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职申硕同等学力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模拟试卷 5 及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 市场市场机制3 市场调节4 增量改革5 华盛顿共识6 后华盛顿共识7 北京共识8 等级规则9 宪法秩序10 诺思悖论11 激进式改革12 渐进式改革13 产权规则14 所有权15 占有权16 使用权17 收益权18 竞争性国有企业19 公共产品20 法人财产权21 股份公司22 产权23 相机治理机制24 企业治理结构25 代理问题26 代理成本27 共同治理28 相机治理二、简答题29 简述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3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计划与市场关系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31 简述市场经
2、济的基本特征。32 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33 简述我国渐进式改革成功的原因以及存在的问题。34 试述应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5 试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框架。36 简述马克思关于所有权权能的论述。37 试论国有产权的行政代理成本。38 试述产权明晰化对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意义。39 如何对大型竞争性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40 简述法人资产制度的基本特征。41 试述行政干预下经营者控制型治理结构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42 如何理解“ 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 ”与共同治理机制 ?三、论述题43 简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述的关于未来社会的基本经济特征。44 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
3、本经济制度是什么。45 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46 三种制度变迁方式的主要特征。在职申硕同等学力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模拟试卷 5 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1 【正确答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论断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不发达阶段。【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2 【正确答案】 市场是指交换的场所、渠道和纽带。市场机制是指在市场交
4、易关系中形成的以价格、供求和竞争三位一体的互动关系为基础的经济运行和调节的一套有机系统。【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3 【正确答案】 市场调节是指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调控国民经济运行的过程,配置资源和协调供求关系,是一种经济运行的调控方式和手段。【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4 【正确答案】 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经济发展出现了转机。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中国改革找到了这样一条新的道路,就是在经历了开始阶段扩大企业自主权试验不成功、国有经济改革停顿不前的情况下,采取一些修补的办法维持国有经济运转,把主要力量放到非国有经济方面,寻找新的生长点,我们把这种战略叫做增量改革战
5、略。【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5 【正确答案】 指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位于华盛顿的三大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美国政府,根据 20 世纪 80 年代拉美国家减少政府干预,促进贸易和金融自由化的经验提出来并形成的一系列政策主张。1989 年,陷于债务危机的拉美国家急需进行国内经济改革。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邀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美洲开发银行和美国财政部的研究人员以及拉美国家代表召开了一个研讨会,旨在为拉美国家经济改革提供方案和对策。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的约翰.威廉姆森对拉美国家的国内经济改革提出了与上述各机构达成共识的 10 条政策措施,称作华盛顿共识。【知识模块】
6、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渐进过渡6 【正确答案】 “ 后华盛顿共识 ”强调转型与发展相关的制度因素。在斯蒂格利茨等人看来,“ 华盛顿共识”所使用的经济学工具不但十分有限,而且锁定的发展目标也十分狭窄,只是盯着经济增长,因此,他们主张将发展的目标定得更加广泛和长远。要追求可持续发展,包括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生态; 要追求平等的发展,即不仅社会上层能够得到发展的好处,而且所有其他阶层都能平等分享繁荣的发展;要追求民主的发展,即公民能够以各种方式广泛地参与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的决策。后华盛顿共识不仅关注增长,还关注贫困、收入分配、环境可持续性等问题,强调政府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批评国际货币基金
7、组织在亚洲金融危机前后倡导的私有化、资本账户开放和经济紧缩政策。【知识模块】 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渐进过渡7 【正确答案】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日益被国际社会所公认,作为直接挑战“华盛顿共识 ”并建立在中国经验基础上的 “北京共识”越来趟被国内外学术界所广泛关注。简单地说,就是如何使一个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立足的三个原理:其一,创新的价值。创新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和持续进步的手段。其二,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持续、均衡和稳定发展的大环境。其三,自主发展理论。【知识模块】 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渐进过渡8 【正确答案】 等级规则是指首先构建一个层层隶属的金字塔形的多等级构架,再界定每一个
