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新闻传播史(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1 救亡日报2 拒检运动3 反“客里空 ”4 参考消息5 简述解放日报的整风改革的历史意义。6 简述救亡日报抗战等抗日救亡报刊的出版经过宣传报道特点7 新华通讯社在抗战时期有哪些重大发展?8 简述延安新华广播台的创办经过及其重要意义。9 评述延安解放日报在整风运动中进行改革的经过、成效和意义。10 延安解放日报在改革中提出并解决了哪些新闻理论问题?11 创办新华日报有何重大意义?新华日报有哪些重要经验?12 香港和海外有哪些著名的华侨、华文报刊与报人13 评述上海“ 孤岛” 时期抗日报刊与爱国报人的艰
2、苦斗争。14 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迅速在上海等地办报有何重要意义?15 评述“拒检运动 ”的经过与结果。16 标榜“第三条道路 ”的报刊是什么背景下出现的?17 新华社在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18 评述反“客里空 ”运动的经过与意义。19 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和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阐述了哪些重要问题? 对无产阶级新闻学有何贡献 ?20 中共中央是怎样正确处理新解放城市中旧有新闻事业的?制定了哪些原则与政策?21 试陈述人民日报在 1956 年改革的意义。22 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创建公营新闻机构,改造私营机构的基本过程。23 在新中国已经建立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强调发扬
3、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有何作用与义?24 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的经过,有何意义与教训?25 为什么说批判武训传、批判胡适、批判胡风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思想文化宣传报道的失误?26 评述 1956 年社会主义新闻工作改革的经过、重点和收获。27 简述 1956 年刘少奇有关新闻工作谈话的内容及其意义。28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新闻思想评价。29 1957 年至 1966 年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变化有哪些主要特点?请解释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30 通过了解“ 左叶事件” 以及 光明日报文汇报 在整风运动中的命运,分析这些年我国新新闻事业发展的背景。31 1958 年的“ 大跃进” 给中国的新闻
4、事业带来了哪些影响?“ 大跃进” 之后,新闻事业从哪些方面进行了改进?32 请说明邓拓杂文的特点以及 20 世纪 60 年代报纸杂文兴起的主要原因。中国新闻传播史(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救亡日报是上海市文化界救亡协会的机关报,于 1937 年 8 月24 日创刊,该报后几经停刊、复刊,直至 1941 年 2 月 28 日被国民党当局勒令停刊。郭沫若担任社长,夏衍(代表共产党)、樊仲云(代表国民党)任总编辑。救亡日报实际上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它的宣传报道特点是:不登中央社和外国通讯社的消息,也不登广告;专稿、特稿较多;许多著名
5、人士如宋庆龄、何香凝、冯玉祥、邹韬奋、陶行知等都为它写过政论或诗词。抗日战争胜利后,救亡日报于1945 年 10 月改名建国日报在上海复刊,同月又被国民党政府查禁。【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2 【正确答案】 1945 年 89 月间发生的“拒检运动” 是这一时期国统区新闻界发起的一次声势最为浩大的争取新闻出版自由的斗争。8 月 7 日,重庆国讯书店在其他进步出版机构的支持下,不送国民党当局审查而自行出版了延安归来一书,揭开了“拒检运动 ”的序幕。 延安归来出版后,进步人士张志让等三人又起草了重庆杂志界宣布“ 拒检” 的联合声明,并将这一决定正式函告国民党中宣部、宪政实施协会和国民参政
6、会。重庆、桂林、西安等地的新闻出版界纷纷加入拒检运动,国民党陷入被动局面。“ 拒检”运动的兴起与发展使正在玩弄 “和谈”阴谋的国民党当局陷入被动局面。为了缓和矛盾,国民党当局于 9 月 22 日通过了废止新闻出版检查制度的决定与办法。至此,国统区新文化界为之奋斗多年的取消新闻出版检查制度的斗争,经过为期两个月的“拒检” 运动的洗礼,终于取得了巨大的胜利。【知识模块】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3 【正确答案】 在苏联,新闻界出现了一个凭空捏造假新闻的记者“客里空” ,而在我国土改运动初期,土改实际工作一度出现右的倾向,过分渲染地主“拥护土改” ,自动“献地”后马上变成“劳动人民”,对土改运动这
