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9 ,大小:61.50KB ,
资源ID:849023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84902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考研类试卷]社会学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6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王申宇)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考研类试卷]社会学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6及答案与解析.doc

1、社会学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6 及答案与解析1 合作(中财 2008 年研)2 社会角色(北科大 2010 年研;华中农大 2010 年研;中财 2008 年研;吉林大学2003 年研)3 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华中农大 2011 年研)4 表现性角色(吉林大学 2005 年研)5 角色认同(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0 年研)6 角色距离(华中农大 2010 年研)7 角色混淆(中财 2010 年研)8 社会群体(华中农大 2011 年研)二、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9 戈夫曼的戏剧互动理论的实质是“_”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09 年研)10 社会互动的情境根据互

2、动参与者之间人际关系的性质可分为_、_、_三种情境。(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0 年研)11 简述符号互动论的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中财 2009 年研)12 社会互动的类型。(中财 2007 年研)13 形成竞争的条件有哪些?(中财 2008 年研)14 斯梅尔赛关于集合行动发生的六个“必要且充分” 的基本条件。(中山大学 200 年研)15 齐美尔是如何探讨与分析“社会互动的距离” 的 ?(中山大学 2008 年研)16 简述社会地位与社会角色的联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09 年研)17 社会角色的类型是怎样划分的?(华中农大 2011 年研)18 简述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人大

3、2012 年研)19 怎样运用角色距离理论?(华中农大 2010 年研)20 简述社会交换论的五个基本命题。(华中农大 2010 年研)21 各种社会化主体的作用及其特点。(人大 2009 年研)22 社会互动的意义。(人大 2008 年研)23 试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初级群体的变化。(人大 2012 年研)24 社会组织的特征及其内容。(人大 2008 年研)25 材料一: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全世界目前至少有亿人生活在极端贫困线以下,根据联合国的标准,到 2015 年,世界极端贫困人口将达到 42 亿。中国目前同样面临着严重的贫困问题。若按我国政府年人均收入 683 元的绝对贫困标准线,到20

4、05 年中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有 2365 万人,但若按人均 1 天消费 1 美元的联合国最低标堆,中国贫困人口不少于 2 亿,仅次于印度位列世界第二。材料二:西部民族地区一直是我国最主要的贫困地区。目前,全国有 592 个国家级贫困县,其中民族自治县有 258 个,西部地区就占了 224 个,占了民族贫困县的868。这里不仅贫困人口多,而且还有相当的贫困深度。西部地区国家级贫困县的数量众多,并且集中连片分布在各省区的贫困地区。各省区的省级贫困县主要也是民族自治县,有的贫困状况甚至超过国家级贫困县。另外,非贫困县和散杂居住少数民族人口的贫困问题也日益严重。提问:运用社会学相关理论分析上

5、述问题。(华中农大 2011 年研)社会学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6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合作是指社会互动中,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对互动各方都有某种益处的共同目标而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人们之所以需要合作,是因为仅靠某一方的单独行动往往无法实现这种利益或目标。从广义上说,人们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必须建立在合作的基础之上,没有合作就没有群体或社会可言。成功的合作应具备以下条件:目标一致; 对于如何达成目标能够取得基本共识;行为配合; 要讲信用。【知识模块】 社会互动2 【正确答案】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方式。它是人们对具有

6、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构成了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知识模块】 社会互动3 【正确答案】 从人们获得角色的方式上的区分,可将角色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1)先赋角色,又称归属角色,是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如一个人从一出生就被赋予了种族、民族、家庭出身、性别等角色。(2)自致角色,又称自获角色或成就角色,是指主要是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自致角色的取得是个人活动的结果,自致角色的获得也与人的一些主、客观条件有关。自致角色的取得又是个人选择的结果。(3)自工业化社会以来,许多原来属于先赋的角色变成了自致角色。社会上的一些重要角色,如职务、职称、学

7、衔等都是靠人们的后天努力而获得的,这显示了社会的进步。【知识模块】 社会互动4 【正确答案】 表现性角色是指不是以获得经济上的效益或报酬为目的,而是以表现社会制度与秩序、表现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等为目的的社会角色。表现性角色在一个社会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表现社会公平、社会正义。在正常情况下,这些角色的行为维护着社会的道德,实现着社会的稳定。表现性角色的承担者往往对自己的事业抱有理想,怀有浓厚的兴趣、爱好,有强烈的自我实现的愿望。他们之所以履行角色的要求,主要是出于一种责任感、义务感,而主要不是着眼于报酬。【知识模块】 社会互动5 【正确答案】 角色认同是指一个人在社会舞台上担任角色前

