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3 ,大小:48.50KB ,
资源ID:848386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84838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考研类试卷]外国文学史(19世纪初期文学)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eastlab11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考研类试卷]外国文学史(19世纪初期文学)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1、外国文学史(19 世纪初期文学)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1 悲惨世界是( ) 世纪( ) 国作家( )的作品。( 北京大学 2007 年考题)2 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南京大学 2012 年考题)3 ”湖畔派诗人 ”(湖南师范大学 2012 年考题、北京师范大学 2013 年考题)4 德国浪漫派(中国人民大学 2004 年考题)5 拜伦式英雄(兰州大学 2002 年考题)6 东方故事诗(山东师范大学 2005 年考题)7 叶甫盖尼.奥涅金(厦门大学 2001 年考题)8 茨冈(南京师范大学 2008 年考题)9 简析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所表现的”

2、对大自然的爱” 。(兰州大学 2008 年考题)10 何谓拜伦式英雄?(山东师范大学 2008 年考题)11 评雨果小说中的人道主义思想。(西南大学 2006 年考题)12 雨果的九三年如何探讨革命暴力与人道主义之间的关系。(武汉大学 2006年考题)13 概述 19 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发展。(南京大学 2003 年考题)14 巴黎圣母院的浪漫主义特色和”美丑对照原则” 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西南大学 2007 年考题)15 雨果论克伦威尔序中体现了他什么美学思想?试用他的作品举例说明。(南京师范大学 2004 年考题)16 论述 19 世纪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 形象。(兰州大学 2

3、008 年考题)17 评普希金的驿站长。(西南大学 2004 年考题)外国文学史(19 世纪初期文学)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一、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1 【正确答案】 19;法;雨果【知识模块】 19 世纪初期文学2 【正确答案】 浪漫主义文学运动是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欧洲文学领域出现的新的文学思潮。浪漫主义作为资产阶级文学运动,一反西方传统的模仿说,将对主观世界和情感世界的推崇作为文学的基本特征,使非理性第一次站到了与理性相对立的高度,从此西方文学中非理性便真正成为文学史中一支重要的力量。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特征有:(1)偏重表现作家的理想,抒发强烈的个

4、人感情,这种主观性是浪漫主义文学最本质的特征;(2)着力描绘自然景物,歌颂大自然,大自然的意象成为重要的情感载体;(3)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4)运用夸张、对比的手法,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浪漫主义文学最早诞生于德国,主要代表人物: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拜伦和雪莱,法国浪漫主义小说家雨果、俄国浪漫主义诗人普希金等人。【知识模块】 19 世纪初期文学3 【正确答案】 湖畔派诗人是指 19 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运动中较早产生的一个流派。主要代表有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由于他们三人曾一同隐居于英国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先后在格拉斯米尔和文德美尔两个湖畔居住,以诗赞美湖光山色,所以有”湖畔派诗人 ”之

5、称。他们都喜欢歌颂大自然,描写宗法制农村生活,厌恶资本主义的城市文明和金钱关系。湖畔派诗人起初都同情法国革命,随着革命的深入,由害怕革命而退却,进而逃避现实,迷恋过去,美化中世纪的宗法制,幻想从古老的封建社会中去寻找精神的安慰与寄托。骚塞和华兹华斯曾先后被敕封为桂冠诗人。湖畔派诗人在与古典主义的斗争中有过贡献,在诗歌的艺术上有较深的造诣,但是一般而言,湖畔派诗人代表消极浪漫主义倾向。【知识模块】 19 世纪初期文学4 【正确答案】 德国是浪漫主义文学的诞生地。德国早期的浪漫主义以两个文学团体为标志:耶拿派(早期浪漫派)和海德尔堡派(后期浪漫派)。耶拿派是德国最早的一个浪漫主义文学流派,以施莱格

