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政治(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 15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在质量互变规律中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A)是否显著激烈(B)是否迅速明显(C)是否超出度的界限(D)是否引起事物变化2 阶段性部分质变表现了( )。(A)事物根本质变的开始(B)不包含量的扩张的质变(C)事物内部各部分发展的不平衡性(D)事物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变化的不平衡性3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 。这句话说明( )。(A)没有一定的量变就不可能发生质变(B)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C)量
2、变和质变相互渗透、相互包含(D)事物的发展总是有一定限度的4 原子衰变过程极其短促,而由猿到人的转化过程长达几百万年,这是( )。(A)质变过程的条件性的表现(B)质变过程的客观性的表现(C)质变形式的普遍性的表现(D)质变形式的多样性的表现5 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这是( )。(A)诡辩论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辩证法的观点(D)相对主义的观点6 辩证的否定即“ 扬弃” ,就是指 ( )。(A)对旧事物全盘抛弃(B)事物中好和坏两个方面相结合(C)既克服事物中的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D)保留旧事物原有的一切东两7 唯物辩证法认为,辩证否定体现事物发展的( )。(A)有限性与
3、无限性的统一(B)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C)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D)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8 “世界上没有直路,要准备走曲折的路” 蕴含的哲学原理是 ( )。(A)事物的发展道路是曲折性与前进性的统一(B)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C)发展的永恒性(D)矛盾的普遍性9 辩证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的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A)肯定和否定是相互区别的(B)肯定和否定是相互排斥的(C)否定是对旧事物的克服(D)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10 放在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像是被折断了一样。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亲眼所见的都是对客观事物真实的反映(B)没有理性,眼睛并不是最好
4、的证人(C)感性只解决现象问题,理性才解决本质问题(D)这是一种用歪曲形式表现本质的现象11 错觉和假象的区别是( )。(A)前者是客观范畴,后者是主观范畴(B)前者是主观范畴,后者是客观范畴(C)二者都是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范畴(D)前者是本质的规定,后者不是本质的规定12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日:“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虎之所以犯这种错误,在于割裂了( )。(A)必然与偶然之间的关系(B)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C)本质与现象之间的
5、关系(D)可能与现实之间的关系13 事物中的真象和假象的区别是( )。(A)表现事物本质的是真象,不表现事物本质的是假象(B)客观存在的是真象,假象是一种错觉(C)从正面表现事物本质的是真象,从反面表现事物本质的是假象(D)表露于事物外部的是假象,隐藏于事物内部的是真象14 把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看成是纯粹必然的,没有偶然性,这种观点是( )。(A)唯物主义观点(B)非决定论观点(C)决定论观点(D)机械决定论观点15 “在自然界中,既没有原因,也没有结果” ;“因果规律的一切形式都是从主观臆想当中产生的” 。这种观点是 ( )。(A)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B)否认因果区别的诡辩论(C)唯心主
6、义非决定论(D)唯物主义决定论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6 有人认为:“ 整个世界是一个无限的连续变化的过程。” 这种观点( )。(A)否认了量变的重要性(B)否认了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C)否认了事物发展的不连续性(D)属于形而上学的错误17 有人认为:“ 整个世界发展过程是一系列突变的积累。” 这种观点( )。(A)否认了,量变的必要性(B)否认了质变要以量变为前提(C)在实践中容易犯唯心主义的错误(D)容易导致“ 左” 倾肓动主义的错误18 肯定和否定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表现在( )。
7、(A)肯定包含否定(B)否定包含肯定(C)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否定就是肯定(D)肯定和否定各以对方为存在条件19 事物内部肯定和否定的相互对立表现为( )。(A)有肯定方面,就没有否定方面(B)有否定方面,就没有肯定方面(C)肯定方面处于优势时,事物保持自身的存在(D)否定方面取得了支配地位,事物就向对立面转化20 现代两方哲学中有人主张“绝对否定” ,认为任何肯定都是对辩证法的 “背叛”;经过否定,一切对立面都将消灭,剩下的仅仅是“衰落和虚无” 。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 )。(A)把否定看作全盘抛弃(B)把否定和肯定绝对对立起来(C)把否定的结果看作发展的消灭(D)把否定看作联系的环节2
8、1 下列情况中体现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有( )。(A)螺旋式上升运动(B)直线运动(C)简单循环运动(D)波浪式前进运动22 辩证法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的根本对立表现在( )。(A)前者主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后者主张否定是外力的否定(B)前者主张否定是包含某种肯定的否定,后者主张否定是“否定一切”(C)前者主张否定是对旧质的肯定,后者主张否定就是对旧质的完全抛弃(D)前者主张否定与肯定相互渗透,后者主张否定与肯定绝对对立23 否定之否定规律表现形式的特殊性在于( )。(A)不同性质事物的运动有不同的否定形式(B)同类性质事物的运动在不同条件下有不同的否定方式(C)事物发展的曲折性也会有复