7、场阶级斗争的激烈性、严重性视而不见。这些宣传报道,不利于发动广大农民投身土改这场严肃的斗争。新闻报道中,出现了一些凭空制造的“英雄” 与“模范”的“客里空”现象。这一切,不仅妨害了土改运动的展开,更损害了人民新闻事业的形象。【知识模块】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4 【正确答案】 参考消息由新华通讯社主办、参考消息报社编辑出版,于1931 年 11 月 7 日在江西瑞金创刊,是国内发行量第一、世界排名第五的报纸,拥有日均 340 万份的发行量。1956 年参考消息筹备改版,重新设计报头,从鲁迅手迹中搜集这四个字,并且一直沿用至今。1956 年 12 月,中共中央决定扩大参考消息的订阅范围,扩大
8、到县委委员以上或相当于这一级别的党内外干部,从而增强干部和群众在政治上的免疫力。1958 年 12 月,参考消息的读者范围进一步扩大到机关团体、企业干部和高校学生。参考消息的改版和扩大发行,是为了便于党内外干部更多地了解国际时事。改版后报道面扩大,不仅偏重于政治、军事、外交等硬性新闻,还增加了经济、科技、教育、体育、文化、社会方面的内容,从以前单纯地反映国际舆论转变到同时传播信息、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功能上来。【知识模块】 曲折发展(19571966)中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5 【正确答案】 (1)解放日报1941 年在延安创刊,是革命根据地出版的第一份大型中共中央机关报,也是抗日战争时期及解放战
9、争初期革命根据地影响最大的报纸。日出一张,对开 4 版,社长先为博古,后为廖承志,总编先为杨松,后为陆定一。毛泽东起草创办通知,部署安排工作,题写报头发刊词,撰写修改重要社论、评论、新闻和文章。初期因国际新闻过多,有脱离根据地群众和工作实践的倾向。1942 年 4 月 1 日,在中共中央的指导下改版,目的是要使解放日报成为能真正战斗的党的机关报。(2)解放日报整风运动的历史意义。1942 年 4 月 1 日,解放日报在中共中央的指导下实行改版,登载了中共中央宣传部为改造党报的通知,同时发表了改版社论致读者。原则方面:社论 致读者 首先论述了党报的党性、群众性、战斗性及组织(指导性) 原则。 解
10、放日报的改版,开始以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闻报道为主,密切联系群众和工作实际,积极配合党的中心工作。排版:第一版为各解放区情况的要闻版,第二版为陕甘宁边区版,第三版为国际新闻版,第四版为副刊和各种专论。改版后使之能集中力量报道整风运动的发展情况,发表了大量指导整风运动的文章和社论,同时还办专刊、辟专栏以宣传整风运动。军事宣传报道也大大加强,出现了不少反映部队生活和描绘八路军、新四军战士及民兵英雄形象的通讯和报告文学。办报方针:随着整风改革运动的深入,提出了“ 全党办报”的方针,强调党报必须由全党来办,党报工作者必须认识到自己是整个党组织的一分子,应自觉地融入党的集体之中。新华日报华北版、抗战日报等
11、也在整风检查工作的基础上,纷纷进行了类似解放日报的改版,面貌为之一新,加强了报纸与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以及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6 【正确答案】 (1)救亡日报的出版经过与宣传报道特点出版经过: 1937 年 8 月 24 日创办,它是共产党领导的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的机关报,郭沫若任社长,夏衍等任总编辑。上海沦陷后于 11 月 21 日停刊。1938年 1 月 1 日迁至广州复刊,后又迁到桂林出版,1941 年 2 月被国民党有关当局停刊。特点: 救亡日报 专稿多,特稿多,许多著名人士如宋庆龄、何香凝、冯玉祥、邹韬奋、陶行知等都为它写过政论或诗词。(2)抗战 的出版
12、经过与宣传报道特点出版经过: 1937 年 8 月 19 日,邹韬奋创办于上海并任主编,后迁至武汉出版,与全民月刊合并。1938 年 7 月 7 日改名全民抗战三日刊继续出版,最高发行量达 30 万份。随着武汉沦陷,于 1938 年 10 月迁往重庆出版,由三日刊改为五日刊,最后改为周刊。1941 年 2 月 22 日被迫停刊。特点: 抗战发扬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传统,能迅速反映国内形势的发展并做出评述,又注意反映人民大众抗战期间的迫切要求并及时回答读者提出的问题。【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7 【正确答案】 新华社在抗战期间有以下两方面的重大发展:(1)新华社开始独立发展,总社规模不断扩
13、大。1939 年初,中共中央决定将新华社与新中华报分开,各自成为独立的编辑机构,结束了报、社一家的历史,新华通讯社开始独立发展,标志着党的新闻通讯事业走向成熟。(2)1939 年起,新华社开始在各抗日民主根据地建立分社组织,一个以延安总社为中心的新华通讯社网络逐渐形成。各地新华分社的社长一般由该地方党报的社长或总编辑兼任,各地分社的记者也同时是当地党报的记者。1942 年底,新华社已有 5 个分社组织,抗战胜利时,新华社在各个抗日根据地已建立了 9 个总分社和40 多个分社。【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8 【正确答案】 1940 年 12 月 30 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建成并开播,呼号
