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8 ,大小:65.50KB ,
资源ID:842725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84272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概述、心理发展与教育)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吴艺期)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概述、心理发展与教育)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概述、心理发展与教育)模拟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是(A)学习心理学(B)人格心理学(C)教育心理学(D)动机心理学2 教育心理学同普通心理学的关系是(A)特殊与一般(B)重合(C)无关(D)整体与部分3 下面不属于教育心理学研究范畴的是(A)学习心理(B)学生心理(C)教学心理(D)学生心理健康4 提出统觉学说的学者是(A)裴斯泰洛齐(B)夸美纽斯(C)詹姆斯(D)赫尔巴特5 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立时间是(A)1897 年(B) 1903 年(C)

2、 1910 年(D)1913 年6 在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史中,教育学与心理学背离的时期是(A)1900-1920 年(B) 1920-1960 年(C) 1960-1980 年(D)1980 一现在7 教学心理学出现的时期(A)1900 年之前(B) 1900-1920 年(C) 1920-1960 年(D)1960 年以后8 教育心理学未来发展的着力点在于(A)学习心理(B)学生发展(C)学生差异(D)学科教学心理9 提出人类具有三种灵魂即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人的灵魂并分别以不同教育方式予以教育培养的思想家是(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洛克10 属于裴斯泰洛齐对教育心理学的

3、贡献的是(A)创立教育心理学(B)提出统觉学说(C)倡导自然主义的教育观(D)首次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设想11 婴儿出生后依靠吮吸反射吃奶、喝水,后来婴儿又依靠吮吸感知外界事物,这在皮亚杰看来,这个过程是(A)同化(B)组织(C)顺应(D)运算12 在皮亚杰看来,一个有组织的、可重复的行为或思维模式是(A)运算(B)图式(C)适应(D)平衡化13 当儿童能够回答诸如“如果巨大的行星与地球相撞将会怎样” 等抽象、假设的问题时,在皮亚杰看来,儿童处于(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14 皮亚杰认为个体的认知能力从不平衡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是因为个体具有(A)运算

4、能力(B)自我调节能力(C)适应机能(D)组织机能15 儿童建立“ 客体永久性 ”的阶段是(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16 在皮亚杰的容积守恒实验中,学前儿童在比较两个水杯里的水的容积时,要么只能注意到水杯里水的高度,要么只能注意到水杯的粗细,儿童的这种表现被皮亚杰称为(A)自我中心(B)中心化(C)缺乏守恒(D)缺乏运算能力17 在维果茨基看来,下面的心理机能属于高级心理机能的是(A)感觉(B)直观性思维(C)知觉(D)随意注意18 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在个体认知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的心理学家是(A)皮亚杰(B)格赛尔(C)维果茨基(D)华生19 关于教学

5、与发展的关系,皮亚杰的基本观点是(A)教学适应发展(B)教学与发展并行(C)教学促进发展(D)教学等同于发展20 强调遗传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的心理学家是(A)斯金纳(B)霍尔(C)华生(D)格赛尔21 学习与个体心理发展不具有的关系是(A)学习依赖发展(B)学习促进发展(C)学习等同于发展(D)学习与发展相互作用22 维果茨基所强调的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是(A)最近发展区(B)学生在他人帮助下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C)学生的智慧顶点(D)学生经过努力探索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23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的阶段是(A)婴儿阶段(B)幼儿阶段(C)小学阶

6、段(D)青少年阶段24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到 18 岁时,人格发展的阶段的数量为(A)三个阶段(B)四个阶段(C)五个阶段(D)八个阶段25 埃里克森论述的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中不包括(A)生物因素(B)心理因素(C)社会因素(D)遗传因素26 采用对偶故事法研究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心理学家是(A)科尔伯格(B)皮亚杰(C)班杜拉(D)弗洛伊德27 科尔伯格将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划分为(A)三个阶段(B)三个水平(C)四个水平(D)八个阶段28 在科尔伯格使用海因茨偷药这个故事研究道德认知发展时,如果一个儿童认为海因茨应该偷药,因为这样妻子得救,他们将来还会重聚,那么该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处

