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4 ,大小:42.50KB ,
资源ID:848065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84806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考研类试卷]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犯罪构成要件)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jobexamine33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考研类试卷]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犯罪构成要件)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1、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犯罪构成要件)模拟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1 我国宪法修正案中,明确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的是( )。(A)1988 年宪法修正案(B) 1993 年宪法修正案(C) 1999 年宪法修正案(D)2004 年宪法修正案2 下列关于宪法本质的论述,错误的是( )。(A)宪法是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基本形式(B)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C)宪法是全民利益与意志的反映(D)宪法是各种

2、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反映3 犯罪的特殊主体是指( )。(A)除具备一般主体条件外,还必须具备特定职务或身份的人才能构成的犯罪主体(B)法律有特别规定,不需要具备一般主体条件即可构成的犯罪主体(C)必须具备特定的职务或身份的人才能构成的犯罪主体(D)凡是国家工作人员实施了犯罪行为而构成的犯罪主体4 以下不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职权的是( )。(A)决定战争与和平问题(B)决定战争状态的宣布(C)决定全国总动员(D)决定全国进入紧急状态5 秦代法律形式中,属于司法机关判案成例的是( )。(A)条例(B)断例(C)廷行事(D)决事比6 “八议”入律是在( )。(A)北魏(B)冉魏(C)曹魏(D)西魏7

3、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是( )。(A)晋国铸刑鼎(B)李悝制法经(C)子产铸刑书(D)邓析制竹8 关于中国古代刑罚制度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八议制度自曹魏魏律正式入律,其思想渊源为 周礼。秋官的八辟丽邦法之说(B)秋冬行刑制度自唐代始,其理论渊源为礼记。月令关于秋冬季节戮有罪,严断刑之述(C)大诰是明初的一种特别刑事法规,其法律形式源自尚书。大诰周公对臣民之训诫(D)明刑弼教作为明清推行重典治国政策的思想基础,其理论依据源自 尚书。大禹谟明于五刑,以弼五教之语9 一下社会关系中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是( )。(A)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关系(B)甲与乙因赌债形成的债

4、权与债务关系(C)发包人与承包人之间确立的法律关系(D)专利授权机关与专利申请人之间的关系10 下列属于债权消灭原因的情形是( )。(A)附合(B)混合(C)混同(D)撤销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120 分。下列各题四个备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的字母涂黑,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1 下列命题正确的有( )。(A)法律意识不是消极地被社会存在所决定(B)法律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C)法律意识必定走在经济发展的后面(D)统治阶级有较强的法律意识12 关于归纳推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类比推理是归纳推理的一种方法(B)归纳推理的优点是同样案件同

5、样处理(C)运用归纳推理的典型是制定法传统中运用的法律推理(D)归纳推理可在相当程度上填补制定法的空隙、弥补制定法的不足13 执法活动与司法活动相比较,具有以下特征( )(A)主动性(B)单方面性(C)终极性(D)中立性14 以下实行直接选举的是( )。(A)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B)不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C)市辖区人民代表大会(D)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1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包括( )。(A)民主 监督(B)制定法律(C)参政议政(D)政治协商16 下列属于公民诉愿权的是( )。(A)批评建议权(B)申诉控告权(C)检举权(D)取得国家赔偿权17 英国宪法性法律包括( )。(

6、A)“大宪章 ”(B)人身保护法(C)权利请愿书(D)退位法18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在每年召开的全国人大例子行会议上,应当向全国人大报告工作的国家机关是( )。(A)全国人大常委会(B)国家主席(C)国务院(D)中央军事委员会19 以下属于西周时期的刑法原则的是( )。(A)宽严适中原则(B)区分故意和过失、惯犯和偶犯(C)亲亲相隐(D)罪疑从赦三、案例分析题每小题 15 分,共 60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20 1998 年 4 月 21 日中午 12 时 30 分,佟某(女,1983 年 4 月 20 日生,中学生)骑自行车由学校回家。当经过郊东坝时,因下坡车速较快,佟的自行

