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 ,大小:30KB ,
资源ID:847271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84727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模拟试卷84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visitstep34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模拟试卷84及答案与解析.doc

1、历史学基础模拟试卷 84 及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 红山文化2 轮台罪己诏3 驿传4 子口税5 光绪皇帝6 废两改元7 高等院校院系调整8 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二、论述题9 试析中古社会门阀政治的形成和衰落的主要原因。10 戊戌变法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爱国救亡运动,试论述该运动发生的原因以及在中国近代思想史、文化史上的意义和作用。11 结合史实,分析华北事变前后国民党对日本政策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历史学基础模拟试卷 84 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 【正确答案】 我国北方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2、因 1935 年在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后遗址最初发现而得名,同类型文化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部和河北北部,距今约 5000 年左右。其中出土了很多精致的玉礼器,还发现了包括祭坛和女神庙在内的大型祭祀建筑遗址,似表明这里的社会分化相当早,中原文明的产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其影响。2 【正确答案】 汉武帝晚年颁布的政令。汉武帝时期,繁苛征敛和土地兼并造成大量的自耕农破产,加之长期对外战争,人力物力损失严重。征和四年(公元前 89年),汉武帝拒绝了桑弘羊在轮台扩大屯田的建议,下诏罪己。从此,汉武帝停止了对外征伐,转向对内政的整顿,实行“息民重农” 政策。任田千秋为相,又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推行代田法

3、,发展生产。汉武帝政策的转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社会逐步安定下来,生产得以恢复发展。3 【正确答案】 古代政府为供官员往来和文书传递而设置的驿站。汉时各地有传舍,通路上置驿,有驿马、传车。又有邮亭供传递文书。宋时驿传有三等:步递、马递、急脚递。元代驿站称“站赤” ,组织规模很大,能供欧亚两洲交通。明代各地都设驿站,有“ 水驿”“马驿”和“递运所” ;又置“急递铺 ”递送公文。清代废递运所,仍置驿站、铺递。清末举办邮局后废除。4 【正确答案】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征收的一种国内关税。1858 年,中英天津条约和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规定,外国货从通商口岸运销内地或中国土货从内地运至通商口岸,除了在口岸海关

4、交纳值百抽五的进、出口关税外,一律只交一次子口税;洋货在海口交纳,土货在路上经过首次关口交纳,数目为进出口关税的一半,即货物价值的百分之二点五;定此税后可免内地一切税厘。当时海关所在口岸为“母口”,内地常关、厘卡所在地为 “子口”,故称代替内地关、卡应征的各种捐税为“子口税”。子口税的规定起了保护洋商、排斥华商的作用。1931 年 1 月 1 日在施行关税新税则的同时,子口税及其他通行税一并裁撤。5 【正确答案】 清代德宗皇帝。即爱新觉罗.载湉,18741908 年在位,年号光绪。1874 年(同治十三年) 同治死无嗣,遂人继为帝,由慈禧太后垂帘听政。1887 年(光绪十三年)亲政,慈禧继续训

5、政,但一切实权仍掌握在慈禧手中。甲午战败后,起用维新派领袖康有为等,实行变法。1898 年 6 月 11 日下“明定国是” 诏书,宣布变法,实施新政。是年 9 月 21 日慈禧发动政变,囚禁光绪于瀛台,复临朝“训政” 。1900 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八国联军人京,出奔西安。1908 年病死。6 【正确答案】 1933 年国民政府推行的废用银两改用银元的币制改革。1933 年 3月 1 日,财政部发布废两改元令。4 月 6 日,国民政府实行“废两改元” ,规定即日起,所有公私款项收付、契约票据及一切交易,一律改用银币,不得再用银两。持有银两者,可由中央造币厂代铸银币,或在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兑换

6、银币。废两改元是法币改革的前提。7 【正确答案】 1952 年政府对全国原有高等学校的院系进行的全面调整。院系调整工作从 1952 年开始,到 1953 年基本结束。经过院系调整,全国共有高校 182 所,其中综合大学 14 所。学校的性质、任务更加明确,基本上实现了“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的方针。这次调整也有不恰当之处,如机械搬用苏联经验,不适当地取消了一些学科,有的专业设置过细,对人才的成长和合理使用不利。8 【正确答案】 1960 年我国公布的农业发展规划。全称1956 年到 1967 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1956 年 1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公

