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 26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在师生关系中,提出以儿童为中心的是( )。(A)文化教育学(B)批判教育学(C)形式主义教育学(D)实用主义教育学2 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是( )。(A)教育者(B)受教育者(C)教育影响(D)教育手段3 我国的“科教兴国 ”战略,目的是要充分发挥教育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 )功能。(A)科技(B)政治(C)经济(D)人口4 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与促进,主要体现在( )。(A)教育制度上(B)教育领导权上(C)对人的培养和促进上(D)教育方式上5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
2、( )。(A)所有权(B)领导权(C)优先权(D)控制权6 提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坚持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的是( )。(A)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B) 1993 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C) 199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D)2001 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7 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 )。(A)布拉梅尔德(B)赫尔巴特(C)杜威(D)瓦根舍因8 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B)上课(C)个别辅导(D)布置作业9 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不包括( )。(A
3、)道德(B)思想(C)文化(D)法制10 下列属于非正式学生群体的是( )。(A)年级(B)班级(C)教研室(D)兴趣小组11 明中叶以后,产生了对理学教育批判反思的思潮,颜元采用“六斋” 教育来培养( )。(A)大丈夫(B)大儒(C)实德实才的人(D)参政人士12 在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中,提出“庶富教” 这一思路的是哪位教育家?( )(A)孟子(B)孔子(C)苟子(D)老子13 中国古代第一部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著作是( )。(A)大学(B) 学记(C) 论语(D)师说14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描述的是( )。(A)岳麓书院(B)学海堂(C)漳南书院(D
4、)东林书院15 被称为中国近代海军人才的摇篮的教育机构是( )。(A)天津水师学堂(B)福建船政学堂(C)江南水师学堂(D)福州电报学堂16 近代最早提出“ 美育” 这一教育目标的是( )。(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D)蔡元培17 针对农村教育的问题,提出以“文艺教育攻愚,生计教育攻穷,卫生教育攻弱,公民教育攻私” 的教育家是( )。(A)陈鹤琴(B)晏阳初(C)黄炎培(D)陶行知18 国民党在成立之初,在教育上采用了什么政策?( )(A)国民教育(B)三民主义教育(C)党化教育(D)平民教育19 陶行知最早创办的学校是( )。(A)晓庄学校(B)育才学校(C)山海工学团(D)自然科
5、学园20 干部教育的形式不包括( )。(A)干部学校(B)教导队(C)短训班(D)党校21 斯巴达教育要把氏族贵族弟子训练成为( )。(A)公民(B)绅士(C)武士(D)骑士22 中世纪基督教教育时期最典型的教育机构是( )。(A)主教学校(B)修道院(C)堂区学校(D)宫廷学校23 ( )创立的“ 四艺” 。(A)柏拉图(B)智者派(C)亚里士多德(D)毕达哥拉斯24 宗教改革后的教育称为新教育,以下哪一个不是其“新” 的表现( )。(A)教育的世俗化目的(B)破坏了中世纪前教育的宗教性(C)强迫义务教育(D)国家对教育实行管理25 在俄国高等教育史上影响最大的是 1755 年在( )倡议下
6、成立的莫斯科大学。(A)乌申斯基(B)巴甫洛夫(C)罗蒙诺索夫(D)柴可夫斯基26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在欧洲兴起了新教育运动,标志着新教育运动开始的是( )。(A)英国人雷迪开办阿博茨霍尔姆乡村寄宿学校(B)法国人德莫林开办罗歇斯学校(C)德国人利茨开办乡村教育之家(D)1912 年国际新教育联盟的成立27 洛克认为人的好坏是( )的结果。(A)先天禀赋(B)后天教育(C)环境的影响(D)上帝决定28 战后日本废除了中央集权的教育,采用“六三三四” 单轨学制,这在哪部法案中体现出来( )。(A)教育基本法(B) 教育敕令(C) 学校教育法(D)大学令29 1919 年,法国的“ 统一学