6、尔兄弟和诺瓦利斯为代表,19 世纪他们在耶拿创办的杂志上第一次提出了浪漫主义这个名称,并且系统地阐述了他们的浪漫主义文学主张:强调想象与情感,强调文学创作的绝对自由,追求宗教的神秘和象征感。海德尔堡派(后期浪漫派),代表人物是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主要贡献是收集和整理德国民间文学。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收集编写的民歌集儿童的奇异号角、格林兄弟儿童与家庭童话集都是对德国民族文学的重要贡献。德国浪漫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霍夫曼和海涅,霍夫曼最著名的长篇是童话小说小查克斯,海涅的代表作有西里西亚纺织工人、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抒情长诗),抒发了对德国封建制度和停滞的社会现实的仇恨与憎恶。【知识模块】 19 世

7、纪初期文学5 【正确答案】 “ 拜伦式英雄 ”是指拜伦在”东方叙事诗”等作品中塑造的一系列孤立傲世、富有叛逆精神的主人公形象。他们是海盗、异教徒、造反者、无家可归者等,都具有出众的才华、坚强的意志、反叛的热情,敢于蔑视传统秩序和专制暴政,但是他们的反抗总是和孤独、忧郁结合在一起,乃至傲世独立,离群索居,并以悲剧而告终。最典型的形象是海盗中的康拉德。【知识模块】 19 世纪初期文学6 【正确答案】 1813 至 1816 年,拜伦创作出一组通常称之为”东方故事诗” 的传奇作品,包括异教徒、海盗、阿比道斯的新娘、莱拉、柯林斯的围攻、巴里西纳6 部。它们题材新颖,充满浪漫情调。主人公都是些阴郁孤傲的

8、反叛者,蔑视” 文明”社会的秩序,具有强烈的意志和强烈的反叛热情,是典型的”拜伦式英雄 ”。”东方故事诗”的故事多发生在富有异国情调的 ”东方”环境,奇特不凡,对读者极具吸引力。【知识模块】 19 世纪初期文学7 【正确答案】 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罗斯作家普希金的诗体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从俄罗斯文学和欧洲文学发展史的角度看,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一部具有重大意义的作品。它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是公认的俄罗斯文学的典范之作。小说通过描写彼得堡贵族青年叶甫盖尼.奥涅金的人生经历,展现了 19 世纪 20 年代俄罗斯广阔的社会生活,别林斯基曾称它为”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小说塑造了俄罗斯

9、文学史上第一个” 多余人 ”形象叶甫盖尼.奥涅金,他反映了 19 世纪 20 年代俄国贵族青年的彷徨苦闷。【知识模块】 19 世纪初期文学8 【正确答案】 叙事长诗茨冈是普希金的创作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的过渡作品。诗中将茨冈人纯朴生活理想化,以衬托城市社会的虚伪;通过贵族青年阿乐哥与茨冈姑娘真妃儿感情上的矛盾,表现上流社会与原始民族在道德方面的冲突。诗人借此探求当时贵族青年出路的问题。【知识模块】 19 世纪初期文学9 【正确答案】 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是浪漫主义的一大特色。作者们喜欢将自己的理想人物置身于纯朴宁静的大自然中,衬托现实社会的丑恶及自身理想的美好。作为文学运动,英国浪漫主义的发展

10、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 18 世纪末到 19世纪初,是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形成时期,出现了以”湖畔派” 为代表的第一代浪漫主义诗人。”湖畔派 ”代表人物有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共同特点:讴歌大自然风光或理想化的宗法制农村生活,厌恶现实社会和城市文明;同情弱小,常以下层人物为主人公;艺术上强调感情和想象,要求情感真切,格律自由。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共同发表的抒情歌谣集序言成了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华兹华斯是湖畔诗人中成就最大的一位,他对大自然怀有深厚的感情,对实现了工业化之后具有种种痼疾的城市却颇为厌恶;他认为大自然能够启迪人性中的博爱和善良感情,而且,融合在大自然之中能够使人得到真正的幸福。他

