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9 ,大小:50KB ,
资源ID:849732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84973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rimleave22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1、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儿童进入学校以后,其主要的活动形式为( )(A)学习活动(B)游戏活动(C)社交活动(D)以上答案都不对2 ( )标志着儿童个性的基本形成(A)角色意识的建立(B)自我意识的成熟(C)自我概念的确立(D)自我认识的成熟3 儿童采取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认知技能称为( )(A)社会认知(B)性别认同(C)观点采择(D)换位思考4 儿童开始意识到他人不同的观点,但不能理解这种差异的原因。此阶段属于( )(A)自我反省角色采择(B)相互性角色采择(C)社会和习俗系统的角色替换(D)社会信息

2、角色采择5 罗森塔尔关于教师期望的实验研究说明了( )(A)教师期望具有广泛影响力(B)教师总是有偏见(C)教学中的不公正现象(D)学生的智力情况会影响教师的偏见6 童年期的社会交往主要指( )(A)亲子(B)同伴(C)师生(D)亲友7 在同伴关系上,以团伙式交往为主的时期在( )(A)幼儿期(B)中学时期(C)小学时期(D)初中时期8 小学儿童道德动机( )(A)独立性发展很快,可以摆脱对成人的服从(B)由具体、近景向抽象、远景发展,完全摆脱具体形象性(C)道德动机的激烈斗争开始频繁出现(D)高年级以社会需要作为道德动机的基础,也还离不开具体形象性9 小学儿童概念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方面(

3、A)深刻性(B)丰富性(C)系统性(D)以上皆是10 学生在学习上希望获得好名次,其学习动机是( )(A)责任(B)成就(C)交往(D)任务11 皮亚杰对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研究指出,小学低年级儿童往往以( )作为判断行为好坏的标准(A)道德原则(B)道德信念(C)行为后果(D)道德情感12 下列童年期自我评价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独立性日益增长(B)批判性有一定程度提高(C)内容逐渐扩大和深化(D)稳定性很强13 可以在头脑中进行抽象的符号运算,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形式和内容分开,进行逻辑运演,这属于认知发展的( )(A)形式运算阶段(B)具体运算阶段(C)前运算阶段(D)感知运动阶段14

4、( )年级儿童能运用演绎推理来解释个别现象,但如果其解释与事实在表面上不相似时,判断中的逻辑关系就会受到破坏(A)一(B)三(C)四(D)五15 小学阶段的儿童的数字记忆广度( )(A)远低于成人(B)远高于成人(C)略高于成人水平(D)已经与成人水平接近16 蒙达.哈特尔认为自我评价内容的发展顺序为( )(A)从身体的自我、活动的自我向社会的自我和心理的自我发展(B)从社会的自我、心理的自我向身体的自我和活动的自我发展(C)从身体的自我、社会的自我向活动的自我和心理的自我发展(D)从身体的自我、心理的自我向社会的自我和活动的自我发展17 “外部特异性假设 ”理论认为儿童的欺负行为是( )(A

5、)由欺负人格造成的(B)由于其自身具有一些外部异常特征(C)由儿童早期形成的不安全依恋造成的(D)是对在学校受到挫折和失败的一种反应18 小学阶段的儿童伙伴集团形成的阶段依次划分为( )(A)依从性集合关系期、整合性集合关系期、平行性集合关系期(B)依从性集合关系期、平行性集合关系期、整合性集合关系期(C)平行性集合关系期、整合性集合关系期、依从性集合关系期(D)整合性集合关系期、依从性集合关系期、平行性集合关系期19 儿童先会画圆后会画方;先说“不” 后说“是”;先会辨认上下,后会辨认前后,所有这些,都说明心理发展具有( )(A)连续性阶段(B)普遍性、差异性(C)方向性、顺序性(D)不平衡

6、性20 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儿童能发现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而与物体的质地无关,说明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已处在(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21 儿童脑的发展在 420 岁之间存在两个显著的加速时期,即( )(A)56 岁和 1314 岁(B) 67 岁和 1213 岁(C) 45 岁和 1214 岁(D)4 岁左右和 12 岁左右二、多选题22 童年期儿童的学习( )(A)是一种社会义务(B)学习活动是以班集体为单位(C)完全按自己的意愿和兴趣行事(D)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实施的23 儿童逐步形成对作业的自觉负责的态度,表现在( )(

