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9 ,大小:51.50KB ,
资源ID:848058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84805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考研类试卷]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法理学)模拟试卷26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figureissue18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考研类试卷]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法理学)模拟试卷26及答案与解析.doc

1、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法理学)模拟试卷 26 及答案与解析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1 “事实构成 ”是指( ) 。(A)构成一个法律事实的相关要素(B)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律事实所构成的一个相关的整体(C)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的结合(D)法律规范和法律事实的结合2 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或者认可的具有不同法律效力和地位的法的不同表现形式是( ) 。(A)法的效力渊源(B)法的历史渊源(C)法的思想渊源(D)法的文献渊源3 法所具有的规定人们行为的模式、指导人们行为的性质的

2、特征是指( )。(A)法的普遍性(B)法的一般性(C)法的规范性(D)法的程序性4 下列有关法律关系客体的何种表述是错误的?( )(A)所有的法律关系客体均包含着某种利益(B)无法律关系客体就无法律关系(C)多向 (多边)法律关系的客体,可以有主次之分(D)在确定法律关系客体的标准时,不涉及法的价值评价5 法律体系是一个重要的法学概念,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来理解、解释和适用这一概念,但必须准确地把握这一概念的基本特征。下列关于法律体系的表述中哪种说法未能准确地把握这一概念的基本特征?( )(A)法律体系,也称为法律渊源体系,是指一国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不

3、同效力位阶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内部和谐一致、有机联系的整体(B)法律体系,是由一国国内法构成的,不包括完整意义的国际法(C)尽管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法律制度与大陆的法律制度有较大差异,但中国的法律体系是统一的(D)法律体系,是由一国的现行法构成的,不包括历史上废止的已经不再有效的法律,一般也不包括尚待制定、还没有生效的法律6 我国法律上规定的审判工作中的法律解释是指( )。(A)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B)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C)各级人民法院的解释(D)人民法院审判员的解释7 下列属于狭义的立法活动的是( )。(A)国务院制定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 (B)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刑法第 384

4、条第 1 款关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的含义作出解释(C)某省人大制定本省实施办法(D)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关于审理国际贸易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8 法和统治阶级道德的一致性,最本质的体现是两者( )。(A)相互渗透(B)相辅相成(C)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D)都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9 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法律事实,另一个是( )。(A)法律规范(B)法律行为(C)法律事件(D)法律适用10 刑法第 232 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 10 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这一规定属于( )。(A)义务性规范

5、(B)委托性规范(C)准用性规范(D)确定性规范11 刑法第 13 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这一规定属于法的构成要素中的( ) 。(A)法律规范(B)法律概念(C)法律原则(D)法律技术性规定12 从法律意识的形成看,( )。(A)它随着法律制度的建立而产生(B)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C)

6、它以司法机关的办案质量优秀为前提(D)它凭借国家强制力强制人们形成13 黄某是县人事局的干部,他向县检察院举报了县人事局领导叶某在干部调配中收受钱物的行为。两个月后未见动静,黄某几经努力才弄清楚是县检察院的章某把举报信私下扣住并给了叶某。黄某于是又向县人大、市检察院举报章某的行为。黄某的这一行为属于下列哪一种?( )(A)法的适用(B)法的遵守(C)法的执行(D)法的解释14 关于守法,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广义的守法,就是法的实施(B)守法包括对行政规章的遵守(C)根据授权性法律规范积极主动地行使权利、实施法律是一种守法行为(D)守法主体在本义上仅指公民15 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

7、素是( )。(A)以法治国(B)依法办事(C)健全法制(D)依法行政16 法律体系,是由一国现行的( )构成的体系。(A)国际法(B)国内法(C)国内法与国际法(D)成文法17 下列有关法系与法律体系含义的表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A)法系是根据英国普通法(判例法)和欧洲大陆法典法的历史传统而对法所作的分类(B)法律体系是由一个国家的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等构成的内部和谐一致、有机联系的整体(C)法系是具有同一历史传统的国家和地区的法的总称(D)法律体系是一国之内的法构成的体系,不包括其他国家的法或完整意义的国际法18 党的政策与社会主义法的关系应该是( )。(A)政策指

8、导法,法制约政策,二者相辅相成(B)法高于并大于政策,政策必须服从法(C)政策高于并大于法,法必须服从政策(D)政策与法各自独立,互不干涉二、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120 分。下列各题四个备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的字母涂黑,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9 下列关于义务行为能力的表述,正确的是( )。(A)义务行为能力是权利义务能力的一种(B)义务行为能力就是法律关系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实际取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C)义务行为能力是行为能力的一种特殊形式(D)义务行为能力是行为人能够实际履行法律义务的能力20 法律意识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A)法律

