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3 ,大小:60.50KB ,
资源ID:851231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85123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fuellot23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

1、考研政治(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模拟试卷 3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的是( )。(A)安定有序(B)法律健全(C)文明健康(D)公共秩序2 人们在社会牛活中形成和应当遵守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是( )。(A)职业道德(B)家庭道德(C)社会公德(D)公共秩序3 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 )。(A)道德准则(B)法律法规(C)公共秩序(D)职业规则4 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蘑要条

2、件的是( )。(A)文明礼貌(B)保护环境(C)遵纪守法(D)爱护公物5 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该爱惜和保护全民和集体所有的公共财物。这是社会公德中( )。(A)爱护公物的要求(B)助人为乐的要求(C)文明礼貌的要求(D)保护环境的要求6 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和辐射源的是( )。(A)家庭(B)宣传部门(C)高等学校(D)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7 大学生带头践行社会公德规范,应该从小节改起,( )。(A)从小事做起(B)从大事做起(C)从别人做起(D)从明天做起8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是社会公德规范在网络空间的( )。(A)运用(B)实践(C)运用和扩展(D)实施9 在公共生活中,约束个

3、人行为的公共生活规则很多,其中既有国家强制性又有普遍约束力,最权威的规则是( )。(A)社会公德(B)命令(C)纪律(D)法律10 在露天公共场所或者公共道路上表达要求、抗议或者支持、声援等共同意愿的活动是( ) 。(A)示威(B)集会(C)游行(D)请愿11 依照集会游行示威法需要申请的集会、游行、示威,其负责人必须在举行日期的几日前向主管机关递交书面申请?( )(A)5(B) 7(C) 10(D)1512 治安管理处罚法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05 年 8 月 28 日通过,开始执行于( )。(A)2006 年 10 月 1 日(B) 2005 年 8 月 28

4、 日(C) 2006 年 3 月 1 日(D)2006 年 1 月 1 日13 行政拘留处罚,按照不同的违法行为的性质,区分为 5 日以下、5 日至 10 日、10 日至 15 日,并规定合并执行最长不超过( )。(A)30 日(B) 20 日(C) 15 日(D)60 日14 为促进互联网健康发展,2000 年 12 月 28 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 ) 。(A)互联网安全法(B) 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C) 维护互联网安全法(D)网络运行安全条例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

5、5 社会生活基本上可以分为哪几个领域?( )(A)公共生活(B)职业生活(C)婚姻家庭生活(D)私人生活16 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并且超越了私人生活,具有鲜明的( )。(A)封闭性(B)开放性(C)透明性(D)间接性17 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B)交往对象的复杂性(C)活动方式的多样性(D)交际手段的多样性18 在当代社会,有序的公共牛活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主要有( )。(A)有序的公共生活有利于社会生活的安定有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B)有序的公共生活有利于人们社会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C)有序的

6、公共牛活体现出人们的文明程度和秩序意识的提高,是同家现代化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D)有序的公共生活为人们创造出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和舒适的生活环境,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19 属于公共秩序的有( )。(A)工作秩序(B)教学秩序(C)交通秩序(D)网吧秩序20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类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基本手段有( )。(A)道德(B)法律(C)网络(D)书籍21 社会公德涵盖的几个关系层面上的问题是( )。(A)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C)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D)人与物之间的关系22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包括的范围很广,其中有( )。(A)文明礼貌(B)助人为乐(

7、C)爱护公物(D)保护环境23 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应该加强社会公德自律,做到( )。(A)正确使用网络工具(B)健康进行网络交往(C)自觉避免沉迷网络(D)养成网络自律精神24 法律对社会生活的指引作用是通过下列哪些规范形式实现的?( )(A)授权性规范(B)禁止性规范(C)义务性规范(D)权利性规范25 在公共生活中,法律规范的作用包括( )。(A)指引作用(B)预测作用(C)评价作用(D)强制作用26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是( )。(A)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整治的原则(C)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D)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27 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治安管理

