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1 ,大小:55.50KB ,
资源ID:850207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85020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20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lawfemale39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20及答案与解析.doc

1、考研政治(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 20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相信“意念移物 ”,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A)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B)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唯心论(C)认为人的思想是特殊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D)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唯物主义2 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世界。这一命题表明意识具有(A)决定性(B)预见性(C)能动性(D)主动性3 坛经中记载:“ 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日风动,一僧日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日:不是风动,不

2、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运动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4 实践高于(理论的) 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A)普遍性(B)绝对性(C)客观实在性(D)直接现实性5 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6 “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 ,因为静止是(A)运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B)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C)运动的原因和根据(D)运动的基础和承担者7

3、“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的著名诗句所蕴含的哲理是(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C)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D)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8 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施工建成大厦。这一事实说明(A)意识产生物质(B)意识转化为物质(C)意识决定物质(D)意识创造物质9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说法(A)都是辩证法的观点(B)都是诡辩论的观点(C)前者是辩证法的观点,后者是诡辩论的观点(D)前者是诡辩论的观点,后者是辩证法的观点10 唯物辩证法的因果联系是指(A)一

4、切前后相继的现象之间的联系(B)一切同时并存的现象之间的联系(C)引起和被引起的现象之间的联系(D)反映和被反映的现象之间的联系11 区分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A)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B)事物的变化过程中是否有部分质变(C)事物的变化是否超过度的范围(D)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12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 度 ”是指(A)事物质变的关节点(B)事物质变的临界点(C)事物保持一定质的量的限度(D)事物保持一定量的质的限度13 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上的物质范畴的关系是(A)本源和派生的关系(B)普遍和特殊的关系(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D)形式和内容的关系14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

5、的规律是(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念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内在的本质的稳固的联系(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15 在工作中防止“ 过” 或“不及”的关键在于(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B)认识事物的量(C)确定事物的质(D)把握事物的度16 在哲学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唯心主义派别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常常有利于唯物主义的发展,这一事实说明(A)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促使事物发展(B)矛盾一方的发展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提供条件(C)矛盾双方中每一方的自身矛盾,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所利用(D)矛盾双方的融洽促使事物发展17 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运动,从表现形式上看(

6、A)是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B)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C)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D)是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18 孔子在论语中讲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蕴含的哲理是(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D)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9 18 世纪法国最激进、最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和无神论者霍尔巴赫认为:“人是自然产物,存在于自然之中,服从自然的法则,不能超越自然。”这一观

7、点(A)肯定了自然规律的客观实在性(B)否定了人具有主观能动性(C)将机械决定论贯彻到人的活动领域(D)认为人们只能认识规律,不能利用规律20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的哲学寓意是(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B)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C)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性,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D)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21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观点表明(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B)意识是人脑产生的特殊物质(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D)观念韵东西同物质的东西是具有同一性的22 传习录记载:“ 先生 (指哲学家王阳明) 游南镇,一友指岩

8、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日: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王阳明这一观点的错误是(A)把人对花的感觉与花的存在等同起来(B)把人对花的感觉夸大成脱离花的独立实体(C)主张人对花的感觉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D)肯定人对花的感觉的能动性 23 鲁迅说过:“ 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地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却是三只眼、长颈子,也就是在正常的人体身上增加了眼睛一只,拉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这段话说明,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是(A)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塑造出来的(B)人脑

9、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C)人脑对鬼神的虚幻反映(D)可以从人世间找到它的原型24 中国古代哲学家方以智指出:“气凝为形,蕴发为光,窍激为声,皆气也。” 这句话在哲学上表达了(A)物质运动多样性的思想(B)万物都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式的思想(C)朴素辩证法的思想(D)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思想25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的缺陷在于(A)把质上无限多样的物质世界归结为粒子在量上的不同(B)把某种特殊的物质形态误认为物质的一般特征(C)不了解人类对物质的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D)割裂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 26 在下列命题中,属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观点是(A)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B)

10、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在内容和形式上是同一的(C)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D)事物的发展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27 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A)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B)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和对待(C)认为事物变化发展只有间断性,没有连续性(D)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28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是(A)没有无内容的空洞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纯粹的内容(B)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C)内容和形式相互依赖,不可分割(D)事物的内容是无限丰富的,事物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29 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A)矛

