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7 ,大小:50KB ,
资源ID:847642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84764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明、清(鸦片战争前))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lawfemale39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明、清(鸦片战争前))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1、历史学基础(明、清(鸦片战争前))模拟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1368 年正月,朱元璋在( )称帝,国号大明,建元洪武,是为明太祖(A)应天府(B)顺天府(C)承天府(D)应昌府2 明太祖严惩地方官员持空印账册至户部结算钱粮的重大案件的是( )(A)胡惟庸案(B)郭桓案(C)蓝玉案(D)空印案3 永乐时期,朱棣下诏在黑龙江地区设置( ),统辖该地区(A)建州三卫(B)乌斯藏卫(C)奴尔干都司(D)黑龙江将军4 在明朝中叶,农业生产发生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件( ),对于当时的食物结

2、构产生了重大的影响(A)占城稻的传人(B)棉花等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C)蚕丝成为中国古代一种高档消费原料(D)花生、玉米、番薯等美洲高产作物的传入与推广5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白银最终成为通行的主要货币是在( )(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6 下列不属于明末三案的是( )(A)京察案(B)梃击案(C)红丸案(D)移宫案7 努尔哈赤建国后建立了八大和硕贝勒共议国政的制度,其中掌握大权的四大贝勒是( )(A)代善、阿敏、多尔衮、皇太极(B)代善、阿敏、皇太极、莽古尔泰(C)多尔衮、代善、莽古尔泰、皇太极(D)多尔衮、阿敏、莽古尔泰、多铎8 下列作品不属于明清时期地理学科代表作的是( )

3、(A)太平寰宇记(B) 徐霞客游记(C) 读史方舆纪要(D)天下郡国利病书9 ( )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有着重大的意义,农民领袖共聚一堂商讨大计,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A)荥阳大会(B)渑池渡(C)谷城变(D)八大王10 泰州学派源于王学、又不同于王学宗旨,是一个具有异端思想的思想学派,其代表人物是( )(A)王艮(B)王廷相(C)陈献章(D)王畿11 对我国西南广大石灰岩地区溶蚀地貌的考察记载很详细的是( )(A)本草纲目(B) 农政全书(C) 天工开物(D)徐霞客游记12 康熙二十三年,康熙正式批准在台湾设置地方军政机构,设台湾府,下辖三县分别是( )(A)凤山、诸罗、台湾(B)基隆、台南、凤

4、山(C)淡水、台北、基隆(D)台南、台北、诸罗13 乾隆时期( ) 明确规定了驻藏大臣监督办理西藏事务,地位与达赖、班禅相等,监督履行“金瓶掣签 ”等(A)西藏善后章程(B) 藏内善后章程(C) 恰可图条约(D)卫藏通志14 乾嘉有三大考史名著,不在其列的是( )(A)十七史商榷(B) 廿二史札记(C) 廿二史考异(D)文史通义15 认识到乾嘉时期人口膨胀带来的系列问题,明确指出这种弊端的是( )(A)马尔萨斯(B)洪亮吉(C)袁枚(D)熊枚16 下列著作不属于被后世称为清代汉学的“不祧祖先” 之人的作品的是( )(A)明夷待访录(B) 日知录(C) 天下郡国利病书(D)音学五书17 下列对于

5、清代财政体制表述不正确的是( )(A)清代实行严格的三级财政管理体制(B)清代恪守“量入为出”、财权集中的原则(C)滇铜、漕运和盐业是关系清代国民生计的重要经济支柱(D)高度集权与计划性,以及恪守“不加赋” 祖制的传统观念,导致了清朝财政体制的僵化18 下列文字狱发生在康熙朝的是( )(A)吕留良案(B)汪景祺(C)戴名世(D)陆生楠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9 靖难之役20 隆庆开关21 建州三卫22 军机处23 理藩院24 徐霞客游记三、史料分析题29-30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60 分。24 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明太祖既定江左,鉴前代之失

6、,置宦者不及百人。迨末年颁祖训,乃定为十有二监及各司局,稍称备员矣。然定制,不得兼外臣文武衔,不得御外臣冠服,官无过四品,月米一石,衣食于内庭。尝镌铁牌置宫门日:“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 建文帝嗣位,御内臣益严,诏出外稍不法,许有司械闻。及燕师逼江北,内臣多逃入其军,漏朝廷虚实。文皇以为忠于己,而狗儿辈复以军功得幸,即位后遂多所委任三年,遣太监郑和帅舟师下西洋十八年置东厂,令刺事。盖明世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诸大权,皆自永乐间始。一一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二宦官一明代阉宦之祸酷矣,然非诸党人附丽之,羽翼之,张其势而助之攻,虐焰不若是其烈也。中叶以前,士大夫知重名节,虽以王振、

