教育学一实验生物学、实验心理学(D)生物学一一物理学实验教育学实验生物学、实验心理学5 “实验科学 ”的始祖是( )。(A)伽利略(B)培根(C)缪勒(D)冯特6 “实验教育学 ”这一概念是由 ( )首次提出来的。(A)冯特(B)梅伊曼(C)拉伊(D)裴斯泰洛奇7 文艺复兴后,受自然主义和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很多教育家都按照自己的设想和理论进行教育实验活动,其中,( )是这类实验的典范。(A)裴斯泰洛奇创办
3、的孤儿学校(B)福禄培尔创办的幼稚园(C)杜威创办的芝加哥实验学校(D)陶行知创办的晓庄师范8 教育实验作为发展教育科学理论的源泉和检验科学理论真理性的重要手段,在教育科学发展中的作用是( )。(A)检验现有教育理论的科学性和先进性(B)为发现和揭示新的教育规律提供必要基础(C)为新的科崦理论假说应用于实践寻求操作程序(D)以上都是9 下列不属于教育实验准备阶段任务的是( )。(A)选定课题并形成假设(B)明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的理论框架(C)选定实验设计的类型,确定控制无关因素的措施(D)记录实验所获得的资料数据10 按照实验研究的目的,可以分为( )。(A)实验室试验和自然实验(B)探索性
4、实验和验证性实验(C)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实验(D)前实验、准实验和真实验11 根据实验因素的多少,可分为( )。(A)实验室试验和自然实验(B)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C)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实验(D)前实验、准实验和真实验12 ( )实践意义很大,一些优秀教师在自己岗位上所作的探索性尝试实验均属该实验范畴。(A)前实验(B)准实验(C)真实验(D)探索性实验13 准实验是由美国社会学家( )于 1979 年在其著作准实验法中提出来的。(A)培根(B)冯特(C)托马斯.库克和坎贝尔(D)梅伊曼14 ( )指自变量与因变量因果关系的真实程度,即研究结果的可精确解释程度。(A)内在效度(B)外在效度
5、(C)总体效度(D)生态效度15 如果一项实验结果只适用于大学男生,而不能推广到大学女生,表明这个实验设计的( ) 比较低。(A)内在效度(B)外在效度(C)总体效度(D)生态效度16 如果一项实验结果只能用于实验室环境,而不能推广到日常生活环境,表明这个实验设计的( ) 比较低。(A)内在效度(B)外在效度(C)总体效度(D)生态效度17 下列有关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内在效度是外在效度的必要条件(B)外在效度是内在效度的充分必要条件(C)有内在效度一定具有很高的外在效度(D)以上都不对18 ( )是实验法最显著、最重要的特点,是实验法应遵循的基本准则。(A)计划(
6、B)控制 (C)预测(D)创新19 在常用的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中,( )在教育实验中的应用有限。(A)消除法(B)平衡法 (C)抵消法(D)恒定法20 教育实验的变量控制主要是指控制( )。(A)自变量(B)因变量(C)无关变量(D)各种外部因素21 以把变量变为常量的方法加以控制,使无关变量的影响在实验前后保持不变的方法是( ) 。(A)消除法(B)平衡法(C)抵消法(D)恒定法22 下列属于平衡法的是( )。(A)经过数学测试,使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学生在数学基础、数学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在分班时保持基本接近(B)对调原有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合并实验班与对照班两次的成绩为样本成绩,再将两个样本
7、成绩进行比较(C)研究课堂练习与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由同一位教师承担实验组和控制组的教学工作(D)室外噪音影响教学,选择在比较安静的教室进行实验23 把某些难以控制的无关变量作为一项自变量纳入到实验中去的方法是( )。(A)统计控制(B)纳入法(C)抵消法(D)平衡法24 下列属于单组前后测设计基本特征的是( )。(A)只有一个被试组且不是随机选择,无控制对照组(B)仅一次实验处理(C)有前测和后测,用前后测的差大于零来作为实验处理效应(D)以上都是25 在教育实验中,应用最为普遍的是( )。(A)单组前后测设计(B)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C)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D)所罗门四组设计
8、26 在教育实验设计中,最基本最典型的实验设计是( )。(A)单组前后测设计(B)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C)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D)所罗门四组设计27 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的缺点包括( )。(A)降低了实验的内在效度(B)实验结果不能直接推论到无前测的情境中(C)不是随机取样分组(D)以上都是28 下列不属于随机分派控制组后测设计优点的是( )。(A)内在效度较高(B)能对被试的缺失加以控制(C)节省人力和物力(D)可以控制历史、成熟、测验等无关变量的影响29 下列不属于所 罗门四组设计基本特征的是( )。(A)只有一种实验处理(B)随机选择被试和分组(C)两个控制组均有前后
9、测(D)两个实验组中,一个有前测和后测,一个只有后测30 ( )实际是一种以最简单的形式把前面几种设计组合起来所得到的一种新的实验设计。(A)单组前后测设计(B)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侧设计(C)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D)所罗门四组设计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31 真实验是相对于假实验而来的。32 教育实验研究的内外在效度是一致的。三、简答题33 教育实验研究历史发展的两条基本线索是什么?34 教育实验研究的基本功能有哪些?35 控制教育实验变量的主要方法有哪些?36 教育实验的基本类型有哪些?37 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的优缺点。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实验研究)模拟试