11、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B)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C)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D)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30 形而上学否定观主张(A)事物的自我否定(B)外在力量对事物存在性的消灭(C)包含肯定的否定(D)抽象的否定31 社会的物质性表现在(A)人类社会依赖自然界,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B)由意识指导的实践活动是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D)社会由人构成32 矛盾的特殊性的三种情形为(A)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B)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C)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性质、地位和作用不同(D)构成事物

12、的每种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33 人类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A)物质生产实践(B)社会政治实践(C)科学文化实践(D)精神劳动34 运动的基本形式,除机械运动会之外还有(A)物理运动(B)化学运动(C)生物运动(D)社会运动三、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35 阅读下列有关历史观的一组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1 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

13、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摘自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材料 2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的细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材料 3人类的各个时期彼此借以区别的,仅仅是宗教的变迁。某一历史运动,只有在它深入人心的时候,才是根深蒂固的。心不是宗教的形式,因而宗教也不应当存在于心中;心是宗教的本质。

14、摘自西方哲学原著选读(1)材料 1、材料 2 的基本观点。 (2)怎样理解材料 3 中“ 人类的各个时期彼此借以区别的,仅仅是宗教的变迁。”这句话?这句话的观点与材料 1 和材料 2 的观点有何区别?考研政治(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 20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区别。题干指的是主观唯心主义对意识能动作用的夸大。所以 A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

15、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具有创造性;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题干所说的符合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属于意识能动作用。故 C 为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惠能所说即是精神的运动,属于唯心主义运动观。所

16、以本题 D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ABC 是唯物主义的运动观,是正确说法,但不符合题意。【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构成实践活动的要素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实践的结果都是客观的,实践的水平、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都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因此,实践是同主观认识活动相区别的感性物质活动。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就在于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可以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用客观同认识加以比较,就能检验出理论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所以只有 D 是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

17、质性及其发展规律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上,对物质概念做出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可见,列宁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A 是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是间断性和

18、连续性的统一,是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所以只有 B 选项是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引用的是毛泽东同志的诗词。地球自转八万里,坐在地上不动也会随地球自转走八万里,正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的体现。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则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坐地”是相对的静止,“日行八万里”和“巡天遥看一千河”是绝对的运动。所以,D 选项是正确选项。 【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8 【正确答案】 B【

19、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以及意识的能动性。A、C、D 选项明显属于唯心主义观点,是错误选项。工程设计图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通过施工实践把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转化为现实。转化的关键是实践环节。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在物质的决定作用的前提下的。所以只有B 选项是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是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提出的辩证法的观点;“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是其弟子克拉底鲁提出的,是夸大绝对运动否定相对静止所导致的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所以只有 C

20、 选项是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中的原因和结果。原因是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是被引起的现象。只有这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才是因果关系。因果联系一定是前后相继的,但是前后相继的联系,并不都是因果联系,只有引起和被引起的才是,所以 A 项是错误的;同时并存的现象没有前后相继的特点,肯定不是因果联系,所以,B 项是错误的。D 项反映和被反映的联系不是因果联系,所以,D 项也是错误的。【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量变质变规律。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

21、的统一体,作为质和量之统一的度,就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范围。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形式,量变和质变各有不同的特点,然而,只有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才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所以,只有 C 项才是正确的答案。【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量变质变规律。题目要求准确地把握“度”的含义。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标志事物质和量统一的范畴是度,度是事物保持自身质的量的限度。度的两端是关节点或临界点,度是两端极限之间的范围。这样就把度和关节点、临界点严格地区分开来了,所以,只有 C 项是正确的。【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

22、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哲学上的物质范畴就是从自然科学的各种具体物质形态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普遍的哲学概念,哲学的物质范畴作为共性寓于自然科学的物质范畴之中,二者是共性和个性、普遍和特殊的关系,所以只有 B 是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规律的概念。规律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只有 C 选项符合规律的概念,其他选项都不是。【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

23、的知识点是度的方法论意义。做事要把握适度原则,只有D 选项是正确的。【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矛盾同一性使对立双方相互利用、相互吸引对方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矛盾双方的内在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基本趋势。ABD 项不是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错误选项;只有 C 项符合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24、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否定之否定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是事物的发展呈现出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总趋势。只有C 选项是符合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体现的哲理就是要善于从对立面的角度看问题,即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即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9 【正确答案】 A

