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政治模拟试卷 149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 这种看法是(A)宿命论观点(B)机械论观点(C)历史循环论观点(D)历史唯物主义观点2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在于它(A)同社会存在变化的不同步性(B)具有历史的继承性(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3 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A)哲学是“ 科学之科学”(B)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C)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D)
2、哲学是自然科学的概括4 “昨夜江边春水生 ,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这是宋代大学者朱熹观书有感二首中的第二首。此诗中没有包含的哲理正确的有(A)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B)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观因素的制约(C)盲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必然是劳而无获的(D)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从实际条件出发5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从根本上说是由(A)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决定的(B)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决定的(C)社会平均的劳动强度决定的(D)价值的本质决定的6 政治经济学中说的一般人类劳动可以形成价值,其确切含义是(A)劳动本身就是价值(
3、B)劳动作为一般人类劳动才形成价值(C)劳动形成价值是商品经济关系赋予它的一种社会形式(D)人类社会的劳动才能形成价值7 社会主义国家,促进社会主义经济迅速和健康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是(A)发展生产力(B)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C)建立完善的生产关系(D)建立一个适合本国国情的所有制结构8 在我党历史上,第一次使用“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的中央文件是(A)党的七大党章(B)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C) 十五大报告(D)党的十五大党章9 毛泽东指出: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的基本原因是(A)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B)缺少科学的理论指导(C)没有自己的武装力量(D)
4、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10 中共“八大 ”确定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是(A)即反保守,又反冒进,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C)建设规模必须同国力相适应(D)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11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要“解决农民的困苦,根本是要实行耕地农有的办法,就是谁耕种的田地归谁自己所有的”主张是在:(A)1925 年中共中央发表的告农民书中(B) 井冈山土地法(C) 兴国土地法(D)土地法大纲12 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话,非常深刻地阐明了(A)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
5、性(B)改革开放的重要性(C)破除封建迷信的重要性.(D)解放思想的重要性1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自然资源的消耗急剧上升,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从哲学上看,这种情况表明(A)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B)在增加生产和降低消耗中,增加生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C)人口增长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D)可持续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14 我们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经济方面讲基本目标是(A)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结合,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带领人民走向共同富裕(C)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参与世界经济竞争(D)坚持和完善社会主
6、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15 2005 年 8 月 18 日至 25 日,中俄联合举行的军事演习代号为(A)“和平使命 -2005”(B) “利剑-2005”(C) “铁拳-2005”(D)“友谊-2005”16 朝核问题的六方会谈是指(A)中国、朝鲜、美国、韩国、日本、英国(B)中国、朝鲜、美国、韩国、俄罗斯、加拿大(C)中国、朝鲜、美国、韩国、俄罗斯、日本(D)中国、朝鲜、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7 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7、” 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B)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C)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D)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18 “画饼充饥 ”表明(A)意识可以代替物质(B)意识是人脑分泌的汁液(C)意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物质(D)意识对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19 主张思维能认识现实世界的有(A)所有唯心主义(B)有些唯心主义(C)所有唯物主义(D)有些唯物主义20 下列关于资本积累的说法,正确的是(A)资本积累就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B)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惟一源泉(C)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D)资本积累的规模越大,就越可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21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