9、杂的情况和表现(D)发展中的“ 复归” 现象在不同事物的运动中表现不同24 否定之否定过程的第三阶段与第一阶段相比较( )。(A)具有质的差别(B)是更高级的发展阶段(C)重复第一阶段的某些特征(D)没有任何相似之处25 “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这个论断表明 ( )。(A)现象和本质是有区别的(B)现象是由本质决定的(C)现象可以脱离本质而存在(D)透过现象可以达到事物的本质26 事物的现象分为真象和假象,假象是( )。(A)人们虚构的现象(B)人们的错觉(C)客观的(D)对事物本质歪曲和颠倒的表现27 列宁指出:人的思想由现象到本质,由所谓
10、初级的本质到二级的本质,这样不断地加深下去,以至于无穷。这一说法表明( )。(A)人们不能达到对事物深层本质的认识(B)事物的本质是复杂的、多级的(C)研究和分析现象是发现本质的前提(D)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28 在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中,必然性( )。(A)是偶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B)是隐藏在偶然性背后的支配力量(C)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D)总是和偶然性相联系的,没有脱离偶然性的必然性29 马克思指出: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些偶然性本身纳入总的发展过程中其中也包括一开始就站在运动最前面的那些人物的性格这样一种偶
11、然情况。上述论断指出( )。(A)历史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B)历史的发展过程纯粹是必然的(C)历史的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D)历史人物的性格这种偶然因素对历史发展有一定影响30 割裂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会导致( )。(A)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B)唯心主义非决定论(C)相对主义诡辩论(D)唯心主义先验论考研政治(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 15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质和量的统一表现为度。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幅
12、度、范围,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数量界限,是事物的质所能容纳的量的范围。在度的范围内量的变化不会引起质的变化,当量的变化超出度的范围时,事物就会发生质变。事物发展的过程表现为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在事物的变化过程中,判断事物是处在量变阶段还是质变阶段,其根本标志是看这种变化是否超出度的界限。任何度的两端都存在着极限或界限,称为关节点或临界点,关节点既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也是事物由量的变化进入质的变化,从一种质过渡到另一种质的转折点。超过这个关节点,事物就成为新的质和量的统一。故选项 C 正确。选项 A、B、D 在量变阶段也可能具有,故不选。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C。解答本题时要注意选项的迷惑性
13、,不要被选项内容的叙述方式所迷惑。【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质变和量变相互渗透的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即在总的量变中有部分质变,在质变中有量的扩张。在总的量变中有部分质变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阶段性部分质变,即事物发展的全过程还处在量变阶段,但在某个阶段发生了质变;二是事物全局仍处在量变过程,但某一部分发生了部分质变。阶段性的部分质变,是事物内部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引起的。一个事物包含多方面的属性,本质属性规定事物发展过程的本质,非本质属性影响事物发展过程的状态。本质属性是相对稳定的,是同事物过程共始终的;非本质属性往往
14、是变动不居的,它在本质属性未变的情况下会出现生生灭灭的现象。只要事物的本质属性没有变,事物总的来说仍处在量变阶段。但由于非本质属性发生了重大变化,使事物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的部分质变。因此,无论是阶段性的部分质变还是局部性的部分质变都是由于事物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变化的不平衡性引起的。故选项 D 正确。选项 A 的说法是错误的,发生阶段性部分质变说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还处在量变阶段,但在某个阶段发生了质变,事物的本质属性没有变,因此,阶段性部分质变不是事物根本质变的开始。故选项 A 不选。选项 B 的说法本身也是错误的,事物的本质属性没有变,事物总的来说仍处在量变阶段,不能说它不包含量变。再者,
15、质变中有量的扩张,是指事物在根本质变过程中,新质要素在数量上迅速地增长、扩充,它是质变在时间上的持续和空间上的扩展。故选项 B 错误。选项 C 的表述不正确,出现阶段性部分质变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引起的。故选项 C 不选。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D。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注意选项本身是否正确,另外,要明确相关哲学概念的含义。【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质量互变规律原理。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持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
16、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通过量变促成质变,从而促进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题干所给句子的意思是说没有半步半步的积累,就不可能有“至千里”的质变;没有“细流”的积累,就不可能有“成江河”的质变。也就是说,没有一定的量变,就不可能发生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故选项A 正确。选项 B 的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故选项 B 不选。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关系,即在总的量变中有部分质变,在质变中有量的扩张。选项 C 的说法虽然正确,但题干中没有讲量变和