7、A)能按一定时间准备功课(B)集中、细心地完成作业(C)被动地安排作业时间(D)排除外界的干扰,认真完成作业2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学习障碍儿童存在性别差异(B)语言障碍是学习障碍的一个重要症状(C)学习障碍儿童不存在性别差异(D)男孩比女孩更容易产生学习障碍25 儿童思维的独创性表现在( )(A)独立性(B)发散性(C)合作性(D)有价值的新颖性26 儿童处于相互性角色采择阶段的特征是( )(A)自己和他人的观点可能会有冲突(B)能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C)能以客观的旁观者身份看问题(D)不能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27 小学儿童道德动机( )(A)独立性发展很快,但并不能摆脱

8、对成人的服从(B)由具体、近景向抽象、远景发展,完全摆脱具体形象性(C)道德动机的激烈斗争开始出现(D)高年级以社会需要作为道德动机的基础,也还离不开具体形象性28 影响儿童道德行为的因素有( )(A)社会性强化(B)榜样(C)行为目标(D)行为后果29 小学儿童的道德行为的特点是( )(A)依随社会的风尚(B)遵从集体的决策(C)能采取果断的行为(D)自己不采取单独的主张30 小学儿童的品德是( )(A)从习俗水平向原则水平过渡(B)从依附性向自觉性过渡(C)从外部监督向自我监督过渡(D)从服从型向习惯型过渡31 元认知的基本内容包括( )(A)元认知控制(B)元认知知识(C)元认知体验(D

9、)元认知监控32 童年期自我评价的特点有( )(A)独立性日益增长(B)批判性有一定程度提高(C)内容逐渐扩大和深化(D)稳定性很强33 关于产生儿童学习障碍的原因,目前有几方面的假设,包括( )(A)在胎儿期或出生时有严重的脑损伤(B)遗传基因导致(C)生物学上的原因(D)后天的不良生长环境34 依据儿童在同伴交往当中的人气特点,可以把儿童划分为( )(A)受欢迎的儿童(B)不受欢迎的儿童(C)受忽视的儿童(D)受攻击的儿童35 童年期思维的基本特点有( )(A)经历一个思维发展的质变过程(B)没有发生质变(C)不能摆脱形象性的逻辑思维(D)逻辑思维可以摆脱形象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

10、合(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儿童期主导活动的掌握。从六七岁开始,儿童进入学校,开始了正规的、系统的学习,学习活动成为了儿童的主要活动形式。【知识模块】 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童年期儿童的自我意识正处于客观化时期,是获得社会性自我的时期,自我意识的成熟标志着儿童个性的基本形成。在这一阶段,儿童受到相对多的社会文化的影响,这为角色意识的确立提供了条件,使儿童的社会自我观念趋于形成。【知识模块】 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观点采择概念的理解和掌

11、握。观点采择,是指儿童能采取别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必需的认知技能。由于儿童在 7岁时就克服了思维上的自我中心性,所以在小学阶段,儿童观点采择能力获得了很明显的发展。【知识模块】 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塞尔曼的观点采择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塞尔曼关于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阶段模式分以下几个阶段:阶段 0:自我中心的或无差别的观点(36 岁) 。儿童不能认识到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不同,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对问题进行判断。阶段 1:社会信息角色采择(68 岁) 。儿童开始意识到他人有不同的观点,但不能理解产生这种不同观点的原因。阶段 2:自我反省

12、式观点采择(810 岁) 。儿童能认识到即使面临同样的信息,自己和他人的观点也可能会有冲突,已能考虑他人的观点,并据此预期他们的行为反应。阶段 3:相互性角色采择(1012 岁) 。儿童能同时考虑自己与他人的观点,能以一个客观的旁观者的身份对事件进行解释和反应。阶段 4:社会和习俗系统的角色替换(1215 岁)。【知识模块】 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的了解和掌握。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研究了教师对学生期望所产生的影响,发现了惊人的效果,称为皮克马利翁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其发现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使学生提高了成绩,教师对他们的评语也更好,证明

13、了期望的积极作用。好的期望使老师对学生互动更多、提供更多的帮助并容易分析学生的进步,学生的进步又证实了教师的期望,从而形成一个循环作用。【知识模块】 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6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小学五六年级是同伴关系依从性的高峰期,即团伙现象,表现为六七个儿童经常在一起交往和游戏。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开始需要有一个能够倾吐烦恼并能保守秘密的对象。这样,原先的团伙已经不能满足这种需要了,交友范围开始缩小,初中生最要好的朋友一般只有一两个,而且是同性别。选择朋友的标准包括:志趣相同; 烦恼相同; 性格相近;能相互理解。【知识模块】 童

