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政治模拟试卷 148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 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2 “感觉到了的东西 ,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 ,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的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A)人的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的起点(B)感性认识的局限性(C)感性认识对人认识事物本质没有实际意义(D)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3 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认为物“方生
2、方死,方死方生”, 这是(A)辩证法观点(B)形而上学观点(C)唯心主义观点(D)相对主义观点4 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观点是(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B)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方向(C)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D)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5 某棉纺厂因棉花价格上涨而增加了资本的垫支,它影响该厂的(A)资本技术构成(B)资本价值构成(C)资本物质构成(D)资本有机构成6 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后,我国农村所有制的主要形式是(A)个体所有制经济(B)集体所有制经济(C)家庭小私有经济(D)私营经济7 一切商品形式的秘密都隐藏在(A)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中
3、(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中(C)一般的价值形式中(D)货币形式中8 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中国特色的一项内容是(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B)没收国民党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C)保护民族工商业(D)消灭民族资本主义9 毛泽东在 1956 年 12 月的一次谈话中所说的“新经济政策” 是指(A)可以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B)我们国家有百分之九十几的社会主义,搞百分之几的资本主义(C)搞一点私营的,活一点有好处(D)建设规模必须同国力相适应10 “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毛泽东明确提出这一著名论断是在(A)八七会议(B)三湾改编(C)古田
4、会议(D)中共六届六中全会11 我国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建立的农业生产互助组的性质是(A)新民主主义性质(B)社会主义萌芽性质(C)半社会主义性质(D)完全社会主义性质12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和主体是(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改革开放(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13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核心是(A)调整经济结构(B)促进科技进步(C)提高劳动生产率(D)处理好速度和效益的关系14 科教兴国战略主要是指(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C)坚持对外开放引进先进技术(D)加快实现高技术产业化15 在 20
5、05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把扶持再就业的范围扩大到哪类人员(A)城镇新增劳动力(B)高校毕业生(C)集体企业下岗职工(D)复员退伍军人和农村富余劳动力16 被称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第一场重要活动” 的会议是(A)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B)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C)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D)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7 下列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矛盾观的是(A)“一分为二 ”(B) “合二为一”(C) “万物莫不有对”(D)“君子和而不同 ,小
6、人同而不和”18 割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前进性和曲折性会导致(A)激变论(B)直线论(C)庸俗进化论(D)循环论19 “只有我的感觉在交替交换,只有我的表象在消失和出现,仅此而已,在我之外什么也没有。运动着这就够了。”这是(A)唯物论观点(B)形而上学观点(C)唯心主义观点(D)经验论观点20 折旧基金(A)提取的量受资本周转速度快慢的制约(B)是按固定资本有形磨损程度,从出售商品收入中提取的全部固定资本价值(C)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可以采取加速固定资本折旧法提取(D)是按固定资本磨损程度与固定资本原始价值 ,从出售商品收入中提取的补偿基金21 土地价格(A)并非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B)是资本
7、化的地租(C)与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D)与地租量成正比22 从资本的物质形态看(A)固定资本是不变资本的一部分(B)不变资本包括固定资本和一部分流动资本(C)可变资本是流动资本的一部分(D)流动资本包括可变资本和一部分不变资本23 1947 年党的十二月会议上,毛泽东强调指出,土改中必须注意的基本原则是(A)必须满足贫雇农的要求(B)必须贯彻二五减租原则,团结一切抗日阶级(C)必须保存富农经济,以便更好地孤立地主(D)必须坚定地团结中农,不损害中农的利益2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所规定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A)公私兼顾(B)劳资两利(C)城乡互助(D)内外交流25 在新的