17、质变的这层关系。故选项 C 不符合题意。选项 D 的说法本身也是错误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的认识都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世界的发展是永恒的,静止只是相对的。坚持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观点,就是说事物的发展是一个无限的过程,事物的发展是没有限度的,是永恒的、无限的。故选项 D 错误。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A。【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质变形式的多样性。质量互变规律是普遍存在的,但由于事物的多样性及其存在条件的复杂性,质量互变的具体形式是多样的,质变的具体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质变是通过一定的飞跃实
18、现的,飞跃是事物发展的转折点,是渐进过程的中断。飞跃形式是多种多样、千差万别的,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爆发式飞跃,一般说来是解决对抗性矛盾的质变形式,它的特点是表现为剧烈的外部冲突,从时间上来看一般经历较短,如自然界的火山爆发、地震等。另一种是非爆发式飞跃,一般说来是解决非对抗性矛盾的质变形式,它的特点是表现为通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并逐渐代替旧质要素来完成事物的质变,从时间上来看经历较长,如生命的起源、语言的演变、人类认识和思维的发展等。题干中说的原子的衰变过程是质变中的爆发式飞跃的质变,而由猿到人的转化过程则是质变中的非爆发式飞跃,这说明了质变形式的多样性。故选项 D 正确。只有当量变
19、达到一定程度,即超出度的界限时,质变才会发生,这是质变的条件性,题干中没有提到原子衰变和由猿转化到人的条件。故选项 A 不选。质量互变规律是唯物辩证法所揭示的表明事物发展形势和状态的一个规律,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在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中不断向前发展的。人类实践和科学研究证明,质量互变规律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这是质变的客观性、普遍性。题干中没有涉及这方面的内容,故选项 B、
20、C 不选。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D。解答本题时要注意正确区分质变的特性另外,要明确质变特性的具体内容。【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从事物发展的道路来看,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表现为事物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三个规律之一。任何事物内部和发展过程都有自己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肯定方面是指事物保持自己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为它自身而不是他物的方面;否定方面是指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它转化为他物的方面。肯定与否定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两者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肯定不是
21、绝对的肯定,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也不是简单地宣布为“无”,否定中包含着肯定,并且双方各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肯定和否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就是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承认肯定和否定之间的区别,承认肯定和否定的相互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即从一定意义说,肯定就是否定,否定就是肯定,这是辩证法的观点。故选项 C 正确。诡辩论和相对主义都是抹杀肯定和否定之间的区别,抹杀二者进行转化的条件,并把肯定就是否定、否定就是肯定看成是不需要一定条件而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如此的。故选项 A、D 错误。形而上学则割裂了肯定和否定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把它们绝对对立起来,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故选项 B
22、 不选。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C。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正确区分几种不同的否定观,避免张冠李戴。【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辩证的否定观。辩证的否定观认为,否定既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又是事物联系的环节。辩证的否定之所以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因为,事物的发展实质上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事物的这种质变只有通过否定才能实现。辩证的否定之所以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是因为任何新事物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旧事物内部孕育并成长起来的,没有旧事物的存在,就不可能有新事物的产生,新旧事物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两者的历史渊源是不能割断的。同时,新
23、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不是简单抛弃,而是在根本改变旧事物性质的基础上,抛弃旧事物中消极、腐朽和落后的东西,保留、吸收和改造旧事物中合理、积极的东西。通过辩证的否定,事物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不仅存在着质的区别,也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辩证的否定作为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就是“扬弃”。辩证的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所引起的自我否定,否定既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又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包含肯定的否定,即既克服又保留,克服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保留其合理因素,这就是“扬弃”。故选项 C 正确。选项 A是形而上学否定观的表现,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把肯定和否定绝对对立起来,认为否定是纯粹的、绝对的否定,是简单抛弃