7、校运动 ”的主要主张是( )。(A)大力发展职业教育(B)普及义务教育(C)打击双轨,实行单轨(D)大力发展中等教育30 近代,美国制定的一个能对全国的职业教育提供财政补助的法律是( )。(A)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B) 国防教育法(C) 史密斯休斯法案(D)中小学教育法31 下列不是教育心理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是( )。(A)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不明确,意见分歧大(B)传统的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庞杂,体系零乱(C)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不明(D)教育心理学研究人员的技术不够到位32 遗传与教养之争一直是心理学中一个经久不衰的争论话题,下列学者中强调遗传决定论的是( )。(A)华生(B
8、)高尔顿(C)皮亚杰(D)罗杰斯33 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注重教育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相结合的研究,最具有代表性的是( )的研究,它推动了前苏联的学制与课程改革。(A)赞科夫的“ 教学与发展”(B)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C)列昂节夫和加里培林等的学习活动(D)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历史34 认知能力的提高主要是由于( )。(A)工作记忆容量增大(B)操作空间效率提高(C)短时储存空间增大(D)工作记忆能力提高35 格式塔派提出的学习的公式是( )。(A)S-R(B) S-O-R(C) S-O-O-R(D)S-S36 以下不是资源管理策略的是( )。(A)习惯在固定的一个地方读书(B)相信自己努力就可
9、以学好(C)碰到不懂的问题向老师请教(D)常常思考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正确37 把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分为“高成就动机” 和避免失败的动机理论是( )。(A)自我价值理论(B)期望 价值理论(C)成败归因理论(D)自我效能感理论38 ( )实际上是产生了顿悟,使人们打破了原来不恰当的思路,从一个新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A)原型启发(B)功能固着(C)酝酿效应(D)思维启发39 社会意识向个体意识转化,亦即意识形态的诸要素移置于个体意识之内是( )。(A)内化(B)外化(C)认同(D)遵从40 注意力、知识整合力、思维的敏捷性等属于( )。(A)晶体智力(B)流体智力(C)言语智力(D
10、)操作智力41 品德不良的纠正一般经历( )。(A)执拗醒悟改变(B)醒悟 再犯顿悟(C)醒悟 转变自新(D)转变自新醒悟42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所学内容并不依靠他们独立的发现,学习者只需接受或理解,以使今后可以利用或重视。这就是( )。(A)发现学习(B)接受学习(C)机械学习(D)掌握学习43 艾里克森认为在学前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 )。(A)焦虑感(B)内疚感(C)自卑感(D)孤独感44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儿童品德不良的客观原因的是( )。(A)家教不严,家长自身作风不良(B)教室自身素质不高(C)学生接触的社会环境太复杂(D)学生自身意志力薄弱45 为了打击社会不良现象,
11、政府常用“杀一儆百”的做法,其理论依据可能是( )。(A)经典条件反射(B)操作条件反射(C)人的悟性(D)替代惩罚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46 教育功能是指教育对个人及社会发展的促进功能。 47 知识的获得机制是同化。48 教育实验研究的内、外在效度是一致的。三、简答题49 简述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50 简述关于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51 简述科举制度与学校教育的关系。52 简述蔡元培改革北大的教育实践。53 简述教育研究报告的类型及其撰写基本要求。必答题54 材料一:同样是学生被教师的课堂提问难住,甲、乙两位老师的处理方式各不相同。教师甲:(语气很重,冲着该生)
12、整天上课开小差,结果怎样?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能回答,太笨了!坐下!学生:(垂着头坐下,不安地在作业本上画着线条)教师甲:(很生气地) 某某,抬起头来,已经不会了,还不抬头看我怎么讲,真是差劲!这样能学会才怪!教师乙:(微笑、和蔼地)别急,回忆一下,我们昨天学过的内容,当时你听得很认真。想想,昨天我在这里放了一个道具,当时你们是怎么回答的?学生:(思索片刻,还是答不出来,表现出紧张局促)教师乙:(微笑、和蔼地)那我举个例子,比如,你现在想想,答案应该是什么啊?学生:(激动地,差点跳起来)啊!我想起来了,是(答案正确,但是表述不清晰,且过于口语化)教师乙:(很兴奋,鼓励地)对对对,一点都没有错,如
13、果再换一种说法,比如把咱们学过的加到你刚才的答案里,该怎么说好一些呢?学生:(稍微思考了一下,有点兴奋地)我知道了,是(比较完整准确地说出了答案)教师乙:(很兴奋) 对呀! 你看你多棒!学生:(笑着体面地坐下,并投入到后面的学习中,目光热切,听课非常认真)材料二:一位教师在教学两条小溪的对话时,老师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有一位学生问:“老师,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老师和蔼地问:“为什么呢?”“因为书中的原话太长,我背不下来,要是拿着书表演,又不太好。”孩子说出了原因。“ 你的意见很好,用自己的话来表演吧。” 老师高兴地抚摸了一下孩子的头。果然,这个孩子表演得非常出色。(1) 材料一的两位教师对学
