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5 ,大小:48KB ,
资源ID:847328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84732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世界近现代史)模拟试卷25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花仙子)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世界近现代史)模拟试卷25及答案与解析.doc

1、历史学基础(世界近现代史)模拟试卷 25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1815 年维也纳会议后,俄国、奥地利和普鲁士建立的国际组织是( )。(A)三国同盟(B)奥格斯堡同盟(C)神圣同盟(D)三皇同盟2 下列国家中,参加过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的是( )。(A)阿尔巴尼亚(B)黑塞哥维纳(C)克罗地亚(D)保加利亚3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俄国与奥匈帝国之间的矛盾在于争夺( )。(A)黑海出海口(B)欧洲霸主(C)巴尔干半岛控制权(D)殖民地4 维也纳会议所遵循的原则是( )。(A)正统主义(B)共

2、和主义(C)自由主义(D)民族主义5 在神圣同盟中处于领导地位的是( )。(A)俄国和普鲁士(B)俄国和奥地利(C)俄国和法国(D)俄国和英国6 1815 年 11 月成立了四国同盟,四国是指( )。(A)英、法、俄、普(B)英、法、普、奥(C)英、法、俄、奥(D)英、俄、普、奥7 “一战”前争夺奥斯曼帝国遗产的国家不包括 ( )。(A)英国(B)美国(C)法国(D)俄罗斯8 反映“一战 ”引起的精神危机的著作是 ( )。(A)格尔尼卡(B) 白银时代(C) 西方的没落(D)存在与虚无9 东方问题是近代东欧的重大国际问题,它不包括 ( )。(A)希腊独立战争(B)克里木战争(C)西里西亚的争夺

3、(D)巴尔干战争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0 涂油子弹事件11 泛美主义12 玻利瓦尔13 考迪罗14 土耳其坦志麦特15 美西战争16 三十年战争17 维也纳会议18 神圣同盟19 三国同盟20 第一次世界大战21 萨拉热窝事件三、史料分析题29-30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60 分。21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甘地认为,非暴力抵抗是印度争取摆脱殖民桎梏的唯一正确办法;同时,他认为非暴力抵抗并不意味着对外国统治和其他罪恶的屈服。他写道:“我深信假如只有在怯懦和暴力两者之间加以选择时,我将劝人选择暴力我宁愿要印度用暴力来保护自己的荣誉,而不

4、愿意印度卑躬屈节、含垢忍辱地听人家侮辱,失去自己的荣誉。可是,我认为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因此我并不是因为印度衰弱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而正是因为认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材料二:1920 年 8 月 1 日,为了抗议英国等战胜国强加给土耳其的色弗尔条约,甘地第一次发动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不合作” 的纲领包括:受封者返回爵位封号,抵制立法机构选举,抵制在政府机关和法院工作;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提倡手纺车运动,以抵制英国货物泛滥。在运动后期,提出拒绝纳税的要求。12月,在国大党年会上通过了以自治为目标的不合作纲领。齐世荣、吴于廑主编世界史材料三:尼赫

5、鲁记述道:“曹里曹拉村事件后,我们的运动竟然停止了,我想国大党的著名领袖全都表示愤慨,只有甘地例外。年轻人当然更加激动。”“难道我们必须使两亿多印度人受了关于非暴力行动的理论和实际的训练后才能前进吗?即令如此,我们当中有多少人敢说,我们在警察极度挑衅下还能十分斯文呢?即令我们办得到,但是那些打进我们运动中来的暗探内奸采取暴力行动或煽动别人从事暴力运动那么非暴力的抵抗办法必然失败。”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问题:22 根据材料一,分析甘地选择非暴力主义的理由是什么?真正的原因又是什么?23 根据材料二,分析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目标是什么?“不合作”的范围涉及哪些部门或领域?24 根据材料三,概括“

6、非暴力 ”不合作运动出现了哪些问题 ?25 有人认为“ 非暴力” 抵抗运动实际上是号召群众逃避斗争。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并简要说明你的看法。四、论述题26 分析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27 简述明治维新的内容。28 评析明治维新的意义。29 简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内容及其影响。历史学基础(世界近现代史)模拟试卷 25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1815 年 9 月 26 日,俄、奥、普三国君主宣布成立神圣同盟。目的是镇压欧洲各国的革命运动和各地的民族解放运动,维护

