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学基础模拟试卷 4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隋朝末年,刘武周起兵反隋,并投靠突厥,被突厥封为( )。(A)定扬可汗(B)解事天子(C)大凉皇帝(D)梁王2 1684 年(康熙二十三年),清政府设置地方机构( )加强对台湾地区的管理。(A)澎湖巡检司(B)台湾府(C)宣政院(D)台湾县3 1868 年,擅自代表清政府与美国政府签订中美续增新约,承认美国享有掠夺华工以及在中国各通商口岸设立学校的特权的外国人是( )。(A)赫德(B)蒲安臣(C)李安国(D)威妥玛4 法国大革命中,颁布全
2、面限价法案的政治派别是(A)吉伦特派(B)雅各宾派(C)斐扬派(D)平等派5 一战后,英国拒绝加入法国的安全保障体系,其原因是( )。(A)认为德国已无力与法国抗衡(B)不愿意法国势力在欧洲大陆过分膨胀(C)反对改变战前德国的领土状况(D)奉行不结盟的中立政策6 下列对汉谟拉比法典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古埃及国家最早的一部成文法典(B)法典维护了奴隶主统治阶级的利益(C)是现存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D)法典对于研究古巴比伦的社会经济关系和西亚法律史有着重要意义7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战斗纲领是( )。(A)共产党宣言(B) 解放黑奴宣言(C) 独立宣言(D)国际歌8 中国早期的民
3、族资本主义多出现于上海、广东、天津等地,下列对其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B)受到了清政府的大力支持(C)受到本地政府的大力支持(D)伴随着外资和洋务企业的产生而出现9 宋学的开山鼻祖是被人称为“宋初三先生” 的( ) 。 胡瑗 孙复 陆九渊 石介(A)(B) (C) (D)10 茶经是我国第一部研究茶道的著作,其作者为“茶圣”( )。(A)王祯(B)孙思邈(C)贾思勰(D)陆羽11 晋书.江统传记载:“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 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A)北方长期战乱,人口减少(B)北方农民大量南迁,十室九空(C)民族仇杀,使北方汉族人口
4、锐减(D)北方少数民族内迁与汉族人民杂居12 召开苏维埃二大的地方是( )。(A)克里姆林宫(B)斯莫尔尼宫(C)冬宫(D)玛丽亚宫13 新中国成立初期,旨在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运动是( )。(A)“三反”、“五反”(B)农业合作化(C)抗美援朝(D)士地改革14 自由引导人民反映的历史事件和艺术特点分别是( )。(A)法国二月革命,现实主义(B)法国七月革命,浪漫主义(C)巴黎公社起义,古典主义(D)法国二月革命,浪漫主义15 中央人民政府通过的新中国第一部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5、16 为结束 17011713 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英国、荷兰、普鲁士和法国等国签订了( )。(A)亚琛和约(B) 乌特勒支和约(C) 巴黎和约(D)里斯维克和约17 1967 年 8 月,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最初的参与国是( )。(A)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B)印度尼西亚、缅甸、文莱、新加坡、越南(C)柬埔寨、泰国、文莱、老挝、马来西亚(D)柬埔寨、泰国、菲律宾、新加坡、越南18 1946 年 5 月 4 曰,在重庆正式成立的民主党派是( )。(A)中国民主同盟(B)中国民主建国会(C)中国民主促进会(D)九三学社19 1931 年 11 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
6、政府在( )成立。(A)井冈山(B)上海(C)瑞金 (D)广州20 下列关于清朝军机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源于军机房(B)使君主专制得到加强(C)议政王大臣会议由此名存实亡(D)军机大臣只从满族官员中选任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21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22 剃发令23 海国图志24 沙里亚25 郑国渠26 腓尼基字母27 马丁.路德28 推恩令三、史料分析题29-30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60 分。29 材料一: 晋朝南渡,优借士族, 故江南冠带,有才斡者,擢为令仆已下, 尚书郎、 中书舍人已上, 曲掌机要。 颜氏家训.涉务篇材料二:
7、何晏、王弼,祖述玄宗,递相夸尚,景附草靡, 皆以农、黄之化,在乎己身,周、孔之业,置之度外。颜氏家训.勉学篇材料三:服冕之家,流品之人,视寒素之子轻若仆隶,易如草芥, 曾不以之为伍。颜氏家训.寒素篇材料四: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 多无学术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加长车,跟高齿屐颜氏家训.勉学篇材料五:因晋中兴, 南渡江, 率为羁旅,至今八九世,末有力田,悉资俸禄而食耳故治官则不了,营家则不办。颜氏家训.涉务篇回答:(1)材料一、二、三、四分别说明了士族的哪些特点(不得摘抄原文)?(2)东晋时,士族 (士族制度) 得到充分发展的原因是什么?(3)综合上面五则材料,说明士族、士族制度衰落的根本原