25、,B,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从题干中霍尔巴赫的这句话可以看出,他承认自然规律的客观性,指出人要服从自然规律,但否认了人可以利用规律和驾驭规律,这就把人看成是消极被动的存在,属于典型的机械决定论。所以 ABCD 全选。【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20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条件。题干的意思是:即使再聪明能干的妇女,没米也做不出饭来。这表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同时也表明“巧妇”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和具有相应的物质条件(即有米)。所以,正确选项是 ACD。【知识模块】 世界

26、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21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的起源和本质问题。A 项是错误的,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决定意识,人脑只是意识的物质载体,不是源泉;B项也是错误的,是典型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把意识当做人脑的分泌物了,意识和物质是对立的,不能把意识当做物质;CD 是正确的选项,意识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即“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CD 选项都是正确的。【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22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唯心主义的理解。王阳明是主观唯心主义思想家,“

27、天下无心外之物”和“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是王阳明在意识本质问题上的错误认识,AB 两项从主观出发,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所以是正确选项。 C 项是所有唯物主义都承认的观点;D 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CD 选项本身是正确的,但不是王阳明的错误观点。【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23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意识的本质问题的理解。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

28、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ABD 都是对意识本质的正确理解,符合题意,都是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24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物质观的理解。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虽然没有揭示物质的真正本质,但是也提出了物质运动多样性的思想,知道万物都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式,具有朴素辩证法的思想,承认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所以ABCD 都是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25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具体表现在: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

29、彻底性。它没有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即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的,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就在于不了解人的实践活动的物质性,不知道实践在人与世界关系中的意义和作用,抹杀了人及其意识的能动性。ABCD 都是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26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和认识论是统一的,所以 A 是正确选项;发展就是矛盾的转化,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所以 C 选项是正确选项;事物的发展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属于典型的辩证法的观点,即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所以 D 选项是正

30、确选项;B 选项,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是在表现形式上却是不同的,不能说二者在内容和形式上是同一的。所以 ACD 是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27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辩证法的理解。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恩格斯指出: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尽管有种种表面的偶然性,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所以 A、 B 选项属于正确选项;肯定中有否定,否定中有肯定,

31、D 选项也是正确的;只有 C 选项割裂了间断性和连续性的同一,是错误选项。所以 ABD 是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28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内容和形式。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是:内容和形式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任何事物的内容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形式也都有一定的内容,没有无内容的空洞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纯粹内容;事物的内容是无限丰富的,事物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所以正确选项为 ABCD。【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29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

32、的作用。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矛盾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对方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矛盾双方的内在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基本趋势。ABD 是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作用的表现,符合题意。矛盾调和论否认对立双方的斗争,也就否认了事物的发展;C 项不合题意。所以只有 ABD 是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30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辩证的否定观。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

33、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BD 都不属于辩证否定观的内容,所以符合题意的只能是 BD 选项。【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31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的物质性。社会的物质性取决于三个方面:(1)人类社会依赖自然界,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2)由意识指导的实践活动是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

34、展的基础。选项 ABC 符合题意,而选项 D 语焉不详,故而排除。【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32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1)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2)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3)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选项 C、D 实际上是对第三点的拆分。因此,ABCD 都符合题意。 【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33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的基本形式。人类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实践的基

35、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等。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解决人和自然的矛盾,同时生产和再生产着人类的基本经济关系,由此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社会政治实践是人们在物质生产基础上形成的社会政治与公共关系。科学文化实践是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准备性和探索性的实践活动,是人们认识自然与社会现象及其客观规律的探索过程。精神劳动是德国古典哲学时期使用的术语,主要是指抽象的思维活动,不符合题意。因此,ABC 是正确答案。【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34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运动的基本形式。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着事物的相互作用

36、,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一定形式的运动都意味着一定的变化:最简单的机械运动会引起物体位置的变化,物理运动是物质分子状态的变化,化学运动是物质化学成分及其结构的变化,生物运动是生物机体的变化,社会运动会引起社会有机体的变化等。概括一切形式的变化就是运动,运动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因此,ABCD 都符合题意。【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三、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35 【正确答案】 (1)材料 1、2 表明,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每一个社会形态的产生必然有它的物质基础,灭亡也必定有它的客观条件。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决定了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2)材料 3 认为宗教的变迁决定了人类历史各个时期的变迁,是唯心史观。材料3 与材料 1、2 的区别在于对于决定社会形态和历史变迁的根本力量的不同回答,材料 3 认为是宗教,材料 1 和 2 都认为是物质生产力,这是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的根本对立。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