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法理学)模拟试卷 27 及答案与解析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1 法律关系根源于( ) 。(A)思想社会关系(B)人与人的关系(C)物质生活关系(D)财产关系2 下列原则中属于程序性法律原则的是( )。(A)诚实信用原则(B)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原则(C)无罪推定原则(D)罪刑法定原则3 下列有关法的规范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从法存在的形态看,其首先是一种规范(B)法与道德、宗教等规范同属于社会规范(C)法作为社会规范,特点在于其调整的对象是人们交往的相
2、互行为(D)技术规范调整的对象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其永远不会上升为法律规范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所有的国家意志都表现为法(B)所有的“国法” 意义上的法都是国家意志的体现(C)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因此,具有统一性和权威性(D)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这种特殊就在于它具有国家意志性5 法不同于同一上层建筑中思想意识形态和政治组织的特征是( )。(A)法规定人们的权利、义务(B)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C)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D)法是调节人们行为的规范6 下列有关法的原则的表述错误的是( )。(A)法律原则直接决定了法律制度的基本性质(B)法律原则是法律价值的
3、基本承担者(C)法律原则不能调整社会关系(D)法律原则不预先设定任何确定而具体的事实状态7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我国的国家监督体系?(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对法律实施的合法性的监督(B)国家审计机关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财务收支的监督(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不符合宪法、法律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撤销(D)各级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的监督8 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法的社会作用的核心是( )。(A)维护人类社会基本生活条件(B)促进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C)促进人类文化事业的发展(D)确认和维护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和阶级关系9 我国法律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包括( )。(A)未满
4、 10 周岁的未成年人(B)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患者(C)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患者(D)在押的犯人10 甲用水果刀将人刺伤,被公安机关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这一法律关系的客体属于( )。(A)物(B)精神产品(C)人身(D)行为结果11 在下列我国现行法律条款中,哪项不属于法律原则?( )(A)经批准的上市公司的股份,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上市交易(B)公司必须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加强劳动保护,实行安全生产(C)票据活动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D)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12 关于法律问题的学问,在我国先秦时期被称为( )。(A)刑名法术
5、之学(B)律学(C)法学(D)经世之学13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自己的职权,不受( )。(A)权力机关的干涉(B)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C)上级司法机关的干涉(D)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14 按照狭义的解释,下列哪一种行为属于司法活动?( )(A)某人认为自己未达到法定婚龄而拒绝同女友结婚(B)海关工作人员认为某人有走私嫌疑而查办该案件(C)检察机关根据群众检举对某人的受贿行为进行侦查(D)审判员办案途中发现两个人口角,审判员依事实和法律对其进行劝解15 法对个体行为的指引有个别指引和规范性指引。规范性指引相对于个别指引的缺陷是( ) 。(A)缺乏稳定性(B)缺乏连续
6、性(C)缺乏高效率(D)缺乏针对性16 社会主义法治在形式上的要求是( )。(A)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B)社会主义民主(C)依法治国(D)司法公正17 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的关系是( )。(A)法律条文由法律规范体现出来(B)一个法律规范就等于一个法律条文(C)一个法律规范不能包括在几个法律条文中(D)一个法律条文可以包括几个法律规范在内二、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120 分。下列各题四个备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的字母涂黑,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8 关于法学体系及法学功能,正确的表述有( )。(A)法学体系是由法学的各个分支学科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
7、约的有机整体或系统(B)法学体系具有系统性、层次性、现实性和开放性等特征(C)法学体系包括理论法学、应用法学、法律史学、比较法学和边缘法学五大类(D)法学功能可以简要地概括为三个层面:寻找社会规则,促进社会共识,树立社会正义19 下列哪些领域的法律体现了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 )(A)维护人类社会的基本生活条件的法律(B)促进教育、科学和文化发展的法律(C)确定使用设备、执行工艺的技术规程,规定产品、服务质量的标准的法律(D)维护生产和交换条件的法律20 法律对自由的限制主要基于( )。(A)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B)为了社会及他人的利益(C)为了行为人自身利益(D)为了各项自由的协调21
