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学习理论)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巴甫洛夫研究的条件反射是( )(A)操作条件反射(B)无条件反射(C)条件反射(D)经典条件反射2 一个学会了的反应的重复将增加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这是( )(A)分配律(B)准备律(C)练习律(D)效果律3 通过语言或影视的图像而呈现的榜样是( )(A)活的榜样(B)符号性榜样(C)诫例性的榜样(D)活生生的人4 自称自己是“ 目的行为主义者 ”的心理学家是( )(A)华生(B)斯金纳(C)托尔曼(D)苛勒5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 )(A)形成条件反射(B)形成情境的整体完形(C)同化(D)主动
2、地形成认知结构6 个体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就是( )(A)刺激分化(B)刺激泛化(C)刺激混淆(D)刺激类同7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说:“给我 12 个健全的形体良好的婴儿和一个由我自己指定的抚养他们的环境,我从这些婴儿中随机抽取任何一个,保证能把他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类专家医生、律师、商人和领袖人物,甚至训练成乞丐和小偷”这段话的实质是( )(A)相互作用说(B)二因素说(C)环境决定论(D)遗传决定论8 中国人看国产影视片容易分别辨出人物面形,而看外国片则难于分辨这种现象的心理学解释是( )(A)中国人头脑中贮存外国人形
3、象模式相对较少(B)中国人面形相对易辨认(C)中国人不熟悉外国片所反映的内容(D)外国人面形难以辨认9 儿童在知道“ 菠菜”“萝卜”和“洋葱” 等概念之后,再学习“ 蔬菜”概念,这种学习是(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归属学习10 学生认知结构的不断分化所依靠的学习形式是(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D)发现学习11 将一个动物关在装置中,通过此装置可以给这个动物的一条前腿一个轻微的电击。在此电击之前会出现铃声,铃声停止后便施行电击,几次这样的事件发生后,这个动物在铃声响的时候就把它的腿躲开了。刺激安排是遵循了( )程序(A)同时性条件反射(B
4、)后置条件反射(C)痕迹条件反射(D)延迟条件反射12 下列概念不是由巴甫洛夫提出的是( )(A)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B)反射、反射弧和反馈(C)操作性条件性反射(D)动力定型13 负强化是指( )(A)呈现一个刺激以增加一个反应发生概率的程序(B)呈现一个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应发生概率的程序(C)撤销一个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应发生概率的程序(D)撤销一个刺激以增加一个反应发生概率的程序14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以( )为核心建立的(A)认知学习(B)观察学习(C)交往学习(D)直接学习15 主张“知识是外部现实在人脑中的表征” 属于( )(A)社会建构主义理论(B)信息加工理论(C)皮亚杰
5、理论(D)激进建构主义观16 下列属于无强化的消退程序的实例是( )(A)老板对迟到的雇员扣发奖金(B)违章汽车遇到警察时主动交纳罚金(C)感觉屋内人声嘈杂时暂时离屋(D)上课扮怪相而不再有老师和同学理睬17 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对刺激情境做出特定的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时,联结力量就会增加,这符合的学习规律是( )(A)练习律(B)效果律(C)准备律(D)近因律18 根据乔纳森提出的知识获得三阶段模式,高级知识的获得主要通过( )(A)练习(B)反馈(C)学徒关系(D)经验19 一个儿童喜爱做航空模型而不喜欢阅读,让学生完成一定的阅读之后去做模型,属于( )(A)普雷马克效应(B)
6、扇贝效应(C)高原效应(D)期望效应二、多选题20 学习的联结理论的代表人物有( )(A)托尔曼(B)华生(C)斯金纳(D)桑代克21 观察学习又称替代学习,是指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学习者做出与之相对应的行为的过程。观察学习有这样三个特点是( )(A)观察学习并不必然具有外显的反应(B)观察学习并不必然依赖直接强化(C)认识过程在观察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D)观察者一定要有外显性的操作示范反应22 布鲁纳认为,学习一门学科包含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有( )(A)新知识的获得(B)知识的转化(C)评价(D)编码23 建构主义本身并不是一种学习理论流派,而是一种理论思
7、潮,并且目前正处在发展过程中,尚未达成一致意见,存在着不同的取向。这些取向可包括( )(A)激进的建构主义(B)社会自主性建构主义(C)社会文化认知建构主义(D)信息加工的建构主义三、简答题24 什么是接受学习?四、综合题25 论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应用。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学习理论)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学习理论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练习律是指一个学会了的刺激一反应之间的联结,练习和使用得越多,就越来越得到加强,反之会变弱。【知识模块】 学习理论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班杜拉将榜样分为三类:一是活
8、的榜样,指具体的活生生的人,这是儿童社会化不可缺少的;二是符号榜样,通过语言和影视图像而呈现的榜样,三是诫例性榜样,即以语言描绘或形象化方式表现某个带有典型特点的榜样,以告诫儿童学习或借鉴某个榜样的行为方式。【知识模块】 学习理论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行为的目的性和认知性是托尔曼首次提出的中介变量。因此,行为主义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公式 S-R 被改为 S-O-R,其中 0 就是指有机体(Organism)的内部变化这一中介变量,以强调行为反应的内部过程的作用。所以他称自己是“目的行为主义者”。【知识模块】 学习理论5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学习理论6 【正确答案】 B【知识