7、于(A)好孩子定向阶段(B)相对的功利主义的道德定向阶段(C)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D)社会契约定向阶段29 斯皮尔曼认为对智力起重要作用的因素是(A)一般因素(B)特殊因素(C)语言因素(D)逻辑数理因素30 将智力区分为液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的心理学家是(A)斯皮尔曼(B)卡特尔(C)吉尔福特(D)瑟斯顿31 下列哪一维度不是吉尔福特提出的三维智力结构理论所考虑的维度(A)操作(B)产物(C)内容(D)因素32 下列各种智力理论中不属于智力的心理测量学理论的是(A)斯皮尔曼的智力二因素论(B)瑟斯顿的智力群因素论(C)加德纳的智力多元理论(D)吉尔福特的三维智力结构理论33 下面不属于斯腾

8、伯格提出的智力三元论中所提及的三种能力的是(A)操作能力(B)分析能力(C)创造能力(D)实践能力34 在斯腾伯格提出的智力三元论中,用来解释分析能力的亚理论是(A)成分亚理论(B)经验亚理论(C)情境亚理论(D)逻辑亚理论35 下列各种个别差异中,不属于认知方式差异的是(A)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B)冲动型与沉思型(C)内控型与外控型(D)深层加工与表层加工36 下列各种个别差异中,属于认知方式差异的是(A)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B)合作型与竞争型(C)内控型与外控型(D)视觉型与听觉型37 在学习时倾向于将所学内容与其他相关内容进行联系的认知风格是(A)场独立型认知方式(B)深层加工认知方式(

9、C)沉思型认知方式(D)整体型加工认知方式38 加德纳提出的八种智力之间的关系是(A)相对独立,互相影响(B)相对独立,互不影响(C)相互从属,互相影响(D)相互从属,单向影响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39 皮亚杰认为人类的认知发展是由外向内转化的内化过程。40 埃里克森提出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的八个阶段是相互独立的。41 科尔伯格提出了道德发展水平的六阶段理论。42 场独立型的认知方式优于场依存型的认知方式。三、简答题43 简述斯腾伯格提出的成功智力理论。44 简述深层加工与表层加工的区别以及促进学生深层加工的教学策略。45 试述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对教学工作的启示。必答题46

10、 材料:孙老师是一位从教八年的小学教师,前六年她都是教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的数学,最近两年她教一年级和二年级的数学。在最近两年的教学中,她觉得教学不像前几年那样得心应手了,学生总是无法理解她讲授的内容,她感到非常困惑。试根据有关教育心理学理论解释孙老师遇到的困惑,并帮助她找到相应的教学策略以解决这一困惑。47 材料:张明现在是高中三年级的学生,马上就要参加高考了,班主任老师早就让同学们考虑将来他们到大学要学习的专业了,可是张明却不知道选择什么专业好,他让父母帮他选择专业,父母也伤透了脑筋,不知道选什么专业好。试根据有关教育心理学理论解释张明的人格发展特点,以及这一理论对于学校解决与张明相似学生所

11、遇到的问题的启示意义。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概述、心理发展与教育)模拟试卷 2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心理学规律的科学。因此,答案为 c。【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概述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普通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分支学科的关系为特殊与一般的关系。教育心理学和其他心理学分支学科的规律抽象为普通心理学的内容。因此,答案为A。【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概述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教育心理学研究学生学和教师教的心理学规律,探究学生学和教师教

12、的相互作用,学生心理健康不是教育心理学关注的主题,它属于学校心理学关注的主题。因此,答案为 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概述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赫尔巴特是科学教育心理学诞生之前对教育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之一。我们在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中可清晰地看到统觉学说的影子。因此,答案为 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概述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一般将 1903 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的出版作为科学教育心理学的肇始时间,同时将桑代克视为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因此,答案为 B。【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概述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这一时期心理学家进入实验室从事学习过程

