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练习试卷 238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不属于罗马共和国早期平民反对贵族斗争取得的成果的是( )(A)公元前 494 年平民保民官的设立(B)公元前 451前 450 年十二铜表法的制定(C)公元前 367 年李锡尼和绥克斯图法案的通过(D)公元前 326 年霍腾西阿法案的通过2 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成立后采取的( )措施最能反映当时俄国人民的迫切愿望(A)由工人对一切企业实行监督(B)没收地主土地,无偿分配给农民耕种(C)将银行、铁路、大工业收归国有(D)签订布列斯特和
2、约,退出世界大战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使德军陷入苏军和英美盟军夹击中的军事行动是( )(A)西西里岛登陆(B)诺曼底登陆(C)突尼斯歼灭战(D)阿拉曼战役4 清廷在东北地区实行东北三将军的驻防体制,不在其列的是( )(A)奉天将军(B)吉林将军(C)乌里雅苏台将军(D)黑龙江将军5 唐朝统辖高昌地区的是( )(A)北庭都护府(B)安西都护府(C)瀚海都督府(D)黑水都督府6 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有什么样的新特点?( )(A)进行得有计划、有准备(B)利用宗教组织起义(C)调整了土地的占有关系(D)产生了地方割据势力7 中国洋务运动所采取的“自强” 、“求富“ 的途径是( )(A)完全采用传统
3、的官办形式(B)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C)放宽民间的办厂限制(D)取消民间的办厂限制8 1945 年 8 月,毛泽东指出“抗日战争阶段过去了,新的情况和任务是国内斗争” 。当时,此斗争主要集中在( )(A)建设什么性质国家之争(B)国共两党关系的斗争(C)军队与政党的关系之争(D)解放区与国统区关系之争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9 僧侣骑士团10 王政时代11 教务专约12 江华条约13 沃姆斯敕令14 会昌灭佛15 破六韩拔陵16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三、史料分析题29-30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60 分。17 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
4、“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是故或于人为既往之陈迹,或于我为方来之大患,要为缮吾群所有事,则不可不并时而弛张之。嗟夫!所陟卑者其所视不远,游五都之市,见美服而求之,忘其身之未称也,又但以当前者为至美。时志士舌敝唇枯,惟企强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之革命,而况追逐于人已然之末轨者之终无成耶!夫欧美社会之祸,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发见之,又不能使之遽去。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
5、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还视欧美,彼且瞠乎后也。”民报发刊词孙文 1905 年 11 月请回答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焦点。综合练习试卷 238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罗马共和国早期,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成果。霍腾西阿法案是在公元前 287 年通过的,公元 326 年通过的是波提利阿法。这要求考生在掌握具体内容时,也应对一些较为重要的时间予以注意。【知识模块】 综合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A、C 项可以直接排除。
6、B 选项虽然也是农民的迫切愿望,但不能说是整个俄国人民的,只有退出世界大战,俄国人民才能有时间和精力建设家园,这才是俄国人民的迫切愿望。【知识模块】 综合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诺曼底登陆使德军陷入东西夹击中。【知识模块】 综合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是对于清廷在东北边疆地区的机构设置的考查。清朝在边疆地区设置军政机构统辖该地区的军政事务,乌里雅苏台将军是清廷在喀尔喀蒙古地区设立的最高行政建制,不属于东北三将军的驻防体制。【知识模块】 综合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唐朝初年对于西域的统治。贞观十四年,唐灭北庭控制下的高昌国,建西州、庭州,设安西都护府
