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8 ,大小:64KB ,
资源ID:849018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84901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考研类试卷]社会学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吴艺期)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考研类试卷]社会学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

1、社会学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 及答案与解析1 总和生育率(人大 2010 年研)2 人口老龄化(中财 2011 年研)3 社会运行(中财 2011 年研)4 中层理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07 年研)5 信度与效度(华中农大 2011 年研)6 社会指标(人大 2007 年研)7 文化(华中农大 2011 年研;中财 2008 年研)8 文化堕距(人大 2006 年研;吉林大学 2003 年研)9 主文化与亚文化(华中农大 2011 年研)二、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10 亚文化可以分为_、_、_等类别。(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08年研)11 社会研究的方法论有两

2、种基本的哲学与价值取向,即_的方法论和_的方法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07 年研)12 简述环境问题成立的前提。(河北大学 2010 年研)13 简述社会学阐释环境问题的主要理论模式。(北科大 2011 年研)14 简述国内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主要观点。(华中农大 2011 年研)15 血缘、地缘和业缘的功能与相互关系是怎样的?(华中农大 2010 年研)16 简述文化模式。(中财 2010 年研)17 亚文化的含义和主要类型。(中财 2011 年研)18 文化所包含的规范体系是怎样的?(华中农大 2011 年研)19 简述数据编码及其作用。(人大 2012 年研)20 简述社会学研究方法

3、体系的三个层次。(华中农大 2010 年研)21 试比较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华中农大 2011 年研)22 试论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后果及对策。(河北大学 2010 年研)23 用有关社会学原理。分析我国人口红利期与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关联性及其带来的社会问题。(中山大学 2011 年研)24 试述社会学考察社会的主要维度。(北科大 2011 年研)25 试从社会学的文化多样性研究阐述我国社会转型过程对“中国道路” 探索的必要性。(中财 2008 年研)26 请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材料:吴老太爷为避战乱而来到上海,进上海城时,“机械的噪音,汽车的臭屁,和女人身上的香气,霓虹电管的赤光一切梦魇

4、似的都市的精怪,毫无怜悯地压到吴老太爷朽弱的心灵上”。这些都市景象使这个足不出户的老朽惊恐不已,一个劲儿地念太上感应篇,不久便一命呜呼。(摘录自茅盾的小说子夜)(华中农大 2010 年研)请问:子夜中吴老太爷的惊恐乃至死亡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现象?在出现这种现象时。人们可能会有哪些不当的反应?在你看来,怎么处理才是得当的?( 华中农大 2010 年研)社会学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总和生育率(TFR),又称总生育率,是指某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一般指 1549 岁各年龄组妇女生育率之和。总和生育率是度量妇女生育率的指标之一,是在度量分

5、年龄组生育率基础上计算的妇女总体生育水平。它是衡量人口生育水平的标准化指标。其计算方法为:总和生育率(TFR) =35GFR。式中,GFR 表示一般生育率,是度量妇女生育率的指标之一。一般生育率反映育龄妇女年平均生育水平。【知识模块】 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2 【正确答案】 人口老龄化或老化反映的是人口年龄结构的一种动态变迁过程。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 60 岁或 65 岁以上的老年人所占比例升高,而其他年龄组人口比例相应降低的过程。人口老龄化将可能带来家庭结构、社会关系、价值观念以及社会生产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不仅是老年人的增多,而且也是老年人的老龄化过程,即在老年人中,高龄老人越来越多

6、。老年人口的增多,同时也是其他年龄结构人口比例下降的过程。【知识模块】 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3 【正确答案】 社会运行是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它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社会运行大体上包括两个方面:纵向运行,是社会的变迁与发展; 横向运行,是指社会发展某一阶段上,社会诸要素、社会诸系统的交互作用。【知识模块】 社会系统与社会运行4 【正确答案】 中层理论又称为中观理论。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最早对中层理论进行了系统的阐释,他认为中层理论既不是具体研究中的操作性假设,也不是包罗一切的宏观巨型理论,而是针对某一方面社会现象或社会行为的分析框架,