13、与学习实质的研究,没有关注教育实践。教育学家没有依据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进行教育实践。因此,答案为 B。【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概述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桑代克在 19131914 年将他在 1903 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扩展为三卷本,分别关注学生发展、学生差异以及学习心理领域,教育心理学这一领域是在1960 年后出现的。因此,答案为 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概述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迈耶等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教育心理学未来的发展趋势在学校课堂教学,在学科教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必须在具体学科领域展开。因此,答案为 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概述9 【正确答案】 C【试

14、题解析】 亚里士多德在对人类心理现象进行思考时最先提出了灵魂的概念,心理学即研究灵魂的学问。他提出了三种灵魂,分别通过教育予以塑造。这可以算是人类对学习类别的早期研究。因此,答案为 c。【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概述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倡导自然主义教育观的代表人物是卢梭。裴斯泰洛齐首次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认为教育研究要以心理学为基础。其他选项的解释见第 4 题和第5 题的解析。因此,答案为 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概述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皮亚杰认为个体的心理机能包括适应和组织。适应包括同化和顺应两种认知机能。同化是儿童利用已有的图式把新刺激纳入到已有的认知

15、结构中去的过程。顺应是儿童通过改变已有的图式或形成新的图式来适应新刺激的认知过程。组织则将通过同化和顺应发展起来的图式联系起来。题中涉及婴儿使用同一图式解决不同问题,属于同化过程。因此,答案为 A。【知识模块】 心理发展与教育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皮亚杰使用图式这个概念表示认知发展的结果。图式是指有组织的、可重复的行为或思维模式。在皮亚杰看来,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个体所拥有的图式具有质的不同。也就是说,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使用不同的认知工具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因此,答案为 B。【知识模块】 心理发展与教育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在皮亚杰看来,个体只有在认知发展的最高阶

16、段形式运算阶段(1116 、17 岁) 才能够进行假设性思维,采用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解决问题。因此,答案为 D。【知识模块】 心理发展与教育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的过程表现为不平衡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这被称之为平衡化。当个体已有的图式能够同化环境中的新信息时,他在心理上处于暂时的平衡状态;当个体已有的图式不能同化环境中的新信息时,他在心理上处于不平衡状态。此时,由于个体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个体的认知会向平衡状态发展。因此,答案为 B。【知识模块】 心理发展与教育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儿童在感知运动阶段末期认知发展的一大成就是主体与客体的分化,

17、表现为儿童能够将眼前消失的物体仍然视为存在,即儿童已建立了“客体永久性”,已能将自己看成是无数客体中的一个。皮亚杰认为这对婴儿的认知发展来说意义重大,称之为儿童完成了“哥白尼式的革命”。因此,答案为 A。【知识模块】 心理发展与教育1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皮亚杰称儿童不能同时考虑事物的多个维度只能考虑事物的一个维度为中心化。因此,答案为 B。【知识模块】 心理发展与教育1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维果茨基认为在个体的心理发展过程中,融合了两类心理机能,即低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机能。低级心理机能是指感觉、知觉、不随意注意、形象记忆、冲动性意志、直观的动作思维等。高级心理机能是

18、指随意注意、逻辑记忆、抽象思维、高级情感和意志等。因此,答案为 D。【知识模块】 心理发展与教育1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皮亚杰强调主客体相互作用的重要性。格赛尔强调成熟的作用。华生强调环境的决定作用,没有特别指出文化因素的作用。【知识模块】 心理发展与教育1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皮亚杰强调教学要适应儿童的认知发展,与此形成对比的观点是教学促进发展,维果茨基持有此种观点。【知识模块】 心理发展与教育2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斯金纳强调环境在个体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霍尔提出的“一两遗传胜过一吨的环境”论断中表明他强调遗传的作用。【知识模块】 心理发展与教育21 【

19、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学习与发展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相互影响。学习不等于发展,发展还要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知识模块】 心理发展与教育2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有两种水平:第一种水平是儿童现有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儿童实际的发展水平);第二种水平是儿童在成人的指导和帮助下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儿童的两种认知发展水平间的距离是最近发展区。因此,答案为 B。【知识模块】 心理发展与教育2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埃里克森将人格发展划分为 8 个阶段,18 岁前有 5 个阶段:第一个阶段(0 1 岁) 是获得信任感,克服怀