7、车将同向行车的 59 岁的老农伍某的右踝关节撞伤,佟因此从车上摔下来又压在伍的身上。佟当即爬起来抱扶伍,因抱不动,后在过路人的帮助下将伍送到医院救治。但因伍后脑受外部强力震动致颅脑损伤,经抢救无效,于当日下午 3 时 20 分死亡。问:对本案被告人佟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21 徐某(男,21 岁,系某工厂漆工组工人)于 1989 年 1 月 24 日上午,在漆工组组长刘某带领下,在礼堂铲地板上的老漆。刘用“脱漆溶剂” 涂刷在地板上,用以溶化老漆。10 多分钟后,地板上的老漆浮起来,两人进行铲漆,老漆被铲后,刘又用些“脱漆溶剂 ”涂在地板上,以便清洗。此时休息。刘离去,徐用打火机点烟吸时,心想试

8、试“脱漆溶剂 ”会不会燃烧?徐于是捡起了沾有“脱漆溶剂”的纱布用火去点,顿时燃起烧手,慌忙甩掉着火的纱布,火沿着地板上的“脱漆溶剂” 越烧越旺,未能及时扑灭,结果大火将礼堂烧毁,损失公共财物价值 10 余万元。问:在本案中,徐某的主观罪过形式是什么?四、名词解释22 作为23 不作为24 危害结果25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26 犯罪主体27 刑事责任年龄28 刑事责任能力29 犯罪主观方面30 犯罪故意五、简答题31 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是如何规定的?32 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处理,除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外,还有哪些特殊规定?33 犯罪故意的构成因素有哪两种?34 犯罪直接故意的特征是

9、什么?六、填空题35 危害社会行为是指表现人的_和_危害社会并为刑法所禁止的行为。36 作为是指行为人_实施我国刑法所禁止_行为。37 不作为是指行为人_实施并且_实施某种积极行为,而消极地不去实施自己应当履行的义务的行为。38 危害结果是指危害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给社会_(即犯罪客体)已经造成或_的损害。39 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是指危害行为_与_危害结果之间的与的因果关系。40 已满 14 周岁不满 18 周岁的人犯罪,应当_或者_处罚。41 已满_周岁的人犯罪,_负刑事责任。七、论述题每小题 20 分,共 60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42 我国刑法对几种特定人的刑

10、事责任能力是怎样规定的?43 试述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过失的异同点。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犯罪构成要件)模拟试卷 2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1 【正确答案】 D2 【正确答案】 C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误选的答案有可能是 C,即必须具备特定的职务或身份的人才能构成的犯罪主体。因为这一答案与 A 比较接近,有时容易混淆。【知识模块】 犯罪构成要件4 【正确答案】 A5 【正确答案】 C6 【正确答案】 C7 【正确答案】 C8 【正确答案】 B9 【正确答案】

11、C10 【正确答案】 C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120 分。下列各题四个备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的字母涂黑,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1 【正确答案】 A,B12 【正确答案】 B,D13 【正确答案】 A,B14 【正确答案】 B,C,D15 【正确答案】 A,C,D16 【正确答案】 A,B,C,D17 【正确答案】 A,B,C,D18 【正确答案】 A,C19 【正确答案】 A,B,D三、案例分析题每小题 15 分,共 60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20 【正确答案】 在本案中,对佟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应作无罪处理。这是因为,根据我国刑法

12、第 17 条第 2 款规定,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人只对故意杀人等八种严重故意犯罪负刑事责任,而在本案中佟某的年龄只有 15 岁,对伍某死亡结果的发生在主观上是基于过失,不符合相对负刑事责任时期的八种犯罪的要求,因此,对于佟某不能追究其刑事责任。 【知识模块】 犯罪构成要件21 【正确答案】 徐某用打火机点燃沾有“脱漆溶剂” 的纱布,结果引起火灾,造成价值 10 余万元的公司财物被烧毁,其主观罪过形式是疏忽大意的过失。因为徐作为工厂漆工组的工人,应当知道油漆以及“脱漆溶剂” 等物品属于易燃物品,一旦着火将会造成严重后果,但他由于疏忽大意,误认为“脱漆溶剂” 可能不会燃烧,因此用火去

