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4 ,大小:61KB ,
资源ID:851138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85113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progressking1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

1、考研政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模拟试卷 3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A)科学推理的驳斥(B)实践的发展(C)唯物主义在斗争中不断战胜唯心主义(D)不可知论内在的矛盾2 列宁说:“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 ,这一命题的含义是(A)革命理论是革命行动的动力(B)革命行动是革命理论的派生物(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指导作用(D)革命理论最终决定革命运动的成败3 牛顿说:“ 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这句话肯定了(A)直接经验的作用(B)间

2、接经验的作用(C)感性认识的作用(D)理性认识的作用4 人的视觉器官有感觉外界物体的光和颜色的功能。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一般是380nm(纳米) 到 780nm,称为可见光谱。在可见光谱范围内,不同波长的辐射使人感觉到不同颜色。一般来说,700nm 为红色,580nm 为黄色,510nm 为绿色,470nm 为蓝色,400nm 为紫色。这种现象表明(A)人只能认识外界物体作用于感官形成的感觉(B)人的感官所具有的生理阈限是人的认识能力的界限(C)人的感觉中包含着对外界事物信息的选择、加工和转换(D)人所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感觉是人自身生理活动的结果5 “睹物思人 ”、“触景生情”,这种反映形式属于(A

3、)概念(B)表象(C)知觉(D)感觉6 恩格斯指出:“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B)认识需要推动了科学的发展(C)所有科学成果都直接来源于实践的需要(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7 列宁说:“ 没有人的感情 ,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 。这句话肯定了(A)认识过程中理性因素的作用(B)认识过程中非理性因素的作用(C)认识过程中直接经验的作用(D)认识过程中间接经验的作用8 伽利略一次比萨斜塔实验就推翻了统治思想界达 2000 年之久的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说法。这主要是因为实践具有(A)直接现实性(B)普遍性

4、(C)能动目的性(D)社会历史性9 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真理观的辩证法表现在(A)承认客观真理和主观真理的统一(B)承认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C)承认具体真理和抽象真理的统一(D)承认终极真理和永恒真理的统一10 在思想文化和科学领域里,我们党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方针,通过自由讨论来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A)是否符合人们的利益和愿望(B)是否经得住思想的批判(C)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符合(D)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11 2004 年年底,美国财富杂志发表封面文章称长期以来,美国的房价一直居高不下,房地产陷入了一种“让人恐怖的” 非理性的狂热

5、。这说明:(A)非理性因素有助于提高人的认识能力(B)非理性因素具有诱导作用(C)非理性因素具有解释作用(D)非理性因素具有更大的可靠12 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是在强调(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D)学习获得的间接经验并不重要13 价值评价的对象本质上是(A)价值主体的主观需要(B)价值客体的属性和功能(C)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D)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事实关系14 面对新的时代和新的实践,马克思主义永葆生命力的关键在于要(A)坚持(B)继承(C)发展(D)创新15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是

6、(A)实事求是(B)坚持真理(C)不断创新(D)尊重规律16 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A)真理与谬误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B)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乃至对立的认识都是真理(C)真理的标准是多重的(D)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7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其主要内容是(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B)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过程(C)认识是实践的基础和来源(D)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的18 下列关于实践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是(A)限定和超越(

7、B)限定中的超越(C)双向改变(D)超越中的限定19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这是因为(A)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认识的新课题(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实践锻炼和提高了认识主体的认识能力(D)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20 在相同的时间、地点、条件下,面对同一认识客体,不同的主体会得出不同的认识结果。这说明(A)认识结果是由认识主体决定的(B)主体在认识过程中具有能动作用(C)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是主体获取、加工、处理信息的过程(D)主体自身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等因素影响着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和重构21 贝克莱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看做是“观念的集合” 。从

8、认识论的角度上看,其本质上是(A)唯心主义经验论的观点(B)承认主观能动性的正确观点(C)唯我论的观点(D)反理性主义的观点22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A)感性认识对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没有任何帮助(B)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C)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存和渗透的23 实现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有(A)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B)理论为群众所掌握(C)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D)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24 马克思说:“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

