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学基础模拟试卷 77 及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 巴比伦之囚2 圣德太子改革3 克努特帝国4 迪斯累里5 克里米亚战争6 卫斯理宗7 正义者同盟8 麦克阿瑟9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二、简答题31-34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120 分。10 简述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意义。11 简述两税法的内容及作用。12 试析孙中山新旧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内涵、区别与联系。13 分析国民党政权崩溃的原因。14 简述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15 简述开罗会议的主要内容。16 简述“事实判断、成因判断和价值判断” 三者的相互关系。三、论述题17 论述西欧十字军
2、东侵的历史原因及后果。18 以海地和巴西为例,论述 19 世纪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类型多样化的历史依据。历史学基础模拟试卷 77 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 【正确答案】 新巴比伦王国时期,耶路撒冷犹太居民被掠至巴比伦尼亚的事件。公元前 587 年,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第二次进军巴勒斯坦,次年攻陷耶路撒冷,该城大部分居民被掠至巴比伦尼亚。公元前 538 年,波斯国王居鲁士灭巴比伦后,被囚的犹太人得以重返耶路撒冷。巴比伦之囚对犹太民族凝聚力的孕育及犹太教改革产生了巨大影响。2 【正确答案】 6 世纪末到 7 世纪初,日本圣德太子辅佐推古女
3、皇进行的改革。推古十一年(603 年) ,模拟中国官阶制,制定冠位十二阶,规定官阶晋升不再以氏族门第而以个人的才干和政绩为依据。604 年又制定宪法十七条,作为贵族和官员必须遵守的政治规范。同时号召笃敬“三宝“( 佛、法、僧),崇尚佛教,并在全国修建许多寺院。圣德太子改革为大化革新准备了必要条件。3 【正确答案】 公元 11 世纪克努特大王在北海建立的帝国(10161 035 年)。又称北海帝国。克努特是丹麦国王斯温之子,于 1015 年率兵进攻英格兰。1016 年,克努特打败英王埃德蒙二世,征服泰晤士河以北广大地区。同年继位为英王。10161017 年将英格兰分为四个伯国,自领威塞克斯,将诺
4、森伯里亚、东盎格利亚和麦西亚封给丹麦海盗首领。1018 年兄哈拉尔死,无嗣,克努特取得丹麦王位。1026年在海尔格亚河战役中打败挪威国王奥拉夫二世和瑞典国王联军。1 028 年再次出征挪威,成为挪威国王,从而建立了一个横跨北海的大帝国。在位期间还制定克努特法典。4 【正确答案】 英国首相(Benjamin Disraeli,1 8041 88 1 年) 。在任期间,对内进行一些改革,如取消禁止工人成立纠察队的法令,废除主仆法,代之以企业主和工人法,并制定童工保护法和社会保健法等。对外加紧推行殖民扩张政策以购买股票方式控制了苏伊士运河;干涉俄土战争,取得塞浦路斯岛;发动对阿富汗和南非的侵略战争等
5、。1 880 年因对阿富汗战争的失败和南非布尔人的反英起义,内阁倒台。5 【正确答案】 1 85 31 85 6 年俄国与英法土联军之间的战争。因主战场在克里米亚,故名。又称克里木战争。l 9 世纪俄国在近东的扩张,加深了与英法之间的矛盾。1 8 5 3 年,俄国出兵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引发战争。结果俄国惨败,于1 8 5 6 年 3 月签订巴黎和约。俄国在近东的扩张受到严重打击,同时加深了国内农奴制危机。6 【正确答案】 基督教新教主要宗派之一。以约翰卫斯理的宗教思想为基础的各教会(如卫理公会、循道公会等)的统称。因创始人为卫斯理,故名。18 世纪产生于英国。原为圣公会内的一派,1 784
6、 年形成独立的宗派。强调以圣经为最高和唯一的信仰源泉和生活准则,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荣耀上帝的圣名;主张基督普遍之爱,认为上帝施救恩于一切人,不分贫富贵贱,凡信仰者均可获救;重申路德“唯信称义”教理;继承清教徒传统,提倡生活艰苦勤俭。主张社会改良,着重在下层群众中进行传教活动。主要分布于英、美等国。7 【正确答案】 1836 年在巴黎建立的国际性的秘密革命组织,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前身。其宗旨是以少数人的密谋活动建立财产公有的新社会。同盟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帮助下逐步接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1847 年 6 月 29 日在伦敦举行了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决定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8 【正确答案】 美国著