7、维也纳会议的体系。【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是以保加利亚为一方,土耳其、塞尔维亚、罗马尼亚等国为另一方的战争。【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巴尔干问题成为各种实力斗争的焦点,各大国都期望通过干涉当地的民族主义斗争而渔翁得利。俄国与奥匈帝国成为争夺巴尔干的主要力量。【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维也纳会议以五大国均势为基础,君主制度为核心,试图维护欧洲秩序和占统治地位的国际关系体系。【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为了维护维也纳会议的决议,巩

8、固列强在会议上获得的成果,在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倡议下,1815 年 9 月 26 日,俄、奥、普三国君主宣布成立神圣同盟,其中俄国和奥地利处于领导地位。【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四国同盟是英、俄、奥、普四国为保证 1815 年巴黎条约的实施而缔结的同盟。【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近代欧洲列强为争夺奥斯曼帝国及其属国的领土和权益所引起的一系列国际问题,统称为“东方问题”。【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第一次世界大战摧毁了世界主流社会对西方文明优越性的迷梦。【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9 【正确答案

9、】 C【试题解析】 东方问题包括:18211829 年的希腊独立战争、1853 一 1856 年的克里木战争、18771878 年的巴尔干危机、1908 年的波斯尼亚危机以及 19121913 年的巴尔干战争。【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0 【正确答案】 涂油子弹事件是引发 1857 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导火索。1857 年年初,英国殖民当局下发给印度籍士兵的一种子弹,是用涂有牛脂和猪油的纸包装的,使用时必须用牙咬开。印度教徒敬牛,伊斯兰教徒禁忌猪肉,所以使用这种新子弹是对印度士兵的侮辱,激起了士兵们的普遍愤慨而拒绝使用。英国当局进行

10、镇压,最终引发起义。【试题解析】 18571859 年印度民族起义以 1857 年初的“涂油子弹事件”所引发士兵起义为开端。【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11 【正确答案】 泛美主义原为美洲各国实行联合的政治主张。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由拉丁美洲民族革命领导者西蒙.玻利瓦尔等所倡导。他们在反抗西班牙、葡萄牙殖民统治的民族独立斗争中,号召美洲各国人民团结起来,建立全美洲的联盟或联邦,以达到共同争取和维护美洲各国的主权和独立。然而,随着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列强之一,美国利用泛美主义旗帜,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 、美洲各国具有“共同利益”等口号,召开泛美会议,成立泛美组织,同美洲各国签订一系列政治、

11、经济、军事条约(总称泛美体系),企图使泛美主义成为美国独霸美洲,特别是控制拉丁美洲的工具。【试题解析】 随着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向深层发展,许多国家要求改革“泛美体系”,摆脱美国的挎制。【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12 【正确答案】 玻利瓦尔是西属美洲独立运动的领导人。1783 年出生于加拉加斯。1807 年从事反对两班牙殖民统治的斗争,参加了组建由米兰达领导的委内瑞拉第一共和国,组建了委内瑞拉第二共和国和第三共和国。1822 年,建立了包括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在内的统一的共和国。1824 年在胡宁战役和阿亚库乔战役中彻底摧毁西班牙殖民军,解放秘鲁。1819 一 1830 年担任大哥伦比

12、亚共和国总统。【试题解析】 玻利瓦尔和圣马丁领导了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成为拉美地区的民族英雄。【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13 【正确答案】 “ 考迪罗 ”是西班牙语音译,原意为 “军事首领”或“ 领袖”,后指拉美夺取政权的军事独裁者及军队支持的独裁者。“考迪罗制” 是拉美地区的多数国家在 19 世纪 20 年代独立后至 20 世纪拉丁美洲各国独立后实行的军事独裁统治制度。其主要特点是通过暴力夺取政权,依靠暴力维持统治。“考迪罗制” 经济上依靠大地产大庄园主,在政治上靠军人专政来维持其政治统治。对外投靠外国势力,对内残酷镇压人民反抗。在拉美各国相继独立后,“考迪罗” 逐渐取代宗主国成为拉丁美洲最