7、布纲要草案,1960 年 4 月 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此纲要共 40 条,提出了我国农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副业以及农村商业、信贷、交通、邮电、广播、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的发展规划。纲要给全国农民和农村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二、论述题9 【正确答案】 (一) 东晋时期门阀政治的形成与原因两晋之际,南渡士族成为南方政权的核心,与皇权共同治理江东,形成了皇权政治的特殊形式门阀政治。东晋立国江南,无论是政治影响还是军事实力都极为有限,不得不借助于自中原南迁的土族以及南方本地士族的联合支持。东晋朝廷对士族特别是士族中的代表人物,给以尽可能多的倚

8、重和照顾,以致于高门士族的首领得以与东晋皇室在实际上分享统治权力,控制了最重要的军政实权,把皇帝的权力压缩到有限的范围之内,出现了“祭则司马,政在士族” 的局面。其中琅玡王氏对晋元帝的拥戴之功无人可及,其盛极一时也无可比拟,故当时就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这种皇帝和高门士族共掌国政的局面,在东晋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王氏之后,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又先后控制朝廷中枢。(二)南朝至隋唐时期门阀政治的衰落及原因(1)作为士族代表的高门士族已经严重衰败。颍川庾氏、谯国桓氏、太原王氏在东晋末年的政争中已基本覆灭,琅玡王氏、陈郡谢氏等高门人才凋零,失去实权,仅成为政治上的点缀品。他们首先是鄙薄武

9、职、脱离军权,其次是不再担任重要行政职务,最终只能出任俸禄优、品级高、事务清闲的所谓“清官” 。(2)寒人的兴起。南朝的开国皇帝,都是通过领兵打仗、控制军权而上升起来的庶族地主。南朝的将帅,也多是庶族寒门出身。寒人的兴起,反映了皇权的加强和门阀士族的衰落。(3)隋唐科举制的实施使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通过考试参加到政权中来,摧垮了士族制度的政治基础。10 【正确答案】 (一) 背景(1)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中国被日本打败,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使中国面临被列强分割的严重危险。1898 年上半年,继德国强占胶州湾后,俄、英、法、日、德等国,纷纷在中国强租港湾,划分势力范围,掀

10、起瓜分中国的狂潮。(2)维新派大力进行变法宣传。为了推动维新变法运动,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在北京、上海、湖南、天津等地,组织学会,创办报纸,创设学堂,使资产阶级维新改革思想得到迅速传播。(二)历史意义(1)戊戌维新运动是中国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维新派领导的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改革封建的社会制度,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2)戊戌维新运动具有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重要意义,在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着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批判封建君权,猛烈地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3)维新运动在

11、反对旧学、提倡新学,批判“中学“、提倡“西学” 的同时,以新的思想内容、新的形式风格,在许多思想和文化领域都开创了新的局面。“诗界革命”“文体革命”“小说界革命”“ 戏剧改良”等相继而起,形成了广泛的文艺革新运动。11 【正确答案】 (一) 政策变化华北事变前国民党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侮” 的对策,作为内政外交的政策支点,对日采取妥协退让的方针,先后同日本签订了秦土协定和何梅协定。但是随着华北事变后日本对华侵略的不断加强,国民党对日政策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表现为对日态度的日趋强硬和决心抵抗。(二)主要原因华北事变后国民党的对日政策发生转变不是偶然的,是由当时国内外的各种条件决定的,是诸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1)日本帝国主义对华北的侵略,从根本上威胁到南京政府的统治地位,这是南京政府转变对日政策的主要原因。(2)日本在华北的侵略扩张,严重损害了英美的在华利益,英美政府对日本侵华的态度发生明显改变,这是南京政府对日政策转变的外部因素。(3)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主张,在国内外产生了极大的政治影响,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给国民政府造成了强大的压力,迫使国民政府的对日态度发生转变。(4)南京政府有效控制西南地区、地方实力派政治态度的变化是推动国民党对日态度转变的一个重要因素。总之,诸多因素相互作用,促使南京政府的对日态度由妥协退让转向强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