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学基础(夏商西周)模拟试卷 6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为了使世袭王权为众多诸侯所确认,夏启在都城阳翟召集众多诸侯,举行盛大的( ),夏王朝的统治基础得以完全确立了。(A)大禹治水(B)塗山之会(C)钧台之享(D)征战三苗2 太康时期,东夷族的著名首领( )率其族众从东方的 迁到位于夏朝腹地的穷石(今河南洛阳市南),称有穷氏,得到居所夏民拥护而夺取了夏朝政权。(A)伯益(B)有扈氏(C)少昊(D)羿3 后羿驱逐太康后,只顾玩乐,把政事交给亲信( ),后被其杀死。(A)寒浞(B)伯益(
2、C)有崇氏(D)高辛氏4 “时日葛丧 ?予及汝偕亡。 ”咒骂的是( )。(A)纣(B)桀(C)幽王(D)胡亥5 汤与桀战于( ) ,夏桀败走。(A)翟(B)毫(C)鸣条(D)阳城6 商族的远祖可追溯到尧舜时代的契,传说契母简狄吞玄鸟之卵而生契。契便是商人的祖先。以此传说推测,商族是以( )为图腾的部落。(A)青龙(B)白虎(C)玄鸟(D)朱雀7 汤灭夏后,即位为王,商朝正式建立,都于( )。(A)甘(B)翟(C)阳城(D)亳8 从公元前 11 世纪末到公元前 8 世纪,是中国历史上的( )(A)夏朝(B)商朝(C)西周时期(D)东周时期9 周的始祖名叫“( )”,他善于经营农业,号日“后稷”,
3、尧时任农师。(A)公刘(B)姬发(C)弃(D)契10 至弃的四世孙公刘时,周人迁居于( ),这时周族已有了较为发达的农业和家畜饲养业。公刘为周族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A)甘(B)毫(C)豳(D)周原11 公刘之后九世,传到古公禀父,他为了躲避戎、狄的侵扰,又迁居到岐山下的( ),古父禀父率领周人迁居周原后,辟草莱,垦荒地,筑城郭,设官吏,并使用奴隶进行生产。这时周已进入奴隶社会。(A)甘(B)毫(C)豳(D)周原12 在下列历史事件中,导致王朝更替的是( )。(A)盘庚迁殷(B)牧野之战(C)周公东征(D)共和行政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3 有亡荒阅1
4、4 周公东征15 三监16 田里不鬻17 宗周、成周18 金文19 国人暴动20 共和行政21 宣王中兴22 料民于太原23 不籍千亩24 平王东迁25 “茁”、“新”、“ 畲”26 卿大夫27 “工商食官 ”28 诗经三、论述题29 简述商代经济文化方面的主要成就。30 分析西周衰亡的原因。31 简述周初大分封情况以及对分封制的评议。历史学基础(夏商西周)模拟试卷 6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夏商西周2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夏商西周3 【正确答案】
5、 A【知识模块】 夏商西周4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夏商西周5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夏商西周6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夏商西周7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夏商西周8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夏商西周9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夏商西周10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夏商西周11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夏商西周12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夏商西周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3 【正确答案】 周灭商以前的法律之一。周文王为达到灭商的目的,针对商朝收容逃亡奴隶的做法,制定了关于搜捕逃亡奴隶和惩治隐匿逃