7、汪直之横,党与未盛。至刘瑾窃权,焦芳以阁臣首与之比,于是列卿争先献媚,而司礼之权居内阁上。迨神宗末年,讹言朋兴,群相敌仇,门户之争固结而不可解。而遗孽余烬,终以覆国。庄烈帝之定逆案也,以其事付大学士韩爌等,因慨然太息日:“忠贤不过一人耳,外廷诸臣附之,遂至于此,其罪何可胜诛”!痛乎哉,患得患失之鄙夫,其流毒诚无所穷极也。一一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四阉党请回答:25 上述材料反映了明朝什么样的史实?26 这种史实是如何演变的?27 这种史实反映了明朝政治生活中什么样的特点?四、简答题31-34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120 分。28 简论张居正改革。29 简述明清赋税制度变革。30 简述清代秘

8、密立储制的操作并作出评价。历史学基础(明、清(鸦片战争前))模拟试卷 2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朱元璋在南京应天府即位为帝,故选 A。【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这四个案件都是洪武时期的重典政治的表现,但是性质不尽相同。其中空印案是明太祖严惩地方官员持空印账册至户部结算钱粮的重大案件。【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明初期对于黑龙江地区的管辖方式。永乐七年,朱棣下诏设立奴

9、尔干都司,统辖黑龙江下游地区,在特林建造了永宁寺,并先后建立了两块永宁寺记石碑,记录了明朝管理和经营奴尔干都司的事实。【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这几种作物的传入大大改变了当时人们的食物结构,养活了更多的人口,也成为 18 世纪中国人口压力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是对于明代金融业的考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明中叶,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唐、五代以来一直流行于民间的白银,最终取代了明朝政府法定的钞币,成为通行的主要货币。【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6 【正确答案】 A

10、【试题解析】 万历年间京察的七次大计,成为明朝党议的焦点和当时双方势力消长的关键,万历二十一年的京察是促成东林党形成的发端条件,东林党人开始聚集为一股全国性的政治势力。但是京察不属于“三案”,故选。【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是对清初其政权组织形式的考查,也是对基本史实的再现,另外由多尔衮的政治生涯主要在入关之后即可得出答案。【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古代地理学著作的掌握。太平寰宇记是北宋地理学家乐史所著,非明清时期作品,故选。【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1、】 明崇祯八年,农民起义军为了粉碎明王朝“围剿”,农民起义军领袖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等 13 家义军在荥阳聚会,商讨作战方略。会上李自成提出“分兵定向”主张,得到大家赞同,史称“荥阳大会”。【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明朝的学术思潮的演变。王艮创立的泰州学派发扬王阳明学说中的轻视经典、先哲的倾向,提出“现成良知”之说。【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11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对于清初对台湾统治的考查。从此,台湾的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实施数十年的迁海政策即时废止。【知识模块

12、】 明、清(鸦片战争前)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清朝对于西藏统治策略的变化。藏内善后章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清廷统治者统治西藏地方的各项制度已臻于完善,西藏作为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在政治上和法律上得到了极大的加强。【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钱大昕的廿二史考异、赵翼的廿二史札记对历代正史作了系统的考索、整理、归纳,并称为乾嘉三大考史名著,但同时期的章学诚的文史通义未在其列,故选 D。【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嘉庆年间,洪亮吉在意言的治平篇和生计篇两篇文章中,集中阐述了他对清

13、代前期人口问题的观点。解决之法,洪亮吉认为不外乎有“天地调剂法”和“君相调剂法”两种,洪亮吉被称为“中国的马尔萨斯”。【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1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是对清初学术成就的考查。首先考生必须知道被后世称为清代汉学的“不祧祖先”是顾炎武,号亭林先生,明夷待访录是黄宗羲所作,他号梨洲先生,考生需要在熟练掌握两人的成就之后才能较为顺利地得出正确答案。【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1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清代的财政体制。清代实行的是严格的四级财政管理体制,即中央财政、省区财政、道府财政、州县财政,自上而下,逐级负责,将全国财政的决策权、

