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8 ,大小:67KB ,
资源ID:843011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84301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87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吴艺期)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87及答案与解析.doc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 87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以教育学自身的理论陈述和研究状况为研究对象,涵盖教育学理论形态的研究和教育学研究的研究是( )(A)教育学(B)教育科学(C)教育语言学(D)元教育学2 根据美国社会学家默顿的观点,在教育实际运行中出现的非预期的教育结果叫做( )。(A)显性功能(B)隐性功能(C)正向功能(D)负向功能3 20 世纪 2030 年代中国一些学者提出的“教育救国” 、“科学救国”等主张,属于( )。(A)白板说(B)教育独立论(C)教育万能论(D)环境决定论4 小学的教学多采用直观形象

2、的方式进行,而中学则采用抽象讲解的方式进行。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B)顺序性(C)差异性(D)不平衡性5 在我国教育方针中,( )首次提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C)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6 “数百年来把人生分成两半,前半生用于受教育,后半生用于工作,是毫无科学根据的。接受教育应当是一个人从生到死永不休止的事情,教育应当在每个人需要的时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持这种观点的人,主张( )。(A)生活教育(B)全民教育(C)生命教育(D)终

3、身教育7 要求评价脱离预定目标,重视课程与教学的所有结果包括非预期结果,属于( )。(A)目标参照评价(B)目标本位评价(C)目标游离评价(D)目标解释评价8 只要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帮助,每一个学生都能达成学习目标。依据这种思想建构的教学模式是( ) 。(A)程序教学模式(B)发现教学模式(C)掌握学习教学模式(D)非指导性教学模式9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 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榜样示范法(B)陶冶教育法(C)实践锻炼法(D)品德评价法10 根据国外学者富勒和鲍恩关于教师个体发展的阶段理论,如果一名教师最担心诸如“学生喜欢我吗 ”、“同事如何评价我”、“领

4、导重视我吗”等问题,我们可以判断该教师处于专业成长的( )。(A)任教前关注阶段(B)早期求生阶段(C)关注情景阶段(D)关注学生阶段11 教育可以成为个体生活的需要(A)个体谋生功能(B)个体享用功能(C)个体个性化功能(D)个体社会化功能12 在课程实施取向中,目的在于确定和评估实际变革对预定计划采用与否以及采用程度的课程实施取向是( )。(A)缩减差距取向(B)相互调试取向(C)课程创生取向(D)课程忠实取向13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如有疑难问题请教老师。学生在完成一定阶段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接受教师考查。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 )。(

5、A)个别教学制(B)特朗普制(C)道尔顿制(D)分组教学制14 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主张的著作是( )。(A)大学(B) 论语(C) 学记(D)中庸15 “学问之法,不惟无才,难以距师,核道实意,证实是非也” 观点的提出者是( )。(A)孔子(B)董仲舒(C)荀子(D)王充16 宋代学者胡瑗所创的苏湖教法中实行分斋教学,设立( )。(A)经义斋和治事斋(B)经义斋和武备斋(C)理学斋和艺能斋(D)经史斋和文事斋17 颜元认为,知识的本原是客观事物本身,要想求得真正的知识,必须“见之事” 、“征诸物”,因此主张采用 ( )教学方法。(A)习行(B)知行(C)行知(D)穷理18 下列标志着

6、中国近代教育开端的是( )。(A)京师大学堂(B)福建船政学堂(C)京师同文馆(D)马礼逊学堂19 维新变法中,中国最高学府、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是( )。(A)京师同文馆(B)京师大学堂(C)北洋水师学堂(D)福建船政学堂20 蔡元培所提出的五育并举措施中,体现体育思想的是( )。(A)军国民教育(B)实利主义教育(C)公民道德教育(D)美感教育21 19 世纪 30 年代末,国民政府提出的使中国教育事业在战争中得以保存的教育方针是( ) 。(A)三民主义教育(B)战时须作平时看(C)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D)党化教育22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政策的宝贵经验是(