14、为“XNCR” (X 为中国无线电台呼号的第一个英文字母。NCR 是 New Chirlese Radio的缩写)。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办的第一座无线电广播电台,标志着我国无产阶级广播事业的诞生。播音时间为每天上、下午各一次,每次一小时左右,后增至每天两次三小时、三次四小时不等。内容主要是中共中央重要文件,新中华报等各报的重要社论及文章、国内外时事新闻、名人讲演、科学常识、革命故事,还有抗日歌曲、音乐戏曲等文艺节目。当时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是新华社的一个组成部分,广播稿件由新华社广播科提供,同新华社的文字广播相配合,向国内外传播根据地军民斗争的实况、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各项政策和主张。
15、【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9 【正确答案】 (1)经过:1942 年 4 月 1 日,解放日报改版,它登载了中共中央宣传部为改造党报的通知,使解放日报成为真正战斗的党的机关报。改版前,解放日报过量地刊登国际新闻,严重脱离了延安解放区的实际和群众生活的实际,改版后,第一版主要是反映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要闻版,第二版是陕甘宁边区版,第三版是国际版,第四版是副刊和各种专论。改革后的版面,把抗日民主根据地新闻报道提到了首位。(2)意义与收获意义:解放日报在宣传党的中心工作,联系群众以及联系实际方面向前迈进了一步,大大克服了主观主义和党八股,加强了报纸的党性和群众性。收获:改版后的解放日报在实际
16、工作中发挥了宣传鼓动和组织作用,具体表现为:增强了群众性。宣传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批判“ 无冕之王”观点。重点报道了党的中心工作。加强了对大生产运动的宣传和军事宣传。加强对敌对思想的批判,成功地反击了反共舆论。对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第三次反共高潮的理论基础,即对蒋介石的中国之命运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指出它是反共、反人民、反革命的哲学,是极端唯心主义的愚民哲学。【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10 【正确答案】 解放日报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新闻工作的重要文件和理论文章,对党报的性质和作用、无产阶级唯物主义新闻观等基本问题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初步奠定了中国无产阶级新闻学理论的基础。这些理论所涉及的内容和范
17、围有:(1)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研究、探讨新闻的本质与特点,重申了党报的性质、特征和任务。(2)确立了“全党办报”的思想。(3)加强新闻工作者的党性修养,确立“ 人民公仆” 的思想。(4)坚持“政治第一,技术第二”的原则。(5)反对党八股,树立生动活泼的马列主义文风。(6)发扬党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及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11 【正确答案】 (1)创办新华日报的意义新华日报于 1938 年 1 月 11 日在汉口创刊,同年 10 月 25 日迁至重庆出版,1947 年 2 月 28 日被国民党当局封闭,这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
18、开发行的唯一一份大型机关报。重庆时期在周恩来为首的中央南方局的领导下,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反共顽固势力,是国统区人民心中的灯塔,该报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按照“有理、有利、有节” 的原则,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坚决而顽强的斗争,成为一把插在国民党心脏的尖刀,被誉为“新华军”。它改变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不能公开出版机关报的状况。共产党可以更直接、更广泛、更及时、更有力的向国民党统治区的人民群众宣传抗日救国的各项政治主张。新华日报 在汉口出版的 9 个多月时间里,揭露了日寇侵华阴谋和罪行,及时报道了中国军队的抗日战绩(包括对台儿庄战役的报