10、卷 2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实验研究2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实验研究3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教育实验研究4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教育实验研究5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实验研究6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实验研究7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教育实验研究8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实验研究9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实验研究10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实验研究1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教育实验研究1
11、2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教育实验研究13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教育实验研究14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教育实验研究15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教育实验研究16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实验研究17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教育实验研究18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实验研究19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教育实验研究20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教育实验研究21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实验研究22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教育实验研究23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实验研究24 【正确答案】 D【知
12、识模块】 教育实验研究25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实验研究26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实验研究27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实验研究28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教育实验研究29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教育实验研究30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实验研究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31 【正确答案】 错误。真实验是与前实验、准实验相对应的。前实验是一种规范性不够强的实验。实验前缺乏清晰的假设,实验中往往不设对照组,对实验环境控制不够严格,干扰实验的因素很多,结论一般只具或然性。但是前实验的实践意义很大,一些优秀教师在自己岗位上所
13、作的探索性尝试均属于前实验。准实验是由美国社会学家托马斯?库克和坎贝尔于 1979 年在其著作准实验法中提出来的。准实验是一种接近实验法而又不十分合格的实验,从其要完成的任务和目的来看,接近于实验法;但从控制要求上看,由于控制过程不是十分严格,又不足以称为实验法。真实验是一种对所有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都作了充分控制的实验。如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等组分配;对实验环境进行有效控制;无关变量彻底排除与抵消等。【知识模块】 教育实验研究32 【正确答案】 错误。内在效度是外在效度的必要条件,但具有内在效度的研究结果不一定具有很高的外在效度,两者相互影响,但并不总是一致。【知识模块】 教育实验研究三、简
14、答题33 【正确答案】 教育实验研究基于两条基本线索发展而来:一是借鉴和模仿自然科学实验,即物理学生物学实验生物学、实验心理学实验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一是从一般教育活动本身分化发展而来。(1)借鉴和模仿自然科学实验科学实验萌芽于人类早期的实践活动,从 16 世纪开始成为独立的社会实践形式。伽利略第一个实验作为研究自然科学的一种必要方法,培根则制定了实验方法论原则而被誉为“实验科学始祖 ”。科学实验法最早用于物理学的研究,后引入动物学、生理学和医学。以人作为研究对象则始于 19 世纪上半叶,首先是实验生物学的发展,后产生了实验心理学,即以德国生理学家、哲学家冯特于 1879 年在莱比锡大学创办的世
15、界上第一个独立于生理实验室之外的心理实验室为标志,开始了以实验方法研究心理问题。20 世纪初,产生了实验教育学派,以自然科学方法为典范,以经验主义为哲学理论基础,通过观察、统计、实验等方法研究教育行为,反对建立在感觉的内省基础上的古老教育学。代表人物有德国的心理学家梅伊曼和拉伊,1901 年梅伊曼首次提出了实验教育学”的名称。(2)从一般教育活动的本身分化发展而来文艺复兴后,受自然科学实验思想的影响,在人文主义思想指导下,瑞士教育学家裴斯泰洛奇创办孤儿学校,福禄培尔创办幼稚园,蒙台梭利创办幼儿之家,教育家们都按照自己的设想和理论长期从事教育实验活动。其中,美国教育哲学家杜威于 18961904