7、)。(A)群众教育第一(B)基础教育第一(C)干部教育第一(D)工农结合第一23 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明确提出教育目的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教育家是( ) 。(A)陶行知(B)梁漱溟(C)晏阳初(D)陈鹤琴24 古代西方提出的“ 三艺 ”是辩证法、文法和( )。(A)几何(B)天文(C)修辞(D)音乐25 有关城市学校论述错误的是( )。(A)在领导权上最初独立自主,后来转交政府(B)在内容上强调世俗知识的学习(C)培养目标上是适应对职业人才的需要(D)使用拉丁语教学26 英国国教教育改革的特点是( )。(A)主张国家掌握教育权(B)主张国家和教会联合起来办教育(C)主张教会掌握

8、教育权(D)主张教育独立于国家和教会27 绅士教育是培养既有贵族的道德、礼仪和风度,又具有新兴资产阶级的事业心、冒险心和文化修养的人的教育。洛克认为培养绅士的最佳途径是( )。(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C)社会教育(D)环境教育28 19 世纪欧美和日本的教育存在一些共同的特征,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A)教育权基本完成了从教会向政府的过渡(B)创立了国民教育制度(C)教育心理学化倾向,教育内容逐步从人文走向科学(D)义务教育普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29 教育史第一本系统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是( )。(A)夸美纽斯的母育学校(B)卢梭的爱弥儿(C)福禄培尔的母亲与儿歌(D)蒙台梭利的蒙台梭

9、利方法30 凯兴斯泰纳提出的“ 公民教育 ”和“劳作学校”的关系是 ( )。(A)两者互为目的(B)前者是目的,后者是途径(C)二者毫不相干(D)前者是途径,后者是目的31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英国国会通过了贝克负责制定的教育改革法案,即1988 年教育改革法。该法的主要精神是改革( )。(A)普通教育(B)高等教育(C)职业教育(D)继续教育32 以下不属于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教育改革的主要领域的是( )。(A)中小学的课程改革(B)整顿和规划师范教育(C)继续解决教育机会不平等的问题(D)发展高等教育,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33 不属于永恒主义教育的观点的是( )。(A)教育的

10、性质永恒不变(B)教育的目的是要引出我们人类天性中共同的要素(C)学校课程应当以实用学科为中心(D)教育的方法就是阅读经典著作34 在海因兹偷药的故事中,如果儿童的回答是“偷药是不对的,好孩子是不应该偷药的”,这表明该儿童的道德发展处于( ) 。(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超习俗水平35 经典性条件作用在加涅的学习水平分类中属于( )。(A)刺激反应学习(B)连锁学习(C)言语联想学习(D)符号学习36 “杀一儆百 ”反映了班杜拉的 ( )。(A)直接强化(B)替代性强化(C)自我强化(D)外部强化37 复述策略的适用范围为( )。(A)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B)有意义

11、学习和知识学习(C)机械学习和知识学习(D)有意义学习和技能学习38 一个人面对问题情景时,思维敏捷,反应迅速,新奇的观念和联想能顺利出线,并作出快速的取舍。这表明其思维具有( )。(A)流畅性(B)新颖性(C)独创性(D)灵活性39 学生学业负担过重问题的研究、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现状的研究等属于( )。(A)基础研究(B)发展研究(C)应用研究(D)预测研究40 将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按某种特征或标准划分成若干类型或层次,然后再在各个类型和层次中采取随机取样抽取子样本的取样方法称为( )。(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随机抽样(C)整群随机抽样(D)系统随机抽样41 从教育文献角度讲,刘某在数学领域

12、研究出最新成果,并撰写论文公开发表。这篇论文属于( ) 。(A)零次文献(B)一次文献(C)二次文献(D)三次文献42 现在欲编制一道测量中学生自信心的问题,下列哪一种表述最好?( )(A)我总自信我能做好每一件事情(B)我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学习成绩一定会提高(C)老师或家长让我自己决定的事情,我很少犹豫不决(D)我从不怀疑自己的判断不正确43 反映实验自变量与因变量因果关系的真实性,决定实验结果解释的是( )。(A)内在效度(B)外在效度(C)总体效度(D)总体信度44 教育行动研究是教师参与、体现研究和行动统一的研究方式,其思想的前提性假设是( ) 。(A)教师反思性教学(B)教师专业化(