14、管理权最大限度地集中于中央部院,最后集中于皇帝之手。【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1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康熙五十年,发生戴名世南山集案,C 选项符合题意,其余三项均发生于雍正朝。【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9 【正确答案】 明太祖分封诸子为王。各王拥有卫甲士 3000 人至 19 万人不等,北边各王握有兵权,势力更大。惠帝即位后,为了解除诸王“尾大不掉” 所带来的威胁,采用齐泰、黄子澄之策,先后废削了周、齐、湘、代、岷等内地诸王。建文元年,燕王朱棣起兵于北平,以讨伐齐、黄为名,号称“靖难” 。建文四年,燕兵

15、破京师,惠帝死于宫中(一说逃亡)。燕王即位,是为成祖,历时四年(13991402 年)的内战结束。【试题解析】 靖难之役的结局有一定的偶然性,斗争双方领导者的个人政治、军事素质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也成为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中绝无仅有的一次地方藩王叛乱成功之例。【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20 【正确答案】 明朝前期,政府规定除了朝贡贸易之外,民间不得从事海外贸易。明中叶,民间私人海上贸易开始兴盛起来。在民间私人海上贸易的发展过程中,欧洲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的东来,开始了改变明朝的海外贸易。隆庆元年,明朝政府对海外贸易进行调整,开放海禁,允许民间与东西“诸藩” 进行贸易,史称“隆庆开关”。之后原

16、市舶司的职能发生了很大改变,从接待各国贡舶变成主要接待各国的商舶。虽然隆庆开放海禁仍有许多限制,但它毕竟打破了明初以来的海禁政策,为民间海外贸易活动提供了合法的地位。随着海禁的开放,沿海各地的海外贸易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试题解析】 本题是对于明朝海外贸易政策的考查。明初的对外贸易主要是在官方的主持下进行的,称为朝贡贸易。对于私人海外贸易严格限制,这是出于对国家安全的考虑,明成祖时有了较大改变。【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21 【正确答案】 明代建州卫、建州左卫、建州右卫之统称。明初,居住在今黑龙江依兰一带的女真人南迁至今绥芬河流域。永乐元年,明延在此设建州卫,以阿哈出为指挥使。约在

17、永乐十年,明延分建州卫别置建州左卫,以猛哥帖木儿为指挥使。七年,因凡察、董山争掌卫印,明延遂分置右卫,以凡察掌右卫,董山掌左卫事。成化三年,纳郎哈被明军杀于广宁,嘉靖末年,王杲掌卫事,势盛,总领建州三卫之事。万历三年,王杲死,右卫遂不振。至明末努尔哈赤渐强,统一建州各部。【试题解析】 建州三卫既是对于明朝都司卫所的考查,涉及明朝控制边疆的措施,也是对于女真族历史的考查,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知识点。【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22 【正确答案】 清朝自雍正开始设置的中枢决策机构。为了当时用兵西北的军事需要,以达到办事密速的效果,一开始仅是临时性机构,称军机房,雍正十年正式改称军机处。初设时仅

18、为军事方面,后来发展成总揽军政大权的中枢决策机构,实权远远超过内阁。它的设置彻底清除了宰相制度的残余和影响。军机处无下属机构,所以权力虽大,但并不同于宰相。军机大臣无定员,一般由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充任。军机处的设立是清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标志着清代君主集权发展到了顶点。军机处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军机处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试题解析】 较之传统政治体制的宰相政事堂和内阁制,军机处具有人员精干、效率极高、保密性强等特点和优点,特别是它的临时差遣性质及军机大臣难以擅权的办事程序,便于皇帝随意操纵。发展成为终清一代的大政所出

19、的国家中枢机构。【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23 【正确答案】 官署名,清代管理蒙、回、藏少数民族事务的机关。初为“蒙古衙门”,设承政、参政等官。崇德三年改“ 蒙古衙门 ”为“理藩院” ,隶属礼部。顺治十八年改为与六部同等。理藩院的设置最初是为了处理蒙古事务,随着清朝对西北、西俪各地区统治的进一步加强,理藩院管理的范围也逐步扩大到蒙古以外的少数民族地区。其具体管辖范围为内外蒙古、青海蒙古、新疆之额鲁特部、回部与西藏喇嘛所属各处。理藩院还掌管一部分属国及其他外国交往事务。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另成立了总理衙门,这部分事务始改归总理衙门管理。理藩院的设置,标志清中央政权与少数民族地区隶属关系的加

