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4 ,大小:51.50KB ,
资源ID:847029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84702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8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王申宇)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8及答案与解析.doc

1、中国文学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8 及答案与解析1 简论屈原对后世的影响。(兰州大学 2008 年)2 试析钟嵘评曹植的理论意义。(浙江大学 2001 年、北京师范大学 2013 年)3 唐代诗歌发展演进过程。(东北师范大学 2014 年)4 试论关汉卿的杂剧创作成果及思想内涵。(南京大学 2009 年)5 试举一个明代的诗歌流派并做简单评析。(华中师范大学 2009 年)二、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6 在先秦诸子著作中,( )中援引神话最多,自称“寓言十九” ,其中有些寓言即是神话。(暨南大学 2008 年)7 九歌中祭祀最高的天神是( )。(浙江大学 2010 年)8

2、 汉赋四大家是( ) 、( ) 、( )、( )。(江南大学 2009 年)9 竞陵八友指:萧衍、( )、谢胱、王融、萧琛、范云、( )、陆任。(浙江大学2010 年)10 李白的古风诗还源起于陈子昂的( )。(北京师范大学 2016 年)11 在北宋词坛“ 欧晏” 并称, “欧晏”是指( )和( )。(南京师范大学 2002 年)12 赵氏孤儿的作者是( ),墙头马上的作者是( )(南开大学 2009 年)13 后人常以袁宏道的“( ),不拘格套”概括明代公安派文学思想的基本特点。 (北京大学 2007 年)14 纳兰性德、( ) 和顾贞观被称为“ 京华三绝”。( 暨南大学 2009 年)1

3、5 论述史记的艺术特色。(陕西师范大学 2008 年)16 谈谈初唐的诗歌对盛唐诗歌有哪些准备。(上海大学 2014 年)17 试论苏轼词创作的艺术特征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复旦大学 2009 年)18 简述桐城三祖的文学主张及桐城文派的传衍。(南京大学 2006 年)19 稷下学派(浙江大学 2009 年)20 潜夫论(东北师范大学 2014 年)21 苏李诗(南京师范大学 2006 年)22 竹林七贤(陕西师范大学 2015 年)23 沈宋(山东师范大学 2009 年)24 以文为词(北京师范大学 2012 年)25 中兴四大诗人(首都师范大学 2009 年)26 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4、(南京大学 2006 年)27 公安派(陕西师范大学 2017 年)28 浙西词派(复旦大学 2017 年)29 裥城派(北京师范大学 2011 年)30 狭义公案小说(首都师范大学 2010 年)中国文学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8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开始了诗人从集体歌唱到个人独立创作的新时代。屈原以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贵品格,和他创作的光辉灿烂的诗篇,对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对我国文学优秀传统的形成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我国文学的发展上有着崇高的地位。屈原首先作为一个爱国者、爱国诗人为后世所景仰。他的人格和他用心血写成的爱国诗篇,更滋育了后世的进

5、步文人作家。许多进步文人作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屈原爱国思想的影响,并且从他坚持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中汲取了力量。在我国古代,有不少诗人在民族危亡年代写下了激昂慷慨的爱国诗篇,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屈原精神的影响。屈原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同样是巨大的。从形式来看,他打破了四言诗的格调,吸收民间形式,特别是楚声形式,创造了一种句法参差灵活的新体裁,是诗歌形体的一次解放。在文学创作上,屈原还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把诗经原来的比兴材料,如草木、鱼虫、鸟兽和风云雷电都赋予了生命,让它们活动,甚至让它们有人的意志,用以寄托诗人的思想感情,即所谓“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 。这种“ 寄情于物 ”“托

6、物以讽”的表现方法,对我国古代文学,特别是诗歌有着极大的影响。至于离骚招魂所运用的大胆幻想和夸张的手法,对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也有很大影响,如李白就认真学习了屈原的作品,把握了楚辞的精神,因此其在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的诗歌创作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唐代另一浪漫主义诗人李贺所受屈原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知识模块】 先秦文学2 【正确答案】 钟嵘于历代诗人中最推重曹植,他在诗品中说曹植诗“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这几句话直接赞美曹植诗歌思想性、艺术性均高,实际上也是钟嵘评价诗歌的标准和尺度。具体来说,曹植一生热衷功名,追求理想,遭遇挫折后,壮志不衰,多愤激之情,所以