14、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小学儿童时期因为还没有完全建立形式运算,所以思维和道德形式都无法摆脱具体形象性。因此小学儿童的道德动机发展有如下几个基本特点:由服从向独立发展,尽管高年级以自觉道德动机占主导地位,但还离不开对成人指令的服从。由具体、近景向抽象、远景发展,尽管高年级儿童以社会需要作为道德动机的基础,但还离不开具体形象性。逐步产生道德动机的斗争,但激烈的冲突较少。【知识模块】 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童年期儿童在概念发展上表现出如下特点:逐步在事物的本质水平上掌握概念,在概念的深刻性和精确性上有很大的提高。掌握的概念逐步丰富化。掌握

15、的概念逐步系统化。【知识模块】 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10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小学儿童在很多情况下,判断道德行为还不能以道德原则或道德信念为依据,而常常受外部的、具体的情境所制约。皮亚杰经过研究认为,在具体运算阶段,六七岁的儿童是主要从行为的后果来进行道德判断的,而 1012 岁的儿童更看重行为的动机。皮亚杰认为,9 岁左右的儿童,大体处在由效果判断向动机判断的过渡阶段。【知识模块】 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1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儿童自我观念的恒常性要到幼儿期末、小学低年级才开始出现,因此小学低年级自我评价的稳定性较差

16、,到高年级则有明显的提高。总体而言,在整个小学阶段,儿童自我评价总的发展趋势是从评价的具体性向抽象性、从外显行为向内部世界过渡;自我评价的稳定性是逐渐提高的。【知识模块】 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13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14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15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1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自我的发展有三个阶段:生理的自我,婴幼儿对躯体的自我意识是靠通过活动、接触,通过大脑神经活动的分化抑制过程才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社会的自我,个体对社会的自我意识,是在幼儿期通过游戏、角色扮演,以及人际交往

17、中的积极强化等建立起来。心理的自我,是自我发展的第三阶段,从青春期开始,个体确立起独立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的内容与之相符,是从身体的自我、活动的自我向社会的自我和心理的自我发展的过程。【知识模块】 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1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欺负是中小学生中常见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攻击性行为。攻击是故意施加的没有正当理由的伤害性打击,包括身体伤害、心理伤害或心理不适。攻击分为愤怒驱动性攻击与工具性攻击。欺负与一般攻击性行为不同的特征是:未受激惹性;重复发生性;欺负者与受欺负者力量的不均衡性。欺负行为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竞争假设”认为儿童的欺负行为是对参与学校竞争而遭到挫折与失败的一

18、种反应。“外部特异性假设”认为具有某些“外部异常特征”(如肥胖、戴眼镜、讲异地方言)的学生容易受到欺负。有的学者认为,欺负他人的儿童尽管对社会事件不缺乏信息加工技能,但他们对社会事件有着与众不同的价值观和目标。例如,他们将操场看做是“粗暴的地方”,“为了避免被人欺负,就必须支配或奴役他人”。从心理理论的角度看来,欺负他人的儿童首领,在“心理能力”上得高分,对对方的心理有较好的把握,能较好地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但却喜欢给别人制造痛苦,缺乏移情能力。国内有关研究表明,欺负、受欺负行为的发生,与学生的消极自我概念以及缺乏必要的人际冲突解决技能有关。特别是人际关系自我、身体自我、情绪自我等因子,对于

19、学生欺负行为有较好的预测作用。【知识模块】 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1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儿童伙伴集团形成的阶段是:依从性集合关系期,在一年级,以依从教师为特点;平行性集合关系期,在小学二、三、四年级,特点是形成团伙,整合型集合关系期,在五、六年级,特点是依从伙伴,五、六年级是伙伴关系依从的高峰期。【知识模块】 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19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20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2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据有关研究结果,证明儿童脑的发展有其严格程序性,它的发展是逐渐的、连续的,但不是等速的与直线的。在 420

20、岁这个年龄阶段中存在着两个显著的加速时期:即 56 岁是第一加速期,表现枕叶 波与 波斗争最为激烈, 波逐渐占优势;1314 岁左右是第二个加速期,表现为除额叶外,其他皮层中 波与 波的斗争结束, 波代替 波。通过儿童脑电的研究使我们看到了儿童脑发育的逐渐成熟,这为儿童的高级心理和复杂行为的发展奠定了生理基础。【知识模块】 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二、多选题22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学习与儿童在幼儿园时的游戏有很大不同,学习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义务。儿童在学校里不仅要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而且要学习自己不感兴趣但却必须要学习的东