8、确定的过程,即证明一个人的实际地位、身份、能力及其他条件与他所承担的角色是一致的、等同的。角色认同的有效性是角色认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说来,角色认同的有效性是一个人长期活动、长期努力、坚持不懈的结果,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但是角色的有效性常常不是永恒的。【知识模块】 社会互动6 【正确答案】 “ 角色距离 ”概念是符号互动论者、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最早提出的。角色距离是指一个人自身的素质、能力、水平与他所要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差异现象。一个人扮演社会角色,既然角色不完全就是他本人,一个人的水平、素质、品格和能力与所要扮演的角色的要求之间总会有差异,所以角色距离是普遍存在的。【知识模块】 社会

9、互动7 【正确答案】 角色混淆即角色不清,是指社会大众或角色的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道这一角色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角色混淆使得角色扮演无法顺利进行。社会的急剧变迁,常常是造成社会角色不清的最主要原因。【知识模块】 社会互动8 【正确答案】 社会群体(social gmup),又称社会团体,是指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一群个人的集合体。这个集合体的存在,不仅个人自己能够意识到,而且也被群体以外的人们所意识到。即群体成员有共同的认同及某种团结一致的感觉,对群体中每个人的行为都有相同而确定的目标和期望。广义上的社会群体,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

10、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狭义上的社会群体,指由持续的直接的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知识模块】 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二、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9 【正确答案】 符号互动理论。【知识模块】 社会互动10 【正确答案】 情感关系;工具关系;混合关系。【试题解析】 社会互动的情境,根据互动参与者之间人际关系的性质来分,有三种情境:情感关系,是家庭、亲密朋友等初级群体中的人际关系,它可以满足个人在关爱、温暖、安全感、归属感等情感方面的需要。工具关系,是个体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与他人交往时发生的关系。混合性关系,界于情感性关系与工具性关系之间,是个人与亲戚、一般

11、朋友、邻居、同学、同事、同乡等建立的各种人际关系。它既有情感性成分,又有工具性成分。【知识模块】 社会互动11 【正确答案】 符号互动论源于芝加哥学派的米德和库利的思想,侧重于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社会,强调个人在互动过程中构建社会结构的能动性,揭示行动者对互动过程的主观理解,以及这一理解对进一步互动产生的影响。(1)符号互动论的主要观点符号互动论认为人与人的互动是运用符号进行的,是符号互动。(2)符号互动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布鲁默(芝加哥学派)。芝加哥学派注重用人文科学方法来研究互动过程,认为人的行为是无法预测的、非决定性的,互动是一个角色创造的过程。布鲁默于1937 年最早提出了“ 符号互动 ”的概

12、念,他认为符号是社会相互作用的中介,人们通过对符号的定义与理解进行互动,符号互动是能动的与可变的过程,符号互动创造、维持与变革社会组织、结构与制度。库恩(艾奥瓦学派)。主张用实证主义方法来研究互动结构。他们认为人的行为是被其地位、角色所决定的,根据个体的参照群体,可以预测其自我评价,并进而预测其行为。根据个体的参照群体,可以预测其自我评价,并进而预测其行为。互动是一个角色扮演的过程。这一学派提倡用问卷或态度量表来测量人们的自我概念,试图将互动理论操作化。【知识模块】 社会互动12 【正确答案】 社会互动的类型包括:(1)二人互动、三人互动与多人互动(根据参与人数划分)二人互动关系可以获得在其他

13、任何社会形式中不可能存在的亲密感情和独特性。当三人组中有两人发生冲突时,由于相互关系的不同,第三者可能扮演多种不同角色,主要有:a中间人,以局外者的身份、公平和客观的态度来调解双方的冲突;b仲裁人,冲突双方都认可、能以公平的态度做出解决冲突的最后决定;c从中渔利者,利用两人实际的或潜在的冲突来获取个人利益的人;d分裂者和征服者,故意挑起和助长两人之间的冲突以便从中获利。在多人关系中,会形成社会群体和社会网络,互动形式更为复杂。在大型群体中,个人面对的不仅仅是其他个人,而是似乎超越了个别成员之上的客观结构。在正式组织中,往往会形成明确的分工和严密的组织规范来制约人们的互动。(2)人际互动与群体互