8、润的过程,同时也是(A)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之间流动的过程(B)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C)超额利润消失的过程(D)资本家再分配剩余价值的过程22 固定资本无形损耗的原因有(A)机器设备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产生损耗(B)新的、效率更高的机器设备出现(C)机器设备因自然力作用形成损耗(D)同类机器设备生产成本降低23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 主要表现在(A)新的革命阵线,即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一部分(B)新的领导阶级,即无产阶级领导(C)新的革命指导思想,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D)新的革命前途,即建立新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24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9、道路的两个基本特点是(A)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B)主要斗争形式是进行长期的革命战争(C)先取农村,后占城市(D)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25 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清理和修订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消除体制性障碍(B)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C)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D)支持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做强做大。非公有制企业要依法经营,照章纳
10、税,保障职工合法权益26 体现和保持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的条件有(A)由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组成(B)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C)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D)党内不允许有任何政治派别存在27 2000 年 4 月,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在安徽等地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税费改革是我国继土地改革、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之后的又一重大改革,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这项改革(A)以调整农村分配关系为切入点(B)将农村的分配制度进一步纳入了法制轨道(C)是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D)必将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28 细心的人都会发现。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所作的工作报告中,没有提及当年经济增长速度的具
11、体指标。这是因为经济增长速度只是一个对经济发展的预期目标,而经济增长过程中有许多不可预测的因素,经济增长速度具有伸缩性的特点。而有些地方把它与政绩联系起来作为考核干部的指标。这次“经济增长速度”首次从政府报告中消失是因为(A)市场经济要淡化“ 经济增长速度” 等数字概念,强化经济效率(B)过分强调“经济增长速度”等数学概念,不重效率,容易出现浮夸风和弄虚作假(C)我们要的经济增长速度是真正建立在经济效率上的增长速度(D)我国政府向市场经济下的政府工作方式迈了一大步29 我国政府已正式承诺加入信息技术协议(ITA)。该协议规定缔约国模拟电视机以外的几乎所有电子信息产品的关税到 2005 年 1
12、月 1 日前必须降为零。这意味着(A)2005 年 1 月以后,我国进口电子信息产品的收入将不纳税(B)我国出口电子信息产品的发货人也将不再纳税(C)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电子信息产品将在国际市场取得相对有利地位(D)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将受国际市场更加严酷的考验30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点工作是(A)大力推进能源节约、深入开展节约用水(B)积极推进原材料节约(C)强化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D)加强资源综合利用31 2005 年 7 月 11 日,郑和下西洋 600 周年纪念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黄菊在讲话中指出大力发展海洋事业的重要战略意义包括(A)保障国家安全(B)维护主权权益(C)保护资源环境(
13、D)促进经济社会发展32 2004 年 11 月 11 日至 23 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应邀访问了(A)巴西(B)阿根廷(C)智利(D)古巴33 2005 年 2 月 19 日,美国和日本在华盛顿举行美日安全磋商委员会会议。会议确立的美日在亚太地区共同战略目标包括(A)反对中国加强军事力量(B)反对通过对话和平解决台湾海峡相关的问题(C)鼓励中国增加军事透明度(D)鼓励通过对话和平解决台湾海峡相关的问题论述题:要求论述紧扣题意,合乎逻辑。34 根据自然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说明我国现阶段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性。35 阅读下列有关社会保障制度的一组材料:材料 1尽管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
14、与发展过程非常曲折,但 50 年来的实践却雄辩地证明了它对我国经济与社会的稳定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不可磨灭的作用。自 50 年代初期相继建立的劳动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待抚恤、公费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使亿万国民在各种灾祸及贫困面前免除了生存危机。自 1990 年起,全国人大加强了与社会保障相关的立法工作,先后通过了残疾人保障法、妇女权益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劳动法、公益事业捐赠法等;国务院则在继 1991 年发布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后,不仅制定了失业保险条例、农村五保户供养工作条例、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等法规,还制定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及深化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城
15、镇住房福利制度改革政策,制定并实施了大规模的“ 八七 ”扶贫攻坚计划等,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由此走上改革创新的发展道路。摘自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与发展,光明日报1999 年 11 月 29日材料 2“九五”期间,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稳步发展 ,取得了显著成果。到去年底 ,95%的下岗职工领到了基本生活费,78.9%的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到了养老金,81%的地市实施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摘自积极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央视国际网站材料 32003 年末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4.3%,今年城镇登记失业率将控制在 4.7%。据了解,2003 年底我国参加失业保险人数达到 10373 万人,比
16、1998 年底增加 2400 多万人。目前,我国领取失业保险的人数近 450 万人,比 1998 年增长 7 倍,失业保险已成为下岗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保障的主要形式。摘自我国探索失业调控方法将建立失业调控政策体系,中国青年报2004 年 4 月 7 日材料 4中国民政最近刊文列举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在实践中出现的若干问题:一、概念使用和某些提法相当混乱,不少保障项目定性不清、目标不准,没有具体的实施步骤。比如,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内涵交叉,经常混用;住房救助演变成部分人新的社会福利;发行彩票被定义为弥补政府财政不足的重要手段 ,等等。二、部门之间、制度之间、上下级之间缺乏沟通、缺乏协调,导