7、诗歌的内容充满追求与反抗。富有气势和力量,形成了“骨气奇高” 的一面;他的诗歌虽脱胎于汉乐府,但吸收汉末文人古诗的成就,讲究艺术表现,已完全文人化了,其描写的细致和辞藻的华丽,形成了“辞采华茂” 的一面;他的诗歌,既体现了诗经“ 哀而不伤” 的庄雅又蕴含着 楚辞窈窕深邃的奇谲,既继承了汉乐府反映现实的笔力又保留了古诗十九首温丽悲远的情调,这一切凝聚在其诗歌创作上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可谓“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这四句话中, “情兼雅怨”主要是就思想内容说的,其他三句则主要就艺术表现而言。钟嵘于诗歌内容重视表现怨情。他赞美情兼雅怨,就是要求诗的抒情应怨而

8、不失雅正,像诗经小雅那样“怨悱而不乱”,具有儒家所提倡的温柔敦厚之风。这里反映了他的封建传统观念。他认为曹植的诗歌具有这种怨而不失其正的特色,所以好;反之,像嵇康的诗,“过为峻切,讦直露才,伤渊雅之致”,缺乏温柔敦厚之风,就逊一筹了。骨气即气骨,也就是风骨,骨气奇高和词采华茂相结合,就是诗品序所说的“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 。【知识模块】 魏晋南北朝文学3 【正确答案】 唐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是诗,它可以说是一代文学的标志。唐诗的发展,一般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唐初是唐诗繁荣到来的准备阶段。唐代最初的 90 年左右,是唐诗繁荣到来的准备阶段。表现领域上,逐渐从宫廷台阁走向关山与塞漠

9、,作者也从宫廷官吏扩大到一般寒士;情思格调上,北朝文学的清刚劲健之气与南朝文学的清新明媚相融合,走向既有风骨又开朗明丽的境界;诗的形式上,在永明体的基础上,唐人做了两个工作,一是把四声二元化,一是解决了粘式律的问题,从律句律联到构成律篇,摆脱永明诗人种种病犯说的束缚,创造了一种既有程式约束又留有广阔创造空间的新体诗律诗。到了开元十五年(727)前后,无论是情思格调、意境兴象,还是声律形式,都已经为唐诗繁荣的到来准备了充分的条件。继之而来的便是开元、天宝盛世唐诗的全面繁荣。这个时期,出现了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把山水田园的静谧明秀的美表现得让人心驰神往。出现了边塞诗人高适、岑参,把边塞生活写

10、得瑰奇壮伟、豪情慷慨。还有王昌龄、李颀、崔颢、王之涣等一大批名家。最重要的是李白,以其绝世才华,豪放飘逸的气质,把唐诗推向高峰。后人对此期唐诗,有许多的评论,概括的说就是骨气端翔,兴象玲珑,无工可见,无迹可求,而含蕴深厚,韵味无穷。正当唐诗发展到高峰的时候,唐代社会也从繁荣的顶峰走向动乱与衰败。天宝后期,社会矛盾激化,部分诗人开始写生民疾苦。天宝十四载(755)冬,安禄山反于范阳,史称安史之乱。这场历时八年的战争席卷半个中国,社会繁荣毁于一旦。安史之乱成了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分水岭,这一社会大变动,也引起了文学的变化。诗歌中开元、天宝盛世繁荣期那种兴象玲珑、骨气端翔的境界意味已逐渐淡化,理想色彩