14、动(根据社会互动的主体类型划分)人际互动是作为行动者的个人之间有意识、有目的的相互作用过程。群体互动是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群体成员不是以个人身份出现,而是作为群体的代表出现,其行为方式也较为正式。(3)熟悉情境互动、工作情境互动、社交情境互动(根据互动的目的划分)熟悉情境互动,是指熟人之间的日常交往情境,交往双方没有特定的目的,较为随意,没有必要严格遵守规则或社交礼貌。社交情境互动,是在社交场合中发生的,人们往往为了互动而互动,并无其他的目的。其互动过程也有一定的情感投入,有助于促进关系的发展。工作情境互动,是人们在工作场合和工作时所进行的互动过程。此情境中人们的行为往往不是纯粹的个

15、人行为,而是在其所属职位上代表了其所承担的角色或所属的群体。(4)情感性互动、工具性互动和混合性互动(根据互动中的人际关系及其性质划分)情感性互动,是家庭、亲密朋友等初级群体中的人际互动过程。是人类社会互动中最常见、与人的社会生活关系最密切的互动过程。工具性互动,是个体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与他人互动,互动只是达到目的的一种工具,互动双方并不预期有亲密的情感关系和长期交往。混合性互动,介于情感性互动与工具性互动之间,是个人与亲戚、一般朋友、邻居、同学、同事、同乡等建立的各种社会互动关系,它既有情感性成分,又有工具性成分。(5)交换、合作、竞争、冲突、强制和顺从与顺应(根据社会互动主体问的利益、权力

16、关系及其性质划分)交换交换是指个人或群体旨在获得报酬或回报而发生的社会互动行为,交换遵循互惠原则,有助于通过创造持续的相互间的义务来维持交换的平等。合作合作是指社会互动主体之间为达到对各方都有某种益处的共同目标而相互配合的互动形式。合作性互动也是群体和社会形成和维持的基础。一般说来,成功的合作应具备以下条件:a合作各方有某种共同目标,否则就无合作的必要;b对于如何达成目标有基本共识;c合作各方的行动相互配合;d合作各方要讲信用。竞争竞争是不同的个体之间或群体之间争夺一个共同目标的过程。在现代观念中,竞争不一定是零和的,竞争也会带来共赢的结果,而且,规则公平基础上的竞争可以激发社会活力,促进良性

17、社会互动。冲突冲突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为某种目标或价值观念而采取的斗争、压制、破坏甚至消灭对方等行为的社会互动方式和过程。强制强制是指个人或群体将其意志强加于其他个人或社会群体的互动过程。在强制性互动中,所借助的力量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顺从与顺应顺从与顺应是与强制相对的社会互动过程。在力量不对称的互动中,互动一方的强制意味着另一方的顺从或顺应。【知识模块】 社会互动13 【正确答案】 竞争是指社会上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形成竞争需具备以下条件:(1)它必须是人们对于一个相同目标的追求,目标不同就不会形成竞争。(2)这个被追求的目标必须是比较

18、少的和比较难得的,即一个人或者一些人夺取到了目标就意味着另一个人或另一些人失去了得到的机会。对于数量很多、轻而易举就可得到的目标的追求,不能形成竞争。(3)竞争的目的主要在于获得目标物,而不在于反对其他竞争者。竞争虽然也是人与人间的一种相互排斥或相互反对的关系,但它是一种间接的反对关系,而不是直接的反对关系。虽然竞争双方中一方的胜利就标志着另一方的失败,但对方的失败不是直接目的而只是间接目的。【知识模块】 社会互动14 【正确答案】 在 1963 年出版的集合行为理论一书中,斯梅尔塞试图对集合行为进行综合解释。他认为,集合行为实质上是人们在受到威胁、紧张等压力的情况下,为改变自身的处境而进行的

19、尝试。集合行为的发生有六个“必要且充分” 的基本条件。(1)环境条件它是集合行为产生的背景,包括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两类。例如,没有一定的空间场地,群众就无法聚集,集合行为就不能产生,因此一些公共场所如公园、广场、剧场、街道、体育场等往往成为突发性集合行为出现的地方。(2)结构性压力这是指经济萧条、自然灾害、贫困、种族歧视、前途渺茫等社会因素对人们产生的心理压力。这些压力促使人们自发地集体努力去解决问题。(3)普遍情绪的产生或共同信念的形成要出现集合行为,人们还必须对他们的处境形成某种共同感受,对某些问题产生共同的看法,出现相似的普遍情绪。(4)诱发因素环境条件和结构性压力本身并不足以引发集合行