13、反动的势力,阻碍拉美经济的发展。【试题解析】 “考迪罗”最早产生于 19 世纪初期的拉美独立暴动中。在拉美各国独立初期,“考迪罗”大多是独立战争时期的领袖,后来多为军官出身或某一地主集团的首领。【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14 【正确答案】 “ 坦志麦特 ”是土耳其文的肯译,意为改革或改良,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内部的改革派在 1839 一 1876 年所推行的为巩固奥斯曼帝国统治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改革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 1839 年颁布的花厅御诏为起点,由雷希德领导,着重改革司法、财政、军事和教育。1856 年苏丹颁布帝国诏书,改革进入第二阶段,由阿里和福阿德领导,先后推行土地法、刑法、商业

14、法、海上法等,设立法制会议和国务会议,开办帝国高级中学。1869 一 1871 年改革派主要领导人相继去世,随着普法战争中法国的失败,奥斯曼帝国改革运动逐渐停止。【试题解析】 土耳其“坦志麦特”促使奥斯曼帝国内部封建体制趋于瓦解,并培养了一批现代化人才,具有进步意义。【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15 【正确答案】 美西战争是美国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的战争。19 世纪末,美国要求从其他列强手中夺取殖民地。1898 年,当古巴 30 年解放战争(18681898)即将胜利的时候,1 月 24 日,美国军舰“缅因号” 驶往古巴哈瓦那港,以战争相威胁。 2月 15 日,“缅因号 ”在哈瓦那港突然爆炸沉没,

15、美军死亡 264 人,受伤约 100 人。美国以此为借口向两班牙宣战。战争主要在古巴和菲律宾展开。到 7 月 28 日两班牙战败求和,12 月 22 日双方签订巴黎和约。美国夺得菲律宾、关岛和波多黎各。古巴形式上宣布独立,实际上却沦为美国的“保护国” 。【试题解析】 美西战争是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发生的三次帝国主义战争之一。【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16 【正确答案】 三十年战争是 1618 一 1648 年进行的欧洲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战争。是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演变而成的全欧洲参与的一次大规模国际战争,因持续时间有三十余年,故称之为三十年战争。这场战争以德意志为主要战场,战争以

16、波希米亚人民反抗奥地利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为肇始,以哈布斯堡王朝战败并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而告结束。战争一方为德意志新教诸侯和丹麦、瑞典、法国,受到荷、英、俄等国支持;另一方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意志天主教诸侯和西班牙,受教皇和波兰支持。实际上双方都是出于扩大权力和领土的需要。它是欧洲国家间争夺领土、王位、霸权以及各种政治矛盾和宗教纠纷尖锐化的产物。【试题解析】 三十年战争的主战场在德意志。1618 年 5 月发生在捷克的“掷出窗外事件”是战争开端。【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17 【正确答案】 维也纳会议是在拿破仑战争之后召开的改组欧洲的会议。四国同盟在拿破仑第一次退位前一个月签订了肖蒙条约,

17、并同意在维也纳举行会议,波旁法国被准许作为主要参与国参加会议,还有瑞典和葡萄牙;许多小国家也派代表参加。主要谈判者为梅特涅(代表奥皇弗朗茨二世)(奥地利),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俄国)、腓特烈三世和哈登贝格(普鲁士) 、卡斯尔雷子爵(英国)和塔列朗( 法国)。会议达成的主要协议是:法国领土缩小至 1789 年的边界。建立波兰新王国,由俄国统治。制止法国未来侵略的可能性,加强其邻国:荷兰王国得到比利时,普鲁士得到莱茵河沿岸的地区,意大利王国得到热那亚。德意志制定了宪法纲要,使它成为一个松散的联盟,从属于奥地利。英国得到重要的殖民地,包括马耳他、好望角和锡兰。维也纳会议所制定的协议是欧洲前所未有的最广