11、的一生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他出身地所在的湖区一带度过的,他的诗歌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直观描绘那里的自然风貌。评论家罗斯金曾称他为那个时代英国诗坛上的风景画家。重要诗作有丁登寺赋、在西敏寺桥上、我好似一朵孤独的流云(又译咏水仙)等。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是拜伦和雪莱,他们又被称为”恶魔派” 。雪莱的诗歌发展了华兹华斯开创的描写大自然的传统,主要作品有:长诗麦布女王,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抒情诗西风颂、云、致云雀等,”冬天如果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的名句预言美好的世界必将来临。【知识模块】 19 世纪初期文学10 【正确答案】 (1)”拜伦式英雄”是指 19 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在 东方叙

12、事诗等作品中塑造的一类人物形象。他们高傲倔强,既不满现实,要求奋起反抗,具有叛逆的性格;但同时又显得忧郁、孤独、悲观,脱离群众,我行我素,始终找不到正确的出路。例如,抒情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中的贵公子哈洛尔德,海盗中的主人公康拉德,哲理剧曼弗雷德中的主人公曼弗雷德,等等。(2)这类人物的思想和性格具有矛盾性:一方面,他们热爱生活,追求幸福,有火热的激情,强烈的爱情,非凡的性格;敢于蔑视现存制度,与社会恶势力势不两立,立志复仇,因此,他们是罪恶社会的反抗者和复仇者。另一方面,他们又傲世独立,行踪诡秘,好走极端,他们的思想基础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在斗争中单枪匹马,远离群众,而且也没有明确的目

13、标,因而最后以失败而告终。(3)”拜伦式英雄”是个人与社会对立的产物,也是作者思想的特点和弱点的艺术反映。这类人物形象相继出现于拜伦笔下,这对于当时英国的封建秩序和资产阶级市侩社会进行的猛烈冲击,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但是他们的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和悲观厌世情绪,又往往会给读者带来消极的作用。俄国的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和诗人普希金都曾指出” 拜伦式英雄 ”的思想弱点及其危害性。【知识模块】 19 世纪初期文学11 【正确答案】 人道主义思想贯穿雨果创作的始终,而且愈到后来愈加强烈。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他是” 通过想象和十九世纪人道主义的三棱镜” 来反映世界的。那么如何评价雨果创作中的人道主义思想呢?雨

14、果小说中人道主义思想的核心是:仁爱感化是改造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善最后必将战胜恶,以自我牺牲来成全他人幸福。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是以仁爱万能为核心的。他确信,仁爱是提高个人道德和医治社会疾苦的最好药方。用他自己的话说:”一切受难者在永恒的爱的光辉照耀下,均将得救。”“怜悯可以使一粒石子发出光辉;在爱的指引下,魔鬼终将重归天使的行列。”他过分热衷于宣扬” 仁慈”、”博爱”,企图让读者相信,爱、善良和仁慈能够改造社会,挽救人类。在雨果的笔下,人道主义不仅可以使遭受不幸的穷人变为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的理想人物,而且还可以感化穷凶极恶的敌人,使他立地成佛。他甚至把希望寄托在” 善心 ”的统治阶级身上,希望他

15、们用 ”善”和” 爱”给劳苦大众”造福”,这样便将人道主义奉为拯救万物的圣丹灵药,把它置于革命之上,成为主宰一切的最高信念了。实际上,这种神化了的人道主义是乌托邦的社会主义,是永远也不可能实现的。【知识模块】 19 世纪初期文学12 【正确答案】 雨果是欧洲文学史上人道主义思想最突出的一位作家,他的人道主义思想集中地表现在他的三部最重要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和九三年中。九三年是雨果最后一部小说,也是他一生人道主义思想发展的总结。小说以共和军平息旺岱叛乱为中心事件,通过对三个主要人物的塑造,表达了作者的人道主义理想,提出了他对革命暴力和人道主义关系的看法。首先是肯定革命暴力。雨果肯定扫荡