8、历史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具有特殊重要性。这是因为,党现在面临着(A)执政的考验(B)改革开放的考验(C)发展市场经济的考验(D)国外和平演变的考验26 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实行间接调控,其特征有(A)主要通过价格、利率、税率、汇率等经济手段实施调控(B)国家计划以市场为基础,总体上是指导性的(C)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不再直接干预(D)法律规范、信息指导成为调控的重要手段27 邓小平的分“ 三步走” 的战略步骤是(A)第一步,从 1981 年到 1990 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B)第二步,从 1991 年到 20 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
9、康水平(C)第三步,到 2010 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以 2000 年翻一番,人民小康生活更加宽裕(D)第三步,到 21 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人民生活比较宽裕,基本实现现代化28 十六大报告提出了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任务之一就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此我们必须(A)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B)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C)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D)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29 诺基亚这一风靡全球的品牌,近两年发展速度十分惊人。最初它以手机通讯为发展方向、追求全球
10、高附加值产品、到创造移动信息社会的品牌,再到“把互联网放在每个人的口袋里”, 这一发展过程 ,充分体现了(A)企业以创新为根本目的(B)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可转化为价值(C)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D)只有产品的不断升级换代,企业才能发展30 2005 年“中央一号文件” 指出,要继续加大“两减免、三补贴”等政策实施力度,这里的“两减免 ”是(A)减免农业税(B)减免林业税(C)减免农业贷款利息(D)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31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在于(A)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关系到巩
11、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C)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D)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32 胡锦涛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其意义在于(A)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B)有利于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C)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的综合国力(D)有利于加强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33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交往的政治基础是(A)坚持“一个中国 ”原则(B)谋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C)认同 “九二共识” 、反对“ 台独”的立场(D)共同致力于维护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论
12、述题:要求论述紧扣题意,合乎逻辑。34 以下是关于认识论的材料:材料 1我们的心灵是一张白纸,上面没有任何记号,没有任何观念,一切观念和记号都来自后天的经验。摘自洛克:人类理解论 ,载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材料 2除了通过自明性的直觉和必然性的演绎以外,人类是没有其他的途径来达到确实性的知识。摘自笛卡儿:指导我们智力的规则 我甚至认为我们灵魂的一切思想和行动都是来自它自己内部,而不能是有感觉给予它的。摘自莱布尼茨:人类理解新论 材料 3反映论就是主张“ 思想反映对象的理论 物存在于我们之外。我们的知觉和表象是物的映像” 。摘自列宁选集,第 2 卷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
13、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认识是思维对客体的永远的、无止境的接近。自然界在人的思想中的反映,要理解为不是“僵死的 ”,不是“抽象的”,不是没有运动的,不是没有矛盾的 ,而是处在运动的永恒过程中,处在矛盾的发生和解决的永恒过程中。摘自列宁全集,第 55 卷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1)分析材料 1 的认识论的观点。(2)分析材料 2 的认识论的观点(3)谈谈对材料 3 的理解。35 下面是有关创造价值的劳动的材料: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通过劳动直接从自然界获取产品的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
14、在经历了剧烈膨胀后,比重逐渐减少;而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总之,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导致劳动向其他领域转移和延伸,商品生产劳动的领域,已不仅仅局限在物质生产领域,而且延伸到了社会服务领域和精神文化领域.劳动正由以体力劳动为主向以脑力劳动为主转变。摘自经济研究2002 年第 5 期结合材料,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论述如何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36 1939 年 12 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明确提出:“每个共产党员须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是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在内的全部革命运动;这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革命过
15、程 ,只有完成了前一个革命过程才有可能去完成后一个革命过程。”请运用有关知识分析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37 下面是关于政治文明的材料:材料 1在 2001 年 1 月 10 日江泽民与出席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的同志座谈时,指出:“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在今年“5.13”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江泽民同志在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讲话中又明确指出“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进程,是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建设的进程,