20、疑感的阶段,体验希望的实现。第二个阶段(13 岁 )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感的阶段,体验意志的实现。第三个阶段(36岁,即幼儿园阶段)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的阶段,体现目的的实现。第四个阶段(6 12 岁,即小学阶段)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的阶段,体验能力的实现。第五个阶段(1218 岁,即中学阶段)是获得同一感,克服混乱感的阶段,体验忠诚的实现。因此,答案为 c。【知识模块】 心理发展与教育2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埃里克森将整个人生的人格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到 18 岁时,则有五个发展阶段。【知识模块】 心理发展与教育2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埃里克森是新精神分析学

21、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格的发展不仅仅受到生物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心理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被称之为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因此,答案为 D。【知识模块】 心理发展与教育2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法研究儿童道德认知发展,柯尔伯格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因此,答案为 B。【知识模块】 心理发展与教育27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心理发展与教育2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题中儿童判断海因茨是否应该偷药考虑的是海因茨的行为对他有无好处,这符合前习俗水平第二阶段相对的功利主义的道德定向阶段的特点。因此,答案为 B。【知识模块】 心理

22、发展与教育2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斯皮尔曼提出了著名的智力二因素论,认为智力包括两种因素,即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一般因素影响个体在所有智力测验中的表现,特殊因素只影响个体在某一种能力测验中的表现。他认为一般因素在智力活动中起重要作用。【知识模块】 心理发展与教育3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斯皮尔曼提出智力的二因素论。卡特尔将斯皮尔曼提出的一般因素划分为晶体智力和液体智力。液体智力与遗传因素有关,晶体智力受后天教育的影响较大。吉尔福特提出三维智力结构理论。瑟斯顿提出智力的群因素论。【知识模块】 心理发展与教育3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吉尔福特提出的三维智力结构理论从

23、操作、产物和内容三个维度划分出 150 多种独特的智力因素。操作是指心理活动或过程。内容是指心理加工的信息材料。产物是指心理加工的结果。【知识模块】 心理发展与教育3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智力的心理测量学理论属于传统的智力理论,强调智力是可以测量的,关注智力的水平差异,斯皮尔曼的智力二因素论、瑟斯顿的智力群因素论以及吉尔福特的三维智力结构理论都属于智力的心理测量学理论。加德纳的智力多元理论强调智力并不是一个容易被测量的东西,强调智力是多元的,强调多元智力如何组合起来进行解决问题。这一理论和斯腾伯格提出的智力三元论都属于智力的系统理沦,强调智力的结构差异。【知识模块】 心理发展与教育

24、3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斯腾伯格认为智力包括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分析能力主要是指抽象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创造能力是指产生出新异思想的能力。实践能力是指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能力。【知识模块】 心理发展与教育3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斯腾伯格用成分亚理论解释分析能力,用经验亚理论解释创造能力,用情境亚理论解释实践能力。【知识模块】 心理发展与教育3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的认知方式是从信息加工对环境依赖的程度的角度进行划分的。冲动型和沉思型的认知方式是从信息加工时是关注速度还是精度的角度进行划分的。深层加工和表层加工是从信息加工时对信

25、息的加工深度的角度进行划分的。内控型和外控型则是从情感的角度划分学习风格差异的。【知识模块】 心理发展与教育3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合作型与竞争型是从社会因素的角度划分学习风格的。视觉型与听觉型是从牛理因素的角度划分学习风格的。【知识模块】 心理发展与教育3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根据学习者对信息加工时的深度可将认知风格分为深层加工和表层加工。深层加工指深刻理解所学的内容,将所学内容与更大的概念框架联结起来,以获取内容的深层意义。表层加工指记忆学习内容的表面信息,不将它们与更大的概念框架联系起来。因此,答案为 B。【知识模块】 心理发展与教育3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

26、析】 加德纳提出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它由八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构成。每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但这些系统相互作用,从而产生整体的智力行为。因此,答案为 A。【知识模块】 心理发展与教育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39 【正确答案】 这种表述是错误的。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皮亚杰提出图式的概念作为认知发展的结果。图式是个体经过组织而形成的思维以及行为的方式,它有助于我们适应外在的环境,并可能表征着行动和经验的某种固定的形式。儿童最初的图式是先天的,即皮亚杰所说的“遗传性图式” ;它只有少量的几种,如“ 吸吮图式”“