16、封建势力的资产阶级革命暴力,在作品中他极力描写共和军队善良、正直的天性,赞颂他们的道义责任感,他认为暴力是不可避免,而且是绝对必须的。用资产阶级革命暴力消灭封建专制,是民主革命的天职,是为了实现人类的理想,这绝非不人道,从这些意义上来说,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和民主革命行为并不矛盾。正如雨果所说,革命就是善,就是正义和真理,反革命就是恶,而他的人道主义就是面向革命、面向正义、面向未来的。其次,在肯定革命暴力的同时,雨果也认为暴力并非万能的,因为革命不仅仅是要在肉体上消灭敌人,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和道义上战胜敌人。所以他提出”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雨果的人道主义与革命、进

17、步并不对立,它不是凌驾于革命斗争之上的指挥棒,恰恰相反,雨果的人道主义建立在革命基础上,是对革命前途的思考和革命意义的升华,是革命彻底胜利、社会不断进步的历史必然。【知识模块】 19 世纪初期文学13 【正确答案】 18 世纪末到 19 世纪初期,在欧洲文学领域里出现了一种新的文学思潮浪漫主义文学。这是继文艺复兴、古典主义、启蒙主义之后,欧洲资产阶级文艺发展的又一高峰。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和文化、历史传统不同,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在欧洲各国发展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德国是浪漫主义运动的诞生地。德国浪漫主义运动是”狂飙突进” 运动的延续和发展。它以 1805 年和 1830 年为界分成三个阶段,

18、分别产生了耶拿派为代表的早期浪漫派、以海德堡派为代表的后期浪漫派和以海涅为代表的新浪漫派。英国是最早出现浪漫主义文学的国家之一。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了 19 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英国浪漫主义的先驱是罗伯特.彭斯和威廉.布莱克。真正开创英国浪漫主义潮流的是第一代浪漫主义诗人”湖畔派” 的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他们的创作代表了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早期成就。继他们之后,英国的第二代浪漫主义作家拜伦、雪莱、济慈、司各特等几乎同时崛起,并把浪漫主义文学带进了更为广阔的境界。1832 年,司各特的去世标志着浪漫主义运动在英国暂时告一段落。到了 19 世纪末,英国浪漫主义思潮出现了回归的现象

19、,丁尼生、勃朗宁夫妇和斯蒂文森等人倍受欢迎,新浪漫主义一度统治英国文坛。在英国和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下,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于 19 世纪 20 年代开始形成。早期的浪漫主义重要作家是夏多布里昂和斯达尔夫人。到波旁王朝复辟初期,产生了拉马丁和维尼这两位重要的浪漫主义诗人。19 世纪 20 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波旁王朝的自由思想的发展,浪漫主义文学在法国形成了繁荣之势,即使在 30 年代现实主义出现并形成主流之后,法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依然成绩卓著,产生了一批杰出的浪漫主义作家。随着德、英、法等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和发展,浪漫主义文学迅速传播到欧洲各国,终于形成了波澜壮阔的全欧性文学思潮。在南欧和东欧,

20、浪漫主义的兴起与19 世纪蓬勃开展的民族复兴、民族解放运动有密切联系,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和鲜明的民族色彩。意大利的曼佐尼、莱奥帕尔迪等的创作,取材本国的历史和民间传说,讴歌爱国主义、维护民族尊严,热情抒发人民渴望祖国独立、统一、自由的理想。在东欧,波兰的密茨凯维支的诗剧先人祭、塔杜施先生等是具有全欧影响的作品,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诗歌,有着鲜明的爱国主义思想、民族特色和强烈的抒情性,在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中别开生面。后来,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到了 19 世纪中期,在一些资本主义较为发达的国家,劳资矛盾开始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浪漫主义作家的理想日益显出它的空幻性,浪漫主义文学趋向衰落,批判现实

21、主义文学逐步取代了浪漫主义文学而成为欧洲文学的主要潮流。【知识模块】 19 世纪初期文学14 【正确答案】 巴黎圣母院最集中最典型地反映了雨果的浪漫主义文艺观。其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表现在:(1)故事情节曲折离奇。这部小说的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富有戏剧性,充满了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的巧合、夸张和怪诞。如:” 奇迹王朝 ”对诗人奇特的审判;艾西摩卡的劫法场,抵御千军万马的进攻;母女重逢;艾西摩卡的尸骨一被分开就化为灰尘等。这些曲折多变,但在本质上又是真实的情节,大大加强了小说的戏剧性,从而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2)人物形象非凡传奇、极富夸张。小说的人物是浪漫主义的典型人物:艾斯梅拉达的美貌和人格力量是