9、模块】 学习理论7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学习理论8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学习理论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上位学习,又称归总学习。即把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概括性较低的下位概念或命题归入新获得的上位概念或命题中去从而使新知识总括已有知识。【知识模块】 学习理论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下位学习概念的掌握。下位学习指新知识是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的一个特例,或者是已有命题的一个例证,此时可通过派生性同化将新知识纳入到已有认知结构中相应的上位观念中去。【知识模块】 学习理论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经典条件反射按照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出现的先后关
10、系分为四种作用模式:延迟性条件作用:条件刺激出现一段时间,未消失时,出现无条件刺激,然后同时消失。痕迹条件作用:条件刺激先出现,消失一段时间后,无条件刺激才出现。本题就属于这种条件作用。同时性条件作用: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同时呈现。反向性条件作用:指条件刺激在无条件刺激之后出现。研究表明,强化作用最大的是条件刺激先于无条件刺激 05 秒的延迟性条件作用,然后是同时性条件作用,最后是痕迹条件作用或延迟时间较长的延迟性条件作用。后向条件反射几乎不可能形成,即使形成其效果也较微弱。但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就没有这样的分类方式,且强化物作用的规律也不同。在操作条件作用中,强化物于反应之后立即出现者,强化
11、效果比延迟提供者好。【知识模块】 学习理论12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学习理论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强化指的是通过条件反射增加反应的概率。正强化就是指在行为出现后给予阳性刺激,负强化就是指行为出现后,撤销以前已经有的负性刺激。减少行为概率的是消退和惩罚。【知识模块】 学习理论14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学习理论15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学习理论1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A 项老板对迟到的雇员扣发奖金属于惩罚, B 项违章汽车遇到警察时主动交纳罚金也是惩罚,C 项感觉屋内人声嘈杂时暂时离屋是回避性条件反射,D 项上课扮怪相而不再有老师和同学理睬属
12、于无强化的消退。【知识模块】 学习理论17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学习理论1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乔纳森提出了知识获得的三阶段。第一阶段是初级的知识获得,学生往往还缺少可以直接迁移的关于某领域的知识,这时的理解多靠简单的字面编码。在教学中,此阶段所涉及的主要是结构良好的问题,其中包括大量的通过练习和反馈而熟练掌握的知识的活动过程。第二阶段是高级的知识获得,开始涉及大量结构不良领域的问题,这时的教学主要是以对知识的理解为基础,通过学徒式引导而进行。学习者要解决具体领域的情境性问题必须掌握高级的知识。第三阶段是专门知识学习阶段,所涉及的问题更加复杂和丰富。这时,学习者已有大量的
13、图式化的模式,而且其间也建立了丰富的联系,因而可以灵活地对问题进行表征。【知识模块】 学习理论1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普雷马克效应,是强化时经常用的一种方法,即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或者说用学生喜爱的活动去强化学生参与不喜爱的活动。本题就属于这种强化方式。扇贝效应指在固定时隔强化程式中,个体的行为效率呈现出扇贝形曲线的变化方式,由于定时强化有个固定的时间差,在每次强化后随之行为反应率较低,但在时间间隔的末尾,强化物即将出现时,行为的反应率又上升的现象。【知识模块】 学习理论二、多选题20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学习的联结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学
14、习的联结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与反应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强化和练习在建立刺激一反应联结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经典性条件作用说、操作性条件作用说和观察学习理论都主张学习是刺激和反应建立联结,只是建立的方式不同。所以行为主义的代表人都是联结学派。【知识模块】 学习理论21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观察学习性质的掌握。观察学习是指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从而获得某些新的行为反应,或已有的行为反应得到修正。观察学习的特征在于观察者不一定具有外显的操作反应,也不依赖于直接强化,在学习过程中包含重要的认知过程。【知识模块】 学习理论22
15、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学习首先是新知识的获得。转化可以超越给定的信息,运用各种方法将它们转化成另外的形式以适合新任务,并获得新任务。评价是对知识转化的一种检查,通过评价可以知道我们处理知识的方法是否适合新任务,或者运用得是否正确。【知识模块】 学习理论23 【正确答案】 A,C,D【知识模块】 学习理论三、简答题24 【正确答案】 (1)接受学习指经验传递系统中,学习者占有或掌握经验的一种学习方式。即把前人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从而获得经验的过程。其与“发现学习” 相对应。由于接受学习过程中,主体经验的获得是通过占有他人的经验而获得的,此类经验
16、也叫间接经验,此类学习也叫间接经验式学习。(2)接受学习具有高级与低级两种不同的形式。“ 呆读死记”“一知半解”属于低级状态;“心领神会”“融会贯通”属于高级状态。(3)接受学习是人类个体获取经验的重要来源之一。从人类个体的经验总体来说,绝大多数经验是通过接受学习而获得的间接经验。接受学习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前提,是保证人类精神文化得以继承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知识模块】 学习理论四、综合题25 【正确答案】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知识观:建构主义者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被“革命” 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知识不能精确地概括世