21、西。与游戏相比,学习具有社会性、目的性、系统性和强制性。【知识模块】 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23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儿童学习动机的理解和掌握。研究表明,童年期儿童的学习动机往往直接与学习活动联系在一起,如为了得到好分数,为了不落在别人后面,为了得到表扬和奖励,为了给集体增光等。儿童的年级越低,学习动机越具体、越直接、越表浅。A 项“为祖国前途、人民的利益 ”是抽象的大概念,C 项“为个人的前途”是未来的事,这两项都不符合儿童学习动机的直接性。【知识模块】 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24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学习障碍的基本特征的理解和掌握

22、。学习障碍的定义有不同的侧重点,但许多人都同意学习障碍具有下面四个特征:差异性。学习障碍儿童的学习行为与其应该达到的标准之间具有明显差距,尽管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学习成绩却远低于该年龄所应达到的水平。缺陷性。学习障碍儿童在学习的某些特殊方面有困难,具体表现为他们在很多学科方面都能做得很好,但却不能完成对其他儿童来说很容易的一些事情。集中性。学习障碍儿童的缺陷常常集中在包括语言和算术学习的基本心理过程中,常在说话、阅读、写作、拼写和算术等方面出现障碍。排除性。学习障碍的问题不是由听力、视力或者普通的心理发育迟缓问题引起的,也不是由情绪问题或者缺乏学习机会引起的。【知识模块】 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

23、展25 【正确答案】 A,B,D【知识模块】 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26 【正确答案】 B,C【知识模块】 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27 【正确答案】 A,C,D【知识模块】 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28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道德行为习惯是与一定的道德需要、道德倾向相联系的自动化的行为动作。根据研究发现,小学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发展水平呈马鞍形,低年级和高年级较高,中年级较低。低年级儿童的道德行为习惯处于一种依附性很强的“家长和教师的权威”阶段,其行为习惯具有不稳定性;随着儿童独立性和自觉性的发展,中年级儿童可能因破坏了原有的道德行为习惯而导致行为习惯水平下降,而高年级儿童的道德行为

24、习惯已具有一定的自觉性和稳定性。由此可见,整个小学阶段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期。道德行为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自觉行为。一般来说,儿童的道德意识水平越高,其道德行为的表现水平也就越高,但二者不可能完全一致,有的研究者将儿童在假设情境下的言语反应与其在相似的真实情境中的行为反应相比较,发现儿童的实际行为低于道德推理一两个水平。【知识模块】 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29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亲社会行为,或称利他行为,是个体对别人或社会有益、有助的行为,也是符合社会公认的规范准则的行为,包括互助、分享、合作、友爱、慷慨、同情等行为。【知识模块】 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30 【正确答案】 A

25、,B,C,D【试题解析】 道德情感首先是在学校集体生活中发展起来的。在一三年级之间,产生了爱国情感,但是低年级儿童的爱国主义情感是狭隘的、模糊的。在教育影响下,三五年级之间儿童的爱国主义情感能够达到较高水平。【知识模块】 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31 【正确答案】 B,C,D【知识模块】 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32 【正确答案】 A,B,C【知识模块】 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33 【正确答案】 B,C,D【知识模块】 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34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书面言语是言语发展的高级阶段。儿童进入小学后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和掌握读、写、算的书面言语的知识和技能。书面言语的掌握有一

26、定的顺序,包括识字、阅读和写作三个过程。识字是儿童掌握书面言语的基础。阅读分为朗读和默读。一般一、二年级儿童不善于默读,到了小学中、高年级,随着阅读能力的提高和内部言语的发展,默读能力逐渐发展起来。写作是书面言语的高级阶段。【知识模块】 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35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童年期儿童的学习兴趣表现出一些共同的特征:在整个童年期内,儿童最初对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外部活动更感兴趣,以后对学习的内容、对需要独立思考的作业内容更感兴趣。在整个童年期内,儿童的学习兴趣从不分化到逐渐分化。在整个小学期内,儿童对有关具体事物和经验的知识较有兴趣,对有关抽象因果关系知识的兴趣在初步发展着。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游戏因素在儿童学习兴趣上的作用逐渐降低。【知识模块】 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