9、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句话包含的哲学思想是(A)理论就是巨大的物质力量(B)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C)理论不能代替实践(D)理论可以决定一切25 列宁说:“ 人不能完全地把握反映描绘整个自然界,它的直接的总体,人只能通过创立抽象、概念、规律、科学的世界图景等等永远地接近于这一点。”这句话说明真理具有(A)相对性(B)绝对性(C)客观性(D)有限性26 列宁说:“ 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这一观点说明(A)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线(B)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C)真

10、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D)沿着真理的方向继续前行会使真理变成谬误27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A)并不是所有的真理性认识都能通过实践来检验(B)实践本身是不断发展的(C)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社会实践总是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D)不同阶级、不同的人各有其不同的实践标准28 认识运动之所以要经过“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 的多次反复,是因为(A)事物的矛盾暴露有个过程(B)事物本身的复杂性(C)认识本身的复杂性(D)人们的实践及其认识条件的历史性29 价值评价的基本要求是(A)对评价标准的正确认识(B)对主体需要的正确认识(C)对客体属性的

11、正确认识(D)对现实世界的正确认识30 在实践中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哲学基础是(A)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B)实践活动的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客体尺度和主体尺度的辩证统一31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表现在(A)认识的任务归根到底在于解释世界(B)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C)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D)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32 对于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的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A)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B)人的认识

12、具有能动性(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D)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33 科学家对 1994 年夏发生的彗星撞击木星的天文现象进行了准确的预报和大量的观察研究,这一事实表明(A)世界是可以认识的(B)人类可以预测一切自然现象(C)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D)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无止境的34 “古道西风瘦马,小桥流水人家” ,只是把几个景物组合在一起就勾画出了优美的意境,这表明(A)人们的观念都是对现实的摹写(B)人们的意识具有主观创造性(C)人们的认识既具有摹写性又具有创造性(D)观念的东西是移人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三、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3、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34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小学老师雷夫.艾斯奎斯在其所著的热门教育畅销书第 56 号教室的奇迹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从事特殊教育的优秀教师获得一个宝贵的签名球,上面有美国著名棒球队红袜队 1967 年全体队员的签名。这些球员都是他的偶像。对这样一个签名球,这位教师别提有多珍爱了。当年幼的儿子找他一起玩球时,他理所当然地警告儿子:绝对不能拿签名球来玩。儿子问他理由,他觉得儿子还太小,对球和球员一无所知,说多了儿子也不会明白。于是,他没有解释原委,只对儿子说,不能用那颗球,是因为“ 球上写满了字 ”。过了几天,儿子又找他一起玩球。当老爸再次提醒

14、儿子不要拿写满字的球来玩时,小男孩满不在乎说:我已经把问题解决了。爸爸问怎么回事,儿子说:我把球上所有的字都擦掉了。老爸气得想痛打儿子。但他转念一想,觉得儿子根本没有做错事。因为自己并没有告诉儿子上面的字有什么意义。从那天起,他无论去什么地方。都带着那颗空白的签名球。这颗球提醒他,不管是教导学生还是子女,一定要时时从孩子的角度去看事情。不论家长还是教师。常常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用成人的思维理解孩子,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岂不知,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正是儿童教育应当遵循的基本规律。摘编自人民日报(2012 年 3 月 16 日)材料 2某大学一研究生凭借着设计“醒目药瓶”

15、,摘得了素有 “设计界奥斯卡”美誉的2011 年度“国际红点奖 ”概念设计类奖。在她提供的设计图上,常见的塑料瓶盖的顶上一圈,变身为一块圆圆的玻璃。“这是一面凹凸镜,有放大的功能” 。她解释说,有了这个药瓶盖。老年人不需要戴上老花镜来区别药的类别、服用量等。她的灵感来源于生活中对中老年人群体的关注。有一天。有位老人要吃药,可是药瓶上的字太小了,原本挂在脖子上的老花镜却不见了。急得这位老人团团转。就这样,该同学很长一段时间沉浸在老人世界中,突然有一天灵感进发,想到“醒目药瓶” 这个点子。有了灵感后,从设计到写英文翻译说明,再到制作动画,一共才三天时间。也许有人要问,这样的设计看上去很简单,为什么

