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练习试卷 153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恩格斯逝世后,在工人运动中出现了一股修正主义思潮,首先鼓吹这一思想的是德国民主党的一个重要首领( )。(A)杜林(B)威廉 .李卜克内西(C)卢森堡(D)伯恩施坦2 印度民族大起义的领导者是( )。(A)士兵(B)农民(C)资产阶级(D)封建王公3 凯末尔主义中不属于民主主义内容的是( )。(A)改革主义(B)共和主义(C)平民主义(D)世俗主义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是( )。(A)进行了社会民主改革(B)以传统产业带动
2、经济发展(C)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D)坚持内向型经济发展战略5 共产国际七大的中心任务是( )。(A)修改共产国际章程(B)制定反法西斯主义的行动纲领和策略路线(C)选举共产国际新的执行委员会(D)讨论国际共运的发展前景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6 商业革命7 契卡8 德黑兰会议9 布雷顿森林体系三、简答题31-34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120 分。10 简述 1617 世纪西欧列强的海外殖民扩张情况。11 甘地主义的内容及其评价。12 简述 20 世纪 50 年代后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阿尔巴尼亚的变化。四、填空题13 1892 年,德国工程师_发明
3、了结构简单,燃料便宜的内燃机_柴油机,非常适合于重型运输工具。14 欧洲大国会议协调一致的原则被打破的标志是_。15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金融中心由伦敦转移到了_。16 _年 12 月,联共(布)第_次代表大会制定了农业集体化方针。_年 12 月,联共(布)第_次代表大会,制定了工业化方针,苏联工业化的特点是_。17 当代科技革命是 20 世纪四五十年代从美国开始,以后逐步扩大到西欧和日本,60 年代达到高潮。它的代表性技术是:_、_、_。综合练习试卷 153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4、【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综合2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综合3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综合4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综合5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综合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6 【正确答案】 世界市场的拓展、商品种类的增多、商业贸易中心的转移、商业强国的崛起和价格革命等这些地理大发现的影响统称为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后,世界上原本相互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洲际贸易日益拓展,出现了全球性的经济关系,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世界市场的拓展使新的商品出现在各国市场上,引起了广泛的物资交流。新航路的开辟使得欧洲的贸易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5、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商业地位开始衰落,威尼斯、热那亚等地的商业中心地位先是被里斯本、塞维尔等城市取而代之,而伦敦、阿姆斯特丹更是后来居上,成为新的海上贸易中心。伴随商业贸易中心的转移,新的商业强国开始崛起,大西洋沿岸的西班牙、荷兰、英国和法国成为四大商业强国。价格革命也是商业革命的内容之一。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大肆掠夺,大量的贵金属源源不断地流入欧洲,从而使金银价格下降,货币贬值,物价上升,投机活跃。商业革命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兴起,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知识模块】 综合7 【正确答案】 “ 全俄肃清反革命和怠工非常委员会” 简称“非常委员会”,
6、契卡是“非常委员会 ”的俄文缩写词。十月革命胜利后,被推翻的统治阶级对革命进行反扑。为巩固新生的政权,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于 1917 年 12 月 20 日成立“全俄肃清反革命和怠工非常委员会”,捷尔任斯基任主席。这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机构,在打击国内外反革命分子的阴谋破坏活动,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斗争中起了重大作用。1922 年,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命令解散契卡,其职权移交内务人民委员部中的“国家政治保卫局 ”, 1923 年改为国家政治保卫总局, 1934 年并入内务人民委员会。赫鲁晓夫上台后,把它改组为国家安全委员会,即克格勃。【知识模块】 综合8 【正确答案】 1943 年,反法西