16、”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摘自中广网:2002 1206材料 2胡锦涛同志在首都各界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实施 2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实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首先要全面贯彻实施宪法。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一项根本任务,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十六大报告提出:“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党历来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
17、体制改革,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材料 3十六大报告提出并阐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概念,这是哲学理论上的一次重大创新,它不仅开辟了我们对社会主义文明认识的新境界,而且为我国整个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提供了思想理论指导。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我国的政治文明发生了质的飞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社会主义法制的不断完善,我国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进一步保证;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十三年间 ,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则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这期间,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18、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巩固,基层民主不断扩大,法制对民主的保障作用日益加强我们远未达到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只是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框架和体系,还需要进行大量的探索和建设、历史所遗留下来的、现时产生的、国际局势的变化所带来的一系列有碍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问题和难题,需要我们着力解决。摘自新华社 2002 年 11 月 4 日根据以上材料回答:(1)结合材料 1、2,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全国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2)结合材料 3,说明如何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长期性。三、选做题本题满分 10 分。请在 I、II 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道作答。若两道都回答,则只按第 I道试题的成
19、绩计入总分。38 选做题 I:以下是一组有关国际形势发展的材料:材料 1进入新世纪,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我们既面临着必须紧紧抓住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必须认真应对的严峻挑战。尽管当今世界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矛盾和冲突,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有所增加,但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人民要合作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摘自人民日报2004 年 04 月 25 日材料 2从邓小平做出两大问题的判断以来,又是将近 20 年的风云翻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注视各地炽烈的冲突,冷眼强权者霸道
20、的嘴脸,怒对靖国神社的黑色幽灵有人不禁提出疑问:和平与发展还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吗 ?摘自当今时代的主题,瞭望2002 年第 21 期材料 3从国际形势来看,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以法德两国为核心的欧盟谋求建立欧洲独立防务力量和独立的外交政策,俄罗斯经济的逐步复苏使本国外交操作能力增强,中国为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而不懈努力,这些都使单极霸权的绝对优势被削弱。可能造成国际安全格局剧烈动荡的单边主义行为,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反对和牵制;同时,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使各国经济领域的相互依存空前加深,使局部战争扩大为世界大战的可能性被有效遏制,经济强制越来越难以成为控制他国经济发展的手段,从而为国际社会总体上
21、的和平和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有利条件。此外,“9.11”事件的出现,使唯一的超级大国在世纪初的对外战略重心出现了转变,由确定和遏制新的势均力敌的国际竞争者,变成了打击国际恐怖主义。而在全球领域反恐和反核扩散的迫切性和艰巨性,不仅大幅度耗散了唯一超级大国的外交资源和军事资源,也使其对有关国家,特别是对一些地区大国在此领域的战略需求加深,美俄关系的缓和与中美关系的改善都是在这种国际背景下发生的。国际反恐斗争的长期性,决定了上述局面的长期性,从而大大减缓了我国进一步发展可能面对的国际压力。同时,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国力的增强,与周边国家关系的根本性好转以及新的安全机制的建立,也使我国能够长期保持基
22、本稳定的周边安全环境。摘自人民网世纪初中国外交首要目标请回答:(1)材料 2 提出 “和平与发展还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吗”?请做出你自己的判断并加以分析。(2)分析和平与发展的相互关系。(3)依据材料 3,分析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主要趋势及其原因。(4)依据上述分析,说明当今世界形势的总体特征。选做题 II:阅读有关日本外交的一组材料:材料 180 年代起,随着经济实力的加强,各届政府都把争做政治大国当作日本外交的主要目标。冷战后日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开始全力推进“积极进取” 外交,加快向政治大国迈进。材料 2据日本每日新闻报道说,日本教科书出版商在执政党自民党、文部省和右翼史家的压力下,企图淡