7、开始了对于西域的统治,选项 B 符合题意,故选。【知识模块】 综合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最重要的新特点是善于利用宗教,像黄巾起义中的太平道就是道教的一支,在汉中、巴郡建立了政权的张鲁,也是政教合一的代表。考生应对东汉末年的起义和新特点有大致的了解。【知识模块】 综合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洋务运动中企业的创办并非完全由官办,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官督商办的形式,而最主要的途径还是在创立军工和民用企业的过程中,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引入国内,考生应注意对选择题题干的阅读。【知识模块】 综合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根据当时的主要矛盾和社会背景分析可知。【
8、知识模块】 综合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9 【正确答案】 是一种宗教性的军事组织,直属教皇,不受当地统治者指挥。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后,教会为了巩固十字军国家的地位,先后组织几个僧侣骑士团,派往东方,第一个“ 神庙骑士团 ”主要由法国骑士组成;第二个是 “医院骑士团”,主要由意大利骑士组成;后来在 13 世纪又成立了德国的“条顿骑士团” 。【知识模块】 综合10 【正确答案】 (约公元前 753前 510 年)是罗马从原始社会的公社制度向国家过渡时期。相传先后有 7 个王统治罗马。王政时代的罗马是一个大的部落联盟,即罗马人公社。它由 3 个特里布(部落)组成,
9、每个特里布包括 10 个库里亚(胞族),每个库里亚又包括 10 个氏族,共有 300 个氏族。王政时代前期,罗马实行军事民主制。库里亚大会、元老院和勒克斯是其主要的管理机构。后期王成为罗马的最高统治者。第六王塞尔维鸟斯进行了改革,完成了罗马由氏族制向国家的过渡。【知识模块】 综合11 【正确答案】 为争取罗马教廷的支持,拿破仑排除种种干扰,派代表与罗马教廷谈判,施展各种手法使谈判成功,1801 年 7 月 15 日,拿破仑与罗马教皇之间的协议政教协议(即教务专约)在巴黎签字。教务专约与组织条例的公布施行,就以法律的形式既维护了法国广大民众信教的自由,又使天主教从属拿破仑政权,将天主教由封建专制
10、王权的精神支柱,变成了法国资产阶级国家的精神工具。【知识模块】 综合12 【正确答案】 这是日本同朝鲜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明治政府建立不久,就打算“征韩 ”。1875 年,日本政府派军舰到闭关锁国的朝鲜近海进行武力示威。9月 20 日,日舰“ 云扬” 号驶近朝鲜首都汉城附近的汉江河口,江华府的炮台发炮警告。日舰开炮击毁了炮台,并派陆战队登陆袭击。次年,日本以这个事件为借口,强迫朝鲜签订了江华条约。条约规定:朝鲜向日本开放釜山、元山和仁川三个港口;日本在汉城设使馆,在各开放港口派驻领事;日本人在朝鲜享有领事裁判权。同年日本又取得了不纳关税的贸易特权和可以用日元在朝鲜购买货物等特权。从此,朝鲜
11、开始沦为日本的半殖民地。【知识模块】 综合13 【正确答案】 1521 年 4 月,神圣罗马皇帝查理五世在沃姆斯城帝国议会上颁布的一项敕令,其主旨在于反对宗教改革运动的倡导者马丁.路德及其教义。路德本人也应召与会,进行了两个小时的辩论。皇帝的代表在会上宣读教皇的关于开除路德教籍的敕令,并要求帝国议会宣布把路德置于法律保护之外,禁止传播路德的说教。路德据理力争,拒不悔罪。后避入萨克森选侯腓特烈的瓦特堡。【知识模块】 综合14 【正确答案】 唐武宗会昌年间的一次废佛运动。唐代后期,佛教寺院经济过分扩张,损害了国库收入。唐武宗崇信道教,深恶佛教,会昌年间又因讨伐泽潞,财政急需,在道士赵归真的鼓动和李
12、德裕的支持下,遂于会昌五年下敕,于东西两都两街各留两寺,每寺留僧 30 人,节度观察使治所和同、华、高、汝四州各留一寺。其余非应留者皆毁去。所废寺院田产没官、钟磬铜像委盐铁吏铸钱,铁像委本州铸农具。私家所有金银等像,令一月内送官。政府从废佛运动中得到大量财物、土地和纳税户。在灭佛同时,大秦景教、祆教僧皆敕令还俗,寺亦撤毁。但当时地方藩镇割据,唐中央命令因而不能完全贯彻。这是一次寺院地主和世俗地主矛盾的总爆发,佛教遭到的打击是严重的,佛教徒称之为“会昌法难” 。第二年武宗死,宣宗即位,又下令复兴佛教。【试题解析】 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事件,历史上曾经几次出现,即所谓的“三武一宗”之厄。“三武一宗”
