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5 ,大小:50KB ,
资源ID:848707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84870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考研类试卷]普通生物学(生物多样性的进化)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wealthynice10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考研类试卷]普通生物学(生物多样性的进化)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

1、普通生物学(生物多样性的进化)模拟试卷 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 (云南大学,2004) 扁形动物的出现是动物进化史的一个重要阶段,这是因为扁形动物有_。(A)辐射对称的体型、两个胚层(B)两侧对称的体型、三个胚层(C)辐射对称的体型、三个胚层(D)两侧对称的体型、真体腔2 (厦门大学,2002) 指出下列各题四个划线部分中唯一的错误之处_。扁形动物在动物进化中首先出现 A中胚层、B循环系统、C肌肉组织和 D排泄系统 。3 (厦门大学,2001) 人被蛔虫感染上的途径是_。(A)幼虫钻人皮肤(B)蛔虫卵随食物进入(C)通过同居的衣被带虫卵感染

2、(D)蚊子叮人感染4 蛔虫是_的生物。(A)三胚层、真体腔、梯形神经(B)二胚层、无体腔、网状神经(C)三胚层、假体腔、背腹神经索(D)二胚层、真体腔、链状神经5 (云南大学,2004) 生活史中不出现变态的动物是_。(A)蜻蜓(B)乌龟(C)蝗虫(D)青蛙(E)苍蝇6 (厦门大学,2001) 以下哪一组是对脊索动物与高等无脊椎动物共同点的正确描述?_(A)脊索、后口、次级体腔(B)肛后尾、三胚层、两侧对称(C)咽鳃裂、两侧对称、次级体腔(D)后口、三胚层、分节现象7 (厦门大学,2000) 下列哪一组成是脊索动物最主要的共同特征_。(A)脊索、闭管式循环系统、鳃裂(B)脊索、鳃裂、肛后尾(C

3、)脊索、鳃裂、背神经管(D)脊索、闭管式循环系统、肛后尾8 (厦门大学,2001) 雄鸟具备交配器的有_。(A)天鹅(B)燕鸥(C)夜鹰(D)啄木鸟9 (厦门大学,2002) 指出下列各题四个划线部分中唯一的错误之处_。A鼠科、B豪猪科、C仓鼠科、D猬科 动物都是啮齿目动物。10 (厦门大学,2000)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目前对濒危物种进行保护主要有哪些形式?11 举例说明细菌的营养类型有几种,简述其在自然界的作用。12 (厦门大学,2002) 为什么临床上出现耐药细菌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耐药性越来越强?13 论述植物由水生到陆生的演化和适应。14 试述低等植物与高等植物的主要特征,并举出各类

4、群的主要代表植物(每类群至少 5 种)。15 (厦门大学,2000) 试比较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异同点。16 (青岛海洋大学,2001)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主要区别。17 裸子植物比蕨类植物更适应陆地生活,其适应性表现在哪些方面?18 被子植物比其他类群植物更适应陆地生活,试从孢子体形态、结构和生活史特点分析其适应性。19 以被子植物的形态结构简要说明为什么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20 从子叶数目、根系、茎内维管束、叶脉、花各部分数目等五个方面说明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不同。21 比较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并以这三者的变化关系说明植物界的演化规律。22 简述原生

5、动物门的特征、分类、代表动物。23 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如何理解它在动物进化上占重要地位。24 叙述两侧对称的出现在动物进化史上的重要适应意义。25 比较腔肠、扁形和环节三门动物,说明在有机体结构和功能方面的进化。26 举例说明无脊椎动物体制(体型)进化的途径与适应环境的关系。27 叙述鱼类的进步性特征。28 两栖类对陆地环境的初步适应性和不完善性表现在哪些方面?29 (厦门大学,2001) 举例说明昆虫口器的类型及功能。30 (四川大学,2002) 动物界最繁荣昌盛的是哪一门?又以哪一纲为最? 他们有何重要特征?31 叙述爬行动物的主要进步特征。普通生物学(生物多样性的进化)模拟试卷