8、行为人在这个等级构架中所处的位置,然后再进一步界定与这个等级位置相适应的资源配置权利。【知识模块】 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渐进过渡9 【正确答案】 宪法秩序是指用以界定国家的产权和控制的基本结构,它包括确立生产、交换和分配的一整套政治、社会和法律的基本规则,它为集体选择确立了原则,从而是制定规则的规则。【知识模块】 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渐进过渡10 【正确答案】 诺思悖论是指一个能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有效率产权制度依赖于国家对产权进行有效的界定与保护,但受双重目标的驱动,国家在界定与保护产权过程中受交易费用和竞争的双重约束,会对不同的利益集团采取歧视性的政策,从而会容忍低效率产权结构的
9、长期存在和导致经济衰退。【知识模块】 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渐进过渡11 【正确答案】 激进式改革(如前苏联、东欧国家)试图通过紧缩货币、放开价格、全面推进自由化和私有化,在短时间内实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推动经济的稳定增长。主要特点:1)在政治利益结构的重构上选择自由化策略,即通过引入多党制来推进民主化进程。2)在经济利益结构的重构上选择私有化策略,即全盘推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3)在经济政策的重构上选择控制货币、放开价格,即实施所谓的休克疗法。【知识模块】 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渐进过渡12 【正确答案】 渐进式改革(如中国)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否定,也不是对原来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
10、的修补,而是一场全新的革命,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传统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特点:1)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即保持金字塔形的等级架构,通过原先等级架构中的领导人组织市场取向的改革,并在市场机制的作用逐步扩大的过程中逐渐减小等级规则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2)增量改革,即在不率先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在边际上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3)先试点,后推广,即先在局部范围内取得改革的经验,然后再在全局范围内推广改革经验。【知识模块】 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渐进过渡13 【正确答案】 产权规则是指一个人拥有资源配置权利的大小与其拥有的资源数量正相关,即
11、拥有的资产越多,所拥有的资源配置权利就越大。【知识模块】 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渐进过渡14 【正确答案】 指主体对确定物的独占和垄断的财产权利,是同一物上不依赖于其他权利而独立存在的财产权利。【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企业制度和国有企业改革15 【正确答案】 指行为人对财产直接加以控制的可能性,是所有者与他人之间因对财产进行实际控制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企业制度和国有企业改革16 【正确答案】 指不改变财产的所有和占有性质,依其用途而加以利用的可能性,是人与人之间因利用财产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使用权是直接于所有物之上行使的权利,因而使用权的存在首先以占有物为前提。【知识
12、模块】 社会主义企业制度和国有企业改革17 【正确答案】 指获取基于所有者财产而产生的经济利益的可能性,是人们因获取追加财产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企业制度和国有企业改革18 【正确答案】 指那些国家投资建设成的、基本不存在进入与退出障碍、同一产业部门内存在众多企业、企业产品基本具有同质性和可分性、以利润为经营目标的国有企业。【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企业制度和国有企业改革19 【正确答案】 指那些消费不具有排他性但收费存在困难的产品。为了保证最优化的公共物品供应量,只能由政府来供应公共物品。公共产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向全体公民免费提供的纯公共产品,如国防、公安系统、公共道路
13、、城市美化、污染控制等。另一类是向消费者收取一定费用的准公共产品,如公立学校和医院、城市自来水和煤气、邮政、新闻广播、国家政策性银行等等。【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企业制度和国有企业改革20 【正确答案】 指法人对企业财产的排他性占有、支配、处分和收益权。法人财产权具有以下内涵:一是权益独立性;二是股权约束机制化;三是责任独立性。【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企业制度和国有企业改革21 【正确答案】 由一定人数以上的股东所发起组织、全部资本被划分为若干等额股份、股东就其所认购的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股票可以在社会上公开发行和自由转让的公司。【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企业制度和国有企业改革22 【正确答案】
14、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产权制度是指既定的产权关系和产权规则结合而成的且能对产权关系实行有效的组合、调节和保护的制度安排。【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企业制度和国有企业改革23 【正确答案】 公司既得利益状态被打破时,若其中某产权主体的利益受损,就必须有某种机制启动,自动地赋予受损方保护自己权益的机会与权力。这时,谁拥有企业所有权分配的控制权就显得特别重要,因为对受损方来说,只有掌握了这种支配权,才有机会重新配置公司财产,以弥补其损失。让受损方掌握控制权恰恰体现了效率原则,因为当一个投资者面临资本保全威胁时,他最有动力再造企业。相机治理体现了所有权的状态依存
15、性。然而,公司所有权的状态依存性并不等价于支配权的自动让渡。必须有一套制度以确保支配权的顺利让渡,并保证让渡的有序性。这套制度就是“ 相机治理机制 ”。【知识模块】 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24 【正确答案】 指公司权力机关的设置、运行及权力机关之间的法权关系。【知识模块】 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25 【正确答案】 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目标函数不完全一致,代理人又拥有企业的控制权,因此,代理人就有可能利用委托人的授权从事有可能损害委托人利益的活动,从而出现所谓的代理问题。【知识模块】 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26 【正确答案】 是指委托人为防止代理人损害自己的利益,需要通过严密的契约关系和对代