13、,是指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和后周世宗。在中国历史上,这几位皇帝曾经发动过毁灭佛法的事件,应联系起来记忆,寻找共性和原因。【知识模块】 综合15 【正确答案】 破六韩拔陵是北魏末六镇起义首领。破六韩又作破六汗或破落汗,匈奴单于之后裔,原居沃野镇为镇民。北魏都洛阳后,镇将兵士受鲜卑族和汉族大地主的排抑,身份低落。破六韩拔陵所领导的六镇起义,是沦落的鲜卑人及被征服的各族人民,联合反对鲜卑贵族及汉世族大地主的压迫和剥削的斗争,有其进步的意义。【试题解析】 北魏末期,作为统治阶层的鲜卑贵族,日益腐化堕落,政治黑暗,经济动荡,社会矛盾逐渐升级,最后酿成了北魏末期的民族大起义,其中破六韩拔陵就是代表
14、人物,考生需要注意对北魏末期民族大起义的掌握,可能在简答题中出现。【知识模块】 综合16 【正确答案】 此决议是在 1981 年的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审议并通过的。决议对建国 32 年以来党的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文化大革命” 作了正确的总结,从根本上否定了“ 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理论” 。决议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充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除此之外,决议还肯定了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并首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试题解析】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在“文革”结束后不久便提出的,其中包含了
15、中共新一代的领导集体对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态度,尤其是对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起到了重大作用,考生需注意决议中提到的几个重要问题,包括对“文革”的评价,对毛泽东的个人评价等,此内容也可能在选择题中出现。【知识模块】 综合三、史料分析题29-30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60 分。17 【正确答案】 (1)是否推翻清政府。改良派一直认为满族在入主中原后的 200 多年里,早已经和汉族同化,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否认民族歧视的存在,认为在法律上已经实现了民族平等。尤其是对康熙朝开创的盛世倍加推崇,而且对清末实行的“预备立宪 ”表示欢迎。革命派则持相反的意见,认为清朝统治者一直在实行民族高压,而且对清政府对
16、外签订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极为不满,希望将满族赶出中国,认为这样才能实现国家的富强,革命派清醒地认识到,清末进行的立宪和新政不过是披着立宪的外衣,目的还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2)是否建立共和政体。改良派反对建立所谓的共和体制,他们认为中国人的国民素质达不到建立共和所需的条件,盲目地将统治权交给国民,会出现国家的混乱,进而回到专制。建立共和是革命党人的奋斗目标,他们认为共和体制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是符合中国人的,况且有其他国家成功的范例可以提供参考。革命派在提倡共和体制的同时,给出了普及国民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方法,就是通过教育和革命的方式来传播这种精神,走一条从军政到约法再到宪政的共和之路。(3)是否进行社会革命。关于这点争论主要集中在,社会财富的分配是否平衡,改良派以为中国的贫富分化不明显,缺乏抵御外国资本的大资本家,如果再将其强行分给底层不开化的民众,势必使情况更加恶化。而革命派恰恰认为,贫富分化不严重,才有利于进行社会革命,他们认为是财富分配的不合理造成了社会经济组织的不合理。(4)革命的方式问题。改良派认为通过暴力手段进行革命,势必引起混乱局面,帝国主义还会乘机进行瓜分。而革命派则认为清政府已经腐朽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再多的请愿和劝说也无济于事,革命的手段也不同于以往,它的目的是建立立宪制的共和政体,并不担心帝国主义会乘机干预。【知识模块】 综合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