22、非凡的:艾西摩卡的非凡则表现在他可怕的外貌、奇特的举动、巨人般的体力,以及对艾斯梅拉达高尚而充满自我牺牲的爱情及表达方式;克罗德的禁欲和纵欲的矛盾等。这些人物的特点,表现了雨果独具的浪漫主义特征,即追求夸张、想象而不求细节的真实,不求酷似现实。(3)强烈的对比。作为一种美学理想,对比原则是雨果浪漫主义最重要的特征,贯穿着小说的始终。首先是巴黎城市和圣母院和谐美丽的自然环境与人民阴暗不幸的生活构成鲜明对比,这样更突出暴露了封建暴政的黑暗。其次是草菅人命,任意诬陷的封建王朝与尊重人权、公正廉明的”奇迹王朝” 的对比。最主要的是人物形象的对比:正面与反面人物的对比艾斯梅拉达和艾西摩卡是善良、真诚和美

23、好的人性的代表,克罗德、法比则是自私、冷酷和丑恶的人性的代表,善与恶十分鲜明地分别体现在这两组人物身上,产生强烈的对照。还有正面与正面、反面与反面人物之间的对比以及人物自身对比,如艾西摩卡外貌与心灵的对比等。对比原则的运用使得小说的情节和人物显得更奇特,主题更鲜明、突出。(4)大胆的虚构与奇特的夸张手法,怪诞、神秘的气氛,是巴黎圣母院浪漫主义特色的又一重要方面。小说充满了这一类现实生活中所不大可能有的夸张和怪诞的描写:”乞丐王国 ”的奇特生活,破罐缔姻的习俗,副主教不可告人的密室,卡西摩多孤身一人抵抗” 乞丐王国 ”的攻打,神奇的小鞋以及艾斯梅拉达临刑前的母女意外重逢与死别,故事结尾处卡西摩多

24、神秘的失踪,两年后隼山墓穴艾斯梅拉达与艾西摩卡紧紧搂抱的尸骨,旋即又化成灰烬,所有这些大胆的虚构和夸张的描写,无不显示出雨果浪漫主义的鲜明特色。(5)作者以浓烈的色彩描绘了中世纪特征鲜明而绚丽的城市图景,给读者展现了一个充满绚烂和奇特声响的世界。这些描写都极强地增加了小说的浪漫主义色彩。比如第三卷中的两章,对壮丽的街景和圣母院巍峨高大的哥特式建筑群,以及回荡在它们上空的钟声的细致描绘,显得那样肃穆庄严、神秘奇特而引人人胜。这也是历来受人赞赏的精彩篇章之一。总之,巴黎圣母院不愧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丰碑,小说以紧张非凡的情节、奇拔突兀的夸张、宏伟磅礴的场景、活泼奔放的文思、纵横跌宕的运笔,显示了雨果作

25、为浪漫主义代表作家精湛的小说技巧和卓越的艺术才华。“美丑对照原则 ”的表现:雨果在他著名的浪漫主义宣言书克伦威尔序中,精辟地阐述了美丑善恶对照的浪漫主义创作原则:”滑稽丑怪作为崇高优美的配角和对照,要算是大自然所给予艺术最丰富的源泉。”“ 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善与恶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而他的巴黎圣母院可以说是运用对照原则进行创作的艺术典范。美与丑、善与恶、明与暗、崇高与卑劣,界线极为鲜明,特别是人物塑造纵横内外的对照、情节与场面的对照,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1)翻开小说,两个迥然不同的生活画卷便展现出来:一个是以克罗德、路易十一、法比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