20、为。集合行为的出现往往需要一个“导火线”。诱发因素的作用在于肯定人们中间已经存在的怀疑与不安,助长普遍性的社会情绪。(5)行为动员这是在以上各条件基本具备的情况下,传递信息和压力感,唤起大众情绪的行为。这一工作可以使许多最初仅仅旁观的人,经过鼓动而成为实际的参加者,可以使原本松散的无组织群体产生一致行动的倾向。(6)社会控制能力集合行为是否产生还要取决于社会控制的成败。社会控制如果十分强大有力,就可阻止集合行为的发生;如果软弱无力,或者措施不当,集合行为就难以避免。一些社会学家提出社会减压阀理论,认为为了防止破坏性集合行为的发生,社会应该有自己的减缓结构性压力的机制,例如可以通过协商对话方式来

21、疏导群体中的一些不满情绪。【知识模块】 社会互动15 【正确答案】 (1)在齐美尔看来,互动的形式、事物的价值等至关重要的问题,都和人与人之间、人与事物之间的相对距离紧密相关,甚至可以说,是由相对距离所决定的。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那些通过努力并且只有通过努力,才会得到并且能够得到的东西。(2)他在货币哲学 中提出了一条关于事物价值的根本原则,即事物的价值是由其与行为者之间的距离确定的。一个事物如果与人的距离太近或太远,都将变得毫无价值。例如,如果一个人发现一个距我们一亿光年的完全由黄金构成的星球,由于其距离过于遥远,我们无法到达那个地方,因而,这个星球对我们毫无价值。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空气是

22、我们不可须臾离开的东西,但由于离我们太近,太容易获得,因而也没有什么价值。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那些通过努力并且只有通过努力,才会得到并且能够得到的东西。【知识模块】 社会互动16 【正确答案】 (1)社会地位与社会角色的含义社会地位是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所处的位置。人的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如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等等,因而人的社会地位也是多方面的。每个人都处于一定的社会地位之上。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具体说来,它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a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b

23、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c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们行为的期待;d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2)社会地位与社会角色的联系角色是社会地位外在的、动态的表现形式,地位是角色的内在依据和表演准则,所以我们是通过个人角色的扮演判断其地位的。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有完全陌生的人呈现在我们眼前,对于这样多的素昧平生的人,我们通过他们的角色扮演,比如衣着打扮、行为举止、言谈话语来判断或辨认其社会地位。【知识模块】 社会互动17 【正确答案】 社会角色的类型的划分:(1)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根据获得角色的方式划分)先赋角色,又称归属角色,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

24、基础上的社会角色。先赋角色是个人后天社会行为的基础,无法随意更改。自致角色,又称成就角色或自获角色,指主要是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2)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根据社会角色规范化的程度划分)规定性角色,是指有比较严格和明确规定的角色,即对此种角色的权利与义务、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都有明确规定。人们在充当这类角色时,其行为要受到较大的限制。开放性角色,是指那些没有严格、明确规定的社会角色。这类角色的承担者可以根据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社会对角色的期望而从事活动。人们在扮演这类角色时,有很大的选择余地。(3)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根据社会角色追求的目标划分)功利性角色,是指那些以

25、追求效益和实际利益为目标的社会角色,这种角色行为的价值就在于实际利益的获得。功利性角色在社会上所起的作用主要是实现效率目标。表现性角色,指不是以获得经济上的效益或报酬为目的,而是以表现社会制度与秩序、表现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等为目的的社会角色。表现性角色在一个社会中所起的主要是表现社会公平、社会正义的作用。(4)自觉的角色与不自觉的角色(根据人们承担社会角色时的心理状态划分)自觉的角色,是指人们在承担某种角色时,明确意识到了自己正担负着一定的权利、义务,意识到了周围的人都是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观众,因而努力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周围的观众。一般来说,在以下社会情境中,人们会扮演自觉的角色

26、:a一个人刚刚充当某一角色的时候;b在他人在场或他人对此角色提出了明确要求的时候;c特定的环境与任务。不自觉的角色,指人们在承担某一角色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充当这一角色,而只是按习惯性行为去做。(5)永久性角色和伴随性角色(根据角色承担的延续时间长短划分)永久性角色,是伴随人一生的角色。先赋角色大多数都是永久性角色;伴随性角色,是随着社会位置或年龄因素的变化而改变的角色。自致角色主要是伴随性角色。(6)理想角色与实际角色(根据角色承担者对角色期望所达到的程度划分)理想角色,是社会对某种角色理想的、期待的行为方式。现实角色,是处于某一社会位置上的人实际上表现出来的角色。【知识模块】 社会互动