23、化日本战时侵略历史,在初中教学课本草稿中刻意淡化甚至删除“慰安妇”和“731 部队”等史实。小泉纯一郎首相上任以来数次参拜靖国神社。中国对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表示强烈不满和愤慨。韩国对此表示“愤慨和极大失望” 。朝鲜说小泉对靖国神社的参拜是不可饶恕的行为。材料 32003 年 6 月 6 日,日本国会参议院通过了“有事三法案”, 相关人士认为这是一套打开通往战争之路的法案。7 月 26 日,通过了允许向伊拉克派遣自卫队的支援伊拉克重建特别措施法案。这是自海湾战争后日本自卫队首次迈出国门,日本政府进一步突破宪法对海外派兵的限制,首次可以向处于战争中的外国领土派遣自卫队。材料 42003 年 8
24、 月 4 日,中国齐齐哈尔市发生日本遗留化学武器泄漏事件,至少造成中国公民 1 人死亡、40 余人受伤。8 月 4 日,黑龙江齐齐哈尔毒气泄漏和中毒事件发生后,中国外交部官员就“84” 中毒事件,与日方进行交涉。据悉,中方已就清理现场、医疗护理和人身伤害等问题向日方提出赔偿要求。请回答:(1)材料 2、4 说明了什么?(2)简要评述材料 3 中日本“ 突破宪法对海外派兵的限制” 这一事件。(3)结合上述材料评述日本的“ 积极进取”外交政策。考研政治模拟试卷 148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D
25、2 【正确答案】 B3 【正确答案】 D4 【正确答案】 D5 【正确答案】 B6 【正确答案】 B7 【正确答案】 C8 【正确答案】 C9 【正确答案】 A10 【正确答案】 D11 【正确答案】 B12 【正确答案】 A13 【正确答案】 D14 【正确答案】 B15 【正确答案】 C16 【正确答案】 B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7 【正确答案】 A,B,C,D18 【正确答案】 B,D19 【正确答案】 A,C20 【正确答案】 A,C,D21 【正确答案】 A,B,C,D22 【正确答
26、案】 A,B,C,D23 【正确答案】 A,D24 【正确答案】 A,B,C,D25 【正确答案】 A,B,C,D26 【正确答案】 A,B,C,D27 【正确答案】 A,B,D28 【正确答案】 A,B,C,D29 【正确答案】 B,C,D30 【正确答案】 A,D31 【正确答案】 A,B,C,D32 【正确答案】 B,D33 【正确答案】 B,C,D论述题:要求论述紧扣题意,合乎逻辑。34 【正确答案】 (1)材料 l 中洛克的认识论观点属于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这种认识论认为客观世界不依赖于人的认识而独立存在;认识的发生是外界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结果,感觉经验是一切认识的起点。但是,这种
27、认识论的直观反映概念有着重大的理论缺陷,它只从生物学的层面去理解人的认识,不了解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因而只能把人对世界的反映理解为一种静态的、死板的、类似于照镜子那样的消极活动。(2)材料 2 中笛卡儿和莱布尼茨的认识论是坚持天赋观念的唯理论。在唯理论看来,感觉有时会犯错误,因此不能提供真理性的认识,那么不证自明的真理就只能来自理性自身。这样他们就由理性直觉论导出了天赋观念论,认为由理性直觉获得的不证自明的真理,乃是人出世之前由上帝印入人心中的。这种天赋观念论是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观点。但是这种观点以唯心主义的方式强调了认识的能动性。(3)材料 3 中的认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马克思主义认
28、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的反映。首先,这种认识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 的唯物主义认识论路线。其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立足于社会实践的观点,全面地、正确地分析和说明了人对世界反映的社会性、主体性和能动性。最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指出人对世界的能动反映是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35 【正确答案】 (1)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是严谨而科学的体系。但是应该看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创立于工业化初期,当时创造价值的劳动主要是直接生产过程的劳动。今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伴随经济结构的变化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创造价值的劳动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深刻变化,突出表现为:劳动的领域得到扩展,劳
29、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劳动过程的整体性得到增强。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研究和认识。(2)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研究和认识包括:一是要拓展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种类的认识,不能把创造价值的劳动只局限于直接生产过程的劳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劳动、管理劳动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同样创造社会财富和价值。二是拓展对创造价值的领域的认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导致劳动向其他领域转移和延伸。商品生产劳动的领域,已不仅仅局限在物质生产领域,而且延伸到了非物质生产领域,即社会服务领域和精神文化领域。这样,在当今社会,不仅财富的数量迅速增长,而且财富的存在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在物质财富不断增长的同时,精
30、神财富也以更快的速度增长,这部分创造精神财富的劳动也同创造物质财富的劳动一样,都是创造价值的劳动。36 【正确答案】 (1)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革命。毛泽东指出,这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革命过程,只有完成了前一个革命过程才有可能去完成后一个革命过程。只有认清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同时又认清二者的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2)首先,这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革命。民主主义革命是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变成一个新民主主义社会。而社会主义革命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以后进行的,它的任务是完全消灭城乡资本主义的成分,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3