26、教会僧侣的世界,他们残暴、黑暗、堕落、伪善;另一个是由艾斯梅拉达、卡西摩多以及妓女、小偷、乞丐们组成的下层平民的世界,他们受苦受难,却善良、正直、勇敢、友爱。如此鲜明的对照,既反映了法国中世纪阶级对立的历史真实,又概括了当代法国两种势力冲突的社会现实,并具有相当的广度和深度。” 乞丐王国 ”怪厅对甘果瓦的审判,和宗教法庭对艾斯梅拉达的审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的审判,似乎滑稽,然而平等、公正、人道,滑稽中寄寓着崇高;后者的审判,貌似庄严,实则随心所欲,草菅人命,强加罪名,残害无辜,庄严中包含着可笑,充满诡谲凶险。善良美丽的艾斯梅拉达蒙受冤屈,受酷刑,遭杀害,而真正的罪恶元凶克罗德却逍遥法外,

27、甚至坐上审判席。这些意味深长的对照,对反动虚伪的封建法律进行了最辛辣的嘲讽和深刻有力的批判。(2)人物形象塑造的美丑对照是巴黎圣母院对照艺术的精髓所在。它不仅体现在人物之间的相互对比,也体现在人物自身外形与心灵的美丑对比上。副主教克罗德和敲钟人艾西摩卡,他们俩是义父子,但两个形象截然相反。一个代表至恶,一个代表至善。克罗德道貌岸然而心同蛇蝎。中世纪宗教的禁欲主义扭曲了他的性格,表面上他是不近女色清苦威严的圣徒,骨子里却是欲火中烧的色情狂。出于无可抑制的卑劣情欲,他施展诡计企图将美丽的姑娘占为己有。一旦阴谋不能得逞,他就制造谣言,利用宗教,控制司法,勾结官府,把无辜的少女置之死地。克罗德是杀害艾

28、斯梅拉达的刽子手,是天主教极恶的化身。小说通过这个伪善至恶的典型,揭露了封建教会罪恶的血腥本质。艾西摩卡外形丑怪而心地善良。这个弃儿出身的敲钟人,独眼、驼背、跛脚、又聋又哑,是一个被人当成笑料的奇丑无比的畸形人,但作品却赋予他纯朴而高尚的心灵。他从艾斯梅拉达身上受到了善良无私和仁爱的启示,对自己的过错,能够由衷地自责。他救人于危难,显示了大义凛然的正气,非凡的机智和勇气;他满怀感激、爱慕、同情、尊重的复杂感情,对少女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精心照料。最为难得的是当他认清了” 义父” 克罗德的残酷与奸诈,便毫不迟疑地惩处了这个残害无辜的豺狼。最后,他又毅然殉情在艾斯梅拉达的身旁。艾西摩卡鲜明的爱憎、自我

29、牺牲和大智大勇,表明了一个” 卑贱者 ”心灵的崇高和至善至美。圣母院的副主教和敲钟人,一反一正,一丑一美,恰成鲜明的对比。此外,同是正面人物或反面人物,他们之间亦成对比。同是受苦人的正面人物艾斯梅拉达和艾西摩卡,外形上,一个美如天仙,一个丑似地煞,但他们的心灵却同样洁净无暇、光彩照人;同是反面人物的副主教和卫队长,一个代表神权,一个代表王权,一个” 庄严” ,一个 ”俊美”,而他们的灵魂却同样卑鄙丑恶,同是凌辱、欺骗下层穷苦人民的凶恶敌人。【知识模块】 19 世纪初期文学15 【正确答案】 雨果的论克伦威尔序被看做是浪漫主义宣言,在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序言里,雨果提出了”艺术自由” 的

30、信条。他要求扩大艺术表现的范围,强调自然中的一切都可以成为艺术题材;强调作家应该根据一定的道德和美学理想不拘传统自己创作,深入到心灵中进行挖掘,无拘无束地抒发主观的思想感情。雨果还集中批判了古典主义悲剧因素和喜剧因素不可逾越的规定,以及将崇高优美和滑稽丑陋截然分开的做法。他认为,新时代的艺术应将二者融于一体。因为”万物中的一切并非都是合乎人性的美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雨果认为,事物的这种现象产生于基督教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既然客观存在着善恶美丑两种要素,所以文艺理所当然地应该描写这两种要素的对照。他认为,文艺的真实”产生于崇高优美和滑稽