8、法的指引作用可以分为确定的指引和有选择的指引,下列哪些表述属于有选择的指引?( )(A)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B)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C)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 10 年以上有期徒刑(D)民法通则规定,公民对自己的发明或者其他科技成果,有权申请领取荣誉证书、资金或者其他奖励22 下面的法律规定中,属于法的要素中法律规则的是( )。(A)著作权法第 27 条规定:许可使用合同和转让合同中著作权人未明确许可、转让的权利,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另一方当事人不得行使(B) 票据法第 3 条规定:票据活动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不得损害社会公
9、共利益(C) 公司法第 192 条规定:本法所称外国公司是指依照外国法律在中国境外设立的公司(D)审计法第 53 条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审计工作的规定,由中央军事委员会根据本法制定23 下面的法律规定中,哪些不属于法的要素中的法律规则?( )(A)刑法第 216 条规定: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B) 宪法第 26 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C) 刑法第 94 条规定:本法所称司法工作人员,是指有侦查、检察、审判、监管职责的工作人员(D)民法通则第 7 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10、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24 法有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之分,下列哪些属于法的非本质属性?( )(A)法的规范性(B)法的强制性(C)法的普遍性(D)法的物质制约性25 能够影响法的遵守主体遵守法律的因素有( )。(A)法律的本质(B)政体的性质(C)历史及文化传统(D)社会力量对比关系26 法律原则在法律实施中的作用有哪些?( )(A)法律原则在司法实践中可以减少司法腐败(B)法律原则可以指导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C)法律原则可以克服法律的缺陷,强化法律调控功能(D)法律原则可以合理地约束执法人员的自由裁量权27 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遵守我国法律的行为或事项?( )(A)某市仲裁委员会的
11、仲裁(B)某县公安局的治安处罚决定(C)习惯法(D)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三、四、论述题每小题 20 分,共 60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28 论述法律原则的作用。29 论述当代中国立法的基本原则。30 论述法律与道德的基本关系。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法理学)模拟试卷 27 答案与解析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国家意志内容的最终决定因素,它是法的第二层次的本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一般指生产方式,也是社会经济基础,因而法是建立在
12、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既不能从“唯意志论”来理解法的本质,认为法是以意志为基础的,甚至认为法能创造社会经济关系;也不能否认法的阶级意志而仅讲法是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这也等于将法与经济规律混为一谈。【知识模块】 法理学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程序性法律原则是指涉及规定保证实体性权利和义务或职权和职责得以实现的程序方面的原则。无罪推定原则是刑事诉讼程序的原则,故选 C 项。【知识模块】 法理学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技术规范调整的对象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虽然并不必然涉及人们的交互行为,但为了避免因不遵守技术规范的行为可能造成的危害,有时需要将技术规范上升为法律规范。【知识模块】
13、 法理学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国家意志的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可以表现为法,可以在政治、伦理等领域得以体现。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但并非所有的国家意志都体现为法。【知识模块】 法理学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法是调节人们行为的规范,这是法不同于同一上层建筑中的思想意识形态和政治组织(国家、政党)的基本特征。【知识模块】 法理学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从法律原则对法律创制的作用看,法律原则直接决定了法律制度的基本性质、基本内容和基本价值倾向;从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区分看,法律原则不预先设定任何确定而具体的事实状态;但法律原则并非不能调整社会关系,在缺乏法律规则的情况下,
14、法律原则可以直接调整社会关系,起到弥补法律漏洞的作用。【知识模块】 法理学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国家监督是以国家机关为主体进行的监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属于国家机关,其监督为社会监督,不属于国家监督体系。【知识模块】 法理学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这是法的社会作用的核心,体现在:(1)阶级统治的含义极为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思想等各个领域;(2)法在维护阶级统治方面,最重要的作用是确认和维护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3)法在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和统治阶级及其同盟者之间的关系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知识