16、能拿“国际红点奖” 呢?她坦陈。设计很简单,关键在于设计前把自己想象成老人。这一设计胜在实用。按照测算,不会给药品本身带来额外的成本,推广起来很容易。使用方便。“希望将来这款设计能推向市场,让更多人得到帮助。”这位研究生说她没有想当名人的“野心” ,只期望能从生活中的小处入手,用自己的设计改变生活,让生活更加美好。正如“红点” 主席 Peterze.C 博士在颁奖晚会上说的那样:从同学们优秀的设计中,他高兴地看到的是他们所描绘的未来更加美好的世界。请回答:35 分析“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 和“设计前把自己想象成老人”两事例所体现的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36 “用自己的设计改变生活,让生活更美好”

17、 对我们从事实践活动有何意义 ?36 关于理性、非理性因素在认识发展中的作用有不同的观点,请阅读有关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笛卡儿:关于观念,“ 我觉得有一些是我天赋的,有一些是从外面来的,有一些是我自己制造出来的。” 在无数场合中, “我都发现外部感官的判断有错误 ”,“内部感官也是这样的” 。知识的可靠来源是理性, “所有其他途径都应该看作错误的和有危险的而加以拒绝。”摘自十六一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材料 2“只要是科学,理性就不可能是普适的,非理性也不能加以排除。科学的这个特点要求一种无政府主义的认识论。”“ 科学如果不频频弃王理性,就不会进步。 ”摘自保罗.费耶阿本德:反对方法无政府主义知

18、识论纲要材料 3以为只有诗人才需要想象,这是没有道理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需要想象,甚至微积分的发现没有想象也是不可能的。摘自列宁全集第43 卷材料 4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摘自马克思:(资本论)法文版序言请回答:37 材料 1 和材料 2 观点的区别。38 分析材料 3、材料 4 的观点,并回答非理性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38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 1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摘自马克思

19、: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材料 2在这里不要忘记:实践标准实质上决不能完全地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 “ 不确定 ”,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成 “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摘自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材料 3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断言:物体从高空下落的速度与其重量成正比。16世纪时,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斯台文(15481620 年)第一个向这一说法提出挑战。他拿了两个重量相差 10 倍的铅球从 30 英尺的高度同时抛下,结果仅需 14 秒便同时落地。但是,当时难以测定精确的结果。后来伽利略质疑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他先进行逻

20、辑分析,指出 A 物比 B 物重,A 物应当先落地,如果把两物捆在一起,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就会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形。一方面,因为 A+B 比 A 重,它应先于 A 落地,另一方面 A 快 B 慢,B 就会减慢 A 的下落速度, A+B 比 A 后落地。这样,从同一前提出发就推出了截然对立的两种结论。这一矛盾表明,亚里士多德的论断不能自圆其说。进而,伽利略采用了一个很光滑的斜面,让两个不同重量的金属球滑落,结果还是同时落地,这才彻底推翻了流行千年的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伽利略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自由落体定律。摘自中国战略网:人物介绍请回答:39 材料 1 和材料 2 的观点是否矛盾,并说明理由。40

21、材料 3 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考研政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模拟试卷 3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恩格斯说:“对这些以及其他一切哲学上的怪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正确答案是 B。【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题干重在说明革命理论对革命运动的指导作用,但并未因此而否定理论与实践的基本关系,所以不能认为这句

22、话是把革命理论当作了革命运动的来源、动力和决定力量。所以本题选择 C。【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题干强调的是后半句话。而“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意味着学习理论、占有间接经验,所以选择 B。由于题干说明的是“我”与“别人”的关系,这样,选项 C、D 成为干扰项而被排除。【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的认识的能动性。人的认识具有创造性,创造性表现之一就是对信息的选择、重构。人在感觉产生过程中存在着对客体信息的选择、重构作用。【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5 【

23、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感性认识的形式。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其中,表象是大脑对过去的感知觉的回忆,是曾经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再现。而感觉、知觉则是当时感知和印象的直接保留,概念则是同类事物共同本质的概括,可见,A、C、D 均不符合题意,所以选择 B。【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意思说实践是认识发展和科学进步的直接动力。选项 A、B 都是对的,但恩格斯的这句话强调的是实践的发展不断给认识提出新的课题。人类认识史