6、 4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生物多样性的进化2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生物多样性的进化3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生物多样性的进化4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生物多样性的进化5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生物多样性的进化6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生物多样性的进化7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生物多样性的进化8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生物多样性的进化9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生物多样性的进化10 【正确答案】 所有来源的形形色色生物体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及其

7、所构成的生态总和体,也包括物种内部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目前对濒危物种进行保护的对策: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新技术的作用。就地保护在原来生境中对濒危动植物实施保护。由于自然选择的择优汰劣作用,能保持野生状态下物种的活力,因此,就地保护是将物种作为生物圈中的一个有生存力的物种进行保护,是最有效的保护。迁地保护是指将濒危动植物迁移到人工环境中或易地实施保护。当物种丧失在野生环境中生存的能力,在野生状态下即将灭绝时,迁地保护无疑提供了最后一套保护方案。基因资源库等新技术的应用在保存野生生物遗传物质方面有重要意义。【知识模块】 生物多样性的进化11 【正确答案】 细菌的营养类型分自养和异养两种类型

8、。少数细菌是自养的。(1)光合细菌,有些细菌能够通过光合作用直接摄取日光能,绿硫细菌和紫硫细菌。(2)化能自养细菌(chemoautotrophic bacteria),这类细菌能将自然界的无机物氧化,从中取得能,并利用取得的能将 CO2 还原成糖类。有些细菌通过无机化合物如NH3、H2S 等的氧化而取得能量(化能合成作用)。大多数细菌是异养的,即腐食性的、吞噬性的。 细菌是自然界的分解者。细菌的代谢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十分重要,自然界如果没有细菌,物质的循环就不可能实现,动、植物的尸体就将堆积如山;由于细菌的作用,尸体被分解,复杂的有机物如蛋白质等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被植物根部所吸收。在氮的循

9、环中,固氮细菌起着重要的作用,空气中有大量的氮气,只有某些细菌、蓝藻和少数真菌能利用空气中的氮,使之转变成可为其他生物利用的化合物。这种细菌统称为固氮菌。有的固氮菌是独立生活于土壤或水中的,有一属固氮菌,即根瘤菌(Rhizobium),是生活在豆科植物根部的,这些固氮菌都能将大气中的氮经固氮酶(nitrogenase)的作用而还原为 NH3(NH4+),供植物合成氨基酸之用。【知识模块】 生物多样性的进化12 【正确答案】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不合理使用,临床上出现耐药细菌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耐药性越来越强。主要原因是细菌遗传变异和生物化学改变所致。(1)编码抗菌药物作用靶位的核苷酸发生点突变

10、,导致转录的靶位蛋白空间构象发生改变,其物理化学性质也可以随之发生变化,结果使药物与靶位之间的结合力下降或丧失,而使细菌产生耐药性。(2)质粒介导的对抗生素具有较强水解作用的酶基因通过接合或转导作用在不同的细菌之间进行转移。(3)细菌产生灭活酶或钝化酶来灭活或修饰进入细菌细胞内的抗菌物质,使之失去活性。(4)细菌细胞壁的障碍或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抗生素无法进入细胞内到达作用靶位而发挥抗菌效能。(5)外膜存在着独特的药物泵出系统,可以将进入胞内的药物泵出胞外而致耐药。作用靶位改变后会使抗生素失去作用位点。【知识模块】 生物多样性的进化13 【正确答案】 植物从水生到陆生面临的主要问题:(1)水分

11、和矿物质的吸收和运输;(2)气体交换; (3)抵抗重力的问题; (4)陆生环境( 温度、风力、湿度及光等)变动剧烈。植物适应陆生环境的方式:体表有角质层、蜡质,防止水分过度散失;生殖器官多细胞;合子在母体内发育成胚,使胚胎得到保护。【知识模块】 生物多样性的进化14 【正确答案】 (1)低等植物生活在水中。高等植物生活在阴湿处或陆地上。(2)低等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高等植物分化出了根、茎、叶。(3)低等植物雌性生殖器官为单细胞,而高等植物生殖器官为多细胞。(4)低等植物有性生殖的合子不经过胚的阶段直接发育成新个体,而高等植物有性生殖的合子经过胚的阶段发育成新个体。低等植物主要包括藻类植物、