8、因。30 根据图表回答问题:(1)分别指出15001913 年间,法国、荷兰、英国等 3 个国家和地区人均 GDP 和人口变化的趋势。(2)指出 15001913 年间,俄国人均 GDP 和人口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四、简答题31-34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120 分。31 国民党的反动政策及国统区政治、经济危机。32 中共八大的召开有怎样的历史意义?33 分析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及其影响。34 比较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的异同。五、填空题35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刘秀扩大了_的组织,加强了其职权。还把西汉时监察地方政情的_固定为州一级的地方长官。36 在中央机构设置方面,明朝建立
9、之初仍然沿袭元制,在中央设立总理政务。_年,胡惟庸案发后,规定_直接对皇帝负责,秦汉以来行之一千余年的宰相制度从此废除。37 明初女真族形成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作为满族主体的_,起初活动于黑龙江北岸,明初是_辖下的主要居民。38 公元前 475 年到前 221 年,历史上称为_时代。39 1850 年 8 月,沙俄侵占我国黑龙江口的重镇_,并以沙皇的名字改此地名为尼古拉耶夫斯克。到 1853 年底,沙皇侵略势力已经扩张到了兴衮河和黑龙江下游两岸以及口外整个中国领海,并侵占了_。在西北地区,沙俄于 1846 年武装侵入我国_东南的库克乌苏河。到 19 世纪 50 年代已经侵占了大
10、片中国领土。40 _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最大的获利者,其通过瑷珲条约)、_和一系列的勘界约记,侵占了中国 144 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41 _年 7 月 14 日,国际社会主义代表会议在巴黎开幕,通过了“国际劳工立法决议”和“关于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决议 ”,从此“五一 ”成为国际无产阶级团结战斗的节日。42 入侵美洲的第一个殖民国家是_,西属拉美殖民地在农业上实行_即封建大庄园制。43 早在 1887 年,日本的部分军国主义分子制定了_,准备以武力进攻北京。1894 年 7 月,日本舰队在_口外丰岛海面袭击中国护送入朝清军的军舰,同一天,日本陆军进犯此地的中国驻军,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中国被迫正式宣战
11、后,李鸿章却在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支持下,把清军防御的重点放在_和_地区,导致集结在这些地区的大批清军游离于战场之外,敌人志在必夺的渤海口和准备进攻的辽东半岛和_地区兵力却严重不足。44 第一个提出人类起源问题的是著名学者_。45 秦代中央机构中,_的职责是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的职责是辅佐皇帝_。46 1873 年,法军侵犯河内地区,越南政府邀请刘永福率领活跃在中越边境的_援越抗法。1884 年 8 月,法军炮击_炮台,督办台湾事务大臣_指挥守军英勇反击,在法军轰毁炮台的不利情况下,把法军击退回舰上。后来,他多次电请李鸿章派_前来解围。李鸿章竟然按兵不动,还说法舰“毁闽船不过数刻,难与之
12、敌” 。47 为加强对武汉地区革命力量的领导,_、_联合成立了武昌起义的领导机构,推举_为湖北革命军总指挥。48 20 世纪_年代,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当今世界格局正向_发展。49 隋朝规定地方长官及其重要僚佐每年年终都要到朝廷报告工作,称为_。50 刑法方面,583 年(开皇三年),隋文帝命大臣苏威等制定_。51 1939 年,国民党提出的国民精神总动员的中心口号是_、_、_。52 元朝统治者在建国之初就采取了民族压迫政策,把全国人分为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_,第三等是汉人,第四等是_。53 清代出现了一些反对理学的进步思想家,其突出代表是著有四书正误的_和_。54
13、 四届人大以后,邓小平在毛泽东的支持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他提出当前党的各项工作要按毛泽东的_、_、_三条指示来办,这是当前一切工作的纲。六、论述题55 试论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变化的原因及意义。56 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了哪些历史性成就?这些成就说明了什么?历史学基础模拟试卷 4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综合2 【正确答案】 B 3 【正确答案】 B4 【正确答案】 B5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