7、它由有限的几组假设或命题组成,并可通过逻辑推导产生可证实或证伪的具体的操作性假设。比如,教育与社会结构再生产理论、市场分配与再分配权力的理论等,就是中观理论。【知识模块】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5 【正确答案】 (1)信度是指测量数据(资料) 与结论的可靠性程度,即测量工具能否稳定地测量到它要测量的社会现象的程度。简言之就是测量的一致性。若在同等条件下,对变量进行重复测量,其结果相同,那么测度是可信的。(2)效度是指测量的内容是否同测量的要求(理论前提)相符合。测量的效度有两方面的含义:测量效度是指所测量的指标内涵正是概念内涵,二者在内容性质上是一致的。测量指标应该尽可能涵盖概念,二者在程度上应尽可

8、能重合。【知识模块】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6 【正确答案】 社会指标是指一定社会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特征,是衡量社会状况的尺度,是预测社会后果的重要手段。社会指标具有具体性、定量性、易于解释性、时间性、综合性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特点。【知识模块】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7 【正确答案】 文化是指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也可以说,自然界本无文化,自从有了人类,凡经人“ 耕耘” 的一切均为文化。社会学认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包括社会化、社会互动、社会群体、社会制度、社会变迁等,都可以归结为是各种文化现象。【知识模块】 社会运行与社会文化8

9、【正确答案】 美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提出了“文化堕距” 的理论。该理论认为,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所组成的文化在发生变迁时,各部分变迁的速度是不一致的,有的部分变化快,有的部分变化慢,结果就会造成各部分之间的不平衡、差距、错位,由此造成社会问题。一般说来,总是“物质文化” 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迁,物质文化的变迁速度快于非物质文化,两者不同步,于是就产生差距。就非物质文化的变迁看,它的各构成部分的变化速度也不一致,一般说来总是制度首先变迁,或变迁速度较快,其次是风俗、民德变迁,最后才是价值观念变迁。【知识模块】 社会运行与社会文化9 【正确答案】 (1)主文化是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

10、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主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2)亚文化是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亚文化一般并不与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亚文化的类别有:民族亚文化; 职业亚文化;越轨亚文化。【知识模块】 社会运行与社会文化二、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10 【正确答案】 民族亚文化;职业亚文化;越轨亚文化。【知识模块】 社会运行与社会文化11 【正确答案】 人文主义;实证主义。【知识模块】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12 【正确答案】 环境问题成立的前提有:(1)环境承载力是有限的环境承载力,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

11、地区的环境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作用的阈值。(2)技术的有限性这里既指技术种类的有限性,又指技术功能的有限性,更指技术开发的有限性。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人类难以迅速通过技术进步获得新的生存空间(比如说再找到一个地球),或取得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须的替代资源。因此,现有环境遭到破坏就成了一个“ 问题”。(3)尊重人类的价值,特别是生命的价值如果从极端的意义上考虑,环境问题也就不存在,至少不是那么引人注目。这种极端的考虑就是:地球自身是有生命年限的,甚至太阳也如此,它们最终与人一样,都将面临生命终结的命运。这种规律是不可抗拒的。从这种极端的角度出发,谈论环境问题、环境保护显得有些苍白。然而,与命运抗

12、争,让生命增辉,正是人类伟大精神之所在。在这种抗争中,体现了生命的价值和人类的尊严。尊重人类及其后代的生命价值,是关注环境问题的出发点。(4)通过人类行动改善环境的可能在提出环境问题,并谈论环境保护时,实际上意味着通过人类的主观努力,环境状况的改善是有可能的。如果面对一种毫无办法的情况,就没有必要把它当做“问题”提出来,因为提出也是枉然。研究表明,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活动不当的结果;同时,现实的经验也表明,只要切实地付出努力,环境状况确实可以得到改善。【知识模块】 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13 【正确答案】 目前,社会学关于环境问题的阐释大致上有三种主要模式,即结构功能主义模式、社会冲突论模式