12、地衣植物几大类,高等植物主要包括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几大类。各类群的主要代表植物有:藻类植物颤藻、发菜、衣藻、水绵、海带、紫菜,苔藓植物地钱、葫芦藓、金发藓、立碗藓等;蕨类植物石松、卷柏、福建观音坐莲、桫椤、蕨和田字苹等;裸子植物苏铁、银杏、华南五针松(广东松)、马尾松、南方红豆杉、买麻藤等;被子植物荷花玉兰、白兰花、黄莲、阴香、桑、百合、鱼尾葵等。【知识模块】 生物多样性的进化15 【正确答案】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同属种子植物。裸子植物木质部大多数只有管胞,极少数有导管。韧皮部中只有筛管而无伴胞。其配子体完全寄生在孢子体上,且仍保留着结构较简单的颈卵器。其胚珠裸露,不被大孢

13、子所形成的心皮所包被,传粉时,花粉粒可经珠孔直接进入胚珠。大多数裸子植物具有多胚现象。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要演化和完善得多,表现在:(1)出现了真正的花;围绕性器官出现苞、萼、瓣等保护的结构;雄蕊有花药和花丝,大孢子叶发育成具有子房、花柱、柱头的雌蕊;由柱头而不是直接由胚珠受粉;(2)雌、雄配子体简化;具有特殊的“双受精 ”,胚乳是受精产物; (3)传粉方式多样化; (4)形成了果实,多样化的果实促成了被子植物的传播;(5)孢子体高度发达和多样化,适应性广。【知识模块】 生物多样性的进化16 【正确答案】 (1)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不形成果实。被子植物的种子不裸露,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

14、。(2)裸子植物种子的胚具有 2 至多个子叶。被子植物种子的胚具 12 个子叶。(3)裸子植物都是木本,多乔木。被子植物有草本和木本。(4)裸子植物根系多数为直根系,被子植物为直根系和须根系 2 种类型。(5)裸子植物次生木质部组成成分比较简单,无导管,有管胞,无典型的木纤维,有木射线,木薄壁组织或有或无。被子植物次生木质部的组成成分比较复杂,有导管、管胞、木射线、木纤维和木薄壁组织。(6)裸子植物韧皮部一般无筛管和伴胞,有筛胞,韧皮薄壁组织常聚集成群,很少有韧皮纤维。被子植物韧皮部通常有筛管和伴胞,韧皮薄壁组织分布多样化,常有韧皮纤维。(7)裸子植物营养叶的构造简单,多为针形和鳞片形,多为旱

15、生型。被子植物营养叶的构造的复杂,多样,有旱生、水生和中生叶的类型。(8)裸子植物具孢子叶球,无真正的花。被子植物有真正的花。(9)裸子植物无双受精作用,受精时有新细胞质形成。被子植物具有双受精现象。【知识模块】 生物多样性的进化17 【正确答案】 裸子植物是种子植物。(1)合子发育为胚,继而发育成种子,植物体中分化出更完善的维管组织。(2)孢子体发达,高度分化,并占绝对优势;相反配子体则极为简化,不能离开孢子体而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孢子体上。(3)受精过程中产生花粉管。【知识模块】 生物多样性的进化18 【正确答案】 (1)被子植物孢子体高度发达,有导管,配子体极度简化,无颈卵器和精子器,精

16、子无鞭毛;(2)被子植物具有真正的花;(3)被子植物具有双受精过程;(4)被子植物的胚珠包藏,受到保护;(5) 被子植物无多胚现象,提高了胚的效率;(6)被子植物具有丰富的体型、生境、营养方式和传粉方式多样化。被子植物的这些特点使其比其他类群植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知识模块】 生物多样性的进化19 【正确答案】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发展到最高级、最繁荣和分布最广的植物类群,其主要特征为:(1)被子植物最显著的特征是具有真正的花;(2)被子植物的胚珠包藏在心皮构成的子房内,经受精作用后,子房形成果实,种子又包被在果皮之内。果实的形成使种子不仅受到特殊保护,免遭外界不良环境的伤害,而且有利于种子的散布