24、,是一笔勾销,其中没有任何保留和继承,肯定就是肯定一切,否定就是否定一切,这就彻底割裂了新旧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也就否定了事物的自我运动和自我发展。故选项 A 不选。选项 B 的说法是错误的,事物中好的方面要保留,坏的方面要否定,否则事物就无法发展。故选项B 不选。选项 D 的说法也是错误的,对于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要吸收、保留和改造,而对于旧事物中消极、腐朽和落后的东西一定要坚决否定和抛弃,这才是对待旧事物的正确态度。故选项 D 不选。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C。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正确理解辩证的否定观,另外,要注意选项本身的说法是否正确。【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7 【正确
25、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辩证的否定观。辩证的否定观认为,从否定的作用来看,否定具有一身兼二职的作用,它既是新旧事物相互区别开来的环节,即发展的环节,又是新旧事物相互联系起来的环节,即联系的环节,是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的统一。而发展体现了事物的间断性,联系则体现了事物的连续性,所以,辩证的否定观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故选项 B 正确。选项 A、C 说的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的特征。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认为时空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故选项 A、C 不符合题意。选项 D说的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即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故选项 D 不符合题意。
26、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B。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地理解哲学概念,另外,要注意题干所问内容的限定性。【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否定之否定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三个规律之二,辩证的否定是通过事物的内在矛盾运动而进行的自身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并通过自身否定,实现“自己运动”、自我发展。一般来说,在事物发展的总过程中,经过两次否定,由肯定到否定,再由否定到第二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事物的运动就表现为一个周期。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上升性和回复性的统一,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运动。辩证的否定观说明了事物发展的方
27、向是前进的,但道路是曲折的,事物的发展道路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故选项 A 正确。但题干内容与新旧事物无关,故选项 B 不符合题意。题干中并没有提到事物发展的永恒性,而是强调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问题。故选项C 不选。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题干中并没有表达这样的观点,故选项 D 不选。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A。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注意区分相似的哲学观点,另外,要正确理解题干内容的意思。【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9 【正确答案】 D【试
28、题解析】 本题考查辩证的否定观和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的分歧。辩证的否定主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认为肯定和否定是相互统一的,主张否定是包含某种肯定的否定,肯定和否定是相互渗透的。形而上学的否定主张否定是外力的否定,并认为否定是“否定一切”,把肯定和否定绝对地对立起来。故选项 D 正确。两种否定观对于选项 A、B 的观点,尽管在具体的理解上是有差异的,但一般来说,它们都是承认的,因此选项 A、B 不选。选项 C 没有指出辩证否定还有保留的因素,故选项 C 不选。故正确答案为 D。解答本题时要注意选项内容的迷惑性。【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本质和
29、现象的定义及其辩证关系。本质和现象是揭示事物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及其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本质就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决定客观事物具有各种表现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联系。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本质的外部表现。现象可以区分为真象和假象。真象和假象都是对事物本质的表现,不过真象是从正面直接地表现事物的本质,而假象是从反面歪曲地表现事物的本质。题干中放在水中的筷子,看上去是歪曲的,这就是一种假象,水中的筷子实际上是直的。故选项 D 正确。亲眼所见的未必都是对客观事物真实的反映,如题干中水中的筷子,它有可能是事物的假象,即对事物本质的歪曲的反映。故选项 A 错误。亲眼所见的现象有可能是事物的真
30、象,也有可能是事物的假象,当看到的是事物的真象时,就能够得到对事物真实的反映。所以,不能说没有理性,眼睛并不是最好的证人。故选项 B 错误。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人们可以通过感官感知,本质则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只有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选项 C 的说法虽然正确,但与题干无关,故不选。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D。【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假象和错觉的区别。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本质的外部表现,它可以区分为真象和假象。真象和假象都是对事物本质的表现,不过真象是从正面直接地表现事物的本质,而假象是从反面歪曲地表现