6、亡奴隶者的法律,即“有亡荒阅”。法律规定:凡有奴隶逃亡,搜捕后交还原主,任何人不得擅自收留藏匿。这项法律确认了奴隶主对奴隶的所有权,得到其他小国奴隶主的拥护和支持,对于孤立商纣王起到了积极作用。【知识模块】 夏商西周14 【正确答案】 周武王在灭商后第二年病死,子成王继位,由武王弟周公旦摄政,这引起了管叔、蔡叔及其群弟的疑忌。武庚见有机可乘,拉拢管叔、蔡叔,联合东方的奄(今山东曲阜) 和薄姑(今山东博兴一带) 等国发动叛乱。周公旦亲自领兵东征,苦战三年,平定了叛乱,杀管叔和武庚,流放蔡叔,霍叔降为庶人,同时压服了东夷诸部的反抗。经过这次战争,周人才最后完成了灭商的事业,并把自己的势力扩张到黄河
7、下游以至江淮流域。【知识模块】 夏商西周15 【正确答案】 周武王灭商以后,采取“以殷治殷” 的政策,封纣王之子武庚于殷,利用他统治殷民。同时,武王派其兄弟管叔、蔡叔、霍叔在殷都附近建立邶、鄘、卫三国,监视武庚,史称“三监” 。【知识模块】 夏商西周16 【正确答案】 井田制是西周土地制度的主要构成形式,是奴隶制国家的经济基础。井田制下土地归国家所有,土地不能随意转让、买卖,这叫做“田里不鬻” 。【知识模块】 夏商西周17 【正确答案】 西周时期的王都,即镐京,是周人兴起的根据地,称为“宗周” ;周公东征后,营建东都洛邑(今河南洛阳),是保卫宗周、镇抚东方的重镇,称为“成周”,也是东周的王都。
8、这样东西连成一片,长达千里以上,王畿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都有显著增强,成为控制全国的基地。【知识模块】 夏商西周18 【正确答案】 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商周时期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 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故金文又称 “钟鼎文”。铜器上的铭文,字数多少不等,所记内容也很不相同,其主要内容大多是颂扬祖先及王侯们的功绩,同时也记录重大历史事件。【知识模块】 夏商西周19 【正确答案】 为增加财政收入,周厉王下令将山林川泽收归国有,不准平民樵采渔猎,并且禁止国人谈论国事,国人在高压政策下,只能道路以目。公元前 841年,国人忍无可忍,举行暴动,攻人王宫。参加这次暴动
9、的以聚居在镐京的国人为主,故称“国人暴动 ”。“国人暴动”波及整个京畿,沉重打击了周王室,西周统治从此一蹶不振。【知识模块】 夏商西周20 【正确答案】 西周中期以后,周王朝逐渐趋于衰落。到周厉王(前 877前 841年在位)时期,由于各种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于公元前 841 年爆发了国人暴动。国人暴动后,宗周一片混乱。于是周公、召公临时主持政事,收拾残局,史称“共和行政”,又称 “周召共和 ”。【知识模块】 夏商西周21 【正确答案】 周宣王即位初期,励精图治。政治上,广开言路,任贤选能,整顿吏治,以周公、召公二相为辅;经济上,放宽对山林川泽的控制,将公田分给奴隶耕种;军事上,击退了西北一些
10、少数民族的进攻,征伐徐戎、楚等,缓解了西周中期以来周边少数民族不断内犯的威胁。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内外矛盾,使已衰落的周朝国势渐兴,史称“宣王中兴” 。【知识模块】 夏商西周22 【正确答案】 西周末年一项调查户口落实税赋的措施。西周后期,因连续对外用兵,周王室财政已濒于破产,国势衰竭,尤其是在与羌戎一役战败后,周宣王为补充兵力,开拓财源,乃“料民于太原(今山西西南部 )”,即调查核实户口,以便征收军赋、田赋和兵役,结果引起奴隶和平民的反抗。【知识模块】 夏商西周23 【正确答案】 西周末年,由于奴隶的反抗斗争,井田制的剥削方式难以为继。周宣王继位后,宣布废除借助民力以耕公田的籍田制度
11、,将公田租给农民耕种,按一定的数额征收田租,这就是“不籍千亩” ,由此劳役地租变成实物地租,封建性的租佃关系便发展起来。【知识模块】 夏商西周24 【正确答案】 周幽王继位后,朝政黑暗,国人强烈不满。周幽王欲废申后及太子宜臼,以褒姒为后,立伯服为太子。宜臼逃往其外祖父申侯家,幽王兴兵讨伐申侯。申侯大怒,于公元前 771 年联合犬戎等国举兵攻周。犬戎攻破镐京,杀周幽王于骊山下,西周灭亡。面对残破不堪的丰、镐和戎人的威胁,平王即位后被迫东迁雒邑。平王东迁是周王室失去对诸侯统治的标志,也是东周建立的标志。【知识模块】 夏商西周25 【正确答案】 周代的三种土地耕作方法。初垦之田为“菑” ,开垦过后经