17、;(3)被子植物的孢子体(植物体) 高度发达,在它们的生活史中占绝对优势,木质部是由导管分子所组成,并伴随有木纤维,使水分运输畅通无阻;(4)被子植物的配子体进一步简化。被子植物的配子体达到了最简单的程度。小孢子即单核花粉粒发育成的雄配子体只有 2 个细胞或者 3 个细胞。大孢子发育为成熟的雌配子体称为胚囊,胚囊通常只有 7 个细胞:3 个反足细胞、1 个中央细胞(包括2 个极核)、2 个助细胞、1 个卵细胞。颈卵器消失。可见,被子植物的雌、雄配子体均无独立生活能力,终生寄生在孢子体上,结构上比裸子植物更加简化;(5)出现双受精现象和新型胚乳。被子植物生殖时,一个精子与卵结合发育成胚(2n),

18、另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形成三倍体的胚乳(3n)。所以不仅胚融合了双亲的遗传物质,而且胚乳也具有双亲的特性,这与裸子植物的胚乳直接由雌配子体(n)发育而来不同;(6)被子植物的生长形式和营养方式具有明显的多样性。被子植物的生长形式有木本的乔木、灌木和藤本,它们又有常绿的和落叶的;而更多的是草本植物,又分多年生、二年生及一年生植物,还有一些短生植物。被子植物大部分可行光合作用,是自养的,也有寄生和半寄生的、食虫的、腐生的以及与某些低等植物共生的营养类型。而裸子植物均为木本植物。从被子植物的形态结构可见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适应性陆生环境。【知识模块】 生物多样性的进化20 【正确答案】 单子叶植物

19、和双子叶植物的主要区别是:(1)子叶数目:单子叶植物种子子叶 1 枚,双子叶植物种子子叶 2 枚。(2)根系:单子叶植物的根系为须根系,双子叶植物根系为直根系。(3)茎内维管束:单子叶植物的茎内维管束是散生的;双子叶植物的茎内维管束排列成圆筒状;且单子叶植物的茎原形成层全部分化为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其茎只有初生生长,无次生生长。而双子叶植物茎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有原形成层保留部分,其茎可进行次生生长。使茎加粗。(4)脉序:单子叶植物的脉序为弧形或平行脉序,双子叶植物的脉序为网状脉序。(5)花:单子叶植物的花通常为 3 基数,而双子叶植物的花通常为 5 或 4 基数;单子叶植物的花粉具

20、单个萌发孔,双子叶植物的花粉具 3 个萌发孔。【知识模块】 生物多样性的进化21 【正确答案】 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都是高等植物,都具有高等植物的特征;有根、茎、叶的分化;多细胞生殖器官;有性生殖的合子经过胚的阶段发育成新个体等。苔藓植物是一类结构比较简单的高等植物,是植物从水生到陆生过渡形式的代表。其主要特征是:(1)比较高级的种类其植物体有茎、叶的分化,可是还都没有真正的根。(2)它们没有维管束那样的真正输导组织。有性生殖器官是由多个细胞构成,雄性生殖器官叫精子器,雌性生殖器官叫颈卵器。(3)配子体占优势,孢子植物体不能离开配子体独立生活。蕨类植物一般陆生。其主要特征是:(1)有根

21、、茎、叶的分化。(2)有由木质部和韧皮部组成的维管束。(3)有明显的世代交替,孢子体和配子体都能独立的生活。种子植物最大的特征是产生了种子。与种子出现有密切关系的是花粉管的产生,它将精子送到卵旁,这样在受精这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上,就不再受环境一水的限制。它们的孢子体发达,高度分化,并占绝对优势;相反配子体则极为简化,不能离开孢子体而独立生活。由此可见,这三大类群植物的演化规律是:植物体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合子发育形成胚。从水生到陆生,并逐渐相应出现了适应陆生生活的形态结构(根的出现、维管组织的分化、机械组织的分化和加强、精子失去鞭毛、种子的形成、孢子体逐渐发达,配子体逐渐退化等)。种子植物是最适应