14、对汉谟拉比法典的认识。对于法典,考生要掌握其国别、时代、内容、意义和所体现的阶级关系各个方面,另外要注意与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等相区别。【知识模块】 综合7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上海、广州、天津等地都是中国近代最早开放发展起来的商业城市,在这些地方有丰富的产业资源,便于获得劳动力等优势,民族资本主义就是这样伴随着外资企业和洋务企业而在大的商业城市发展起来的。【知识模块】 综合9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宋辽西夏金元10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11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魏晋南北朝12 【正确答案】 B
15、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新巾国成立时,全国拥有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士地改孳。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不仅使广大贫雇农遭受残酷的封建剥削和压迫,也严重地束缚了农村生产力的解放。为废除封建剥削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为了使广大贫雇农从地主阶级统治、压迫下解放出来,必须进行卜改。这是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自由引导人民又名1830 年 7 月 27 日,这幅作品的创作背景是 1830 年法国的“七月革命”,是德拉克罗瓦最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之一。画家以奔放的热情歌颂了这次工人、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参加的革命运动。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
16、析】 1950 年 5 月 1 日,中央人民政府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是中央人民政府通过的新中国的第一部法律。16 【正确答案】 B17 【正确答案】 A18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综合19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综合20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综合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21 【正确答案】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发端于 20 世纪 50 年代中后期,到了“文革”时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具有特定含义,它是为安排知识青年劳动就业和“ 反修防修”而进行的一场政治运动。“ 文革”开始后,由于招生考试制度被废除,滞留在社会的中学毕业
17、生越来越多,而多数厂矿企业无法招收新工人。为了解决大量中学生的出路问题,同时也是为了“反修防修” ,1968 年底,毛泽东又发出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他强调:“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从此,一场全国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骤然兴起。据统计,全国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达 1600 多万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在为建设祖国边疆和农村所做的贡献,是不容抹杀的。但是“文革” 期间的这场运动也带来许多消极后果。【知识模块】 文化大革命22 【正确答案】 清初强迫汉人仿照满人习惯剃发的法令。顺治元年(1644 年)五月,多尔衮进入北京后,即宣布京城内外军民人等尽行剃发以示归
18、顺,但遭到北京人民的强烈反对,不久被迫停止。顺治二年(1645 年)五月,清兵进入南京,弘光政权灭亡,清廷于六月再次颁布剃发令,规定京城内外以十日为限,各省地方在接到命令后也以此为限,所有文武官民都要剃发,衣冠服饰也要遵从清制,违抗者杀无赦。剃发令的颁布及强制执行加剧了清初的民族矛盾。【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23 【正确答案】 鸦片战争后魏源编写的地理著作。林则徐在广州主持禁烟时,为了解西方情况,抵御列强侵略,请人译述英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编成四洲志,记叙了世界五大洲 30 多个国家的地理和历史。1841 年,魏源受林则徐委托,以四洲志为基础,又参考其他文献资料于 1842 年编成