31、)其次,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又有紧密的联系。二者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4)最后,我们还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第一,陈独秀的“ 二次革命论”,即把中国革命进程中的两个紧密联系的阶段割裂开来,要在两个阶段革命之间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和发展资本主义的阶段;第二,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主张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毕其功于一役 ”,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 ,企图把两种不同性质的革命阶段并作一步走。这两种观点都违背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37 【正确答案】 (1)根据材料 1、2,建设社会主义政
32、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保证,它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共同构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内容,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政治保证和法律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材料 3 说明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是因为: 第一,我国还没有根本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的状态,更不具备高度民主所需要的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第二,封建意识残余和
33、资产阶级思想影响的长期存在,阻碍了我们民主政治的建设。第三,认识和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客观规律,要有一个过程。我们对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客观发展过程的认识,对于适合本国国情的民主形式、制度、措施、办法的选择,对于民主建设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观察和处理,都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依靠长期的实践,大胆探索和经验积累。三、选做题本题满分 10 分。请在 I、II 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道作答。若两道都回答,则只按第 I道试题的成绩计入总分。38 【正确答案】 选做题 I:(1)尽管影响和平与发展的因素在不断增加,恐怖主义危害上升,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上升,霸权主义又有新表现,南北差距进
34、一步扩大,民族矛盾和地区冲突此起彼伏,但当今时代的主题仍然是和平与发展,其依据在于:从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趋势上看,新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学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以科技和经济发展为中心内容的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突出,从世界各国和各国人民的共同需要和普遍要求上看,发展问题就变成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和各国人民共同关注的中心课题;从总体上看,世界在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超过了战争力量。(2)和平与发展的相互关系:一是世界和平是促进发展的条件,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和平是人类进步与发展的前提,维护世界和平是当今世界的根本问题;二是各国的共同发展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35、,促进各国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一个也没有解决(3)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主要趋势是多极化在继续发展。这主要是因为: 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她孕育于两极格局的演变之中,两极格局终结之后,并没有出现单极格局或美日欧联合主宰世界的局面,世界舞台上的几大力量都在继续发展,力求争得在新格局中自己的有利地位。多极化趋势的根本原因在于各极力量都要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各极实力有差距,但均衡化是趋势。任何一大力量都要凭借实力来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多极化趋势是在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冷战后,霸权主义搞单极的图谋不会改变,多极与单极的矛盾和斗争也会日益突出。世界多
36、极化的趋势在继续发展。当前国际上各种力量仍在分化改组,国际关系仍在深入调整。在这样的背景下,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无论在全球范围内,还是在政治和经济领域都有了新的发展。由于国际力量的对比在短期内不可能出现根本性改变,多极化将是一个曲折的过程。(4)当前国际形势的基本特征是“ 三个总体与三个局部” 。即总体和平、局部战争; 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选做题 II:(1)毒气事件表明,日本的侵略不仅仅是重大历史问题,也是迫切的现实问题,日本侵略对亚洲尤其是对中国人民造成的伤害仍然在继续。小泉就任首相以来,三次参拜靖国神社,日本右翼企图篡改教科书
37、,都表明日本不能正视和反省侵略历史。参拜靖国神社伤害了亚洲人民的感情,激起了公愤,也说明日本对历史问题的态度将影响它与亚洲其他国家的关系。(2)材料 3 日本突破宪法对海外派兵的限制,表明日本国内右翼军国主义日益猖狂,它们不但企图篡改历史,而且企图借助武力实现日本的政治大国梦。历史已经表明,军国主义日本不仅造成了亚洲人民的深重灾难,也严重危害了世界的和平与安全。日本走军国主义的道路,必将遭到热爱和平的全世界人民的坚决反对。(3)近年来,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日本成为政治大国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在一系列的国际事务中都力图发挥积极作用,并逐步突破了对外派兵的限制。经济决定政治,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必然会要求成为政治大国。但日本能否实现政治大国目标,根本在于它实行什么样的政策,能否正确对待世界人民维护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愿望,能否正确对待曾经发动过侵略战争的历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