18、泛的条约,会议建立的局面维持了 40 多年。【试题解析】 维也纳会议是欧洲各国打败拿破仑后处理战后问题的国际会议,实质上是一次消除法国大革命影响、恢复欧洲封建统治秩序、瓜分拿破仑帝国遗产的会议。【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18 【正确答案】 神圣同盟是拿破仑帝国瓦解后欧洲各国君主组成的反动同盟。维也纳会议后,为维护维也纳会议的决议,于 1815 年 9 月 26 日俄、奥、普三国君主宣布成立神圣同盟。目的是镇压欧洲各国的革命运动和各地的民族解放运动,维护维也纳会议的体系。欧洲各国除英国、土耳其和罗马教皇外,均签字加入了神圣同盟。英国虽未签字,但表示支持神圣同盟的基本原则。神圣同盟是反动的,它曾策

19、划和组织对意大利、西班牙革命的武装干涉,但随着欧洲各国民族民主运动的兴起及列强内部矛盾的激化,1830 年法国七月革命后,同盟实际上已经瓦解。1848 年欧洲革命后,神圣同盟最后破产。【试题解析】 为巩固列强在维也纳会议上获得的成果,俄皇亚历山大一世倡议,邀请各基督教国家的君主,按基督教教义缔结一个公约,以用来保障和平及保障在欧洲大陆上有良好的政府。倡议得到奥皇弗朗茨一世、普王腓特烈三世的呼应。神圣同盟由此成立。【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19 【正确答案】 三国同盟是 1882 年 5 月 20 日,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三国签订的军事同盟条约。1878 年柏林会议后,俄、德矛盾日趋尖锐。俾斯

20、麦深恐俄国组成反德集团,就拉拢奥匈帝国组成反俄同盟。1879 年 10 月 7 日,德、奥在维也纳签署军事同盟条约,规定缔约国一方如果遭到俄国进攻,两国在军事上互相支援。此条约是针对俄国的,从而加速了俄、法的接近。1882 年 5 月 20 日德、奥、意三国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规定:如果意大利遭到法国进攻,德、奥必须以全部军队予以支援;如果俄、奥之间发生战争,意大利将宣布中立;一旦德国遭到法、俄进攻,意大利则站在德国一边,参加战争。从此,三国同盟正式形成。后来英、法、俄成立协约,与之对抗。两个军事集团的对抗是导致世界大战的主要因素。在大战期间,凡是参加德、奥一方作战的便称为同盟国,成为帝国主

21、义战争中的军事集团之一。意大利因为同奥匈帝国有矛盾,所以在 1915 年退出同盟国而加入协约国作战。【试题解析】 德、奥同盟成立后,俾斯麦便着手建立联盟体系。当时意大利因在北非突尼斯与法国竞争激烈,在国内担心德、奥两国帮助罗马教皇干涉内政,便主动靠拢德、奥两国。俾斯麦觉察到俄、法接近的迹象,便积极调停奥、意之间在巴尔干地区的矛盾,使其进行谈判。【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20 【正确答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 1914 一 1918 年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之间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争夺世界霸权而进行的第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时期,各国金融寡头为

22、获取更大利润、掠夺别国财富而进行的实力较量。它是由于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为谋求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进行的决战。这次大战揭示了战争对经济和后方的巨大依赖性。协约国的胜利,归根结底是由于经济军事实力占压倒性优势。【试题解析】 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应注意几个要点:经济上的激烈竞争;瓜分和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斗争;大国间多重矛盾与军事同盟的形成;民族主义愿望与大国插手;巴尔干欧洲战争火药库;德国的扩张野心: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21 【正确答案】 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帝国主义列强矛盾极端尖锐,巴尔干半岛矛盾尤为

23、激烈。1914 年 6 月 28 日,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前往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爱国志士普林西普刺杀。奥匈帝国利用该事件向塞尔维亚提出最后通牒,但被塞尔维亚拒绝。7 月 28 日,在德国的支持下,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由此,欧洲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参加了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试题解析】 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的导火索。【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三、史料分析题29-30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60 分。【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22 【正确答案】 材料一中显示,甘地选择非暴力的理由是他认为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真正的原因是:甘地认