7、名将军。曾担任美国西点军校校长。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出任美国远东军司令。1942 年 3 月担任西南太平洋盟军三军总司令。同年秋,率盟军对日反攻,取得太平洋战争的胜利。1945 年任太平洋美军司令。同年9 月 2 日,在东京湾主持了对日本的受降仪式。此后任盟国驻日占领军司令兼远东美军司令。在驻日期间,麦克阿瑟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对日本进行民主改革,打击封建势力,促进了战后日本的民主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1950 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任联合国军总司令。他主张扩大朝鲜战争,与杜鲁门总统的意见相左,于 1 951 年 4 月被撤职。1964 年病逝。9 【正确答案】 1949 年欧美主要发达国家为实
8、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1949 年 4 月,美国同英、法、荷等国在华盛顿签订军事同盟条约,条约规定:缔约国实行“ 集体防御 ”;当缔约国遭到“武装攻击”时,其他缔约国应“ 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公约于 1949 年 8 月 24 日开始生效。根据该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该组织是美国所组织的最大一个军事同盟,是冷战政策的主要支柱。二、简答题31-34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120 分。10 【正确答案】 (1)政治上实行中央集权制。首先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权。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都由皇帝任免,按照皇帝的律令或意志办事,军权也集
9、中到皇帝手中。中央机构采用三公九卿制。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百官之长, “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秦朝设左、右丞相,以右为尊;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掌副丞相” ,主管监察。他们互不相属,互相牵制,从而保证决断权集中在皇帝手中。秦始皇设立三公九卿制度,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制度开创了新局面,对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都有深远的影响。在地方行政机构上,秦始皇废除了古代的封国建藩制度,将战国后期已实行的郡县制推行到全国。县以下有若干乡;乡之下有里,另有亭、邮等,构成了一套严密的地方机构。(2)巩固统一的经济政策有:公元前 216 年,秦政府颁发“使黔首自实田” 的法令,进行全
10、国性的土地登记。这次登记,在于承认现实土地的占有状况,以稳定赋税收入。这样,也就以国家统一法令的形式,确认了土地的私有权。统一货币、度量衡与车轨。具体措施是:规定货币为两等,上等为黄金,以镒为单位;下等为铜币,圆形,重半两,上有“ 半两 ”二字。新币的实行和货币的统一,消除了过去由于币制复杂而造成的商业交换中的困难,促进了商业的发展。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旧度量衡,以原秦国的度量衡制为基础,向全国颁行新的统一的度量衡制度及标准器。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车轨,大车的两轮之间,皆宽六尺,史称“车同轨” 。这一措施对发展交通运输业起了促进的作用。(3)文化政策主要有书同文和焚书坑儒。秦始皇命令丞相李斯、中车府
11、令赵高、太史令胡毋敬等对文字进行整理。“罢其不与秦文合者” ,制定出小篆,作为标准文字,通用于公文法令。秦始皇和李斯改革并统一文字,对于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秦始皇焚书坑儒,意在维护统一的集权统治,反对是古非今,打击方士荒诞不经的怪谈异说,但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焚书坑儒的残暴做法,给民族文化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4)军事措施有征服越人、开凿灵渠、通西南夷、修万里长城北防匈奴。秦始皇经略岭南地区,征发大量的中原居民到岭南三郡定居,这些居民带去了铁器和其他先进的生产工具及生产技术,促进了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的发展,也加速了当地民族的融合过程。秦经略西南夷,开五尺道