9、意识是公民遵守法律的重要保证(B)法律意识是正确适用法律的思想保证(C)法律意识是法律形成的思想和心理基础(D)法律意识是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主要工具21 法律责任与法定权利、义务的联系是( )。(A)法律责任规范着法律关系主体行使权利的界限,以否定的法律后果防止权利行使不当或滥用权利(B)在权利受妨害以及违反法定义务时,法律责任又成为救济权利、强制履行义务或追加新义务的依据(C)法律责任通过否定的法律后果成为权利、义务得以顺利实现的保证(D)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律责任与权利、义务可以相互转换22 下列有关法学思想的表述,正确的说法是( )。(A)自然法学主张法律与道德的分离(B)实证主义法学的

10、概念是“实然法”的概念(C)社会学法学和现实主义法学强调法律的社会效果(D)经济分析法学运用价值分析的方法23 合同法第 249 条规定:当事人约定租赁期间届满租赁物归承租人所有,承租人已经支付大部分租金,但无力支付剩余租金,出租人因此解除合同收回租赁物的,收回的租赁物的价值超过承租人欠付的租金以及其他费用的,承租人可以要求部分返还。在该法律规则中,假定条件是( )。(A)当事人约定租赁期间届满租赁物归承租人所有的(B)承租人已经支付大部分租金,但无力支付剩余租金的(C)出租人因承租人无力支付剩余租金,解除合同收回租赁物的(D)承租人收回的租赁物的价值超过承租人欠付的租金以及其他费用的24 法

11、治的含义包括相互联系的方面是( )。(A)每个人服从且只服从法律的统治(B)国家权威机构必须根据法律行使权力与管理公共事务(C)法律制度严密和完备(D)为人们服从的法律是良法25 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提出( )的目标。(A)依法治国(B)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C)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D)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26 法律解释可分为有权解释和无权解释,下列属于无权解释的是( )。(A)最高人民法院对宪法的解释(B)国务院对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解释(C)自治区政府对自治条例的解释(D)权威学者对选举法立法目的的解释27 作为治国的原则体系,法治奉行( )。(A)法律至上

12、(B)严格法定(C)司法独(D)分权制衡三、四、论述题每小题 20 分,共 60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28 论述法律的社会作用。29 论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30 论述法律与道德的区别。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法理学)模拟试卷 26 答案与解析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在法学上,常常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律事实所构成的一个相关的整体称为“事实构成”。【知识模块】 法理学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法的效力渊源,是指由不同国家机关制定或认

13、可,因而具有不同法律效力或法律地位的各种法律类别,如制定法、判例法、习惯法、法理等。【知识模块】 法理学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所谓法的规范性,指的是法所具有的规定人们行为的模式、指导人们行为的性质的特征。法的普遍性是指法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普遍有效。法的程序性是指法的运行是通过时间、空间上的步骤和方式而得以进行的。【知识模块】 法理学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它是构成法律关系的要素之一。因此,无法律关系客体就无法律关系。B 项正确。法律关系客体是一定利益的法律形式。任何外在的客体,一旦它承载某种利益价值,就可能会成为法律

14、关系客体。法律关系建立的目的,总是为了保护某种利益、获取某种利益,或者分配、转移某种利益。所以,在实质上,客体所承载的利益本身才是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联系的中介。因此,所有的法律关系客体均包含着某种利益。A 项正确。法律关系客体主要有物、人身、精神产品和行为结果。随着权利义务类型的不断丰富,法律关系客体的范围和种类有不断扩大和增多的趋势。因而确定法律关系客体的标准与人们对权利和义务的认识、与法的价值评价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D 项错误。同时,应该认识到的是,在分析多向法律关系的客体时,我们应该把这一法律关系分解成若干单向法律关系,然后逐一寻找它们的客体。多向法律关系之内的诸单向关系有主次之分,因此

15、其客体也有主次之分。C 项正确。【知识模块】 法理学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法律体系,也称为部门法体系,是指一国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内部和谐一致、有机联系的整体。A 项错误。其余表述正确。【知识模块】 法理学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审判工作中的法律解释,即由最高人民法院对人民法院在审判过程中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作的解释。【知识模块】 法理学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狭义的立法活动是专指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法律这种特殊的规范性文件的活动。【知识模块】 法理学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16、】 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思想道德与法律是同一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有同样的阶级性,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知识模块】 法理学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主要有法律事实和法律规范。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法律依据,法律事实是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直接前提条件,它是法律规范和法律关系联系的中介。【知识模块】 法理学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根据规范内容的确定性程度不同,法律规范可以分为确定性规范、准用性规范和委任性规范。确定性规范,是指明确规定一定行为规则,不必再参照或者援引其他规则的规范。【知识模块】 法理学11 【正确答案】