8、处罚种类有( )。(A)警告(B)罚款(C)行政拘留(D)拘役28 集会、游行、示威的主管机关是( )。(A)集会、游行、示威举行地的市县公安局和城市公安分局(B)集会、游行、示威路线经过两个以上区、县的,主管机关为所经过区、县公安机关的共同上一级公安机关(C)派出所(D)公安厅29 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A)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B)利用互联网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C)利用互联网侵犯他人知识产权(D)利用互联网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考研政治(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模拟试卷 3 答

9、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安定有序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一个社会安定有序,本身就是不同利益群体各显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表现。因此,正确答案是 A。选项 B、C,是保持安定有序的具体手段。选项 D,只有维护公共秩序,才能达到安定有序,从而形成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知识模块】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公德的重要性。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公民道德建设

10、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举止文明、尊重他人;在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爱护公物、维护公共秩序;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社会公德作为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继承性、基础性、广泛性、简明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遵守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选项 C 正确。选项 A,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

11、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属于职业生活领域,不属于公共生活,因而不是公共生活准则。选项 A 不正确。选项 B,家庭是指在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基础上产生的,由亲属之间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单位。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是: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家庭美德属于家庭生活领域,不属于公共生活。选项 B 不正确。选项 D,公共秩序是由一定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主要包括工作秩序、教学秩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娱乐秩序、网络秩序等。在当代社会,维护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

12、重要意义愈加突出。该选项与题意不符。选项 D 不正确。因此,正确答案是C。【知识模块】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公德的含义。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是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遵守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选项 A 正确。选项 B,法律法规是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之一,法律法规在公共生活中具有指引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强制作用和教育作用。道德是法律的补充。社会公德属于道德领域而不是法律法规。选项 B

13、 不正确。选项 C,公共秩序是由一定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主要包括工作秩序、教学秩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娱乐秩序、网络秩序等。在当代社会,维护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愈加突出。社会公德是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但社会公德本身不是公共秩序。选项 C 不正确。选项 D,职业规则不属于道德领域。选项 D 不正确。因此,正确答案是 A。【知识模块】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公德中遵纪守法的重要性。社会公德的内容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其中,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

14、条件。遵纪守法的实践是提高人们社会公德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在社会生活中,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纪律。选项 C 正确。选项 A,文明礼貌是社会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选项 B,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是当今时代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从根本上说,是对全人类的生存发展利益的维护,也是对子孙后代应尽的责任。选项 D,对社会共同劳动成果的珍惜和爱护,是每个公民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它既显示出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也是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选项 A、B 、D 都是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但并不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

15、。因此,正确答案是 C。【知识模块】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其中爱护公物,就是对社会共同的劳动成果,即全民和集体所有的公共财物的珍惜和爱护,这是每个公民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它既显示出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也是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正确答案是 A。选项 B,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倡导助人为乐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选项 C,文明礼貌是社会交往中必然的要求,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16、选项 D,保护环境主要是指保护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是当今时代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知识模块】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高等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和辐射源。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科学素质,对宣传、维护社会公德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社会公德与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实践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培养社会公德意识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努力做社会公德规范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因此,正确答案是 C。选项 A、B、D,都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领域和部门,但并非重要阵地和辐射源。【知识模块】 遵守社会公德维

17、护公共秩序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大学生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努力做社会公德规范的传播者和践行者。从小事做起,从小节改起,带头践行社会公德规范。社会公德所规范的行为包括社会公共生活中最微小的行为细节,这些细节极容易被人们忽视,而它一旦被社会群体中的大多人忽视,往往就可能形成不良的社会风气。因此,社会公德意识要在点点滴滴的日常小事中培养。因此,正确答案是 A。选项B、C、D,都不是大学生践行社会公德规范的正确做法。【知识模块】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是人们在网络生活中为了维护正常的网络公共秩序需要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准