12、一年之田为“新”,开垦后经两年之田为 “畬”田地一般连续耕种三年之后,地力耗竭,故需抛荒休闲,每隔三年要更换土地并迁徙住处,以进行相应的调整。西周以后,农作技术发展,菑、新、畲之制随之消失。【知识模块】 夏商西周26 【正确答案】 西周、春秋时,国君在诸侯国内分封自己的兄弟以采邑,建立卿大夫之家。这些卿大夫在自己的封邑内立有家庙,统率自己的家庭,是采邑内的“大宗”,对国君而言,他们又是诸侯国内的 “小宗”。卿大夫对国君、诸侯都要承担从征、纳贡等义务。卿大夫以下,还可分出他们的亲属,建立各自的父权家长制家庭。【知识模块】 夏商西周27 【正确答案】 商周时期,手工业和商业基本上由官府控制,工商业
13、者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在官府作坊和制定的范围内进行,其产品和经营主要是为贵族统治者服务。百工和官贾为官府效力,其衣食住行由官府提供。“工商食官”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但是由官府控制工商业,极大地限制了民间个体工商业的自由发展,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知识模块】 夏商西周28 【正确答案】 原称诗或三百篇,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汇集了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三百零五篇。诗经分为“风” 、“雅”、“ 颂”三部分,“ 风”即风土人情,也就是民歌;“雅” 是朝廷的正声雅乐,分为 “大雅”和“ 小雅”,“ 大雅”用于诸侯朝会,“ 小雅” 用于贵族宴享; “颂”是宗庙祭礼的乐歌和舞歌,分
14、为 “周颂”、“鲁颂”和“商颂”三部分。【知识模块】 夏商西周三、论述题29 【正确答案】 (1)经济方面的主要成就:农业是商代的主要生产部门,多以集体耕作的方式进行。当时,农业生产工具石器最多,骨器和蚌器比较常见,木器偶有发现,青铜农具已开始使用,但为数很少。商代种植的谷类作物以黍、稷为主,此外还有桑、麻等经济作物。商代的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掌握了从播种前的准备工作直到田间管理、收获、贮存等一整套的技术。商代的畜牧业也比较发达,马、牛、羊、犬、猪、鸡等的饲养非常普遍,且已用圈栏饲养家畜。渔猎在商代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是农业和畜牧业经济的一种补充。当时的渔猎工具形式
15、多样,捕鱼和狩猎的方法非常多。商代创造了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青铜铸造业是商代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当时青铜器的铸造已广泛使用多种形式的合范分铸法。商代青铜器物,特别是礼器,大都造型美观,文饰工巧。各种青铜器上以带有神秘意味的“饕餮纹” 作为整个花纹的主体,其他如云雷纹等点缀其间,壮丽大方。兵器和工具大都坚固锋利,使用方便。此外还有车马器、乐器。商代出现的用高岭土制作的青釉器,已经具备了瓷器的基本特点。一些商代青铜器的表面常粘附有丝织物的痕迹,其中菱形纹的暗花绸,表明当时已有了提花装置的织机。髹漆工艺在商代得到了较多的应用。商代的雕刻造型生动,工艺精湛。随着手工业内部的分工,专门生产某种产品的作坊
16、的兴起,商品交换成为必然,商业活动也应运而生。商代比较通行的货币叫“贝” ,主要是海贝,流通时大都以朋为计算单位,五贝连成一串,合两串为一朋。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商代商业的发展还是有限的,商业在社会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2)科学文化方面的主要成就:商代的文字有陶文、玉石文、金文和甲骨文几种,以晚商的甲骨文最丰富。商代的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文字。商代已有比较丰富的文献典籍。由占卜积累的大量甲骨卜辞,是当时文献记录的一部分。还有专职的官吏“ 作册” ,收藏有不少的典籍。商代继承了重视天象观测的传统,殷墟卜辞就有不少关于天象的记录。商代历法受到农业生产发展需要的