17、致整个社会保障制度层次性不强,破碎感明显,甚至出现某项保障制度受重视的程度随着不同社会群体政治呼声的大小、部门势力的大小或者个人影响的大小而发生变化的情况。三、非制度化特征十分明显,整个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具有明显的应急特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四、整个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结构性缺陷,比如社会保障只覆盖城市而不包括农村等等。五、社会保障工作的专业化水平不高。摘自社会保障制度在实践中的若干问题,网易()2002 年 12 月 2 日材料 5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郑斯林近日说,建立健全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面临着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的
18、挑战:一是人口老龄化。在退休人员每年以 6%的速度递增的情况下,全国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已经从 1998 年的 100 多亿元增加到 2003年的 400 亿元左右。预计到本世纪 30 年代,我国老龄化将达到高峰,届时城镇的养老和医疗费用会进一步加重。二是城镇化。未来十几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将以每年 1个百分点的速度提高,由此带来的首先是转移劳动力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三是就业形式多样化。传统的以“单位” 为本位的社会保障体系不能适应这种分散化、流动性强的就业格局,为数众多的非公经济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尚未纳入覆盖范围。摘自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面临来自四个方面的挑战,新华网2004 年 6 月
19、7 日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1)联系材料 1、2、3 说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成就。(2)如何理解材料 1 所说的社会保障制度对“ 我国经济与社会的稳定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不可磨灭的作用。”当前我国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3)联系材料 4、5,说明应当如何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36 怎样理解“ 农民问题是中国资产阶段民主革命的中国问题”?各个时期党的土地政策是什么?37 以下是关于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组材料:材料 1经过 20 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 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目标,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从国际经验分析,工农业发展关系大致可
20、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工业化初期的以农补工阶段,工业化中期的工农业平等发展阶段,工业化后期的工业反哺农业阶段。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800 美元1000 美元、农业在 GDP中的份额下降到 20%以下、农业劳动力的份额下降到 40%以下时,经济发展即由工业化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过渡。2002 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 900 美元,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下降到 14.5%,农业劳动者占就业人口的比重已降到50%以下。这表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开始打破,步入工业、农业平等发展的新阶段。统计显示,“九五 ”以来,我国财政支农资金开始明显增加,国家启动了农村税费改革,加大了对农林水力尤其是农村中
21、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力度。1998 年2001 年,国家累计安排农口国债资金 1897 亿元,占同期国债投资总规模的 28.7%,加上中央预算内农业基本投资,五年共安排中央预算内基本农业建设投资 2547 亿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长速度最快、总量最多的时期。从今年开始,中央又明确要求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事业支出的主要部分用于农村。摘自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开始倾向“三农” ,新华网,2003 年 4月 28 日材料 2确定中国农村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必须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即就农业谈农业,就农村谈农村,在不改变农村基本格局的前提下去谋求农村有限的发展与进步。这种思路的根本
22、缺陷是割裂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与社会其他单元的有机关联,把“三农”问题作为一个孤立的系统单独加以研究,因而实现不了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市民之间的良性转换与互动。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在战略选择上必须走出一条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子。这也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一项重要决策。解决中国的“ 三农” 问题,其根本出路是大量减少农民。这些农民到哪里去,就不只是农业和农村内部的事情了,它涉及整个社会利益格局的大调整。因此没有一个宏大的战略眼光,没有一个巨型的系统工程,是无法解读和驾驭这件事情的。摘自突破传统思维定势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中国经济时报2003 年 10 月 27 日材料 3当前,中
23、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推进速度是快还是慢,成果是大还是小,关系到“三农” 问题、城乡就业问题的解决和小康目标的顺利实现。而在这一进程中,各地的城镇化政策、措施和工作方式,是否有利于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否充分考虑了广大城乡居民特别是转产和失地农民的利益和生产生活保障,处理好城镇的发展和农业、农民、农村之间的关系,使农民在小城镇发展中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从而最终体现推进城乡一体化,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经济互动,社会环境和谐发展,使城乡共享现代文明这个城镇化宗旨,这是衡量我们工作好不好,正确不正确的客观标准。摘自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走中国特色