19、道)。(2)新华日报 的重要经验在新华日报坚持出版的 9 年中,它在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周恩来的领导下,同国民党展开了多方面的斗争,创造和积累了一套丰富的办报经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及有关内容,为抗战做出重要贡献。建立一支团结战斗的队伍。报社领导都具有丰富的斗争经验,写作阵容强,自办印刷、发行,成为名副其实的“新华军” 。实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利用国民党军政要员和国民党的报刊言论来宣传抗战,重要文章巧妙送交国民党检查,并得以通过。开展广泛深人的统一战线工作,广泛团结国民党统治区各阶层人士,发动各方面人物为新华日报写文章,提供稿件。坚持真实报道,真实地报道国民党统
20、治区人民的生活和抗日军民的斗争事迹,使读者从中了解真实的消息。坚持精益求精的编印技术。新华日报的口号是 “编的好,印得清,出得早,销得多”。【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12 【正确答案】 (1)香港华商报晚刊由廖承志主持,它是一份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报纸,宗旨是揭露国民党顽固派的本质。(2)胡文虎创办的 星岛日报,以杨潮为军事评论员。该报积极宣传抗日,笔锋犀利,赢得国内外读者赞誉,一度成为香港地区宣传抗战进步的新闻阵地。(3)邹韬奋创办并担任主编的大众生活周刊,该刊还设有“信箱”“大众之声”等栏目,大量刊登读者来信来稿,在海外读者中影响巨大。(4)海外各地,以新加坡、马
21、来西亚为中心的东南亚,是海外抗日办报宣传最活跃的地区。例如胡愈之应聘成为新加坡爱国侨领陈嘉庚创办的南洋商报的编辑部主任,从事新闻工作 7 年多,以“华侨新闻界的马前卒” 自称。(5)胡文虎在新加坡创办星洲日报,郁达夫曾在该报代行主编 3 个多月,发表了大量社论。【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13 【正确答案】 (1)上海“ 孤岛”时期的抗日报刊上海沦陷后,国民党军队撤离淞沪,日军占领上海华界地区。英、美、法等西方国家控制的上海公共租界,因其四周均为日军侵占而成同“孤岛” 。因此,孤岛是指从 1937 年 11 月 12 日到 1941 年 12 月 8 日的租界。共产党和其他爱国人士利用
22、租界宣传抗日,成为“ 孤岛”新闻事业的主流。这一时期,上海 “孤岛”主要的报刊有译报每日译报文汇报申报新闻报等。译报 是一份纯翻译的抗日小报, 1937 年 12 月 9 日在上海租界创刊,日出4 开一张,由夏衍主持报务。每日译报 是上海孤岛时期共产党在上海租界创办的一份以翻译为主的抗日报纸,1938 年 1 月 21 日创刊,其前身是译报。该报经常刊登中共中央的文件和负责人的文章、讲话,还采用“特讯”“专电”等形式报道共产党和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战消息,反映抗战前线的战况。1939 年 5 月 18 日,被迫停刊。文汇报 于 1938 年 1 月 25 日在上海创刊,由严宝礼等爱国人士集资创办
23、。该报坚持抗日立场,在上海“孤岛” 和沦陷区有广泛影响。 1939 年 5 月 18 日文汇报被租界当局勒令停刊两周,此后因洋保镖克明为日伪所收买而未能复刊。申报 与新闻报 是上海老牌大报。1937 年 12 月 15 日,申报因不接受日军检查而停刊。1938 年 10 月 10 日,申报在大办“洋旗报” 的热潮中,也假托美商名义在上海租界内恢复出版。(2)“孤岛”报刊的历史意义上海“孤岛 ”时期的“洋旗报”以及其他抗日爱国报刊,是在极其艰难、险恶的环境下出版发行的。在这一时期,“孤岛” 的环境是极其特殊的,所以其作用也极其特殊。抗日爱国报刊在日伪的高压和威胁恐吓下依然坚持出版,在这样的特殊环
24、境中发挥了特殊的抗日宣传作用,是抗日宣传中极为重要的一股力量。【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14 【正确答案】 抗日战争胜利后,面对国民党集团大肆抢夺新闻阵地的形势,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方针。1945 年 9 月 14 日,正在重庆同国民党谈判的毛泽东、周恩来致电中共中央并转华中解放区负责人,指示华中解放区尽快派人去上海、南京等地办报。9 月初,中共中央还电告中共广东区党委,要求迅速派人去广州、香港开辟宣传阵地。(1)抗战胜利后共产党在收复区迅速创办报刊的具体情况在上海,日本宣布投降的第三天,中共上海地下组织就领导创办了新生活报,在国民党势力返回上海之前抢先占领上海报坛的一席之地。
25、9 月以后党在上海的办报活动走向高潮,中共在上海出版的报刊中,联合日报、联合晚报、建国日报、文萃周刊、消息半周刊、群众周刊的影响最大。在北平,2 月 22 日,中共在华北地区的机关报解放报创刊。同日,新华社北平分社也宣告成立,但是北平解放报和新华社北平分社自创建第一天起就开始遭到国民党特务的钳制与破坏。在华南地区,战后党在香港创办的第一家党报正报于 1945 年 11 月 13 日创刊,除了在港澳和华南地区广泛发行外,还远销马来西亚等地,在海外华侨中也有巨大影响,最高发行量达 2 万份。(2)抗战胜利后共产党在收复区创办报刊的意义抗战胜利后,收复区的上海、北平、南京等地重新成为中国版图上极具战
26、略意义的重点城市,这些城市报刊的言论影响力十分巨大,所以共产党要加紧在这些区域办报。共产党在国统区创办的报刊,虽然受到国民党当局的严厉镇压,大多数出版时间不长,但是他们配合重庆新华日报积极宣传和平、民主、统一的建国方针,揭露了国民党内战、独裁的阴谋,因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知识模块】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15 【正确答案】 1945 年 89 月间发生的“拒检运动” 是这一时期国统区新闻界发起的一次声势最为浩大的争取新闻出版自由的斗争,其发展经过如下:8 月 7 日,重庆国讯书店在其他进步出版机构的支持下,拒绝送国民党当局审查而自行出版了延安归来一书,揭开了“拒检运动” 的序幕。延安归