14、生“ 坐下”的处理方式不同,你赞同哪种 ?这一案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什么? 运用这一原则的要求是什么 ?(2) 材料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什么? 运用这一原则的要求是什么?(3) 材料二体现的师生关系是什么? 你怎样理解?55 简述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选答题56 请用相关理论,分析系列材料,为李老师提供建议。李老师在调入一所重点中学后,直接被分配到一个“弱班” 做班主任,经过初步地了解,李老师发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高,便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的结果表明,相当一部分学生表示不想学习,觉得没劲。具体表现在:(1)认为“到年龄就得上学”,“因为来学校,所以要读书” ,“不上学就没事干”等。(2)学习是为了
15、某种“ 客观需要”。例如社会环境的压力,父母的要求,亲友的舆论,教师的检查督促等。为此,李老师开始思考。一位物理老师在学习了新的课程理念之后,决定改变教学方法,采用学校里的各类信息技术硬件设施为主进行教学。他想通过实验来证明新教学方法的有效性,选择了他所教的两个班进行实验,高二(三)班为实验班,高二(四)班为控制班。实验周期为一个学期,根据实验前后两个班的物理考试成绩作为参考进行比较。(1) 请写出该实验设计的名称,并用符号表示其格式。(2) 请写出该实验设计的优点和缺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 26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6、1 【正确答案】 D2 【正确答案】 A3 【正确答案】 C4 【正确答案】 C5 【正确答案】 B6 【正确答案】 D7 【正确答案】 A8 【正确答案】 B9 【正确答案】 C10 【正确答案】 D11 【正确答案】 C12 【正确答案】 B13 【正确答案】 D14 【正确答案】 D15 【正确答案】 B16 【正确答案】 D17 【正确答案】 B18 【正确答案】 C19 【正确答案】 A20 【正确答案】 D21 【正确答案】 C22 【正确答案】 B23 【正确答案】 A24 【正确答案】 B25 【正确答案】 C26 【正确答案】 A27 【正确答案】 B28 【正确答案】 C2
17、9 【正确答案】 C30 【正确答案】 C31 【正确答案】 D32 【正确答案】 B33 【正确答案】 A34 【正确答案】 B35 【正确答案】 B36 【正确答案】 D37 【正确答案】 B38 【正确答案】 C39 【正确答案】 A40 【正确答案】 B41 【正确答案】 C42 【正确答案】 B43 【正确答案】 B44 【正确答案】 D45 【正确答案】 D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46 【正确答案】 错误。(1) 教育功能是由教育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决定的、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2) 根据教育作用对象的不同,教育功能包括教育的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18、。(3) 根据教育作用方向的不同,教育功能既有正向功能,也有负向功能。正向教育功能是指有助于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影响和作用,负向教育功能则是阻碍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消极影响和作用。47 【正确答案】 错误。(1) 根据知识的状态和表现方式,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2) 陈述性知识的获得机制是同化;程序性知识的获得机制是产生式。 48 【正确答案】 错误。(1) 教育实验研究的效度包括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2) 内在效度是指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联系的真实程度,即研究的结果。外在效度涉及教育实验研究结果的概括化、一般化和应用范围问题,表明实验结果的可推广程度。(3) 内在效度是外在效
19、度的必要条件,但内在效度的研究结果不一定具有很高的外在效度,而且内、外在效度有时会相互影响。三、简答题49 【正确答案】 (1) 智力发展依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的掌握又依赖于智力的发展,二者互为条件;(2) 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智力和能力;(3) 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智力发展的倾向。50 【正确答案】 (1) 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论教育目的是指把人的价值看成高于社会价值,把人作为教育目的的根本所在的思想主张。社会本位论教育目的是指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2) 内在目的论和外在目的论。内在目的论强调要重视儿童本身的能力和主动精神在教育过