22、陆生生活的植物类群。【知识模块】 生物多样性的进化22 【正确答案】 原生动物的特征:身体微小,结构简单,整个身体是由一个细胞构成。原生动物是动物界最原始、最低等、最微小、最简单的单细胞动物。原生动物作为一个动物体来讲是最简单的,而作为一个细胞来讲是最复杂的。分类:(1)鞭毛虫纲, (2)肉足虫纲, (3)孢子虫纲,(4) 纤毛虫纲。代表动物:利什曼原虫、草履虫、钟形虫、喇叭虫、变形虫、毛口虫、唇滴虫。【知识模块】 生物多样性的进化23 【正确答案】 (1)辐射对称:体型有了固定的对称形式,有的出现两辐射对称。(2)两胚层,原始消化腔消化循环腔;有口无肛。(3)组织分化:皮肌细胞。(4)肌肉结

23、构:皮肌细胞的形成,说明上皮与肌肉没分开原始现象。(5)原始神经系统神经网。在低等的多细胞动物中,海绵动物具有一系列特殊的特征:水沟系,发达的领细胞,骨针,胚胎发育存在逆转现象等,与其他多细胞动物差异很大,是侧支;而腔肠动物具上述特征,所有其他后生动物都是经过这个阶段发展起来,腔肠动物才是真正后生动物开始,因此,它在动物进化中占重要地位。【知识模块】 生物多样性的进化24 【正确答案】 从扁形动物开始出现了两侧对称的体型,即通过动物体的中央轴,只有一个对称面将动物体分成左右相等的两部分,因此两侧对称也称为左右对称。从动物演化上看,这种体型主要是由于动物从水中漂浮生活进入到水底爬行生活的结果。已

24、发展的这种体型对动物的进化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凡是两侧对称的动物,其体可明显的分出前后、左右、背腹。体背面发展了保护的功能;腹面发展了运动的功能;向前的一端总是首先接触新的外界条件,促进了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越来越向体前端集中,逐渐出现了头部,使得动物由不定向运动变为定向运动,使动物的感应更为准确、迅速而有效,使其适应的范围更广泛。两侧对称不仅适于游泳,又适于爬行。从水中爬行才有可能进化到陆地上爬行。因此两侧对称是动物由水生发展到陆生的重要条件。【知识模块】 生物多样性的进化25 【正确答案】 腔肠动物门:(1)辐射对称,(2) 两胚层,(3)有组织分化,(4) 原始的消化腔消化循环腔。(5)原始

25、的神经系统神经网。扁形动物门:(1)两侧对称,(2) 三胚层,(3)无体腔,(4) 具皮肌囊,(5)无完全的消化系统(有口无肛) ,(6) 原肾管的排泄系统, (7)梯形神经系统,(8) 出现了固定的生殖腺、生殖导管及附属腺。环节动物门:(1)身体分成体节,(2) 具有真体腔,(3) 开始出现疣足形式的附肢,(4)大多数具刚毛,着生在体壁或疣足上,(5)有按节排列的后肾管,(6)闭管式的循环系统,(7)神经系统集中,前端有脑,每节各有神经节形成连锁状的神经索。【知识模块】 生物多样性的进化26 【正确答案】 海绵动物的体型多不对称,适应水中固着生活;腔肠动物辐射对称,适应水中固着或漂浮;扁形、

26、原腔、环节、软体、节肢动物两侧对称,适应于爬行、游泳或飞翔。棘皮动物五辐射对称,适应于不活跃的生活方式,海参又发展成两侧对称。【知识模块】 生物多样性的进化27 【正确答案】 鱼类是适应水栖生活的低级有颌脊椎动物,具有比圆口类更为进步的机能结构,主要表现在:(1)脊柱代替了脊索,脊柱由躯干椎和尾椎组成。加强了支持、运动和保护的机能。(2)出现了上下颌。在脊椎动物进化史上,上下颌的出现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3)有了成对的附肢,即一对胸鳍和一对腹鳍。其基本功能是维持身体的平衡和改变运动的方向。偶鳍的出现大大加强了动物的游泳能力,并为陆生脊椎动物四肢的出现提供了先决条件。(4)脑和感觉器官更为发达,