19、海国图志,50卷。本书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对洋务派、维新派与日本的明治维新均产生了一定影响。【知识模块】 近代化的启动24 【正确答案】 伊斯兰教教法。原意为“道路” 、 “通往水泉之路”。伊斯兰教产生后,引申为“ 安拉指明之路 ”。后专指以古兰经 和“圣训”为基础、内容和形式上与伊斯兰教义、教规密切关联的宗教法,内容包括宗教、政治、社会、家庭、个人生活准则,以及民事和刑事等各个方面,是穆斯林必须遵行的法规。与伊斯兰教同时产生,是阿拉伯帝国适用的基本法律制度。【知识模块】 伊斯兰文明的兴起与扩张25 【正确答案】 公元前 246 年秦王采纳韩国人郑国的建议,并由郑国
20、主持兴修大型灌溉渠,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 300 余里。郑国渠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地形,在礼泉县东北的谷口开始修干渠,使干渠沿北面山脚向东伸展,很自然地把干渠分布在灌溉区最高地带,不仅最大限度地控制灌溉面积,而且形成了全部自流灌溉系统,可灌田四万余顷。郑国渠的修建本来是其他诸侯国削弱秦的一项计策,但此后秦国的关中地区变为沃野,为秦的统一提供了物质上的保障。【试题解析】 郑国渠是先秦时期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考生需注意先秦时期农业技术,尤其是水利灌溉,冶铁等技术的进步对农业发展带来的促进作用。【知识模块】 综合26 【正确答案】 腓尼基人对古代世界文明所作出的最大贡献就是创造了一套腓尼基字母文字
21、。公元前 2000 年代中叶,在腓尼基北部的乌加里特出现了楔形的 29 个字母符号,南部格巴尔创造了线形的 22 个字母符号。后来乌加里特的字母被淘汰,格巴尔的 22 个字母发展为腓尼基通行的字母文字。腓尼基字母共 22 个,是线形符号,只有辅音而无元音;元音要由阅读者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自己推测出来。腓尼基人把字母传入希腊,希腊人在此基础上加入了元音,形成希腊字母;罗马人又在希腊字母基础上形成拉丁字母,从而为后米西厅各国字母奠定了基础。在东方,阿拉美亚字母也是在腓尼基字母的影响下形成的,而希伯来字母、古波斯字母、安息字母和阿拉伯字母都渊源于腓尼基人的字母文字。27 【正确答案】 马丁.路德(14
22、831546)是 16 世纪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发起者,基督教新教路德宗的奠基人。大学毕业以后,曾当过修道院修士,1508 年成为维登堡大学的神学教授。1517 年,在维登堡大教堂门前贴出了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即九十五条论纲) 。抨击教皇兜售赎罪券,点燃了宗教改革的火焰。后来他发表宗教改革三大论著:致德意志民族的基督教贵族书、教会被囚于巴比伦和基督徒的自由。在致德意志民族的基督教贵族书中,批判教会权力至上论,反对罗马教廷在德国的至上地位,主张民族独立,建立民族教会,加强王权。在后两篇论著中,全面阐述了“因信称义” 的宗教改革理论。 1522 年,他将圣经希伯莱文和希腊文原本翻译成德语。1524
23、1525 年德国农民战争爆发后,路德公然主张对起义农民进行残暴镇压。1546 年 2 月,路德死于出生地艾斯勒本。路德一生功过参半,他所发起并领导的宗教改革运动席卷整个欧洲,结束了罗马天主教会对于西欧的封建神权统治。28 【正确答案】 推恩令:汉武帝为削弱诸侯王势力而采取的一项措施。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允许诸侯王在本封国内分封子弟为列侯。达到了“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效果,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知识模块】 综合三、史料分析题29-30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60 分。29 【正确答案】 (1)士族在政治上享有特权,高官厚禄,把持政权。精神生活十分空虚和堕落,沉溺于清谈,用脱离实际的空
24、谈玄学,来掩盖精神的空虚。士族和庶族之间界限分明,士族自命清高,鄙视庶族,不与庶族来往、交友、通婚、共坐。士族无真才实学,徒享高官厚禄而不理政事,享受荣华而不能治产,骄奢淫逸,极端腐朽。(2)东晋时期,门阀士族进一步发展,东晋地权就是在北方乔姓大族壬、庾、桓,谢与南方吴姓大族朱、张、顾、陆共同扶植下建立的,因而在东晋政权的保护之下,门阀势力达到鼎盛。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政治势力的上升。门阀世族完全控制了东晋政权,经东晋一朝一直是由王、庾、桓、谢四大门阀轮流执政,政出豪门,皇权衰微。官职有清浊之分,高官厚禄的清职,由于士族担任,寒人不得染指,寒人所居的低级官吏为浊职,士人不屑一顾。另外,士
25、族的政治特权也有提高,政治上确立了“ 举贤不出世族,用法不及权贵 ”的准则,使门阀特权高于法律之上。第二:经济实力增强。东晋时期门阀大土地所有制进一步发展,门阀利用政治上的保护,兼并土地,封山占泽,田庄规模不断扩大,荫客人数更是大大增加,除私属、部曲之外,还拥有大量奴隶,因而封建依附关系进一步发展。第三:社会地位悬殊。门阀世族为炫耀社会地位,实行清浊隔离,严禁与庶族通婚、同俗、同衣、同食、同往、同处。严格家谱编撰和礼法门风,防止清浊混流,以维护其特殊的社会地位。(3)自东晋末,门阀世族走向腐朽、江河日下,南朝时全面衰落。门阀世族的衰落首先是由于自身的腐朽所造成的,士族在政治上虽高官厚禄,却不理