11、、浪漫情调也逐渐消退。代表这一时期的最伟大的诗人,就是诗圣杜甫。他直面这场历经八年的大战乱,以生动的歌吟,表现战火中的人间灾难、生民血泪。把强烈深沉的抒情融人叙事手法中,以叙事手法写时事,从题材到写法,都不同于盛唐诗。这可以说是唐诗发展中的一种转变。此后大历诗人出来,因社会的衰败而心绪彷徨,诗中出现了寂寞情思,夕阳秋风,气骨顿衰。待到贞元元和年间,士人渴望中兴,政治改革同时,诗坛上也出现了革新的风气。诗歌创作出现了又一个高潮。韩愈、孟郊、李贺等人,受到杜甫奇崛、散文化、炼字的影响,更加怪变,甚至以丑为美,形成韩、孟诗派。白居易、元稹,还有张籍、王建,则从乐府民歌吸取养料,把诗写得通俗易懂,形成

12、元白诗派。这些中唐诗人在盛唐的高水平上,在盛极难继的局面中,以他们的革新精神和创新勇气,又开拓出一片诗歌的新天地。长庆以后,中兴成梦,士人生活走向平庸,心态内敛,感情也趋向细腻。诗歌创作进入一个新阶段。题材多狭窄,写法多苦吟。在这一片诗的退潮中,杜牧、李商隐突起,聚显光芒。特别是李商隐,以其善感的心灵、细腻丰富的感情,用象征、暗示、非逻辑结构的手法,表现朦胧情思与朦胧境界,把诗歌表现心灵深层世界的能力推向了无与伦比的高峰,创造了唐诗最后的辉煌。【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文学4 【正确答案】 按照惯例,关汉卿的杂剧内容可分为:公案剧、爱情婚姻剧和历史剧三类。第一类是歌颂人民的反抗斗争、揭露社会黑暗和

13、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当时尖锐的阶级矛盾的作品。如著名的窦娥冤,还有蝴蝶梦鲁斋郎等。在统治阶级和人民群众的严重冲突中,关汉卿的爱憎感情非常鲜明。他笔下的贪官污吏、流氓恶霸尽管在开始的时候气焰不可一世,最后总逃不出正义的惩罚。由于作者对清官还有幻想,剧中被压迫人民的冤屈,经常要靠他们的力量才能得以伸雪。第二类主要是描写下层妇女的生活和斗争,突出她们在斗争中的勇敢和机智的。那些貌似强大的反派,在他们的聪明面前,一个个被戏弄得团团转,因此作品也带有更多的喜剧意味。其中以救风尘为最有代表性,此外还有金线池谢天香诈妮子。第三类是歌颂历史英雄的杂剧,以单刀会的成就为突出。在戏里,我们看到生当乱世的关汉卿通过

14、歌颂关羽的英雄气概,期盼世局平定,呼唤扭转乾坤、拯救百姓的英豪的出现,也看到了这位“琼筵醉客” 充满战斗精神的内心世界。从上面三类作品看,关汉卿杂剧思想内容上的共同特点是对压迫者、侵略者的深恶痛绝和对被迫害者的深切同情,并通过他们之间的矛盾斗争,突出了人物的坚强性格和战斗精神,这些优秀剧本 700 年来一直鼓舞了人民的反抗斗争,使关汉卿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知识模块】 元代文学5 【正确答案】 晚明诗歌领域中,以“公安派” 的声势最为浩大,其代表人物是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他们是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故称公安派。其中袁宏道声誉最隆,是这一派的领袖。袁氏三兄弟均与李贽有密

15、切交往,李贽也曾对袁宏道极表赞赏。公安派的文学观主要是从李贽的思想学说中发展出来的,所以它的基点不在于诗文的语言技巧,而在于个性解放的精神。作为公安派理论核心的口号是“独抒性灵” 。“性灵”原不是新鲜的词语,南北朝时就颇为习用。如庾信称“含吐性灵,抑扬词气”( 赵国公集序),颜之推称“文章之体,标举兴会,发引性灵 ”( 颜氏家训),其意义大致与“性情”相近。明代中后期,六朝文风重新受到重视,“ 性灵”一词在王世懋、屠隆等人的诗文评中又使用得多起来。袁宏道进一步在这里面加入了鲜明的时代内容和具体的艺术要求,使之成为影响一代人的文学口号。“性灵说”是他们提出的一个著名的口号。推崇 “独抒性灵,不拘