18、则,是社会公德规范在网络空间的运用和扩展。因此,正确答案是 C。选项 A,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不仅是社会公德在网络空间的运用,同时也是扩展。选项 B,实践的主体只能是人,而非社会公德。选项 D,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不仅是社会公德在网络空间的实施,强调的是运用和扩展。【知识模块】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在公共生活中,由于个人的行为会影响他人的生活,因此约束个人行为的公共生活规则很多。其中,法律是最权威的规则,它既有国家强制性又有普遍约束力;它不仅确认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公共生活规则,引导人们自觉守法,自觉维护公共生活的正常秩序,而且通过制裁破坏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

19、强制人们遵守社会公共生活规则。因此,正确答案是 D。选项 A,社会公德不具有强制性。选项B,命令不具有普遍约束力。选项 C,纪律也不具有普遍约束力。【知识模块】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集会游行示威法所称示威,是指在露天公共场所或者公共道路上以集会、游行、静坐等方式,表达要求、抗议或者支持、声援等共同意愿的活动。因此,正确答案是 A。选项 B,集会是指聚集于露天公共场所,发表意见、表达意愿的活动。选项 C,游行是指在公共道路、露天公共场所列队行进、表达共同意愿的活动。选项 D,请愿是指通过集体行动要求政府或主管部门满足某些愿望或改变某种政策,向政府请愿。【知

20、识模块】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集会游行示威的申请和许可。1989 年 10 月 31 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的集会游行示威法,包括总则,集会游行示威的申请和许可,集会游行示威的举行,法律责任,附则,共 5 章 36 条。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的集会游行示威法律。国务院 1992 年颁布的集会游行示威法实施细则,是关于集会游行示威的行政法规。其立法目的是在维护社会安定和公共秩序的前提下,充分保障宪法赋予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和自由。但是,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必须依照集会游行示威法的规定向主管机关提出申请并获得许可。集会

21、、游行、示威的主管机关,是集会、游行、示威举行地的市、县公安局,城市公安分局;游行、示威路线经过两个以上区、县的,主管机关为所经过区、县的公安机关的共同上一级公安机关。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必须有负责人。依照集会游行示威法需要申请的集会、游行、示威,其负责人必须在举行日期的 5 目前向主管机关递交书面申请。公民不得在其居住地以外的城市发动、组织、参加当地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因此,正确答案是 A。【知识模块】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治安管理处罚法施行的时间。治安管理处罚法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 2005 年 8 月 28

22、 目通过,自2006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该法包括总则,处罚的种类和适用,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处罚,处罚程序,执法监督和附则,共 6 章 119 条。治安管理处罚法一方面规范、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使人人懂法、守法,既实现自身的合法权益和自由,又不对他人的合法权益和自由造成侵害。另一方面规范、指导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执法行为,在有效惩治违法行为的同时充分保障人权。该法是新形势下加强社会治安管理、维护公共生活秩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法律保障。其立法目的在于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其基本原则

23、包括: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因此,正确答案是C。【知识模块】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行政拘留处罚的最长时限。治安管理处罚法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 2005 年 8 月 28 日通过,自 2006 年3 月 1 日起施行。该法包括总则,处罚的种类和适用,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处罚,处罚程序,执法监督和附则,共 6 章 119 条。其立法目的在于维护社会治安

24、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其基本原则包括: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治安管理处罚种类有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对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外国人适用)等。行政拘留处罚,按照不同的违法行为的性质,区分为 5 日以下、5 日至 10 日、10 日至 15 日,并规定合并执行最长不超过 2

25、0 日。行政拘留适用的细分体现了对限制人身自由的处罚的慎用。因此,正确答案是 B。【知识模块】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通过的时间。2000 年 12 月 28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的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从保障互联网的运行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以及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利等方面,规定了网络违法和犯罪行为的法律责任。其立法目的是为了促进我国互联网的健康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其基本原则包括:一是促进