31、事物的本质。假象也是一种现象,也是客观的,也是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表现。但假象和错觉不是一回事,假象同真象一样,也是客观存在的,是由各种实际条件造成的,因而不能把它同表示主观范畴的错觉混为一谈。在认识过程中,假象可以引起错觉,但是假象不是错觉本身,假象不等于错觉。这是因为错觉属于主观范畴,假象则具备客观性,这是两者的本质区别。故选项 B 正确。选项 A 说反了,故不选。假象和错觉都不是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范畴,假象是客观的,错觉是主观的。故选项 C 不选。假象是从反面歪曲地表现事物的本质,但它本身不是事物本质的规定,错觉属于主观范畴,也不是事物本质的规定。故选项 D 不选。故本题的正确答案
32、为 B。【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现象和本质之间的辩证关系。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一方面,两者是有区别的,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人们可以通过感官感知,本质则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只有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而本质是一般的、共同的;现象是多变的,而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现象是生动的、丰富的,本质是深刻的、单纯的。另一方面,现象和本质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任何本质都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本质的现象;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即使是假象,也是本质
33、的表现。题干中,老虎只看到百兽畏狐而走,没有透过这种现象看到事情的本质,被这种假象所迷惑,其实百兽是畏虎而走的,老虎的错误就在于割裂了现象和本质的关系。故选项 C 正确。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范畴。题干中并没有涉及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问题。故选项 A 不符合题意。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内在要素同这些要素的结构和表现方式的关系的范畴。题干中没有涉及事物内在要素同这些要素的结构和表现方式的关系。故选项 B 不符合题意。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范畴。题干中没有涉及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故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故本
34、题的正确答案为 C。【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真象和假象的区别。真象和假象都是对事物本质的表现,不过真象是从正面直接地表现事物的本质,而假象是从反面歪曲地表现事物的本质。假象也是一种现象,也是客观的,也是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表现。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真象和假象的区别不在于是否能表现事物的本质,而在于它们分别从正面和反面来表现事物的本质。故选项 C 正确。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即使是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只不过假象是从反面歪曲地表现事物的本质。故选项 A 错误。假象和错觉不是一回事,错觉属于主观的范
35、畴。故选项 B 错误。真象和假象都属于事物的现象,现象是事物本质的外部表现,所以,它们都是表露于事物外部的,只有本质才是隐藏于事物内部的。故选项 D 错误。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C。【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的观点。在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把两者完全对立起来了。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只承认必然性,完全否认偶然性,认为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的,因而一切都是纯粹必然的,偶然性是不存在的。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只承认必然性,完全忽视和否认偶然性。这种把必然性绝对化的观点,实际上把偶然性当成了必然性,从而把必然性降低到了偶然性。
36、故选项 D 正确。唯物辩证法认为,必然性和偶然性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偶然性体现并受制于必然性,唯物主义承认必然性,也承认偶然性。故选项 A 不符合题意。同机械决定论相反的另一个极端是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它把一切现象都看成是偶然的,根本否认事物发展的必然性,认为必然性只属于概念或精神世界,现实世界本身是没有必然性的。非决定论只承认偶然性,完全否认必然性。故选项 B 错误。决定论有唯物辩证法决定论也有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选项 C 说得太宽泛,题干中的观点属于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故选项 C不选。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D。解答本题时要注意选项中的不同哲学派别的观点,另外,要注意
37、选项内容的完整性。【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唯心主义非决定论的观点。在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把两者完全对立起来了。唯心主义非决定论把一切现象都看成是偶然的,根本否认事物发展的必然性,认为必然性只属于概念或精神世界,现实世界本身是没有必然性的。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只承认偶然性,完全否认必然性。在因果联系上,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否认因果联系、因果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主观唯心主义把因果联系归结为主观精神的联系。主观唯心主义者马赫宣称:“原因和结果是我们思维的创造物”,“在自然界中,既没有原因,也没有结果”。“提出为什么 这样的