27、抓握图式”等,正是依靠这种 “遗传性图式”,婴儿作出了最初的反应,开始了构造图式的漫长历程。个体后天建构的图式最初源于动作,这种主体和他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观点构成了皮亚杰理论的核心。具体来说,主体主动地组织图式去同化环境中新的信息,如同化成功,图式得到丰富;如同化失败,则原有图式得到改造或建构新的图式。随着同化和顺应的进行,儿童的认知能力不断得到发展。 因此,在皮亚杰看来,儿童的认知发展是由内向外逐渐展开的过程。【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内容。皮亚杰认为人生来就有一些固有的先天图式,这些图式经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逐渐发展强大,因此,他强调智慧发展由内向外的过程。【知识

28、模块】 心理发展与教育40 【正确答案】 这种表述是错误的。埃里克森认为,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自我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人格是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因素组成的统一体。他把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划分为八个互相联系的阶段。这八个阶段以不变的序列逐渐展开,每一个发展阶段都需要解决某一具有普遍性的心理与社会矛盾。对于这些心理与社会矛盾,埃里克森使用了“危机”这一概念,其含义并不是一种灾难性的威胁,而是指发展中的重要转折点。在每个转折点上,个体不可避免地要对发展的方向作出选择。前一阶段危机的积极解决,增加了下一阶段危机解决的可能性,而消极地解决危机,则减少了这种可能性,给下一阶段的发展造成障碍。因

29、此,各阶段发展任务解决得顺利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个体未来人格和生活的具体方面。【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内容。埃里克森把人格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但是这八个阶段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埃里克森特别强调同一性形成对个体发展的重要作用,强调各个阶段的发展与同一性形成的关系。【知识模块】 心理发展与教育41 【正确答案】 这种表述是错误的。科尔伯格提出将儿童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1)前习俗水平 (preconventional level)这一水平的儿童的道德判断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包括两个阶段: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以惩罚与服从

30、为导向,由于害怕惩罚而盲目服从成人或权威。道德判断的根据是是否受到惩罚,认为凡是免受惩罚的行为都是好的,遭到批评、指责的行为都是坏的,缺乏是非善恶的观念。相对的功利主义的道德定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对行为好坏的评价首先是看能否满足自己的需要,有时也包括是否符合别人的需要,稍稍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把这种关系看成类似买卖的关系,认为有利益的就是好的。(2)习俗水平 (conventional level)这一水平的儿童的特点是:能了解、认识社会行为规范,意识到人的行为要符合社会舆论的希望和规范的要求,并遵守、执行这些规范。包括以下两个阶段:人际和谐 (或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此阶段的儿童以人际

31、关系的和谐为导向,对道德行为的评价标准是看是否被人喜欢、是否对别人有帮助,是否会受到赞扬。为了赢得别人的赞同,当个好孩子,就应当遵守规则。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此阶段的儿童以服从权威为导向,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守法。(3)后习俗水平 (postconventional level)该水平特点是:道德判断超出世俗的法律与权威的标准,而以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为行为的基本依据。包括以下两个阶段: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认识到法律、社会道德准则仅仅是一种社会契约,是大家商定的,是可以改变的。一般他们不违反法律和道德准则,但不用单一的规则

32、去评价人的行为,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此阶段的个体判断是非不受外在的法律和规则的限制,而是以不成文的、带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原则,如以正义、公正、平等、个人的尊严、良知、良心、生命的价值、自由等为依据。【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内容。科尔伯格将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每个水平划分为两个阶段。水平是上位的概念,阶段是下位的概念。【知识模块】 心理发展与教育42 【正确答案】 这种表述是错误的。场独立型认知方式是指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影响和干扰,在认知方面独立于周围的背景,倾向于在更抽象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独立对事