26、网络发展与加强监督相结合的原则。二是信息自由与社会公共利益有机结合的原则。三是与现代网络发展相适应、与传统法律规范相协调的原则。选项 B 正确。选项 A、C、D 说法不正确。互联网安全法是由马民虎编写的一本理论书籍,维护互联网安全法根本不存在。网络运行安全条例是单位或企业自己规定的条例。因此,正确答案是 B。【知识模块】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5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生活的内容。社会生活基本上可分为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和婚姻家庭生活三大领域。

27、其中,公共生活是人类生活的重要方面,维护一定的秩序是提高公共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公共生活领域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而逐渐扩大,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公共生活日益成为社会成员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生活超越了私人生活的局限,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选项 A 正确。选项 B,职业生活也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选项 B 正确。选项 C,婚姻家庭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内容之一,婚姻家庭的和谐稳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选项 C正确。选项 D,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相对,往往以家庭内部活动和个人活动为主要领域,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隐秘性,不是社会

28、生活所划分的领域。选项 D 不正确。因此,正确答案是 A、B、C。【知识模块】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16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公共生活的特点。在公共生活中,一个人的行为,必定与他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公共生活超越了私人生活的局限,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公共生活是社会中最普遍、最基本的公众性生活,它能为社会全体成员所享有,它涉及的内容是公开的,没有秘密可言。活动范围的广泛性、活动内容的公开性、交往对象的复杂性、活动方式的多样性是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选项 B、C 正确。选项 A 是私人生活的特点。私人生活往往以家庭内部活动和个人

29、活动为主要领域,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隐秘性。选项 A 不正确。选项 D 不是社会生活的特点。选项 D 不正确。因此,正确答案是B、C。【知识模块】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17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当代公共生活的特征。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活动范围的广泛性、活动内容的公开性、交往对象的复杂性、活动方式的多样性。首先,活动范围的广泛性。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公共生活的场所和领域不断扩展,从传统的公交车、影剧院、图书馆、公园、集体宿舍等到新兴的证券交易所、人才市场等,特别是网络使人们的公共生活进一步拓展到虚拟世界。其次,活动内容的开放性。公共生活是社会生活中最普遍、

30、最基本的公众性生活,它能为社会全体成员所享有,它涉及的内容是公开的,没有秘密可言。再次,交往对象的复杂性,当今社会,公共生活领域像一个“陌生人社会”,增加了人际交往信息的不对称性和行为后果的不可预期性,从而造成了交往对象的复杂性。最后,活动方式的多样性,当代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也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公共生活的内容和方式。选项 A、B、C 都是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选项 A、B、C 正确。选项 D,交际手段的多样性不是社会生活的特征。选项 D 不正确。因此,正确答案是 A、B、C。【知识模块】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18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有

31、序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在当代社会,维护有序的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愈加突出。首先,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安定有序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一个社会安定有序,本身就是不同利益群体各显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表现。选项 A 正确。其次,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日益扩大的今天,生产活动与日常生活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交叉重合现象。生产场所与生活领域交叉重合的情况,使公共秩序的状况对社会

32、生产活动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有序的公共生活不仅有利干日常生活的和谐,也会促进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选项B 正确。再次,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有序的公共生活已成为城市文明风尚的重要标志同时也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选项 C 正确。最后,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关注民生不仅要重视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更要重视他们的生活质量。这都有赖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和社会公共生活的井然有序。选项 D 正确。因此正确答案是A、B、C、D。【知识模块】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19 【正确答案

33、】 A,B,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公共秩序的理解。秩序是由社会生活中的规范来制约和保障的。任何一个社会都有它的公共生活规范和要求。公共秩序是由一定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主要包括工作秩序、教学秩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娱乐秩序、网络秩序等。在当代社会,维护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愈加突出。选项 A 正确。选项 B,教学秩序是教学工作中各种重要关系的安排,教学单位有条不紊活动的状态。其主要标志是:(1)学校以教学为主,不受社会政治活动、学校创收活动等非教学活动的干扰。(2)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得到贯彻实施。(3)教学方面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并且能够执行。(4)教学管理