38、问题,到客观中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都是毫无意义的事情”。这种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实际上否认了科学认识的客观依据,否认了自觉改造世界的可能性。故选项 C 正确。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只承认必然性,完全否认偶然性,认为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的,因而一切都是纯粹必然的,偶然性是不存在的,但它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故选项 A 不符合题意。题干中并没有讲原因和结果的关系问题。故选项 B 不符合题意。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认为事物之间存在着固有的因果联系、因果规律,这是科学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客观前提。故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C。【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39、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6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庸俗进化论的观点。在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上,形而上学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否认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生物学上的“激变论”就是这种观点的典型代表。男一种是否认质变,否认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认为事物的发展只有量的渐进,没有质的飞跃。自然科学和哲学中的“庸俗进化论”就是这一观点的典型代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量变和质变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通过量变促
40、成质变从而促进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本题的观点是一种庸俗进化论的观点。庸俗进化论是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产生干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国家中的一种用生物进化的观点来解释社会现象的形而上学思想。其基本思想为:只承认事物发展的渐变否认事物发展中的突变,即事物发展的不连续性,只承认发展中的量变,否认事物发展的质变,否认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性。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发展观。故选项 B、C 、D 正确。激变论是一种只承认事物的质变而否认事物的量变的观点,选项 A 是激变论的观点。故选项 A 错误。故选项 B、C、D 正确【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7 【正确答案】 A,B,C
41、,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激变论的观点。本题的观点是一种激变论的观点。激变论是一种只承认事物的质变而否认事物的量变的观点,激变论又称为“灾变论”,是一种用灾变来解释地壳运动和生物演变,否认生物自身进化的形而上学理论。灾变论否认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否认古生物和现代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否认生物自身的渐进和进化,把质变绝对化,视质变为突然发生的、没有量变准备的突如其来的一击,因此它不仅是违反辩证法的形而上学观点,而且也是一种背离唯物主义的唯心主义学说。由于急于求成,这种观点在实践中容易导致“左”倾盲动主义的错误。选项 A、B、C、D 都是激变论的观点,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A、B、C、D 。【知识模块
42、】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8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肯定和否定的辩证关系。从事物发展的道路来看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表现为事物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任何事物内部和发展过程都有自己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肯定方面是指事物保持自己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为它自身而不是他物的方面;否定方面是指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它转化为他物的方面。肯定与否定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肯定和否定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肯定不是绝对的肯定,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也不是简单地宣布为“无”,否定中包含着肯定,并且双方各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肯定和否定在
43、一定条件下还可以相互转化。这是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从上可知,肯定和否定既是相互区别又是相互统一的。首先,它们相互依赖,肯定离不开否定,否定也离不开肯定。其次,它们相互渗透,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中包含着肯定。选项 A、B、C、D 都表达了这层意思。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A、B、C、D。【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9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肯定和否定的关系。肯定和否定是事物内部两种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倾向。当肯定方面处于优势时,事物保持其原有的性质和自身的存在,它是事物内部保守的因素;当否定的方面在发展中取得了支配地位,就使事物转化到自己的对立面,达到对事物自身的否定