26、政事,大倡清议之风,不务庶务。因而不学无术,游手好闲,自命清高,生活极端腐化,出则乘车,入则扶持,吃喝玩乐,醉生梦死。逐步丧失了政治能力,堕落成腐朽的寄生阶层。第二,以军功起家的寒门新贵的兴起。东晋末年,战乱不止,世族门阀遭到重创,庶族地主因军功而地位上升,刘裕出身寒门,因而掌握政权后,削弱了世家大族的军政实权,重用寒门,于是庶族地主,纷纷参政,门阀所担任的清流雅职,虽高官厚禄却无实权,而寒人所担任的如中书舍人之类的官职,品位虽低,但参与机要,出纳王命,具有实权,终宋、齐、梁、陈四朝,军政实权,均有寒人掌握,门阀士族独揽朝政的局面被打破了。第三,门阀经济实力的削弱。由于南朝时期家族关系的变化,
27、门阀大土地所有制也由宗族所有向家族所有转化,财富的分散和封建依附关系的削弱,使门阀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发生了动摇。第四:门阀世族的腐朽,使其失去了应变能力,因而在战乱中坐以待毙,在侯景之乱中,京都大族被消灭殆尽。【知识模块】 魏晋南北朝30 【正确答案】 (1)法国人均 GDP 1870 年前增长缓慢,1870 年后增长迅速;人口1870 年前增长较快,此后增长速度趋缓。荷兰人均 GDP 1700 年前增长迅速,17001870 年间增长放缓,甚至出现回落,18701913 年再次迅速增长;人口持续增长。英国人均 GDP 和人口 15001913 年间均持续增长。(2)俄国人均 GDP 变化不大
28、,但人口增长迅速,并在 18701913 年间出现人口增长高峰。原因:工业落后,沙皇专制制度与农奴制度阻碍经济发展;对外扩张使版图扩大,农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口增长的需要。四、简答题31-34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120 分。31 【正确答案】 抗战结束后,国民党坚持独裁统治,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国统区出现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而导致国统区政治、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国民党坚持独裁、专制的反动统治和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政策。主要表现如下:(1)由于内战准备尚未完成,采取了“ 假和平,真内战” 的反革命策略。在重庆谈判中,拒不承认人民军队和解放区的合法地位。在政协会议上坚持“军令、政
29、令统一” ,先“军队国家化 ”,后“政治民主化”。内战准备就绪后,撕毁了政协决议,发动了全面内战。(2)为了把独裁、内战、卖国合法化,1946 年秋,召开了国民党一党包办的伪国大,并制定了伪宪法。但由于这次会议是一次非法的、反动的会议,遭到了全国人民的一致反对,国民党的制宪国大破产,在政治上陷入了空前孤立的境地。(3)在国统区,疯狂破坏反内战民主运动,先后制造了“一二.一” 血案、“校场口血案”、“下关惨案”、“李闻血案”,镇压台湾人民的“二.二八” 起义,镇压民主党派。在中共领导下的国统区人民民主运动,形成了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二条战线,国民党疯狂破坏、镇压人民民主运动,镇压民主党派,制造
30、了一系列血案,民心尽失。由于国民党对民主党派实行镇压政策,民主党派同蒋介石集团决裂。(4)为求得美国援助,出卖中国主权,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美国从中攫取了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各方面特权;再加之四大家族的野蛮掠夺;战争的巨大消耗使经济危机日重、财政、金融日益紊乱,赤字惊人;工商业大量破产、工人大量失业,工业体系趋于瓦解;农业生产衰退,粮荒严重;国民政府加紧剥削人民,苛捐杂税多如牛毛,还滥发纸币,造成物价上涨,生产被破坏。国统区经济处于崩溃状态,人民生活恶化,阶级矛盾尖锐,从而又加剧了政治危机,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灭亡指日可待了。国民党的反动腐朽统治使国民政府的经济危机已病入膏盲,无法
31、救治,国民党的政治、军事统治已摇摇欲坠,危在旦夕。【知识模块】 国共和谈与全面内战32 【正确答案】 党的七大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到 1956 年上半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从此在中国建立起来。与此同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许多重要指标已有确实把握提前完成。为了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制定党在新形势下的路线、方针、政策,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决定召开的。(1)大会完全肯定了党中央从七大以来的路线是正确的,同时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