17、推动,比夏代又前进了一大步,已经采用“阴阳合历” ,这在我国一直沿用了几千年,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历法制度体系。商代的雕塑艺术颇具特色,其形式有陶塑和玉石雕塑,既有平面浮雕,又有浅雕和半立体浮雕。商代音乐已经有了半音、标准音的观念。半音音程的出现,为十二律的出现准备了条件。【知识模块】 夏商西周30 【正确答案】 (1)西周中后期,周贵族建国之初那种明德慎罚、汲汲求治的精神逐渐淡化,日益懈怠骄纵。周贵族内部争夺日益激烈,平民和贵族、奴隶和奴隶主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2)此外,西周与周边各族的矛盾逐渐激化,“ 昭王南征而不复” ,周失去了对南方的控制;穆王时,徐、奄诸部西伐宗周,周王室受到重创
18、,对东方统治的力量大为削弱。厉王时期,发生了国人暴动,暴动波及整个京畿,沉重打击了周室,西周统治从此一蹶不振。(3)继位后的宣王欲效法文、武、成、康而复兴周室,没有多少实际效果。但是连年征战消耗了国力。宣王三十九年与姜氏之戎战于千亩,遭到失败,南征中“南国之师”又被打散,复兴的希望破灭。(4)幽王成为西周亡国之主是西周末期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的必然结果,同时还有具体原因。其一是自然灾难。幽王继位第二年京畿发生大地震,大地震带来大死亡和大饥荒,加速了西周王朝崩溃;其二是幽王废立太子破坏了姜姬联盟,这直接导致了幽王被杀和西周的灭亡。【知识模块】 夏商西周31 【正确答案】 西周的分封制相当发达,是西周
19、重要的政治制度,也是西周历史的一个显著特点。西周的分封制称为“封建” ,即封邦建国。周灭商后,为了有效地统治被其征服的广大地区,大规模地分封诸侯,派遣王室子弟或其他贵族到各地去建立诸侯国,代表周天子行使对地方的统治权,以拱卫王室。分封的主要对象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第一,周室子弟和宗亲,这是受封者的主体部分。第二,古代圣王后裔。这类封国比较小,是周借以表明承袭圣人之治的体现。第三,在兴周灭商过程中的功臣谋士。分封诸侯与周天子的关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周天子是天下的共主,有权任命诸侯国的重要官吏;定期巡狩,到各诸侯国视察;并有保护诸侯国免受外来侵袭和调节诸侯国内部纠纷的权力和职责。而诸侯国对天子
20、有隶属关系,各重要诸侯国的国君兼任王室的卿士,以表示服从王室;诸侯国要派遣军队戍守都城或随天子出征;诸侯定期朝聘,到王廷述职;定期向王室缴纳贡品,派人为王室服役,如修筑城邑、宫室等。第二,各分封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拥有相当大的自主权,除奉周天子为天下共主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外,各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可以再次分封,一般是封地内的中心地区由诸侯直接统治,其余土地再分封给他嫡长子以外的亲属卿大夫,此类封地称为“采邑” ,卿大夫也将自己分得的采邑再分割给他嫡长子以外的亲属士,称作“禄田” 。因此,诸侯相对于周天子是封臣,而相对于下级封臣就是封君,处于“亦君亦臣” 的政治地位。分封诸侯
21、并非周初的权宜之计,而是西周的一贯制度。西周处于中国国家的早期形态,血缘关系是维系政治的主要纽带,将宗室姻亲作为分封的主体符合当时的政治需求,也可以与宗法制相互支撑,起到巩固周统治的作用。通过分封制周王室建立了众多的诸侯国,用以藩屏天子,监视被征服的各地民众,形成了周统治的基本骨架,奠定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分封制与宗法制相辅相成,通过分封宗亲功臣,并辅之以天子与诸侯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使中央与地方的联系加强,使国家朝着统一的方向前进了一大步;同时,分封制的确立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有利于各地的开发和文化的传播。同时,也应该看到分封制是国家形态发展不成熟的表现,其维系纽带主要是依靠血缘宗亲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血缘上的疏远,必然削弱分封制的存在基础;另外,分封制下的国家并非一个真正统一的政治经济整体,而是蕴涵着分裂割据的因素,地方诸侯亦君亦臣的政治地位是造成分裂的重要隐患。到了春秋时期终于酿成诸侯割据、列国纷争的局面。【知识模块】 夏商西周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