13、和建构主义模式。(1)结构功能主义模式结构功能主义强调社会均衡,它认为社会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由对社会系统发挥功能的、相互联系的各个子系统共同组成,一个子系统的变化会引发其他子系统的相应变化。结构功能主义非常强调共同价值观与信仰对于社会运行与社会秩序的重要性。从结构功能主义的角度阐释环境问题,大致上包括了以下几个要点:环境问题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价值观的扭曲;西方文化具有物质主义和贪婪的本质,过于强调物质消费以及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把物质占有看成是舒适与快乐的源泉,因而西方文化与环境问题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关于环境状况的研究需要广泛探讨人们社会生活的组织形式,环境问题是某种社会过程的自

14、然结果;当环境状况持续恶化时,社会系统会自动调整以建设性地回应环境威胁;转变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对于促进环境保护和维护社会安全有着重要意义。(2)社会冲突论模式社会冲突论强调社会系统内部的紧张与对立,它认为社会秩序是建立在强制基础上的,社会系统内部始终存在着不平等,特别是权力分配的不平等。掌握权力的人总是压制没有权力的人,并规定着社会上“适当” 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控制着整个社会的进程。社会冲突论阐释环境问题的主要观点是:社会中的权力分配是不平等的,掌握权力的精英影响着社会事件,他们通过控制经济、法律以及环境导向,设定区域及国家层次的议事日程;环境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因为环境问题的产生源于有利于精英

15、利益的社会安排;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必然制造环境威胁;全球环境危机正是全球财富与权力分化的直接后果;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是促进资源在全世界的公平分配,这既是对社会正义的追求,也是保护自然环境的一种策略。(3)建构主义模式建构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从过程的、动态的角度看待社会现象,在建构主义者眼里没有一成不变的“ 社会事实 ”。社会事实基本上是人们经由特定过程建构出来的,并且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建构主义阐释环境问题的要点可以概括如下:对于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理解是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总是通过特定的、具体的社会过程,经由社会不同群体的认知与协商而形成的;由于具有不同文化与社会背景的人对于

16、环境状况的认知不一样,所以“ 环境问题”一词本身基本上是一个符号,是不同群体表达自身意见的一个共同符号;特定的环境状况最终被“ 确认”为环境问题,实际上反映的是不同群体之间意见竞争的暂时结果,这种结果的出现源于一系列互动工具与方法的使用,并且涉及到权力的运用;我们与其关注目前环境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倒不如分析是谁在强调环境问题,对“环境问题 ”进行解构很有必要;解决特定环境问题的关键是利用科学知识、大众传媒、组织工具以及公众行动成功地建构环境问题,并使之为其他人群所接受,进入决策议程,最终转变为政策实践。【知识模块】 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14 【正确答案】 对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百年来并无定论。(

17、1)170 多年来国外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及其分类侧重以社会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这种观点在西方社会学传统中的主要代表为孔德、斯宾塞、涂尔干等人,形成社会学中的实证主义路线。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这种观点在西方社会学传统中的主要代表为韦伯等人,形成社会学中的反实证主义路线。属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传统的学者中,既有主张第一种类型的观点的,也有赞成第二种类型的观点的,但他们都赞成马克思的下述观点: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应当避免把“社会” 当做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反之,社会又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各个人借以生产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不属于上述两大类的其他社会学定义。其中有些观点影响不小

18、,但都没有成为社会学发展的主流。(2)100 多年来国内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按照上述分类,中国社会学界 100 多年来大体有以下几种观点:侧重以社会为研究对象。其代表性观点有:a认为社会学是用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的治和乱、兴和衰的原因,揭示社会由以达到治的方法和规律的学问;b认为社会学与历史唯物论一样是研究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c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整体及其规律性。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其代表性观点有:a新中国成立前主要以孙本文为代表,他从芝加哥互动学派心理行为理论出发,批评他列举的前八种定义虽没有什么错误,但均不能认为是适当的定义,而适当的定义是:“以社会学为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 ;

19、b台湾学者龙冠海也认为社会学的主要旨趣“是研究在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中的人”;c1978 年后,有的学者认为“ 社会学是研究人们的社会性行为规律的科学 ”(杨心恒等),有的认为“ 社会学应该着重研究人的社会活动的固定化过程和固定化形式”(庞树奇) 。不属于上述两种类型的观点,其代表性意见有:a“剩余说”,即认为社会学是一门“剩余社会科学 ”,它的研究对象是其他社会科学不研究的“ 剩余领域”;b“学群说 ”,认为社会学 “是一群科学,一个科学群”;c“调查说”,认为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调查研究的学科;d“问题说 ”,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问题的;e“未定说”,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现在还没有确定。(3)正