32、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大会提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冶。(2)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实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为此,大会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大会在总结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经验
33、的基础上,继续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此外,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陈云提出了在计划经济为主导的经济体制中,有一定的自由市场的存在,这是对整个经济体制的补充,而个体经济的存在是对国营和集体经济的补充。上述观点是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方向的初步探索,并且在八大上得到肯定。(3)在这次会议上,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执政党,对自身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重视党内的思想教育,坚持走群众路线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坚持集体领导,反对在党内搞个人崇拜和专权。党对自身建设的思考,标志着中共作为一个执政党的日益成熟。(4)继续加强人民民主专政的力度,具体要求包括:扩大全
34、国的民主,反对新滋生的官僚主义作风,加强人民群众对党政国家机关的监督和批评,完善各级政府机关自身的上下级监督机制;逐步建立系统完善的法律体系,使各项活动做到有法可依,国家机关和各级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同时八大上还决定,给予地方政府一定的自主权,便于其因地制宜地进行各项管理,调动各级地方政府的积极性。(5)为我国的文教事业确立了发展方针,具体要求包括:普及小学的义务教育,扫除文盲,扩大中高级院校的学生数量;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扶持帮助各类科研机构;在科学和艺术领域,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方针,杜绝不正确行政干预现象。【知识模块】 综合33 【正确答案】 安史之乱的发生原因有多个方
35、面,它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之间的矛盾等等。第一,唐玄宗开元时期,社会经济虽然达到空前繁荣,出现了盛世的局面,但同时由于封建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土地兼并。均田制被破坏,均田农民失去上地成为流民。加之唐朝最高统治集团日益腐化。从开元末年,唐玄宗就整天过着纵情声色的生活,杨贵妃一家势倾天下,任意挥霍,统治阶级的腐朽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使广大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第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激化,是导致安史之乱发生的直接原因。唐玄宗后期,奸佞人物李林甫出任宰相达十九年之久。他在职期间排斥异己,培植党羽,继他上台的杨贵妃之兄
36、杨国忠,只顾徇私误国,他公行贿赂,妒贤忌能,骄纵跋扈,不可一世。奸臣当道,加深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尤其是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的争权夺利,成了安史之乱的导火线。此外,西北派军阀哥舒翰与东北派军阀安禄山之间,也素有裂隙。内外交错,使唐玄宗后期统治阶级内部君与臣、文臣与武将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第三,民族之间的矛盾,也是安史之乱爆发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隋唐以来,河北北部幽州一带杂居着许多契丹人、奚人,唐太宗打败突厥以后,又迁徙了许多突厥人在这一带居住。他们的习尚与汉人不同,互相歧视,安禄山正是利用这点拉拢当时的少数民族上层作为反唐的亲信。第四,中央和地方军阀势力之间的矛盾,则是促成安史之乱爆发的最
37、为重要的因素。由于唐后期均田制和府兵制的破坏,从唐玄宗时起便不得不以募兵制代替府兵制。这些招募来的职业军人受地方军阀的收买笼络,和将领形成一种特殊的盘根错节、牢不可分的关系。加之,开元以后,在边防普遍设立节度使制度,他们的权力越来越大,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而中央军则不仅数量不足,而且质量太差,平时毫无作战准备,打起仗来不堪一击。地方军阀的日益强大,与中央政权矛盾日深,到天宝末年,终于爆发成为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的性质是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更具体地说,是唐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斗争。安史之乱的首领们虽曾利用了人民对唐王朝的反抗情绪以及民族矛盾等因素,然而这并不能影响这次叛乱的根本性质