13、C)教师职业化(D)教师即研究者45 资料整理的基础工作和资料分析的首要工作是对资料进行( )。(A)分类(B)审核(C)归纳(D)演绎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46 我国课程计划中的“ 活动课程 ”与杜威所提倡的活动课程无实质差别。47 教学设计就是选择教学模式的过程。48 学习策略是一种程序性知识,由一系列规则和技能系统构成。三、简答题49 简述教育现代化的内涵。50 简述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原则。51 简要分析二战后欧洲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52 简述心智技能形成的基本阶段。53 简述参与式观察研究的优缺点。必答题54 根据材料分析该课堂教学体现了哪一教学原则,并说明该教师在教学

14、过程中是如何体现这一教学原则的。一位教师讲祝福一课,向学生提出一道很有意思的思考题:“祥林嫂是怎么死的?”这个问题在学生看来似乎是没有疑问的。有的回答是“冻死的”,有的回答是“饿死的”,也有的说“穷死的”。教师紧接着问:“既然祥林嫂是冻死的、饿死的,那么为什么她死前要我 回答人死后有没有灵魂、有没有地狱,死掉后一家人能不能见面呢?”当学生谈了自己的看法后,教师接着又提出一个更为深刻的问题:“我回答了祥林嫂的问话后,为什么心里觉得很不安,为什么又想到自己的答话怕对她有些危险?这些描述心理活动的话,跟祥林嫂的死有什么关系呢?”经过老师的启发,学生发现了新问题,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教师便因势利导

15、,指导学生仔细钻研课文。经过一番热烈争论,有的学生居然提出了祥林嫂是“自杀” 而死的这个新的看法,并且举出课文中的原话作为自己立论的根据。教师在学生发表见解之后,进一步阐述了作者写祥林嫂的“死” 所包含的深刻意义。55 试从科举考试的发展历程出发分析科举制度衰落的必然性,以及清末废除科举考试的历史进步意义。选答题55 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只按第道的成绩计入总分。56 试分析奥苏伯尔的讲授式教学与布鲁纳的发现式教学有何不同?并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两种教学模式的看法。57 育才中学共 30 个班三个年级,每年级 10 个班,每班学生 50 人。某教学名师想在该中学推广 A 教学方

16、法,欲证明“A 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方法的教学效果”。请回答:(1)针对该假设,请设计一个实验。(2)写出该实验设计的名称及格式。(3)该实验设计的优点和局限性有哪些?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 87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察元教育学的概念。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教育功能按照作用的方向,可以分为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按照作用的呈现形式,可以分为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即在教育实际运行中出现的非预期的教育结果叫做隐性功能,预期的教育结果叫做显性功能。3 【正确答案】 C【试题

17、解析】 抓住关键词“教育救国”、“科学救国”,这强调了教育的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夸大了教育的作用,属于教育万能论的基本主张。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小学”和“中学”,分属于不同的教育阶段,体现出人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属于基本知识点实际内容。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抓住关键点“从生到死永不休止的事情”很明显地体现了终身教育的主张。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关键在于辨别目标本位评价与目标游离评价两个基本概念。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掌握学习教学模式是布鲁姆倡导的一种教学模式。他认为除了125的超常儿

18、童和 23的低常儿童外,95以上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和学习动机、学习速度等方面并无大的差异,只要提供适当的先前的和现时的条件,学生就能够学会他想学的一切。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由于“身正”、“身不正”两个情况导致其“令行”与“令不从”的两种结局,体现了在德育中榜样示范的重要作用。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题目中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我”,这个阶段的教师较多地关注他人对自身的评价,属于任职前关注阶段。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抓住关键词教育对个人的“满足”,这种满足体现为精神层面的满足,属于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当然,教育对个人的物质满足(谋职),就属于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

19、1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忠实取向的课程实施过程是忠实地、一丝不苟地执行课程变革计划的过程。忠实取向的课程实施是按照预定的课程方案的展开,不对课程方案做出变革,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解决的只是“怎么教”问题。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道尔顿制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自主动地在实验室内,根据拟定的学习计划,以不同的教材,不同的速度和时间进行学习,用以适应其能力、兴趣和需要,从而发展其个性。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学记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1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抓住关键词“距师”,即可判断这句话出自王充。1

20、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胡瑷在学校中设经义斋和治事斋,根据学生专长和爱好分斋而教。经义斋学习“六经”,治事斋学习治兵、水利、算数等。1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属于基本知识点识记内容。1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同治元年(1862)设立的京师同文馆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1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它既是全国最高学府,又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统辖各省学堂。2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熟悉蔡元培的“五育”。蔡元培主张军国民教育,是为了对外实行自卫,对内反对军人的强权统治。2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