20、程中的地位,并以此作为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外在目的论认为教育目的不是来自教育本身,而是来自教育活动之外的某种需要。(3) 教育准备生活说和教育适应生活说。教育准备生活说是主张教育要为未来完满的成人生活做准备的学说,强调未来生活需要什么,就教给学生什么。教育适应生活说是主张教育要切合儿童当前生活的兴趣、目的与需要的学说,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生活的准备。(4)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它的基本思想是:人的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的,传统的劳动分工方式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大工业及其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5
21、1 【正确答案】 (1) 科举制度对学校教育的积极作用:科举制度的产生在客观上推动了学校教育的发展。因为通过科举可以取得名位,一般出身低微的知识分子都强烈要求进学校读书;科举考试主要是以儒家经典为内容,这对于学校教学内容的统一和标准的一致以及读书人积极向学风气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科举科目中有明法、明算、童子、武举等,这对于当时社会教育中出现的重文轻武、重成人轻儿童的陈规,或多或少有一些冲击。(2) 科举制度对学校教育的消极作用:影响学校教育,使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败坏学风、士风,腐蚀士人思想;名利贪贿之风泛滥,严重毒害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败坏学校和社会的风气。52 【正确答案】 (1) 抱定
22、宗旨,改变校风:改变学生观念,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整顿教师队伍,延聘积学热心的教员;发展研究所,广积图书,引导师生研究的兴趣;砥砺德行,培养正当兴趣。(2) 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3) 教授治校,民主管理。(4) 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扩充文理,改变 “轻学而重术 ”的思想;沟通文理,废科设系;改年级制为选科制 (学分制 )。53 【正确答案】 教育研究报告的主要类型包括:(1) 教育调查报告。(2) 教育实验报告。(3) 学术论文。教育研究报告撰写的基本要求:(1) 在科学求实的基础上创新;(2) 观点和材料一致;(3)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借鉴吸收;(4) 书写格
23、式符合规范,文字精练、简洁,表达准确完整。必答题54 【正确答案】 (1) 材料一关于“ 坐下”的两种处理方式,我赞同教师乙的处理方式。教师乙的做法体现的教学原则为启发性原则和巩固性原则。第一,教师乙对于学生回答不上问题的情况,在逐渐地启发中引导学生得出了正确的答案,体现了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形成逻辑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将知识创造性地用于实际,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
24、扬教学民主。第二,从教师乙的提问可以看出,所问的问题是在回顾“昨天” 讲过的内容,这种回顾知识的方式体现的是巩固性原则。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重视组织各种复习;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2) 材料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教师甲的做法是不尊重学生的体现,是违背了这一原则的。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贯彻严格要
25、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应该做到:在尊重、信任学生时,坚持严格要求,防止无原则的迁就和放任;在严格要求学生时,相信他们的力量和能力。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原有道德水平提出合理、明确、具体、适度的要求。有统一的要求,同时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强求一致。(3) 材料二体现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平等的交往关系和对话关系。教师与学生主要是通过语言交往、精神交往来传递信息、表达思想和完成教育教学的目的。平等意味着教育教学中的话语权、参与权的平等,意味着教师与学生人格的平等。对话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中彼此心灵开放、彼此尊重、彼此接纳、相互倾听、相互理解、相互启发、共同发展的关系。在对话过程中
26、,教师和学生都是作为独特的整体性的人在发生交互性作用的,而不是教师讲学生听。通过对话,双方都获得了理解和沟通,获得了精神的交流和意义的分享,最终实现各自精神的发展。55 【正确答案】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负面作用的显现,以及人类所面临的种种危机与挑战的加深,人文教育开始了它的现代复兴,出现了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它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一种教育思想。从理论上来看,现代人文主义教育不仅在某些方面继承了西方的人文主义教育传统,受到在 20 世纪复兴的各种人本主义思潮特别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而且与实用主义教育、存在主义教育也有一定的联系。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罗