27、脑分为明显的 5 部分。开始具有一对鼻孔;平衡器官为侧线和有 3 个半规管的内耳。保护脑和感觉器官的头骨也较圆口类更为完整。脑和感觉器官的发达更能促进体内各部的协调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知识模块】 生物多样性的进化28 【正确答案】 两栖纲是一类在个体发育中经历幼体水生和成体水陆兼栖生活的变温动物,是脊椎动物由水生进入陆生的过渡类型。两栖类对陆地环境的初步适应性:(1)两栖类初步适应于干燥的陆地环境,表皮开始发生不完全的角质化(仅是表层的 12 层细胞轻微角质化)。(2)运动性装置( 骨骼、肌肉)所担负的任务加重而且复杂化。适应于重力因素的改变,两栖类发展了强有力的五趾型附肢。(3)脊柱除

28、一般的增加坚固程度外,进一步分化为:颈椎(与头骨的枕骨髁相关节,使头部有了上下运动的可能性)、躯干椎、荐椎(与腰带的髂骨联结,使后肢获得了稳固的支持)、尾椎。 (较鱼多了颈椎和荐椎)(4) 水外呼吸的问题的进一步解决,两栖类继承并发展了从总鳍鱼传下来的肺呼吸,但由于肺的发展还不完善,因此,还以皮肤作为辅助呼吸器官。(5)随着呼吸系统的改变,循环系统发生相应的改变,由单循环改变为不完全的双循环;心脏由一心房一心室改变为二心房一心室。(6)陆地上复杂的环境条件引起两栖类脑的进步性变化,大脑两半球已完全分开,大脑顶部也有了神经细胞(脑皮层出现) 。(7) 脊椎动物上陆后,随着传导声、光介质的改变,感

29、觉器官也相应地改造,其中听觉器官的改造尤为深刻。两栖类出现了中耳鼓膜及听小骨。(8)成体的排泄系统为成对的中肾;主要的含氮废物是尿素。两栖类一方面开始获得了一系列适应陆地生活的特征,但还不完善,另外,也还保留着水栖祖先的原始性状:(1)表皮角质化不完全,不能有效防止体内水分蒸发。(2)两栖类皮肤的通透性使得它们不能生活于盐水或盐分很大的土壤中,盐分对蛙卵和幼体特别有害,因此,在海水中和海岛上没有两栖类。(3)两栖类仍是变温动物,还必须受周围环境的温度条件的制约,当环境温度在 78时,大多数种类即进入蛰眠。(4)成体的肺呼吸还不完善,必须有皮肤的辅助呼吸。(5)卵在体外受精,幼体在水中发育,胚胎

30、没有羊膜(和圆口类、鱼类同属于无羊膜动物),卵只有在水中才能进行繁殖。【知识模块】 生物多样性的进化29 【正确答案】 (1)咀嚼式口器。用来取食固体食物的。有上唇、下唇、上颚、下颚和舌构成,如直翅目。(2)嚼吸式口器。既能咀嚼固体食物,又能吸收液体食物,为一些高等膜翅目昆虫所具有。蜜蜂的口器是这类口器的典型代表。(3)刺吸式口器。吸食动物血液和植物汁液,如蚊子。(4)舐吸式口器。苍蝇的口器是舐吸式口器,吃东西又吸又舔,就象一个蘑菇头。喙由下唇特化而来的,其前壁向下纵凹成唇槽,上唇呈刀状盖在上面,槽内藏着扁长的舌头,舌与槽形成食物道。(5)虹吸式口器。蝴蝶和蛾类特有的口器,吸食花朵深处的花蜜,