20、确把握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问题应当肯定,社会学是有独特对象的,否定这一点是不对的。社会学实际上是以别的具体社会科学都涉及、但又不做专门研究的东西为对象的;社会学家们都自觉不自觉地在寻找这个东西,都有意识无意识地在沿着这条路探索。所以不论他们的观点和方法有多大差别,在研究实践中仍然会走到一起来。社会学研究对象问题上的众说纷纭,正是对那个“ 别的具体社会科学都涉及、但不做专门研究的东西” 多方面的、积极的探索的表现,是社会学从不成熟走向成熟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理解上不应强求一致。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判断、去比较哪一个或哪一些定义结合中国国情较好、能够提供社会学的视角、能够易于把握社会学

21、的内容、能够较好地做到理论上前后一贯。【知识模块】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15 【正确答案】 (1)血缘、地缘和业缘关系的含义血缘关系是指以血统的或生理的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血缘关系是人的先天联系,它在人类社会产生之初就已存在,因而通常认为,它是人类最早形成的社会联系。比较重要的血缘关系有:种族、氏族、宗族、家族、家庭。地缘关系是指人类社会的区位结构关系或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人类要生存就必须占有一定的空间或位置,由此形成了人们之间的地缘关系。业缘关系是指人们以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复杂的社会关系。与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不同,业缘关系不是人类社会与生俱来的,而是在血缘和地缘:关系的基础上发

22、展起来的。(2)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的功能血缘关系的功能a正功能。起到联系社会与群体,使之增强内聚力,从而形成牢固整体的作用。这种功能在古代交往不发达的情况下尤为重要。而近代开始这种功能的地位和作用有下降与减弱的趋势,但血缘关系中家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功能。b反功能。由于血缘关系是人们的一种先天的联系,因而一个人在他刚出生时就已被置于一定的血缘联系之中,直到死也未必能完全退出这种联系。这样,血缘关系实际上使人们处在一种相当被动的地位上。地缘关系的功能a正功能。能维系社会的稳定。例如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而城市又一时无能力容纳剩余的农业人口,

23、这时,相对稳定和封闭的地缘关系就发挥着维护社会安定的正功能。b反功能。束缚人们的发展。例如在我国,长期封建社会的传统使得地缘关系的封闭性很强,并由此形成了人们的很强的地区观念、乡土观念、老乡观念。业缘关系的功能a正功能。第一,业缘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工业革命以来,社会上逐渐发展出分工体系与业缘关系,它们促进了现代经济的发展,并成为现代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第二,业缘关系反应着社会前进的步伐和整个社会的面貌,这主要体现在社会分工主要领域的演变上。b反功能。业缘关系的反功能主要表现在,业缘关系的基础是把人局限在某一种职业上的社会分工,从而限制了人们的发展。(3)血缘、地缘和业缘的相互

24、关系从原始社会至今,不同人际关系在不同的社会阶段是有强弱的变化,如在原始社会中,血缘关系是社会的基本关系,是社会组织的基础,对社会生产及人们的生活起着决定性作用。到近现代以来,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血缘关系的地位和作用有日趋下降的趋势,它不断让位于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由于传统和文化的差异,血缘关系在不同国家的地位、作用也不一致。在我国,传统上一向重视血缘关系,目前我国的血缘关系主要是家庭,但是血缘关系在社会上仍然发挥着重要功能。在我国广大农村,家族、宗族关系仍十分浓厚。随着人们走出家门外出务工,地缘关系也处在一个下降的趋势。如今,社会逐渐发展分工体系,在这里业缘关系起着很强的作用。总体来说,血缘

25、、地缘关系是业缘关系的基础,血缘、地缘关系的地位和作用正在日益下降,与此同时社会分工体系的发展正在促进业缘关系地位和作用的增强。【知识模块】 社会系统与社会运行16 【正确答案】 (1)文化模式是一个社会中所有文化内容(包括文化特质与文化丛)组合在一起的特殊形式和结构。这种形式往往表现了一种社会文化的特殊性。(2)文化模式分为特殊的文化模式与普遍的文化模式。文化模式研究是将各个层次上的文化结合起来加以研究,只有研究文化模式,才能认识到一个社会或民族文化的优点与缺点,才能进行文化比较。特殊的文化模式,指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甚至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群体的多样的文化结构与文化内容。各种特殊的文化模式,