24、也表明,人类认识所关注的焦点多数是社会实践所急需解决的课题,这些课题推动了科学的发展。正确答案是 D,选项A、B 虽对,但不是最佳,故不选。【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过程中的非理性的内容。“人的感情”与人的理性相对称,属于非理性范畴,首先将 A 排除,选项 C、D 与题干内容没有关联,属于干扰项,所以此题的正确选项是 B。【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实践的普遍性和直接现实性品质决定了它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普遍性既是实践的特点,也是理论的特点。直接现实性则

25、是实践所独有的,也是实践高于理论的优点,是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所以此题的正确答案是 A。选项 C、D 虽然也是实践的特点,但与题意无关。【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真理是客观的而非主观的,具体的而非抽象的,世界上不存在什么永恒真理或终极真理,所以,选项A、C、D 因为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真理观而直接被排除。真理具有客观性,承认了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坚持了真理问题上的唯物主义。真理是个发展的过程,承认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就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26、】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真理与谬误的对立。真理与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相符合。符合的就是真理,不符合的就是谬误。【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非理性的作用。非理性因素具有激发、动力和诱导作用。选项 A、C、D 都是理性因素的作用,且与题意不符。所以,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B。【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题干的意思是,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对于认识来源于实践,不能作狭隘的理解。首先,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认人的大脑和感官在

27、生理素质上的差异对认识的影响。其次,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认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所以,本题选 C。【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价值评价及其特点。仅单方面考察价值主体的需要(A)或者价值客体的属性、功能(B),是无法做出价值评价的,价值评价一定以主客体关系中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所以选择 C。【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理论创新。对待马克思主义,我们必须做到坚持和创新的统一,其中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所在。只有进行创新才能不断发展;而坚持和继承则是创新的前提。【知识模块】

28、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和实践的统一。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到底,就是实事求是,所以选择 A。【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真理的相对性。真理的相对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从认识的广度来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对世界的某些领域在一定范围内的正确反映,有待于扩展;二,从认识的深度来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对特定的具体事物在一定程度、一定层次上的近似的正确反映,有待于深化。A 选项说的是真理与谬误的关系,不是真理的相对性。B 选项是主观真理

29、,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抹杀了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本身就是错误的,而且说的也不是真理的相对性。C 选项否认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 D 选项是符合题意的选项。【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7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的本质。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其主要内容是:第一,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原则,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第二,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过程;第三,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的。显

30、然 A。 BD 正确,C 项有误,因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8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主体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能以自觉的活动打破客体限制,超越现实客体,从而使双方同时得到改造和完善。D 虽然看到了这两方面的关系,但忽视了其前提应该是客体对主体的限定。【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9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这是因为:首先,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其次,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

31、必要条件。一方面,实践的发展不断揭示客观世界越来越多的特性,为解决认识上的新课题积累越来越丰富的经验材料;另一方面,实践又提供日益完备的物质手段,不断强化主体的认识能力。最后,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B 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跟认识发展的动力无关。【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0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的本质。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能动性突出地表现在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重构和创造上。在这一过程中,主体自身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等因素影响着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

32、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认识结果。但是,不同主体认识结果的差异,仅是受主体的影响而不是由主体决定的,因为归根到底它们依然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1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唯心主义认识路线的判断。贝克莱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看做是“观念的集合”,他进一步以苹果为例,说苹果不过是自己的各种感觉的组合,如果没有我的感觉,就没有苹果,没有客观事物,属于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经验论(A) 。主观唯心主义发展到极端必然得出唯我论的荒谬结论(C) 。作为经验论,它也否认了理性认识的重要作用(D)。所以正确选项是 ACD。【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

33、2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选项 A 否定了感性认识的重要价值,是错误的。所以选择 BCD。【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3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过程第二次飞跃的条件。第二次飞跃的条件有: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第三,理论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4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批判的武

