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48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面不是从学习主体的角度分类确定的学习类型是(A)人类学(B)机器学习(C)网络学习(D)动物学习2 下面发生了学习的情形是(A)小明喝酒后脾气变得暴躁(B)小刚进到黑屋子里视力水平提高了(C)大猩猩模仿游人吃饼干(D)运动员服用兴奋剂后成绩提高3 下面不属于学习现象的是(A)习惯化和去习惯化(B)图式改变(C)形成条件反射(D)视觉适应4 加涅将学习分为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想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高级规则学习,这种分类的方
2、式是(A)学习水平分类(B)学习结果分类(C)学习内容分类(D)学习性质分类5 根据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观点,学生学习桑代克的效果律属于(A)连锁学(B)言语联想学(C)规则学(D)解决问题的学习6 根据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观点,某教师学习如何根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派学习理论为学生制定学习方案属于(A)连锁学(B)言语联想学(C)规则学习(D)问题解决的学习7 在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体系中,涉及对认知过程进行调控的学习类别是(A)言语信息(B)认知策略(C)智慧技能(D)态度8 “元认知”类似于加涅学习结果分类中的(A)言语信息(B)认知策略(C)智慧技能(D)态度9 加涅提出的学习水平分类纳入
3、到其提出的学习结果的类别是(A)言语信息(B)认知策略(C)智慧技能(D)态度10 奥苏伯尔根据学习材料和学习者原有结构之间的关系把学习分为(A)知识学习和技能学(B)概念学习和有意义学习(C)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D)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11 每次给孩子喂奶时都说“宝贝,乖” ,以后孩子饿了哭闹时跟他说 “宝贝,乖”,他就会安静下来,这是因为孩子(A)形成了经典条件反射(B)形成了操作条件反射(C)进行了社会学(D)习惯化了12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从条件反射的角度进行解释,这是因为发生了(A)条件反射的泛化(B)条件反射的分化(C)高级条件作用(D)条件反射的获得13 条件发射建立
4、后,无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不再配对出现,条件反射逐渐消退,但条件刺激和条件反应之间的联结并没有在神经系统中消失,能够对此证实的现象是(A)条件反射的泛化(B)条件反射的分化(C)高级条件作用(D)条件反射的自发恢复14 钱能够起到无条件刺激的作用,与其他条件刺激建立条件反射。能够对此进行解释的是(A)条件反射的建立(B)条件反射的分化(C)高级条件作用(D)条件反射的自发恢复15 能够解释“ 爱屋及乌” 的条件反射的规律是(A)条件反射的泛化(B)条件反射的分化(C)高级条件作用(D)条件反射的获得16 人走迷宫时发生的学习是(A)尝试一错误(B)顿悟(C)形成条件反射(D)模仿17 在试误学习
5、的过程中,学习者对刺激情境做出特定的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时,联结力量就会增加,这符合的学习规律是(A)练习律(B)效果律(C)准备律(D)近因律18 在桑代克以猫作为实验对象的研究中,当猫开始的动作无效时,会通过改变动作设法逃出去,桑代克认为猫的这种反应符合的学习规律是(A)选择反应律(B)类化反应律(C)联结转移律(D)多重反应律19 在斯金纳看来,人们之所以会反复做出错误和不当的行为,主要是因为(A)此类行为受到强化的结果(B)练习的结果(C)观察学习的结果(D)人的天性使然20 某位学生最近一段时间及时完成作业,老师告诉他放学后不必再留在教室里完成作业了,此后该生继续按时完成作业,
6、这时该生受到了(A)正强化(B)负强化(C)正惩罚(D)负惩罚21 当教师看到学生犯错误之后立即惩罚学生,学生虽有改进,但过了一段时间又犯有同样的错误,斯金纳认为这是因为(A)惩罚时机不对(B)施加厌恶刺激不当(C)惩罚没有效果(D)惩罚只能抑制行为22 一名教师看到一个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扮鬼脸却没有理睬他,根据斯金纳的理论,这名教师之所以这么做依据的规律是(A)泛化(B)分化(C)消退(D)强化23 在连续强化条件下,行为反应的特点是(A)建立快,消退也快(B)建立快,消退慢(C)建立慢,消退快(D)建立慢,消退也慢24 根据斯金纳的强化原理,下面属于二级强化物的是(A)食物(B)保暖衣物(C
7、)水(D)娱乐活动25 妈妈对孩子说:“ 你只有完成作业才能去打篮球” 。妈妈运用的原理或技术是(A)行为塑造技术(B)行为矫正技术(C)渐退技术(D)普雷马克原理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48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网络学习是学习的途径,不是从学习主体的角度确定的学习类型。【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学习的定义是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持久的变化。A、B 和 D 所产生的变化都不是由经验所导致的。【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3 【正确答案】 D【试题
8、解析】 习惯化是指当个体对于一个事物比较熟悉之后不再关注它,这说明个体由于经验已经获得了对于这个事物的认识。去习惯化是指当个体遇到与以前不一样的事物之后,又引起了个体的兴趣,说明个体由于经验的作用能够区分不同事物了。图式改变来自于皮亚杰的观念,指的是由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的个体认知的变化。形成条件反射说明个体学到了不同的经验。视觉适应属于生理反应,不属于学习。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加涅根据学习水平将学习划分为信号学习、刺激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想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高级规则学习,这八种学习是低级到高级的关系。
9、加涅根据学习结果将学习划分为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和运动技能,这五种学习结果是并列的关系。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规则的学习,亦称原理学习,旨在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学习概念间的联合。自然科学中的各种定律、定理的学习即是规则学习。桑代克的效果律属于原理或规则,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C。【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问题解决的学习亦称高级规则的学习,旨在在各种条件下应用规则或规则的组合去解决问题。教师学习如何根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派学习理论为学生制定学习方案,即灵活运用多种规则解决问题,因此,本题的答
