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政治(辩证法)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新文化运动前期,未能正确处理继承中国优秀文化遗产和引进西方先进文化的关系,产生了对中国文化全盘否定和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两种错误偏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没有正确运用( )(A)辩证的否定观(B)事物发展的过程论(C)对立统一规律(D)质量互变规律2 我们党的历史上关于统一战线中的“又联合又斗争” 的策略和现阶段改革开放中坚持“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相统一” 的方针,其哲学依据主要是 ( )(A)事物发展的过程论(B)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原理(C)
2、否定之否定规律(D)对立统一规律3 狄德罗曾说过:“ 生命,就是一连串的作用和反作用。我活着,就以块体的方式作用与反作用。我死了,就以分子的方式作用与反作用”。这句话揭示了( )(A)矛盾存在的普遍性和运动的绝对性(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D)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4 计算机的出现无疑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人们在早期计算机设计时,为了节省存贮空间,将表示年代的四位数省去前两位。这样,在新千年到来时,计算机中显示的年代可能不是 2000 年而是 1900 年,这就是“千年虫”。为解决这一问题,人类耗资达数千亿美元。这件事表明
3、(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B)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C)矛盾普遍性的观点(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观点5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一切都存在,同时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产生和消失”。他的这一观点是( )(A)唯物主义观点(B)唯心主义观点(C)诡辩论观点(D)辩证法观点6 孙子兵法曰:“ 投入亡地然后存,陷入死地而后生。” 韩信据此背水一战,大败赵军;马谡据此屯兵山下,痛失街亭。同是根据兵法,但却造成两种不同结果,这说明( )(A)矛盾具有普遍性,两者没有共性(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C) 兵法本身有正确和错误之分(D)矛
4、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7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的斗争焦点在于( )(A)是否承认联系的观点(B)是否承认发展的观点(C)是否承认内部矛盾的观点(D)是否承认质变的观点8 “和而不同,同则不继 ”,这种对和谐的看法,表明 ( )(A)和谐与矛盾是排斥的(B)和谐和矛盾是同一的(C)和谐包含着矛盾(D)有矛盾就没有和谐9 在我们分析人时,既要看到其优点,也不能忽视其缺点,这一工作方法的理论根据是( )(A)内外因关系原理(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C)矛盾的斗争性关系原理(D)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10 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问题精髓的原理是( )(A)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原理(B)
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原理(C)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原理(D)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原理11 在唯物辩证法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A)事物发展的道路和方向(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C)事物的普遍联系(D)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12 “君子和而不同。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 对 “和”与“不同”理解正确的是( )(A)和是指主要矛盾,不同是指次要矛盾(B)和是指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同是指矛盾的次要方面(C)和是指矛盾的统一性,不同是指矛盾的斗争性(D)和是指矛盾的对立统一,不同是指矛盾的特殊性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
6、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3 下列选项属于矛盾分析法的是( )(A)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B) “两点论” 与“ 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C) “执两用中”(D)“洞悉症结 ”14 有人认为:“ 只有偶然性才是生物中一切革新的源泉,生物进化的根基是绝对自由的,是一种纯粹的偶然性。”这种观点( )(A)否认了偶然性是必然性的体现(B)夸大了偶然性的地位和作用(C)犯了唯心主义非决定论的错误(D)否认了必然性对事物的发展所起的决定作用15 在辩证思维方法体系中,“由抽象上升到具体”是指( )(A)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B)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C
7、)由抽象规定形成思维具体的过程(D)在思维中形成多重规定的综合的过程16 下列关于可能性与现实性的错误描述是( )(A)可能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B)现实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包含的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C)没有可能也可以有现实(D)没有现实就没有可能17 2003 年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非典疫情,经过科研人员连续攻关,最终掌握了非典病毒的发病机制,并采取了有效措施,控制住了非典,战胜了非典。这一事实充分体现的哲学原理有( )(A)物质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B)规律都是可以认识、把握与改造的(C)人的意识不仅可以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可以改造客观世界(D)世界日
8、益转化为人化自然18 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 )(A)揭示了事物矛盾的基本属性和特点(B)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C)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D)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矛盾分析法19 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 )(A)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B)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和对待(C)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D)认为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20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是( )(A)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