16、理人的严格监督来限制代理人的行为,而这需要付出代价。可划分为三部分:1)委托人的监督成本,即委托人激励和监控代理人,以图使后者为前者利益尽力的成本;2)代理人的移保成本,即代理人用以保证不采取损害委托人行为的成本,以及如果采用了那种行为,将给予赔偿的成本;3)剩余损失,它是委托人因代理人代行决策而产生的一种价值损失,等于代理人决策和委托人在假定具有与代理人相同信息和才能情况下自行效用最大化决策之间的差异。【知识模块】 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27 【正确答案】 共同治理的理论基础是利益相关者理论。该理论认为,公司拥有包括股东、顾客、员工、供应商、合作伙伴、社区、舆论影响者和其他人在内的利益相关者
17、群体。所有利益相关者都是拥有专用性资本的主体,他们分别向企业提供自己的专用性资本。拥有企业专用性资本的利益相关者同时也成为企业的所有者,股东不是企业唯一所有者。企业则是这些提供专用性资本的利益相关者缔结的一种合约,是治理和管理这些专用性资本的一种制度安排。公司的治理和管理应当平衡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各利益相关者应广泛参与公司的治理。具体地说就是董事会、监事会中要有股东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的代表,如职工代表、银行代表。【知识模块】 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28 【正确答案】 相机治理是按照相关利益者合作的逻辑来设计企业治理结构的一种模式,它通过恰当的制度安排来确保每个产权主体具有平等参与企业所有权分
18、配的机会,同时又依靠相互监督的机制来制衡各产权主体的行为,而适当的利益是用来稳定合作的基础,并达到产权主体行为统一于企业效率提高这一共同目标。【知识模块】 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二、简答题29 【正确答案】 坚持直面现实的研究态度和方法。也就是说,当理论与实践相冲突时,让理论服从现实,而不是让现实适应理论。直面现实式的研究并非是不要理论,而是从我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特殊现象入手,通过对现象的深入剖析来检验现有的理论。如果现有的理论不足以回答所隐含的问题,那么就需要我们反思理论本身,直至根据现实修正理论。理论联系实际应该是适应时代要求的经济学创新的基本原则。为此,一方面应反对脱离实际的理
19、论。这会导致“八股” 式的空泛经济学 另一方面,也应排斥完全抛弃理论的经验主义,那会导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实用主义经济学。理论联系实际首先要反对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或者西方经济学教条化,都会导致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走入死胡同。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要求实现经济学的现代化。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实际上包含着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双重含义,即在吸收西方经济学的过程中注意中国的国情,在解答我国实践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时注意吸收西方经济学中反映市场经济一般运行规律的理论与先进的分析方法。因此,如果在把中国经济学界定为推进经济学的国际化的同时。根据我国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拓宽某些假定条件
20、,或通过案例分析、计量分析等来检验该经济学流派的某些结论或基本理论体系,进而使这种经过修正和发展的经济学流派打上鲜明的中国烙印,那么这样的中国经济学不仅是存在的,而且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因为,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实践为中国经济学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及取之不尽的研究素材,世界上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关注和研究中国的经济问题,原因就在于此。我国经济学国际化与本土化的交互作用所推进的现代化过程将催生出中国经济学。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要求经济学具有开放性:首先是学术思想来源的开放性;其次是学术队伍的开放性;最后是学术观点的开放性。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要求摆脱传统政治经济学重规范轻实证、重
21、定性轻定量、重演绎轻归纳、重结论轻证明的旧轨迹,实现经济分析方法的创新。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重视实证分析方法;其次,重视计量分析方法;最后,更加重视经济观点的证明。【知识模块】 导论30 【正确答案】 第一阶段(1978 年一 1983 年):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改革思想。第二阶段(1984 年一 1987 年):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第三阶段(1987 年一 1992 年):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第四阶段(1992 年至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31 【正确答案】 1)资源配置遵循产权原则,即资源配置的权利与行为人拥有的资产量成正比。
22、2)决策分散化。分散化的家庭和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在给定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根据对成本与收益的比较,独立地对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等问题作出判断和决策,并承担相应的经济后果。3)自由和平等竞争。市场经济作为契约经济,所有从事市场交易的行为人的地位和机会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他们在机会均等、公平交易准则的约束下自由地参与市场竞争,包括消费选择自由、开业自由、就业选择自由和交易自由。4)价格协调微观决策。在市场经济中,价格作为显示资源稀缺性程度的信号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它能自动协调微观决策。【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32 【正确答案】 第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
23、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基础。为此,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领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必须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第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方式。【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33 【正确答案】 我国渐进式改革成功的原因有: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在公有制为主体条件下,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按劳分配为主的条件下采取多种分配方式,从而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化进程,使社会主义制度适应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依照“三个有利于”标准判断