16、格套”。从诗歌创作的角度,强调真实表现作者个性化思想感情的重要性,反对各种人为约束以及“粉饰蹈袭”。不但如此,抒发 “性灵”还要摆脱道理闻识的束缚。这一说法显然受到了李贽“童心说 ”的影响。袁宏道在 “童心说”的基础上,将 “无闻无识”与“ 真声”的创作作了因果联系,进而肯定人们“性灵” 中蕴含的各色各样个人情感与生活意欲的合理性,将表现个体自由情性和欲望看做文学创作的重要内容。从提倡“独抒性灵 ”出发,公安派反对拟古蹈袭。针对前后七子为代表的复古流派暴露的在创作上模拟失真的流弊,袁宏道在其论文篇中提出学古贵“学达” ,也即“学其意,不必泥其字句也” 。他并不是简单地反对复古,而是觉得复古如限

17、于“剿袭”,仅仅在形式上求得与古人相似,终会使创作走向失败。公安派以“ 性灵说” 作为文学主张的内核,而反映在创作上则注重有感而发、直写胸臆,比如袁宏道的戏题斋壁一诗。创作上,他们信手而成、随意而出的写作态度,使之极少铺陈道理、刻意雕琢,往往根据生活体验与个人志趣爱好,抒情写景,赋事状物,追求一种清新洒脱、轻逸自如、意趣横生的创作效果。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袁宏道作品风格为“其诗文变板重为轻巧,变粉饰为本色,致天下耳目于一新。” 这也是公安派创作上的一个共同特点。语言风格上,他们倾向于白居易、苏轼等人。但三人才情、个性有异,诗作的特点也有所不同。长兄袁宗道性格平和,其诗中少有特别强烈的情绪,也不

18、大有特别警醒的字眼,明白、浅显。小弟袁中道的诗感情强烈,如感怀诗之五。公安派为了强调“ 独抒性灵 ”,打破模拟的风气,有些观点虽有矫枉过正的意义,但其偏激的一面,不可避免地包含着隐患,加上率意而为的写作态度,随意轻巧的风格,容易因此而流于率直浅俗。作者不经意的创作态度,不恰当地插入大量的俚语俗语,破坏了作品的美感,如袁宏道人日自笑。【知识模块】 明代文学二、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6 【正确答案】 庄子【知识模块】 先秦文学7 【正确答案】 东皇太一【知识模块】 先秦文学8 【正确答案】 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知识模块】 秦汉文学9 【正确答案】 沈约、任昉【知

19、识模块】 魏晋南北朝文学10 【正确答案】 感遇诗【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文学11 【正确答案】 欧阳修、晏殊【知识模块】 宋代文学12 【正确答案】 纪君祥,白朴【知识模块】 元代文学13 【正确答案】 独抒性灵【知识模块】 明代文学14 【正确答案】 曹贞吉【知识模块】 清代文学15 【正确答案】 史记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历史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史记描写人物多,范围广,形神兼备,大多具有典型性。其塑造人物形象,善于准确捕捉历史人物的特征和精心选材,善于通过矛盾冲突描写、虚实相生手法、细节描写、心理描写、对比映衬等来刻画人物。(2)叙事和场面描写悲壮慷慨,诙谐滑稽。史记塑造的

20、人物多是具有悲壮之美悲剧人物,与此相应,其叙事与场面描写多具有悲壮色彩。史记的叙事和场面描写,还有诙谐滑稽的喜剧美。这类描写虽不及前者多,但也不在少数,最集中的表现是滑稽列传,其中的人物言谈行事,均注重讽谏,诙谐风趣,轻松幽默,逗人发笑。(3)浓郁的抒情性。司马迁的不幸遭遇使他满怀悲愤,他将这种浓郁的感情融人史记创作中,因而其笔下的人物刻画和论赞中都包含着太史公诗人般的激情。如屈原列传是屈原伟大人格的赞歌,项羽本纪是一首充满悲壮之情的英雄史诗,伯夷列传是一首愤激不平之情的怨刺诗。(4)刚柔相济,以刚为主的艺术风格。史记的艺术风格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既有阴柔之美,又有阳刚之美。而总体上看,全书则