26、受到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各阶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有物质环境的影响,如气候、地理条件、资源、人口的影响等。另外也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如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制度的特点、意识形态、外来文化等等。普遍的文化模式,指各种文化模式虽各具特点,但是就其基本结构看却有着共同的东西。包含以下几个方面:a语言,包括语言、文字、符号等;b科学,如自然科学知识:数学、物理、化学;又如社会科学知识: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c习俗,如各种各样的礼仪、礼节等;d家庭与社会制度,如婚姻形式、继承制度、社会控制、教育制度等;e政府,如政体、司法、法律程序等。【知识模块】 社会运行与社会文化17 【正确答案】 (1)亚文

27、化的含义亚文化是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亚文化一般并不与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亚文化也可以转变为占主导地位的主文化。(2)亚文化的主要类型民族亚文化它是为社会中少数民族群体所特有的文化。例如,我国 50 多个民族在参加社会整体生活的同时,也都保留着本民族的语言、文字、生活方式等。当然,民族亚文化与主文化并不是泾渭分明,而是彼此交融的。中华民族文化就是汉、满、蒙、回、维、藏等多种民族亚文化交融的结果。职业亚文化指为各种职业群体特有的文化。各种专业性较强的职业都有一些专门的训练,有专门的职业术语、职业道德、职业习惯等等,这样,不同职业就形成了不同的职业亚文化。越轨亚

28、文化指为一些反社会集团所特有的文化。反社会集团的行为规范往往偏离主流文化所规定的行为规范,相对于主流文化来说,反社会集团的群体规范是越轨行为。越轨亚文化反过来又成为犯罪行为产生的重要根源,犯罪团伙成员的犯罪行为虽被主流文化视为违法,但在犯罪团伙内的亚文化中却是被肯定的,受到同伙的赞扬。因此,越轨亚文化为犯罪行为提供了容易滋生的环境。【知识模块】 社会运行与社会文化18 【正确答案】 文化使社会有了系统的行为规范,影响、指导、规定着社会成员的社会生活与行为方式。文化给一个社会提供了范本,告诉社会成员做事情的规矩、规则是什么。有了文化,人们便有了行为标准。而且,文化使一个社会的规范、观念更为系统化

29、,文化集合着、解释着一个社会的全部价值观和规范体系。文化还给一个社会提供了蓝图,人们做事情或多或少都在依据文化的蓝图。文化所包含的规范体系主要包括正式规范和非正式规范。(1)正式规范正式规范是以法律、法规形式出现的,违反了会受到惩罚。正式规范主要包括:规章规则,是社会团体和组织中的基本行为规范,通常是正式的、明文规定的行为规范;法律,是约束力最强的正式行为规范,不仅具有引导和制约社会行为的作用,而且对不良社会行为具有威慑作用。(2)非正式规范非正式规范主要有社会习俗、民风、民德、乡规民约等。社会习俗是一种无形的规范系统,其引导性或约束力来自大众的压力;民风即民间的风尚或社会风尚,属于倡导型规范

30、,即在社会中流行和倡导的行为模式;民德中还包含禁止型的规范,即对某些行为加以制止;乡规民约是在特定范围的群体或社会中,人们根据默契达成的多数人所认可和接受的契约或规定。此外,文化中的价值观是以理念的形式出现的文化要素,是指社会成员对人或事物的价值的判断,即对于人或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体评价,它也是人们判断是非曲直的基本标准,对社会成员的社会态度和社会行动选择起着直接的指导作用。文化价值观与社会成员的行动有着密切的关系。【知识模块】 社会运行与社会文化19 【正确答案】 (1)数据编码的含义数据编码是指把需要加工处理的数据库信息,用特写的数字来表示的一种技术,是根据一定数据结构和目标的定性特征