31、丑怪的非自然的结合”。古典主义只表现” 崇高的优美 ”而排斥粗野丑怪和平凡的事物,是完全违背自然和生活真实的。同时,雨果非常强调诗人在反映客观现实过程中的主观作用,他所描写的美丑现象都是理想化的和十分夸张的。雨果认为,艺术这面镜子在” 集中” 的时候, ”不仅不减弱原来的颜色和光彩”,而且应该把它们”凝聚起来,把微光化为光明,把光明化成火光”。这实际上就是为了形成强烈和鲜明的对照而要求作家进行夸张,其结果便是描写不寻常的现象。这种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对照原则,是贯穿 序言全篇的理论线索,也是雨果文艺美学思想的核心。雨果的这种美学对照原则,在他的戏剧和小说创作中贯穿始终。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

32、一,角色安排的对照。雨果认为,美的角色旁边设置丑的角色,通过美、丑两个极端的对比突出美的形象。如巴黎圣母院,在角色的安排上,运用对照原则,鲜明突出,增强了角色的审美性。例如,善良、诚挚、美丽、纯洁的艾斯梅拉达,与在道貌岸然的法衣覆盖下,隐藏着肮脏兽性、卑鄙、恶毒灵魂的副主教克罗德形成鲜明对照,反衬出艾斯梅拉达高尚和纯洁的人性美;卡西摩多跛、聋、瞎、奇丑无比,但他心灵高尚、纯洁、正义,与卫队长英俊潇洒、漂亮,但内心却自私丑陋、卑鄙,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第二,不同情境的对照。雨果说:”当艺术本身合情合理的时候,就更有把握把各种事物表现得彻底,而表现彻底的最好方式是对照。”巴黎圣母院中,广场上卡西摩多

33、在绞刑架下,受鞭打折磨,围观的人投石唾骂,烈日下的卡西磨多企盼有人能救他并给他口水喝。就在这丑恶的情境中,美丽的艾斯梅拉达,拎着桶水走向了卡西摩多,把水送到他干裂的唇边。这正是雨果所言的,把美的人物同丑的情境加以对照,使美者愈见其美。第三,情节的对照。雨果说:”在戏剧里形体和心灵都在起作用,人物和情节都被这双重动因所推动,忽而滑稽突梯,忽而惊心动魄。”例如,悲惨世界中写冉阿让带着珂赛特从沙威的追捕中逃脱,进入一个月色朦胧、万籁俱寂的园子里,而且耳边不时传来一阵阵祈祷声交织而成的音乐。当读者正在为他们的化险为夷而欢愉时,作家笔锋一转,随着冉阿让的视线,出现了一问厅堂,那里正僵卧着一个可怕的人,”

34、颈子上仿佛有根绳子,像蛇一样拖在石板上” 。情节对照之鲜明,使读者的情绪乍暖又寒,乍喜又惊,深为人物的命运担忧,其艺术共鸣颇佳。第四,外在形象和内心品质的对照。雨果认为,在创作中要向观众展示出两个意境,既要照亮人物的外部,也要照亮人物的内心。在巴黎圣母院中,他塑造了卡西摩多。在运用人物本身固有因素,即外形和内心的对照原则方面,是十分杰出的。这个人物给世界文学画廊增添了一个罕见的角色。第五,人物性格内部光明面与阴暗面的对照。雨果认为,人的性格兼具神性和兽性两个方面,即使雄才大略的伟人,也免不了有愚蠢之处。例如,他在剧本克伦威尔中塑造的 17 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家克伦威尔,就是一个复杂的、混合的