27、18 【正确答案】 按照社会角色追求目标的不同,社会角色可分为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1)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的含义功利性角色,是指那些以追求效益和实际利益为目标的社会角色,这种角色行为的价值就在于实际利益的获得。功利性角色在社会上所起的作用主要是实现效率目标。表现性角色,指不是以获得经济上的效益或报酬为目的,而是以表现社会制度与秩序、表现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等为目的的社会角色。表现性角色在一个社会中所起的主要是表现社会公平、社会正义的作用。(2)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的作用功利性角色在社会上所起的作用主要是实现效率目标。任何一个社会要发展,就得追求经济的增长,就得追求实际物质

28、利益,要实现收人大于支出,即追求效率。这样一种目标的追求虽然有可能在社会道德、社会公平等原则上引起一些麻烦,但却是必要的。表现性角色在一个社会中所起的主要是表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正义的作用。在正常情况下,这些角色的行为维护着社会的道德底线,实现着社会的稳定。表现性角色的承担者往往对自己的事业抱有理想,怀有浓厚的兴趣、爱好,有强烈的自我实现的愿望。他们之所以履行角色的要求,主要是出于一种责任感、义务感,而主要不是着眼于报酬。【知识模块】 社会互动19 【正确答案】 (1)角色距离理论“角色距离 ”概念是符号互动论者、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最早提出的。角色距离是一个人自身的素质、能力、水平与他所要扮演

29、的角色之间的差异现象。戈夫曼认为, “进入角色 ”需要具备三方面条件:获得了承担某种角色的认可;表现出了扮演这一角色所必需的能力和品质;本能地或积极地,在精神上和体力上均投入这一角色。当人们不具备这些条件时,当人们与角色之间存在差距时,就不能进入角色。表现出“角色距离”者,既包括那些其行为、品质达不到角色规范的人,也包括那些其素质远在角色规范之上的人。戈夫曼认为,在任何情况下,角色距离都不包括那些没有投入此种角色的行为,而仅仅包括那些与某种特定角色有关联的行为。(2)角色距离的运用角色距离的理论对于加深对人际互动行为规律的理解,对于处理人事安排,处理人际关系,对于管理工作等均有启发意义。从角色

30、距离理论可以得出以下几点一般的结论:在管理或人事安排上,为使一个人能充分显示其才能,就不仅应将他安排在与其品质相应的角色上,而且应放在对他带有一定“挑战” 意味的角色上。倘若没有挑战意味,人们不需做出较大努力就能完成角色要求,这种位置就很难吸引人们进入角色。当一个人屈居在与其才能不相适应的角色上时,他需要有朋友为伴,因为与同伴在一起会形成新的环境,这就改变了他所处的角色、地位的含义,在新的环境里可以形成新的互动。表现角色距离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个人尽力使自己独立,与情景相分离。另一种是几个人在一起形成新的互动。【知识模块】 社会互动20 【正确答案】 霍曼斯构建了关于人类行为的一般命题系统,试

31、图通过演绎进行解释,即通过一般命题系统演绎出经验规则,解释人类行为。社会交换理论的基本命题包括:(1)成功命题个人的某种行为越是经常地得到相应的报酬,那么他就越有可能重复这一行为。(2)刺激命题相同的刺激可能会带有相同或相似的行动。如果过去一个特定刺激或一组特定刺激的出现,总是伴随着对某人行为的奖励,则现在的刺激与过去的刺激越相似,这个人就越可能采取该种行为,或相似的行为。(3)价值命题如果某种行为的后果对一个人越有价值,那么他就越有可能采取该行动。(4)剥夺与满足命题某人在近期内重复获得相同报酬的次数越多,那么这一报酬的追加部分对他的价值就越小。一个人总会认为已经得到的奖赏没有多大价值,而需