44、,它是事物内部积极的、革命的因素,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具有活力的内在源泉。故选项 C、 D 正确。形而上学的否定观不把否定看作是事物内部矛盾展开的结果,而是看作外力的主观任意的否定。它不把否定看作既克服又保留,既抛弃又继承,而是把肯定和否定绝对对立起来,认为否定是纯粹的、绝对的否定,是简单抛弃,是一笔勾销,其中没有任何保留和继承。认为肯定就是肯定一切,否定就是否定一切,这就彻底割裂了新旧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也就否定了事物的自我运动和自我发展。选项 A、B 都是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故选项八、B 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C、D。【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20 【正确答案】 A,B,C【试
45、题解析】 本题考查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基本观点。形而上学的否定观不把否定看作是事物内部矛盾展开的结果,而是看作外力的主观任意的否定。它不把否定看作既克服又保留,既抛弃叉继承,而是把肯定和否定绝对对立起来,认为否定是纯粹的、绝对的否定,是简单抛弃,是一笔勾销,其中没有任何保留和继承。认为肯定就是肯定一切,否定就是否定一切,这就彻底割裂了新旧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也就否定了事物的自我运动和自我发展。现代西方哲学中有人主张“绝对否定”,认为经过否定,一切对立面都将消灭,这种观点是形而上学否定观的表现。形而上学的否定观主张肯定就是肯定,否定就是否定,除此之外都是鬼话,其实质是把肯定和否定完全对立起来。选
46、项 A、B、C 都是形而上学否定观的表现。辩证的否定观认为,否定既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又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所以说选项 D 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故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A、B、C。【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21 【正确答案】 A,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观点。辩证的否定经过“肯定一一否定一一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方向是前进上升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故选项 A、D 正确。选项 B 和 C 是直线论和循环论的观点,不是否定之否定的观点。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己完善自己的一个环节。只有经过两次
47、否定,事物才能克服前两个阶段的片面性,保留它们各自的积极因素,达到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以实现辩证的综合。它既不是自我循环,也不是回到出发点的运动,而是不断向前的,而形而上学把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绝对地对立起来,导致了两个极端:一是直线论,它片面地夸大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上升性的一面,把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看成是一帆风顺、径往直遂的。它只看到周期性的前进性,认为事物发展的道路都是笔直的,没有看到周期性的曲折性,否认了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曲折倒退性。社会生活中“左”倾机会主义,从思想方法上看,就是犯了直线论的错误。二是循环论,即片面地夸大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迂回性的一面,它只看到周期性
48、的重复性,认为一种事物只能永远反复产生同样的事物,而不能变成另一种事物,没有看到周期性的前进性,抹杀了事物的发展。故选项 B、C 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A、D。【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22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辩证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三个规律之一,辩证的否定是这样一种否定,它是通过事物的内在矛盾运动而进行的自身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并通过自身否定,实现“自己运动”、自我发展。肯定与否定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肯定和否定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肯定不是绝对的肯定,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也不是简单地宣布为“无”,否
49、定中包含着肯定,并且双方各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肯定和否定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相互转化。这是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形而上学的否定观不把否定看作是事物内部矛盾展开的结果,而是看作外力的主观任意的否定。它不把否定看作既克服又保留,既抛弃又继承,而是把肯定和否定绝对对立起来,认为否定是纯粹的、绝对的否定,是简单抛弃,是一笔勾销,其中没有任何保留和继承。认为肯定就是肯定一切,否定就是否定一切,这就彻底割裂了新旧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也就否定了事物的自我运动和自我发展。辩证的否定观主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认为肯定和否定是相互统一的,主张否定是包含某种肯定的否定,肯定和否定是相互渗透的。形而上学的否定观主张否定是外力的否定,并认为否定是“否定一切”,把肯定和否定绝对地对立起来。故选项 A、B 、D 正确。辩证的否定观认为否定不是绝对的否定,不是否定旧质的一切,而是对旧质中不合理的、腐朽的因素进行完全的否定,更不是对旧质的完全的肯定,而是对旧质当中的合理的因素进行吸收、改造和发展。而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则主张否定就是对旧质的完全抛弃,就是否定一切。故选项 C 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A、B、D。【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23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特殊性。否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