20、强,说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已深入到边区。光绪三十八年理藩院改为理藩部。【试题解析】 清代建立了适宜边疆各民族习俗特点的管理边疆事务机构,理藩院就是其中机构之一。清代最终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版图,所以关于清代的民族关系就显得格外重要了,考生必须有足够的认识。【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24 【正确答案】 徐宏祖著,号霞客,故名,历史地理著作,游记体。是他遍历全国各地名山大川亲自考察的结果。对西南地区的地理、地貌、岩溶等记述尤详,并有很多有价值的见解。特别是他把金沙江流域作为长江的源头,较前有了明显的发展。【试题解析】 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统考

21、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夏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还是文字优美的文学佳作,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三、史料分析题29-30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60 分。【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25 【正确答案】 材料反映了有明一代宦官专权的趋势愈演愈烈。【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26 【正确答案】 朱元璋时期对宦官的防范很严,宫中树立铁牌,警诫宦官。但是在维护皇权的关键时候,宦官总比大臣更容易取得皇帝的信任,充当皇帝的耳目。明成祖以藩王取得皇位之后,常依靠宦官刺探情报,控制局面。宦官机构逐渐定型为“二十四衙门 ”,各机构主管称太监。其中的司

22、礼监以其批红之权,成为帮助皇帝裁决政务的枢纽。明朝宦官专权始于成祖,成于英宗,极于天启。明朝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民隐事诸大权,皆自永乐年间始。英宗以后宦官专宠擅权,宦官专权的局面因此形成。汪直在宪宗时权倾天下,掌握特务机关西厂,以残酷迫害朝臣和地方官员著称。刘瑾在武宗朝主掌司礼监,并创立特务机构内行厂,国家政事一决于瑾。到魏忠贤专权的天启年间,宦官及其控制的厂卫特务机构残酷迫害东林党,宦官专权达到了顶点。【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27 【正确答案】 明朝的皇权和官僚体制都已经高度成熟,宦官权力只是皇权的延伸,一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不可一世,但只要皇帝决定铲除他们,很容易办到。明

23、朝宦官的权力十分广泛,凡是国家官僚系统所到之处,就有宦官势力的存在。宦官的人数庞大,这是明朝国家结构和政治生活的一大特色,是明朝皇权极端强化和“我家天下我自为之 ”的政治文化带来的结果。【试题解析】 中国历史上,宦官参预政治,只有汉朝、唐朝、明朝表现最突出,而且三个朝代又是各有不同,考生应该比较它们的异同特色,在比较中掌握,效果会更好。【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四、简答题31-34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120 分。28 【正确答案】 (1)张居正改革的背景:内阁倾轧。有权势的阁臣,特别是首辅,朝臣之间明争暗斗;宦官专权。宦官专权的结果,使明王朝的政治日益黑暗,人民苦难不断加深,

24、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财政危机,赋役繁重。皇帝大置皇庄,皇族、勋戚、官僚纷纷效仿,大肆兼并,农民破产流亡,军屯破坏。赋税、徭役和地租加重。宣德以后,赋税日增,徭役不均,地租高达二、三石,再加上高利贷,民不聊生;流民起义。明代中期,随着大土地所有制高度发展,阶级矛盾日趋激化,各地农民遂奋起反抗地主阶级的统治。此起彼伏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对明朝统治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瓦刺入侵。“土木之变” 发生后,为了防备蒙古地方统治者的袭扰,明政府不得不在长城沿线上先后设置“九边”,即九个军事重镇,以加强自身的防卫能力。但即便如此,也不能解除蒙古残部的威胁。此外,倭寇长期骚扰东南海疆,成为挥之不去的外患。(2)张居正

25、改革的内容:万历年间,张居正任宰相以后,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主要内容如下:澄清吏治。强调“ 用人唯才 ”;创立“考成法 ”,官吏“用舍进退,一以功实为准”。提倡实干,要求“ 扫无用之虚词,求躬行之实效” ;增加财源。下令重新丈量全国土地,清查赋税田产,责成官吏追缴欠税;实行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 ”是明代后期一项重要的赋役制度。 1581 年,张居正在全国推行新的赋役制度,“总括一县之赋役,悉并为一条” ,即所谓“一条鞭法”,有 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整顿军事。选派一批得力将领在边境积极练兵备战;对鞑靼贵族采取加强政治经济联系的政策;对倭寇则予以