31、,将数据转换为代码或编码字符,在数据传输中表示数据组成,并作为传送、接受和处理的一组规则和约定。(2)数据编码的作用由于计算机要处理的数据信息十分庞杂,有些数据库所代表的含义又使人难以记忆。为了便于使用,容易记忆,常常要对加工处理的对象进行编码,用一个编码符合代表一条信息或一串数据。对数据进行编码在计算机的管理中非常重要,可以方便地进行信息分类、校核、合计、检索等操作。因此,数据编码就成为计算机处理的关键。即不同的信息记录应当采用不同的编码,一个码点可以代表一条信息记录。人们可以利用编码来识别每一个记录,区别处理方法,进行分类和校核,从而克服项目参差不齐的缺点,节省存储空间,提高处理速度。【知

32、识模块】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20 【正确答案】 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可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1)方法论方法论是研究方法的原理、原则的体系,它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研究的哲学基础、社会学研究的价值倾向、社会学基本理论范式,以及研究的逻辑体系。社会研究的方法论有两种基本的哲学与价值倾向,即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和人文主义的方法论。(2)研究方式研究方式是指可以独立完成某项特定的社会学研究任务的具体形式,主要有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和文献研究四种。(3)具体方法和技术具体方法和技术是指在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料收集方法、资料分析方法,以及各种特定的操作程序和技术。比如自填问卷的方法、结构访问与无结

33、构访问的方法、局外观察与参与观察的方法、随机抽样的方法、概念操作化的方法、问卷资料的编码方法、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以及量表制作技术、变量测量技术、实验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等。【知识模块】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21 【正确答案】 (1)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含义定量研究又称量化研究,是社会科学领域的一种基本研究范式,它是指确定事物某方面量的规定性的科学研究,就是将问题与现象用数量来表示,进而去分析、考验、解释,从而获得意义的研究方法和过程。定性研究又称质化研究,是社会科学领域的一种基本研究范式,它是指通过发掘问题、理解事件现象、分析人类的行为与观点以及回答提问来获取敏锐的洞察力。(2)定量研究与

34、定性研究的比较方法论取向不同定量研究主要是实证主义方法论取向的集中体现,更多地采用科学主义的研究范式;定性研究则是人文主义取向在研究方法中的表达,力图对社会生活的自然情景加以整体的理解和解释。研究思路不同定量研究常常是对已有理论的检验,研究一开始便具有明确的理论指导特征。以理论为基础决定了定量研究的逻辑的演绎性特征,研究过程往往按从理论到命题、到概念、到操作变量直至具体策略的顺序进行;定性研究与理论的建构相关联,并不强调在研究开始便具有某种明确的理论,而是在研究过程中逐渐发现和形成理论,因此定性研究中运动的逻辑方式常常是归纳性的,也即从实地研究中所获得的经验材料中归纳出具有理论特性的命题和阐释

35、框架。研究特征不同定量研究侧重于对社会事务的精确测量和计算,强调从统计数据来分析变量之间的因果关联。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常常采用标准化、系统化和操作化的手段,资料收集多采用结构式访谈、问卷调查表、量表测量以及准确的试验等,由此获得量化的数据,便于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定性研究注重对行为主体的意义以及行为过程的描述和阐释,强调行为背景因素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尤其是个人经验与生活经历、社会制度背景、历史条件和环境等因素。其研究手段多具有灵活性,针对不同的情景采用不同的研究手段。资料收集方式大多靠实地研究、深入访谈来获得文字性的描述。两种研究方式优势、劣势的比较定量研究在结果上具有概括性和精确性特征,但

36、是对社会生活的理解缺乏深度;定性研究可以获得深人理解社会生活的丰富而细致的资料,但是难以推及整体的社会运行状况。【知识模块】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22 【正确答案】 人口老龄化或老化反映的是人口年龄结构的一种动态变迁过程。当总人口中 60 岁或 65 岁以上的老年人所占比例升高,而其他年龄组人口比例相应降低,这一过程就称为人口老龄化。如果从社会问题的角度来理解,利弊问题或利弊谁大谁小问题事实上仅仅是一个伪问题,也就是不需要讨论也没有讨论结果的问题。关键是如何去预见这一人口运动过程将可能带来的新事物,新问题,以及如何应对这些新事物,如何处理这些新问题,这些问题显然已经不光是人口学意义上的问题,而且是