21、以阳刚之美为主。这主要表现在:气魄宏伟,笔力千钧;内容奇伟,惊心动魄;气势凌厉,一泻千里。(5)结构和语言。 史记整体结构系统宏伟,人物传记的结构,一般开头先介绍人物姓氏、籍贯,中间是记叙主体,选择与人物性格、事功最相关的几事件进行叙述,结尾以“ 太史公日”表达作者自己的意见。具体到每篇传记的写作,又比较灵活。其人物传记,又有分传、合传、寄传、杂传,这也是作者根据人物的性格及事功,进行的结构安排。其结构对后世史书及传记文学的创作有深远影响。语言上也取得了很高成就。首先是人物语言富于个性化特征。如正直口吃的周昌廷争之言、毛遂自荐之语,最突出的是陈涉、项羽、刘邦表述早年抱负之语的不同表现。其次是作

22、者的叙述语言通俗、简洁、精炼,富于感情,有很强的表现力。有些语言接近当时口语,有的直接用民谣、谚语,这使其语言更丰富,富于表现力。【知识模块】 秦汉文学16 【正确答案】 (1)唐太宗的文学思想,为他的重臣们进一步地阐述和发挥,尤其是魏征,在中国文学思想史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融合南北文学之两长的观点。(2)“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诗歌创作有了明显的变化:一是诗人视野开阔了,诗的题材也随之变得广泛;二是开始出现了昂扬的感情基调,而且思想深化了。他们对诗歌创作有一种十分明确的审美追求: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强调作诗要有刚健骨气,这是当时诗风变革的关键,也是以“四杰” 为代表的一

23、般士人的诗风与宫廷诗风的不同所在。“四杰” 作诗,重视抒情一己情怀,作不平之鸣,因此在诗中开始出现了一种壮大的气势,有一种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他们的创作,代表了当时文学革新前进的方向。(3)陈子昂是一位对唐诗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诗人。当馆阁诗人醉心于应制咏物、寻求诗律的新变时,陈子昂的诗歌创作却表现出明显的复古倾向,主张恢复古诗比兴言志的风雅传统。要求将壮大昂扬的情思与声律和词采的美结合起来。陈子昂的诗歌创作和理论主张影响了有唐一代。他对风骨的追求,他提出的诗美理想,对于唐诗的变革具有关键性的意义,成为盛唐诗歌即将到来的序曲。(4)在诗歌意境的创造方面,张若虚和刘希夷的诗歌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张若虚

24、的春江花月夜和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在诗歌意境的创造上取得了很大进展,诗情与画意相结合,诗境空明纯美,表明唐诗意境的创造已进入炉火纯青的阶段,为盛唐诗的产生作了艺术上的充分准备。(5)宋之问和沈俭期完成了五言律诗的最后定型。虽然他们的诗歌创作多限于应制酬唱和咏物赠别,难免有内容贫乏之弊。但他们有较为充裕的时间琢磨诗艺,在诗律方面精益求精,回忌声病,约句准篇,有一套律诗的声律技巧。以遵守粘对规则为声律格式的五言律的定型,在唐代近体诗的演变过程中实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它不仅完成了由永明体的四声律到唐诗平仄律的过渡,有易于识记和掌握运用之便;而且具有推导和连类而及的作用,是一种可以推而广之的声律法则。如

25、在五言近体的范围内,既可由五言律推导出五言排律和五言绝句的体式,更为重要的是又可以在五言律的基础上,推导出一个近体七言诗的声律格式,如七律、七绝等。所以,在五言律趋于定型后,杜审言、李峤、宋之问、沈俭期等人即成功地把这种律诗的粘对法则应用于七言体诗歌,于中宗景龙年间完成了七言律诗体式的定型。各种律诗体式的定型,为诗歌艺术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文学17 【正确答案】 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1)苏轼树立了诗词一体的词学观。苏轼对词