24、城镇化道路,经济日报2003 年 9 月 15 日请回答:(1)材料 1 中,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者就业人口比重都已经下降,为什么国家还要增加支农资金、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投入?(2)如何理解材料 2 所说的“ 确定中国农村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必须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3)联系材料 3 说明当前应当如何统筹城乡发展。三、选做题本题满分 10 分。请在 I、II 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道作答。若两道都回答,则只按第 I道试题的成绩计入总分。38 选做题 I:以下是一组有关国际形势发展的材料:材料 1进入新世纪,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
25、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我们既面临着必须紧紧抓住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必须认真应对的严峻挑战。尽管当今世界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矛盾和冲突,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有所增加,但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人民要合作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摘自人民日报2004 年 04 月 25 日材料 2从邓小平做出两大问题的判断以来,又是将近 20 年的风云翻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注视各地炽烈的冲突,冷眼强权者霸道的嘴脸,怒对靖国神社的黑色幽灵有人不禁提出疑问:和平与发展还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吗 ?摘自当今时代的主题,瞭望2002 年第 21 期材料 3从
26、国际形势来看,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以法德两国为核心的欧盟谋求建立欧洲独立防务力量和独立的外交政策,俄罗斯经济的逐步复苏使本国外交操作能力增强,中国为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而不懈努力,这些都使单极霸权的绝对优势被削弱。可能造成国际安全格局剧烈动荡的单边主义行为,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反对和牵制;同时,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使各国经济领域的相互依存空前加深,使局部战争扩大为世界大战的可能性被有效遏制,经济强制越来越难以成为控制他国经济发展的手段,从而为国际社会总体上的和平和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有利条件。此外,“9.11”事件的出现,使唯一的超级大国在世纪初的对外战略重心出现了转变,由确定和遏制新的势均力敌的
27、国际竞争者,变成了打击国际恐怖主义。而在全球领域反恐和反核扩散的迫切性和艰巨性,不仅大幅度耗散了唯一超级大国的外交资源和军事资源,也使其对有关国家,特别是对一些地区大国在此领域的战略需求加深,美俄关系的缓和与中美关系的改善都是在这种国际背景下发生的。国际反恐斗争的长期性,决定了上述局面的长期性,从而大大减缓了我国进一步发展可能面对的国际压力。同时,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国力的增强,与周边国家关系的根本性好转以及新的安全机制的建立,也使我国能够长期保持基本稳定的周边安全环境。摘自人民网世纪初中国外交首要目标请回答:(1)材料 2 提出 “和平与发展还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吗”?请做出你自己的判断并
28、加以分析。(2)分析和平与发展的相互关系。(3)依据材料 3,分析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主要趋势及其原因。(4)依据上述分析,说明当今世界形势的总体特征。选做题 II:阅读尼克松的讲话和人民日报的评论: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了。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最富的国家,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着这样一种局面,另外四个潜在的经济力量有能力、有人可以在各个方面向我们挑战即使没有可以那样做的政府,至少有可以那样做的人。摘自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1971 年 7 月6 日)观察家认为,90 年代以前世界经济三足鼎立之势正在被打破,东亚经济正在成为世界
29、经济的第四极。尽管目前东亚发生金融动荡,但不致影响东亚(一般指东盟、中国、韩国)作为世界经济增长中心的地位。还在 1995 年,亚洲的出口额就已分别与美欧相当,高于日本一倍,成为世界四大贸易中心之一。摘自人民日报(1997 年 12 月 25 日)请回答:(1)比较尼克松的讲话和人民日报的评论,说明世界格局发生的变化。(2)依据材料说明当今世界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考研政治模拟试卷 149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D2 【正确答案】 C3 【正确答案】 B4 【正确答案】 B5 【正确答案】
30、D6 【正确答案】 C7 【正确答案】 D8 【正确答案】 B9 【正确答案】 A10 【正确答案】 A11 【正确答案】 A12 【正确答案】 D13 【正确答案】 A14 【正确答案】 D15 【正确答案】 A16 【正确答案】 C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7 【正确答案】 C,D18 【正确答案】 C,D19 【正确答案】 B,C20 【正确答案】 A,B,C,D21 【正确答案】 A,B,D22 【正确答案】 B,D23 【正确答案】 A,B,C,D24 【正确答案】 B,C25 【正确答
31、案】 A,B,C,D26 【正确答案】 A,B,C,D27 【正确答案】 A,B,C,D28 【正确答案】 B,C29 【正确答案】 C,D30 【正确答案】 A,B,C,D31 【正确答案】 A,B,C,D32 【正确答案】 A,B,C,D33 【正确答案】 C,D论述题:要求论述紧扣题意,合乎逻辑。34 【正确答案】 自然环境或地理环境是指与一定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自然条件的总和。自然环境是社会存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它在社会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首先,自然环境提供了社会生活和生产资料的来源。离开一定的自然条件,人们就不可能进行生活和生产。其次,自
32、然环境的优劣对劳动率的提高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并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优良的自然环境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恶劣的自然环境则不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进而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再次,自然生态平衡对社会生活起重要作用。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平衡,是社会得以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如果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就会给社会带来危害。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之一。它要求我们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使经济发展能持续进行下去。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面临着发展经济和改善环境的双重任务。我国人口过多,资源相对匮乏,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较严重。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33、设过程中,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切实保护资源和环境,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要根据我国国情,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合理利用资源,克服浪费现象,加强治理污染。35 【正确答案】 (1)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成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概括: 一是,形成了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社会互助为主的相对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二是,建立一套社会保障制度法规 ,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三是,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必要条件。(2)社会保障制度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减少了贫困、提高了人口素质、