12、,对促进巴蜀乃至中原和西南夷地区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起了重大的作用。秦始皇北防匈奴,修筑长城,对保卫黄河流域先进的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11 【正确答案】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 年),在宰相杨炎的建议和推动下,唐王朝对国家税收体制作出重大调整。在继承先前地税和户税征收精神的前提下,废止已陷入困境中的租庸调制,改行统一按每户的实有田亩和资产征税,每年分夏秋两次交纳,是为两税法。杨炎建议推行的两税法,实质上是以户税和地税来代替租庸调的新税制。两税法的主要内容是:(1)取消租庸调及一切杂徭、杂税,但保留丁额。(2)不分主户(当地土著户) 、客户( 外来户) ,一律以当时居住地为准
13、登人户籍,交纳赋税。(3)不再按丁征税,改为按资产和田亩征税。根据资产定出户等,按户等征收户税,定税计钱,折钱纳物,即以钱计算税额,折合成实物交纳;根据田亩数量征收地税,地税以大历十四年(779 年)的垦田数字为准,交纳谷物。(4)没有固定住处的行商也要纳税。税额初为其收入的三十分之一,后改为十分之一。(5)每年分夏、秋两次征收,夏税要在 6 月交完,秋税要在 11 月交完。(6)“量出制人” 。中央根据财政支出的需要先做预算,定出总税额,分配到各地征收,全国没有统一的税率。两税法是一种比较适应当时情况及历史发展趋势的制度。它与当时土地高度集中,大多数农民失去土地成为佃户以及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
14、情况相适应。两税法由主要按丁口征税转向主要按土地和资产征税,是中国封建经济的新发展在赋税制度上的反映,是封建税制的一个重要改革,是税制的一大进步。两税法的进步意义:(1)此法把租庸调和各种杂徭、杂税合并,建立了统一的税制,在一定时期内,既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也使人民的负担有所减轻。(2)此法规定官僚、贵族、客户、不定居的商人都要纳税,这就扩大了税源。又此法规定按土地资产的多少征税,比租庸调不管居民有多少土地资产,一律按丁征税合理。这样的一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赋税集中在贫苦农民身上的不合理状况。(3)此法关于定税计钱、折钱纳税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两税法存在的弊病:实行
15、两税法后,土地兼并由于不再受任何限制而越发严重。两税法规定量出制人,致使税额不断增加,而且后来两税之外又增加了许多苛捐杂税。两税法规定户税钱要折合成布帛交纳。后来由于货币不足,出现了“钱重物轻”的现象,即货币增值,物价下跌,致使纳税者的实际负担增加。12 【正确答案】 民族主义就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覆彼政府,还我主权”。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反抗满洲贵族的压迫,推翻清朝政府的统治,但不是种族复仇;(2)国内各民族平等平权,实现“ 五族共和”;(3)改变中国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的状况,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孙中山看到当时中国社会的危机是“ 异种残之,外邦逼之 ”,解决民族压迫问题,就是
16、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推翻了清朝,对外既可以打击帝国主义列强,对内又可以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13 【正确答案】 (1)大陆研究观点。大陆学者的主流观点认为,国民党政权的崩溃是中国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具体来讲,学者们指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统治基础不牢固;国家机器运转不正常;抗战胜利后的倒行逆施;不解决土地问题;军事上的失败;经济上的崩溃;共产党的强大有力;国际形势不利于国民党。(2)海外研究观点。海外学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大陆国民党政权崩溃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国际因素的影响;国民党自身问题;中共力量的发展。14 【正确答案】 1868 年 4 月,睦仁天皇宣布了新政府的政治纲领五条誓