37、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意义上的问题。(1)人口老龄化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后果,主要表现为:人口老龄化将可能带来家庭结构、社会关系、价值观念以及社会生产和消费结构的变化。老年人在社会经历、生理、心理以及利益需要等方面与其他年龄段的人群存在着某些差异,因此,各种制度的设置和社会安排应适应该群体规模的变化。人口老龄化不仅是老年人的增多,而且也是老年人的老龄化过程,即在老年人中,高龄老人越来越多。老年人口的增多,同时也是其他年龄结构人口比例下降的过程。因此,其他年龄组的群体在社会系统中的角色、位置也会发生一些变化,这就需要这些年龄组群体在价值观、责任和义务等方面加以调整,个人和社会要为这一调整提供氛围和

38、制度背景。(2)人口老龄化的对策在人口政策上,调整人口政策,以减弱人口老龄化在对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在社会政策上,调整产业政策和就业政策以应对人口老化给社会劳动力结构和经济活动带来的影响;完善相应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政策,以应对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知识模块】 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23 【正确答案】 (1)人口红利期“人口红利 ”是指_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一国人口生育率的迅速下降在造成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同时,少儿抚养比亦迅速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上升,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

39、,将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负担轻、于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 ,人口经济学家称之为“人口红利 ”。中国目前的人口年龄结构就处在人口红利的阶段。“红利” 在很多情况下和“债务”是相对应的,因此,在我们享受“人口红利” 丰厚回报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今后可能会面对的人口“ 负债” 。(2)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或老化反映的是人口年龄结构的一种动态变迁过程。当总人口中 60岁或 65 岁以上的老年人所占比例升高,而其他年龄组人口比例相应降低,这一过程就称为人口老龄化。联合国的标准为 65 岁以上的老年人在总人口中占 7以上,就属于老年型人口,即人口老化。人口老龄化问题将成为中国 21 世

40、纪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特点不同于发达国家,最为突出的特点是:速度快; 绝对数大。(3)人口红利期与人口老龄化的关联性及其带来的社会问题从长期看,一国的“ 人口红利 ”并非可持续。“人口红利”期只是一国人口变迁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即当人口出生率尚未显著下降,而死亡率明显下降的阶段。就中国而言,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的逐渐下降必将导致总劳动人口的下降。另外,近年来,中国开始呈现较快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中国已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因此,从长期看,中国总人口中劳动人口比重将减少,中国经济所享有的“人口红利” 的黄金时

41、代正在渐行渐远。人口老龄化可能带来家庭结构、社会关系、价值观念以及社会生产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不仅是老年人的增多,而且也是老年人的老龄化过程,即在老年人中,高龄老人越来越多;老年人口的增多,同时也是其他年龄结构人口比例下降的过程;人口的老龄化和青壮年劳动力供给速度的持续下降,将经由劳动力要素供给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储蓄和资本积累两方面,制约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知识模块】 社会系统与社会运行24 【正确答案】 社会学考察社会的主要维度包括以下几类:(1)宏观与微观的角度宏观社会是指社会的整体结构,是较大范围的社会关系。如人口结构、民族结构、阶级结构、职业结构等等。社会学历来重视对宏观社会

42、的研究,因为它可以使人们站在较高的位置上看到社会的整个面貌,考察大规模的社会总体现象,而不被繁杂的个别现象所蒙蔽。微观社会是指社会的个体结构,即表现日常生活中人际互动的模式。如个别成员之间的互动、职业群体的人员构成等等。与考察宏观社会不同,社会学对微观社会的考察着重于社会中个人之间的差异与特性,即每个个别人的态度、行为等都受到个人的心理支配,因而有着区别于他人的个别原因。(2)个人关系、群体关系和社会制度的角度从社会关系的水平和层次上看,社会系统可以区分为个人关系、群体关系和社会制度三个层次。与宏观社会、微观社会一样,这也是一种形式上的区分。个人关系是指日常发牛的人与人之间的盲接联系或互动,是