24、为,印度经济发展落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无法与英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相比;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以往民族起义均遭到失败;另外印度的宗教信仰、民族矛盾也很突出,因此适合采取非暴力的斗争手段。【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23 【正确答案】 斗争目标是争取自治。范围包括立法、司法、行政、教育、手工业、税务等部门。【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24 【正确答案】 国大党内部出现了严重分歧;非暴力抵抗的办法不适合运动进一步发展的需要。【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25 【正确答案】 不同意。非暴力抵抗运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群众斗争的主动性,限制了人民争取独立斗争的范围和手段,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25、仍然是一种较好的斗争方式和手段,它对于团结印度各个阶层的人民,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具有重大的意义。它是一种特殊的斗争方式,不是逃避斗争,非暴力抵抗运动给英国殖民主义者以沉重的打击。这种斗争的方式是由印度落后的经济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妥协性所决定的。【试题解析】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印度民族独立运动过程中采取的一种独特的斗争方式,经常会受到暴力革命的影响。【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四、论述题26 【正确答案】 (1)日本民族在面临沦为半殖民地化的严酷形势面前,能够迅速作出正确的反应。(2)虽然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较低,资产阶级还不能承担革命领导者的历史重任,但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阶级关系和阶级力量对比发生

26、变化。(3)下级武士集团具有丰富的政治经验、军事才能和文化素养,具有高超的领导艺术。(4)维新运动领导人在夺取政权后,一方面对旧制度进行改造;另一方面,实行开拓进取的方针,大力发展资本主义。(5)亚洲革命风暴的发生,西方列强之间的矛盾及其国内矛盾为日本改革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试题解析】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的维新运动经常拿来比较,也可以与俄国彼得一世改革相比较。【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27 【正确答案】 (1)政治领域:废除旧体制,加强中央集权。具体:废藩置县。1871 年日本明治政府推出的新政措施,用以废除传统的大名制度,设立新的地方政府。德川幕府被推翻后,明治政府决定废除封建制度,革新

27、日本的制度:政归天皇,超过三百个大名放弃领地,废除以往所有的藩国;政府成立地方政府,按照地理分布划出三百余县。虽然幕藩体制没有被完全废除,但在名义上已不再存在。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宣布“ 四民平等”,取消武士特权。确立立宪政体,1889年颁布日本帝国宪法。(2)经济领域: 改革币制和税制;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殖产兴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3)社会生活上:提倡 “文明开化”。社会生活习俗西化;建立近代教育体制,努力发展教育,培养资本主义建设人才。(4)军事领域:模仿西方进行军事改革,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建立常备军,崇尚武士道精神。【试题解析】

28、 日本明治维新作为亚洲革命风暴时期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在亚洲具有榜样示范作用。【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28 【正确答案】 (1)积极影响: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是日本走上近代化道路的标志。它使日本能够保持民族独立。明治维新基本上完成了民主和民族革命的任务,扭转了日本民族的历史命运。它对亚洲国家立志改革、摆脱民族危机的人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2)消极意义:明治维新在经济、政治上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如天皇制、半封建的地主土地所有制等。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迅速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给邻国带来了重大灾难。【试题解析】 明治维新后,走向

29、近代化道路的日本迅速跻身于帝国主义行列,走向了对内推行军国主义和财阀经济,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29 【正确答案】 (1)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内容。经济领域:农业: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包税制,没收违规宗教地产,确立土地国有制度;改革赋税制度,征收单一的土地税;兴修水利、推广改良农具,引种新的农作物品种,发展经济作物。工业:发展官办工厂,重点发展军事工业,同时创办民用工业;引进西欧国家技术、设备、人才和资金。政治领域:歼灭了残余的马木鲁克势力;削弱了宗教长老阶层的势力;确立高度的中央集权。文化领域:创办学校,外聘专家,选派留学生。军事领域:实行征兵制,改组陆军,训练新军,建

30、军校培养军官,装备先进武器;建立地中海和红海舰队。(2)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的意义:在政治上结束了埃及长期动乱、分裂的局面,确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体制:在经济上推进了近代化进程,提高了生产力。这些都为埃及的经济独立、制止西方资本的大规模渗透奠定了较坚实的基础,客观上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埃及历史的进步。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壮大了国力,成为维护国家独立主权的坚强后盾。使埃及实际上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推迟了欧洲列强侵占埃及的进程。在文化上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促进了文化繁荣。【试题解析】 埃及由于地理位置比较重要,成了英法长期争夺的对象,也是后来英帝国殖民统治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