26、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 ”的创作主张。苏轼首先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他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 为诗之苗裔 ”,诗与词虽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别,但它们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应是一致的。为了使词的美学品位真正能与诗并驾齐驱,苏轼提出了词须“自是一家 ”的创作主张。他在 与鲜于子骏 中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此处的“ 自是一家”之说,其内涵包括:追求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词品应与人品相一致,作词应像写诗一样,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2)苏词对词境的开拓,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苏轼以前的词为应歌之曲子词,多写男女相思,写花间酒下的伤

27、别。苏轼词抒发磊落纵横豪放之襟怀,变花间词婉转之态为激越、豪放,充分表现作者的人格个性。苏轼把词的题材取向从应歌回归到表现自我,并从现实生活中撷取创作题材,故苏词多为感事之作,有的还采用词题小序的形式确定表现的内容,交代创作动机,代表作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苏轼用纪实手法写自己的人生感受,使词的抒情贴近现实生活,词中的抒情人物形象与创作主题也由分离走向统一对应,使词的创作走向正视现实、面向社会和真实人生的大道,极大地拓宽了词的取材范围。苏轼用词展示自己的政治抱负、人生感慨、生活情趣,把词家“缘情” 与诗人“言志”结合起来,词品与人品得到了高度的统一和融合。(3)苏轼“以诗为词”的创作手法是他

28、变革词风的主要武器。所谓 “以诗为词”,是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苏词中较成功的表现有用题序和用典故两个方面。苏轼在词中与诗一样大量采用标题和小序的形式,使词的题序和词本文构成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在词中大量使事用典,也始于苏轼,词中使事用典,既是一种替代性、浓缩性的叙事方式,也是一种曲折深婉的抒情方式,江城子密州出猎具有较浓厚的叙事性和纪事性,但写射猎打虎的过程非三言两语所能穷形尽相,而作者用孙权射虎的典故来作替代性的概括描写,就一笔写出了太守一马当先、亲身射虎的英姿。苏轼以诗为词的积极意义,在于改变了词的旧传统,增加了词的内容,丰富了词的体式,促使词发展成为独立的抒情诗样式。(4)苏轼词

29、的风格具有多样性。苏词像苏诗一样,表现出丰沛的激情,丰富的想象力和变化自如、多姿多彩的语言风格。虽然苏轼现存的词中,大多数词的风格仍与传统的婉约柔美之风比较接近,但已有相当数量的作品体现出奔放豪迈、倾荡磊落的新风格。宋胡寅在酒边集序中称道苏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即揭示出苏轼这类词作所创造的一种新的美学风范。在两宋词风转变过程中,苏轼是关键人物。王灼碧鸡漫志卷二说:“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强化词的文学性,弱化词对音乐的依附性,是苏轼为后代词人所指出的“向上一路” 。【知

30、识模块】 宋代文学18 【正确答案】 清代方苞、刘大槐、姚鼐被誉为“桐城三祖” 。(1)方苞树起 “义法”说的大旗。“义,即易之所谓言有物也;法,即易之所谓言有序 也。” 合起来说是言志有物二文有条理。分开来说,所谓“ 义”,是指文章的内容,衣儒家经典为宗旨,故有明显的服务于当代政治的目的;“法” 指文章的作法,包括形式、技巧问题,如布局、章法、文辞等。两者关系是义决定法,而法体现义。他要求内容醇正,文辞“雅洁” 。(2)刘大樾上承方苞、下启姚鼐,是桐城派“ 三祖” 之一。他对“义法”理论进行丰富和拓展,以“ 义理、书卷、经济 ”的“行文之实”扩大 “言有物”的内容,是姚鼐“ 义理、考据、辞章

31、” 的先导。他还认识到 “行文自另是一事 ”,“必有待于文人之能事” ,从而对“行文之道 ”的“神”“气”“ 音节”等要素给予了重视,突破“言有序” 的范围。(3)姚鼐壮大了古文的声势,在桐城派中地位最高。首先,他主张“道与艺合,天与人一”,“义理、考据、词章 ”合一,让儒家道义与文学结合,天赋与学历相济,“义法”外增加考证,以求三者的统一和兼长,达到既调和汉学、宋学之争,又写出至善极美的目的。其次,运用传统的阴阳刚柔说,将多种风格归纳为“阳刚” 和“阴柔”两大类。最后,把文章的艺术要素提炼为“ 神、理、气、味 ”和“格、律、声、色”八字,前四者是内在的“ 文之精 ”,处在高层次,后四者是外在