21、析】 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教育部制定了“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战时教育总方针,使中国教育事业在战争中得以保存。2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注重干部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重要传统。抗战时期,中共继承和发展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干部教育的经验,进一步提出重视干部教育的方针。2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活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活教育”是由陈鹤琴提出的。2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三艺”包括辩证法、文法和修辞,属识记内容。2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城市学校使用本民族语言教学,而不是拉丁语。2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该题主要突破点在于区

22、分路德派、加尔文派以及英国国教派在教育问题上教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2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洛克认为,学校并不是发挥教育正面作用的理想场所,家庭教育才可以针对每个儿童进行个别指导。2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这个时期的职业教育还未得到普遍发展。2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属于基本知识点识记内容。3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凯兴斯泰纳认为公民教育、职业教育和劳作学校的关系是目的、手段和机构的关系,它们是“三位一体”的。3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988 年教育改革法的颁布对 20 世纪的英国基础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该法案提出了许多基础教育改革的策略

23、,主要精神是改革普通教育。3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整顿和规范师范教育不是此次改革的重点。3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永恒主义主张永恒的古典学科应该在学校课程中占有中心地位。3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科尔伯格的 6 个阶段归属 3 种水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其中,习俗水平的孩子处于好孩子定向和维护法律与秩序定向。3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关键词在于“经典性条件作用”,由此联想到巴甫洛夫的“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的实验。这里的“铃声”已经外化为一种符号,即狗一听到铃声就知道有食物可以吃。3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替代性强化指观察者因看

24、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替代性强化是由班杜拉提出的。指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行为所带来的奖励性后果而受到强化。3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复述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言语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之上。复述策略的适用范围为机械学习和知识学习。3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思维的流畅性是指思维灵敏迅速、畅通无阻并能在短时间内提出众多的解答方案。而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智力灵活程度,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此题强调的是思维敏捷,反应迅速。3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应用研究具有直接的应用价值,解决某些特定的实际问题或提供直接有用的知识

25、。4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明确区分简单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系统随机抽样以及整群随机抽样几种抽样方法。4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明确区分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以及三次文献:4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察考生对问卷编制基本要求的了解程度。A 、B 选项表达含糊且语气过于绝对,D 选项出现双重否定。4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内在效度指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存在明确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的程度。它表明因变量的变化在多大程度上来自自变量一一有效性。4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教育行动研究是在实际情景中,由实

26、际工作者和专家共同合作,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改进计划,通过在实践中实施、验证、修正而得到研究结果的一种研究方法。因此,其思想的前提性假设是教师即研究者。4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资料整理的基础工作和资料分析的首要工作是对资料进行审核。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46 【正确答案】 (1)此观点不正确。(2)杜威的活动课程,主张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活动来组织课程。它从根本上反对分科课程。(3)我国课程计划中所设的活动课程,作为课程的一种类型,并不反对分科课程,而是与分科课程相并列、提供学生自由选择、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程。(4)造成将两种“

27、活动课程”混为一谈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真正理解杜威所提倡的“活动课程”的含义。(5)因此,此观点不正确。47 【正确答案】 (1)此观点错误。(2)教学设计是指教学的系统规划及其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选择与确定,以使教学效果达到优化的系统开发过程。也就是说,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什么(教学内容) 和怎么教 (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媒体等)进行计划、选择与安排。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设计,它需要遵循一些必需的程序、运用科学的方法,使教学设计理性化、科学化。完整的教学设计通常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起点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和媒体设计、教学评价设计等环节。(3)教学模式反映特定

28、的教学理论,并为达到一定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教学形式、策略的模式化的教学活动结构。(4)教育设计与教学模式二者不可等同。(5)所以,此观点错误。48 【正确答案】 (1)此观点正确。(2)程序性知识是关于“ 怎样做”的知识,是个体的用于具体情境的算法或一套行为步骤。它相当于技能。加涅认为,程序性知识包括心智技能和认知策略两个大类。心智技能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的程序性知识,主要加工外在信息。这类知识通过练习,其运用达到相对自动化程度,很少或不需要受意识控制。(3)认知策略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内调控的程序性知识,一般受意识控制,其运用难以达到自动化程度,主要用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加工活动。(4)