32、要通过新的行动寻找不同的奖赏。(5)攻击与赞同命题当个人的行动没有得到预期的报酬或受到未预期的惩罚时,就可能产生愤怒的情绪或出现攻击性行为;当个人的行动得到预期的报酬或超过预期的价值,或没有得到预期的惩罚时,他就会高兴,心理上也赞同这种行为。(6)理性命题人类的行为不是一种单纯的刺激反应,而是一种理性行为。一个人行动前不仅要计算行动产生的报酬的价值,还要考虑获得报酬的可能性。如果报酬的价值大,但得到此种报酬的可能性不大,总会减少行动的可能性;反之,如果报酬的价值大,得到此种报酬的可能性也大,总会提高行动的可能性。【知识模块】 社会互动21 【正确答案】 人的社会化过程会涉及一系列个人、群体和机

33、构。这些个人、群体和机构中最重要和最有影响者被称为社会化的主体。这些主体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同龄群体、工作单位和大众传播媒介等。(1)家庭几乎对每个人来说,家庭都是个体出生后接受社会化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对个人早期社会化甚至一生的社会化都具有重要意义。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开端,它为个人一生的社会化奠定了基础,家庭社会化的结果将对个人的一生发生影响。家庭环境对个人社会化的意义在于对儿童感情和爱的培养。一个人的感情能否正常地发展,他能否理解爱,既懂得接受别人的爱,也能给予别人爱,这种感情方面的社会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处的家庭环境条件。家庭中父母的权威对儿童社会化

34、具有重大影响。家庭环境中的权威形象和亲子之间感情交流,使家庭社会化对个体的心理和观念具有强大的渗透力和塑造力。(2)学校对于进入学校的儿童和青少年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社会化方面学校和教师的教育作用逐渐超过了家庭和家长的教育作用,而成为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化的最重要的社会环境因素。学校作为社会化的社会环境条件之一,其特点主要有:学校是专门为社会化目的而设立的学习机构。这个特定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了有组织、有目的的系统化受教育的各种条件。学校教育对人的社会化具有更强的指导作用。学校是一个组织机构。学校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学生必须学习和遵守这些行为规范和准则,按照规范的要求去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并

35、理解和把握这种有组织群体中的人际关系。(3)同龄群体同龄群体指由那些在年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方面比较接近的人们所自发结成的社会群体。同龄群体对个人有较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它的群体规范和价值往往被个人当做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参照系,从而成为个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在同龄群体中,儿童感受到一些不同于家庭和学校环境中的新的内容:在同龄群体中的大多数活动不是由某种权威事先为他安排好的,他可以以一种独立的姿态,在平等的基础上和他人进行交往,建立或中断某种人际关系。这种活动可以使儿童大大提高自身的独立意识,学会灵活地扮演多种社会角色,增加人际交往和解决人际冲突的能力。个体在同龄群体中接受大量亚文化

36、的影响。由于在同龄群体中个体可以摆脱像家庭或学校环境中的那些社会权威的约束,因此他们可以自由地从事自己喜爱的活动,讨论大家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从而使个体某些朦胧的感受在群体成员之间的沟通中发生共鸣,而形成较为明晰的群体亚文化意识。(4)工作单位工作单位是个人进行职业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个人要在工作单位的职业活动中学习职业技能,遵守职业规范,学会扮演职业角色等等,个人在工作单位中通过自己的职业活动和职业成就来确立自己的社会地位,实现个人的人生理想和价值,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个人的能力、品格、气质、性格等。工作单位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检验和发展家庭及学校社会化成果的场所。人们会在工作单位中发现许多书本上没有

37、或与书本上不相符合的文化因素,这些新的因素甚至会冲击和威胁他们在家庭和学校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这种新的社会环境必然促使个人开始一轮新的社会化活动,调整和发展自己的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达到真正适应现实社会生活的目的。(5)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是指社会组织为在广大社会成员之间传递信息、互通情报所采用的各种通讯手段,如广播、电视、报纸、书籍、杂志等。大众传播媒介通过新闻报道、舆论宣传、知识教育、生活娱乐等方式,为广大社会成员理解和接受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奋斗目标、社会规范和行为方式等,提供了一个广泛的社会环境条件。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大众传播的日益发达,它在人们社会化方面的影响显得日益重要,这种

38、影响表现出形式上的多样性、内容上的丰富性和受众的广泛性,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具有导向作用,对人们的行为活动具有暗示作用。【知识模块】 社会化与个体化22 【正确答案】 (1)社会互动的含义社会互动,又称社会交往活动或社会交互作用,是指社会主体之间为了满足各种需要而发生的、以信息传播为基础而形成的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作用和相互了解,从而在经济、政治、文化及心理等方面产生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的社会行动过程。(2)社会互动的意义社会互动是社会学基本的分析单位,是微观社会学的主要课题。社会互动是个体层次与社会结构层次及文化层次的中介,是由个人走向群体以至更大的社会组织制度