16、 年创办的芝加哥实验学校堪称典范。而在我国,陶行知先生 1927 年创办了晓庄师范,晏阳初先生于 1929 年在河北定县进行了平民教育运动实验等。这些典型的教育实验,为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依据同时形成了教育实验的另一种基本类型。【知识模块】 教育实验研究34 【正确答案】 教育实验作为发展教育科学理论的源泉和检验科学理论真理性的重要手段,在教育科学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如下:(1)检验现有教育理论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并改进教育教学过程与方法通过教育实验,人为地创设一定系统和环境,在教育科学理论指导下改革教学内容或教学方法。通过提供有意之的可信赖的信息,不仅能对现有教育理论进行筛选
17、、改造和发展,而且能直接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2)为发现和揭示新的教育特点和规律提供必要的基础通过教育实验,才能发现未知,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从而不断加深对教育发展的规律性认识。(3)对引进的教育理论,进行检验、变通、改造和发展对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进行检验,结合本地区本校实际加以修补,才能探索出在不同条件下新教育实验的具体表现,使新的教育思想和经验扩大了适用范围,提高了外在效度和普遍性程度。(4)为新的科学理论假说应用于实践寻求操作程序通过教育实验,既能为理论具体化并用于实践寻求操作程序,又能通过实验结果进一步检验和完善这些理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这正是发展教育科学理论的一
18、条重要途径。【知识模块】 教育实验研究35 【正确答案】 最常用的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消除法就是排除或隔离无关变量对实验效果的影响。比如为了消除外界的巨大噪音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教学实验就选在校内安静的环境中进行。但是许多情况下,特别是在教育实验中,无关变量是难以消除的。而且过多地使用消除法,必然使实验情境失去“自然性”和“现实性”,与日常情境差距很大。所以消除法在教育实验中的应用有限。(2)恒定法就是在整个实验期间,尽量使所有的实验条件、实验处理、实验者及被试都恒定不变。如教学实验的教室不变、时间不变、学生不变等。但在教育实验中,很多因素是难以恒定不变的,因而还需要其他方法来控
19、制。(3)平衡法就是指除实验因子以外,无关变量对所有的实验组与控制组的影响都是均等的。这样就可不计无关变量的影响,而得到实验因子的效果。如进行甲乙两种教材实验,为了使无关变量教师教学水平、学生能力、学生知识等在学习教材中的影响一致,就需要选择两个水平相当的教师任教,选择学生水平一致的两个班级。(4)统计控制即使用协方差统计方法来控制无关变量。如在初始测验分数不等的情况下,通过协方差分析可排除无关变量(协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这是实验控制无能为力时所采用的方法。(5)纳入法对于那些既无法消除又难以保持平衡的无关变量,可以采用纳入法。即把无关变量作为一项自变量纳入到实验中去。(6)抵消法即假定两
20、个班,随机选取一个为实验班,另一个为对照班,进行第一轮实验;然后将两个班对调,原来的实验班改为对照班,对照班改为实验班,进行第二轮实验;最后将两次实验班的测量结果合并为实验班样本成绩,将两次对照班测量结果合并为对照班样本成绩,再将这两个样本的成绩进行比较。如此一来,组成实验班样本和对照班样本的都是两个班的全体,每个班都经历了一次实验与一次对照。这样两个班的学生因素、教师因素和家庭因素等无关变量都可以抵消。【知识模块】 教育实验研究36 【正确答案】 由于研究对象性质的不同和情境的不同,实验也就有了不同的特点,表现出不同的类型。现实的教育实验多种多样,存在不同的类型和层次。具体如下:第一,根据实
21、验环境的不同,可分为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1)实验室实验主要是借助于先进的仪器设备,在严格的人为控制下,在专门实验室进行的实验。 (2)自然实验是在教育教学的自然情境下,借助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人为控制相对宽泛。第二,根据实验研究的目的,可分为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1)探索性实验主要是进行前人所未做过的实验,意在探索、发现。是以探索某种教育现象以及受教育者个性发展的规律为目标,通过探索研究对象的因果关系及问题解决,尝试建构某种理论体系,具有较强的创新;(2)验证性实验可以说是重复试验,实验方法、实验设计等与前人做过的相同,意在验证实验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即以验证已取得的实验成果为目标,
22、是对已取得的认识成果用实践的方法来检验、修订和完善。第三,根据实验因素的多少,可分为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实验:(1)单因素实验也称单一变量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只施加一个实验因子。(2)多因素实验即在实验过程中施加两个以上实验因子的实验。第四,根据对实验的控制程度,可分为前实验、准实验和真实验:(1)前实验是一种规范性不够强的实验。实验前缺乏清晰的假设,实验中往往不设对照组,对实验环境控制不够严格,干扰实验的因素很多,结论一般只具或然性。但是前实验的实践意义很大,一些优秀教师在自己岗位上所作的探索性尝试均属于前实验。(2)准实验是由美国社会学家托马斯.库克和坎贝尔于 1979 年在其著作准实验法中提
23、出来的。准实验是一种接近实验法而又不十分合格的实验,从其要完成的任务和目的来看,接近于实验法;但从控制要求上看,由于控制过程不是十分严格,又不足以称为实验法。(3)真实验是一种对所有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都作了充分控制的实验。如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等组分配;对实验环境进行有效控制;无关变量彻底排除与抵消等。【知识模块】 教育实验研究37 【正确答案】 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是一种最基本最典型的实验设计。随机分组;实验组接受实验处理,控制组则不给予实验处理;两组均进行前后测。优点:由于利用随机分派方法分出两个等组,就可以控制“选择” 、“被试缺失”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都进行了前后测,便于对照比较。缺点:可能产生前测与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效果而影响外在效度。【知识模块】 教育实验研究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