32、的 “文质粗”,层次虽低但比较具体,精寓于粗,相互依存,从学习角度,由“粗” 把握“精”,待融贯其“精”后再遗弃可见的“粗”的部分,摆脱“文之粗” 的束缚,匠心独运,都使古文进入最高境地,细密、完善了刘大樾因声求气说。【知识模块】 清代文学19 【正确答案】 稷下学派是中国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士所形成的学派。约在齐桓公时,齐国开始在都城临淄(今山东淄博)城西“ 稷门” 外设置讲堂,招揽天下游说之士讲学议论。故其地被称为“稷下学宫” ,游学者称 “稷下学士”,其思想学说总称为“稷下之学”。【知识模块】 先秦文学20 【正确答案】 潜夫论是王符的作品,也是一部愤世嫉俗之作,共三十六篇,多数是讨论治国

33、安民之术的政论文章,少数也涉及哲学问题。他对东汉后期政治社会提出广泛尖锐的批判,涉及政治、经济、社会风俗各个方面,指出其本末倒置、名实相违的黑暗情形,认为这些皆出于“衰世之务” ,并引经据典,用历史教训警告当时的统治者。在书中的论辩中,作者往往采取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很有说服力。在语言方面,作品朴实无华,准确精练。风格温雅弘博,不做卓绝诡激之论。【知识模块】 秦汉文学21 【正确答案】 苏李诗,是指托名西汉苏武、李陵赠答的若干首五言古诗,今存十多首。其中李陵与苏武三首、苏武诗四首最早见于文选“杂诗” 类,列次古诗十九首之后,是较完整的一组,通常举为“苏李诗” 的代表作。其与古诗十九首同一风味,

34、多为赠答留别、怀人思归之作,充满感伤哀怨情调。但自六朝起,多数学者对此存疑,认为西汉时期不可能有成熟的五言作品。现一般认为“苏李诗”是东汉无名氏的托名之作,约与古诗十九首同时,其间可能还杂有六朝人的拟作。【知识模块】 秦汉文学22 【正确答案】 “ 竹林七贤 ”指魏晋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七位文士,他们相与友善,游于竹林,故号“竹林七贤” 。他们的政治思想和生活态度不同于建安七子,他们大都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在文学创作上,以阮籍、嵇康最为著名。代表作品有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阮籍的大人先生传、刘伶的酒德颂、向秀的思旧赋等。【知识模块】 魏晋南北朝文学23 【正确

35、答案】 “ 沈宋” 是沈俭期、宋之问的并称,二人皆为初唐宫廷诗人,同以五言律诗见长。他们在总结前人和当代人应用声律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完成了“回忌声病,约句准篇 ”( 新唐书宋之问传)的工作,为律诗在平仄粘对、句数用韵方面的定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使以后作诗的人有明确的规格可以遵循。律诗形式的定型,在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文学24 【正确答案】 “ 以文为词 ”就是用写文的手法创作词,以辛弃疾为代表。辛弃疾所倡导的“以文为词 ”成功地将辞赋古文的章法、句式以及议论、对话等具体手法移植于词,为散文艺术与词体创作之间打通了道路,扩大了词的表现方法。在用典使事方面,驱遣自如,

36、广博精当,不但善于点化前人的诗句成语入词,而且特别善于化用经、史、子、小说中的语汇入词,显示出熔铸百家、陶冶经史的特色,同时他还大量地运用表现力很强的口语、俚语入词,化朴为美,新鲜活泼。【知识模块】 宋代文学25 【正确答案】 “ 中兴四大家 ”指南宋诗人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四人。因宋室南渡再度中兴,故名。陆游存诗九千多首,多为爱国诗篇,充满慷慨激昂、为国立功的壮志和以身报国的牺牲精神,也反映了民生疾苦,描写了自然山水和日常生活。他的诗以现实主义为主,也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杨万里的诗主要是写景,想象丰富,描写生动风趣,语言通俗活泼,独具一格。范成大的诗题材广泛,以田园诗最为突出,语言自