9、的必然趋势和结果(B)质变能打破旧质对量变的限制(C)质变引起新的量变(D)质变造成新事物产生,质变优于量变21 下列选项体现了矛盾的斗争性的是( )(A)战争(B)学术争论(C)生活方式的差异(D)相互限制22 逻辑的东西和历史的东西是辩证统一的,表现为( )(A)逻辑与历史是一致的(B)逻辑的进程和历史的进程具有内在统一性(C)逻辑的东西则是“修正过”的历史的东西(D)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又包含着差异和对立23 马克思指出“ 如果偶然性 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些偶然性本身纳入总的发展过程中,其中也包括一开始就站在运动最前面的那些人物的性格这样一种偶然情况。”
10、上述论断中指出( )(A)历史的发展过程纯粹是偶然的(B)历史的发展过程纯粹是必然的(C)历史的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D)历史人物的性格这种偶然因素对历史发展有一定影响24 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关系是( )(A)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与辩证思维方法是完全一致的(B)二者有着方法论上的共同性,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C)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D)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又丰富了辩证思维方法25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这一观点表明( )(A)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是对立统一的(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C)观念的东西是对物质的能
11、动的反映(D)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26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说明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挫折和反复,这一事实表明( )(A)新生事物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C)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是错误的(D)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27 恩格斯指出,在唯物辩证法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存和死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它本身就是这个过程在思维着的头脑中的反映。” 这一论断反映了 ( )(A)发展的过程性(B)形而上学的
12、发展观(C)世界是永恒不变的既成事物的集合体(D)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28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离不开中国。” 这一论断所包涵的哲理是( )(A)联系的客观性(B)联系的普遍性(C)因果的统一性(D)意识的物质性29 下列既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又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的是( )(A)邯郸学步(B)青出于蓝而胜于蓝(C)唇亡齿寒(D)吐故纳新考研政治(辩证法)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该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对传统文
13、化和外来文化,就要坚持辩证否定的方法。形而上学对传统文化采取两种极端的态度,或者是虚无主义,或者是复古主义,这两种态度走的都是绝对肯定或者绝对否定的道路。与形而上学相反,辩证否定要求对传统文化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要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批判其错误的东西,继承其积极的东西以加以改造和发扬。在内容上和形式上进行创新,创造出既能体现当代文化又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 选项。【知识模块】 辩证法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应用”。在同资产阶级联盟中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联合民族资产阶级,同他们结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
14、战线。同时,对他们的动摇性和不彻底性保持警惕,并进行必要的斗争。“联合”与“斗争”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对外开放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们一贯倡导的基本原则。邓小平指出:“我们一方面实行开放政策,另一方面仍坚持建国以来毛泽东主席一贯倡导的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必须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主要依靠自己的艰苦奋斗。”邓小平的这一思想深刻揭示了实行对外开放与坚持自力更生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D 选项。【知识模块】 辩证法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这一哲学范畴具有两重含义。一指矛盾存在的普遍性,即矛盾作为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种
15、客观存在,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并贯穿于每一个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普遍性的这层含义指的是矛盾在什么范围内存在的问题。二指矛盾性质的普遍性,即各式各样的矛盾所共同具有的特征、特点,特别是各式各样的矛盾所共同具有的本质规定以及矛盾运动所共同遵循的客观规律。矛盾普遍性的这层含义指的是矛盾怎样存在,是不是多样性的统一的问题。题中的观点,正是反映了矛盾存在的普遍性和矛盾运动的绝对性,因此,答案选 A。【知识模块】 辩证法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矛盾的相互转化”。矛盾的同一性又称矛盾的统一性,是指矛盾内部对立面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和相互
16、贯通的性质。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是指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相互依存并且互为对方存在的前提条件。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是指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又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是指向自己对立面的转化,而不是向别的东西的转化。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D 选项。【知识模块】 辩证法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辩证法观点”。赫拉克利特是古希腊卓越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家。他提出的万物流变的观点,“一切流变,无物常住”、“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个万物自同的宇宙,既不是任何神,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一