29、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作为一种计划性方案,由规则和技能构成,它是一步一步的程序性知识,是学习术或学习技能的组合。因此,学习策略是程序性知识。(5)所以,此观点正确。三、简答题49 【正确答案】 教育现代化,是指教育的发展水平达到了较高的标准,与人类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及向知识社会的转变相适应,是社会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现代化主要有三大表现:(1)教育现代化的最宏观表现是教育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各级各类人才的需求,它根据社会现代化的要求来确定培养具有现代素质的人的目标;(2)教育自身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它包括

30、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教育条件及设备的现代化、教育管理的现代化、教师素质的现代化等;(3)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动态过程,它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50 【正确答案】 “ 教育性教学 ”是赫尔巴特提出的一条重要的教育教学原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 :(1)“教育性教学”的含义赫尔巴特认为,教育是以道德的养成为最高的目的。教育必须形成学生一定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观念,而要达到这一目的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手段还是教学,要进行道德教育必须进行教学,基于这点考虑他明确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原则” ,即强调任何教学过程都必须同时进行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必须依赖于教学。(2)“教

31、育性教学”的实施赫尔巴特认为,教学的最高目的在于养成德行,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教学还必须为自己设一个近期的、较为直接的目的,这个目的就是“多方面的兴趣” 。所谓兴趣就是指智力活动的特性。赫尔巴特认为,多方面的兴趣具有一种道德的力量。(3)“教育性教学”的意义赫尔巴特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 “教育性教学”概念的教育家,他提出了革新教育学的观点,使教育和教学二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从而在教育思想和教学实方面树立了一个全新的范例。他的突出贡献在于运用其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具体阐明了教育与教学之间存在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使道德教育获得了坚实的基础。51 【正确答案】 基本趋势主要有:(1)战后欧

32、洲主要发达国家都用立法的形式保障其义务教育的实施。普及义务教育成为各国教育发展的基础,成了提高国民素质的必由之路。各国普及义务教育的年限呈现了不断延长的趋势。如英国的巴特勒教育法。(2)教育内容的更新、课程体系的改革受到了各国普遍关注。英国 1988 年制定的核心课程、基础课程和附加课程体系,法国 1982 年实施的信息交流和传播工具入门计划,都是课程改革尝试。(3)职业技术教育已被各国视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而加以改革。如在英国出现的“城市技术学校 ”。(4)师范教育改革的重点是不断提高教师的质量。如英国的詹姆斯报告是其中较有影响的文件。它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职前教育和在职培训的计划,即著名的

33、“师资培训三段法” 。(5)教育管理体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各国在保留自己管理体制的特色的同时,都在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开展一些改革。如法国开始下放一些教育权力给地方。(6)各主要发达国家的动力室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从美国的国防教育法中就可见一斑。52 【正确答案】 我国心理学家冯忠良提出的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理论把智力技能的行程分为原型定向阶段、原型操作阶段、原型内化阶段这三个阶段:(1)原型定向阶段,主要是明确心智活动的原型,知道应该做哪些动作以及整个流程。(2)原型操作阶段,主要是依据心智技能进行实践的过程,是将头脑中建立的操作活动映像以外显的形式付诸执行。(3)原型内化阶段,是借助语

34、言作用于观念对象,从而内化成为自身的一套熟练动作。53 【正确答案】 (1)所谓参与式观察研究,是指研究者直接参加到所观察的对象的群体和活动中去,不暴露研究者真正的身份,在参与活动中进行隐蔽性研究观察。(2)其优点是:不破坏和影响观察对象的原有结构和内部关系,因而能够获得有关较深层的结构和关系的材料。(3)其缺点是:由于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处理不当易影响观察的客观性。必答题54 【正确答案】 (1)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好地体现和贯彻了启发性教学原则。(2)通过提出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是该教师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关键。首先该教师通过提出“祥林嫂是怎么死的?”这一切中要害、

35、发人深思的问题,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接着又通过提出“既然祥林嫂是冻死的、饿死的,那么为什么她死前要我回答人死后有没有灵魂、有没有地狱,死掉后一家人能不能见面呢?”“我 回答了祥林嫂的问话后,为什么心里很觉得不安,为什么又想到自己的答话怕对她有些危险?这些描述心理活动的话,跟祥林嫂的死有什么关系?”这一系列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启发和积极引导,从而使学生的认识步步深入,最终获取了新的知识。(3)教学就应当是这样一个不断启发、引导学生去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55 【正确答案】 科举制作为一种选士制度,在中国社会已经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其产生到衰亡都是历史发展的结果。(一)科举制度的