34、器”是指革命理论、精神武器,特指正在形成中的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武器的批判”指的是实际的革命行动,特指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就是说 C 项“理论不能代替实践”。“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会变成物质力量 ”就是说 B 项“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5 【正确答案】 A,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真理相对性的理解。真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和有限性。解答此题关键是抓住中心词“不能完全地把握”和“永远地接近”,其说明的就是真理具有相对性(A)和有限性(D) ,需要进一步扩展和深化,选项 B、C

35、与题意不符,所以此题选择 A,D。【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6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真理和谬误的对立统一关系。真理和谬误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识,它们是对立的,但这种对立在一定范围内才是绝对的,一旦超出特定的范围,它们就会互相转化。所以正确答案是 BC。【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7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实践标准不确定性的正确理解。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由实践本身的历史性和不断发展性所决定的,所以选择 BC。选项 D 否认了实践标准的客观性,把实践标准变成了主观标准。选项 A 否认了实践标准的唯一性、确定性。也是不对的。

36、【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8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的无限发展和不断反复。由于事物本身的复杂性,其矛盾的暴露需要一个过程,又由于认识是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以及人的认识能力在一定条件下的局限性,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需要有一个反复的过程。【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9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价值评价及其特点。科学合理的价值评价建立在对客体属性和主体需要的正确认识基础上,只有对客体和主体都有了正确的认识之后,才能做出正确的价值评价。评价标准是评价主体用于衡量价值关系的内在价值尺度,即主体的需要和利益尺度,其以主体的利

37、益和需要为出发点,而非主体需要自身,所以选项 A 排除。选项 D 虽然包括客体属性但又不局限于客体,指涉范围过大,也在排除之列,所以正确选项为 BC。【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30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活动的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题干内容不涉及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所以首先排除选项 C。科学精神要求人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必须如实地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揭示其本质和规律,按科学规律办事即遵循真理尺度、价值尺度,体现的是合规律性。人文精神要求时刻以符合人民的利益和发展要求的价值标准审视一切思想和行动的合理性,这也就是价值尺度,体现的是合目的性,所

38、以选择 ABD。【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31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和实践、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32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题干是不同人对于同一事物有不同认识,A 项是指这种不同感觉是在不同理性认识指导之下形成的。是正确选项,B 是指意识的主观差异性,也是意识能动性,符合题意,C 项是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的错误认识,不符合题意。 D 项是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的正确认识。所以 ABD 是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33

39、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承认人们能够获得关于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真理的相对性即相对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认识是有待扩展和深化的。ACD 四个选项都符合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内容,是正确选项。人类没有办法预测一切自然现象,所以只有 B 选项是错误的。【知识

40、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34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意识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和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的特点。A 选项忽视了意识的能动性和能动反映论的创造性,所以是错误的。BCD 都是符合意识能动性和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中的创造性有对认识对象信息的选择、重组等,题干中的诗句就是对认识信息的选择。【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三、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35 【正确答案】 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主体是指具有

41、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两事例充分显示出主体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目的性、计划性和创造性作用,突出地表现了主体在认识中进行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的重要作用。【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36 【正确答案】 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让生活更美好。为了有效地改造世界,就要客观地、全面地认识和理解客观现象,按规律办事。坚持以人为本,采取科学的方法,不断创新。【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37 【正确答案】 材料 1 属于只看到理性因素在认识发展中的作用的唯理论;材料2 夸大了非理性因素作用。【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38 【正确答案】 材料 3、材料

42、 4 说明,认识过程主要是理性思维的过程,同时又包含非理性因素的参与。非理性因素对于认识活动的发生和停止、对主体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控制和调节作用。科学发现要受到人的非理性因素的影响。【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39 【正确答案】 材料 1 与材料 2 的观点不矛盾。材料 1 提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能是实践;材料 2 在肯定实践标准的唯一性和权威性的同时,指出实践检验真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过程;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40 【正确答案】 材料 3 说明不能把实践标准抽象化、绝对化,实践的历史性、条件性决定了实践标准的相对性以及逻辑证明的重要作用。逻辑证明是实践标准的重要补充,但不是与实践并列的两个标准,归根到底,认识正确与否只能由实践来检验。【知识模块】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