17、团永恒的活生生的火,按照一定的分寸燃烧,按照一定分寸熄灭”,这些都是赫拉克利特的典型的思想。赫拉克利特继承和发展了米利都学派关于本原之无定和流动性的思想,一方面主张一切皆流,无物常住,从而以“活火”为象征,说明自然万物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而真正不变的东西恰恰是“变”本身;另一方面他也认识到,虽然只有变化是不变的,但是这变化亦是有章可循的。换言之,变化亦有一定的尺度,自然万物都是循着这尺度而变化的。正因为他的这些思想,列宁称之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D 选项。【知识模块】 辩证法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矛盾的特殊性”。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18、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或者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韩信根据战场实际情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兵法原则,所以取得了胜利;反之,马谡则犯了教条主义错误,不懂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而必然遭受失败。【知识模块】 辩证法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内外因原理”。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这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斗争的焦点,是它们的根本区别之所在。形而上学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从而也就把发展归结为量的减少或增加;辩证法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从而揭示出由内在矛盾引起的事物的“自我发展”,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新质态飞跃的根本原因。因此,本题的正确
19、答案是选项 C。【知识模块】 辩证法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立统一规律”。和谐包含着矛盾双方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思想,强调平衡、协调、合作,体现包容万物、兼收并蓄的博大精神。但和谐并非否认矛盾,也不意味着矛盾双方的绝对同一。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 C。【知识模块】 辩证法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矛盾的不平衡原理”。根据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在我们分析人时既要看到其优点,又要看到其缺点。但同时还要注意分析其优点是主要的还是缺点是主要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 D。【知识模块】 辩证法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
20、知识点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明确指出,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 C。【知识模块】 辩证法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是由一系列的规律和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它们各自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其中对立统一规律作为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D 项是正确答案。A 项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作用,B 项
21、是质量互变规律的作用,C 项是错误的选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 D。【知识模块】 辩证法1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即对立统一。“和”即同一,不是指无区别的完全一致,而恰恰是指以差别为前提的同一,是包含差别的同一,亦即矛盾的对立统一,“不同”就是指不一样,即矛盾的特殊性。题干中孔子的话显然不是指 A 项和 B 项的内容,更不是 C 项的内容,这样将 ABC三个干扰项排除,D 项是对“和”与“不同”的正确理解,所以是正确选项。考生选做此题,最容易误选 C 项。做这种类型的选择题,关键
22、是认真仔细地读原文,紧紧抓住“君子和而不同”这个关键的句子,是说“和”是“不同”的“和”,是对立的统一。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 D。【知识模块】 辩证法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3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矛盾分析法”。在辩证法中,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等,都是矛盾分析法的具体体现。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民间所说的“执两用中”、“洞悉症结”也是人们常用的矛盾分析方法。故选项是 ABCD。【知识模块】 辩证
23、法14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在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问题上的两种错误:一种是夸大必然性否认偶然性,这是一种机械决定论的错误;另一种是夸大偶然性否认必然性,这是一种唯心主义非决定论的错误。题干中的观点就是一种夸大偶然性否认必然性的观点。【知识模块】 辩证法15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辩证思维方法中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是指在思维中将抽象的规定形成多重、综合规定的具体形象的过程。A、C、D 三个选项准确地表达了题干的含义。题干所表述的只是一个思维的过程,B 项与其他三项的意思
24、就不统一。【知识模块】 辩证法16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可能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包含的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没有现实就没有可能,反过来,没有可能就没有新的现实。选项 A 表述的是现实性而非可能性;选项 B 则是可能性而非现实性;选项 C 否定了现实是由可能转化而来,只有选项 D 是正确的表述,故选 A、B、C 项。【知识模块】 辩证法17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运动和物质的辩证关系”。唯物主义者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运动是物质的本
25、质属性,任何物质的运动都是有规律可循的,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这些规律可以被人认知和把握,并进一步用来指导我们改造现实世界,使原始自然向人化自然转化。但是规律只能认识和把握,而不能被创造。【知识模块】 辩证法18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