27、杰斯、弗洛姆等。现代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1)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 “完整的人”。首先,这种人是整体的人,不仅在身体、精神、理智和情感各方面达到了整体化,而且在人的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方面也达到和谐一致。其次,这种人是形成过程中的人,具有强烈的成长需要,不断产生新的需要,不断探求新的事物,不断获取新的经验。再有,这种人是具有创造性的人,具有创造性地做任何事情的一种倾向、一种特殊的洞察力、一种创造性的人格,并且总是处于创造过程之中。但是,培养“完整的人” 的最终要求在于培养健康的人格,因此,人格教育是十分重要的。(2) 主张人本化课程。课程内容应该建立在学生的需要、生长的
28、自然模式和个性特征的基础上,应该体现出思维、情感和行动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应该与学生的生长过程有机地联系起来。教师不仅要注意课程内容的人本化,而且要注意强调情感,尤其是美感高峰体验在知识教育中的作用。在与学生的经验联系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发现人的潜能,丰富个人的体验,重视情感教育。因此,人本化课程的核心就是“ 自我实现的人 ”这一理想。(3) 学校应该创造自由的心理气氛。教育的作用就是创造最佳的条件,即一种自由的气氛,以利于学生的“自我实现” 。只有在这样的自由气氛下,教育才能成为真正名副其实的教育。影响学校气氛的因素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教师和管理者应该是学生成长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知识的
29、占有者和传授者。教师应该通过鼓励、关怀、提供选择机会和满足各种需求,促使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和潜能的实现。其次,在学校中建立真诚和可信赖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达到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坦率地交流。再有,在学习过程中提倡“以人为中心的教学” 、“非指导性教学”、“ 自我学习”等,不仅使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而且鼓励学生自己参与评价。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力图纠正 20 世纪以来教育领域中的“主知主义” 和“主情主义”两种偏向,而从多方面来考虑人的整体发展,无疑给教育理论带来了观念上的革新,并对教育实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选答题56 【正确答案】 上述材料表明,该班级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明确或者学习动机不足,甚至出
30、现偏差。认为“到年龄就得上学 ”, “因为来学校,所以要读书”,“ 不上学就没事干”,表明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是为了某种“客观需要” ,如社会环境的压力、父母的要求、亲友的舆论、教师的检查督促等,表明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外部动机为主,内部动机不足。根据这种情况,李老师要做的,是对全班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1) 学习动机的培养。第一,成就动机的培养。成就动机的训练过程通常可分为六个阶段:意识化;体验化;概念化;练习;迁移; 内化。第二,成败归因训练。成败归因训练分为四个阶段: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成败体验,特别是要让学生体验到努力就能取得成功;让学生对自己的成
31、败进行归因; 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地归因。所谓积极归因是指这种归因能增强学生对下一次活动成功的期待,能引起学生良性的情绪体验,并由此对下一次成就行为产生积极影响的归因方式。第三,自我效能感的培养。自我效能感的培养要着重抓好三个方面:直接经验训练;间接经验习得; 说服教育。(2) 学习动机的激发。第一,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第二,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第三,充分利用反馈信息,给予恰当评定。第四,妥善进行奖惩,维护内部学习动机。第五,合理设置课堂环境,妥善处理竞争和合作。第六,适当进行归因训练,促使学生继续努力。(1) 该实验设计的名称为“ 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 。(2) 该实验设计的优点为:由于有控制组,有前后测比较,因此可以控制成熟、历史、测验、工具、统计回归等因素影响,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被试的选择偏差,从而提高了研究的内在效度。局限为:由于不是随机取样分组,选择与成熟交互作用可能会降低实验的内在效度。由于前后测的交互作用,实验结果不能直接推论到无前测的情境中,在对实验结果的解释时要慎重。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