17、B【试题解析】 法律概念,是对各种法律现象或法律事实加以描述概括的规范。刑法第 13 条的规定是犯罪的概念。【知识模块】 法理学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法律意识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知识模块】 法理学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法的实施,根据是否需有权机关的干预分为法的适用与法的遵守。法的适用是有权机关的行为。法的遵守是指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全体公民都必须守法,严格依法办事。从内容上看,法的遵守包括行使法的权利和履行法的义务两个方面。行使法的权利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行为,或者是要求他人实施,或者抑制一定的行为,来保证自己合法权利

18、得以实现。本题中黄某的行为就是行使宪法第 41 条赋予公民的举报权的行为。故选项 B 正确。【知识模块】 法理学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守法又称法的遵守,是指人们依照法律规定,正确地行使法律权利,切实地履行法律义务的活动。其主体包括我国的全体公民、一切组织和在我国领域内的外国组织和个人。【知识模块】 法理学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素是依法办事。【知识模块】 法理学1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法律体系是将一国的现行全部法律规范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成不同的法律部门,并由这些法律部门所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法律体系是由国内法构成的体系,

19、不包括完整意义的国际法。故选 B 项。【知识模块】 法理学1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法系是根据法的历史传统和表现形式对某些国家和地区的法所作的分类。法律体系是一国现行的所有法律规范构成的一个有机联系整体。法律体系就是部门法体系,具有国内性、现行性、部门性、联系性等特征。故只有 A 项表述不正确。【知识模块】 法理学1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一方面,党的政策对立法和法的实施活动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党的活动要以法为依据,不能与法相背离。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知识模块】 法理学二、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120 分。下列各题四个备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

20、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的字母涂黑,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9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义务行为能力是行为能力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行为人能够实际履行法律义务的能力。【知识模块】 法理学20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法律意识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法律意识是公民遵守法律的重要保证,是正确适用法律的思想保证,是法律形成的思想和心理基础。【知识模块】 法理学21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A 项所表述的是法律责任与法律关系中的权利的关系,不符合本题要求。法律责任与权利、义务是不同的概念,不能相互转化。【知识模块】 法理学22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持自然法立场的

21、思想家和法学家主张法或法律与道德是不可分离的,坚持以内容的正确性作为法概念的核心定义要素。持法实证主义立场的思想家和法学家主张法或法律与道德是分离的,认为定义法的概念不需要或不应该以内容的正确性作为核心要素,而是以权威性的制定或发布、社会效果作为法概念的核心定义要素。故 A 项错误。一般来说,法社会学家和现实主义法学学者的法概念是首要地以社会效果为定向的法概念,如马克斯韦伯、卢曼、霍姆斯等;自然法学者的法概念是“应然法”的概念,是从“应该怎样或应该是什么”的角度定义法概念。法实证主义者的法概念是“实然法”的概念,是从“实际怎样或实际是什么”的角度定义法概念。故 B、C 项正确。经济分析法学从整

22、体上讲仍然属于实证分析的方法,但是由于经济分析法是以一个预设的价值追求效率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故也兼有运用价值分析的方法的一面,但是不能认为经济分析法学运用价值分析的方法。【知识模块】 法理学23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假定条件是指法律规则适用的条件,它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行为的时间和场合、行为的主体、范围和对象问题。【知识模块】 法理学24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法治应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良好的法律。从法治的这两层含义中可以看出 B 项也正确。【知识模块】 法理学25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中国共

23、产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目标。【知识模块】 法理学26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全国人大常委会所进行的解释也叫立法解释,它包括对宪法的解释和对法律的解释两部分。国家最高司法机关所作的解释叫司法解释,是指由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过程中对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作的解释。故最高人民法院无权对宪法解释。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解释也叫行政解释,是指由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对有关法律和法规的解释。故国务院无权对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进行解释。地方性国家机关的法律解释主要包括两种情形:第一种,地方性法规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

24、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由制定该法规的地方性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进行解释或作出规定。第二种,是对地方性法规如何具体应用的问题,由地方性国家行政机关进行解释。故自治区政府无权对自治条例进行解释。D 项是非正式解释,自然是无权解释。【知识模块】 法理学27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法治作为治国的原则,奉行法律至上、严格法定、司法独立、分权制衡。【知识模块】 法理学三、四、论述题每小题 20 分,共 60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28 【正确答案】 概括起来,法律的社会作用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维护社会秩序与和平。法律的产生的首要功能就在于它能禁止专横、制止暴力、维护