24、改革的成效: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在稳定与发展中积极推进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适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包括政府职能的转变,推进政治民主化等。存在的问题包括:政治企业家行为规范的模糊化导致腐败现象日趋严重。地方政府官员对 GDP 的盲目追求导致对资源、环境、社会等问题的忽视,导致地方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地方与地方之间竞争的加剧导致地方封锁,产生了所谓的“诸侯经济” 现象。“先试点,后推广 ”的改革方式导致获得试点权的企业或地方因能持续获得垄断性租金而获得
25、优先发展的机会;相反,其他企业或地方则发展能力相对不足,进而导致不同阶层、不同地区收入水平的差距不断扩大。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尤其是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与政治改革。【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34 【正确答案】 第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重塑市场竞争主体。当前,国企改革已进入战略性调整阶段,改革着眼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对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国家应实施有效控制;对于竞争性中小企业,国有资本应逐步退出。同时,对于大型竞争性国企应按照国际惯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公司治理结构的创新,完善企业技术创新机制,以改革促管理。第二,优化市场环境,健全现代市场体系。一
26、要营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二要进一步开放市场,构建一个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三要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现代流通方式。第三,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一要理顺政企关系,避免政府对企业的行政干预;二要明确经济政策目标,优化经济政策工具,提高经济效率;三要建立一个精简、高效和廉洁的政府服务体系;四要政府决策透明化;五要政府行为法治化;六要实行国民待遇和非歧视原则,鼓励平等竞争。【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35 【正确答案】 1)重构充满活力的微观基础;2)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3)建立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4)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方式;5)
27、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36 【正确答案】 所有权是确定物的最终归属,表明主体对确定物的独占和垄断的财产权利,是同一物上不依赖于其他权利而独立存在的财产权利。所有权概括和赋予了所有者能够实际拥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能。包括:占有权, 使用权, 收益权,处分权 (是指为法律所保障的事实旨在改变财产的经济用途或状态的行为的可能性,它所反映的是人在变更财产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企业制度和国有企业改革37 【正确答案】 国有产权的行政代理需支付高昂的组织成本和信息成本:1)行政代理的激励成本较高。2)行政代理的信息成本较高。3
28、)行政代理有可能降低约束效率。4)行政代理将难以避免影响力成本。【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企业制度和国有企业改革38 【正确答案】 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尽快改变国有企业低效率的状况,就必须通过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杖关系,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1)产权明晰化有利于明确交易界区。一个在法律上强有力的产权制度可以通过法律等制度界定和保护排他性的产权,使交易者既能在市场上展开公平的现货交易,又可以与其他交易缔结具有法律保障的契约关系,形成多样化的财货交换方式和财产转让方式。2)产权明晰化有利于规范交易行为。产权关系明晰化有助于明确财产的最
29、终归属,保护所有者的权益,从而有助于制定公平而有效率的交易规则,有效地约束和规范行为人的交易行为。3)产权明晰化有利于稳定交易者的收益预期。权利义务关系的明晰化与对称性,可以使行为人在行使产权时具有稳定的收益预期,他将全面权衡成本与收益的关系,以效用最大化原则来支配和处分产权,从而优化激励与约束机制。4)产权明晰化有利于提高合作效率。产权归属的明确性,。可以降低合作谈判中的交易费用,从而提高合作效率。5)产权明晰化有利于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排他性产权的确立,使公平、自由的市场交易成为可能;产权的可分离性,可使人们在拥有和行使这些权利时实行专业划分,获取由分离带来的收益增量;产权的可转让性,使资
30、源能根据市场需要的变化在全社会自由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企业制度和国有企业改革39 【正确答案】 为了在以公有制为主体条件下实现产权关系的明晰化,我们主张国有资产应选择四层授权经营模式,以完成大型竞争性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使之成为真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第一层授权经营要解决的问题是构造出政企分开的制度性条件,使代理国家行使竞争性国有企业所有的主体行为资本化。即以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为目标,并建立起能有效监控所有权行为主体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为法人资产制度的建立创造必要的条件。第二层授权经营要解决的问题是,建立一批竞争性控股公司,实现国有股的收益权与控股权相