43、一种较低层次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常常是非正式的,没有什么固定的要求,更没有通过法律、法规、规则、规章等形式固定下来,因而它常常是不稳定的、变动不居的。群体关系是指在社会的群体或组织的层次上所发生的社会关系。它是社会关系的中间层次。与个人关系相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持久性,它受到社会群体的规则、规范的约束。例如,一个社会团体内部的小组与小组、成员与成员之间的关系受到这一团体的规则、规章的约束。社会制度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及与之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社会制度是社会关系的综合体系,也是社会关系的最高层次。社会制度是一种固定化的较为持久的社会关系。只有研究社会制度,我们才能从总体上

44、把握住一个社会的基本关系。(3)血缘、地缘和业缘的角度社会学通常从联系人际关系的纽带上,将社会关系区分为三个方面: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血缘关系是指以血统的或生理的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它是人类最早形成的社会联系。比较重要的血缘关系有:种族、氏族、宗族、家族、家庭。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制度下,血缘关系所联系的紧密程度及其地位、作用是不相同的。在原始社会中,血缘关系是社会组织的基础,其地位相当重要。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血缘关系的地位和作用下降与减弱。地缘关系是指人类社会的区位结构关系或空问与地理位置关系。人类要生存就必须占有一定的空间或位置,由此形成了人们之间的地缘关

45、系。业缘关系是指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复杂的社会关系。与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不同,业缘关系不是人类社会与生俱来的,而是在血缘和地缘关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以认为,建立在广泛的社会分工基础上的真正独立的业缘关系是随着阶级社会的产生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知识模块】 社会系统与社会运行25 【正确答案】 (1)文化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也可以说,自然界本无文化,自从有了人类,凡经人“耕耘”的一切均为文化。社会学认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包括社会化、社会互动、社会群体、社会制度、社会变迁等,都可以归结为是各种文化现象。

46、(2)文化多样性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文化模式。文化模式是指一个社会中所有文化内容(包括文化特质与文化丛)组合在一起的特殊形式和结构。这种形式往往表现了一种社会文化的特殊性。在文化模式的研究中,有特殊的文化模式与普遍的文化模式之分。a特殊的文化模式,指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甚至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群体的多样的文化结构与文化内容。各种特殊的文化模式,受到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各阶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有物质环境的影响,如气候、地理条件、资源、人口的影响等。另外也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如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制度的特点、意识形态、外来文化等等。b普遍的文化模式,指各种文化模式虽各具特点,但

47、是就其基本结构和形式看却有着共同的东西。(3)文化模式在 “中国道路”上体现了其特殊性中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模式,发展道路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即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而是走自己的路,具有中国特色。所以,文化模式的特殊性和多样性表明了探索“中国模式” 的必要性。【知识模块】 社会运行与社会文化

48、26 【正确答案】 (1)茅盾小说子夜中,吴老太爷从农村到上海见到一种新的文化模式,心中惊恐不已,一个劲儿地念太上感应篇,不久便一命呜呼了,这是一种文化震惊。文化震惊就是指生活在某一种文化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与心理上的压力。(2)文化震惊显示的是,有着巨大差异的不同文化,在相互接触时发生的冲突和碰撞现象。文化震惊现象不仅发生在民族之间,在不同的社会群体、地区之间也会发生。农村人到了城市,会对喧闹、快节奏的城市文化不适应。相反,城市人到了农村,也会对农村时间观念不强、做事离不开人情的文化感觉不适应。在文化震惊出现时,人们可能有以下不当的反应:可能发生盲目排外现象,如清朝末年,清政府视西方科学技术为“ 奇技淫巧”;可能发生盲目崇拜,对自己的文化丧失信心,以为一切都是外国的好。如果处理得当,则可吸收外来文化为我所用。近代以来,在中西文化交流中,中国曾出现几次大的文化震惊,它们都促进了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3)文化震惊是一种客观现象,并没有善恶之分。当出现文化震惊的时候需要客观理性的对待:把文化震惊作为一种客观现象来对待,消除认识上的偏见;积极学习其他文化中的先进部分,避免盲目排外;发掘自身文化精髓,避免对外来文化的盲目崇拜;促进自身文化与异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知识模块】 社会运行与社会文化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