39、的转折点。人性、自我和社会都是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个体的社会化离不开与他人的互动,在互动中才能发展出个性与自我。互动是社会形成的条件。正是在互动的基础上,人类才一层层地建筑起整个社会。互动是最基本、最普遍的日常生活现象,是我们每个人最直接体验到的社会现实,因此人际互动是否顺利也取决于双方配合的程度。【知识模块】 社会互动23 【正确答案】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期。随着这一转型过程的推进,初级群体的性质和地位都将发生变化,并对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初级群体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群体成员资格的获取看,现在人们选择、组合初级群体的自由度有所增加。在传

40、统社会,社会流动率低,许多人从生到死都在一个地方,并受特定传统与家族关系的支配,因此,他们所属的初级群体多是先于个人而存在的,也就是说,初级群体成员资格的取得,往往不是出于成员的自愿选择,包办婚姻就是一种典型。现在,社会流动大大加快,人们的交际面也大大拓宽。除了出生于其中的家庭外,人们可以充:分发挥主动性,自由挑选朋友、伙伴和情侣。(2)从初级群体的发展趋势看,在转型期,初级群体将日渐衰落。社会分化加剧,初级群体原有功能不断发生转移。例如,在传统社会,儿童主要在家庭这类初级群体中接受教育。然而,在今天的城市里(包括一些发达的农村地区),儿童从小就被送到了托儿所、幼儿园,以后又上小学、中学以至大

41、学,主要是在次级群体中接受教育。初级关系日趋松懈。随着社会流动的加速,大众传媒的发展,价值观念的转变,以及家庭规模的缩小,人们之间的交往日趋带有短暂性、间接性和功利性的特点。一些初级群体已经名存实亡。例如,传统社会中的村落和邻居,都曾是重要的初级群体。而现在农村中的村落已有解体的趋势,城市中的“邻居” 成了纯粹地理上的概念。很多长期居住在同一幢楼房里的人,彼此可能连姓甚名谁都不知道。(3)初级群体的衰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积极影响a这种衰落有可能提供更多的个人自由;b初级群体的衰落,有可能促进更大范围的社会整合;c初级群体的衰落与初级关系的淡化,标志着人们更多地依靠正式分工及规章制度等次级关系来处

42、理问题,从而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组织目标;消极影响a初级群体的衰落削弱了社会支持网络;b初级群体的衰落也削弱了非正式控制手段的影响力,增加了社会控制的难度;c初级群体的衰落带来人际关系的疏远、冷漠,妨碍了人们的感情生活,人们的情感等精神需要难以得到有效满足,这成为现代社会许多社会问题的根源。【知识模块】 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24 【正确答案】 (1)社会组织的特征社会组织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与初级社会群体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并取代初级群体成为社会结构的标志。社会组织作为人类活动的物质工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将在技术手段上更加完善,更加机械化,也更具有效率。现代组织活动与传统的人

43、类活动相比具有某些截然不同的特征:a现代组织的非人格化特征。与传统的人类活动不同,现代组织中人与人之间是一种普遍关系,组织规章制度的目的是为了限制人类行为的随意性,否定人的自主性和个性,个体行为需要符合组织的要求,从而把一个社会人转变为“组织人” 。b现代组织的整体合理性与个体非合理性特征。现代组织的存在和发展依赖组织目标的实现程度。在组织内部,个体必须在固定的职位上发挥功能,他们只能按组织的要求行动。e现代组织的道德与非道德性的两重性特征。现代组织从本质上说是理性思考的结果,它是人类创造出来的物质工具,目的是提高人类社会活动的效率。这种工具无论用于道德性的慈善目的还是非道德的残忍目的都是可能

44、的。(2)社会组织的内容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一般包括四个方面,即规范、地位、角色和权威,它们的相互关系和联系构成了社会组织的基本结构。(1)规范规范是指稳定的规则与规章制度。规范是社会互动的基础,是社会关系及其功能价值的具体表现,它指个人或团体应如何思考、感觉与信仰,在各种情况与关系当中应如何行动。规范的目的是使社会生活中的互动行为标准化。(2)地位地位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所处的位置。社会地位的形式有两种:归属地位与成就地位。归属地位是与生俱来的;成就地位则是依靠个人后天的努力所取得的地位。社会组织中的地位主要是成就地位。在现代社会,人际之间的互动基本上是地位之间的互动。