26、沉重打击;兴修水利。任用潘季驯督修黄河。(3)对张居正改革的评价:这些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振兴衰落的明王朝,巩固地主阶级专政。但在客观上收到了一定的积极成果:它不但延缓了政治危机的爆发,出现了短暂的安定局面,而且也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因而对历史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张居正改革以后,明朝的政治、财政形势都有所好转。但是,这场改革因触动了大官僚地主的既得利益,遭到他们强烈的反对。张居正死后,改革措施逐渐破坏,明朝的统治也日趋衰落。【试题解析】 张居正改革是中国古代史上非常著名的改革之一,所以也是考研命题的一个重要的方向。对于张居正的评价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张居正去世后得到的结局也是比

27、较耐人寻味的。考生应该深入到当时的背景来看待张居正改革和张居正本人。【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29 【正确答案】 为了适应封建经济的发展和政治需要,明清对赋税制度进行了改革。明中期,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一条鞭法是我国赋税史上的重大改革,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表明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农民人身地位的提高;另外,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货币地租的发展,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但从实际施行来看,各地推行的并不一致,真正将赋役合并的并不多。后来随着明王朝的腐败,加征加派接连不断,人民负担有增无减。清初,取消了明末各种加派,重新恢复

28、了万历时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但限于当时客观条件,一条鞭法实行的并不彻底,康熙帝在康熙五十年先进行小幅度改革,固定人丁,以后“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人丁和丁银的固定,为地丁银的推行创造了条件。雍正帝继位后,实行地丁银制,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地丁银制的推行,一定程度上废除了汉唐以来的人头税,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削弱,农民人身地位提高。按田亩纳税,使无地农民在法律上不再纳税,赋役不均的现象有所缓和,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安定。使隐蔽人口的现象减少,人口统计相对客观、真实,这也是乾隆时我国人口骤增的因素之一。总之,地丁银制对我国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29、。【试题解析】 明清时期的赋役制度变革是中国赋役制度史上的关键,也是历年命题的热点。回答这个问题,从其背景、内容、影响上抓住几个关键点:一条鞭法;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摊丁入亩。【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30 【正确答案】 (1)秘密立储制的背景:康熙末年,皇太子和康熙帝的权力斗争日益加剧,其他皇子和文武大臣卷入纷争,政局动荡不安,康熙帝决心不再立储。表明汉制的明诏立储与满族的历史土壤不适应。雍正是最大的受益者,又是最大的受害者。没有明诏立储使他创伤很深,他必须未雨绸缪,为了子孙他不能留下千古疑案。既不能明诏立储,历史经验已经证明了;又不能不立储,使皇帝来路不明,阴影笼罩了雍正十三年

30、。所以需要全新的设计和具体的操作。(2)秘密立储的具体操作:雍正元年八月,诏众大臣,当众面谕立储之事,将立储密旨藏于乾清宫最高处“正大光明” 匾之后,随身携带一副本。雍正十三年,乾隆继位,这是秘密立储制的第一次实践。咸丰继位,这是秘密立储制的绝响。(3)秘密立储制的评价:与历代王朝建储立嫡迥然有别的秘密立储制,基于满族社会特殊的历史传统、政治文化,同时又融合了汉族立太子以定国本的有益经验,是对中国古代传统皇位继承制的重大变革,也是对于满族不立储传统的修改和发展。其审慎运作有利于国家最高权力的平稳交接,而从所有皇子中遴选皇储,并通过长期的观察、精心培养教育,最后确定皇位继承人,无疑会提高优选皇储的几率。乾隆一再阐发“ 不可不立储,而尤不可显立储 ”的道理,终于确立了有清一代的不拘嫡长、秘密立储的家法。【试题解析】 秘密立储制是康雍乾三帝积极吸收并利用汉族王朝的统治经验,借鉴辽、金、元等王朝的历史教训,使得中国古代专制皇权政治体制完备的一个重要表现之一。考生应该对于古代皇位继承制度有一个总结,它的发展脉络大体是禅让制、兄终弟及、父死子继、嫡长子继承制、再到秘密立储制。【知识模块】 明、清(鸦片战争前)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