34、改善了人民生活、维护了社会稳定。我国传统上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当前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搞活企业的需要;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3)当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对传统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的结果,在诸多方面还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需要。从社会保障制度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我们面临的发展趋势看,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理顺保障体制 ,使各种形式的社会保障既分工明确,又能相互补充;二是,为解决历史遗留的社会保障问题 ,
35、应对老龄化社会,应当采取多种方式包括依法划转部分国有资产充实社会保障基金,三是,适应就业形式多样化的要求,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实现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社会医疗救助和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四是,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四大支柱之一:社会保障制度。材料1、2、3 重在说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成就,其中材料 1 说的是法律制度建设,材料2、3 说的是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材料 4 列举了我国保障制度的问题,材料 5 则说明了保障制度面临的挑战。36 【正确答案】 (1)无产阶级要进行革命,
36、要夺取国家政权,必须解决农民同盟军的问题,必须深入农民群众,领导他们进行斗争,从而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中国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使农民问题成为这个革命最中心的问题。第一,因为旧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 80%以上,贫农和雇农又占农村人口的70%,广大农民群众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压迫,他们迫切地要求革命。中国的民主革命主要是为了解放农民。第二,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建立主义是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同盟者及其统治的基础。因此,要推翻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在中国的统治,必须消灭封建主义
37、;也只有坚持领导农民进行反对封建主义斗争,才能组织一支强大的反帝国主义的力量。在中国民主革命中农民群众不仅是反对封建主义,同时也是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力军。(2)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指出了农民的土地革命是中国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基本内容,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因此对于农民斗争的领导是中国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基本任务。在 1940 年 1 月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毛泽东又强调指出,“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现在的抗日”,抗日战争,实质上就是农民战争。说“实质上” 就是说基本上 ,并非忽视其他部分。中国有 80%的人口是农民,因此农民问题,就成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
38、题,农民的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3)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内容。从 1927 年以来,土地革命斗争经过了四个时期:在土地革命时期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 ,党的土地革命路线是: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 ,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在抗日战争时期,为同国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减少地主对抗日的阻力,并团结一切当时能够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人们,党将十年内战时期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改为减租减息政策。在解放战争时期,为了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迫切要求,发动农民群众支援解放战争,党决定改变土地政策,由减租减息改为没
39、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并制定了土地改革的总路线: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发展农业生产。新中国成立后,从 1950 年科到 1953 年春在新解放区继续进行土地改革,为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经济建设,土地改革法将解放战争时期实行的征收富农多余土地和财产的政策改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在土地改革中在政治上中立富农。这时的土改总路线是: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4)中国共产党内或党外在农民和土地改革问题上存在的错误倾向。早在国民革命时期,党内在农民问题上存在两种错误倾向。第一种倾向,以陈独秀为代表,只注意同国
40、民党合作,忘记了农民,这是右倾机会主义。第二种倾向,以张国焘为代表,只注意工人运动,同样忘记了农民。这是“左” 倾机会主义。这两种机会主义都感觉自己力量不足,而不知道何处去寻找力量,到何处去取得广大的同盟军。为此,毛泽东写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指出:中国无产阶级的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者是农民。这样就解决了中国革命中的最主要的骨盟军问题。在 1931 年至 1934 年期间实行过“地主不分田 ,富农分坏田 ”的极左的错误政策。抗日战争时期 ,在对待农民问题上存在两条路线:或者坚决反对中国农民解决民主民生问题 ,而使自己腐败无能,无力抗日;或者坚决赞助中国农民解决民主民生问题,而使自己获得占