27、来出版后,进步人士张志让等三人又起草了重庆杂志界宣布“拒检” 的联合声明,在征得 16 家杂志社的签名后,于 8 月 17 日正式发表,庄严宣布自 9 月 1 日起上述 16 家杂志社将不再送检,并将这一决定正式函告国民党中宣部、宪政实施协会和国民参政会。重庆 16 家杂志社拒检声明一发表,立即得到了整个文化界的支持与响应。中国共产党坚决支持国统区出版界发起的这场争取新闻自由的斗争。9 月以后,由重庆出版界发起的拒检运动扩展到成都、昆明等地,并由出版界扩展到新闻界。桂林、西安等地的新闻出版界纷纷加入拒检运动,拒检运动的兴起与发展使正在玩弄“和谈”阴谋的国民党当局陷入被动局面。“拒检运动 ”的结
28、果:为了缓和矛盾,国民党于 9 月 22 日通过了废止新闻出版检查制度的决定与办法。至此,国统区新文化界为之奋斗多年的取消新闻出版检查制度的斗争,经过为期两个月的拒检运动的洗礼,终于取得了巨大的胜利。【知识模块】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16 【正确答案】 “ 第三条道路 ”是指既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又反对共产党的人民政权,试图在中国实现英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是一条代表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利益的道路。(1)标榜“第三条道路”的报刊出现的背景抗战胜利后不久,在国统区兴起了一股宣传“第三条道路” 的潮流,其代表人物中有不少是民主党派成员。1947 年 2 月,国共合作破裂后,观察新路大学评
29、论等报刊发表了不少鼓吹“第三条道路” 的文章,将 “第三条道路”运动推向高潮。这是因为在人民解放军转入反攻之后,美国看到国民党政权已呈崩溃之势,更为积极地扶植“ 第三种势力 ”,主张让“自由主义分子”领导中国,因而在 1948 年间又出现了一轮规模更大的鼓吹“第三条道路” 的宣传声势。与此同时,一些国民党人既反对共产党的人民革命,也反对国民党的腐败无能,他们图谋借“第三条道路” 的幌子来进行政治投机。(2)“第三条路”的结局由于第三条道路确实反映了当时一部分尚未摆脱个人自由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的要求和情绪,因而在一个时期内影响十分广泛。对此,中共组织国统区进步报刊对这一主张进行驳斥与批判。国民党
30、当局对此也始终实行弹压政策。1948 年 12 月,国民党下令查封观察周刊,主编储安平愤而离沪去了解放区,投身于人民新闻队伍。至此,美帝国主义寄予厚望的“第三条道路” 彻底破产,其宣传活动就此戛然告终。【知识模块】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17 【正确答案】 1947 年 3 月解放日报停刊后,新华社同时担负起党中央机关报、通讯社和广播电台的三重任务,不仅报道新闻,还代表党中央发表时事政治评论。为了适应人民解放军转入反攻的宣传报道需要,新华社进行了建制扩大,全力投入大反攻的报道和宣传,还抽出专人负责撰写军事综合报道和军事评论,军事报道网迅速发展,还成功地组织瓦解敌军的宣传报道。既向社会报道了
31、真实的战争信息,促进战事开展;也加速敌人内部的瓦解。(1)全力进行大反攻的报道和宣传1947 年 7 月 1 日,新华社发表一系列有关大反攻的新闻,及时报道战局的新发展,向全国人民报道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消息。新华社派出大批军事记者深入前线,冒着生命危险写出了大量精彩的消息、通讯和评论,多侧面地充分反映了战役的主要进程、胜利成果和伟大意义。(2)撰写军事评论,鼓舞解放区军民必胜的信心在战争发展的各个阶段,精心选择宣传重点,组织有力的宣传队伍报道剖析战局的发展,极大鼓舞了解放区军民必胜的信心,瓦解了敌人的军心,推动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3)组织瓦解敌军和争取蒋军家属的宣传报道新华社和新华广播电台
32、成功地组织了瓦解敌军和争取蒋军家属的宣传报道。他们采用多种形式,向国民党军队宣传中国共产党对时局的主张和宽大处理放下武器人员的政策,这类宣传栏目在分化瓦解敌军的作战意志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4)创造了战役分析、综合战报等带有评论性质的军事新闻体裁毛泽东为新华社写下中原我军占领南阳和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等经典文章,对所报道的事件进行系统的分析概括,指出事件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势,创造了一种新的军事新闻体裁。【知识模块】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18 【正确答案】 在苏联,新闻界出现了一个凭空捏造假新闻的记者“客里空” ,中国的反“客里空 ”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旨在反对虚假报道,维护新闻