45、社会组织的互动也是经由地位而建立的,社会中到处都充满着这种组织性的互动。(3)角色角色是指按一定社会规范表现的特定社会地位的行为模式。人的社会角色与社会地位是不可分割的,不存在无角色的地位,也不存在无地位的角色,角色表现:地位,地位规定角色的范围。角色是地位的动态表现,而地位则是角色的静态描述。社会组织就是由一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角色构成的。(4)权威权威是指一种合法化的权力。它是维持组织运行的必要手段,它使成员在组织内感受到约束和限制。组织权威一般有两种特征:权威是社会组织的特性; 权威依附于职位。组织由其构成要素而形成一个社会活动系统,这一系统的运转依赖于一整套规则,个人只能遵守这些规则

46、,才能进入组织,并参与其活动。【知识模块】 社会组织25 【正确答案】 贫困问题仍然是当今世界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1)贫困的概念贫困,从最基本的意义上说,是个人或家庭缺乏必要的资源,因而不能达到一个社会的基本生活水准。现代社会中对于贫困的理解和把握总是表现为操作性的。通常,人们将个人或家庭的收入或支出低于某一水平定义为贫困。(2)关于贫困的理论解释个体主义解释按照个体主义的解释,任何人都有同样的通过努力工作获得发展的机会,如果一个人陷于贫困,那肯定是由于个人的原因。接受这种解释的人,往往不满意政府针对穷人的福利计划,认为这类计划实际上是在鼓励穷人继续其不适当的行为。贫困文化论a刘易斯认为,贫

47、困本身实际上表现为一种自我维持的文化体系,也就是贫困文化。贫困文化具有传递性,贫困本身得以在此种文化的约制与保护下不断延续。贫困文化是全世界许多城市穷人的共同特点。按照贫困文化论的观点,要消灭贫困,不能仅在物质上帮助穷人,需要彻底改造贫困文化。b“贫困处境论 ”与“贫困文化论”关系:联系:贫困处境论与贫困文化论的研究主题实际上是一致的,它们之间的差异只是解释路径的差异。两种理论都承认确实存在着一种偏离主流文化的“亚文化” 。区别:第一,贫困处境论更加强调穷人所处的特殊处境对于形成贫困亚文化的作用,这种文化是穷人无从选择的结果;而贫困文化论似乎是更为强调贫困亚文化的内生性和自我延续性。第二,贫困

48、处境论实际上不认为存在一种不分地域和文化的“贫困亚文化” ,而贫困文化论认为世界各国的穷人都具有大致相同的文化特征。结构性解释a马克思主义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贫困现象时指出,贫困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资料占有的不平等。要解决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贫困问题,只有彻底改变资本主义制度。b当代冲突学派的社会学家认为,社会中的贫困现象主要是各种社会资源(特别是权力资源)分配不平等的结果。反贫困的重点在于调整社会资源分配,特别是权力资源的分配,通过各种组织与制度创新,增进穷人的权力,从而能够有效地利用社会经济机会,维护和获取正当利益,摆脱其贫困状况。c功能主义社会学家认为,贫困是所有社会都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49、,它的普遍存在证明了其自身的合理性,即它对社会系统一定发挥着某种功能,满足着社会运行的某种需要。d二元劳动市场论认为,现代社会中明显存在两种类型的劳动市场:一种是收入高、待遇好、福利优越的劳动市场,凡能进人此种市场就业的人自然成为富人;另一种是收人低、待遇差、福利低劣的劳动市场,凡是只能进入此种市场就业的人,注定就是穷人。e福利制度论认为,现代社会为了维护社会稳定而发展起来的福利制度,实际上并没有彻底消灭贫困现象,反而促成了贫困的再生产。一方面,有限的社会救助远远不足以使贫困者脱贫,只能维持其贫困的生活状况;另一方面,由于福利制度的存在,导致了各种形式的福利投机和福利依赖,阻碍了贫困人口的削减。f从社会变迁的角度看,特定的社会转型过程也可以改变贫困者的构成,“制造”新的贫困阶层。贫困理论的新进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人们对于贫困的理解正在发生变化。一些学者对于把贫困看做一种客观事实提出质疑,批评现有对于贫困的理解具有单一化倾向,呼吁对现有贫困研究进行反思,主张采用建构主义视角,深入解析贫困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