7、斯各主要战场形势发生根本转折,为商讨加速战争进程和战后世界的安排问题,美、英、苏三国首脑于 1943 年 11 月 28 日-12 月1 日在德黑兰举行会晤。会议讨论了以下问题: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战后成立一个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如何处置德国、波兰问题、苏联对日作战等问题,并签署了苏、美、英三国德黑兰宣言和苏、美、英三国德黑兰协定。这次会议是反法西斯三大盟国首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首次直接会晤,对维护和加强盟国间的团结与合作,协调军事战略行动,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知识模块】 综合9 【正确答案】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指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1944 年7 月,4
8、4 个国家或政府的经济特使聚集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商讨战后的世界贸易格局。会议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决定成立一个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 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一个全球性的贸易组织。1945年 12 月 27 日,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的 22 国代表在布雷顿森林协定上签字,正式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布雷顿森林体系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则与美元挂钩,并可按 35 美元一盎司的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在战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确实带来了国际贸易
9、的空前发展和全球经济越来越相互依存的时代。但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着自己无法克服的缺陷。【知识模块】 综合三、简答题31-34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120 分。10 【正确答案】 地理大发现后,首先向海外发展、实行殖民扩张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但是到 16 世纪末和 17 世纪初,荷兰、法国及英国也走上殖民扩张的舞台,它们不但取代了西、葡两国的地位,而且互相争夺海上霸权,最后取得胜利的是英国。葡萄牙、西班牙海上霸权的丧失:16 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商业殖民帝国,两雄并立,展开了争霸斗争。结果,西班牙获胜。葡萄牙的海上贸易衰落。西班牙从 16 世纪末也逐渐走下坡路:尼德
10、兰革命使得西班牙失去了荷兰这个富庶的属地;1588 到 1658 年与英国的多次战争削弱了西班牙的实力,使其丧失了在美洲等殖民地的优势。荷兰的殖民扩张:17 世纪上期,西班牙失去霸权,荷兰成为头等贸易及殖民强国。荷兰商人几乎垄断了全世界的贸易:波罗的海的全部贸易,对印度的贸易,对美洲的贸易都掌握在荷兰人手中。荷兰也夺取了广阔的海外殖民地:除南非好望角殖民地、锡兰、印度马拉巴海岸等,还占有北美的新尼德兰、南美的圭亚那、非洲的海岸殖民地、东方的爪哇等地。在 17 世纪上半期强占我国领土台湾。英法的海上争霸及英国的胜利:17 世纪,英、法两国起来向荷兰的世界霸权挑战。17 世纪,法国在美洲建立了加拿
11、大和路易斯安那两个殖民地,并在印度沿海建立了本地治里、昌达那加等贸易站。法国又在西印度夺取马提尼克及瓜德罗普两个岛屿,在非洲侵略马达加斯加,占领戈雷及塞内加尔河口。英国在 17 世纪初也开始了殖民活动,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开始建立殖民地,到 1733 年已经建立了 13 个殖民地。同时,到1688 年为止,英国在印度也已经占领了 3 个重要据点。英、法两国的商人也积极参加了海上贸易活动。首先与荷兰发生冲突的是英国,英国在 16521674 年间发动数次对荷战争,给荷兰以致命的打击。结果,荷兰不仅丧失了海上霸主的地位,而且也丢失了在北美的殖民地新尼德兰,英国在取得新尼德兰之后,把它改名为纽约。此后,