17、界的法则,具体问题中,需要我们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知识不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的个体之外,因为学习者对命题的理解只能由个体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学习观: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学习是主动的,知识或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学习不是简单的积累。教学观: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而且有自己的认知能力,可以进行推理判断,所以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
18、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 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要和学生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此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共同促进学习的进行。(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随机通达教学:斯皮罗等人认为,学习可以分两种: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初级学习要求学习者知道一些重要的事实和概念,高级学习则要求学习者把握概念的复杂性,并广泛而灵活地运用到具体的情景中。适合于高级学习的教学应该能够帮助学习者清晰地理解和把握概念并能与具体的情景联系起来。为此,他们提出了随机通达教学,认为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要在不同时间多次进行,每次的情景都是经过改组的,分别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以便使学
19、习者对概念获得新的理解。即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变式,分别用于说明不同方面的含义。情境性教学模式:该方法是情境性学习观念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首先,这种教学应使学习在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以解决学生在现实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学习的内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不能对其做简单化处理,使其远离现实的问题情境。由于现实问题往往都同时与多个概念理论相关,所以,他们主张弱化学科界限,强调多学科交叉。其次,教学的过程与现实的问题解决过程相类似,所需要的工具往往隐含于情境当中,教师并不是将提前已准备好的内容教给学生,而是在课堂上展示出与现实中专家解决相类似的探索过程,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型,并指导学生的探索。最后,采用
20、融合式测验,在学习中对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本身就反映了学习的效果,或者进行与学习过程一致的情境化的评估。抛锚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 ,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在学习中,学习者首先看到一种问题情境,他们要先运用原有的知识去尝试理解情境中的现象和活动,在此基础上,教师逐步引导他们形成一些概念和理解,然后让他们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去体验和思考问题。在此过程中,学习者常常要进行合作、讨论。支架式教学模式:它是指教师引导着教学的进行,使学生掌握、建构和内
21、化所学的知识技能,从而使他们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通过支架(教师的帮助)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最后撤去支架。支架式教学与指导发现法相似之处是都强调在教师指导下的发现,但支架式教学则同时强调教师指导成分的逐渐减少,最终要使学生达到独立发现的地位,将监控学习和探索的责任由教师为主向学生为主转移。建构主义者认为,支架式教学一般包括三个环节:预热、探索和独立探索。因此,支架式教学是将监控学习和探索的责任由教师为主转化为由学生为主。合作学习模式:合作学习与维果茨基对社会性交往的重视以及“ 最近发展区的思想是一致的,维果茨基认为促进发展的教学是以合作为基本形式的,学生在与比自己水平稍
22、高的成员的交往中将潜在的发展区转化为现实的发展,并创造更大的发展的可能。社会建构主义运用维果茨基思想,重视学习的社会性,强调知识存在于社会情境之中,重视合作学习、共同发展以及教师应通过与学生的共同建构来传递知识,这些思想反映在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就形成了所谓的合作学习模式。合作学习模式是让学生在小组或小团队中开展学习,互相帮助,相互沟通,以学习某些学科性材料。交互式教学模式:交互式教学是基于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理论开发的一种进行读写能力教学的动态中介模式。该模式依据的是维果茨基思想的两条原则:一是语言的基本功能是为交际服务的社会性功能。二是读写能力的教学是处于社会中介活动之中的一种符号中介活动。该模式强调在读写能力的教学中教师中介意义的共享,通过在教学活动中发生的社会性交互作用,既发展了教师的导向作用,又取得师生的各自发展。借助该模式教师不必简单地向学生读者传递文本的含义,而代之以通过社会性的交互作用去中介学生的学习。教师的这种中介作用除了表现为对某事的模拟与演示外,更应表现为在师生互动中,对学生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策略等的分析,以决定给予学生什么样的支持以及什么类型的支持。这种教学的交互,最终帮助学生发展他自身固有的自主中介系统,使之成为具有自知之明的学习者和独立自主的读者。【知识模块】 学习理论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