38、。另一方面,在战乱中,由于安史叛军对人民的残暴行径,曾引起了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颜呆卿、平原(今山东德州) 太守颜真卿以及张巡、许远等的反抗斗争,这些局部地区的反暴政斗争虽是正义的,但同样也丝毫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性质。安史之乱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其影响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几点:第一,安史之乱给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破坏。全国的户数急剧减少,特别是北方黄河流域所受破坏最重,一片荒凉,广大人民皆处在无家可归的状态中。北方的经济衰落了,而江淮地区未直接受到安史兵祸。所以,从此之后,南方经济的发展日益超过北方,中国的经济重心逐渐南移了。第二,安史之乱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此后,实际上统一的中央王朝已经
39、无力再控制地方。安史余党在北方形成藩镇割据,各自为政,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的力量。后来,这种状况遍及全国,安史乱起,唐王朝分崩离析。第三,阶级压迫和统治阶级的压榨更加深重,因而促使农民和地主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化,最后迫使农民不得不举兵起义,形成唐中叶农民起义的高潮。在方镇统治下的人民,也遭受着“ 暴刑暴赋 ”,生活十分悲惨。第四,安史之乱也使唐王朝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安禄山乱兵一起,唐王朝将陇右、河西、朔方一带重兵皆调遣人内地,造成边防空虚,西边吐蕃乘机而入,尽得陇右、河西走廊,安西四镇随之全部丧失。此后,吐蕃进一步深入,唐政权连长安城也保不稳了。唐王朝从此内忧外患,朝不保夕,更加岌
40、岌可危。总而言之,安史之乱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乱后,统一、繁荣、强盛的统治局面成为过去,唐王朝开始走上下坡路。【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34 【正确答案】 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都是封建统治者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两者相较,既有共性,也各有特色。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的相同点是:(1)二者的宗旨、路线相同,即以西方为榜样,以改革为手段,在保持封建特权的前提下,发展资本主义。(2)二者的历史背景相同,表现在两国都是封建国家,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因素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都面临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有民族救亡和民主改革两大任务。(3)双方的领导人都出身封建家庭,富于牺牲精神。
41、不同点是:(1)两国改革的侧重面不同。明五、填空题35 【正确答案】 尚书台,刺史【知识模块】 综合36 【正确答案】 中书省,洪武十三年,六部尚书 37 【正确答案】 建州女真,奴儿干都司 38 【正确答案】 战国【知识模块】 综合39 【正确答案】 庙街,库页岛,巴尔喀什湖【知识模块】 综合40 【正确答案】 沙俄,北京条约【知识模块】 综合41 【正确答案】 1889【知识模块】 综合42 【正确答案】 西班牙,大地产制【知识模块】 综合43 【正确答案】 征讨清国策,牙山,奉天、京畿,山东半岛【知识模块】 综合44 【正确答案】 赫胥黎【知识模块】 综合45 【正确答案】 丞相,掌握军
42、队【知识模块】 综合46 【正确答案】 黑旗军,基隆,刘铭传,北洋舰队【知识模块】 综合47 【正确答案】 共进会、文学社,蒋翊武【知识模块】 综合48 【正确答案】 90,多极化【知识模块】 综合49 【正确答案】 朝集【知识模块】 综合50 【正确答案】 开皇律【知识模块】 综合51 【正确答案】 国家至上民族至上、军事第一胜利第一、意志集中力量集中 【知识模块】 综合52 【正确答案】 色目人、南人【知识模块】 综合53 【正确答案】 颜元、戴震【知识模块】 综合54 【正确答案】 要学习理论反修防修、要安定团结、要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知识模块】 综合六、论述题55 【正确答案】 曹魏时期
43、,曹丕为争取世家大族的支持,开始推行九品中正制度。朝廷派人出任地方的中正官,察访地方的士人,并作出“品” 、“状”,供吏部选官参考。所谓“品 ”,是综合士人的门第、德才评定的等级,共分九品。但在实际操作的时候,一般更看中的是士人的门第。“状” 是中正官对士人德才的评语,是东汉后期名士品评人物的制度化。九品中正制度最初既包括了“唯才是举” 的精神。也包含有照顾世家大族的意思,因此还能做到品、状并重。后来,由于中正官完全由士族地主控制则形成了定品全凭门第,状可有可无的情况。两晋南北朝时期,继续实行这一制度,成为士族地主垄断选举的工具。隋朝时,为巩固国家政权,提高庶族地位,对选官制度进行改革,开始实