36、演变过程科举制度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从汉代的“察举制” 说起,“察举”是汉代选官的一种制度,是由地方官依据一定的科目和标准层层推荐,以名声为主,为后世科举考试开了先河。魏晋南北朝时期推行“九品中正制” ,依家世和才德区分地位高低,然后授官,这种腐朽的方法后来无法适应社会现实,科举考试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1)在隋唐时期科举制正式确立并加以完善。隋炀帝创设的进士科被认为是科举考试制度产生的标志。科举制度在唐代逐步完善,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考试制度。唐代参加科举的考生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生徒,二是乡贡。由中央、地方官学经过规定的学业考试合格,选送到尚书省应试的,称为生徒。

37、不是由馆、学而学有所成的士人,自己向所在州县报考,经县、州考试选拔报送尚书省应试的,称为乡贡。唐代科举考试的方法有帖经、墨义、口试、策问、诗赋五种。这一时期科举制为国家选拔人才起了很大的作用。(2)宋朝的科举制度基本沿袭了唐制,但是也根据实际情况作了改革,总的来说是科举的地位提高。一方面,扩大科举的录取名额;另一方面,提高及第者的地位和待遇,对屡试不中的士人,有“特奏名” 、“赐出身”,为后世恩科之始。与此同时,科举考试也变得更加严格,内容上废除帖经、墨义、诗赋等传统科目,改试经义。考试办法上,采用糊名、誊录,这对防止徇私舞弊起了一定的作用。(3)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突出进士一科,采用八股文,即考

38、试采用排偶文体,它有固定的格式和一系列“ 清规戒律 ”,有不少烦琐苛刻的要求,每篇文章由八个部分组成,以四书、五经命题,内容的解释必须以程朱理学为准,不得自由发挥。这时的科举越来越束缚人们的思想,学校教育渐渐成为科举考试的附庸,形成空疏学风,毒害世人。(4)清末清政府为了缓和人们的不满情绪,维持其统治,自 1901 年开始废除科举,主要经历了三步:第一步,改革科举内容,废八股、改试策论;第二步,递减科举中额;第三步,科举制度完全废止。光绪三十一年,即 1905 年清政府下诏“力停科举以广学校” 宣告科举制最终废除。(二)科举制衰落的必然性任何一种制度都有其产生发展的必然规律,科举制度是顺应历史

39、的潮流而应运而生的,发展到明清时期,已经畸形生长,由于渐渐不适应社会实际而出现种种弊端:(1)科举考试步骤日益烦琐,使广大学子将一生时光置于其中,思想被局限于科举的狭小空间里,无真才实学,不仅形成空疏学风,也为国家的人才选拔工作带来巨大困难。(2)科举考试使得学校完全成为科举的附庸。科举考什么,学校也跟着注重什么,完全屈从科举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科举的种种弊端就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学校的教学内容日益脱离实际而局限于儒家经典,考试方法的死记硬背导致学校工作只求记诵不求实学与理解而充满教条主义恶习,严重阻碍了中国近代科学知识和新的教育形式的引进,阻碍中国教育的现代化。(3)清末的科举制度还败坏了

40、社会风气。由于科举考试的最终取舍是由封建统治阶级所决定的,录取标准又渐以权势地位转移,以致这种制度产生之初就为营私舞弊和贪污受贿打开了大门,这种情况到清末愈演愈烈,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对社会的发展极为不利。总之,这一切弊病都在宣告科举制的灭亡已经到了时期,科举制的废除成为一种必然。(三)清末废除科举的历史意义在科举制已经弊病丛生的情况下,清政府采取废除科举制的政策,虽非出于本意,但却造就了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长时期封建时代的旧教育在形式上宣告结束,一个新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教育制度正在形成。(1)科举制的废除首先在形式上标志着旧式教育的瓦解。科举制的废除使新教育和新式学堂在中国大地