31、分离,即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作为委托人拥有国有股的收益权,控股公司作为代理人拥有国有股的控股权,从而在保持国家拥有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前提下,实现国有资产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的经营职能相分离,使国有股权事实上分散化,为企业产权独立化创造必要的条件。第三层次授权经营要解决的问题是,公司产权独立化。国有股的收益权与控股权分离后,国有股事实上具有可转让性,同时引入多元化持股主体。公司产权独立化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股份公司拥有法人财产权,从而可为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创造出基本的条件。第四层授权经营企业内部治理结构高效化,其目的在于,通过委托人为代理人设置最优化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完善股份公司的治理结构,提高资产
32、的营运效率。母简述国有企业的分类改革战略。根据国有企业提供的产品性质以及所处行业的差别,可以将国有企业分为竞争性和非竞争性企业,非竞争性国有企业又可以分为提供公共产品的企业和从事基础工业、基础设施的垄断性企业两大类。在现实中,对于上述不同的企业我们应采取不同的改革战略(分类改革) :首先,对于提供公共产品的企业应选择国有国营模式;其次,对自然垄断性国有企业应选择国有国控模式;再者,对于大型竞争性国有企业应进行股份制改造;最后,对于竞争性国有中小企业应完全放开。【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企业制度和国有企业改革40 【正确答案】 企业必须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出资人承担有限责任。股票自由让渡。 界定经
33、营者和公司之间的关系。合理有效的所有权约束。 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必要的外部约束。【知识模块】 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41 【正确答案】 行政干预下的经营者控制型企业治理结构的特征:1)通过企业主管部门与经营者的一对一谈判确定企业所有权的分配,经营者的自主权由政府直接授予。2)经营者一旦获得授权,便可独立进行决策,政府作为所有者主要通过职位的晋升、精神鼓励以及经营者的收入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来激励经营者不断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营效率。3)尽管出于激励的考虑,经营者也通过职代会和工会赋予职工某些权利,但经营者作为企业的法人代表,在企业所有权的分配中仍处支配地位。4)由企业主管部门充当经营者的
34、监督者,以保护国有产权。5)政府监督经营者的主要手段是任免经营者和参与或干预企业的重大决策。行政干预的经营者控制型企业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1)对企业经营者只有激励没有相应的约束和惩罚手段,因为国家对企业仍然承担无限责任。2)只有单向权威没有多边制约。3)个人决策、集体负责的后果使企业内部没有真正的风险承担者。4)信息资源及其衍生的决策和监督资源的浪费,债权人、职工的合法权益被忽视。【知识模块】 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42 【正确答案】 在“ 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 ”中,公司的目标是为利益相关者服务,而不仅仅追求股东的利益最大化。“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 不否认每个产权主体的自利追求,而是强调理性的
35、产权主体把公司的适应能力看作自身利益的源泉。贯彻了“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 的治理结构就是“共同治理”机制,它强调决策的共同参与监督的相互制约。共同治理的核心就是经济民主化,通过公司章程等正式制度安排来确保每个产权主体具有平等参与企业所有权分配的机会;同时又依靠相互监督的机制来制衡各产权主体的行为;适当的投票机制和利益约束机制则用来稳定合作的基础,并达到产权主体行为统一于企业适应能力提高这一共同目标之上。共同治理模式包括两个并行的机制:董事会和监事会。董事会中的共同治理机制确保产权主体有平等的机会参与公司重大决策;监事会中的共同治理机制则是确保各产权主体平等地享受监督权,从而实现相互制衡。【知识
36、模块】 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三、论述题43 【正确答案】 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的同时,预测了未来社会的基本经济特征:(1)自由人的联合体和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2)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3)尽快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4)消灭商品生产,对全部生产实行有计划的调节;(5)在共产主义两个阶段中分别实行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马克思曾根据生产力的不同性质,明确把共产主义社会区分为高级和低级两个发展阶段。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原则;在共产主义低级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37、44 【正确答案】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一个社会生产关系和经济制度的基础,它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上层建筑乃至整个社会制度的基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其生产资料的公共占有。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项根本制度,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中,公有制经济居于主体地位。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既有其量的规定,也有其质的规定。从量上看,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一般体现在公有资产要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从质上看,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应体现在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命脉的控制和对经济发
38、展的导向作用上。现阶段,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仅要保持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提高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发挥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这里的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必须发挥国家经济的主导作用。按照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总的原则是: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加强重点,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集体所有制是由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形式,在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集体所有制经济日益获得了它固有的性质和特点,开始表现出它顽强的生命力。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由不同性质的所有制经济组合