15、模块】 法理学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和 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知识模块】 法理学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法律关系客体,即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行为结果是其种类之一。甲与公安机关之间产生了以其行为造成的损害结果为客体的行政处罚法律关系。【知识模块】 法理学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法律原则是综合性、稳定性的原理和准则,是法律规则的来源和基础。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基本区分是:规则必须有明确、具体的行为模式,而原则只是概括的、宏观的要求。题目中只有 A 选项是法律规则。【知识模块】 法理学12
16、【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关于法律问题的学问,在我国先秦时期被称为“刑名法术之学”,或者“刑名之学”。【知识模块】 法理学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依我国宪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自己的职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知识模块】 法理学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狭义的司法活动是指国家司法机关依据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运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知识模块】 法理学1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个别指引是指通过一个具体的指示形成对具体人的具体情况的指引;规范性指引是指通过一般的规则对同类的人或行为的指引。
17、个别指引比规范性指引更具有针对性。故选 D 项。【知识模块】 法理学1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社会主义法治在形式上要求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知识模块】 法理学1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法律规范在成文法中当然由法律条文体现出来,但一个法律规范并不一定等于一个法律条文。一个法律规范可以包括在几个法律条文中;一个法律条文也可以包括几个法律规范。【知识模块】 法理学二、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120 分。下列各题四个备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的字母涂黑,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8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法学体系内在组成部
18、分的紧密联系,决定了各类别之间不可能进行完全清晰的划分;由于法学体系的内在联系,也不排除有些法学分支学科既可归人这一类,也可归入另一类的现象。这是法学学科自身学术发展的生命力的体现,没有学科界限的束缚才能使法学研究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知识模块】 法理学19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法在社会公共事务方面发挥的作用体现在:维护人类社会的基本生活条件;促进教育、科学和文化发展;确定使用设备、执行工艺的技术规程,规定产品、服务质量的标准;维护生产和交换条件等。【知识模块】 法理学20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我国法学界所提出的对自由的法律限制原则主要有以下四项:原
19、则一:法律基于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而限制自由;原则二:法律为了社会及他人的利益而限制自由;原则三:法律为了行为人自身利益而限制自由;原则四:法律为了各项自由的协调而限制自由。【知识模块】 法理学21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有选择的指引是通过宣告一定的权利,赋予人们一定的选择范围。四个选项中 C 项比较特殊,刑法分则部分的条文,要求人们不得为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从这个角度看,其指引作用属于确定的指引。但同时,刑法分则部分的条文,也属于裁判的规则,它告诉人民法院对于犯罪行为,应当如何判处刑罚,从这个角度讲,属于有选择的指引。【知识模块】 法理学22 【正确答案】 A,D【试题解析】
20、A 项属于法律规则中的确定性规则。 D 项属于法律规则中的委任性规则。因此,A、D 项应入选。B 项属于法律原则,C 项属于法律概念。【知识模块】 法理学23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作为法的要素的法律规则是指采取一定的结构形式,具体规定人们的法律权利、法律义务以及相应的法律后果的行为规范。法的要素除了法律规则,还有法律原则和概念。因此,本题答案为 B、C、 D 项。【知识模块】 法理学24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法的规范性、强制性、普遍性等特征是法在与相近的社会现象(如道德、宗教)进行比较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殊象征和标志,是法的外在特征。【知识模块】 法理学2
21、5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法律的本质、政体的性质、历史及文化传统、社会力量对比关系等因素都会影响法的遵守主体遵守法律。【知识模块】 法理学26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在将抽象的、一般的法律原则运用于具体的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法律原则起着指导作用。法律是对社会生活的总结和概括,由于立法者的局限性,法律不可能全面地反映社会生活。此外,立法主要是以过去的经验为基础的,当新的社会关系产生时,法律往往没有作出规定,这种情况下,法律原则能够弥补法律的缺陷。法律原则是确定自由裁量权合理范围的依据。【知识模块】 法理学27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习惯法、广东省经济