37、然清新,风格温润委婉,只有少数作品风格峭拔。尤袤在当时也是著名的诗人,但他未能自成一家,作品大多已经散佚。【知识模块】 宋代文学26 【正确答案】 王实甫在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中鲜明地提出:“永志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他认为爱情是婚姻的基础,只要男女间彼此“有情 ”,就应让他们同偕自首;而一切阻挠有情成为眷属的行为、制度,则应受到鞭挞。王实甫所祝的“有情人” ,包括那些未经家长认可自行恋爱私订婚姻的青年。他希望所有恋人能够如愿以偿,等于不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放在眼内,这是对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大胆挑战。在王实甫以前,元人像他那样响亮、明确地提出“ 愿天下有情人

38、都成了眷属 ”。他写的崔、张故事,贯彻着这一题旨,从而使由会真记以来流传了几百年的题材呈现出全新的面貌。【知识模块】 元代文学27 【正确答案】 晚明诗歌、散文领域中,以“公安派” 的声势最为浩大,其代表人物是袁宗道、宏道、中道三兄弟,他们是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故称公安派。其中袁宏道声誉最隆,是这一派的领袖。公安派理论核心的口号是“独抒性灵” ,推崇“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从诗歌创作的角度,强调真实表现作者个性化思想感情的重要性,反对各种人为约束以及“粉饰蹈袭” 。不但如此,抒发 “性灵”还要摆脱道理闻识的束缚。【知识模块】 明代文学28 【正确答案】 浙西词派是清代朱彝尊开创的词派之一

39、。朱彝尊推重词体,崇尚醇雅,宗法南宋词,尤崇格律词派姜夔、张炎。他还选辑唐至元人词为词综,借以推衍其趣味和主张。这一主张被不少人尤其是浙西词家所接受而翕然风从,他在清朝步人盛世时,提出词的功能“宜于宴嬉逸乐,以歌咏太平” ,投合文人学子由悲凉意绪转入安于逸乐的心态,也适应统治者歌颂升平的需要。后龚翔麟选朱彝尊、李良年、李符、沈嗥日、沈岸登及本人词为浙西六家词,遂有“浙西词派” 之名。浙西词派顺应太平,以醇正高雅的盛世之音,播扬上下,绵亘康、雍、乾三朝。【知识模块】 清代文学29 【正确答案】 桐城派是清代中期重要的散文流派,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樾、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被称为“桐城派” ,桐城

40、派散文理论的基本特征是以程朱理学为思想基础,以服务当代政治为目的,以先秦两汉和唐宋八家的古文为楷模,在文章体制和作法上有细致规则的系统化的散文理论。方苞将自己的散文理论核心概括为“义法”二字,“义”即“言有物” ,“法”即“言有序 ”。刘大櫆是方苞的弟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姚鼐对古文理论的主要贡献是对前人的学说进行了融合和总结,使之更加具体化。他强调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兼备;还提出“八要” 来将义理、考证、文章三者融合落到实处;将多种文风归结为“阳刚” 和“阴柔”两种。姚鼐不仅发展了桐城派的散文理论,而且还在自己周围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桐城派散文体系,管同、梅曾亮、方东树、姚莹号称“姚门四大弟子” 。【知识模块】 清代文学30 【正确答案】 侠义公案小说是近代侠义小说和公案小说合流的产物。近代以前,侠义小说和公案小说各自独立发展,近代开始合流,究其原委,大抵是由于政治腐败,对于清官与侠客的憧憬和向往成为民众的重要心态。侠义公案小说则将这种心态纳入封建纲常名教所允许的范围之内,由清官统率侠客,既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民众的心愿,又适应弘扬圣德的需要。代表性作品有施公案彭公案三侠五义等。【知识模块】 近代文学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