17、文。誓文表现了新政府改革封建旧制度和积极向西方学习的决心。该年 9 月,定年号为明治,开始实施改革:(一)内容第一,改革旧制度。(1)奉还版籍与废藩置县。1871 年,宣布“废藩置县” ,废除藩制,把全国划分为 3 府 72 县,由中央政府任免知事。(2)改革身份制度与取消武士特权。明治政府废除了公卿之称,改为华族,一般武士改为士族。1872 年,正式确定皇族、华族、士族和平民的身份制,农、工、商和贱民一律称为平民,并宣布“四民平等 ”,允许居住、迁徙、择业、婚姻等自由。(3)改革土地制度与实施新地税。1872 年明令解除幕府禁止土地买卖的禁令,并在全国丈量土地,发给土地的实际所有者以土地执照
18、,确认其土地所有权。接着,明治政府在 1873 年发布“地税改革法令” ,规定按照政府确定的地价每年征收 3的地税和 15的附加税。第二,学习西方的三大政策。(1)殖产兴业。1870 年 12 月成立工部省,作为全面负责推行殖产兴业政策的领导机关。工部省首先接管了幕府和各藩经营的矿山和工厂,创办了官营企业,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并且兴建铁路。1873 年11 月又成立内务省,与工部省配合,共同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内务省利用国家资金,创办了千住呢绒厂、新町纺纱厂和爱知纺纱厂等近代化的“模范工厂” 。(2)文明开化。教育改革在文明开化运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明治政府建立文部省,颁布教育改革
19、文件学制,建立了近代学校体系,并努力在全民范围内普及初等教育。明治政府还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如“改历”“易服”“剪发”等,倡导西方人的生活方式。(3)富国强兵。在军队建设方面主要是取消旧的军制及建立新的军制。军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便是模仿西方,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的常备军。1 8 72 年颁布征兵诏书和 1 873 年颁布征兵令,标志着建设新军的开始。(二)影响明治维新取得的积极成果主要是:(1)它实现了社会形态的更替,使日本社会由落后的封建历史发展阶段过渡到资本主义的阶段,并在这个基础上使日本仅用半个世纪的时间就发展成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2)它为日本摆脱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创造了条件,使日本成
20、为亚洲唯一能够继续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因此,明治维新基本上完成了民主和民族革命的任务,扭转了日本民族的历史命运,是日本历史上具有重大进步意义的事件。但是,明治维新也有其消极的一面。这首先表现在,日本虽然经历了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但在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中仍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如天皇制、半封建的地主土地所有制等。因此,作为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它又是不彻底的。其次,正是由于上述原因,日本虽然通过明治维新顺利地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但却迅速地走上了侵略和压迫其他民族的道路,成为一个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15 【正确答案】 1 943 年 11 月 22 日至 26 日,美、英、中三国政府首脑罗斯福
21、、丘吉尔、蒋介石在开罗举行会议,讨论了三国在缅甸配合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的问题。三国首脑签署了开罗宣言。德黑兰会议期间,苏联政府对开罗宣言表示同意。开罗宣言于 1 943 年 1 2 月 1 日发表。主要内容是:(1)日本归还自 1 91 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或占领的一切岛屿。 (2)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3)战后“使朝鲜自由独立”。(4)坚持对日作战,直至日本无条件投降。开罗宣言是战后处理日本问题的主要国际文件,明确承认了中国收复失地的神圣权利,是战后处理日本问题的重要法律依据。16 【正确答案】 事实判断、成因判断和价值判断是历史认