33、真实性原则的教育运动。(1)反“客里空”运动经过在土改运动初期,土改实际工作过程中一度还出现右的倾向,过分渲染地主“拥护土改”,自动 “献地”后马上变成“劳动人民”,对土改运动这场阶级斗争的激烈性、严重性视而不见。这些宣传报道不利于发动广大农民投身土改这场严肃的斗争。新闻报道出现了一些凭空制造的“英雄” 与“模范”。这一切,不仅妨害了土改运动的展开,还损害了人民新闻事业的形象。晋绥日报 首先认识土改报道中的错误并予以纠正。自 1947 年 6 月起,晋绥日报认真检查了新闻报道工作中右的倾向和存在的新闻失实问题,采用在报纸上公开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发动群众揭露假报道,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发
34、起了反“ 客里空” 运动。随后,一些报社工作人员以及通讯员响应报社的号召,对自己采写的报道失实之处作自我检查与自我批评,揭露新闻工作中由于个人主义、主观主义的思想和不负责任、粗枝大叶的作风而造成的报道失实现象,许多读者也热情地向报社提供口头的或书面的材料,一些县区的基层政权组织还帮助报社开展运动,发动群众检举“客里空”。晋绥日报 发起的反 “客里空”运动,得到了中共中央的肯定,并通过新华社的宣传报道,从晋绥解放区推广到其他解放区。反“客里空” 运动也开始向纵深发展,由新闻报道失实现象的纠查深入到新闻工作者立场与作风的检查,一直持续到1948 年春季才告一段落。(2)反“客里空”运动的意义发扬了
35、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检查、纠正了新闻报道失实现象,维护了新闻真实性原则。克服了土改宣传中的右的倾向,改造了新闻工作者的立场与作风,提高了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但是,在反 “客里空”运动中也存在“左”的偏向,误伤了一些好人。1948 年 2月 11 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了党内指示纠正土地改革宣传中的“左” 倾错误,根据这一指示的精神,解放区新闻机构于 1948 年春又普遍开展了一次对于政策宣传中“左”倾错误的检查活动。【知识模块】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19 【正确答案】 (1)毛泽东的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精辟地阐述了无产阶级党报理论的几个基本问题:关于无产阶级党报的作用与任务
36、:“ 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办好报纸,把报纸办得引人入胜,在报纸上正确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是党的工作中一项有重大原则意义的问题。”关于办报的路线与方针:“ 我们的报纸要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关于无产阶级党报的风格:“ 我们党所办的报纸,我们党所进行的一切宣传工作,都应当是生动的,鲜明的,尖锐的,毫不吞吞吐吐。”关于党报工作者的学习与修养问题:“ 报纸工作人员为了教育群众,首先要向群众学习,报社的同志应当轮流出去参加群众工作。”(2)刘少奇 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1948 年 9
37、10 月间,中共中央所在地河北平山县西柏坡举办了由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华北总分社的部分记者参加的学习班。10 月 2 日,刘少奇亲自去学习班做长篇讲话,即著名的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刘少奇在讲话中表达了党中央对新闻工作的重视,为新闻工作者适应新的形势、完成新的任务提出了明确的努力方向:指出新闻事业在联系共产党和群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深刻阐明了新闻工作的作用与任务是党联系群众的纽带,要密切联系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提出了党和人民的新闻工作者必备的四个条件:“ 马列主义的修养,政策路线的知识,正确的基本态度,独立地做相当艰苦的工作。”(3)毛泽东的 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和刘少奇的对华
38、北记者团的谈话基本阐释清楚了无产阶级新闻学的特点和方针,陈述了无产阶级党报理论的基本问题,教育和鼓舞了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为无产阶级新闻学未来的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知识模块】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20 【正确答案】 (1)随着大中城市、特别是新闻事业发达的大城市的陆续解放,清理、接管旧有新闻事业的工作也在 1948 年后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清理、接管工作的基本原则是“ 保护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和剥夺反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 。按照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办法。国民党党政军系统和反动党派主办的报刊、通讯社和广播电台,一律由人民政府接管,没收其一切设备与资财,不准以原名复刊或发稿。各民主党