33、物作出判断。场依存型认知方式是指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场独立型认知方式的学生一般偏爱自然科学、数学,且成绩较好,他们的学习动机往往以内部动机为主;场独立型的学生易于给无结构的材料提供结构,比较适合结构不严谨的教学方法。场依存型学生一般比较偏爱社会科学,他们的学习更多地依赖外在反馈,他们对人比对物更感兴趣;场依存者偏爱非分析的、笼统的或整体的知觉方式,他们难以从复杂的情境中区分事物的若干要素或组成成分;他们喜欢有严密结构的教学。【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认知方式差异与教育的内容。认知方式是个体感知、理解、记忆、思维、问题解决以及信息加工的典型方式

34、。认知方式体现了人们在信息加工时具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认知方式虽有其优点,也有其缺陷,但无优劣之分。【知识模块】 心理发展与教育三、简答题43 【正确答案】 成功智力理论也称三元智力理论,由斯腾伯格在 1985 年提出,强调智力是一套相互关联的加工过程。成功是指个体能在现实生活中实现自己的目标,这种目标是个体通过努力能够达成的人生理想。因此,成功智力就是指用以达成人生主要目标的智力,它使个体能以目标为导向并采取相应的行动。该理论认为,智力包括三个相互关联的方面,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分析能力是主体有意识地规定活动的方向,以发现问题的有效解决办法的能力,主要指抽象思维能力、信息处理的能力

35、和语言能力。创造能力包括阐明新思想和联合非相关事实的能力、处理新异情境以及自动提出新的解决方案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包括适应改变了的环境的能力、改造环境以最大限度利用机会的能力以及在特殊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斯腾伯格认为成功智力是由上述三种能力组成的。只有在三种智力平衡时,个体才能与环境达成最佳的适应状态。【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的内容。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智力的心理测量学的理论,是从智力的功能角度探索智力的多元性。【知识模块】 心理发展与教育44 【正确答案】 (1)深层加工与表层加工的含义学生对于信息加工的深度存在两种方式,深层加工和表层加工。深层

36、加工是指深刻理解所学的内容,将所学内容与更大的概念框架联结起来,以获取内容的深层意义。表层加工指记忆学习内容的表面信息,不将它们与更大的概念框架联系起来。深层加工型的学生更倾向于主动建构所学内容并使记忆内容有意义,此类学生多采用建构主义的学习方法,他们更可能主动地学习。表层加工型学生倾向于被动地学习,往往机械记忆信息。他们更有可能因好成绩和教师的表扬等外部奖励的驱动而学习。(2)促进学生进行深层加工的教学策略和学生讨论不要单纯机械记忆学习内容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将正在学习的内容和已有知识联系起来。提出问题并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将信息纳入范围更大的知识框架内。让学生知道应该对信息进行深加工,不要停留

37、在肤浅的认识。深入探讨话题,谈论你们所讨论的信息如何与更大范围的观点见解联系起来。避免使用不假思索便能回答的问题。应提出需要学生对信息进行深加工的问题。将授课内容与儿童现有的兴趣更加有效地结合起来。【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考纲中认知方式差异的内容。所谓信息加工的深度,强调的是知识之间的联系程度。【知识模块】 心理发展与教育45 【正确答案】 (1)维果茨基关于认知发展的基本观点强调社会因素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作用;强调语言等起中介作用的工具对儿童的认知发展起重要的作用;强调认知发展的内化过程。(2)教育意义提出了“最近发展区 ”的概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在教育中的作用,具体表现为:支架教学:

38、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学习: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的部分。维果茨基提出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因此,对维果茨基的观点的理解要把握社会交互作用对认知发展的重要性这一核心观点。【知识模块】 心理发展与教育必答题46 【正确答案】 (1)可以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解释孙老师遇到的困惑。(2)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个体通过适应和组织等认知机能使图式不断获得发展。皮亚杰把人的身心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 岁):这一阶段(02 岁) 的儿童只有动