22、识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事实判断,可以称为考实性认识,它是通过对史料的辨析获得的对历史事实的认识;事实判断的目的在于求得历史事实的真相,为进行其他两个层次的判断打下基础。第二层次成因判断,可以称为因果关系或规律性的认识,它是在已经确认的事实基础上对各个事实之间的相互关系或联系的认识;成因判断是研究者完成了事实判断以后,总要对为什么会有那样的事实作出解释。成因判断就是对历史事实出现的原因作出判断,实际上就是对事实出现的因果规律性作出判断。第三层次价值判断,可以称为评价性认识,它是在前两个层次的认识基础上对历史上出现的事件、人物、制度和过程等进行是非善恶或利弊得失的评价以资鉴于现实的认识。价值判断就
23、是研究者对他所研究的历史人物、事件、制度或过程的是非善恶或利弊得失作出判断。事实、成因和价值这三个层次的判断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简略地归结为:事实判断是基础,成因判断是关键,价值判断是目的和归宿。事实判断回答“是什么” 的问题,成因判断回答“ 为什么 ”的问题,价值判断回答 “应该怎么办”的问题。三个层次的判断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历史认识。三、论述题17 【正确答案】 (一) 历史原因(1)一方面,由于城市的兴起和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西欧封建主对商品和货币的需求越来越高,仅靠固定的封建地租的收入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奢侈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随着世袭领地制的确立,为了防止领地的分割,西欧大多
24、实行长子继承制,幼子不能继承领地,成为无地的骑士贵族,加上西欧人口的增长、封建战争和灾荒等原因,因而造成西欧社会危机。西欧封建主为了克服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攫取东方的土地和财富,策划对富庶的近东地区发动殖民战争。(2)罗马教廷和西欧教会的怂恿。他们追求物质财富的增加,又向往扩大西方教会的势力。企图把东方正教教会置于罗马的控制之下,同时梦想从伊斯兰教徒手中夺回失去的地盘。西欧商人,尤其是威尼斯、热那亚、比萨等意大利城市的商人,企图从阿拉伯人和拜占庭人手中夺取地中海东部地区的贸易港口和市场,垄断地中海贸易。因而积极支持十字军向东扩张。(二)影响(1)对东方人民来说,十字军东征无疑是一场浩劫,它破坏
25、了生产力,摧残了文化,洗劫了许多城市和乡村,断送了无数人的宝贵生命,严重地阻碍了近东各国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使欧洲的广大劳动人民蒙受了巨大的牺牲,成千上万的人死于非命。(2)十字军东征,打破了拜占庭和阿拉伯商人在东方贸易中的垄断地位,西欧商人特别是意大利北部和西部地中海的一些城市(如威尼斯、热那亚、马赛、巴塞罗那等),取得了地中海的商业霸权。(3)十字军东征,对西欧社会政治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部分封建主在东征战争中由于死亡或失败而消耗了力量,而城市却在贸易增长的刺激下得到较快的发展,提高了城市市民的地位,从而导致等级议会君主制的产生。在城市市民的支持下,王权日益加强起来,进而为西欧各国消除
26、封建割据、实现政治统一创造了条件。(4)十字军东征的失败,大大降低了教会的威信,教皇的权力走向衰落。十字军东征以后,作为欧洲文化中心的拜占庭已失去昔日的繁荣,而西欧人却从拜占庭人和阿拉伯人那里获得了许多科学知识和文化素养。 18 【正确答案】 在 19 世纪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中,海地的独立是通过武装革命的手段获得的,巴西是通过和平的方式取得独立。(1)海地革命。拉丁美洲民族独立战争首先在海地爆发。1791 年 8 月 22 日夜,杜桑?卢维都尔领导黑人奴隶在海地角附近发动武装起义。1801 年,杜桑占领西属圣多明各,统一了整个海地岛,建立了新政府。新政府颁布了海地第一部宪法,宣布废除奴隶制。
27、1802 年,拿破仑派遣了 2 万人的远征军镇压起义。杜桑被法军逮捕,死于法国狱中。但海地人民继续进行战斗,给法军以沉重打击。1803 年 10 月,法军被迫投降,从而结束了法国在海地 100 多年的殖民统治。11 月 29 日,海地人民通过独立宣言。1804 年 1 月 1 日,海地正式宣告独立,在拉丁美洲建立了第一个独立的黑人共和国。(2)巴西的独立运动。西属殖民地取得独立时,巴西也以和平方式取得独立。1 808 年,葡萄牙王室逃到巴西,建立了流亡政府,偏安美洲,提高了巴西的地位。1820 年,葡萄牙发生革命,实行立宪君主制。在新议会的要求下,国王被迫返回葡萄牙,任命他的儿子佩德罗为巴西摄政王。新议会还要求巴西回到原来的殖民地地位,引起了巴西上层的不满。1822 年 10 月,佩德罗在巴西种植园主和大地主的拥护下,被尊为皇帝,称佩德罗一世。12 月 1 日,举行了加冕典礼,宣告巴西独立。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