39、派、人民团体主办的报刊与通讯社,允许其向人民政府登记后继续刊行与发稿,并予以保护与支持。私人经营的报刊、通讯社与广播电台,既不采取无限制放任的政策,以防止它们为反动政治势力所利用,也不采取简单地一律取消的政策,而是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对于民营广播电台,因其直接联系群众,且可能为敌人作通讯、联络之用,故在军管期间一律归军管会统一管理,在军管会管理之下准其继续营业;私营的短波广播电台,则一律停止其播音。对外国人在华的新闻事业:帝国主义国家在华设立的新闻机构,一律予以封闭;外国私商主办的报刊,则准其继续出版。(2)处理旧有新闻事业的政策和原则1948 年 11 月 8 日,中共中央颁布了 关于新
40、解放城市中中外报刊通讯社处理办法的决定,指出基本原则是“保护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和剥夺反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决定对清理、接管工作的政策界限与具体方法进行明确规定。11 月 20日中共中央颁布对新解放城市的原广播电台及其人员的政策的决定,决定规定了要采取既严肃又慎重的态度,按照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对其工作人员采取区别对待妥善处理的政策。【知识模块】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21 【正确答案】 (1)人民日报1948 年 6 月 15 日,人民日报在河北省邯郸市创刊,由晋察冀日报和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而成,是华北中央局机关报,同时担负党中央机关报职能。1949 年 3 月 15 日
41、,人民日报随中央机关迁入北平。1949 年 8 月 1 日,中共中央决定人民日报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并沿用 1948 年 6 月 15 日的期号。(2)改革的意义。1956 年 4 月以后,一场以改版为中心的新闻工作改革运动在人民日报社内兴起。7 月 1 日,人民日报发表改版社论致读者,归纳了改版的三项重点内容:扩大报道范围;开展自由讨论;改进文风,“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成章” 。改版后的人民日报,面目焕然一新,其改版主要表现在:新闻数量大增。改版以前外交、会议、公告新闻为主变为经济新闻占据主要地位。题材更加广泛,更加关心和贴近读者的生活,积极报道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言论明显改
42、进。社论及其他评论文章,题材广泛,短小生动,没有空话,出现了一些从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提出问题并进行批评分析的好文章,一扫教条主义的文风,表现了独立思考、发表意见的自由。副刊与通联工作进一步加强。创办了文学副刊,刊登活泼、明快、尖锐的短文和文艺作品。认真编发群众来信,按照其内容性质分别刊登在有关各版上,改变过去设读者来信专版、专页集中刊登的做法。版面安排做了调整,形式十分生动活泼,由 4 版扩为 8 版。在继承严谨、端庄的传统上有所创新,新闻、言论、图片有机组合。【知识模块】 共和国成立初期(19491956)的新闻事业22 【正确答案】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立即对在革命战争中发展
43、起来的党的新闻事业进行调整与充实,建立起一个以北京为中心、遍布全国各地的公营新闻事业网,即以人民日报为中心、以党报为主体的公营报刊网,以新华通讯社为主体的国家通讯社网和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中心的国营人民广播电台网。报刊方面: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在新中国成立后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报纸,并向国外发行。各大行政区、省、直辖市党委的机关报,也在新中国成立前后随着革命的胜利而逐步发展起来。由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机关报组成的党报系统是公营报刊系统的主体。此外,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公营报刊,还包括工会、青年团以及民主党派、社会团体、人民军队、少数民族和人民政府职能部门主办的报纸,如工人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共中央及各