25、和平与秩序。无论是在经济领域还是在政治领域,法律的首要任务是防止无政府状态和暴力,维持和平与秩序。(2)推进社会变迁。法律不仅具有维护社会稳定与秩序的作用,也具有促进社会变迁和变化的作用。法律对单个主体的行为模式的变化可以施以直接的作用,因为法律可以对单个主体强加法律上的义务来改变个人的行为。法律对其他层次的社会变迁的影响往往是间接的。这种间接作用主要体现为:依据法律形成各种社会制度,通过它们来直接影响社会变迁的性质和速率;建立政府机关内部的各种组织机构以扩大对社会变迁的影响;设定一种法律上的义务以形成一种社会环境,以此培养社会变迁的因素等。(3)保障社会整合。社会整合功能主要由法律制度完成。

26、法律规范确定了人与人之间、制度与制度之间的标准关系,一旦冲突发生,法律系统是避免社会解体的保证。(4)控制、解决社会纠纷和争端。纠纷和争端是一定社会中的不同主体针对某种有价值的东西公开地提出相互对立的主张。国家和法律的基本作用之一就是将人类社会的纠纷和争端控制在一定的程度内,在一定的秩序范围内和平地解决,从而减少它们的危险性和危害性。(5)促进社会价值目标的实现。法律可以促进制定和实施它的人所主张的价值目标的实现。事实上,特定社会和国家的许多法律都旨在促进一定的价值目标。【知识模块】 法理学29 【正确答案】 所谓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内在要求的一系列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的集合

27、体,是指导和调整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方针和原则。(1)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树立依法治国的理念,就是在全社会和全体公民、特别是执法者中养成自觉尊重法律、维护法律权威、严格依法办事的思想意识,使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的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规范化、程序化和法制化。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内涵包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严格依法办事。贯彻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是一场从思想观念到实际行动的深刻革命

28、。政法干警作为国家专门的执法司法力量,必须牢固树立依法治国理念,自觉用这一理念指导执法、司法行为。具体要求为:提高法律素养;坚持严格执法;模范遵守法律;自觉接受监督。(2)执法为民。执法为民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概括地说,执法为民就是按照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各项政法工作中切实做到以人为本、执法公正、一心为民。执法为民最基本的要求是政法机关立足本职,坚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在当前形势下,政法机关全面践行执法为民理念,还要重点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求真务实;甘当公仆;

29、文明执法;清正廉洁。(3)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自古以来人类社会共同的、不懈的向往和追求,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只有树立公平正义的理念,才能使宪法规定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任务落到实处,才能真正维护人民的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公平正义理念对政法工作的具体要求包括:坚持秉公执法;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坚持公正与效率并重;坚持以公开促公正。(4)服务大局。政法工作服务大局,就是要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

30、高效的法治环境。(5)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就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体到政法部门和广大政法干警,就要切实增强党的观念,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自觉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加强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知识模块】 法理学30 【正确答案】 在规范层面上,道德和法律同为调整人们社会生活的行为规范,而且都调整社会重大的、全局性的关系,但道德和法律也存在着根本区别。(1)道德和法律的产生背景不同。道德产生于社会观念并存在于人们的信念里,是自发的。法律却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以特定的形式表现出来。(2)道德和法律的表现形式不同。道德是人们在长久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是一

31、种自发的过程和结果,所以它往往不以文字或条文的形式表现出来,也不需要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制定和颁布。它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中,存在于社会流动的观念和人们的信念中。法律则不同,它必须有专门的形式和制定程序。道德规范的产生虽然远比法律要早,但至今仍是一种非制度化、非系统化的形式。不成文法尽管带有明显自发的、约定俗成的痕迹,但在制度化方面,其系统化和明确性仍然是道德所不能比拟的。(3)道德和法律所规范的内容不完全相同。道德和法律虽然在调整社会重大的、全局性的关系方面是一致的,但内容是不完全相同的。在没有法律之前,社会重大的、全局性的关系的规范调整,主要由道德来完成。法律出现后,将道德的一部分内容分离出来,改

32、由法律来规范调整。违反了法律规范的,一般也违反了道德规范,而违反了道德规范并不一定违反法律规范。同时还要注意到,道德在规范人们行为时更多的是强调义务和禁令;而法律在规范人们行为时不但强调义务,同时还要强调权利。(4)道德和法律的实施方式不同。道德的实施主要是靠人们自觉遵守,其次靠舆论的强制,内心信念的约束等。而法律的实施,虽也需要人们自觉遵守,但法律却具有道德所不具有的强制实施力量国家强制力。(5)违反道德和法律所产生的后果不同。违反道德会产生自我良心的谴责和社会舆论的压力。社会舆论是来自外界的不确定的压力,这种压力只有为个人的良心所承受,才能产生压迫感。道德规范的外在要求一定要经良心的转换才起作用。法律则不同,由于法律的确定性和以国家的强制力作为后盾,当违法行为出现时,法律绝不考虑违法主体的承受能力,法律确定行为违法与否的准则就是法律本身。依法律指引办事,将获得肯定性后果,反之则承担否定性后果。【知识模块】 法理学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