12、荷兰便失去海上霸主地位。在打败荷兰这个对手之后,在海上与英国争霸的只剩下法国这个劲敌。1688 年“光荣革命” 后,英国就开始了与法国争夺世界霸权的长期斗争。英法争霸共通过四次重要战争:圣.奥格斯堡同盟的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及七年战争。战争波及北美、非洲及印度。通过这几次战争,特别是七年战争,法国在印度的势力几乎全部被英国排挤出去;在北美,法国只剩下纽芬兰沿岸两个小岛及西印度几个岛屿;在南美,法国只保留圭亚那,英国则夺取了法国整个圣劳伦斯流域及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广大土地以及格林纳达岛。在七年战争结束后,英国一跃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强国。【知识模块】 综合11 【正确答案
13、】 甘地主义在现代民族主义思潮史上,是以“宗教道德型” 的特征而著称的。甘地主义是印度教的观点、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和要求国家独立思想的混合物,它吸收了西方文明,但是以宗教为准绳,以求印度自治和独立。18931914年,甘地在南非的印度侨民中,多次运用非暴力反抗方式,进行颇有成效的反种族歧视活动,并形成了甘地主义理论。其主要内容是:(1)宗教泛爱观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真理观相结合的宗教哲学思想。甘地的哲学思想充满神秘色彩,但有利于团结不同种姓、不同民族和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共同反对殖民统治。(2)争取印度自治、独立,进而建立以村社为基础的地方分治联合体的政治思想。其政治思想的核心是自治,但他认为实现
14、自治的斗争策略是开展“非暴力不合作” 运动,这种思想反映了印度资产阶级既有反帝的一面,又有限制群众斗争的一面。(3)以经济正义和经济平等为支柱的农村经济思想,以及奠基于“不占有” 和“财产委托制”的经济自主思想。崇尚印度文明,主张“ 回到纺织时代去 ”,崇尚印度文明是一种较落后的思想。(4)发扬民族文化、重视教育、致力于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团结、反对歧视“不可接触者”,主张教派团结的社会思想。甘地的社会思想内容丰富,具有进步意识。甘地主义作为印度的政治文化,是从道德上、从个人解放的角度,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其基础是把民族文化传统作为印度现代政治的基础。他针对英国的殖民地文化和印度西化派的影响,
15、利用传统宗教形式宣传民族主义。他注重对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群众这一丰富政治资源的开发,动员他们普遍参与政治,超越了西化派的有限而消极改革和个人恐怖的无益而有害的行动,对印度民族民主运动实现了重大突破。【知识模块】 综合12 【正确答案】 (1)动荡的保加利亚政局。从 1954 年日夫科夫继契尔文科开始在保加利亚担任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到 1989 年,政局长期比较稳定。日夫科夫强调同苏联“全面接近 ”,紧跟苏联,同时也提出 “在运用苏联经验时要考虑到保加利亚的条件”。保加利亚的工业基础薄弱,资源贫乏,但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良好。据此,它在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还较重视加工工业和农业的发展。然
16、而,保加利亚的“ 农工综合体”实质上是要“加速实现国家所有制和合作社所有制的接近和融合”,使之成为 “统一的全民所有制 ”,从而有损农民长期经营的积极性。进入80 年代,又遇上气候恶劣,致使农业生产连年徘徊,工业发展速度减缓,市场供应日趋紧张。在政治上,日夫科夫长期集保共中央总书记和国务委员会主席之权于一身,竭力树立个人威信,又制造了不少新的冤案。而且,他提出建立“单一民族国家”的目标,并从 1984 年起对占全国约 110 人口的土耳其族居民施行强制同化政策,引起一些地方武装冲突和大量土耳其族居民外迁。这一切使保加利亚表面平静的政坛潜伏着各种危机,并随着苏联东欧各国形势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加剧。
17、各种反共势力则伺机而动,致使一次“生态公开性” 的请愿活动竟成了政局剧变的导火线。1989 年 10 月,由部分社会名流组成的“生态公开性” 组织借欧洲 35 国在索非亚召开国际环保会议之机,连续举行各种集会,要求讨论环保问题并扩大民主与公开性,向官方施加压力。其后,10 多个反对派组织联合成立了“民主力量联盟” ,并进一步组织大规模的反政府集会和游行,社会动乱日益加剧。在反对派的压力下,11月 10 日,保共举行中央全会,执政 35 年的日夫科夫被迫辞职,由姆拉德诺夫继任。接着党政领导机构大幅度改组,日夫科夫被指控和监禁。1990 年 12 月,保共召开“十四大”,通过宣言和新党章,决定把保
18、共建成“新型的政党保加利亚民主社会主义党” ,在保实行多党制和市场经济。大会还决定建立保共最高委员会取代原中央委员会,利洛夫当选最高委员会主席。4 月 3 日,保共易名为社会党。1990年 8 月 1 日,经各派妥协,新议会选举民主力量联盟主席热烈夫为总统。但此后各派政治力量之间的斗争仍然激烈,社会继续动荡,经济形势继续恶化。(2)走向自由市场经济之路的罗马尼亚。1965 年 3 月,罗马尼亚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乔治乌德治逝世后,由齐奥塞斯库接任罗共中央第一书记。1967 年 12 月起,齐奥塞斯库又兼任国务委员会主席,1973 年 3 月,他当选罗马尼亚首任总统。齐奥塞斯库在位共 24 年,他