44、级党委机关报组成的党报系统是公营报刊系统的主体。通讯事业方面:新华通讯社经过一系列调整,组建为国家通讯社。经过一个时期的业务建设过程,新华社集国内、外报道等多种功能于一身,并主办一系列报刊,如参考消息参考资料内部参考等。此外,为了便于向海外华人、华侨介绍新中国,国家决定组建以对外宣传为主要任务的中国新闻社。广播事业方面:一个从中央到地方的国营人民广播电台网迅速建成。到 1954年,各省级(除西藏、台湾)广播电台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和全国行政区的划定而逐步建立,许多有条件的地(市)也创建起本地区的人民广播电台。(2)对私营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由对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新闻事业的清
45、理、整顿与改造,没收国民党以及其他反动势力主办的新闻机构阶段转入改造私营新闻事业阶段。根据公私兼顾的原则,在经济上予以扶持。对私营新闻机构的宣传报道活动,实行言论出版自由原则,不施行事前检查,但不得反对或者损害人民的利益,以团结教育的方式,帮助它们改进宣传报道内容。对于无视人民政府的规定进行反动宣传报道的新闻机构,坚决予以制裁。【知识模块】 共和国成立初期(19491956)的新闻事业23 【正确答案】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急需建立起具有新中国特色的新闻事业以适应新时代的特点,满足新时代的要求。对此,党和政府要求新中国的新闻工作者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新闻工作与新闻业务的优良传
46、统联系实际,联系群众,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发扬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有如下作用与意义:(1)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加强了新闻工作与社会实际和人民群众的联系。例如各新闻机构建立起广泛的通讯员网与群众性的读报小组。人民日报等报纸还进行通俗化改革,以期报纸更好地反映群众、引导群众,从而与读者贴得更近。(2)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传统推动了新闻事业以及中国社会的反省与进步。例如在这一时期报纸批评与自我批评工作形成了强大的社会舆论,推动“三反”“五反”运动的开展。对于社会上压制批评的行为,各级党报予以大胆的揭露与抨击。同时许多报纸经常采用群众自我教育的方式,通过问题讨论,批评和克服一些错误认识。【知识模块
47、】 共和国成立初期(19491956)的新闻事业24 【正确答案】 新中国成立初期,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成为当时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进入 1954 年后,新闻界出现了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的高潮。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有着不少可供我国新闻事业借鉴的经验,但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学习苏联新闻的有利方面:通过学习苏联经验,包括列宁、斯大林的办报实践、办报思想和苏联新闻工作的传统,加深对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认识,成为建设我国新闻事业新体制的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全面学习与借鉴苏联新闻工作的业务经验,使我国新闻工作者的业务水平普遍得到极大的提高。(2)在学习苏联
48、的新闻工作经验中,出现了脱离中国实际、对苏联经验盲目生搬硬套的教条主义错误。主要表现:片面强调不犯错误。在学习真理报的过程中,认为该报从不登 “更正”,是一张“没有错误的报纸 ”。人民日报也提出了 “为没有错误的报纸而奋斗”的口号。每天一篇社论。盲目模仿真理报,不论有无必要,每天一篇;无论论题重要与否,写得如何,都写满 2 500 字,放在头版头条位置。业务路子越走越窄。新闻越写越枯燥,在标题制作上,用清一色的一行题,缺乏文采。真理报不刊登广告,于是我们的报纸也不重视广告。国际新闻报道片面性严重。各报袭用苏联的国际报道方法,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国际形势。(3)广播工作方面的教条主义倾向主要表现提出以中央台为基础、地方台为补充的办节目方针,要求地方台用较多的时间转播中央台的节目,其后果是削弱了地方广播联系当地实际的作用,也影响了地方办广播的积极性。限制在广播中开展批评,受苏联经验的影响,认为广播不宜于进行批评,只能谈成绩,不能讲缺点。【知识模块】 共和国成立初期(19491956)的新闻事业25 【正确答案】 在批判武训传、批判胡适、批判胡风这三场大规模的批判运动中,人民日报都是始作俑者,造成了思想文化宣传报道的严重失误。(1)关于电影 武训传的批判电影武训传上映后,毛泽东亲自撰写的应当重视电影的讨论一文在人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