34、系统健全,工作效率高。(5)师生关系正常。安定的教学秩序是保证学校的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我国刑法对此加以保护。选项 B 正确。选项 C,交通秩序一方面指道路交通井井有条的状况,另一方面指人们为维护交通安全与畅通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交通秩序包括车辆行驶、停放秩序,行人走路秩序和占用道路施工作业、摆摊设点秩序等,由国家法律、交通法规和人们的道德风尚来维护。遵守交通秩序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选项 C 正确。选项 D,网吧秩序不属于公共秩序网络秩序属于公共秩序,网络秩序即建立在网络平台上的秩序,要与网吧秩序相区分。选项 D 不正确。因此,正确答案是 A、B、C。【知识模块】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

35、共秩序20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基本手段。社会生活基本上可分为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和婚姻家庭生活三大领域。公共生活是人类生活的重要方面,维护一定的秩序是提高公共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其中道德和法律是基本的手段。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具有认识、调节、教育、评价以及平衡五个功能。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维护公共生活中的

36、秩序,实现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虽然道德和法律发挥作用的方式有所不同,但二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道德规范作用的更好发挥,需要法律支撑;而法律作用的更好实现,则需要以道德建设为重要条件。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道德,也要靠法律。公共生活领域越扩大,公共秩序就越复杂,道德和法律的作用就越突出。选项 A、B 正确。选项 C、D,网络和书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长人们的知识,但是与维护公共生活秩序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正确答案是 A、B 。【知识模块】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21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

37、问的关系”。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举止文明、尊重他人;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爱护公物、维护公共秩序;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因此,正确答案是 A、B、C。选项 D,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不是社会公德涵盖的关系。【知识模块】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22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举止文明

38、、尊重他人;在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爱护公物、维护公共秩序;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遵守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其中,文明礼貌是社会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选项 A正确。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倡导助人为乐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选项 B 正确。对社会共同劳动成果的珍惜和爱护,是每个公民应该承担的

39、社会责任和义务,它既显示出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也是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选项 C 正确。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是当今时代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从根本上说,是对全人类的生存发展利益的维护,也是对子孙后代应尽的责任。选项 D 正确。因此,正确答案是 A、B、C、D。【知识模块】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23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网络具有方便快捷、信息量大、覆盖面广的特点,可以成为大学生学习、交流的重要工具。然而,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极大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又可能因使用不当或缺乏规范而损害社会公德、妨碍社会的发展。网络的健

40、康发展不仅需要高科技作为重要条件,而且离不开伦理道德作为其发展的支撑力量。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是人们在网络生活中为了维护正常的网络公共秩序需要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是社会公德规范在网络空间的运用和扩展。大学生应当积极倡导网络文明,坚持文明上网,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上网习惯,在网络生活中加强社会公德自律。首先,要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大学生应当学会利用网络这一先进工具获取知识和信息,使之成为提高自己学习能力的重要工具。选项 A 正确。其次,要健康进行网络交往。网络交往要做到诚实无欺,不侮辱、诽谤他人,更不能参与网络色情游戏、赌博等活动。选项B 正确。再次,要自觉避免沉迷网络。适度上网对学习和生

41、活是有益的,但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对人的身心健康有极大损害。大学生要学会理性对待网络。选项 C 正确。最后,要养成网络自律精神。大学生应当在网络生活中培养自律精神,在缺少外在监督的网络空间里,自觉做到自律而“不逾矩”。选项 D 正确。因此,正确答案是 A、B、C、D。【知识模块】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24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实现法律指引作用的规范形式。法律的指引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的、能够为人们提供一种既定的行为模式,从而引导人们在法律范围内活动的作用。指引作用是法律最首要的作用。法律的首要目的并不在于制裁违法行为,而是在于引导人们正确的行为,合法地参与社会生活。法律