19、积极支持并继承了乔治乌德治时期为争取和维护国家独立自主的基本路线,这是他能上台并长期在位的一个重要原因。他执政初期,也曾注意实行集体领导,平反一些冤假错案。但在苏联出兵侵捷后,他在积极捍卫罗马尼亚主权的同时,却进一步强化国内控制,并开始排斥异己,培植亲信。当上总统后更是大权独揽,其夫人及其他亲属也纷纷进入高层领导岗位,掌握了许多要害部门。经济方面,1965 年 7 月举行的罗共“九大” 提出了一个庞大计划,要求在短期内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到 1985 年进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到 1990 年或2000 年建成“ 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 ”。在 60 年代后期至 80 年代前期,罗共也曾多次通过“
20、完善 ”经济体制的决议,提出一些改革措施,但传统的集中计划体制并未被触动,领导人对经济工作又任意指挥,各项改革决议并未认真执行。进入 80 年代,群众罢工、游行示威等事件日渐增多。1989 年,席卷东欧的政治风暴在罗马尼亚表现得最为强烈,这年 12 月 16 日发生的蒂米什瓦拉市事件成了罗政局瞬变的先导,20 日,齐奥塞斯库中止对伊朗的访问,回国发表电视讲话,谴责国内外反动势力企图搅乱罗马尼亚的政局和经济,并宣布该市处于紧急状态。21 日中午,首都也爆发了反政府示威游行,规模逐渐扩大至 10 万人以上,与军警冲突造成人员伤亡。示威活动向全国各地蔓延。22 日中午,齐奥塞斯库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
21、,但国防部领导拒绝执行命令。当天下午,在距首都约 70 公里的特尔维什泰附近齐奥塞斯库夫妇被捕,并于 25 日经特别军事法庭秘密审判后被处决。22 日深夜,成立起以前罗共中央书记杨? 伊利埃斯库为首的 “救国阵线委员会 ”,它宣布接管政府一切权力,实行多党制和经济改革。24 日,国防部队控制了局势。28 日,救国阵线委员会宣布将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改名为罗马尼亚。罗马尼亚宣布实行多党制后,各式各样的新党派迅速成立并进行新的较量,原拥有 380 万党员的罗共则停止了一切活动。1990 年 5 月 20 日,罗马尼亚举行首次自由大选,伊利埃斯库当选为总统。但是,主要反对党国家农民党和国家自由党对
22、这次大选不满,他们在西方国家支持下又以“ 反共产主义”为名,于 5 月 24 日在首都开始掀起反对伊利埃斯库的大规模动乱。(3)未建立新结构前就破坏了旧结构的阿尔巴尼亚。阿尔巴尼亚国小力弱,外界环境又多不利因素。领导人霍查坚持传统路线,强调“以阶级斗争为主要动力” 。20 世纪 60 年代他发动“ 思想文化革命 ”,加强了国内控制。他还好走极端,刚愎自用,欣赏个人崇拜。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内的斗争长期激烈,高层领导屡遭清洗,而在群众中引起紧张和不安。1981 年 12 月 18 日,甚至宣布领导人谢胡于当天“自杀”身亡。在对外关系中,阿尔巴尼亚与南斯拉夫之间早就失和,1961 年又同赫鲁晓夫公开冲
23、突,阿苏关系破裂。随之,东欧其他国家与阿尔巴尼亚关系降格,阿退出华约和经互会。在经济上,60 年代初起,阿尔巴尼亚得到中国大量援助,经济发展较快,食品及其他生活必需品基本自给。1976 年后,阿中关系趋于恶化。1978年中国停止援阿后,阿经济发展速度急剧下降。这时,阿尔巴尼亚领导人自称阿尔巴尼亚是“世界上唯一的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 。阿尔巴尼亚理论僵化,闭关自守,不断增加国防开支,也造成经济发展缓慢。1985 年 4 月,霍查逝世后,阿利雅接任劳动党中央第一书记,阿尔巴尼亚逐渐发生一些变化。1987 年,阿开始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次年,在政治经济领域进行局部改革试点。同时,在外交
24、上趋于灵活,改善了与邻国关系和阿中关系,对东欧国家的关系有所松动,并与西欧国家开始往来。这几年阿政局还较平稳,但经济日益困难。1989 年,东欧政治风云突变,尤其是罗马尼亚齐奥塞斯库的垮台,给阿尔巴尼亚带来很大冲击。进入 1990 年,各地骚乱迭起,外逃人员猛增。11 月,阿利雅在党中央全会上首次承认过去犯了政治错误,并宣布对国家宪法要进行重大修改,同时声称愿同美苏重建外交关系。12 月,党中央全会决定实行国家“政治多元化” ,允许反对派政党存在。1991 年 4 月 26 日,议会决定将国名“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 改为“阿尔巴尼亚共和国” 。5 月,阿利雅就任共和国总统并组织联合政
25、府。6 月,劳动党“ 十大”将党名改为 “社会党”,纳诺当选为社会党主席。但是,阿尔巴尼亚的政治经济危机继续发展,受西方国家支持的最大反对党民主党在 1991 年 12 月退出了联合政府,独立工会不断掀起罢工浪潮,农业合作社纷纷瓦解。社会党束手无策,被迫与各党派协商,决定于 1992 年 3 月提前举行第二次议会大选。选举结果,民主党获票最多。4 月,阿利雅被迫退休,民主党首领贝里沙当选为新总统,阿尔巴尼亚的一个历史时代告终。【知识模块】 综合四、填空题13 【正确答案】 狄塞尔【知识模块】 综合14 【正确答案】 维也纳会议【知识模块】 综合15 【正确答案】 纽约【知识模块】 综合16 【正确答案】 1927,十五,1925,十四,优先发展重工业【知识模块】 综合17 【正确答案】 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知识模块】 综合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