41、上得到蓬勃发展。新的教育得到空前的发展机会,这是科举制废除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结果。(2)科举制的废除有利于资产阶级的现行教育体制的建立。从幼儿同到研究院的完整学制体系,女子教育的出现,学校教育内容中西方自然科学知识的出现。这一切都呈现出科举制的废除打破了传统的教育局面,不仅扩大了百姓受教育的机会,也帮助中国在教育上与西方接轨。(3)科举制弊端的影响依然存在,清末科举制的废除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废除,遗留下来的科举心理还渗透在人们的思想中,渗透在教育体系之中。废除科举并没有为现代教育清空场地,在科举制废墟上建立起来的现代教育制度,总有科举制的阴魂不散。选答题56 【正确答案】 奥苏伯尔和布鲁纳是同时

42、代的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但二者在教学方法的主张上有大不相同的见解。(1)奥苏伯尔的讲授式教学奥苏伯尔曾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又根据学习材料和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所谓有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和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否则,就只是机械学习。接受学习是教师通过直接呈现或传授知识及其意义,学生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获得新知识。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表现为接受学习,是通过教师的传授来接受事物意义的过程,它是一种有意义的接受,完全可以是有意义的学习。因此,奥苏伯尔在教学方法上提倡的是讲授

43、法,即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新旧知识,使新旧知识产生同化得以巩固。当学生头脑中没有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时,教师为学生提供先行组织者,所谓“ 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其目的在于为新的学习任务和旧知识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学习的迁移。(2)布鲁纳的发现式教学布鲁纳也强调新旧知识的联系,但是在教学上他更注重学生自己的发现而不是教师的传授。他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一反应的联结,而是使学生主动地形成认

44、知结构,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不论是认识一种样式、掌握一个概念、解决一个问题,还是发明一个科学理论,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通过把新获得信息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进而积极地构成他的知识体系。认知结构在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给经验中的规律性以意义和组织,并形成一种模式。相应地,在教学的观点中,布鲁纳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而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最好方法是发现法。学生获得的知识尽管都是人类已经知晓的事物,但如果这些知识是依靠学生自己的力量引发出来的,那么对学生来说仍然是一种“发现” 。整个发现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发现学习

45、的主动者,教师的作用在于:鼓励学生有发现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学生寻找新问题与已知知识的联系;训练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协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启发学生进行对比。(3)二者的区别学习形式不同。奥苏伯尔的讲解式教学核心是教师的传授,而布鲁纳的发现式教学核心是学生自学。学习内容不同。前者学习的知识大多是已有定论的,为人们所普遍认同的,而后者由于是学生自己的发现,学习结果有待教师的评价和认定,学习的内容主观性更强一些。教学策略不同。前者是讲解加先行组织者策略,后者是指导加发现策略。适用对象不同。前者适合低年级学生,后者适合高年级学生。(4)结合实际的看法二者各有利弊,在现实教学

46、过程中,两者都应当恰当利用,以取长补短。例如,在进行古代汉语教学的时候,如果一味提倡发现学习,则会使学生迷惑很久,长期处于混沌状态,时间一久就容易对学习失去兴趣。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的讲授,为学生的学习作出引导,帮助学生少走弯路,提高学习效率;然而,在进行一些科学教育如“ 水的浮力 ”的课程时,仅仅依靠教师的讲授,则显得比较单调乏味,而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则可以事半功倍。因而,讲授法可以教授系统的知识,提高教学效率,但是比较生硬,不容易为学生所记忆;发现法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但是容易造成知识的主观性,不够系统、不够准确,容易走弯路,因而实际教学中两者应该互相结合。57 【正

47、确答案】 (1)随机选择初二年级的 2 个班(x 班和 y 班),x 班作为实验班,y班作为控制组,两个班级都进行分组前测验,同一个老师采用 A 教学方法在 x 班进行教学,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在 y 班进行教学,一个学期后,进行统一测验。如果x 班和 y 班的测验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则证明“A 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方法的教学效果” 。 (2) 该教育实验设计名称为: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实验设计。其格式为, R O 1 X O2 R O 3 O4 (3)这种实验设计的优点是: 第一,由于利用随机分派方法分出两个等组,就可以控制选择、被试缺失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第二,都进行前后侧,便于作对照比较; 第三,如果在前后测的这段时间里,有什么情况影响,或成熟、测验、统计回归等无关因素发生了干扰,两组是相同。 其缺点是:可能产生前测与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效果而影响外在效度。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