44、行利用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即科举制。唐朝时,又进一步完善了这种制度。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变化的原因有:一是门阀士族的衰落。门阀士族产生于东汉,在曹魏时期已有所发展,他们利用自己特殊的地位。控制官吏的选拔,将九品中正制作为自己垄断选举的工具。西晋时期,九品中正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正官逐渐被世家大族出身的官吏所把持,这一时期选官只重门第,不重德行,这使得九品中正制不再是真正选拔人才的途径。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的局面。东晋时期,门阀士族的势力达到鼎盛。但到了东晋末期,开始走向衰落。在政治上不求振作,享受高官厚禄而庸碌无能;在军事上,他们也逐渐抛弃了两晋以来以武功进取的传统。许多大族“
45、不乐武位” ,“鄙薄武事”,士族掌军权者越来越少;在生活方式上,他们除了奢侈享受外,更转而形成了矫揉造作的“ 名士 ”之风;文化上虽曾一贯保持的优势,到南朝后也逐渐丧失。由于士族自身的衰落,他们逐渐失去了政治、经济乃至官吏选拔等方面的特权。到了西魏北周时期,开始用人“不限资萌,惟在得人” ,九品中正制的地位开始动摇。隋唐时期,士族的地位进一步的衰落,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因此统治者在选拔官吏的时候,就更不可能全凭门第,而是开始注意到才干,并最终创立了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的科举制,取代了九品中正制。二是庶族地主势力的崛起,统治阶级希望通过笼络庶族来扩大统治基础,稳固自己的统治。南朝时,庶族地主的地位
46、开始提高,出现了“寒人掌机要” 的现象。此后,随着士族地主自身的腐朽和衰落,庶族地主势力得到了更快的发展。隋唐时期,庶族地主随着经济力量的增长,也要求相应的政治地位,而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也需要吸收庶族地主参政,限制士族地主的特权。在这种情况下,以门第为选官标准的九品中正制就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为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一种新的选官制度。科举制便应运而生了。三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特别是皇权的加强。从东汉末年一直到隋统一全国,中国历史一直处于一种政权更迭频繁的状态。而且这一时期的许多政权都是在世家大族的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因此官吏的选拔等也都掌握在世家大族的手中,他们为巩固自己的地位,实行按门第
47、选官的办法,排斥庶族。隋统一全国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将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并削弱世家大族的地位,提高庶族的地位,实行了有利于庶族地主的选官方法。意义:科举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史上选举制度的重大变革。它改变了以往门阀士族把持选举的弊端,重才学而轻门第,从而扩大了招揽人才的门路,使一批中小地主士人得以参加统治政权,适应了庶族地主在政治上的要求,削弱了门阀士族在政治上的垄断权。将选举权集中到封建中央政府的吏部,必然也削弱了地方上的士族势力。总之,科举制的创立显示了封建皇权的上升和魏晋南北朝以来门阀士族势力的削弱,同时,也是庶族地主势力发展的标志。它有利于选拔人才,提高政治效率,适应了大一统
48、帝国的政治需要。56 【正确答案】 第一,从争取经济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文化极度落后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国家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第二,从赢得政治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华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逐步形成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框架。第三,从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发展而来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先进文化建设方面的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第四,从打破封锁到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国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始终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第五,从“小米加步枪” 到逐步实现国防现代化。近代以来中国屈辱的历史告诉中国人民,要维护国家的尊严和主权,就必须要有强大的现代化国防。6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