22、特区条例是法律而不是遵守法律的行为或事项。【知识模块】 法理学三、四、论述题每小题 20 分,共 60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28 【正确答案】 (1)对法律创制的作用1)法律原则直接决定了法律制度的基本性质、基本内容和基本价值倾向。法律原则是法律精神最集中的体现,因而,构成了整个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2)法律原则是法律制度内部协调统一的重要保障。任何一个成熟的法律制度都包含着众多的规则要素,这些众多的规则所涉及的事物状态纷繁复杂,其法律性质、法律效力和具体的立法目的也各有不同。在法律的创制过程中,当处于不同效力位阶的各项原则能够被各级、各类立法者刻意遵从时,法制的统一就有了最基本的
23、保障。3)法律原则对法制改革具有导向作用。现代社会的变迁节奏越来越快,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的兴趣、利益、行为方式和权利要求也不断涌现,并且时常与原有的权利义务分配结构发生冲突,在此种形势下,法制改革或法律发展就成了现代法制中一种常见的现象和客观需要。这些变化,正是由于法律原则的变化而直接引发的。(2)在法律适用过程中的作用1)指导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是法律实施过程中的两个关键性环节。为了将抽象的普遍性规则适用于具体的事实、关系和行为,就必须对法律进行解释并进行法律推理。在这一过程中,法律原则构成了正确理解法律的指南,尤其当法律的含义存在着作出复数解释的可能时,法律原则就成为
24、在各种可能的解释中进行取舍的主要依据。同时,法律原则也构成了推理的权威性出发点,从而大大降低了推理结果不符合法律目的的可能性。2)补充法律漏洞,强化法律的调控能力。由于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和变动性,立法者对应纳入法律调整范围的事项可能一时难以作出细致的规定,也可能因缺乏预见而未作规定,也可能因考虑不周而导致已有的规定在某些情况下不能合理地适用。上述情形在各国法律实践中均难以完全避免。此时,法律原则就成为补充法律漏洞的一种不可替代的手段,它可以使法律对规则空白地带的事项加以调整,也可以防止现有规则的不合理适用。3)限定自由裁量权的合理范围。如何使自由裁量权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法律原则就是一种最重要
25、的因素。如能使自由裁量权受制于法律原则,那么,自由裁量权的积极作用就能充分发挥,而其消极作用则得以防止,发生了问题也容易得到纠正。【知识模块】 法理学29 【正确答案】 (1)法制统一原则。我国立法的法制统一原则,首先,要求立法必须坚持以宪法为核心和统帅,任何法律、法规都不能与宪法相抵触;其次,下位法不得与上位法的内容相抵触,行政法规不得与法律相抵触,地方性法规不得与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再次,各级各类法律、法规和不同部门法的规定之间应当相互协调,不能相互矛盾。(2)民主原则。立法的民主原则,就是指在立法过程中,要认真贯彻群众路线,使国家专门立法机关的工作与群众参与相结合,在立法中真正反映广大
26、人民的愿望和要求。立法的民主原则必须具体体现为立法过程和程序的民主化。坚持立法的民主原则,首先,要求立法程序的设计有利于充分了解人民对于立法的要求,有利于公众对立法的广泛参与。其次,要根据国情,在观念和制度的结合上坚持立法的民主原则。再次,要继续健全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人民代表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相对应,并为人民代表提供了解民意的条件和途径,使人民代表能真正全面反映广大人民的意愿。(3)科学性原则。立法的科学性原则包括多方面的内容。首先,它意味着立法者的主观认识和愿望必须符合客观要求,也即立法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尊重和反映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其次,立法的科学性原则还包括
27、对一切外国立法中合理因素的学习和借鉴。再次,立法的科学性原则还表现为立法应当尊重法律调整自身规律的要求,注意维护法的严肃性、稳定性和连续性。(4)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在立法工作中贯彻尊重和保障人权,首先要求通过立法积极而具体地落实和保障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要求立法工作以限制和规范政府权力为本,而不是相反。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还要求立法工作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权的不断扩展为本。除上述原则外,在我国的立法工作中,还应当强调总结经验与科学预见相结合、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等原则。【知识模块】 法理学30 【正确答案】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习
28、俗、习惯和道德去调整全部的社会关系已不可能,社会需要更强有力的、更广泛的、普遍的标准去规范人们的行为,法律也就应运而生。法律的出现,并非由此结束道德的历史使命,道德仍然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对人们的行为起着不可忽视的规范作用。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都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对社会重大的、全局性的关系进行规范调整,它们在这方面是一致的,如法律对犯罪行为的惩罚、对守法行为的奖励,道德对善的褒扬和对恶的评价。犯罪行为一般是违反道德的,守法行为一般是符合道德的。我们可以这样概括法律和道德的一般关系:(1)道德所禁止或许可的,也为法律所禁止或许可。在日常生活中,如杀人、盗窃、合同违约、欺诈等行为是违反道德的,在法律上
29、也是禁止的;而诚实信用、尊老爱幼、见义勇为等是道德上许可的,法律上也是许可的。(2)道德上不许可,但是法律上是许可的。如法律规定某一些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一年,超过了诉讼时效,民事权利即不再受法律保护。因为超过诉讼时效而失去胜诉权,法律是许可的。从道德上讲,这种权利是不可能失效的,应当得以实现。(3)道德上许可的,但法律上是不许可的。如前所述,如果超过了诉讼时效,权利方仍然要提起诉讼,在道德上是可以的,但就诉讼结果而言,法律是不保护其利益的。再如复仇,在法律上是禁止的,而在道德意义上却是许可的。(4)进入法治社会,道德和法律的价值取向产生了巨大的差异,道德已由其渊源习俗和习惯甚至从其本身“认可” 的法律中完全超然出来,形成一种理想化的价值,其指向是高标准的。一般来说,道德以他人利益为基点,强调他人利益和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因此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矛盾时,道德通常都是以个人利益为他人利益或集体利益做出一定牺牲的方式来解决冲突。【知识模块】 法理学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