10、案为 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言语信息指以言语陈述的形式存储于学习者记忆中的有关事物和组织化了的知识,这种学习结果是学习者能够再现以往贮存的信息。智力技能是指学习者使用符号(字母、数字、词语、图片等)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认知策略指学习者调节自己的注意、记忆与思维等内部过程的机能。态度是情感的或情绪的反应,形成学习者的态度指使学习者形成影响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或倾向。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B。【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元认知是指对认知过程的调节和控制,它与加涅提到的认知策略类似。【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9 【正确答案】 C【试题
11、解析】 加涅最初提出 8 种学习水平分类,后来他将 8 种学习水平分类进行概括纳入到智慧技能这一学习结果中。【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奥苏伯尔根据新旧学习内容之间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根据学习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条件反射是通过条件刺激反复与无条件刺激相匹配,从而使个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的过程建立起来的。本题中“宝贝,乖”属于条件刺激,“奶水”属于无条件刺激,“安静下来”是反应,“奶水”能够使孩子安静下来,这是无条件反射,通过“宝贝,乖”和“奶水”的匹配使孩子在听到
12、“宝贝,乖”时安静下来,这时形成了条件反射。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A。【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条件反射一旦确立,其他类似最初条件刺激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条件反射,称为泛化。本题中,“井绳”与“蛇”类似,也能引起条件反射,这是条件反射的泛化。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A。【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条件反射消退后过一点时间突然呈现条件刺激,条件反应会再次发生,这被称之为条件反射的自发恢复,证实了条件刺激与条件反应的联结在神经系统中仍然存在。【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钱实质上不是无条件刺激,但由于无条件刺激与
13、它进行过反复配对,它也可以起到无条件刺激的作用,与其他中性刺激伴随出现,产生新的条件反射,这是高级条件反射。【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屋”作为中性刺激起到无条件刺激的作用,与“乌”这种中性刺激伴随出现,产生了新的条件反射,这是高级条件作用。【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尝试一错误、条件反射和模仿是行为主义者关于学习的论述。顿悟说是早期认知观点关于学习的论述。人走迷宫的过程符合尝试一错误的学习过程论,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正确的反应保留下来,错误的反应被排除掉。【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14、】 桑代克提出的联结说强调学习的过程是试误的过程,学习的实质是情境与反应的联结。同时他阐述了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本题涉及的是效果律。华生提出了近因律和频因律两种学习规律。【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桑代克通过学习实验提出三种学习主律和五种学习副律。五条副律分别是多重反应律、定势律、选择反应律、类化反应律、联结转移律。多重反应律是指某一反应不能导致令人满意的结果时,将进行另外的反应,直到有一种反应最终导致满意的结果为止。选择反应律是指对情境中的某些因素进行选择性反应。类化反应律是指在新情境中出现与其类似情境中的反应。联结转移律是指逐渐的变化情境中的刺激,直至使
15、反应与新情境形成联结。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斯金纳提出操作性行为的概念,用强化解释人类和动物的操作性行为的获得,不管这种行为是对个体有用的正确行为还是对个体无用的错误行为,都是受到强化的结果。【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斯金纳将强化分为两种:一种是正强化,一种负强化。正强化是通过施加正强化物提高行为反应概率的强化,负强化是通过减免负强化物提高行为反应概率的强化。同样惩罚也分为两种,正惩罚和负惩罚,正惩罚是通过施加负强化物降低行为反应概率的惩罚,负惩罚是通过减免正强化物降低行为反应概率的惩罚。因此,本题
16、的答案为 B。【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斯金纳认为惩罚只能暂时抑制行为,因此,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当抑制解除之后,学生又会犯同样的错误。【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扮鬼脸的目的可能是要吸引教师的注意,如果理会他,实质上就是对他的行为进行了强化,如果不理睬他,则是对他的行为进行消退。【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斯金纳关于强化程式的研究。连续强化条件下,行为建立快,消退也快。间歇强化条件下,行为建立慢,消退也慢。【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强化物可分为一级强化物和二级强化物两类。一级强化物满足人和动物的基本生理需要,如食物、水、安全、温暖、性等。二级强化物是指因与一级强化物反复联合而获得强化性质的中性刺激。二级强化物可分为社会强化物(社会接纳、微笑)、信物( 钱、级别、奖状等)和活动( 自由地玩、听音乐、旅游等)。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普雷马克原理(Premack Principle)强调用活动作为强化物,即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或者说用学生喜爱的活动去强化学生参与不喜爱的活动。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