26、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选项 A 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的基本根据。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 BCD。【知识模块】 辩证法19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点“唯物辩证法的相关原理”。本题作为辨析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唯物辩证法思想的深化理解和掌握。解答本题具有一定难度,它要求考生不仅对唯物辩证法的总体特点比较熟悉,而且还需要考生运用辩证法的头脑去分析每一个选项的具体内容,并作出判断。题中所提供的四个选项中,ABC 项虽然表述的内容各不相同,但都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思想,即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这是符合唯物辩证法的本质的,因而是正确答案。D 选项所表述的内容是黑格尔的一个著名
27、的辩证法命题,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仅仅看到存在的合理性,并将它固定化,是不彻底的辩证法,是不合题意的。考生选择本题时问题可能会出在 D 选项上。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 ABC。【知识模块】 辩证法20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量变质变规律”。本题考查考生对量变和质变的关系的掌握。二者的关系为:量变是质变的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能打破旧质对量变的限制而引起新的量变。D 选项是错误的,因为质变不一定都造成新事物产生也包括倒退在内,因此质变不一定都优于量变。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 ABC。【知识模块】 辩证法21 【正确答案】 A,B,C,D【试题
28、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矛盾的斗争性”。哲学上所讲的矛盾的斗争性的含义很广,不仅包括事物之间激烈的外部冲突,甚至也包括事物之间的差别、竞争,以及相互制约等。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BCD。【知识模块】 辩证法22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逻辑和历史”。辩证法认为,一方面,逻辑与历史是一致的,历史的东西是逻辑的东西的基础,逻辑的东西则是历史的东西在思维中的再现,因此,逻辑的进程和历史的进程具有内在统一性。另一方面,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又包含着差异和对立。历史的东西总是包含有偶然因素、次要因素以及迂回曲折的细节,具体而生动。逻辑的东西则是“修正过”的历史的
29、东西。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 ABCD。【知识模块】 辩证法23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必然和偶然的辩证关系”。本题的题干是马克思关于偶然性的作用的论断,是考查考生对偶然性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的理解和把握。偶然性虽然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但是它在历史发展中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对历史发展起着重大作用。分析马克思这一论断,它是说历史的必然性,即一定如此的趋势看不见摸不着,都是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的,既不是纯粹必然的,也不是纯粹偶然的;还说明历史人物个人性格这种偶然因素对历史发展有一定影响。选择本题通常讲不应构成难点,但本题题干要求限定在对马克思这段话本身内容
30、的理解上,要求考生按照题干给出的既定内容进行选择,而不是泛泛选择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所以,题中的四个选项只有 C 项和 D 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正确答案。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 CD。【知识模块】 辩证法24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辩证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有着方法论上的共同性,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一方面,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辩证思维的基本精神和原则贯穿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之中。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又丰富了辩证思维方法。选项 A 认为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与辩证思维方法是完全一致的,否定了二者之间的差别,
31、是不确切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 BCD。【知识模块】 辩证法25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意识是外界事物作用于人的大脑并被大脑反映出来的东西。A 选项反映的是物质与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 B 选项体现的是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CD 选项体现的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 ABCD。【知识模块】 辩证法26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发展的实质”。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同时,新
32、事物代替旧事物又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新生事物战胜旧事物要经历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中间难免出现反复,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即为如此。“两个必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符合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C 选项错误。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 ABD。【知识模块】 辩证法27 【正确答案】 A,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发展的过程性”。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所谓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恩格斯的这段话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过程性
33、,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BC 选项是形而上学的观点,不符合题意。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 AD。【知识模块】 辩证法28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等特点。“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离不开中国。”体现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也反映了二者间的因果关系。D 选项不符合题意。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 ABC。【知识模块】 辩证法29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AC 选项都未体现发展的观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 BD。【知识模块】 辩证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