13、试,结果将沾有“ 脱漆溶剂 ”的纱布点燃,当火燃烧时,慌忙将着火的纱布扔掉,结果又引燃了地板上的“脱漆溶剂” ,造成火灾。徐应当预见到自己点火的行为可能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但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不是意【知识模块】 犯罪构成要件四、名词解释22 【正确答案】 作为, 指犯罪人以积极的行为所实施的为我国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刑法禁止做而去做的情况。【知识模块】 犯罪构成要件23 【正确答案】 不作为,指犯罪人有义务实施并且能够实施某种积极的行为而未实施的行为,即应该做且能够做而未做的情况。【知识模块】 犯罪构成要件24 【正确答案】 危害结果,指危害行为给客

14、体即社会主义社会关系造成的损害。【知识模块】 犯罪构成要件25 【正确答案】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指危害社会的行为同危害社会的结果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客观联系。【知识模块】 犯罪构成要件26 【正确答案】 犯罪主体,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并且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人。【知识模块】 犯罪构成要件27 【正确答案】 刑事责任年龄,指法律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的行为负刑事责任所必须达到的年龄。【知识模块】 犯罪构成要件28 【正确答案】 刑事责任能力,指行为人能够辨认和控制自己实施危害社会行为的能力。【知识模块】 犯罪构成要件29 【正确答案】 犯罪主观方面,指犯罪主体对自己行为及其

15、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知识模块】 犯罪构成要件30 【正确答案】 犯罪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主观心理态度。【知识模块】 犯罪构成要件五、简答题31 【正确答案】 我国刑法第 17 条将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三个阶段:(1)已满 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2)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3)不满 14 周岁的人,一律不负刑事责任,为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知识模块】

16、 犯罪构成要件32 【正确答案】 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处理,除了刑事责任年龄之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殊规定:(1)对已满 14 周岁不满 18 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犯罪的时候不满 18 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3)因不满 16 周岁不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知识模块】 犯罪构成要件33 【正确答案】 犯罪故意包含两种因素:一是认识因素,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二是意志因素,行为人希望或者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1)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犯罪故意的明知应当包括法律所规定的构成某种故意犯罪所不可缺少

17、的危害事实,即作为犯罪要件的客观事实。一是对行为本身的认识,即对刑法所规定的危害社会行为的内容及其性质的认识;二是对行为结果的认识,即对行为产生或将要产生的危害社会结果的内容与性质的认识;三是还包括对其他犯罪构成要件事实的认识。如对犯罪的对象、手段、时间、地点等有所认识。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知识模块】 犯罪构成要件34 【正确答案】 犯罪直接故意的特征有两个方面:(1)从认识因素来看,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是明知的;(2)从意志因素来看,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的是希望的心理态度。其表现形式有二:一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

18、态度。二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知识模块】 犯罪构成要件六、填空题35 【正确答案】 意识 意志【知识模块】 犯罪构成要件36 【正确答案】 以积极的外部动作 危害社会的【知识模块】 犯罪构成要件37 【正确答案】 有义务 能够【知识模块】 犯罪构成要件38 【正确答案】 关系 实际可能造成【知识模块】 犯罪构成要件39 【正确答案】 引起 被引起【知识模块】 犯罪构成要件40 【正确答案】 从轻 减轻【知识模块】 犯罪构成要件41 【正确答案】 16 应当【知识模块】 犯罪构成要件七、论述题每小题 20 分,共 60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

19、题纸指定位置上。42 【正确答案】 我国刑法对几种特定人的刑事责任能力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的不负刑事责任。这种精神病人,是指持续性的重度精神病患者。(2)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精神病,是指发作性精神病和处于缓解期的重性精神病。(3)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4)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醉酒的人,又称生理性醉酒人,是指因饮酒过量而致精神过度兴奋【知识模块】 犯罪构成要件43 【正确答案】 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过失的相同点:(1)二者在认识因素上都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2)在意志因素上都不是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过失的不同点:(1)在认识因素上,间接故意对实际发生危害结果的现实性并未产生错误的认识,而过于自信的过失虽然也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但主观上认为存在避免危害结果发生的有利条件,认为发生危害结果的可能性不会成为现实性,也就是存在错误认识。(2)在意志因素上,间接故意的行为人虽不希望危害结果发生,但也并不反对、不排斥危害结果的发生,而是听之任之【知识模块】 犯罪构成要件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