39、作层面上的智慧,语言和表象尚未产生。本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儿童仅靠感知动作的手段来适应外部环境,并构筑感知动作图式。前运算阶段(27 岁) :儿童逐渐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逐渐开始用表象符号代替外界事物,开始出现表象或形象图式的阶段。具体运算阶段(711、12 岁):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正在小学阶段读书,此时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但是,他们的逻辑推理是具体的,不是形式的。形式运算阶段(11、12 岁以上):儿童逐渐从依赖于具体内容的抽象思维中摆脱出来,而逐渐进行脱离具体内容的抽象思维的认知发展阶段。(3)孙老师遇到困惑的原因孙老师开始教小学五六年级,儿童的认

40、知发展阶段处于第三个阶段到第四个阶段之间。后来孙老师教小学一二年级,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处于第二个阶段到第三个阶段之间。由于孙老师长时间教小学五年级,其采用的教学策略比较适合于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而现在教小学一二年级,如果不改变教学策略,则可能会出现问题。(4)解决困惑的方法孙老师采用的教学策略应适合处于认知发展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渡的儿童,注意教学语言的形象性和教学材料的具体化。【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内容。学习认知发展理论要注意理论与实际教学的联系。【知识模块】 心理发展与教育47 【正确答案】 (1)可以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来解释张明的人格发展特点

41、。(2)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受生物、心理和社会等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并从情绪、道德和人际关系的整体发展角度来研究个性。因此,埃里克森的这一理论又被称为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埃里克森提出了心理社会八阶段论,他把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划分为八个互相联系的阶段,分别是:信任感对不信任感阶段(出生1 岁):该阶段的基本任务主要是形成信任感,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感阶段(13 岁):该阶段的基本任务,主要是形成自主性。主动感对内疚感阶段(36 岁):该阶段的基本任务,主要是发展主动性。勤奋感对自卑感阶段(612 岁):该阶段的基本任务,主

42、要是发展学习中的勤奋感。自我同一感对同一感混乱阶段(1218 岁):该阶段的基本任务,主要是发展或建立自我同一感。所谓自我同一感,是一种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占什么样的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等一系列感觉。亲密感对孤独感阶段(1830 岁):该阶段的基本任务主要是形成亲密感。繁殖感对停滞感阶段(3060 岁):这一阶段有两种发展的可能性:一种是积极的发展,即繁殖感,个人除了关心家庭成员外,还会扩展到关心社会上其他人;另一种是消极的发展,即停滞感,就是只顾及自己和自己家庭的幸福,而不顾他人的困难和痛苦。这一阶段危机的积极解决,所形成的良好品质为关心,它是指自觉地关

43、心他人,爱护他人。自我整合感对绝望感阶段(60 岁以上):有些人积极地解决了前面七个阶段中的发展危机,此时他们具有充实感和完善感。屡遭挫折的人在回忆自己一生时,经常体验到失败甚至绝望。这八个阶段以不变的序列逐渐展开,每一个发展阶段都需要解决某一具有普遍性的心理与社会矛盾。对于这些心理与社会矛盾,埃里克森使用了“危机” 这一概念,其含义并不是一种灾难性的威胁,而是指发展中的重要转折点。在每个转折点上,个体不可避免地要对发展的方向作出选择。前一阶段危机的积极解决,增加了下一阶段危机解决的可能性,而消极地解决危机,则减少了这种可能性,给下一阶段的发展造成障碍。因此,各阶段发展任务解决得顺利与否,将直

44、接影响到个体未来人格和生活的具体方面。(3)张明人格发展特点张明处在中学阶段的末期,这一阶段人格发展的任务是获得自我同一感,然而他在选择大学专业时不知所措,说明这一阶段他的人格发展存在危机并未形成自我同一感。(4)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对于学生同一感获得教育的启示意义首先,教师和家长要关注儿童的人格发展,使他们每一个阶段所存在的危机都能顺利解决,这对他们自我同一感的最终获得是有帮助的。其次,顺利实现同一感,关键是教师或父母鼓励并支持青少年亲自去做一些尝试。通过亲身体验,他们发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并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内容。学习这一理论要体会人格发展的重要性,理解人格发展与智育的关系。人格完善应是教育的重要目标,同时人格的发展对于智育有很大的帮助。【知识模块】 心理发展与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