42、的指引作用主要是通过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三种规范形式实现的。与之相应的指引形式分别为授权性指引、禁止性指引和义务性指引。授权性指引是指运用授权性法律规范,告诉人们可以做什么或者有权做什么。选项 A 正确。禁止性指引是指运用禁止性法律规范,告诉人们不得做什么。选项 B 正确。义务性指引是指运用义务性法律规范,告诉人们应当或者必须做什么。选项 C 正确。选项 D,权利性规范不是法律对社会生活的指引作用的实现形式。选项 D 不正确。因此,正确答案是A、B、C。【知识模块】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25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根据法律的规范作用的指向和侧重,可以将公共

43、生活中法律规范的作用分为指引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强制作用和教育作用。指引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的、能够为人们提供一种既定的行为模式,从而引导人们在法律范围内活动的作用。预测作用是指法律通过其规定,告知人们某种行为所具有的、为法律所肯定或否定的性质以及它所导致的法律后果,使人们可以预先估计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以及他人行为的趋向与后果。评价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的、能够评价人们行为的法律意义的作用。强制作用是指法律能运用国家强制力制裁违法和犯罪,保障自己得以实施的作用。教育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的、通过其规定和实施而影响人们思想,培养和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引导人们依法行为的作用。因此,正确答案是A、B、C

44、、D。【知识模块】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26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1989 年 12 月 26 日由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环境保护法,包括总则,环境监督管理,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法律责任,附则,共 6 章 47 条。其立法目的在于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它的基本原则是:首先,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原则。这是指国家将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采取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保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选

45、项 A 正确。其次,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整治原则。这是指国家在环境保护工作中,采取各种预防措施,防止开发建设产生新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对已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破坏要积极治理。选项 B 正确。最后,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其主要目的在于明确环境污染和破坏者的责任,将环境保护与人们的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联系起来。其具体内容包括结合技术改造防治工业污染,对工业污染实行限期治理,实行排污收费和资源有偿使用,明确开发利用环境者的义务等。选项 C 和 D 正确。因此,正确答案是 A、B 、C 、D 。【知识模块】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27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治

46、安管理处罚法的处罚种类。治安管理处罚法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 2005 年 8 月 28 日通过,自2006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该法包括总则,处罚的种类和适用,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处罚,处罚程序,执法监督和附则,共 6 章 119 条。治安管理处罚法一方面规范、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使人人懂法、守法,既实现自身的合法权益和自由,又不对他人的合法权益和自由造成侵害。另一方面规范、指导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执法行为,在有效惩治违法行为的同时充分保障人权。该法是新形势下加强社会治安管理、维护公共生活秩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法律保障。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治安管理处

47、罚种类有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对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外国人适用)等。行政拘留处罚,按照不同的违法行为的性质,区分为 5 日以下、5 日至 10 日、10 日至 15 日,并规定合并执行最长不超过 20 日。选项 A、B 、C 正确。选项 D,拘役是短期剥夺犯罪人自由,就近实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一种量刑方式。选项 D 不正确。因此,正确答案是 A、B、C。【知识模块】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28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集会、游行、示威的主管机关,是集会、游行、示威举行地的市、县公安局和城市公安分局;集会、游行、示

48、威路线经过两个以上区、县的,主管机关为所经过区、县的公安机关的共同上一级公安机关。因此,正确答案是 A、B 。选项 C,公安局的下属单位不是集会、游行、示威的主管机关。选项 D,公安局的上级机关也不是集会、游行、示威的主管机关。【知识模块】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29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保障互联网的运行安全方面);利用互联网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利用互联网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方面);利用互联网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利方面)。因此,正确答案是 A、B、C 、D。【知识模块】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