35、、多样化的个性,作家写出了他内心世界的善与恶、天才与渺小的矛盾性格,表现了一个形象化的” 双重人格的克伦威尔 ”。【知识模块】 19 世纪初期文学16 【正确答案】 “ 多余人 ”最早由赫尔岑在往事与随想 中提出。”多余人”是 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他们虽然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群众;虽然不满社会现实,却缺少反抗的行动,可以说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嫉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他们既不愿意站在政府的一边,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不能和人民站在一起,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他们很是心

36、仪西方的自由思想,他们也很不满俄国的现状,又无能无力改变这种现状,然而他们又都是大贵族和权势者的代表人物,不可能与底层人民相结合来改变俄国现状。多余人的形象包括普希金笔下的叶甫盖尼.奥涅金、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赫尔岑笔下的别尔托夫、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摩夫等。”多余人”人物系列是 19 世纪俄罗斯文学独有的成就,同时也是 19 世纪俄罗斯文学的最高成就之一。【知识模块】 19 世纪初期文学17 【正确答案】 1830 年普希金以伊凡.彼得罗维奇.别尔金为笔名发表了别尔金小说集,其中包括五个短篇小说,即驿站长、风雪、射击、棺材匠、村姑小姐。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驿站长,它叙述了一

37、个忠厚善良的小人物维林辛酸悲惨的一生。他终日辛劳为旅客服务,遭到往来官吏的欺凌,在这不宁静的生活中只有单纯美丽的女儿是他唯一的欣慰。女儿被拐走后,他怅然若失,想尽办法来到彼得堡,期望找回”迷途的羔羊” 他的女儿杜妮娅。可是狠心的军官明斯基却将他拒之门外。维林孤苦无靠,回去之后不久就悲愤而死。小说鲜明地表现出作者的民主主义思想。作者以同情和尊敬的心情描写了小职员的命运,开了俄国文学描写”小人物 ”的先河。在驿站长中,十四品文官驿站长萨姆松.维林的女儿杜妮亚被贵族军官明斯基拐走。这样的事很普通,而且明斯基并没有凭借权势,杜妮亚也似乎出于爱情,她最后也没有遭到遗弃。普希金却善于通过这个平淡无奇的故事

38、,写出”小人物” 的悲剧。小说的开头部分是点题,开宗明义地说出驿站长的卑微地位和备受欺压的境况。在这个背景上,引出萨姆松.维林,表明他的遭遇的典型意义。作品的中心部分是讲故事人三次路过驿站的见闻。第一次路过时,我们看到的是一片欢乐气氛。聪明活泼、娇小可爱的杜妮亚宛似和煦的阳光,暂时驱散了驿站长郁郁寡欢的命运的阴影。他”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露出”得意洋洋的神情”。不过,在这一段不到千字的篇页中,作者却花了近三分之一的文字去描写浪子回头那幅画,看来是为下文故事的发展埋下伏笔。第二次路过时,驿站里呈现一片衰败的景象,驿站长则变成满面皱纹、头白背驼的衰弱老头,这一切同第一次路过的景象适成鲜明的对照

39、。然而,作者着重描写的不只是驿站长的孤苦无依。从明斯基的扬起马鞭和杜妮亚的出面解围到维林探问女儿、被明斯基抓住衣领逐出为止,作家深刻地揭示出这其间存在的社会矛盾,写出了” 小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第三次路过是尾声,它只是用以加浓这个悲剧的阴暗色调;与此同时,作家让杜妮亚凭吊父亲的孤坟,借以说明她没有见弃于明斯基,来减弱故事的悲剧气氛。驿站长的艺术特色:它主要是叙述而不是描写。作家在讲故事,很少描写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和人物的外貌。它不使用心理分析的手法,只是借助人物的言词和动作(如驿站长的朴实、善良和逆来顺受)以及人物的内心活动(如驿站长避不回答讲故事人提出的问题,他扔掉明斯基塞给的钞票又想捡回等等)来刻画性格,小说的结构十分紧凑,笔墨高度洗练,完全符合普希金自己对散文提出的要求:朴素、简洁、明确。【知识模块】 19 世纪初期文学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