41、全部人口 80%的最伟大的同盟军。前者就是国民党政府的路线,后者就是中国共产党的路线。两党的争论,就其社会性质说来,实质上是在与农民的关系问题上。动摇于两者之间,口称赞助农民,但不坚决实行减租减息、武装农民和建立农村民主政权,这是机会主义者的路线。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中曾经出现过乱打滥杀和侵犯中农利益的现象。37 【正确答案】 (1)首先,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农业、农村和农民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地位都不会动摇,“三农” 问题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意义。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没有
42、农村的全面进步,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其次 ,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都表明,工农业之间的关系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我国目前已经步入工农业平等发展阶段,为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创造平等的竞争条件,对农业和农村进行必要支持无疑是相当必要的。(2)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进程中,农村面临的任务比城市要艰巨得多,我国人口绝大部分居住在农村,农民的生活水平明显低于城镇居民。“确定中国农村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必须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主要是指:要站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解决“ 三农” 问题 ,实行以城带乡、以
43、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要依据中共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的要求走出一条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子。(3)当前统筹城乡发展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当前要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二是,在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的过程中 ,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三是,加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之间的联系,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以城市化推动工业化,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城市化的受益者;四是,对农业和农村实施必要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强城乡的互动性和互补性,缩小城
44、乡差距。【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三农问题”。2004 年考研试题从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就业人数的角度考查了发展农业和农村的途径。本题则着重突出了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不管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如何变化,农业的基础地位不会变化,农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地位也不会变化;二是,农业发展不能就农业谈农业,农村发展也不能就农村谈农村,要从统筹城乡关系的角度研究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三、选做题本题满分 10 分。请在 I、II 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道作答。若两道都回答,则只按第 I道试题的成绩计入总分。38 【正确答案】 选做题 I:(1)尽管影响和平与发展的因素在不断增加,恐怖主义危害上升,传统安全威胁和
45、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上升,霸权主义又有新表现,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民族矛盾和地区冲突此起彼伏,但当今时代的主题仍然是和平与发展,其依据在于:从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趋势上看,新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学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以科技和经济发展为中心内容的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突出;从世界各国和各国人民的共同需要和普遍要求上看,发展问题就变成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和各国人民共同关注的中心课题;从总体上看,世界在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超过了战争力量。(2)和平与发展的相互关系:一是世界和平是促进发展的条件,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和平是人类进步与发展的前提,维护世界和平是当今世界
46、的根本问题;二是各国的共同发展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促进各国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一个也没有解决(3)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主要趋势是多极化在继续发展。这主要是因为: 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她孕育于两极格局的演变之中,两极格局终结之后,并没有出现单极格局或美日欧联合主宰世界的局面,世界舞台上的几大力量都在继续发展,力求争得在新格局中自己的有利地位。多极化趋势的根本原因在于各极力量都要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各极实力有差距,但均衡化是趋势。任何一大力量都要凭借实力来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多极化趋势是在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冷战后,霸权主义搞单极的图
47、谋不会改变,多极与单极的矛盾和斗争也会日益突出。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在继续发展。当前国际上各种力量仍在分化改组,国际关系仍在深入调整。在这样的背景下,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无论在全球范围内,还是在政治和经济领域都有了新的发展。由于国际力量的对比在短期内不可能出现根本性改变,多极化将是一个曲折的过程。(4)当前国际形势的基本特征是“ 三个总体与三个局部” 。即总体和平、局部战争; 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选做题 II:(1)70 年代世界仍然是两极格局,但美国地位和力量相对下降,面临新的经济力量的挑战。90 年代,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终结,东亚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中心。(2)上述材料说明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多极化的加速发展。经济决定政治,当代世界经济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越来越大,经济发展的多极化,必然导致世界的多极化趋势。但是,两极格局解体到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