31、喙管是由左右下颚的外颚叶极度延长后合在一起形成的,用时能伸开,不用时就盘卷起来。【知识模块】 生物多样性的进化30 【正确答案】 节肢动物是动物界种类最多的一门,约占动物总数的 45,是无脊椎动物中登陆最成功的一门,以昆虫纲为最,约 85 万种,是动物界最大的一纲,约占节肢动物的 45。节肢动物主要特征:(1)发达坚厚的外骨骼,主要由几丁质(含氮的多糖类化合物)和蛋白质组成;外骨骼可分为内表皮、外表皮、上表皮三层,具有支持和保护的功能,并且参与节肢动物的运动。外骨骼限制了身体的生长,因而有蜕皮现象,蜕皮受激素的控制。(2)具有高效的呼吸器官气管,可直接与组织交换气体,是动物界最高效的呼吸器官。

32、(3)简单的开管式循环系统:管状心脏具多对心孔,一条短动脉,混合体腔(真、原体腔合并)内充满血液。(4)异律分节和身体的分部。提高了对环境条件的趋避能力。身体各部分的功能也出现了相应的分化,头部主要功能是感觉和摄食;胸部为运动的中心;腹部主要司生殖及代谢。(5)分节的附肢。提高了灵活性和运动力。附肢分节是节肢动物的又一个关键性的进化特征,它增强了,身体运动的灵活性扩大了运动和分布的范围。(6)出现横纹肌,集合成肌肉束,着生在外骨骼上,增强了运动力。相互拮抗的交替收缩的横纹肌,引起身体不同部分或附肢节段的弯曲或伸直。(7)独特的消化系统:某些种类出现发达的中肠突出物(储存养料)和直肠垫(回收水分

33、)。(8)新的排泄器官马氏管。(9)发达的神经系统:前 3 对神经节愈合形成前、中、后脑;灵敏的感觉器,主要有触觉器、化感器、视觉器 3 种。(10)大多雌雄异体,多种生殖形式,间接发育复杂。昆虫纲的主要特征:(1)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2)头部附肢演变成 1 对触角及1 对大颚、1 对小颚、1 片下唇(形成口器)。(3) 胸部有 3 对足和 2 对翅(运动中心)。(4)腹部常无附肢,但末节多有尾须 1 对。(5) 雌雄异体且异形;三种变态发育(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无或略有变态)。【知识模块】 生物多样性的进化31 【正确答案】 爬行纲在两栖类的基础上进一步适应陆地生活,完全摆脱了对水生

34、环境的依赖。重要的是,不仅成体的结构有对陆生的适应,而且连繁殖方式也区别于两栖类。与两栖动物比较爬行动物的主要进步特征:(1)皮肤角质化程度加深,表皮有角质层的分化,而且外被角质鳞或角质盾片,能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皮肤内缺少腺体,因而皮肤干燥。(2)五趾型附肢及带骨进一步发达和完善,指趾端具角质的爪,适于在陆地上爬行。(3)骨骼比较坚硬,骨化程度较高,硬骨的比重增大。脊柱分化为颈、胸、腰、荐、尾五部分:颈椎有寰推、枢椎和普通颈椎的分化,躯惟有胸椎和腰椎的分化,荐椎数目加多。头骨具单一的枕髁,头骨两侧有颞窝的形成。(4)成体以后,后肾代替中肾,执行泌尿机能,尿以尿酸为主。(5)肺呼吸进一步完善,主要表现在吸氧面积的增大(肺内壁的间隔复杂化)和呼吸机械装备的改善(胸廓出现) 。呼吸道的增长,支气管出现。没有皮肤呼吸和鳃呼吸。(6)心脏具二心房一心室,心室中出现了不完全的隔膜(鳄类心室中的隔膜已是完整的)。(7)大脑皮层开始出现新脑皮,是高级神经中枢集中于大脑的开始。(8)出现了对陆上繁殖的适应,体内受精,雄性一般具交配器。(9)爬行类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了羊膜卵,使胚胎有可能脱离水域而在陆地的干燥环境下进行发育。爬行动物的不完善之处:(1)和无羊膜动物一样,仍为变温动物。(2)血液循环虽然仍是不完全的双循环,多氧血与缺氧血仍有混合。【知识模块】 生物多样性的进化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