39、而成的一种经济形式。随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相互交融、参股、持股,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所有制形态。我国的多种所有制经济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优势,同时也具有各自的劣势和局限性,在现阶段生产力状况下,它们都有适宜发挥优势的领域和范围,因此应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合理配置各种所有制形式,使它们能够在功能上相互补充。多种所有制经济之间的这种相互竞争,有利于提高各种所有制经济的效率,有利于促进技术的进步,也有利于促进所有制结构的调整。【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45 【正确答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以公有制为主
40、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益组成部分。具体如下。第一,以公有制为主体是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中,公有制经济要居主体地位。即公有制经济不仅要保持量的优势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还要更注重质的提高,也就是通过不断提高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发挥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第二,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和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与集体成分。其中,国有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结构中的占比最大的部分,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因此,有效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集体所有制经济是由部分劳动群
41、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形式,作为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所有制经济对于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有重要的作用;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由不同性质的所有制经济组合而成的一种经济形式。第三,多种所有制经济应共同发展,是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多种形式的公有制经济的同时,也要发展多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形式。非公有制经济不仅能够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而且同市场经济兼容性较强,特别是在很多竞争性领域,都表现出较强的经济活力。因此,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总之,多种所有制经济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
42、在现阶段生产力状况下,它们可在各自领域和范围内合理配置资源,功能上相互配合;同时,多种所有制经济之间的相互竞争,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技术进步。也有利于结构调整。【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46 【正确答案】 (1)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指由权力中心自上而下推进的强制性的制度变迁,亦即在一定的宪法秩序和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下,权力中心提供新的制度安排的能力与意愿是决定制度变迁的主导因素。其主要特征包括:1)政府主体无论在政治力量还是在资源配置权利上都较微观主体具有优势,因此,其是决定制度变迁方向、速度、次序、方式的主导力量。2)政府主体由一个权力中心和层层隶属的行政系统构成。权力中
43、心凭借行政命令、法律规范以及利益刺激,由上而下地规划、组织和实施制度创新。3)尽管潜在制度收益的出现会诱发微观主体的制度变革需求,但只有当权力中心的制度收益大于其成本时,实际的制度变迁才有可能发生。又由于权力中心与微观主体制度的创新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有差异,因此,二者在具体的制度创新过程中会存在利益摩擦。4)在不确定性和制度供给不足的条件下,为了控制风险,权力中心往往会为制度创新设置严格的进入壁垒,如类似于优先权的改革试点权等,下级政府或微观主体只有得到权力中心的授权才能进行制度创新。5)为减少新规则实施的阻力,降低制度变迁的费用,权力中心需要进行观念统一的努力,即建立和推行一套可为下级政府和
44、广大民众接受的意识形态。(2)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当利益独立化的地方政府成为了沟通权力中心制度供给意愿与微观主体的制度创新需求的中介环节时,就有可能突破权力中心设置的制度创新进入壁垒,从而使权力中心的垄断租金最大化与保护效率的产权结构之间达成协议,化解所谓的诺思悖论。这种以地方政府为中介环节,使之成为推动制度变迁的重要力量的变迁方式就是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主要特征:1)地方政府在制度变迁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2)地方政府自主实施的制度创新要视正式制度规则的变通余地而定(在既定条件下,地方政府通常采取“ 先做不说 ”“做了再说”“利用领导批示或题词”“先上车、后买票”等方式从事自发的制度创新。)3)权力中心在何种程度上能够容忍乃至追认地方政府的自发制度创新行为,与地方政府的经济实力(直接影响其与权力中心的谈判结果)、权威扩散化程度、权力中心获得的收益与维持进入权管理的成本比较因素紧密相关。(3)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指个人或一群人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为确立预期能导致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制度安排和权利界定而自发组织实施制度创新。主要特征:1)政府逐步退出和排他性产权确立。2)微观主体成为制度变迁的“第一行动集团” 。即推动制度变迁的最关键力量。3)制度变迁是否发生,主要取决于参与创新的微观主体在制度非均衡条件下捕捉外部利润的预期收益和成本。【知识模块】 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渐进过渡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